2002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02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一、江苏省200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杜建斌[3](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梁振京[4](2020)在《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气候和耕作制度等影响,安徽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不仅导致小麦减产,产生的毒素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建立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十分必要,本文在数据库构建和病情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小麦赤霉病毒素污染预测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基础数据库采用了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测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气象数据、系统调查田数据库、普通调查田数据库、毒素含量数据库等5个子数据库。2、构建了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采用thinkphp框架和phpstorm编辑器结合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的小麦赤霉病菌毒污染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数据上报、数据查询、病情预测、毒素预测和系统维护等5大功能模块。数据上报模块病害数据由各县级植保站直接上报,而气象数据和毒素数据由系统管理员统一上报。数据查询模块设置了3种查询方式,可查看已上报的数据,对未上报的数据进行催报,还可对错误数据进行反馈和追报。病情预测模块,建立了利用气象相似年分析和综合预测等2种预测方法。病情智能预测与专家经验结合,提高了准确性。毒素预测模块:建立不同级别病穗率比例(y:病穗率比例)与病穗率(x:病穗率)的关系模型,其中一级病穗率比例与病穗率关系模型为:y=0.489x+2.128,R2=0.867;二级为:y=0.277x-0.737,R2=0.862;三级为:y=0.217x-0.362,R2=0.854;四级为:y=0.365x-1.075,R2=0.915;在病情预测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病级病穗率比例、产量损失、各级病穗毒素的产毒量等建立了毒素预测模型,并应用毒素预测系统。系统维护模块可实现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应用的管理和技术服务。3、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回检利用2019年蒙城县、凤台县、肥东县、桐城市、宿松县和宁国市,实际检测的数据进行对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进行回检,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中病情预测准确率为85%,毒素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实测值在预测值区间范围内,证明该系统预测的可靠。4、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应用利用该预警系统对202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和毒素污染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蒙城县、埇桥区、怀远县小麦赤霉病将轻度发生,霍邱县为偏轻发生,凤台县、桐城市为中等发生,毒素预测的结果DON毒素含量蒙城县、埇桥区、凤台县、怀远县、霍邱县和桐城市小麦中DON含量分别为2.35-7.22μg/kg、13.53-35.08μg/kg、633.4-1461.49μg/kg、3.28-9.66μg/kg、103.47-246.15μg/kg和1042.19-2393.36μg/kg,可为各地及时防治赤霉病提供参考。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5](2019)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危害重、发生规律复杂、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相关理论和技术创新、防控体系构建与应用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从单一的人为干预起步,经历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再到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的发展阶段,其中较为突出的成就包括:掌握了农作物重大病虫流行灾变规律;揭示了重要农业有害生物的致害机理;研发了一批防控产品;建立了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体系.随着产业变革与科技进步,我国植保科技领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未来的植保理论和技术研究应围绕下列3方面展开:新型生产模式及气候变化下的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全球化趋势下的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技术,绿色可持续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建立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吴芝花[6](2019)在《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稻作为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其生产不仅关乎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关乎国家粮食稳定与安全。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风险系数最大的环节。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滞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类农业生产主体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更缺乏病虫害防治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其病虫害防治效率低、效果差。尤其是当前水稻品种、农药品种的不断更新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其发生规律出现较大变化,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化、复杂化,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病虫害防治也就成了当前农业生产遭遇的一大难题。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一种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环节。南方稻作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对南方稻作区的典型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研,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71%的农户有采纳意愿;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年限、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9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男性、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水稻种植面积越大、水稻种植年限越长、对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了解程度越高、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也越强。其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38.7%的农户采纳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务农人数越多、水稻种植面积越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了解、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越会采纳专业化统防统治。再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在有采纳意愿的491户农户中,有45.4%的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存在差异;其中,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有显着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务农人数越少、水稻种植面积越小、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不了解、没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小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1)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力度。(2)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健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制度。(3)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4)加大对农民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培训力度。(5)密切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人员与农户的联系。(6)推进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健康发展。推进出台水稻暴发性病虫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为机防人员购买人身意外等商业性保险,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资金扶持。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李夏君[8](2018)在《除虫与丰产:建国初期山西省农作物虫害防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体化时期的农业发展演变历来不乏名家学者的垂注,“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这一指导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更为学界所广泛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虫害防治技术为切入点,以山西省为考察范围,运用历史学、技术社会史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致力于探讨集体化时期国家在技术改进的历史进程中,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国家、技术干部、农民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图景。首先,通过思想动员,山西民众科学的“害虫”观念普遍树立,为除虫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植保体系的制度化建设,为山西省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再者,由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妇女儿童等构成的灭虫队伍,为建国初期群众性的除虫运动提供充足的人员补给。最后,化学农药的引进,为农民消灭害虫提供有效武器,虫害防治方法由传统农业防治转为现代化学防治。在时间序列上,建国初期的虫害防治基本实现了其现代化转变。但是,在国家政权的强力渗透下,农业技术进入乡村,扎根乡土,其意义早已超出技术本身所蕴含的物质表征,而需与当地的文化观念、耕作传统、人情关系等发生联系。国家对技术干部的支持与引导、技术干部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对农民传统耕作习惯与现实利益诉求的认同以及技术干部虫害防治水平与实践能力等均将影响农民对除虫技术的选择。建国初期的虫害防治从时间序列上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变。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虫害防治的技术话语体系则建立在群众性的除虫实践、国家政权的制度化建设、现代化学防治技术的引进以及酝酿已久的互助合作化运动相互交织、互为依托的整体性历史进程之中。

沈泽阳[9](2018)在《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日益突出。农药的使用不仅在农产品生产的数量、质量安全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在农产品的储存、人畜安全以及现代农业稳定持续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以科学合理的使用也会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以及生态平衡造成更大的危害。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由于地理和气候的特殊性,加之近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导致目前病虫害发生强度和防止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安徽也是一个农药生产、使用大省,生产量和使用量常年居全国前列。因此对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安徽省植保总站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病虫害发生情况逐年得到控制,农药生产、使用量上总体趋于稳定,自2015年至今连续三年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不断增大,农药利用率稳步提升,但仍存在农药使用的安全风险问题:一是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农民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的药品选择不当、混淆高效农药与高毒农药概念、过量配比施用、用药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二是农药市场监管难度大,如农药生产企业添加隐性成分多、经营企业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等;三是部分施药人员违规使用禁药和高风险农药;四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依然存在,从而引发出各种安全和贸易出口问题等。基于目前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问题的对策:一是提高生产者农药使用水平,强化农民用药风险意识、合理选药科学配药、精准施药等;二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三是加强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推广使用;四是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和推广统防统治覆盖范围。

向咫羽[10](2017)在《湖南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是有效防治和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依据,更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前提。本文根据湖南省邵阳市2014年-2016年主要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二化螟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邵阳市水稻上的主要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造成近年来二化螟危害呈现加重的主要原因是:中稻、一季稻面积比较大,播插期不一,插花种植,抛秧和免耕培面大。造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中稻、一季稻面积比较大,播插期不一,利于迁飞害虫传播病毒。因此,结合预测预报数据,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的治理策略来防治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保证了农作物可持续生产,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江苏省200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200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小麦赤霉病发生概况
        1.1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和症状
        1.2 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与DON毒素的污染
        1.3 小麦赤霉病病粒率与DON毒素含量的关系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资料的来源
    2.2 应用软件
    2.3 数据库的建立
        2.3.1 统一数据格式
        2.3.2 数据分类
    2.4 数据查询模块构建
        2.4.1 数据库数据查询
        2.4.2 系统数据查询
    2.5 基于病情的小麦赤霉病毒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
        2.5.1 病穗率与发病级别的关联性
        2.5.2 不同级别病穗的产量损失模型
        2.5.3 严重度与毒素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测数据库构建
        3.1.1 空间数据库
        3.1.2 气象数据库
        3.1.3 普通调查田数据库
        3.1.4 系统调查田数据库
        3.1.5 毒素含量数据库
    3.2 构建小麦赤霉病毒素污染预警系统
        3.2.1 系统登录
        3.2.2 数据上报
        3.2.3 数据查询
        3.2.4 病情预测
        3.2.5 毒素预测
        3.2.6 系统维护
    3.3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病情预测的回检
        3.3.1 蒙城县
        3.3.2 凤台县
        3.3.3 肥东县
        3.3.4 宿松县
        3.3.5 桐城市
        3.3.6 宁国市
        3.3.7 病情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比较
    3.4 毒素污染预测回检
        3.4.1 凤台县
        3.4.2 桐城市
        3.4.3 毒素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
    3.5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应用
        3.5.1 蒙城县
        3.5.2 埇桥区
        3.5.3 凤台县
        3.5.4 怀远县
        3.5.5 霍邱县
        3.5.6 桐城市
4 讨论
5 结论
    5.1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基础数据库
    5.2 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与各级病穗率比例表
作者简介

(5)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1.1 基础性工作
    1.2 基础研究
    1.3 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
2 未来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科技研究展望
    2.1 适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的农作物生物灾害新规律、新对策研究
    2.2 适应现代科技新发展的植物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2.3 满足大区域长时效要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手段研发
    2.4 满足农产品安全需求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2.5 满足自动化、智能化要求的植物保护新装备、新系统研发
    2.6 满足区域发展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新模式、新体系研究

(6)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创新
        1.5.2 可能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专业化统防统治
        2.1.3 采纳意愿
        2.1.4 采纳行为
        2.1.5 意愿与行为偏差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计划行为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户农药施用状况的研究
        2.3.2 农户IPM等农业新技术采纳研究
        2.3.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研究
        2.3.4 文献述评
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机理与理论框架
    3.1 农业服务社会化视域中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两大关键特征
        3.1.1 社会化特征:社会上的共存性与共生性
        3.1.2 专业化特征:技术上的可分性与可外包性
    3.2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3.2.1 “发生学问题”的领悟:农户决策行为问题的再认知
        3.2.2 研究视角:专业化分工理论视角
        3.2.3 行为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
        3.2.4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3.3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3.3.1 农户理性: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理性认知
        3.3.2 心智模式: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农户意愿
        3.3.3 决策行为: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策略性选择
        3.3.4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调研设计与数据来源
    4.1 调研过程
    4.2 调研内容和调研农户的选择
        4.2.1 调研内容
        4.2.2 调研农户的选择
        4.2.3 样本户的基本情况
    4.3 样本地区介绍
        4.3.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4.3.2 社会经济条件
        4.3.3 农业发展概况
    4.4 本章小结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及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5.1 水稻种植情况
    5.2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5.3 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
        5.3.1 分散的病虫防治
        5.3.2 专业化统防统治
    5.4 本章小结
6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分析
    6.1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6.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
    6.3 采纳意愿分析
        6.3.1 总体情况分析
        6.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6.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6.4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相关性分析
        6.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分析
    7.1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7.2.1 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
    7.3 采纳行为分析
        7.3.1 总体情况分析
        7.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7.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7.4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4.1 相关性分析
        7.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8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8.1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8.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8.2.1 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
    8.3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分析
        8.3.1 总体情况分析
        8.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8.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8.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8.4.1 相关性分析
        8.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8.4.3 稳健性检验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8)除虫与丰产:建国初期山西省农作物虫害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建国初期的虫害防治问题研究
        (二)传统时期的虫害防治问题研究
        (三)民国时期的虫害防治问题研究
    三、相关概念说明
    四、研究资料、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认识害虫:建国初期山西省主要虫害及除虫动员
    一、山西省主要作物害虫及其为害
    二、民众对害虫的认识
        (一)不在乎不要紧
        (二)等待依靠
        (三)悲观失望
        (四)迷信思想
    三、害虫形象的塑造
        (一)思想动员
        (二)模范评比
        (三)田间示范
        (四)庙会宣传
        (五)文艺宣传
第二章 制度建设:虫害防治机构与除虫人员构成
    一、全面设网:虫害防治机构体系的建立
        (一)虫害防治网与示范区
        (二)病虫预测预报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植物检疫制度的确立
    二、除虫队伍:除虫人员的构成与培养
        (一)技术干部
        (二)农民技术员
        (三)妇女儿童与全民防治
第三章 消灭害虫:建国初期山西省农作物虫害防治实践
    一、传统的延续:农业防治
        (一)选种育种
        (二)多作种植
        (三)田园清理
        (四)人工扑打
    二、科学的威力:农药登场
        (一)化学农药的利用
        (二)土农药、械的发掘
    三、以虫治虫与生物防治
    四、除虫运动中的干群博弈
第四章 由神虫到害虫:建国初期虫害防治成效及其缺陷
    一、农业的发展:防治面积与粮食产量
    二、观念变迁与农药中毒
        (一)观念变迁
        (二)农药中毒事件
        (三)以农药中毒为中心的污染防治
    三、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
        (一)建国初期的农业发展方向
        (二)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的具体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9)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1 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
        1.1.2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1.3 保障农产品储存安全
        1.1.4 保障人畜的安全
        1.1.5 农药是现代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
    1.2 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
        1.2.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2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3 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1.2.4 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
    3.1 农药行业基本情况
    3.2 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3.3 农药使用量
        3.3.1 总体使用量变化
        3.3.2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使用量变化
        3.3.3 主要杀虫剂品种使用情况
        3.3.4 主要杀菌剂品种使用情况
        3.3.5 主要除草剂品种使用情况
        3.3.6 除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剂
第四章 安徽省农药使用主要存在的问题
    4.1 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存在
        4.1.1 品种选择不当
        4.1.2 混淆高效与高毒概念
        4.1.3 过量配比施用
        4.1.4 用药时期和方式不合理
        4.1.5 混用不合理
        4.1.6 忽略安全间隔期
        4.1.7 长期用药单一
        4.1.8 保管不当
        4.1.9 处理回收不当
    4.2 农药市场监管难
        4.2.1 经营企业多农药品种多
        4.2.2 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4.2.3 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
    4.3 违规使用禁药和高风险农药
        4.3.1 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
        4.3.2 不再批准新增或续展登记的农药品种
        4.3.3 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4.3.4 目前仍在登记有效状态的高毒农药品种
    4.4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
        4.4.1 农药残留成因
        4.4.2 农药残留仍需警惕
        4.4.3 农药残留影响贸易出口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 提高生产者用药水平
        5.1.1 强化农民用药风险意识
        5.1.2 合理选药
        5.1.3 科学配药
        5.1.4 精准施药
        5.1.5 做好安全防护
    5.2 加强农药市场管理
        5.2.1 加强制度建设依法依规加强监管
        5.2.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5.2.3 加强信息化建设
        5.2.4 统一管理做好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
    5.3 加强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推广使用
        5.3.1 高效农药替代高毒农药
        5.3.2 新型施药器械替代落后施药器械
    5.4 推进绿色防控和推广统防统治
        5.4.1 推进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5.4.2 推广统防统治提高农防治效率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湖南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意义和发展
    2.国内外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3.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2014年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前言
    2.测报情况
        2.1 积极预警监测,科学部署防控
        2.2 开展技术培训,改善测报条件
        2.3 推广植保药械,技术进村入户
    3.病虫发生概述
        3.1 水稻病虫
        3.2 柑桔病虫
        3.3 玉米病虫
        3.4 蔬菜病虫
        3.5 农田害鼠
        3.6 农田杂草
    4.主要病虫发生实况
        4.1 二化螟
        4.2 稻纵卷叶螟
        4.3 稻飞虱
        4.4 纹枯病
        4.5 稻瘟病
        4.6 南方黑条矮缩病
    5.讨论
        5.1 病虫基数
        5.2 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
        5.3 气象条件
        5.4 2015 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初步预测
第三章 2015年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前言
    2.测报工作基本情况
        2.1 、积极预警监测,科学部署防控
        2.2 开展技术培训,改善测报条件
        2.3 推广植保药械,技术进村入户
    3.病虫发生概述
        3.1 水稻病虫
        3.2 柑桔病虫
        3.3 玉米病虫
        3.4 蔬菜病虫
        3.5 农田害鼠
        3.6 农田杂草
    4.主要病虫发生实况
        4.1 二化螟
        4.2 稻纵卷叶螟
        4.3 稻飞虱
        4.4 纹枯病
        4.5 稻瘟病
    5.讨论
        5.1 病虫基数
        5.2 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
        5.3 气象条件
        5.4 2016 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初步预测
第四章 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前言
    2.测报工作基本情况
        2.1 积极预警监测,科学部署防控
        2.2 加强测报力量,改善测报条件
        2.3 推广植保药械,技术进村入户
    3.病虫发生概述
        3.1 水稻病虫
        3.2 柑桔病虫
        3.3 玉米病虫
        3.4 蔬菜病虫
        3.5 农田害鼠
        3.6 农田杂草
    4.主要病虫发生实况
        4.1 二化螟
        4.2 稻纵卷叶螟
        4.3 稻飞虱
        4.4 纹枯病
        4.5 稻瘟病
        4.6 南方黑条矮缩病和其它
    5.讨论
        5.1 病虫基数
        5.2 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
        5.3 气象条件
        5.4 2017 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初步预测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江苏省2002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D]. 张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的构建[D]. 梁振京.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成就与展望[J]. 张礼生,刘文德,李方方,陆宴辉,周雪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2)
  • [6]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D]. 吴芝花.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除虫与丰产:建国初期山西省农作物虫害防治问题研究[D]. 李夏君. 山西大学, 2018(04)
  • [9]安徽省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泽阳.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10]湖南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D]. 向咫羽.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2002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