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贤纳士,凝聚人才——学习党的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招贤纳士,凝聚人才——学习党的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一、广纳群贤 集聚人才——学习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朱洲[1](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侯燕[2](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朱伟强[3](2018)在《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领导人才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一方面成效明显,另一方面却难以深化。现行的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改革中核心制度改革滞后,改革动力不足,深层次矛盾和难题有待于破解。有鉴于此,本论文梳理了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历史变迁的原因,概述了其效能,结合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文官制度的有益之处,提出了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路径、方法以及主要举措等。本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了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内容,提出改革和完善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深化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党政干部管理的内在需要。第二章对党政干部、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等概念做了阐述,介绍了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分类(主要包含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和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管理制度的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西方行政学有关理论等。主要目的是为全文奠定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三章是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分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初创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这三个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一脉相承、不断发展,为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正式生成做好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第四章是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生成、调适、发展三个纬度梳理了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史。建国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党政干部管理制度也经历了初步构建和曲折发展时期,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难忘的教训。第五章对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历史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演变、政治理念的转变、政治行动者行为的变化、制度自身的路径依赖进行了论述。主要从纵向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制度这一有机体对各自变量的回应所呈现出的独特发展路径。第六章阐述了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效能和未来改革的设想,论述了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政治特色,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所取得的基本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一把手用人权过大缺乏有效机制制约、党政干部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党政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和党政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同时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提出要深化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应该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系统设计、重点突破、相互衔接,重点完善党政正职选拔任用机制、对一把手用人权的监督机制、党政干部考核机制、党政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和党政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等。

张国锋[4](2013)在《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愈加明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提出并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走向人才强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指导人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一思想以来,又相继产生了列宁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邓小平人才思想、江泽民人才思想和科学人才观,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科学人才观继承和集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对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发展进程,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创新观点和实践成效,并以此为指导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效以及现状和问题,特别是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以期对人才工作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指导和推进人才工作实践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杨宏波[5](2011)在《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锦涛人才思想是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纷繁复杂的大形势下,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背景下,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人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才问题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人才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科学严谨,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人才篇”,是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本论文通过对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国内外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的回溯和梳理,阐述了科学人才‘观、人才重要地位、人才强国战略、人才素质的新标准、党管人才原则、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体制机制、人才发展环境等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构成,分析了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系的时代性、体系性、实践性、战略性等特征,探讨了该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对如何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创新思想观念,围绕服务发展,提高人才素质,健全人才体制,营造发展环境等,以期提高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前瞻和分析。当下中国,正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宏观布局处于加速转型期,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学习研究、深入贯彻胡锦涛人才思想,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吴晓亮[6](2009)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是干部工作史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历史基础、实践考察以及公务员制度比较、干部工作未来发展等不同视角,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进行探讨和揭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基本世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和执政条件下的基本党情、变革发展和谐的基本社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为党的干部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迫切的发展要求,深深地影响和制约着干部工作的发展进程,使干部工作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对党的干部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工作的主要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干部工作的基本理论,对党的干部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干部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干部工作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科学指南。与此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等一系列基本思想和重要思想观点也对干部工作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党管干部原则和科学的干部管理体制,形成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干部工作为中心和大局服务的优良传统,创立了一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了民主选举和依法任命干部的有效途径,积累了发人深思、应引以为戒的沉痛教训,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奠定了宝贵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展现了阶段性递进的发展历程。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从十六大至今,党的干部工作与时俱进,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阶段、全面改革发展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等3个依次递进、相互衔接的历史阶段,变革发展贯穿始终,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取得了显着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发展进步可以通过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得到生动体现。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标识,既充分继承了以往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又有效克服了以往干部制度的诸多不足;既充分吸收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有益成分,又创造性地改进了有关制度规范;既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又面临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任务和挑战。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党的干部工作必将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沿着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等热点难点问题,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不断得到破解;只有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保证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要义、紧紧抓住考察评价干部的关键、积极探求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才能再写新篇、再续华章、再创辉煌。

韩亚光[7](200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正式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继续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武君婷[8](200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治理是关键,因而政府也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县级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层级,对历代的国家治理都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县级政府体制和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县级政府在管理中也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县级政府治理方式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基础。县级政府要真正发挥出一个基层政府的应有作用,必须以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为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服务行政、责任行政、有效行政和依法行政,为县域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县域社会的公共需求。本文由导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着重研究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的地位与作用、行政结构及运行机制,探究县级政府转型的必要性、目标及途径,从而为更加充分地发挥县级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对策的参考。导论部分简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理论及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包括县级政府在内的政府作用的研究现状,解释了论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阐述了论文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阐述了县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概述了中国古代县制的历史演进并对其社会功能进行评析,指出县级政府是封建中央政府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与治理的基本政治单元。其次,简要介绍了从清末近代县制的萌芽到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县制的演变与改革,指出了近代县制改革的利弊得失。最后,明确当代县级政府的地位与功能,并通过对工业化初期市制对县制的冲击和“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省直管县”探索的条件、利弊与基本思路。第二章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县级政府提出的新要求。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入手,指出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其次,较深入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县级政府的新功能,明确指出县级政府应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县域社会和谐和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三章深入地介绍了县级政府的行政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县级政府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不同阶段的县级政府机构的设置、县级政府职能的变迁和县级政府的政务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不足和缺陷,并对我国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提出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其次,概述县级政府的决策制定与执行和政务监督过程,指出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决策执行能力提高和政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的实现途径。最后,简析县级政府面临的三大难点和存在的四大问题,指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县级政府在认识上有偏差、在体制上受束缚、受利益上的驱动和环境上的制约。第四章试图指出县级政府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首先,从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回应性政府”治理模式和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内容,力图从中找出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中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其次,分析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涵义,指出当代县级政府应该是“公共”与“服务”的县级政府,是“有限”与“有效”的县级政府,是“善治”与“双廉”的县级政府。最后,阐述了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必要性,指出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为本,服务行政、责任行政、公共行政和有效行政的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是县级政府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第五章明确指出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县级政府的服务能力。首先,分析了县级政府角色定位的误区及原因,指出转型时期县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角色。其次,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县级政府职能实现战略转变的要求,指出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明确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能定位。最后,从县级政府服务理念的形成、价值取向和县级政府服务能力与其相关能力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县级政府服务能力提高的途径。

林学启[9](2006)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研究》文中指出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应当遵循、必须贯彻的根本准则。本文在梳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形成的基础上,论述了党管干部、群众公认、依法办事原则确立的依据、内涵和相互关系,且以三个原则的有机统一为基础,构筑了六个原则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党管干部、群众公认、依法办事的关系,对三者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多角度探讨,提出对策性建议。通过这些努力,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落实到构建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机制上来。本文主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综合分析法、例证法、比较分析法、历史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本文由导言和正文组成。导言部分包括选题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研究的侧重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有五章。第一章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六项原则进行了综合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有独特的内涵。六项原则在整个原则体系中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其中党管干部、群众公认与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核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关键内容是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形成,而其最终生成是实践的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内生性、前瞻性、客观性、激励与约束性等特点,具有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正确导向、抑制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精神等重要意义。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依据、内涵及其实现的途径。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原则,其确立的理论依据是:党的性质理论是根本理论来源;党的领导内涵是直接理论来源;政党

赵耀[10](2005)在《干部制度改革的思维路径和现实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围绕干部制度改革这个极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从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三条思维路径进行思考和研究。回顾总结了党在干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考察分析了现行干部制度的缺失、弊端及其成因,指出干部制度改革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并提出干部制度改革的对策。 论文首先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对干部制度、干部制度建设、干部制度改革的内容进行理论层面上的分析,界定了概念,从理论高度厘清了干部制度改革的涵义,抓住了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点,论证干部制度改革所具备的理论基础。 论文对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干部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简要回顾,旨在论证干部制度改革业已具备的历史基础,以及这些基本经验之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启发意义,并指出这些基本经验是指导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 论文对我国现行的干部制度及在实施过程中所存有的缺陷状况进行深入观察,并剖析造成这些弊端的深层次的原因,找出了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论证干部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论文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干部制度改革所面临的新要求,指出干部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国内、国外、经济、政治诸方面的新变化,充分论证干部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干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论文着重研究了新世纪新阶段干部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即必须针对现行干部制度的缺陷,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就解决长期以来未能得以有效解决的干部能上能下的瓶颈问题,按照党的十六大指出的干部制度改革“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提出构建以选举制、任期制、辞职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设计。

二、广纳群贤 集聚人才——学习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纳群贤 集聚人才——学习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4.1 核心观点
        1.4.2 创新点
        1.4.3 重点及难点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3.2.5 经验教训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4.1.1 对党绝对忠诚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2.2 坚定理想信念
        4.2.3 干群平等
        4.2.4 不谋私利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4.3.3 任人唯贤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4.4.1 注重实绩
        4.4.2 突出胜任力
        4.4.3 注重实践锻炼
        4.4.4 强调斗争精神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4.5.1 密切联系群众
        4.5.2 理论联系实际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4.6.1 模范遵守纪律
        4.6.2 自觉接受监督
        4.6.3 实行问责制度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5.2.6 干部权责一致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历史研究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党政干部
        二、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分类
        一、选拔任用机制
        二、考核评价机制
        三、管理监督机制
        四、激励保障机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管理制度的理论
        二、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三、西方行政学有关理论
第三章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
        一、初步探索党组织领导人产生方式
        二、纠正错误的干部路线
        三、选拔任用干部标准的初步提出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
        一、三三制
        二、培养选拔当地干部
        三、党管干部原则的确立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管理制度
        一、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二、注重培养选拔新干部
        三、正确处理德和才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建国初期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生成
        一、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干部管理机制
        二、创建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制度
        三、探索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第二节 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调适
        一、党政干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遭到破坏
    第三节 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
        一、恢复和改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
        二、推动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三、深化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四、全面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第五章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历史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演变
        一、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生成的社会环境
        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调适的社会环境
        三、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变迁和政治理念的转变
        一、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生成与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思想
        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调适与“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发展与正确干部工作指导思想的恢复
    第三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变迁和政治行动者行为的变化
        一、政治精英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构思与实践
        二、中国共产党角色的转变与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第四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变迁中制度自身的路径依赖
        一、“官本位”思想和等级观念
        二、社会关系
第六章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效能和未来改革的设想
    第一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效能
        一、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政治特色
        二、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基本成就
        三、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借鉴
        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启示
    第三节 西方文官制度借鉴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
        一、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三、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法
    第五节 制度系统的设计和创新
        一、重点、难点制度系统设计
        二、制度的优化和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 世情
        (二) 国情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综述
        (二) 人才战略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六、基本框架和结构
第一章 人才相关范畴概述
    第一节 人才的概念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
        二、人才概念的内涵
        三、人才概念的外延
    第二节 人才相关概念辨析
        一、人口和劳动力
        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三、知识分子、干部和人才
    第三节 人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一、人才思想
        二、我国人才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创立的背景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述评
    第二节 列宁人才思想
        一、列宁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列宁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列宁人才思想的意义
    第三节 毛泽东人才思想
        一、毛泽东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三、毛泽东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毛泽东人才思想述评
    第四节 邓小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的发展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
        二、江泽民人才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发展——科学人才观
    第一节 科学人才观提出的背景
        一、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的客观要求
        二、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提高我国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科学人才观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一、科学人才观的初步酝酿阶段
        二、科学人才观的形成丰富阶段
        三、科学人才观的发展成熟阶段
    第三节 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人才价值观
        二、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标准观
        三、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观
        四、党管人才的人才保障观
    第四节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价值
        二、科学人才观的实践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我国人才工作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人才工作的起步探索
        二、我国人才工作转入正轨
        三、我国人才工作深入发展
        四、我国人才工作全面推进
    第二节 我国人才工作的成效
        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初步确立
        二、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三、人才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
        五、人才的效能明显增强
    第三节 我国人才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状况分析
        二、人才政策法规情况分析
        三、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四、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第五章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战略原则和战略重点
        一、战略原则
        二、战略重点
    第三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制度基础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强国的队伍基础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环境基础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管理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1 胡锦涛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1.1 人才工作面临的国际背景
        1.1.2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1.1.3 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1.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1.2.2 列宁的人才思想
        1.2.3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1.2.4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1.2.5 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1.3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1.3.1 酝酿阶段
        1.3.2 形成阶段
        1.3.3 成熟阶段
第2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提出科学人才观
        2.1.1 对人才定义和标准的新阐释
        2.1.2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1.3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2.1.4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2 强调人才重要地位
        2.2.1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2.2.2 人才是确立我国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2.3 人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保障
        2.2.4 人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健康和谐的根本源泉
    2.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3.1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是"人才兴国"
        2.3.2 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立"现代化强国"
        2.3.3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
        2.3.4 人才强国战略根本着眼点是"促进发展"
        2.3.5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特点是"以人为本"
        2.3.6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
        2.3.7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是"体制机制创新"
    2.4 提出人才素质的新标准
        2.4.1 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4.2 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4.3 对教师和青年学生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4.4 对广大妇女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5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2.5.1 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
        2.5.2 学习能力是基础
        2.5.3 实践能力是根本
        2.5.4 创新能力是关键
    2.6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2.6.1 抓好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
        2.6.2 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的研究和落实
        2.6.3 抓好党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
        2.6.4 抓好对人才工作的服务保障
    2.7 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2.7.1 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2.7.2 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2.7.3 围绕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培养一大批各类人才
    2.8 建立健全人才体制机制
        2.8.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8.2 创新人才流动和吸引机制
        2.8.3 创新人才评价和选用机制
        2.8.4 创新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
        2.8.5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2.9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2.9.1 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
        2.9.2 全力支持人才大胆创新
        2.9.3 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
        2.9.4 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第3章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大价值
    3.1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
        3.1.1 胡锦涛人才思想体现时代性
        3.1.2 胡锦涛人才思想呈现体系性
        3.1.3 胡锦涛人才思想彰显实践性
        3.1.4 胡锦涛人才思想突出战略性
    3.2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重大价值
        3.2.1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发展
        3.2.2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的重要创新内容
        3.2.3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支撑
        3.2.4 胡锦涛人才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
第4章 坚持以胡锦涛人才思想为指导抓好我国人才工作
    4.1 准确把握十七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4.1.1 明确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
        4.1.2 "四个尊重"的人才工作方针
        4.1.3 提出深化和推进改革的要求
        4.1.4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4.2 把服务发展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4.2.1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4.2.2 偏离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动力
        4.2.3 偏离发展人才工作的成果和效益无法检验
    4.3 把树立科学人才观作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先导
        4.3.1 走出具有高学历是人才的误区
        4.3.2 走出人才高不可攀的误区
        4.3.3 走出以成败论人才的误区
        4.3.4 走出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误区
    4.4 大力加强各类各层次人才能力素质建设
        4.4.1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4.4.2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
        4.4.3 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
        4.4.4 突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点
    4.5 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4.5.1 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4.5.2 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4.5.3 进一步坚持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
        4.5.4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4.5.5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4.5.6 进一步健全人才权益保障机制
    4.6 科学优化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4.6.1 创建"公平公正"的人才法制环境
        4.6.2 构筑"配套完善"的人才政策环境
        4.6.3 建设"好中择优"的人才制度环境
        4.6.4 打造"人尽其才"的人才创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
致谢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基本世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执政条件下的基本党情
    第四节 变革发展和谐的基本社情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工作的主要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干部工作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节 指导和影响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思想及重要思想观点评析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工作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
    第三节 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评析
第四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拔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二节 渐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三节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现行公务员制度与以往干部制度比较
    第二节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党的干部工作发展问题思考
    第一节 党的干部工作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影响党的干部工作发展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党的干部工作健康发展之管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初步形成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式形成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发展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与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三、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县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县制演进的简介与评析
    一、县制地位的确立与历史意义
    二、县制的演进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 近代县制演变的简介与评析
    一、清末近代现代县制的萌芽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县制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
    四、近代县制改革的利弊得失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级建制地位与功能的变化和现状
    一、县级政府的地位与功能
    二、工业化初期,市制对县制的冲击
    三、“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四、“省直管县”的探索 第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县级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与基本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新功能
    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实现县域社会和谐
    三、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县级政府行政结构、运行机制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县级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能与政务关系
    一、县级政府机构的设置
    二、县级政府职能的变迁
    三、县级政府的政务关系
第二节 中国县级政府的决策制定、执行与政务监督
    一、县级政府的决策制定
    二、县级政府的决策执行
    三、县级政府的政务监督
第三节 我国县级政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县级政府面临的难点
    二、县级政府存在的问题
    三、难点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中国县级政府的发展方向: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
第一节 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及其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
    二、“回应性政府”治理模式
    三、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简析
第二节 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涵义
    一、“公共”与“服务”的县级政府
    二、“有限”与“有效”的县级政府
    三、“善治”与“双廉”的县级政府
第三节 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必要性
    一、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县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 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价值取向
    一、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根本宗旨与行为准则: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角色定位与主要职能:满足县域社会公共需求,依法向县域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四、职能的主要方式:依法行政、服务行政、有效行政、责任行政 第五章 建设公共服务型县级政府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县级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一、当前县级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或错位
    二、县级政府角色错位的原因分析
    三、转型时期县级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第二节 县级政府职能的战略转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县级政府职能实现战略转变的要求
    二、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第三节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县级政府服务理念的形成
    二、县级政府服务能力的取向
    三、县级政府服务能力与其相关能力的关系
    四、县级政府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本文的研究重点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确立及其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内涵
        一、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的含义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确立
        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关键内容:标准的形成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最终生成:实践的要求
    第三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特点及意义
        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特点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意义
    本章结束语:实践的原则 原则的实践
第二章 党管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原则
    第一节 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依据
        一、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
        二、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党管干部原则的内涵
        一、党管干部原则内涵的演变
        二、弄清“党”、“管”、“干部”的各自内涵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管干部原则的关键
    第三节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必须强化民主集中制的保证作用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三、制度创新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的保证
    本章结束语:党管干部 一个未尽的话题
第三章 群众公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主体
    第一节 群众公认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主体
        一、群众公认原则成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主体的历史逻辑
        二、群众公认原则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群众公认的基本内涵
        一、正确把握群众公认原则的科学内涵
        二、正确把握群众公认和党管干部的关系,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健康运行
    第三节 群众公认原则实现的方式途径
        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标准
        二、以扩大民主为基础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主体
        三、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新方式
    本章结束语:三个臭皮匠 怎样合成一个诸葛亮
第四章 依法办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保证
    第一节 依法办事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一、依法办事体现了法治的根本内涵:“法律至上”
        二、依法办事是干部人事工作必然遵循的原则
        三、依法办事的内涵及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依法办事必须依法授权、依法监督
        一、依法办事必须依法授权
        二、依法办事必须依法监督
    第三节 实现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
        一、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党管干部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群众公认的关系
        三、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控制面板”
    本章结束语:依法办事 依“法”犯事
第五章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的必然性分析
        一、干部选拔任用原则要求建立相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二、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是传统干部选拔任用理念的产物
        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实现机制的目标、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科学化
        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民主化
        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制度化
    本章结束语: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任重道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干部制度改革的思维路径和现实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干部制度、干部制度建设与干部制度改革
    一、干部制度
    二、干部制度建设
    三、干部制度改革
第二章 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回顾及其基本经验
    一、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历程
    二、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
        (二) 坚决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
        (三)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四) 注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五) 坚持观念创新是干部制度的活力之源、生命之本
第三章 现行干部制度的主要缺失、弊端及其成因剖析
    一、现行干部制度的主要缺失和实施过程中的弊端
    二、导致缺失和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第四章 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干部制度改革是面向新形势的战略选择
        (一) 干部制度改革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的必然要求
        (二) 干部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 干部制度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内在要求
        (四) 干部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五) 干部制度改革是适应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六) 干部制度改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干部制度改革的路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一) 科学化:干部制度改革的技术保障
        (二) 民主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三) 制度化:干部制度改革的最终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广纳群贤 集聚人才——学习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3]中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D]. 朱伟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4]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D]. 张国锋. 南开大学, 2013(07)
  • [5]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 杨宏波.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9)
  • [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晓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 韩亚光. 河北法学, 2008(07)
  •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 武君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研究[D]. 林学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10]干部制度改革的思维路径和现实对策研究[D]. 赵耀.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招贤纳士,凝聚人才——学习党的十六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