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鑫,张嵩松,赵文广,张志[1](2021)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安徽范水洼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滁州范水洼地区是皖东重要的铜金矿找矿远景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其重要的金矿成矿类型。前人在综合电磁方法解释和推断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为了在该区实现找矿突破,在与范水洼矿区主要构造的垂直方向上布设综合物探地质剖面,包括重磁、音频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研究结果表明:(1)范水洼矿区西侧黄破断裂上部较陡,在深度约500 m处变缓,而后在深度1 500 m处又转变为陡倾;(2)矿区深部存在两处较为明显的隐伏断层,倾向南东,倾角70°~75°。两隐伏断层之间可能存在隐伏岩体,该隐伏岩体埋深较浅(400~500 m)。而后在成矿有利部位施工了1个1 500 m的直孔钻探工程,结果表明黄铁矿化强烈的构造角砾岩是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赋矿位置。但因地层中碳质成分的影响,通过极化率寻找该成矿有利部位效果不佳,宜通过寻找电阻率梯度带,进而推断断裂构造发育的位置,再圈定有利于成矿的构造破碎带。通过结合该区的岩石物性结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地质条件,解译了矿区深部构造地质特征,明确了找矿有利块段,为下一步金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孙明明,王利民,赵先超,高曙光,陈静静,吴礼彬[2](2021)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以长江断裂带为界,存在江北和江南两条大致对称分布的斑岩带,是省内斑岩型铜金矿床的主要产区。从研究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作用等方面入手,对两条斑岩带内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位于下扬子被动陆缘(坳陷区)与宿松—肥东陆缘(隆起区)和江南隆起(隆起区)交汇部位,分布于NE向—NNE向区域性断裂构造旁侧,形成于燕山期陆内挤压到伸展的转换构造环境。成矿斑岩体属中酸性—中基性的(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复式斑岩体为主;岩性包括辉石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玢)岩、英安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属石英闪长玢(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辉石闪长岩组合。矿体分布在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碎屑岩或碳酸盐岩接触带部位,主要产于钾-硅质蚀变带和石英-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内。成岩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有关,成岩成矿物源相同,主要为幔源岩浆,有壳源物质混染。研究认为,江北斑岩带中的沙溪—新屯仓一带和江南斑岩带中的贵池—青阳—南陵一带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肖庆玲[3](2021)在《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十分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广泛发育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和玢岩型矿床。基于对带内典型矿床的详细研究,许多学者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型矿床为陆内背景下岩浆热液活动的结果。然而,对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成矿系统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疑惑和争议,如构造背景,成矿岩浆岩起源及演化过程,热液流体的出溶及矿质沉淀机制等,因此,需要对区内斑岩矿床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为该成矿带矿床成因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宣城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一带,其西面和北面分别紧邻铜陵矿集区和宁芜矿集区,南面逐渐过渡到江南隆起带地区。随着近几年深部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宣城矿集区发现了包括茶亭铜金矿床在内的多个Cu、Fe、Au、Pb、Zn等多金属矿床/矿点,目前,该区已经成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一个新的重要矿集区。茶亭矿床是成矿带中最大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数不多的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勘探表明,虽然矿床围岩为三叠系碳酸盐,但矽卡岩型矿化并不强烈,以斑岩型矿化为主,明显不同于成矿带中其他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过程明显有别于成矿带其他矿床。同时,矿区发育多种类型岩浆岩和角砾岩,他们与成矿的关系不清。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深化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演化的认识,同时对该矿集区下一步的矿床勘查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茶亭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同时借助各种分析手段,如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矿物主、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矿物原位O-S-Hf同位素测试等技术方法,对茶亭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起源与演化、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等展开了全面而精细的剖析,获得了以下认识:茶亭矿床发育多期次岩浆岩,分别为成矿前的角闪闪长玢岩,成矿期的石英闪长玢岩以及成矿后的闪长玢岩、煌斑岩和安山玢岩。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角闪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分别形成于138.8±3.0 Ma、137.6±3.0 Ma和135.5±3.6 Ma,与茶亭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值(平均值136.0±1.3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早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角闪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全岩主、微量及Sr-Nd-Hf同位素组成,均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是具有较低的Yb/Lu和Y/Yb比值。结合岩石中较低的锆石εHf(t)(-8.29 to-12.02),全岩εNd(t)(-6.93to-9.01)以及较高的(87Sr/86Sr)i(0.705723 to 0.70686),推测茶亭岩体的不同类型岩浆岩来自同一壳幔混源的岩浆源区。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以及不同岩浆岩中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及磁铁矿等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陆内拉张背景下,富集地幔起源的幔源岩浆和下地壳起源的壳源岩浆在壳幔边界发生了MASH过程形成了茶亭矿床的岩浆源区,岩浆上升至地壳大约5.2-8.6 km左右,形成了浅部岩浆房;岩浆房中基性岩浆的注入促成了成矿前角闪闪长玢岩的形成,并伴随少量的流体出溶;混合后的岩浆房残余岩浆又经历了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分离结晶以及围岩的同化混染,最终在地壳1.9-3.4km处形成了氧逸度更高、更加富集硫和金属的成矿期石英闪长玢岩,同时伴随大量的成矿流体出溶。茶亭矿床发育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和矿化,主要发生在石英闪长玢岩内部。从早到晚分别为矽卡岩化、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由于围岩为碳酸盐,青磐岩化在茶亭矿床中仅少量发育,而矽卡岩化在矿床中分布十分广泛。矿化主要呈稀疏浸染状、脉状和角砾状产于钾化和绢英岩化的石英闪长玢岩中。在矿床900-350m处,发育大量赋矿的热液角砾岩,根据胶结物和角砾的组成,可以分为MH型(以石英为主胶结)、H1型(硬石膏为主胶结的)和H2型(以绿泥石为主胶结)三种类型。其中,MH型角砾岩位于钾化蚀变顶部,发育高温蚀变矿物,如钾长石和磁铁矿,推测为岩浆-热液隐爆作用形成,为典型的岩浆-热液角砾岩;热液流体的水力破碎作用在浅部形成了广泛的H1型角砾岩;而成矿后闪长玢岩的形成加热较冷的大气降水形成了H2型角砾岩。MH和H1型角砾岩是矿化的重要载体。茶亭矿床的热液成矿从早到晚可分为硅酸盐阶段、绢英岩化和石英碳酸盐三个成矿阶段。硅酸盐阶段以发育矽卡岩化和钾硅酸盐化为主,绢英岩化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发育绢英岩化,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成矿后阶段,以发育碳酸化为主。不同阶段硬石膏的O和S同位素、热液黑云母及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但是随着流体的演化,大气降水加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矿物地球化学显示,随着流体的演化,温度、盐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温度、盐度和氧逸度的降低、流体沸腾作用以及大气降水的混合可能共同控制了茶亭矿床金属矿物的沉淀。茶亭矿床发育大量贫矿矽卡岩。通过矽卡岩地质特征及石榴子石、硬石膏等矽卡岩矿物地球化学和O-S同位素研究,本文认为以下几点因素最终导致贫矿矽卡岩的形成:(1)矽卡岩形成时流体的高氧逸度阻碍了硫化物的沉淀;(2)来自浅部岩浆房的流体被厚重的大理岩圈闭于石英闪长玢岩中,形成不了足够规模的接触带矽卡岩;(3)内矽卡岩的规模很小,石榴子石化作用不能产生足够的为后期流体运移和沉淀的通道和空间;外矽卡岩的矿物组合(硬石膏和钙铁榴石)表明其在取代灰岩的过程中并不能释放大量的开放空间,流体更倾向于在斑岩体内部的裂隙活动。尽管如此,大量矽卡岩矿物如钙铁榴石和硬石膏的沉淀,能有效降低流体的氧逸度,有利于后期硫化物的沉淀。综上,本文认为茶亭矿床为一斑岩型铜金矿床,但相比于一般的斑岩矿床其成矿流体氧逸度更高且更加富硫。基于对茶亭矿床和宣城矿集区内围岩地层、控矿构造和成矿岩浆岩等方面的成矿条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找矿方向:(1)在区内石炭系碳酸盐地层和岩体接触带寻找矽卡岩型矿床;(2)关注区域内岩浆-热液角砾岩发育的地区,追索可能出现的斑岩型矿床;(3)在茶亭矿床附近的隐伏中酸性侵入体,寻找可能成群出现的斑岩型矿床。
刘军[4](2021)在《安徽铜陵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区内产出典型的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型矿床。铜陵矿集区北部的繁昌火山岩盆地内发育白垩系火山岩,火山岩覆盖区找矿一直是成矿带找矿的重要方向。铜陵矿集区和繁昌火山岩盆地已经取得丰富的矿床学研究成果,在铜陵-繁昌过渡区中已经发现的姚家岭大型铅锌多金属,相关研究较为深入;但区内桂花冲矿床研究集中于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等方面,对成矿条件方面研究相对不足,影响了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因此,开展桂花冲矿床详细研究,对于阐明铜陵-繁昌过渡区域的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研究尤为重要。铜陵-繁昌过渡区经历了特殊的地质演化过程,成矿后的火山岩和逆冲推覆体使得过渡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更为复杂,找矿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本文选取桂花冲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的钻孔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结合地球化学分析以及矿物能谱分析,查明了矿床的成矿期次和蚀变特征,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姚家岭矿床进行详细对比研究,为铜陵-繁昌过渡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理论参考。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研究区内桂山岩体形成时代为138.2±1.4 Ma,青山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40.4±1.4Ma,二者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者均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体,具有富集Rb、Sr、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具有较弱的负铕异常,具有壳幔混合岩浆来源。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结果指示桂山岩体的桂花冲矿床成矿岩体,青山岩体为成矿前岩体。桂山岩体与姚家岭矿床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它们在深部可能相连,为同一个隐伏岩体。桂花冲矿床主要成矿部位为桂山岩体与三叠系南陵湖组碳酸盐地层接触带,成矿期可以分为无水矽卡岩-硅酸盐阶段、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碳酸盐等三个阶段。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是主要成矿阶段,形成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硫化物和硫砷钴矿、碲银矿等关键金属矿物。靠近岩体位置的接触带主要发育铜、锌、金矿化,而远离接触带主要发育铅、锌矿化。远离接触带的矿石中闪锌矿相对于接触带矿石闪锌矿更富集镉、镓,贫铟等微量金属元素,表明温度决定了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闪锌矿Ga/In元素比值分布图与黄铁矿Co-Ni元素分布图判别表明两类矿石均属于岩浆热液成因。通过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条件分析及其与姚家岭矿床的对比,认为桂花冲矿床的构造位置和围岩条件是造成该矿床与姚家岭矿床矿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桂山岩体与碳酸盐地层接触带、褶皱层间滑脱带、地层层间裂隙等位置有利于成矿。综合分析桂花冲与姚家岭矿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条件,进一步提出了铜陵-繁昌过渡区具有“多层位”铜金铅锌的找矿潜力。在铜陵-南陵深断裂附近,形成时代为138 Ma左右、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的岩体与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孤峰组、大隆组以及南陵湖组的碳酸盐地层接触带,层间裂隙位置,地层岩性显着变化位置以及褶皱滑脱位置等区域具有较好的的找矿潜力。
许强平[5](2021)在《安徽全椒隆兴地区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安徽隆兴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张八岭成矿带北部南段。勘查区内找矿信息丰富,找矿线索较多,通过开展地质、物探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及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并圈定勘查区内磁异常(编号C1、C2)及5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提出:(1)C1磁异常位置变细碧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蚀变强烈、金属硫化物含量较多,是寻找铜金矿的有利靶区;(2)C2磁异常位置和求雨庙及其以东一带是勘查区寻找铅锌矿的重要靶区。
施珂[6](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周文月,严加永,陈昌昕[7](2021)在《多尺度地球物理与成矿系统探测:现状与进展》文中认为不同的构造环境,物源基础和保存环境形成矿床在观测结果上表现为不同的地球物理属性,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利用密度、磁化率、极化率、电阻(导)率、波阻抗等物性差异进行地下地质体探测.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成矿系统探测需要剖析从局部到区域矿物矿床形成的物源、通道和富集以及保存的完整过程,以便在不同的尺度范围内完成地球物理多属性结构成像,指导下一步具体找矿任务.区域地球动力演化、物质和能量源区控制着成矿始端,成矿流体富集成矿以及保存条件控制着成矿末端,流体迁移的通道将成矿始端和成矿末端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矿系统.本文从成矿系统始端和末端两方面分别阐述各个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适用范围,最后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泥河铁矿找矿实例论述多尺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成矿系统始端和末端应用效果.
周涛发,聂利青,王世伟,汪方跃,张千明[8](2019)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发现多处白钨矿床和矿化点,为该成矿带的成矿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相比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程度,钨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明显薄弱,尚未进行系统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总结。成矿带内发育的钨矿床主要为北亚带的东顾山矿床、主带(中亚带)的阮家湾矿床和南亚带的桂林郑矿床和高家塝矿床。本文对这四个钨矿床及几个含钨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进行了总结,讨论和试图阐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三期钨成矿作用,分别为146~143Ma、127Ma和97Ma,在成矿带的铜主成矿期前和铁成矿期均有钨成矿作业发生。钨矿床中白钨矿的Sr-Nd同位素组成分别落入董岭式基底或江南式基底范围,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董岭式和江南式基底是形成原始含矿岩浆的物质基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钨矿床成矿岩体为中酸性岩,εHf(t)值很低,且Zr/Hf、K/Rb比值小,表明成钨岩浆岩为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并经历了较充分的分异演化,对比成矿带中成铜、成铁岩体,源区性质可能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金属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燕山期的陆内俯冲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成矿的主导机制。
朱强,吴礼彬,杜建国,胡召齐,施珂,孙明明,赵先超,高曙光[9](2021)在《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八岭隆起广泛分布的平缓韧性剪切带与郯庐断裂带平移作用形成的陡立韧性剪切带明显不同。通过对平缓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结合早白垩世盆地特征、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断层和同构造岩浆岩同位素定年结果,厘定出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该变质核杂岩上盘由南华纪—奥陶纪沉积地层和早白垩世盆地组成,下盘为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变海相火山岩(基底)以及早白垩世侵入岩,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伸展拆离断层所分隔。变质核杂岩长轴为NE-SW向,指示构造反映上盘向SE剪切滑动,与中国东部变质核杂岩的伸展方向完全一致。通过本次变质核杂岩的厘定,结合野外地质事实,笔者认为管店—马厂断裂是郯庐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是对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末第三次左行平移的响应。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关系模型,揭示了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经历了早期伸展(变质核杂岩阶段)-挤压走滑(管店—马厂断裂形成阶段)—晚期伸展(闪长质脉岩侵位阶段)3个构造阶段,多期构造、岩浆的叠加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的金多金属矿产。
毕源清,李永杰[10](2019)在《安徽巢湖苏湾地区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文中研究指明安徽巢湖苏湾地区构造格架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滁州—苏湾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对近年来取得的地质成果,包括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灯影组中段为研究区主要赋矿层位,是研究区重要找矿远景区,F1断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地磁异常为寻找类似山里许铁铜金矿的远景部位。
二、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安徽范水洼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地球物理特征及解释 |
2.1 岩(矿)石及地层物性特征 |
2.2 工程布设 |
2.3 重磁、AMT、地质推断解释 |
2.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异常特征 |
2.5 激电测深异常特征 |
3 钻探验证情况 |
4 结论 |
(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条件 |
2 斑岩带地质特征 |
2.1 江北斑岩带 |
2.2 江南斑岩带 |
3 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
4 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 成矿物源与流体特征 |
6 成岩成矿作用过程 |
7 找矿方向 |
7.1 江北斑岩带 |
7.2 江南斑岩带 |
8 结论 |
(3)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所用缩写及其对应名称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长江中下游斑岩矿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产分布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角砾岩特征 |
3.2.5 蚀变及矿化 |
3.2.6 矿石、脉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7 成矿期次划分 |
第四章 样品准备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准备阶段 |
4.2 主要分析方法 |
4.2.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4.2.2 电子探针主量成分分析 |
4.2.3 LA-ICP(MC)-MS原位微区成分分析 |
4.2.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4.2.5 SHRIMP原位微区S-O同位素 |
4.2.6 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析 |
4.2.7 流体包裹体测温 |
第五章 岩浆岩年代学及成因 |
5.1 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
5.2 岩浆岩全岩地球化学 |
5.2.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岩浆岩矿物地球化学 |
5.3.1 角闪石 |
5.3.2 斜长石 |
5.3.3 黑云母 |
5.3.4 磁铁矿 |
5.3.5 磷灰石 |
5.4 讨论 |
5.4.1 成岩时代 |
5.4.2 岩浆岩性质 |
5.4.3 岩浆起源 |
5.4.4 岩浆演化 |
5.4.5 成岩模式 |
5.4.6 成矿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 |
6.1 成矿年代学 |
6.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2.2 包裹体温度测试结果 |
6.3 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
6.3.1 黑云母 |
6.3.2 磁铁矿 |
6.3.3 硬石膏 |
6.3.4 石榴子石 |
6.3.5 石英 |
6.4 讨论 |
6.4.1 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 |
6.4.2 成矿流体来源 |
6.4.3 角砾岩成因 |
6.4.4 矽卡岩与成矿的关系 |
6.4.5 铜金沉淀机制 |
第七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指示 |
7.1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1 矿床成因 |
7.1.2 成矿模式 |
7.2 与岩浆弧环境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斑岩矿床对比 |
7.2.1 与岩浆弧环境斑岩矿床对比 |
7.2.2 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典型斑岩矿床对比 |
7.3 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
7.3.1 围岩地层 |
7.3.2 控矿构造 |
7.3.3 成矿岩浆岩 |
7.3.4 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4)安徽铜陵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现状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问题及论文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3.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
1.5 论文进度安排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戴公山背斜 |
3.2.2 青山推覆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矿物特征 |
3.5.1 矿石矿物 |
3.5.2 脉石矿物 |
3.5.3 其他矿物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次 |
3.8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3.8.1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 |
3.8.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第四章 岩浆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1.1 青山岩体 |
4.1.2 桂山岩体 |
4.2 成岩年代学 |
4.2.1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4.2.2 成岩年龄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
4.3.2 主量元素 |
4.3.3 微量与稀土元素 |
4.3.4 岩石成因 |
第五章 矿床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 |
5.1 矿床成矿条件 |
5.1.1 控矿地层 |
5.1.2 控矿构造 |
5.1.3 控矿岩浆岩 |
5.2 成岩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5.3 与姚家岭矿床对比 |
5.4 找矿方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安徽全椒隆兴地区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1.1 地层 |
1.2 构造 |
1.3 岩浆岩 |
2 勘查区物探异常(磁、电异常)特征 |
2.1 磁异常特征 |
2.2 激电异常特征 |
3 勘查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6)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铜陵矿集区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化探异常 |
2.1.5 区域矿产 |
2.2 皖北蚌埠地区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化探异常 |
2.2.5 区域矿产 |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区域化探异常 |
2.3.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杨冲里金矿 |
4.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 样品描述 |
4.1.3 测试结果 |
4.1.4 讨论 |
4.2 胡村南铜钼矿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样品描述 |
4.2.3 测试结果 |
4.2.4 讨论 |
4.3 江山金矿 |
4.3.1 矿床地质特征 |
4.3.2 样品描述 |
4.3.3 测试结果 |
4.3.4 讨论 |
4.4 大庙山金矿 |
4.4.1 矿床地质特征 |
4.4.2 样品描述 |
4.4.3 测试结果 |
4.4.4 讨论 |
4.5 构造地质背景 |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
4.6.1 杨冲里金矿 |
4.6.2 胡村南铜钼矿 |
4.6.3 江山金矿 |
4.6.4 大庙山金矿 |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
5.1 铜陵矿集区 |
5.1.1 区域成矿类型 |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1.3 区域矿床成因 |
5.2 皖北蚌埠地区 |
5.2.1 区域成矿类型 |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2.3 区域矿床成因 |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
5.3.1 区域成矿类型 |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
5.3.3 区域矿床成因 |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多尺度地球物理与成矿系统探测: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多尺度综合地球物理 |
2 成矿系统始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
2.1 天然地震探测 |
2.1.1 层析成像 |
2.1.2 接收函数 |
2.1.3 各向异性 |
2.2 人工源地震探测 |
2.2.1 深地震反射 |
2.2.2 深地震测深 |
2.3 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 |
2.4 航空重磁探测 |
3 成矿系统末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
3.1 放射性测量 |
3.2 区域重磁 |
3.2.1 高精度重磁 |
3.2.2 边缘检测 |
3.2.3 垂向界面 |
(1)Moho面反演技术 |
(2)居里面计算方法 |
(3)磁性基底计算方法 |
3.3 电法勘探 |
3.3.1 激发极化(激电)法 |
3.3.2 频谱激电法(SIP) |
3.3.3 电磁法 |
3.4 金属矿地震勘探 |
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系统探测 |
4.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系统始端探测 |
4.1.1 宽频地震探测 |
4.1.2 深地震反射探测 |
4.1.3 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 |
4.1.4 大地电磁剖面探测 |
4.1.5 区域重磁结构探测 |
4.2 庐枞矿集区泥河铁矿末端探测 |
5 结论与展望 |
(8)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2.1 东顾山矿床 |
2.2 阮家湾矿床 |
2.3 桂林郑矿床 |
2.4 高家塝矿床 |
2.5 含钨矿床 |
3 钨矿床成矿作用 |
3.1 成矿时空格架 |
3.2 成矿矿质来源 |
3.3 岩体成矿专属性 |
3.4 成矿背景与成矿模式 |
4 结论 |
(9)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张八岭隆起变质核杂岩的厘定 |
3.1 张八岭伸展拆离剪切带特征 |
3.2 上盘 |
3.2.1 南华纪晚期—奥陶纪沉积地层 |
3.2.2 白垩纪盆地 |
3.3 下盘 |
3.3.1 张八岭岩群 |
3.3.2 早白垩世侵入岩 |
4 讨论 |
4.1 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和动力学背景 |
4.2 对管店—马厂断裂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的指示意义 |
4.3 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
5 结论 |
(10)安徽巢湖苏湾地区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成矿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地球物理特征 |
3.1 磁异常特征 |
3.1.1 C-1异常 |
3.1.2 C-2异常 |
3.2 电法异常特征 |
3.2.1 视电阻率特征 |
3.2.2 视极化率场特征 |
4 地球化学特征 |
4.1 AP1异常带 |
4.2 AP2异常带 |
5 矿 (化) 体特征 |
5.1 矿体特征 |
5.2 矿化特征 |
6 找矿远景 |
7 结 论 |
四、安徽全椒黄栗树地区金和(含金)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安徽范水洼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J]. 王金鑫,张嵩松,赵文广,张志.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5)
- [2]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特征[J]. 孙明明,王利民,赵先超,高曙光,陈静静,吴礼彬. 矿产与地质, 2021(02)
- [3]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肖庆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安徽铜陵桂花冲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D]. 刘军.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安徽全椒隆兴地区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意义[J]. 许强平. 安徽地质, 2021(01)
- [6]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多尺度地球物理与成矿系统探测:现状与进展[J]. 周文月,严加永,陈昌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3)
- [8]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钨矿床[J]. 周涛发,聂利青,王世伟,汪方跃,张千明. 岩石学报, 2019(12)
- [9]张八岭隆起早白垩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对郯庐断裂带的制约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J]. 朱强,吴礼彬,杜建国,胡召齐,施珂,孙明明,赵先超,高曙光. 中国地质, 2021(05)
- [10]安徽巢湖苏湾地区综合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毕源清,李永杰. 地质学刊,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