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来烨欣[1](2019)在《CDMA系统中射频器件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HSPA+信号产生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的过程中,射频器件性能优劣对整机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射频器件性能的检测成为了一项关键的工作。在传统的检测方法中,往往利用示波器、频谱仪、矢量分析仪、信号源等不同设备对射频器件的噪声参数、增益平坦度、群延时、三阶交调等指标进行检测,导致测试系统复杂,价格高昂,且依旧无法准确得出多项指标对通信设备的综合影响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射频器件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是直接产生某种通信制式下的标准信号,使其输入至射频器件,对射频器件的输出信号进行星座图或EVM值分析,直接准确地判断出该射频器件性能指标对通信设备的综合影响效果。该方法大幅度简化了测试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测试成本,且提高了测试效率。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测试方法在CDMA系统下的通用性与有效性,本文选择了CDMA系统下的典型代表HSPA+通信信号作为测试信号,设计了一种基于HSPA+信号的射频器件测试方法。HSPA+技术是3GPP于R7版本时所引入的一项技术,并在随后的版本中以增加和改变信道、陆续加入高阶调制方式等技术的方式,来加快数据业务的速率。它是HSPA、WCDMA等传统CDMA系统的向上升级,在一定时期内也是3G网络升级的理想演进方案。因此选择HSPA+作为CDMA系统下的测试信号是十分有代表性的。本文首先对衡量射频器件的部分参数进行介绍,并详细介绍了新型测试方法的设计思想。随后按照新型测试方法的设计流程,重点研究了HSPA+测试信号的产生,并对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在MATLAB平台中对HSPA+测试信号进行仿真。得到测试信号后,使其输入至待测射频器件,对输出的星座图及EVM值进行分析,通过与协议要求的EVM上限误差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型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在最后设计了HSPA+测试信号的硬件实现,将理论仿真移植到实际平台中,为后续进行实际硬件测试提供了测试信号。论文从软件层面上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标准测试信号HSPA+传输至不同射频器件,仅利用输出星座图及EVM计算能够简便并快速的得出射频器件的综合性能。并且新型测试方法减小了传统测试方法的设备和工作量,为射频器件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何鑫[2](2019)在《TD-LTE通信网络室内重大活动通信保障研究和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移动通信技术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如何有效的优化通信网络保障通信质量成为了关键问题。在高话务场景下,短时间内大规模的用户同时发起寻呼接入,用户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数据业务进行短视频和照片等内容的分享,导致无线接通率下降、传输速率降低、噪音提升等一系列指标的恶化,由此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移动网络,甚至影响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本文的目标是确保TD-LTE系统在高话务场景通信中的正常运转,通过需求分析,预测用户数和通信网络的小区规划情况两方面来分析网络承载的资源需求,评估通信网络的空口承载能力、后端传输承载要求、整体设备可靠性三方面确保网络运行稳定。针对高话务场景中可能碰到的容量和质量等问题,同步考虑网络覆盖需要达到的保障目标,提出了为应对不同场景高话务的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及实施方法。本文重点对高话务场景的多频段混合组网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F/D/E频段多频段结合宏站、微站和皮站不同设备应用的混合组网进行覆盖解决的方法。对于高话务场景带来的容量问题,采用负荷均衡和小区分裂进行优化解决,同时优化调整用户接入和感知的参数,采用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技术进行干扰控制。最后,本论文探讨的高话务场景业务保障技术在实际大型演唱会的通信保障业务中进行了应用,并协同使用单位编制了在高话务场景中的通信保障的流程、设备配置方案和应急处置的基本策略,有效的保障了高话务场景的通信业务正常使用,为移动用户正常使用无线通信网络提供了良好的通信条件。

陈维俊[3](2016)在《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老旧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手机上网等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的需求,于是4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其高速率及高带宽用于满足用户越来越平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而LTE技术俗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所说的4G技术,它是由3GPP组织定制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3GPP所提出的整体4G解决方案为无线接入技术LTE加上核心网络架构EPC,而整体网络体系的名称实际为EPS,由于LTE名称使用起来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宣传推广更加方便,目前面向普通用户的宣传统一使用LTE来称呼整个系统。而实际运营中的4G系统有FDD-LTE与TDD-LTE两种,FDD-LTE与TDD-LTE其实是双工方式的不同,这两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TDD-LTE技术是我们国家大力推广发展的技术。本文首先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且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讲起,通过对历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单介绍来了解4G技术的由来及发展前景、研究意义,接着第二章会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先会从4G的无线接入技术开始讲起:TDD-LTE、FDD-LTE。接着是4G技术的核心网部分,新老核心网的对比、同网融合运行及升级替换等。第三章节会介绍浙江移动公司现网的本地网无线侧情况,从GSM、TD-SCDMA、TDD-LTE现网的融合组网情况说起,再到现网的组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网中LTE建设中需要考虑问题,如LTE网络质量规划、LTE网络覆盖问题、LTE网络容量归属、LTE网络的功率控制及干扰等问题,最后讨论未来LTE网络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第四章会介绍浙江移动公司4G下的EPC核心网的组建,现网中2G/3G与4G核心网的融合,接入4G后一些业务处理上的变化及EPC核心网的一些功能上的改进与改变。4G网络下的传输网的介绍,先会从最基础的传输技术开始讲起,初步介绍现在已经成熟使用的传输技术及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如早期成熟的SDH技术以及从3G时段开始慢慢普及的PTN技术。以及当接入网速率提高后传输网如何提供高带宽的保证及对应4G网络特性的传输网相应的改造。第五章将会介绍4G网络下的语音解决方案:作为全IP的数据网络下对语音通信的几种解决方案,及CSFB、单卡双待、VoLTE这几种方案之间的相互对比,最后找出4G网络各阶段合适的语音解决方案。最后一章将会分析4G网络今后的发展方向,各大运营商如何建设才能最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同时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会有那些技术提升和革新。

周满辉[4](2014)在《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G移动通信标准不仅要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语音和低速数据服务,也要满足少数用户的高速分组数据服务3G中的主流制式都采用了码分多址通信方式,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干扰有关系,可以通过降低干扰来提升系统容量在高速数据传输部分1x EV-DO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而WCDMA仍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1x EV-DO与WCDMA的高速数据传输部分分别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类截然不同的技术,文章从调制方式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技术的合理性1x EV-DO中的业务信道由16个Walsh信道构成,业务或控制数据采用16码道同时发送来提高分组传输速率本文对1x EV-DO中业务信道16码道发信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cdma2000与WCDMA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给出它们的容量和无线覆盖,得出的结论为网络规划提供了一些参考首先,给出了1x EV-DO前向链路的速率形成过程,对前向链路标称速率进行核算,从1x EV-DO中采用的调制方式角度说明下行链路中使用TDMA方式的合理性,然而WCDMA中并无此做法其次,比较分析了cdma2000和WCDMA的上行和下行最大用户数以及覆盖半径,给出了1x EV-DO反向链路的极限容量和仿真方法,研究了1x EV-DO下行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分析无线覆盖,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最后,研究了1x EV-DO系统在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吞吐量

付昱霖[5](2014)在《智能手机数据业务对典型3G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智能手机数据业务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不同于2G时代传统的数据业务,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3G移动数据业务出现了小数据包、短时间连接、长时间在线等新业务特点。由于新业务过多的连接次数需要消耗更多的控制信道资源,移动通信系统控制信道往往出现严重的信令传输负担,性能稳定性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基于移动数据业务和3G移动通信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所选取的移动数据业务主要有手机QQ、手机微博、微信、翼信等。传统的移动通信业务模型已无法准确描述这些业务,为提高分析的可信度,本文采用自创的数据包实时抓取的方法,完成了几种智能手机流行的数据业务的建模。此外,本文根据实时抓取的数据包的统计结果分析了不同数据业务的运营特点。由于CDMA20001x EV-DO系统在3G标准技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了其在移动数据业务运行下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采用系统级仿真的研究方法,以白测的业务包为业务数据来源,在模拟控制信道的寻呼、接入、MACIndex分配等过程的基础上,模拟EV-DO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论文不仅分析了吞吐量等传统业务需求,也分析了寻呼成功率、接入成功率、控制信道资源占用、寻呼时延等控制信道性能指标。其次,针对目前移动通信用户日益增多的现状,增添了大用户数的仿真场景,同时为增强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选用了理论分析和现网折算比对两种方式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不同数据业务影响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改进性能的解决方案。尤其针对移动通信系统控制信道,本文提出了一些未来可以改善的技术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不仅仅适用于3G系统,对未来4G系统相应技术或业务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安琪[6](2013)在《一种解决WCDMA导频污染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一种主要的技术体制,它将提供比GSM系统和窄带CDMA系统更高的带宽、更大的系统容量,其先进的技术特征和丰富多彩的业务类型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宽带数据需求。目前WCDMA网络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已经建立起了许多试验网络。在完成WCDMA网络的理论规划和实际建网后,通信运营商如何经济有效地建设一个WCDMA网络,让网络建设的性价比最大化,这些都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由此网络优化就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随着3G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 WCDMA基站数量日益增多,站距日趋密集,如果对无线网络规划不好,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W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新站的增加在改善覆盖、吸收话务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导频污染。因此,详细分析导频污染出现的原因,掌握发现导频污染的方法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提升网络质量的关键,也是WCDMA网络优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研究了WCDMA的覆盖优化问题,介绍了3G发展的现状和WCDMA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了WCDMA网络优化的要点,包括3G与2G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WCDMA网络优化流程、内容和分类;讨论了WCDMA覆盖优化问题,包括弱覆盖的问题、过覆盖的问题、导频污染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增加站点数量、调整基站位置、调整发射功率、调整无线角度高度等。以上的常规导频污染解决手段都是在相同频点下进行的,而异频解决方案充分利用WCDMA系统同频的特点,在建筑物内部引入异频信号,通过伪导频辅助切换的方式来解决导频污染的问题。与解决导频污染常规手段相比,异频方案在根本解决导频污染现象对网络所带来的影响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解决导频污染的新思路。最后着重研究了针对导频污染的覆盖优化问题,使用了沈阳铁西区一个地段搭建了WCDMA实验网络,对导频覆盖进行实地路测。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网络中导频信号的RSCP和Ec/Io存在一定的问题,导频污染现象严重。选用了异频切换的方式优化导频污染问题,结合基站及周围实际环境情况,选择性地整改室内分布系统,把现有的同频切换改为异频切换,网络调整后,测试数据表明RSCP和Ec/Io有了明显的改善。根据实验网的测试和调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室内外改为异频可有效解决室内信号外泄对室外信号的干扰问题,对EC/NO指标的提升有一定作用。其次改频后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测试显示各项业务均正常,室内外异频切换正常。再有可以有效控制同频邻区的数量,缩减软切换的比例,减小系统资源的开销。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导频污染问题的新方法—异频切换解决方案,既有效解决了导频污染,又减小了系统资源开销,为运营商在WCDMA无线网络覆盖优化方面提出了一种探索的方法和解决途径。

杨海天[7](2008)在《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文中指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主流标准,其中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通信标准,因此在我国发展TD-SCDMA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本文通过对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传统的组网方式的分析,研究了TD-SCDMA系统的组网方式,深入研究了异频组网,提出了TD-SCDMA独立组网方案、混合组网方案和试验网建网方案。对TD-SCDMA系统独立组网方案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系统目标要求及未来扩容策略等进行了研究。混合组网研究给出了四种组网方案,分别是:TD-SCDMA叠加在WCDMA网络上的方案;TD-SCDMA与WCDMA互为补充,WCDMA实现农村/郊区/非热点地区的方案;TD-SCDMA与WCDMA互为补充,TD-SCDMA实现农村/郊区/非热点地区的方案;同时建WCDMA与TD-SCDMA两张大网的方案,并分析比较了TD-SCDMA系统独立组网和混合组网方案。在试验网建设方案中对网络提供的业务、功能、核心网建设、无线网建设及业务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对TD-SCDMA实际的网络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王延涛[8](2007)在《WCDMA移动通信无线组网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商用网络的增多,以及中国3G执照发行的临近,3G网络规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为前期网络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的结构,对网络投资以及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将来网络发展的基础,故3G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重点攻关的项目之一。本文分析了有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应用及其无线传输方面的背景需求,比较了WCDMA、CDMA2000和UWC-136H的构成和异同点。重点研究了第三代系统的网络规划过程引入的大量的各种比特率和多样化的业务,并引入性能测量,如掉话和闭塞,用于度量网络质量,以便在小区中均匀覆盖地提供高比特率业务,也可以在小区边缘提供较低的数据数率。对规划中无线环境的详细特征、CDMA控制信道功能规划、导频污染、软切换参数规划、频间切换、迭代网络覆盖分析和无线网络测试进行了研究,明确网络设计所需要达到的各项指标和具体的无线传输环境,并根据各种技术指标进行估算,完成WCDMA无线组网。在此基础上,以全上海地区为蓝图,从覆盖和容量两方面进行完成对上海地区WCDMA无线组网方案,进行了系统模拟仿真,证实一期建设完全能够满足目标业务需求,具备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并能满足一定程度的突发快速增长业务需求。

孙承先[9](2007)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移动通信发展简史、发展3G的必然性、3G的标准化进程、3G系统的构成等几个方面着手,详细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朱中国[10](2007)在《WCDMA无线网络规划及其在大庆的实际应用》文中认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是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和用户需求制定的,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任何人(whoever)、任何时间(whenever)、任何地点(wherever)能够象其他任何人(whomever)传送任何信息(whatever)。WCDMA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具有抗干扰、软切换、同频利用、接入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WCDMA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第二章指出WCDMA系统的容量优势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实现,并讨论了WCDMA与GSM网络规划设计上的区别。第三章则从无线规划的角度提出了WCDMA网络的容量问题,通过对WCDMA系统的负荷因子、干扰电平容限以及信噪比的分析计算,阐述了WCDMA系统中容量和覆盖范围及服务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详细讨论了WCDMA无线规划中业务量、系统容量、负荷因子、干扰容限和小区半径等系统参数的确定。最后,本文以大庆地区的3G网络建设为实例,利用阿尔卡特公司无线规划软件规划了一个能提供多种业务(VOICE;可视电话;Email、MMS、图片铃声下载;WEB浏览;视频流)的WCDMA无线网络,并对网络性能(PilotEc/Io:接收电平;软切换;发射功率)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1)CDMA系统中射频器件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HSPA+信号产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射频测试器件研究现状
        1.2.2 测试信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HSPA+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1 射频器件测试指标
    2.2 新型测试方法的设计
    2.3 WCDMA空中接口及物理信道
        2.3.1 同步信道和导频信道
        2.3.2 广播信道
        2.3.3 分组和指示信道
        2.3.4 专用信道
        2.3.5 物理信道同步
    2.4 HSDPA与 HSUPA技术
        2.4.1 技术背景
        2.4.2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与共享控制信道
        2.4.3 高速专用控制物理信道
        2.4.4 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与控制信道
        2.4.5 确认指示信道
        2.4.6 相对授权信道与绝对授权信道
    2.5 HSPA+技术
        2.5.1 拆分专用物理信道
        2.5.2 MBMS指示信道物理信道
        2.5.3 HSPA+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HSPA+测试信号设计及测试分析
    3.1 信道编码与复用模块
        3.1.1 CRC校验
        3.1.2 码块分割
        3.1.3 信道编码
        3.1.4 第一次交织与速率匹配
        3.1.5 DTX指示插入与无线帧分割
        3.1.6 传输信道复用与第二次交织
    3.2 扩频与加扰模块
        3.2.1 扩频技术
        3.2.2 加扰技术
        3.2.3 同步码
        3.2.4 求和
    3.3 基带成型滤波
    3.4 HSPA+测试信号仿真及分析
        3.4.1 HSPA+部分信道仿真
        3.4.2 HSPA+测试信号仿真
    3.5 HSPA+系统下射频器件的测试仿真
    3.6 仿真总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SPA+测试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硬件平台简介
    4.2 HSPA+测试信号关键技术的FPGA实现
        4.2.1 总体设计方案
        4.2.2 扩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2.3 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4.2.4 基带成型滤波的设计与实现
    4.3 HSPA+测试信号的FPGA实现
        4.3.1 HSPA+部分信道的FPGA实现
        4.3.2 HSPA+测试信号的FPGA实现
    4.4 HSPA+下行链路的验证
        4.4.1 HSPA+部分信道的验证
        4.4.2 HSPA+下行信道的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TD-LTE通信网络室内重大活动通信保障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TD-LTE概述及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TD-LTE关键技术概述及业务保障需求分析
    2.1 系统网络架构
    2.2 TD-LTE关键技术
        2.2.1 OFDM技术
        2.2.2 AMC技术
        2.2.3 功率控制
        2.2.4 MIMO技术
        2.2.5 干扰抑制技术
    2.3 高话务场景通信资源需求
        2.3.1 高话务场景网络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TE系统保障工作
    3.1 监控指标简述
    3.2 KPI指标项
        3.2.1 寻呼拥塞分析
        3.2.2 网络负荷指标研究
        3.2.3 信道容量分析
    3.3 应急处理策略
        3.3.1 软参保障方案
        3.3.2 功率调整与负荷均衡
        3.3.3 接纳控制
        3.3.4 信令拥塞控制
    3.4 硬件设备保障研究
        3.4.1 双层网组网
        3.4.2 小区分裂
        3.4.3 新建基站硬件配置
第4章 TD-LTE高话务场景通信保障技术研究
    4.1 高话务场景网络覆盖方法研究
    4.2 高话务保障叠加组网策略研究
        4.2.1 频点选择策略
        4.2.2 重选策略
        4.2.3 切换策略
    4.3 高话务容量保障策略
        4.3.1 负荷的均衡策略
        4.3.2 小区分裂方法
    4.4 高话务场景参数优化设置策略
        4.4.1 优化接入类参数
        4.4.2 优化感知类参数
    4.5 高话务干扰控制策略
        4.5.1 原理架构
        4.5.2 识别CEU/CCU用户
        4.5.3 边缘子频带模式指定
        4.5.4 重点参数设置优化
    4.6 高话务后台监控要求
        4.6.1 高话务保障后台监控
        4.6.2 高话务保障性能监控
        4.6.3 CPU负荷监控
        4.6.4 应急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TD-LTE高话务场景通信保障应用
    5.1 大型演唱会大话务预估
    5.2 大型演唱会覆盖与容量规划
    5.3 大型演唱会参数保障
    5.4 大型演唱会执行措施保障
    5.5 大型演唱会业务保障后评估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2.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2.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1.2.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4G技术
    2.1 LTE本地网技术
        2.1.1 LTE产生背景
        2.1.2 LTE技术介绍
        2.1.3 TD LTE与FDD LTE
        2.1.4 全球LTE的发展状况
        2.1.5 本章小结
    2.2 4G核心网EPC
        2.2.1 EPC简要介绍
        2.2.2 EPC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浙江移动本地网无线组网分析
    3.1 组网现状
    3.2 GSM、TD、LTE融合现状
    3.3 LTE发展方向
        3.3.1 LTE网络质量规划
        3.3.2 LTE的网络覆盖
        3.3.3 LTE无线网络容量规划
        3.3.4 LTE网络的功率控制和干扰分析
    3.4 浙江移动4G无线网络维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浙江移动4G核心网与传输网分析
    4.1 浙江公司4G网络下的核心网
        4.1.1 4G核心网EPC
        4.1.2 EPC网络下的智能化增强
        4.1.3 EPC网络下的计费方式
    4.2 浙江移动传输网介绍
        4.2.1 4G下的传输网支持
        4.2.2 PTN介绍
        4.2.3 PTN组网与业务模型
        4.2.4 LTE下的PTN保护方案
        4.2.5 LTE的传输配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4G技术下的语音业务解决方案
    5.1 CSFB方案
    5.2 单卡双待方案
    5.3 VoLTE解决方案
    5.4 三方案对比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发展史
        1.1.1 cdma2000 演进线路
        1.1.2 WCDMA 演进线路
    1.2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3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第二章 扩频通信
    2.1 引言
    2.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论理论基础
        2.2.2 抗干扰理论基础
    2.3 扩频通信的原理
    2.4 扩频通信的性能
        2.4.1 信噪比和误码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
    3.1 1x EV-DO 前向发信框图
    3.2 1x EV-DO 前向信道速率形成过程
        3.2.1 导频信道速率形成
        3.2.2 MAC 信道速率形成
        3.2.3 业务和控制信道速率形成
        3.2.4 前缀速率形成
    3.3 1x EV-DO 前向信道标称速率核算
    3.4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合理性研究
    3.5 1x EV-DO 与 WCDMA 下行调制方式研究
    3.6 时分多址技术下扩频系数调整速率方案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和覆盖
    4.1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
        4.1.1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容量比较
        4.1.2 cdma2000 与 WCDMA 下行容量比较
        4.1.3 1x EV-DO 反向容量和仿真
    4.2 cdma2000 与 WCDMA 覆盖
        4.2.1 链路预算概述
        4.2.2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链路预算
        4.2.3 1x EV-DO 下行链路预算
    4.3 不同调度算法下 1x EV-DO 吞吐量研究
        4.3.1 吞吐量概述
        4.3.2 吞吐量模型
        4.3.3 调度算法
        4.3.4 仿真结果
    4.4 cdma2000 1x 无线接入系统吞吐量研究
        4.4.1 无线接入系统概述
        4.4.2 能量干扰比
        4.4.3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智能手机数据业务对典型3G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概述
    1.2 主流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简介
        1.2.1 WCDMA
        1.2.2 CDMA2000 1x EV-DO
        1.2.3 TD-SCDMA
    1.3 智能手机与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CDMA2000 1x EV-DO系统介绍
    2.1 EV-DO系统基础研究
        2.1.1 终端状态与状态转移
        2.1.2 连接建立的信令流程
        2.1.3 休眠定时器
        2.1.4 寻呼过程与接入过程
        2.1.5 MACIndex 分配
        2.1.6 数据业务新特性对EV-DO性能的影响
    2.2 EV-DO前向链路研究
        2.2.1 速率自适应控制
        2.2.2 HARQ及提前终止
        2.2.3 业务信道调度算法
    2.3 EV-DO反向链路研究
        2.3.1 速率分配算法
        2.3.2 功率控制算法
第三章 智能手机数据业务模型
    3.1 主流互联网数据业务介绍
        3.1.1 网络媒体
        3.1.2 即时通信
        3.1.3 网络游戏
        3.1.4 博客
        3.1.5 社交网络
    3.2 本研究选取的智能手机数据业务及其模型
        3.2.1 手机QQ业务
        3.2.2 手机微博业务
        3.2.3 微信业务
        3.2.4 翼信业务
        3.2.5 FTP业务
第四章 移动通信系统性能评估
    4.1 性能评估方法
        4.1.1 确定性分析
        4.1.2 链路级仿真方法
        4.1.3 系统级仿真方法
    4.2 性能评估指标
        4.2.1 业务信道性能评估指标
        4.2.2 控制信道性能评估指标
    4.3 天翼系统现网参数
    4.4 CDMA2000 1xEV-DO系统级仿真
        4.4.1 仿真方法
        4.4.2 仿真流程
        4.4.3 仿真假设
        4.4.4 仿真输出目标
第五章 数据业务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5.1 CDMA2000 1x EV-DO系统级仿真结果
        5.1.1 FTP业务
        5.1.2 手机QQ业务
        5.1.3 手机微博业务
        5.1.4 微信业务、翼信业务
        5.1.5 仿真结果统计说明
    5.2 仿真结果可靠性验证
        5.2.1 论验证
        5.2.2 现网结果比对
    5.3 仿真结果分析
        5.3.1 整体分析
        5.3.2 特定业务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手机QQ业务数据模型原始数据包(前向链路)
附录2 某地区CDMA2000 1x EV-DO系统忙时现网性能参数(部分)
附录3 微信业务、翼信业务系统级仿真原始结果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一种解决WCDMA导频污染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3G 发展现状
    1.3 WCDMA 系统结构
        1.3.1 概述
        1.3.2 UTRAN 结构
    1.4 WCDMA 特点及关键技术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贡献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WCDMA 网络优化要点
    2.1 3G 与 2G 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
    2.2 WCDMA 网络优化流程、内容和分类
第3章 WCDMA 导频污染研究
    3.1 弱覆盖的问题
    3.2 过覆盖的问题
    3.3 导频污染的问题
        3.3.1 导频污染的定义
        3.3.2 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第4章 解决 WCDMA 导频污染的方法
    4.1 导频污染的常规解决手段
    4.2 导频污染异频解决方案
    4.3 导频污染问题分析流程
    4.4 消除导频污染的流程和方法
    4.5 确定功率配比关系下导频接收强度要求分析
第5章 异频解决方案实例研究
    5.1 导频污染分析
    5.2 异频切换解决方案
        5.2.1 方案实施目的
        5.2.2 方案可行性分析
        5.2.3 方案实施流程
        5.2.4 方案实施内容
    5.3 方案实施效果
        5.3.1 设定总体目标
        5.3.2 实施前后效果检验
        5.3.3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TD-SCDMA 系统的网络结构
    2.1 TD-SCDMA 网络结构
    2.2 TD-SCDMA 关键技术
    2.3 TD-SCDMA 核心网
    2.4 智能网
    2.5 TD-SCDMA 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 传统的组网方式
    3.1 网络共享组网方式
    3.2 现有TD-SCDMA 的组网方式
第四章 关键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关键技术对覆盖的影响
        4.1.1 帧结构对覆盖的影响
        4.1.2 智能天线对覆盖的影响
        4.1.3 联合检测对覆盖的影响
        4.1.4 动态信道分配对覆盖的影响
    4.2 关键技术对容量的影响
        4.2.1 智能天线对理论容量的影响
        4.2.2 联合检测对容量的影响
        4.2.3 动态信道分配对容量的影响
        4.2.4 接力切换对容量的影响
        4.2.5 N 频点技术对容量的影响
第五章 TD-SCDMA 异频组网研究
    5.1 TD-SCDMA 独立组网方案研究
        5.1.1 TD-SCDMA 独立组网三种可能的建网方式及比较
        5.1.2 分层网络结构
        5.1.3 TD 单独组网小区重选策略
        5.1.4 切换区设置策略
        5.1.5 位置区/路由区设置策略
    5.2 TD-SCDMA 混合组网方案研究
        5.2.1 混合组网方案
        5.2.2 混合组网承载业务策略
        5.2.3 混合组网系统间切换策略
        5.2.4 小区选择/重选策略
        5.2.5 切换区设置策略
        5.2.6 位置区设置策略
        5.2.7 路由区设置策略
    5.3 TD-SCDMA 独立与混合组网的对比
第六章 试验网建网方案
    6.1 试验网提供的基本业务和具备的功能
        6.1.1 网络提供的业务
        6.1.2 网络提供的功能
    6.2 试验网建设方案
        6.2.1 核心网建设方案
        6.2.2 无线网建设方案
        6.2.3 业务平台建设方案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与作者简介

(8)WCDMA移动通信无线组网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目标
    1.3 论文的结构
    1.4 课题的成果
第二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2.1 无线接口标准
    2.2 应用
        2.2.1 Internet 的应用
        2.2.2 无线视像
        2.2.3 多媒体服务
        2.2.4 IMT-2000 承载服务
        2.2.5 IMT-2000 商用化的发展动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
    3.1 基本特征及演进策略
        3.1.1 特点和基本特征
        3.1.2 系统组成及演进策略
    3.2 系统关键技术
        3.2.1 初始同步与Rake 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3.2.2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3.2.3 智能天线技术
        3.2.4 多用户检测技术
        3.2.5 功率控制技术
    3.3 无线传输技术
        3.3.1 WCDMA(UTRA FDD)
        3.3.2 cdma2000
        3.3.3 UWC-136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CDMA 网络规划设计
    4.1 概述
    4.2 业务量强度
    4.3 性能测量
    4.4 无线网络的规划过程
        4.4.1 准备阶段
        4.4.2 小区估算
        4.4.3 详细的网络规划
    4.5 CDMA 中的微小区网络规划
        4.5.1 拐角效应
        4.5.2 微小区/宏小区在同一频率上
    4.6 室内规划
    4.7 分区和智能天线
    4.8 网络计算
        4.8.1 BTS 信道单元规划
        4.8.2 BSC 和交换机数目、HLR 和VLR 信令业务量
        4.8.3 传输容量
        4.8.4 传输网络优化
    4.9 共存
        4.9.1 互调(IM)
        4.9.2 保护频段和保护带
    4.10 频率共享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移动WCDMA 无线组网设计实例
    5.1 根据覆盖进行小区规划
        5.1.1 基本参数的定义
        5.1.2 无限覆盖估算
    5.2 根据容量进行小区规划
        5.2.1 基本原理
        5.2.2 基本参数定义
    5.3 上海地区设计方案模拟仿真
        5.3.1 整体建设思路
        5.3.2 规划参数取定
        5.3.3 站址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移动通信发展简史
2 发展3G的必然性
3 3G的标准化进程
4 3G系统的构成
5 结束语

(10)WCDMA无线网络规划及其在大庆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概况
    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WCDMA系统网络规划原理
    2.1 WCDMA网络规划的目的
    2.2 WCDMA网络规划的特点及与GSM网络规划的比较
    2.3 影响WCDMA小区覆盖的主要因素
    2.4 WCDMA网络的规划过程
    2.5 网络规划中模型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网络规划实现
    3.1 准备阶段
    3.2 初始布局
    3.3 规划阶段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大庆WCDMA无线网络规划
    4.1 大庆地区国民经济、地理概况
    4.2 大庆地区通信市场情况分析
    4.3 大庆地区3G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4 大庆无线传播环境分类
    4.5 覆盖概率指标要求
    4.6 无线网络容量目标
    4.7 无线网络质量目标
    4.8 传播模型
    4.9 容量分析方法
    4.10 系统参数
    4.11 环境参数
    4.12 链路预算结果
    4.13 基站预测结果
    4.14 系统仿真结果
    4.15 导频污染统计与分析
    4.16 覆盖率统计与分析
    4.1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 [1]CDMA系统中射频器件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HSPA+信号产生与分析[D]. 来烨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TD-LTE通信网络室内重大活动通信保障研究和设计[D]. 何鑫. 湖南大学, 2019(07)
  • [3]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D]. 陈维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4]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D]. 周满辉.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5]智能手机数据业务对典型3G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 付昱霖.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6]一种解决WCDMA导频污染方法的研究[D]. 李安琪. 吉林大学, 2013(12)
  • [7]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D]. 杨海天. 吉林大学, 2008(07)
  • [8]WCDMA移动通信无线组网技术分析[D]. 王延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9]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 孙承先.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7(06)
  • [10]WCDMA无线网络规划及其在大庆的实际应用[D]. 朱中国.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WCDMA的业务信道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