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个天然药物研发中心

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个天然药物研发中心

一、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家天然药物研制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2](2018)在《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据《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历年对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发布数据进行的统计,中国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且获得官方公示的直销企业有90家,已公示申牌声明但还未获得牌照公示的准直销企业共计48家,因此中国直销行业最终的拿牌企业和申牌企业数量共计138家。其中,年度新增好当家、绿活美地、益宝、同仁堂、沃德绿世界、自然阳光、吉美生物、永健、

盛敏[3](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张安华[4](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赵敏[5](2007)在《广西对东盟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在广西与东盟大力发展经贸交往的今天,它能否成功进入东盟市场将直接影响到广西经济发展的全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制药业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产业的高度专利依赖性和跨国制药公司专利药品的高度垄断性,因此,我区中药业要成功进入东盟市场,实现发展壮大,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尽快找出广西中药业的技术优势领域及适用的技术创新模式和专利战略类型。与以往单纯通过分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经贸状况来寻找产业振兴之路的方法不同的是,本文更侧重于通过对产业专利信息的多层次情报对比分析来实现论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专利数据库中,中药领域专利的检索、归类、翻译和整理,本文对广西及东盟各国中药产业的专利技术产出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对各方的中药专利信息进行细致地比较分析后,创新性地细选出了我区中药产业相对于东盟各国较具优势的十大中药技术领域,即治疗肝病、癌症肿瘤、保健、胃病、口腔咽喉、跌打损伤、妇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减肥等十大领域,并提出了广西中药产业针对东盟各国应选择的总体技术创新模式和总体专利战略类型,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广西中药产业的十大技术领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创新模式和专利战略类型,从而为广西中药产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技术方向选择和具体措施的指导。

张启跃[6](2004)在《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过程中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文中研究说明

黄定嵩[7](2004)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东盟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在加入WTO后与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与东盟各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的西南民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西南民族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的无限美好的前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西南民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呢?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章阐述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代背景。共分为四个要点:(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使世界经济全局及各国各地区经济愈益受到这两大趋势的影响,并沿着这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二)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张演变,对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东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建立和存在增大了东盟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受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事件等影响,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新变化:美国经济及安全战略不断调整,日本“头雁”无力领飞,东盟经济出现急剧波动,暴露了东亚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日益突出。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探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建设问题。包括:(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创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东盟与中国联合共建自由贸易区是比较能弥补东盟内部的脆弱性、发挥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体现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的现实选择。(二)多层面探究自由贸易区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如贸易区运行机制、领导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等问题:东盟某些国家单方面与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东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干预等,这些都给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三)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架构为基础,综合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和建设内容。(四)总结预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发展前景。 第三章阐述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分析东盟各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经贸合作概况,研究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商机,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大市场提供参考。这也是达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双赢”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概括分析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具体研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简要说明西南民族经济发展概况。(二)详细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睡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三)深入探析西南民族经济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加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西南国际大通道的初具雏形、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都有利于西南地区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占得先机;但是由于政治意识、民族宗教、经济层次、利益矛盾、软硬环境、企业能力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要率先与东盟经济融合,所面临的分岐、压力和障碍因素也比较多。(四)从总体上提出,西南民族经济应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即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施大通道战略、大通信战略、大经贸易战略、大口岸战略、走出去战略、政策倾斜战略、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进一步论述如何打造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凝聚核”。在新形势下,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有条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冰堡”:两省区都具有独特的地缘、交通、资源等条件,广西南宁又获得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承办权,这些都将说明桂滇两省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开放前沿,必将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桂滇两省区就“桥头堡”地位展开激烈的角逐与较量,广西及时确立了面对东盟的国际发展取向,云南也进行了建立云南陆上邻边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设计。但两者之间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

张涛[8](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闽籍侨胞对福建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贡献》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腾飞的贡献方面。本文则从国际关系领域的国际文化交流的角度,通过深入侨乡的实地调研,分析考察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侨华人在福建侨乡教育现代化及科技创新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推动中国当前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性思考。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华侨华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引出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论述主题;第三章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侨华人通过捐资助学及推动侨乡教育国际化对侨乡教育发展所做贡献及其原因;第四章分析考察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侨华人对侨乡科技创新所做贡献及其实现条件;第五章为结语,通过总结闽籍华侨华人对福建侨乡教育现代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为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推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借鉴性思考。本文试图提出的新观点为:一、过往的国际关系研究多重在国家及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跨国界民间和区域的交往多不被关注。本文以闽籍侨胞与福建侨乡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贡献,从“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这一命题出发研究华侨华人如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国际关系。二、基于以上认知,本文通过对主要侨乡的实地调研,分析探讨闽籍华侨华人在福建侨乡教育现代化及科技创新中所扮演的“桥梁”角色及具体贡献,从实证角度论证跨国的区域和民间交流的现实性和价值。

邓梧希[9](2016)在《基于RMP分析的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对健康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加之人们对养生保健旅游的需求增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广阔。广西中医药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特色的壮族、瑶族等民族医药资源,而且中草药资源排名中国第二,拥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佳誉,“南方药都”——玉林也位于广西东部。同时,广西博大精深的民族医药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论文首先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定义、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主要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资源(R)、市场(M)和产品(P)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并与广东省作对比,发现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成功案例之后,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开发策略、产品谱系和线路设计。最后根据前面部分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对于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还只是粗浅的尝试,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资源分为中医药资源、自然生态健康旅游资源和文化类旅游资源。(2)客源市场结构上,国外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市场,国内市场主要是省内市场和周边省份,市场辐射力度不够,而对于市场的需求,游客更期望度假类和体验类的旅游产品。(3)产品设计上,按照资源的分类将其分成了生态类健康旅游产品系列、体验类健康旅游产品系列、文化类健康旅游产品系列这3个系列,共15个旅游产品类型。(4)路线设计上,紧扣每个市区、区域和省份的特色资源进行线路设计,开发了3个层次的路线,并设计了拳头路线和精品路线2种。(5)提出对策:政府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产业化、技术化;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谱系,融入中医药文化;拓宽宣传渠道,树立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形象;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市场;加强“中医药+旅游”复合型人才建设;建立健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余杰[10](2010)在《中国蕈菌产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一个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角度,通过研究创业而带出对课题的研究。并使企业管理有机地和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使自己的企业和事业越来越强大。而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走出中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作者通过本项研究,发觉它的市场前景广阔,并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第一章和第四章的论题背景研究中,作者通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本研究项目的起源和历史,产品的"神奇"之处和价值,食疗的魅力;并尝试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东西方医学的不同,和探讨其存在的相同性。在第一章(宏观背景研究)和第四章(微观背景研究)中,作者从"发展蕈菌资源,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入手,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菌物食品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三大食品之一为假设,探讨了人类退休年龄延长的可能性和使用天然药物来替代西药的可能性。并指出本研究的重要性,给人们所带来的新理念,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保健品所宣传的理念,并加以区别。最后,作者也给出本文的局限性和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微观上,本世纪是"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先发展的世纪,目前社会上的主要创新都围绕着这三点在进行。回顾了玛西蒙产品的研究历史,价值观和价值点。在第二章中,作者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所涉及到的领域进行了文献回顾,这使大家看到,本研究所涉及领域宽阔,涵盖了企业战略管理、生命科学、中医学,药理学、纳米科技和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本研究有机地把上述课题科学地融在了一起。在第三章的研究方法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特别强调了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并在附录中把自己企业的《项目命名标准和说明书》附在了文章的后面。在第五章中,作者推出了企业创新中的新名词"远进化类食品"(Far-Evolutionary Food),并指出该名词在2008年5月于中国上海举办的《BioFach 2008 China》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被北京玛西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上市场。而"太空食品"则根据蕈菌产品的特点,将成为该公司在食品发展方向上的另一大目标。在第六章中,作者明确指出了中国蕈菌产品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蕈菌类产品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天然功能性食品,它可以协助人类克服目前遇到的很多疾病和亚健康问题。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创业和创业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在第七章中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中国政府在如何扶持中小企业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出于对本项目研究更深层次的考虑,建议中国对蕈菌产品要早做战略部署,并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二、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家天然药物研制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家天然药物研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
    1.1.2 国外研究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2.1.1 丝绸之路
    2.1.2 茶马古道
    2.1.3 万里茶道
    2.1.4 海上丝绸之路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1.1 北传俄罗斯
    3.1.2 茶入西欧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5.1.2 启示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2 英国市场
    5.2.3 美国市场
    5.2.4 启示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6.2.1 政府
    6.2.2 社会组织
    6.2.3 企业
    6.2.4 个人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6.3.1 实物形象
    6.3.2 书籍报刊
    6.3.3 广播影视
    6.3.4 新媒体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7.1.1 纳入国家战略
    7.1.2 重构茶文化
    7.1.3 优化传播方式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7.3.3 细分国际市场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7.4.1 加强人际传播
    7.4.2 加强个人传播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7.5.2 案例分析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5)广西对东盟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课题涉及的主要理论和背景知识
    2.1 课题涉及的主要理论
        2.1.1 知识产权及中药知识产权概述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密切关系
        2.1.4 区域经济理论
    2.2 国内外中药发展概况
第三章 广西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3.1 广西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药产业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1.2 广西中药制药、加工企业及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
        3.1.3 广西中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2 中医药管理法规与产业政策情况
        3.2.1 我国相关的中医药管理法规和政策
        3.2.2 广西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科研情况
    3.3 广西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3.3.1 广西中药产业的整体专利状况分析
        3.3.2 广西各主要中药科研机构发明专利情况分析
        3.3.3 广西大型制药企业发明专利情况分析
        3.3.4 广西中药领域专利的科技含量概况分析
        3.3.5 我国(广西)在东盟申请的中药专利情况分析
        3.3.6 东盟各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情况分析
        3.3.7 广西中药产业的商标状况分析
    3.4 广西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3.4.1 广西中药产业从专利中反映出的问题
        3.4.2 广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其他问题
第四章 东盟主要国家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4.1 东盟各国中药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4.2 东盟主要国家有关中药的医药管理法规与市场准入规则
        4.2.1 东盟各国的医药管理法规
        4.2.2 东盟各国对中药进入市场的相关规定
    4.3 东盟主要国家的中药专利现状分析
        4.3.1 东盟三国中药专利总体情况分析
        4.3.2 东盟三国中药专利申请人的所属国别分析
    4.4 东盟各国的中药市场前景
第五章 广西中药产业进入东盟市场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5.1 广西与东盟中药产业的经贸往来概况及相关分析
    5.2 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中药专利技术的比较分析
        5.2.1 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中药专利发展总趋势的比较分析
        5.2.2 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中药专利主要技术领域的比较分析
    5.3 玉林制药厂和桂林三金药业的范例分析
        5.3.1 玉林制药厂的成功模式
        5.3.2 桂林三金药业的成功模式
    5.4 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及相应专利战略的选择
        5.4.1 广西中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模式及专利战略的选择
        5.4.2 广西各中药领域可采取的技术创新模式和专利战略选择
    5.5 促进广西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具体措施
        5.5.1 政府创造良好环境发展中药企业
        5.5.2 建立健全中药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管理、引导和服务机制
        5.5.3 选择并实施适合中药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和专利战略类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代背景
    1.1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发展
        1.1.1 经济全球化是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大趋势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经阶段
    1.2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1.2.1 欧洲联盟
        1.2.2 北美自由贸易区
        1.2.3 亚太经合组织
    1.3 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1 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1.3.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1.3.3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1.4 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1.4.1 美国经济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1.4.2 日本经济“领头雁”地位面临考验
        1.4.3 东盟各国的经济出现急剧波动
        1.4.4 中国经济“发动机”作用日益凸显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2.1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1 东盟内部的相对脆弱性
        2.1.2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2.1.3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
    2.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和障碍
        2.2.1 自由贸易区内部建设的问题
        2.2.2 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2.2.3 东盟区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2.2.4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干预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
        2.3.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
        2.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
        2.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
        2.3.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能作用
        2.4.1 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4.2 为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2.4.3 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3.1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析
        3.1.1 马来西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福地”
        3.1.2 新加坡: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跳板”
        3.1.3 泰国:中国水果、玩具的“超级市场”
        3.1.4 印尼: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3.1.5 越南:中国7类企业近水楼台可得“越”
        3.1.6 菲律宾:中国3类企业寻找商机的“肥田”
        3.1.7 缅甸:中国农林企业合作的“优质”伙伴
        3.1.8 柬埔寨: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新乐园
        3.1.9 文莱:中国优势企业细分市场能“掘金”
        3.1.10 老挝:中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新天地
    3.2 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应对策略
        3.2.1 东盟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
        3.2.2 东盟各国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1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4.1.1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4.1.2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1.3 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4.1.4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时代机遇
        4.2.1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
        4.2.2 自由贸易区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4.2.3 自由贸易区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4.2.4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
        4.2.5 自由贸易区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4.3 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
        4.3.1 有利条件
        4.3.2 制约因素
    4.4 西南民族地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
        4.4.1 大通道战略
        4.4.2 大通信战略
        4.4.3 大经贸战略
        4.4.4 大口岸战略
        4.4.5 走出去战略
        4.4.6 政策倾斜战略
        4.4.7 特色经济战略
        4.4.8 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积聚核
    5.1 广西、云南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5.1.1 桂滇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枢纽
        5.1.2 桂滇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5.1.3 桂滇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5.1.4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5.2 桂滇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
        5.2.1 桂滇关于东盟“桥头堡”的角逐与较量
        5.2.2 广西面向东盟确立的国际发展取向
        5.2.3 云南针对东盟确立的大发展思路
        5.2.4 加强桂滇区域合作,共建桂滇自由贸易区
    5.3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南民族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5.3.1 南、贵、昆三市在西南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5.3.2 南贵昆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3.3 南贵昆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5.4 南贵昆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聚核的发展对策
        5.4.1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内部的整合进程
        5.4.2 积极参与构建“9+2”泛珠三角经济区
        5.4.3 全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5.4.4 切实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声明

(8)改革开放以来闽籍侨胞对福建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相关概念界定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华侨华人-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华侨华人
2.1 国际关系中的华侨华人
2.2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华侨华人
    2.2.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2.2 引入海外现代文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籍华侨华人与福建侨乡的教育发展
3.1 改革开放前福建侨办教育历史发展历程回顾
3.2 改革开放以来闽籍侨胞与福建侨乡教育发展
    3.2.1 捐助资金规模显着扩大
    3.2.2 奖教奖学基金会不断涌现
3.3 搭桥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侨乡教育国际化
    3.3.1 搭桥对外合作办学、助推侨校国际化发展
    3.3.2 引进海外优质智力资源,完善侨校师资队伍
    3.3.3 招收和培养海外留学生,优化侨乡学校生源结构
3.4 闽籍侨胞热心侨乡教育事业原因分析
    3.4.1 新时期中国侨务政策转变,实行多项鼓励华侨捐赠政策和法规
    3.4.2 海外侨胞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闽籍富裕华商群体的崛起
    3.4.3 闽籍海外华资在侨乡的大规模投资与捐资兴学的互动影响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籍华侨华人与福建侨乡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4.1 引进优秀闽籍科技专家、助推侨乡创新发展
    4.1.1 招揽优秀侨胞专家,创建专业咨询智库
    4.1.2 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乡投资创业
    4.1.3 资助高校科研发展与学生科技创新
4.2 巧用“侨智”,助推侨乡产业升级
4.3 发挥侨智,推进侨乡创新发展的条件分析
    4.3.1 侨乡各项鼓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与措施
    4.3.2 海外留学人才群体持续增大、回流率迅速攀升
    4.3.3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高端人才需求缺口大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多元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华侨华人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5.1 21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的多元文化认同与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5.2 全球化背景下的海外侨胞人才环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RMP分析的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价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调查问卷法
    1.4.3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药
    2.1.2 中医药
    2.1.3 健康产业
    2.1.4 中医药健康旅游
    2.1.5 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RMP(昂普)分析理论
    2.2.2 体验经济理论
    2.2.3 旅游区位理论 第3章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RMP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R)现状分析
    3.1.1 广西中医药资源现状及评价
    3.1.2 广西生态健康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3.1.3 广西文化资源现状及评价
    3.1.4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3.2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M)调查分析
    3.2.1 市场调查目的
    3.2.2 市场调查结果统计
    3.2.3 市场调查分析与总结
3.3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P)现状分析
    3.3.1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外部环境支持
    3.3.2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现状及评价
3.4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3.4.1 资源(R)利用存在的问题
    3.4.2 市场(M)需求存在的问题
    3.4.3 产品(P)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4.1 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
    4.1.1 新加坡高质量的医疗游
    4.1.2 印度的阿育吠陀疗养游
    4.1.3 甘肃省中医药保健旅游
    4.1.4 北京同仁堂深度体验游
    4.1.5 亳州中医药商务游、文化游
4.2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和特点
    4.2.1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4.2.2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特点
4.3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4.3.1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谱系设计
    4.3.2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路线设计
    4.3.3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市场开发
4.4 总结 第5章 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
5.2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产业化
5.3 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谱系,融入中医药文化
5.4 拓宽宣传渠道,树立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形象
5.5 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市场
5.6 加强“中医药+旅游”复合型人才建设
5.7 建立健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游客调查问卷表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家天然药物研制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2017年度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报告[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直销百科网.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8(02)
  • [3]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4]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5]广西对东盟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 赵敏. 广西大学, 2007(05)
  • [6]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过程中获取企业竞争优势[D]. 张启跃. 清华大学, 2004(04)
  • [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 黄定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8]改革开放以来闽籍侨胞对福建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贡献[D]. 张涛. 华侨大学, 2016(02)
  • [9]基于RMP分析的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邓梧希.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10]中国蕈菌产品研究[A]. 余杰. 首届中国蕈菌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新加坡将建东南亚首个天然药物研发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