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吕欣宇[1](2021)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指出
展琪[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属国家在情感、信念上的依附和归属,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伴随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此同时,国家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对国家的认同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当前复杂形势下,调查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分析影响其国家认同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紧随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次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为研究的引言部分,其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且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初步的介绍;第一章介绍的是国家认同的基本概念和对国家认同内涵进行全面的解释,介绍了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来源,为后续的发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国家认同内涵的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诠释,四个方面,主要包括国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第三章介绍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到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当今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一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第四章指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构建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方相结合的联动教育机制来为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保驾护航。
赵婉如[3](2021)在《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民族,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较为完备,但随着苏联的解体,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被摧毁。政府和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导致年轻人公民意识淡薄,国家缺乏精神动力。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爱国主义成为当今各国应优先考虑的问题。基于中俄两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上具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分析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与途径能够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究。第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对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接着对俄罗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进行分析,使读者对俄罗斯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有初步的了解。第二,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俄罗斯政府颁布的俄罗斯公民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俄罗斯中小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为后文的内容与途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运用比较分析法,以俄罗斯塔姆波夫和利普茨克地区两个地区为例,对苏俄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卫国战争胜利日纪念活动进行翻译、梳理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在现代俄罗斯,爱国主义言论的激活已将胜利日转变为官方记忆政治的核心要素,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学校教育和培养系统。与此同时,俄罗斯学校庆祝胜利日的纪念活动和仪式与苏联时代大相径庭,同时保留了节日的大部分外部属性和苏联象征。第四,运用个案分析法对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第五,总结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提出对我国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化发展;第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培养中小学生民族意识;第三,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样化;第四,全面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张家雯[4](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韩小柯[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及其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否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否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认同,事关国家的政治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度认同的,既有国家认知的理论学养、又有自觉奉献国家行为的青年大学生,成为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目前,掌握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现状和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现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所需要进行的两项前期工作。认同就是指认知一致,行为趋同。国家认同是指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的国家不仅在认知上能够达成一致,而且在行为上也能够自觉地与国家要求相趋同。大学生国家认同生成要经历三个环节:在国家认知方面要正确;在国家情感方面要浓烈;在国家行为方面要自觉。作者依据大学生国家认同生成的三个环节,编制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现状调查问卷”,对苏北地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状况的随机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状况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个别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认知出现偏差;少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情感趋向淡漠;少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行为较为消极。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有国际上各种抹黑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思潮带来的影响,也有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还由于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不足;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待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考察实践活动开展的不够全面。因此,对加强高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提出了如下对策:第一,加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生命力”建设;第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主题教育;第三,加强大学生多层次多面向的考察实践活动。该论文有图4幅,表17个,参考文献95篇。
何珍[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认知、认同的概念集合,是对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它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有着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宏观国家意识更多是国人在近代反殖民、反压迫和求独立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民族意识觉醒和认知世界深化密不可分。在当代中国,国家意识的基本立足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以及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历史、文化等的认同。新时代的国家意识既包含国家主权意识、理性爱国意识、团结统一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为国奋斗意识等传承性要素,也包括全球格局下辩证的民族与世界观念、传媒时代具有坚韧定力的爱国情感和当下基本国情的准确判断与理性认知等时代性要素。作为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为我国方方面面提供着框架依据,也对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国家意识对他们明确社会责任、建立共同理想,超越局部狭隘、促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情感和形成发展合力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需要着力提升。从提升逻辑上看,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需要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以明确对国家的认知为基础和前提,以增强爱国情、爱国志为桥梁和纽带,以促进理性爱国行动为目标和指向。立足问题导向,遵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提升逻辑,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尚存在国家意识的内涵认知不够确切、对于新时代国情世情不够明晰、热爱祖国的情感定力不够坚定以及爱国之情与具体实践不够协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校国家意识培育部分环节的实效性不足、全球化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部分社会现象消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以及爱国之情向爱国之行的转化缺乏内生动力。因此,立足其概念内涵、提升逻辑和问题导向,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需要各个培育主体有所分工,又密切协作,通过以下策略加以提升: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高校国家意识培育体系;紧跟时代发展,厘清国家意识的内涵与本质;紧盯风险问题,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利用重要时机,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爱国行动。
王霞[7](2020)在《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研究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格林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真正的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成为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全球化与教育的趋同性诞生了“教育全球化”的神话,动摇了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存在论根基;后现代与教育的非理性宣扬教育个性化的论调,削弱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合法性基础;新自由主义与教育的市场化倡导教育私有化与竞争化,冲击了国家教育的公共性与权威性。面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与现实教育危机,格林坚持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教育反思的重要途径。围绕“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格林通过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英国新左派文化批判理论与成人教育思想等理论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民族国家性、阶级统治性、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性以及潜在解放性等特征,逐渐建构了整体性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格林指出,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体现国家的本质以及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教育并非强制的控制过程,而是统治集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转化”为社会的一般利益,从而教化人们认同当前统治秩序的过程。同时,格林也指出,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活动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逻辑,并不完全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阶级统治、实现自身解放的工具。因此,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驯服性和解放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格林指出了教育意识形态内部的基本矛盾,即教育内容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矛盾、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以及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并对当前的教育意识形态,如教育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格林主张教育的多样化以塑造多元的文化主体和公民身份,提倡教育的大众化以提升底层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倡导教育主体的国家化以推进教育行为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国民教育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重要理论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权力的实现过程,是教育政治化的路径。国民教育是国家用公共资金为普通的民众提供的、正式的、并要求民众强制接受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政治性的基本逻辑:即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格林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批判了辉格论起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生产关系起源、韦伯冲突起源论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时序同构关系,阐释了国民教育制度的政治合法性以及不均衡等特点。尤其是深入到英、法、美、德等国家社会与历史的背景中,剖析了教育与国家政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而呈现的独特的国家特征;也揭示了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社会凝聚理论是格林对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时代阐释,也是其批判哲学的价值目标。在格林看来,社会凝聚是指整个社会及其中的个人通过依赖共识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状态,既表征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又与国家的制度息息相关。格林分析并批判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思想、不同制度模式的社会凝聚类型以及教育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格林界定了社会凝聚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维度,强调了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个体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表征。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主体自由与政治参与以及合法性的社会共识等都成为社会凝聚的重要因素。最后,格林阐释了教育作为“修复社会裂缝的社会粘合剂”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消除教育不平等、重建国家认同与建构多元文化认同,以实现当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凝聚。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实行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实践手段。格林从公共教育制度、国家课程、职业和技术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当代教育的实践方式。格林主张建构公共教育制度,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教育市场化与“择校”行为,拒绝选拔性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分配的平等,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团结的实现。在国家课程方面,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主导意识,也要突破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建立具有多元包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格林强调“国家和社会和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生产活动实现个体的发展与解放。终身学习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格林倡导平等主义体系下的终身学习模式以及普遍的成人学习机会,并强调通过社会包容的国家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政治文化精神的社会化而实现。全球化时代,公共教育困境的出现与教育危机的日益严重化,格林坚持从“教育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出发,笔力深厚的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思潮,重点强调了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重新论证了国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深入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凝聚性、全面界定了当今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为人们正确认知与分析当代教育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给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格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追溯教育与国家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化的历史过程,并将其运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解读,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格林重点关注了由于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教育使命,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的语境内更好的审视教育之于个体和社会的深刻意义。格林着眼于宏观的研究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所产生的“生态谬误”,并为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支撑。当然,格林的教育思想也有难以克服的不彻底性,如坚持了社会生活的优先性,忽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触及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冲突,论证了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涉及更为本源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利益,但是却没有对其根源——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批判,而是拘泥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语境,预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法性,诉诸更加平等的国家政策与教育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批判其理论糟粕,借鉴其理论是可用之处。我们要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与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在于建构和培养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张超[8](2020)在《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大变革,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往上愈加普遍,全球化现象遂凸现出来。在全球化沛然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诸如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等理念面临着重新思考的必要。教育如何帮助公民应对全球化中出现的种种变化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各国不但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而且要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最终培养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公民。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这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教师娴熟,设施完善,学生的表现接近国际评估的最高水平,研究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特别是自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来,对我国学生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三个渐进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本体论之思,即“是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目的论之思,即“为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性研究,研究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探讨了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演进。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梳理了加拿大民族国家成立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脉络。二是与全球公民教育相关的全球化理论、公民资格理论和共同体理论。本研究认为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全球公民教育课程是教育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形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次,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从全球公民的演变、认同、权利、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主要观点。第三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方法论之思,即“怎么样”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价性研究,梳理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和特点,最后得出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本研究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厘清全球认同问题及其在民族国家实施的可能性,有助于追踪、分析和科学研判全球公民教育,有利于拓展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全球视野”,丰富和充实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探索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在我国的“本土生长”。有利于探讨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中国融入世界提供教育智慧,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预防极端暴力主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人类在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责任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公民”不再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坚持“理解、宽容、合作、共生”理念和全球公民教育来实现的目标。
杨欢[9](2020)在《政治地理学视角下陆地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核心区与边疆地区的“核心-边缘”发展结构逐渐形成与强化。“核心-边缘”结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着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政治方面边疆地区处在国家权力运行的末梢,边疆地区民众对于国家的感知较弱,影响其国家认同;经济方面边疆地区发展滞后于国家核心区,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不能为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构建提供人力和物力,而且会使得边疆地区民众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影响其国家认同;文化方面,边疆地区没有成熟的现代文化支撑现代国家认同构建。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核心-边缘”结构开始消解,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受到“核心-边缘”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核心-边缘”结构的消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而全球化的发展又为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构建带来了新的挑战:国界的开放削弱了边疆地区民众的“国籍意识”,国界职能的转变也使得诸多来自国际的因素开始对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造成冲击。另外,邻国因素也成为影响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邻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其行为会对本国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邻国边疆地区民众与本国边疆地区民众的利益对比也会影响本国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尽管中国的陆地边疆地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也同样具备普遍意义上陆地边疆地区的地理特征,其民众的国家认同也受到陆地边疆特殊的地理空间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政治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与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国界因素及邻国因素如何影响陆地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上,试图为中国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寻找一些解决方法。
廖钰[10](2020)在《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上,所采用的的主要方略和手段就是民族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因民族关系的特点不同而制定各有侧重的民族政策,以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调整我国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国家认同意识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新帷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民族政策。70年来,我国的民族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政策体系,这对解决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增强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政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特点,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侧重点的价值偏向性。在民族政策深入实施过程中,也让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关系在不同阶段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国家认同在民族政策影响下有了进一步发展,也呈现出新要求和新特点。这也间接要求民族政策适时调整,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认同的发展与变化。论文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显着特征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不同时期民族政策价值侧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类考察了我国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产生的影响。文章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阶段分成了五个基本阶段,在这五个基本是阶段中,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比较显着的变化,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在这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明显地显示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构成了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的历史轨迹。首先,1949年至1956年之间是新中国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开始产生影响的起点;其次,1957年至1965年之间,是民族政策提升国家认同的曲折发展时期;再次,1966年至1976年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复次,1977年至1991年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恢复和发展时期;最后,1992年至今,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深入发展时期。文章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在于论述本研究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政策方面的研究以及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现状。对主要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分析本研究基本内容、主要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等。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章节,分为六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国家认同视阈下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进行概述。阐述关于国家认同的普遍特征、生成规律以及基础性要素。根据“五个认同”的经典论述,梳理了我国学者关于国家认同的四种路径,进而指出我国国家认同中所内含的基本维度,探讨其所指向的现实意义,并初步分析影响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特征、功能、目标、分类、形式构成以及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详细介绍了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在不断发展深化过程中,分为民族政治政策、民族经济政策和民族宗教文化政策等方面,初步确立了民族政策体系。这也为国家认同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强调了从1957-1965年间中国各项政策的“左”倾化影响和反右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运动,使得民族政治政策引发政治认同混乱,民族经济政策导致经济认同阻隔,民族文化政策诱发了文化认同间隙,国家认同的正常发展也被干扰甚至破坏。1960年后,我国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在爆发“文革”前夕,这一时期民族政策体系的实施取得了诸多成就,并在纠正前期“左”倾扩大化过程中,各项民族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使国家认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第四章,“文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通过对1966-1976年间的民族政策受到的各方面破坏的介绍,分析了这一时期国家认同在政治认同矛盾突出、经济认同关系紧张、文化认同背离发展等情况下的倒退状况。虽然后期有坚持正确民族政策的各种努力,国家认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民族政策和国家认同遭受了破坏性打击。第五章,“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了1977-1991年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具有时代意义的举措,使政治认同不断出现向好新局面,民主间经济交往推动经济认同,民族文化繁荣也促进了文化认同。第六章,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通过梳理1992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可以发现我国的民族政治政策丰富多元、民族经济政策深入发展、民族文化政策兼容并蓄,这些民族政策的特点对国家认同有积极作用。从中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政治认同呈现出多元化新特点,民族经济认同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民族文化认同适应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新要求等。新时期民族政策举措和发展,国家认同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第三部分结语。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反思与前瞻。通过对我国各阶段民族政策不同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具有较强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反思并引以为鉴。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调整不仅有其必要性、特殊性,也有其规律性。这些特性有助于我们分析新时期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完善民族政策,强化国家认同。
二、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认同教育理论概述 |
一、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内涵 |
(一) 认同 |
(二) 国家认同 |
(三) 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
(四) 国家认同教育与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二、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的必要性 |
一、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祖国认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
(四) 国民身份认同 |
二、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
(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推动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 |
(二)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需要 |
(三)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需要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调查 |
(一) 问卷调查 |
(二) 访谈 |
二、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
(一) 大学生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对国家的认同总体良好 |
(二) 大学生国家认同发展不平衡 |
三、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国家认同教育无明确目标和要求 |
(二) 国家认同教育形式单一,学生缺乏真实体验 |
(三) 教育评价过分侧重对于知识的考察 |
(四) 国家认同教育路径未形成联动机制,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 |
一、明确国家认同教育目标和实施要求 |
(一) 明确国家认同教育总目标 |
(二) 规范国家认同教育实施要求 |
二、改革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施方式和途径 |
(一) 打破学科界限,突出协调性 |
(二)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突出实践性 |
(三) 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突出现代性 |
三、构建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评价体系 |
(一) 制定结构多元的评价标准 |
(二) 注重评价方法多样,强调跟踪性评价 |
(三)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四、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
(一) 创设大学生国家认同健康的家庭环境 |
(二) 建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和谐社会环境 |
(三) 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硕博论文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
(二)新时代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小学的重要任务 |
(三)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具有借鉴性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的界定 |
(一)爱国主义教育 |
(二)爱国主义 |
(三)国家认同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个案分析法 |
第一章 俄罗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认同理论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
(三)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
二、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一)国家认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条件 |
(二)公民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三、俄罗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
(一)俄罗斯新思想 |
(二)乌申斯基教育民族性思想 |
第二章 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一、培养知古今文化的爱国者,激发民族自豪感 |
二、培养具有英勇无畏精神的爱国者,增强忧患意识 |
三、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者,增强公民意识 |
第三章 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
一、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
(一)俄罗斯历史课程教育内容 |
(二)俄罗斯宗教文化课程教育内容 |
(三)俄罗斯自然科学课程教育内容 |
二、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举办胜利日纪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保家卫国意识 |
(二)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培养中小学生历史文化认同感 |
第四章 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评价 |
一、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大部分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二)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较为明确 |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中小学生对爱国者的认识不够理性 |
(二)中小学生对俄罗斯的未来不够自信 |
第五章 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特点与启示 |
一、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一)以政府政策为引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
(二)以学校课程为前提基础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三)以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培养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
(四)以宗教文化教育为补充培养中小学生民族宽容意识 |
二、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化发展 |
(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意识 |
(三)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样化 |
(四)全面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国家认同概述 |
2.1 国家 |
2.2 国家认同 |
2.3 大学生国家认同 |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现实考察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整体状况 |
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高校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 |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不足 |
4.2 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待加强 |
4.3 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考察实践活动开展不够全面 |
5 加强高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的对策 |
5.1 加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生命力”建设 |
5.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主题教育 |
5.3 加强大学生多层次多面向的考察实践活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培育访谈记录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Introduction)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rends and Literature Review)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Research Innovations and Difficulties) |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学理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
2.1 国家意识的基础概念(Basic Concept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
2.2 新时代国家意识的构成要素(Element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
2.3 新时代对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影响(Influence of the New Era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
2.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重要价值(Important Value of Rais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
2.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的基本逻辑(Basic Logic of Rais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
2.6 本章小结(Summary) |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
3.1 部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内涵认知不够确切(Some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s not precise enough) |
3.2 部分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国情世情不够明晰(Some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clear about the new er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world situation) |
3.3 部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定力不够坚定Some college students love the motherland of the emotional determination is not firm enough) |
3.4 部分大学生爱国之情与具体实践不够协同(Som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specific practice are not synergistic enough) |
3.5 本章小结(Summary) |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of College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Era) |
4.1 高校国家意识培育部分环节的实效性不足(Theeffectiveness of some links in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s is insufficient) |
4.2 全球化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brings impact to th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4.3 部分社会现象消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Some social phenomena dispel the patriotic emo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
4.4 爱国之情向爱国之行的转化缺乏内生动力(The conversion of patriotism to patriotic action lacks endogenous motivation) |
4.5 本章小结(Summary) |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策略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Consciousness Promo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
5.1 遵循认知规律,优化高校国家意识培育体系(Following the Laws of Cognition to Optimizing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System of College) |
5.2 紧跟时代发展,厘清国家意识的内涵与本质(Keep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
5.3 紧盯风险问题,塑造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Keeping An Eye on Risk Issues to Shape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c Emotions) |
5.4 利用重要时机,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爱国行动(UsingImportant Moment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ngage in Patriotic Action) |
5.5 本章小结(Summary) |
6 结语(Conclusions) |
6.1 研究结论(Research Conclusion) |
6.2 不足与展望(Deficiencies and Outlook)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安迪·格林学术简介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提出 |
1.1 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 |
1.1.1 教育全球化的神话 |
1.1.2 教育非理性化的盛行 |
1.1.3 教育市场化的滥觞 |
1.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 |
1.2.2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
1.2.3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 |
1.2.4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批判与成人教育理论 |
1.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建构 |
小结 |
第二章 逻辑起点: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2.1 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
2.1.1 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
2.1.2 教育的普遍性与虚假性 |
2.1.3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性 |
2.2 教育意识形态的驯服性和解放性 |
2.3 教育意识形态的内部矛盾 |
2.3.1 教育内容中同质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
2.3.2 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裂 |
2.3.3 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 |
2.4 当代教育意识形态批判 |
2.4.1 教育全球化理念批判 |
2.4.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 |
2.4.3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批判 |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主体:国民教育 |
3.1 批判国民教育制度的传统起源 |
3.1.1 辉格论起源批判 |
3.1.2 结构功能主义起源批判 |
3.1.3 生产关系起源批判 |
3.1.4 韦伯冲突论起源批判 |
3.2 揭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关系 |
3.2.1 “国家形成”是国民教育制度的现实语境 |
3.2.2 国民教育制度体现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 |
3.2.3 国民教育制度表现“国家形成”的差异性 |
3.3 分析国民教育的独特性原因 |
3.3.1 政权性质 |
3.3.2 社会结构 |
3.3.3 文化因素 |
3.4 揭示国民教育的历史功能:民族认同 |
3.4.1 自由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 |
3.4.2 帝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
3.4.3 战后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
小结 |
第四章 价值目标:社会凝聚 |
4.1 追溯社会凝聚的思想来源 |
4.1.1 自由主义:自然和谐 |
4.1.2 共和主义:分工团结 |
4.1.3 浪漫保守主义:文化团结 |
4.2 批判社会凝聚的制度类型 |
4.2.1 自由体制 |
4.2.2 社会市场体制 |
4.2.3 社会民主制度 |
4.2.4 东亚模式 |
4.3 澄清社会凝聚的内涵与维度 |
4.3.1 社会凝聚的内涵 |
4.3.2 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 |
4.3.3 社会凝聚的个体维度:相对的自由与政治参与 |
4.3.4 社会凝聚的价值维度:合法性共识 |
4.4 发挥教育对社会凝聚的建构功能 |
4.4.1 消除教育的不平等 |
4.4.2 通过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
4.4.3 以宽容教育建构多元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实践旨趣: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
5.1 推行公共教育制度 |
5.1.1 反对“择校”与市场化,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 |
5.1.2 反对选拔性的教育制度,施行综合性教育制度 |
5.2 发展国家课程 |
5.2.1 民族文化的内核 |
5.2.2 公民教育课程 |
5.3 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
5.4 践行终身学习机制 |
5.4.1 终身学习的意义 |
5.4.2 终身学习的社会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评价 |
6.1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价值 |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 |
6.1.2 凸显了社会平等与正义的教育使命 |
6.1.3 展现了方法论的宏观性与规范性 |
6.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局限 |
6.2.1 个体主体性的忽视 |
6.2.2 教育批判的不彻底性 |
6.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启示 |
6.3.1 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
6.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6.3.3 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安迪·格林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安迪·格林关于教育、平等与社会凝聚调查节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挑战了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 |
(二)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
(三)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高阶人才的客观需求 |
(四)新时代背景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五)加拿大是世界上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建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民 |
(二)公民教育 |
(三)全球公民 |
(四)全球公民教育:跨学科显学 |
(五)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跨学科课程群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二)关于全球公民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
(三)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 |
(四)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加拿大公民教育、全球公民教育文献研究概况 |
(二)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理论 |
(一)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
(二)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 |
(三)习近平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公民资格理论 |
(一)全球公民资格的演进 |
(二)全球公民资格认同 |
(三)全球公民权力 |
(四)全球公民责任 |
三、共同体理论 |
(一)共同体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
第三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盎格鲁价值观”主导下的联邦国家建设时期(1864年至1945年) |
(一)从依附性人格到个体主体人格的转变 |
(二)英国文化主导的“英国臣民式”教育 |
二、“加拿大认同”指导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时期(1945年至1970年) |
(一)整合共同文化,塑造“加拿大认同” |
(二)双元文化主义的“权力公民”教育 |
三、“多元文化主义”引领下教育变革时期(1970年至20世纪90年代) |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共享 |
(二)加拿大式“好公民”教育 |
四、“社会融合”取向的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一)“一体多元”使加拿大成为全球公民的精神家园 |
(二)协调与融合国家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全球公民”教育 |
第四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
一、加拿大中小学跨学科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
(一)小学阶段(1-8年级)课程注重基础性和整合性 |
(二)中学阶段(9-12年级)课程强调选择性和适用性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总目标 |
(二)构建知识与理解、技术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三维分类目标体系 |
第五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
(一)全球问题和相互依存:增强全球意识的基础 |
(二)全球参与:全球公民的权责实践 |
(三)全球能力:整合21世纪技能,增强学生全球竞争力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
(一)学校愿景:引导全球公民教育的普遍性重视 |
(二)学科课程:系统普及全球公民知识的最佳载体 |
(三)跨学科渗透:支持全球公民教育的全面发展 |
(四)活动课程:扩展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机会 |
(五)潜在课程:辅助渗透学生价值感和责任感 |
(六)社区实践:实现全球公民教育融合的重要领域 |
(七)互联网和媒体:作为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补充手段 |
(八)“全校教学法”: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实施 |
(九)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原则 |
第六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 |
(一)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重点是形成性评价 |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
(一)实施取得的成绩:促进全球公民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
(二)实施产生的问题:对全球公民教育认同有限 |
第七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反思和启示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特点 |
(一)课程目标在于提高义务学龄段(k-12)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
(二)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整合 |
(三)促进加拿大“一体多元”社区协作参与为途径 |
(四)拥有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话语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对建构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 |
(一)研制兼具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
(二)强化本国传统思想课程资源的文化底蕴 |
(三)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程论域 |
(四)重视家、校、社区联动作用的课程内化路径 |
(五)增设全球公民教育相关校本课程 |
(六)统筹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兼具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政治地理学视角下陆地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政治地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家认同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第一章 政治地理学视角下的边疆及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政治地理学视角下的边疆 |
(一)“核心-边缘”结构中的边疆 |
(二)作为受国界因素持续影响的边疆 |
(三)作为受邻国因素直接影响的边疆 |
二、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
(一)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内涵 |
(二)全球化时代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特征 |
第二章 “核心-边缘”政治结构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国家认同构建 |
(二)政治发展差异影响国家认同构建 |
(三)文化发展差异影响国家认同构建 |
二、“核心-边缘”结构的消解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变化 |
第三章 国际因素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国界因素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象征意义上的国界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二)功能意义上的国界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二、邻国因素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一)整体性意义上的邻国因素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二)毗邻性意义上的邻国因素与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 |
第四章 提升我国陆地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策略分析 |
一、加快边疆地区整体发展 |
(一)加快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
(二)推进边疆地区政治发展 |
(三)促进边疆地区文化发展 |
二、创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一)发挥边疆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
(二)注重边疆安全建设,坚决抵御外来渗透 |
三、保持我国边疆地区各方面比较优势 |
(一)经济状况的比较优势 |
(二)边境政策的比较优势 |
(三)社会保障的比较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家认同视阈下的民族政策 |
第一节 我国国家认同的内涵及本质 |
一、我国国家认同的内涵 |
二、影响我国国家认同发展的因素 |
三、我国国家认同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理论来源 |
一、我国民族政策的特征、作用及指导原则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理论来源 |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体系结构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治政策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经济政策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文化政策 |
第二节 民族政策为国家认同初步确立奠定基础 |
一、民族政治政策为国家认同建立政治基础 |
二、民族经济政策为国家认同创造经济条件 |
三、民族文化政策为国家认同确立文化前提 |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一节 “左”倾思想干扰下的民族政策 |
一、“左”倾民族政治政策引发政治认同混乱 |
二、“左”倾民族经济政策导致经济认同阻隔 |
三、“左”倾民族文化政策诱发文化认同间隙 |
第二节 民族政策恢复与调整促进国家认同的发展 |
一、民族政策恢复和调整的历史背景 |
二、民族政策调整促进国家认同的发展 |
第四章 “文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一节 民族政策遭受破坏致国家认同阙如 |
一、民族政治政策遭受破坏致政治认同矛盾突出 |
二、民族经济政策遭受破坏致经济认同关系紧张 |
三、民族文化和教育政策遭受破坏致文化认同背离发展 |
第二节 坚持民族政策的努力对国家认同的促进 |
一、“文革”后期坚持民族政策的努力 |
二、民族政策的恢复推进国家认同发展 |
第五章 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一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 |
一、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二、民族政策拨乱反正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促进民族政策发展并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 |
一、改革开放对民族政策发展的促进 |
二、民族政策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民族政策 |
一、丰富多元的民族政治政策 |
二、深入发展的民族经济政策 |
三、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政策 |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民族政策影响国家认同 |
一、民族政治认同呈现出新特点 |
二、民族经济认同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
三、民族文化认同适应中华文化认同新要求 |
第三节 新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新发展 |
一、新时期民族政策新举措 |
二、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新发展 |
三、国家认同对民族政策的推动 |
结语 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反思与前瞻 |
一、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特殊性及规律 |
二、新时期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三、完善民族政策促进国家认同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论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吕欣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 展琪. 扬州大学, 2021(09)
- [3]俄罗斯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赵婉如.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及其培育研究[D]. 韩小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提升研究[D]. 何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D]. 王霞. 山西大学, 2020(12)
- [8]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 张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政治地理学视角下陆地边疆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研究[D]. 杨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D]. 廖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