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花岗岩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霞,刘平辉,刘晓东[1](2021)在《华东南铀成矿省铀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文中提出华东南铀成矿省位于华南新构造区,是中国铀矿资源最为集中的成矿省,位于东经110°~120°,北纬24°~30°区域,呈带状集中分布在赣杭、桃山-诸广、武夷山3个铀成矿带,铀成矿类型主要包括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结合前人成果,收集了该区域典型矿床近10年同位素测年不同方法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通过对华东南铀成矿省的地质背景及主要铀矿床成岩-成矿时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成矿主要受华南大陆与华北板块完成拼合的印支运动,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燕山运动影响。3个铀成矿带主要成矿期较为一致,分别是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花岗岩岩体成岩集中在130~160 Ma,成矿作用在47~145 Ma都有分布。成岩-成矿二者在物质来源、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为不同岩浆-流体成矿体系的产物。同时认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测年方法、样品的不同导致同位素年代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岩矿时差的准确测算。目前对成岩物质、成矿物质的精确测试和分析的研究较少。
舒良树,朱文斌,许志琴[2](2021)在《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文中研究说明华南是我国花岗岩型铌钽锂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以花岗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矿床类型为主,也有少量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武夷、南岭和江南等地区。锂矿多呈弥散状产出,和钨锡铌钽铍铯等稀有金属矿共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本文对华南锂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锂矿带的分布受大地构造的制约。华南锂等稀有元素成矿物质的堆积与富集发生在具有古老基底的成熟陆壳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与物质循环过程,致使锂矿等稀有金属矿产不断富集。高成熟度的地壳、高分异高演化的花岗岩、富含挥发分流体的交代蚀变是锂矿物质迁移富集和成矿的三大因素,锂矿床多产在造山带中的背斜轴部和两组大断裂的交汇处,锂矿体多赋存在复式岩体的晚期岩株和蚀变花岗岩以及伟晶岩脉中,出现在晚期岩体的顶部和边部。成矿集中在新元古代、晚奥陶世—早泥盆世、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4个时期,尤以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锂矿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矿质最好。华南具有花岗岩型铌钽锂稀有金属成矿的良好条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郭春丽,刘泽坤[3](2021)在《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江西龙回和陡水岩体被发现,至今华南地区已经有160多个花岗质岩体被确认形成于加里东期(主要包含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其中只有14个岩体与金属矿(以钨矿为主,含少量钼、铜、锡和金矿)有成因关系,11个岩体与稀土矿有成因关系。前人对加里东期花岗岩特征的归纳主要集中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动力学等方面,而极少对该期成矿作用进行系统总结。通过搜集和整理已公开发表的280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800个成岩和成矿年龄,1 248个样品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数据,428个样品的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和2 352个测试点的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从以下4个方面对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含矿性特征进行了梳理:(1)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的年龄峰值均集中在440~420 Ma;(2)成金属矿的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大瑶山和桂北—桂东北地区,虽然都是以钨矿为主的岩石,但是这两个地区花岗岩的源区物质和分异程度均具有差异性;(3)成稀土矿的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武夷和南岭地区,前者大多数发生了变质作用,而后者以块状构造为主;(4)与奥陶纪和泥盆纪花岗岩相比,志留纪花岗岩的分布面积最广,岩性最宽泛,物质来源也最为复杂。
张龙,陈振宇,汪方跃[4](2021)在《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且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本文在简要介绍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产铀花岗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夏地块,以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最为重要。矿床以中小型(300~3000t U)和中低品位(0.05%~0.2%U)为主。产铀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三叠纪(240~205Ma)和侏罗纪(165~150Ma)两个时期,属于S型花岗岩,源区以泥质沉积岩为主。三叠纪过铝质淡色花岗岩是有利的铀源岩,其中铀主要赋存于晶质铀矿。黑云母、晶质铀矿、磷灰石和锆石成分特征是评价花岗岩产铀潜力的有效工具。华南大多数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于白垩纪-古近纪(110~50Ma),以后生热液成因为主,其形成主要与区域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圈伸展作用和幔源基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温度集中在120~260℃、盐度一般小于10%NaCleqv,铀在流体中主要以铀酰碳酸络合物和铀酰氟化物形式迁移,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和CO2去气导致铀在有利部位沉淀。文章指出应加强花岗岩中铀活化机制、铀成矿时代、以及下庄铀矿田侏罗纪(175~145Ma)铀成矿作用研究。
刘龙,张树明,张鑫,欧阳军勇,夏寅初,吴志春[5](2021)在《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产铀花岗岩体主要有桃山复式岩体、诸广山复式岩体(南部)、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对铀成矿带内近年来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基性岩和铀矿化作用的年代学数据进行收集,总结带内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进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年代学的精度,促进了对花岗岩、基性岩与铀成矿关系的认识。但是,带内年代学数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花岗岩锆石U-Pb测年结果存在数据偏少、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ean squared weighted deviation, MSWD)高、高铀数据未剔除等问题,且不能为复式岩体的时序的厘定提供依据;(2)基性岩脉多采用Ar-Ar法(易受后期蚀变或热时间影响)和高精度U-Pb法(基性岩浆往往难以结晶出大量锆石);(3)铀成矿年龄测试方法易受检测限、标准样品、高铀效应的影响。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高精度年代学深化了对铀成作用的认识,但是年代学的测试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仍需要解决。
黄玉凤[6](2021)在《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尤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因而被世界多国列为战略资源。21世纪以来,全球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外掀起了稀土矿床科学研究及勘查工作的新浪潮。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矿产,其重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80%以上,更提供了目前全球市场90%以上的重稀土矿产品,因而备受世人瞩目。近年来,国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如首次在宁都地区发现了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在上犹加里东期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了轻、重稀土矿。因此,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研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不同类型成矿母岩(变质岩、花岗岩)风化成矿的差异及母岩对成矿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同类型母岩如何控制不同矿化类型(轻、重稀土)?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完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因理论以及指导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找矿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赣州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以及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三个典型矿床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剖面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开展详细的分析,并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查明了三个剖面基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风化特征以及对成矿的控制因素。通过对比,系统地总结了基岩的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对风化壳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本论文工作获得主要认识结论如下:1、查明了宁都浅变质岩风化壳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成矿母岩为变质细砂-粉砂岩,稀土平均含量约198μg/g,稀土主要赋存于(含)稀土矿物中。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热液成因的水磷铈矿和REE-绿帘石中的稀土元素占全岩的62.6%。因此,热液蚀变对变质岩稀土元素含量和赋存状态的改变是变质岩风化成矿的关键。(2)变质岩的低渗透率导致风化壳发育程度较弱。风化壳中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高岭石、水黑云母,黏土矿物的组成及演化控制了风化壳p H值。在低渗透率和p H值共同作用下,稀土矿体常就位于风化壳浅部,矿体层稀土平均含量约962μg/g,浸出率约75%。(3)风化壳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弱,风化壳下部(半风化层)稀土元素分异受矿物的差异溶解控制;风化壳上部(全风化层及红土层)稀土分异受黏土矿物对轻重稀土的差异吸附控制;剖面中Ce异常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2、查明了上犹复式花岗岩风化壳中轻、重稀土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1)上犹复式岩体风化壳中轻、重稀土矿的形成主要受基岩稀土配分特征控制。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早期侵入体风化形成轻稀土矿,晚期侵入体风化形成重稀土矿,而两期侵入体分别以富轻稀土、重稀土为特征,故在各自风化壳中分别形成轻、重稀土矿。因此,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风化壳是寻找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的重要靶区。(2)上犹复式岩体晚期侵入体局部经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造成全岩稀土含量显着降低,并改变了原岩含稀土矿物组成,使易风化的磷灰石转变为难风化磷钇矿、独居石。因此,该地区热液蚀变不利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3)富重稀土剖面风化强,矿体位于4~9 m,稀土平均含量为439μg/g,浸出率约为65%~80%;富轻稀土剖面风化弱,富集层位于0~6 m,稀土平均含量为328μg/g,浸出率约为67.8%~87.5%。稀土元素的分异主要受黏土矿物吸附作用影响,在风化壳上部相对富集轻稀土,下部相对富集重稀土。3、对比并总结了母岩特征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1)基岩稀土含量是风化成矿的基础。基岩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控制其风化壳中稀土矿化类型,富重稀土的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富轻稀土的母岩风化则形成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2)热液蚀变作用直接影响基岩稀土元素含量及(含)稀土矿物组合。一方面热液可以带入或带出稀土;另一方面热液可以将难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易风化的稀土矿物,也可以使易风化的稀土矿物转变为难风化的稀土矿物。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岩风化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潜力。(3)基岩的结构特征影响其风化壳的渗透系数,进而影响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黏土矿物组成以及矿体在风化壳中的富集层位。
黄健[7](2021)在《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稀土资源类型之一,具有储量大、分布广、重稀土含量高和放射性活度低等特点。目前,该类矿床提供了全球约20%的稀土和90%以上的重稀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材料、电子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重稀土需求的增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富集分异的机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矿化过程与黏土矿物转变及风化壳的侵蚀-剥蚀速率等有关。然而风化壳的形成环境与过程相对内生成矿更加复杂,其演化不仅受岩体微裂隙、矿物粒径、矿物成分和组成矿物的抗风化能力等基岩性质的影响,还受控于气候、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微生物作用和地下水渗流等地质条件。作为稀土元素的来源,富稀土矿物和造岩矿物的风化顺序及稀土配分模式是决定该类矿床稀土类型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很少有针对不同富稀土矿物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贡献的专门研究。铁锰氧化物在风化壳中广泛分布,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位点多等特点,能够通过吸附、类质同象置换和共沉淀等方式有效地固定稀土元素;然而相对于该类矿床主要开采利用的离子交换态稀土,关于铁锰氧化态的研究程度稍显不足,缺乏风化壳中铁锰氧化物对稀土富集分异影响的研究。此外,风化壳中的地下水,它既是岩体风化的必备物质,也是稀土元素迁移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还制约了风化壳氧化还原环境的变迁。因此,深入开展地下水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分异影响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选择位于粤北仁居稀土矿区发育于花岗岩之上的两个完整风化剖面为对象,通过TIMA、EPMA、SEM和LA-ICP-MS等分析方法开展了矿物形貌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阐明了风化过程中矿物的风化顺序,探明了风化壳稀土的物质来源;通过XRD、TEM、XRF、ICP-MS和稀土赋存态顺序提取等分析手段开展了风化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厘清了风化剖面的矿物组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阐明了风化剖面稀土元素的赋存态及其变化规律;以风化剖面和矿区地下水为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风化壳矿物学和地下水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判断稀土矿化过程中风化壳潜水面的指标,建立了地下水控制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成矿模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揭示了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和富集分异机制。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阐明了仁居石英闪长岩风化过程中矿物的风化顺序,探明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物质来源。岩相学研究表明基岩中的矿物按氟碳钙铈矿→(榍石→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磁铁矿→石英→锆石的顺序风化。这表明榍石风化时,已有黑云母和斜长石风化转变为高岭石,为风化释放的稀土元素提供了充足的吸附载体。因此,中等抗风化的榍石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风化壳很大程度上继承榍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形成轻稀土明显富集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厘清了风化剖面稀土元素的赋存态及其变化规律,为稀土开采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顺序提取结果表明,从矿物中溶解释放的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离子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中,少量赋存于有机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中。(3)阐明了稀土元素在各赋存态中的配分模式及其分异机制。在矿物风化过程中,残渣态的重稀土富集程度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稀土矿化过程中,各稀土赋存态对稀土元素分异的作用相互影响。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风化壳下部铁氧化物以针铁矿为主,风化壳上部主要为赤铁矿,而锰元素通常与铁氧化物共存。铁锰氧化物通过内圈络合优先固定重稀土,导致轻稀土趋向于被黏土矿物吸附,从而形成轻稀土明显富集的离子交换态和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4)提出了用于指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过程中潜水面位置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发现Ce异常值的急剧变化能够反映风化壳氧化还原环境的突变,赤铁矿/针铁矿相对含量的急剧变化是风化壳干湿环境突变的指标,层状Fe-REE氧化物胶体是风化壳潜水面波动的产物,这三者均可用于指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演化过程中潜水面的位置。(5)建立了地下水控制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成矿模型,强调了包气带和饱水带地下水对华南风化壳中稀土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过程的独特作用。在风化壳中,地下水系统包括潜水面之上的包气带和潜水面之下的饱水带。稀土元素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表明,渗透性较强的包气带有利于稀土元素从富稀土矿物中溶解释放,并随淋滤流体向下运移,而相对稳定的高p H饱水带有利于高岭石和埃洛石对稀土离子的吸附。长期的淋溶过程导致稀土元素在饱水带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透镜状稀土矿体。
盛海琴[8](2021)在《南岭金鸡岭岩体成因与构造属性》文中研究表明南岭地区以大规模成岩成矿为特征,花岗质岩石和与之相关的金属矿床广泛发育。虽然近年来对该区成岩成矿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目前对燕山期以来的构造属性、动力学机制和演化过程等问题仍争议不断。基于此,本文以位于南岭构造岩浆带西段的金鸡岭岩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探讨金鸡岭岩体的成因与构造属性,进而为区域燕山期岩体的演化与成矿潜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补体)成岩时代较粗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主体)花岗岩晚,形成时代分别为156.4±0.66Ma、153.0±2.2Ma,均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电子探针(EPMA)结果显示金鸡岭岩体中黑云母为铁叶云母和黑鳞云母,属于原生成因;绢云母为铁锂云母,属于热液成因;粗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压力为2.77~4.52kbar,估算其侵位深度>10km,形成温度为530-680℃;氧逸度落入QFM-HM之间,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黑云母则落入NNO-HM范围,暗示补体氧逸度升高利于锡石的结晶与成矿。金鸡岭岩体具有典型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岩体整体具有富硅、碱,贫钙、镁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弱过铝质花岗岩;高Zr+Nb+Ce+Y含量、高锆石饱和温度、高Ga/Al(×104)和Fe O*/Mg O比值,亏损高场强元素Ba、Sr、P、Ti等和Eu负异常等。主体花岗岩较补体花岗岩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LREE/HREE比值和(La/Yb)N比值;两类花岗岩分异指数(DI)分别为88.76~94.39、90.68~95.87,δEu值为0.049~0.063、0.003~0.007,其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样品铕亏损十分剧烈,无明显的轻重稀土分馏且具有明显四分组效应。Sr同位素初始值介于0.71258~0.73251之间,εNd(t)值均为负值,集中于-5.83~-11.63之间,εHf(t)值介于-3.6~-7.3,暗示金鸡岭岩体源区为地壳泥质岩和杂砂岩;二阶段钕、铪模式年龄分别为1084~1556Ma、1427~1661Ma,暗示其源岩从地幔储库中脱离的时间为中元古代。结合南岭地区地质演化史,大地构造背景为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引起的陆内伸展环境。
吴迪[9](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谭雨蕾[10](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指出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二、华南花岗岩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花岗岩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华东南铀成矿省铀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铀矿成矿背景 |
1.1 花岗岩型 |
1.2 火山岩型 |
2 铀成矿带空间分布特征 |
2.1 赣杭铀成矿带 |
2.2 武夷山铀成矿带 |
2.3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 |
3 成岩-成矿分析测试方法 |
4 赋矿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现状 |
4.1 赣杭铀成矿带 |
4.2 武夷山铀成矿带 |
4.3 桃山和诸广铀成矿带 |
5 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 |
5.1 赣杭铀成矿带 |
5.2 武夷山铀成矿带 |
5.3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 |
6 成岩年代学和成矿年代学对比 |
7 结论 |
8 存在问题 |
(2)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陆壳演化与锂金属聚集 |
1.1 前侏罗纪多期构造再造的大陆地壳 |
1.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弧后伸展作用与巨量稀有金属矿床 |
2 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床类型、分布与成矿时代 |
2.1 花岗岩型锂矿床类型与分布 |
(1)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 |
(2)花岗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床: |
(3)伟晶岩脉型锂矿床: |
2.2 锂矿床成矿时代 |
3 华南花岗岩型锂矿的成矿条件 |
3.1 大地构造对锂矿带分布的制约 |
(1)江南构造-成矿带。 |
(2)南岭构造-成矿带。 |
(3)武夷构造-成矿带。 |
(4)东南沿海构造-成矿带。 |
(5)长江中下游构造-成矿带。 |
3.2 成熟高的地壳与高分异高演化花岗岩 |
3.3 岩浆晚期富含挥发分F、Cl、B、Na流体交代蚀变的小岩体 |
3.4 锂矿床多产在背斜轴部和两组大断裂的交汇处 |
4 若干锂矿床特征简介 |
4.1 江西雅山矿床 |
4.2 江西松树岗矿床 |
4.3 广西栗木矿床 |
4.4 湖南正冲矿床 |
5 找矿远景 |
(3)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发现史 |
1.1 地质观测 |
1.2 实验测定 |
1.3 框架构建 |
2 花岗岩总体特征 |
3 花岗岩形成年龄的规律性 |
4 成矿和不成矿花岗岩特征对比 |
5 变质和未变质花岗岩特征对比 |
6 不同阶段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7 结 语 |
(4)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地质特征 |
2 产铀花岗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特征 |
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2.2 矿物学特征 |
3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 |
3.1 成矿时代 |
3.2 成矿物质来源 |
3.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3.4 成矿模型 |
4 研究展望 |
4.1 花岗岩中铀活化机制和铀成矿时代研究 |
4.2 侏罗纪(175~145Ma)花岗岩型铀矿床以及铀钨多金属的成因研究 |
5 结语 |
(5)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
2.1 花岗岩年代学研究进展 |
2.2 基性岩脉年代学研究现状 |
2.3 铀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 |
3 成岩、成矿年代学存在问题 |
3.1 花岗岩年代学存在主要问题 |
3.2 基性岩脉年代学存在主要问题 |
3.3 铀成矿年代学存在主要问题 |
4 结论 |
(6)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概述 |
1.2.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与命名 |
1.2.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分布 |
1.2.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工业指标及储量规模划分 |
1.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研究现状 |
1.3.1 成矿母岩研究 |
1.3.2 风化过程及风化壳特征 |
1.3.3 风化过程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分异特征 |
1.3.4 稀土元素迁移-富集-分异影响因素 |
1.3.5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工作情况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变质沉积地层 |
2.1.2 区域岩浆岩 |
2.1.3 区域岩浆岩、变质沉积地层稀土元素丰度 |
2.2 区域地理概况 |
2.3 研究区风化壳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和测试方法 |
第4章 宁都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
4.1 变质岩基岩特征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4.1.3 水磷铈矿物相鉴定 |
4.1.4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4.1.5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变质岩风化壳特征 |
4.2.1 矿物组成特征 |
4.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4.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4.3 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 |
4.3.1 成矿特征 |
4.3.2 控矿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 |
5.1 重稀土基岩特征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锆石U-Pb年龄 |
5.1.5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
5.2 重稀土风化壳特征 |
5.2.1 矿物组成特征 |
5.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5.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5.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5.3.1 母岩对重稀土成矿的制约 |
5.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 |
6.1 轻稀土基岩特征 |
6.1.1 岩相学特征 |
6.1.2 (含)稀土矿物特征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基岩与两期侵入体关系 |
6.2 轻稀土风化壳特征 |
6.2.1 矿物组成特征 |
6.2.2 主微量、CIA、pH变化规律 |
6.2.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6.3 母岩特征对成矿的制约及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控制因素 |
6.3.1 母岩对成矿的制约 |
6.3.2 风化壳稀土富集分异特征及控制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 |
1.2.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 |
1.2.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异机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和分析方法 |
1.3.4 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作用 |
2.3.1 火山活动 |
2.3.2 侵入活动 |
2.4 稀土矿产及自然地理 |
2.5 钻孔和取样设计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
3.1 样品前处理 |
3.2 矿物组成分析 |
3.3 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物相分析 |
3.4 矿物形貌及成分分析 |
3.5 矿物结构分析 |
3.6 矿物微区成分分析 |
3.7 风化壳主微量元素测试 |
3.8 风化壳稀土赋存态顺序提取分析 |
3.9 风化壳pH测试 |
第4章 富稀土矿物风化特征及其对稀土成矿过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风化剖面矿物学特征 |
4.2.1 矿物组成特征 |
4.2.2 矿物风化特征 |
4.2.3 矿物稀土配分特征 |
4.3 风化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4 讨论 |
4.4.1 仁居风化剖面中矿物的风化顺序 |
4.4.2 富稀土矿物风化顺序对仁居风化剖面中稀土富集成矿的影响 |
4.5 结论 |
第5章 风化壳中各稀土赋存态的分异机制 |
5.1 引言 |
5.2 风化剖面矿物变化特征 |
5.2.1 主要矿物转变特征 |
5.2.2 铁锰氧化物变化特征 |
5.2.3 稀土矿物风化特征 |
5.3 风化剖面化学变化规律 |
5.3.1 主量元素变化规律 |
5.3.2 稀土元素变化规律 |
5.4 稀土赋存状态 |
5.5 讨论 |
5.5.1 原生稀土矿物溶解过程中的稀土分异 |
5.5.2 矿化过程中的稀土分异 |
5.6 结论 |
第6章 地下水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风化剖面的岩相序列特征 |
6.3 风化剖面的铁氧化物变化特征 |
6.4 风化剖面的稀土分布规律 |
6.5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6.6 讨论 |
6.6.1 潜水面的指标 |
6.6.2 包气带中稀土元素淋滤 |
6.6.3 饱水带中稀土矿化 |
6.7 成矿模型 |
6.8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南岭金鸡岭岩体成因与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3 南岭地区花岗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3 分析测试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3 电子探针测试方法 |
3.4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 |
4 金鸡岭岩体特征 |
4.1 金鸡岭岩体岩相学特征 |
4.2 金鸡岭岩体矿物化学特征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4.4 Sr-Nd同位素特征 |
5 成岩年代学 |
5.1 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 |
5.1.1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5.1.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 讨论 |
6.1 云母分类与成因 |
6.2 时代归属 |
6.3 岩浆源区 |
6.4 岩浆物理化学制约 |
6.5 构造背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
1.1.4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2.2.1 参数特征 |
2.2.2 放射性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变形特征 |
3.3.2 微观变形特征 |
3.3.3 有限应变测量 |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
4.1.1 连山关铀矿床 |
4.1.2 黄沟铀矿床 |
4.1.3 玄岭后铀矿床 |
4.2 铀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
4.3.1 铀矿体围岩 |
4.3.2 围岩蚀变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
4.4 铀成矿作用 |
4.4.1 铀成矿时代 |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
4.4.4 铀的活化迁移 |
4.4.5 铀的沉淀机制 |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地质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
2.2.3 盆地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
3.1.1 地质空间定义 |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4.1 算法研究背景 |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
4.2 算法实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5.1 算法研究背景 |
5.2 算法实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6.1 算法研究背景 |
6.2 算法实现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华南花岗岩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东南铀成矿省铀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高宏霞,刘平辉,刘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9)
- [2]华南花岗岩型锂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J]. 舒良树,朱文斌,许志琴. 地质学报, 2021(10)
- [3]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J]. 郭春丽,刘泽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06)
- [4]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张龙,陈振宇,汪方跃. 岩石学报, 2021(09)
- [5]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J]. 刘龙,张树明,张鑫,欧阳军勇,夏寅初,吴志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3)
- [6]基岩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的制约及机制[D]. 黄玉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7]广东仁居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研究[D]. 黄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8]南岭金鸡岭岩体成因与构造属性[D]. 盛海琴.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9]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10]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