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芭蕾西行漫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琴[1](2021)在《“赤色舞蹈”的发生、兴起与衍化》文中提出文章以"赤色舞蹈"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发生、兴起与衍化进行历史梳理与艺术形态分析。首先,梳理"赤色"一词的发生语境,论述其伴随着近现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思潮的洪流,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代名词逐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建构明确的政治身份和政权,为"赤色舞蹈"的发生提供了政治语境,也奠定了其身份所属与精神底色;其次,重点论述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赤色舞蹈"提供了制度保障,"赤色戏剧"和"赤色体育"为其提供了发生的艺术土壤和身体对话;再次,"赤俄"的文艺制度和形态如活报剧、蓝衫团(Blue Blouse)、革命芭蕾等为"赤色舞蹈"赋形,最终产生以李伯钊、石联星、刘月华为代表的"三大赤色跳舞明星"及其"赤色舞蹈",并在"赤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衍化中强化其功能与艺术价值,建构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文艺的发展基础。
仝妍[2](2021)在《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文中提出文艺对国家治理具有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影响。作为一个动态的信息反馈过程,文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从文艺实践出发,以文艺理论研究为依据,从而达到对文艺的科学认识和引导。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就深刻影响了传统舞蹈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舞蹈艺术类型的形成与丰富;与此同时,当代舞蹈艺术也自始至终进行着历史叙述、革命叙写与文化叙意。不同历史时期的舞蹈叙事话语都不是以纯粹审美修辞的单一维度展开的,它们分别肩负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延安文艺"及至新中国"十七年",舞蹈为巩固现实政权的合理、合法性提供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形象依据;新时期舞蹈回归本体,接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传统,探索国家发展的前途;新世纪舞蹈在全球化的思想激荡中,展现出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内涵的丰富实践;新时代舞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守传统,"以人民为中心",生动阐释和表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气派。百年来,秉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党的文艺百花园虽然生机盎然,但也存有问题困惑: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有怎样的形态?在传统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交融的历史关头,党的文艺政策应秉持怎样的原则?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之际,应树立怎样的文化领导权?这些问题的回答,必将指引并伴随着我们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辨。100年前,党的诞生,让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抽芽、成长,最终汇聚成唤醒工农战胜强敌的时代洪流;100年后,党的文艺政策、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必将凝聚成13亿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李凤成[3](2021)在《含英咀华,品“红色经典” 深剖细挖,承“红色”精神》文中提出"红色经典",一般意义上是指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音乐及舞台剧。"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则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的体验和表现。"红色经典",充满了真诚的理想和激情,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高于现实,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品质,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于平[4](2019)在《“红星”照耀中国芭坛——大型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观后》文中研究说明观看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突然联想到美国着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倒不是因为舞剧的上半场是在"行走"中开启并在持续的"行走"中展开,而是想到《西行漫记》的英文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直译是"红星照耀中国"。上海芭蕾舞团创排《闪闪的红星》,让人看到的是"‘红星’照耀中国芭坛"!担任该剧编导兼编剧的是着名舞蹈编导赵明。场刊上赵明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就是将"编剧"放在"编导"之后。或许在他看来,舞剧的
仇珊华[5](2017)在《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鲁艺精神是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简称“鲁艺人”)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形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优良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它形成于延安时期,内涵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民主严肃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以及勤劳刻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五个方面的精神特质。鲁艺精神虽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和传承的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众多革命精神中的一种,但是鲁艺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鲁艺人,禀赋鲁艺精神的鲁艺人体现出了文艺人才所应具有的精神思想风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辉煌篇章。当前,文艺界存在有数量缺质量、低俗泛滥、浮躁之风、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国人精神家园世界之建设,所以欲正文风必先纠人(创作者)之精神思想。对此,习总书记从2014年10月15日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到2016年11月30日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面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就文艺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可见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文艺人才的重视,对广大文艺人才精神思想家园健康状况的重视,所以,如何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纠文艺人才的精神思想,以及做好文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紧迫的问题。因此,本文立意从对鲁艺精神形成条件、形成的载体和内涵等方面的探析中挖掘可供当前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符合中国精神要求的文艺人才的精神思想源泉,为当前加强文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和教育目标航向。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这所集文艺教育、文艺创作、文艺研究与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无论是其诞生还是发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脉搏。所以,对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实践活动及鲁艺人精神思想特质的考察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环境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具体分析,对其当代价值的界定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加以分析总结,既不能走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沼泽,也不能以偏概全,奉行拿来主义,而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和研究。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对鲁迅艺术学院相关历史的全面把握,于是本文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通过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鲁艺旧址纪念馆、国家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方网等途径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解读回现延安时期的鲁迅艺术学院状貌以便对鲁艺精神有较清晰、准确和全面的把握。最后,在对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实践思想与活动以及鲁艺人的精神特质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中寻找对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培养提供有益的历史支撑和历史经验,并为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提供经验借鉴和寻找一条实践路径,因为研究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也只有应用于实践中的理论才能证明其科学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教育活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所以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决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总结,而应是注重它对当代文艺人才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总之,本文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从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政治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角度,采取整体研究与个别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整体的背景中研究鲁艺精神,力图对鲁艺精神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鲁艺精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阐释。于是,本文从鲁艺精神形成的陕甘宁边区这片土壤谈起,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这样相对封闭稳定的地域环境中激发了边区军民强烈的文化艺术生活需求,加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陕甘宁边区军民的思想文化教育,使得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及其日后鲁艺精神的形成成为可能。其次,本文对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教育状况等发展历程作了详尽描述,从鲁艺人的教育、学习、生活和战斗实践中探析其精神实质。第三,在分析总结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载体的基础上,归纳了鲁艺精神的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民主严肃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以及勤劳刻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五个方面的精神特质。第四,指出虽然鲁艺精神形成于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队伍在抗日战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绚丽辉煌的优秀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并对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作了归纳。但是在当前培养文艺人才成为怎样的人,以及以鲁艺精神引领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丰富和夯实文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艺人才发展状况讲话精神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最后,从鲁艺精神实践困境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社会思潮多样化,国人价值观多元化,加之传播媒介方式的日益更新,影响了鲁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在社会范围内的认知、传承和践行,特别分析了当前广大文艺人才的思想发展状况,令鲁艺精神的广泛和深入传播不甚理想。我们应从加强文艺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化社会的文化思想环境和规范文艺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积极践行鲁艺精神。让鲁艺精神在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土壤里、健康的社会文化思想环境中和规范的教育场域里,生根发芽,最终实现鲁艺精神在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世界里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总之,本文认为,鲁艺精神在我国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我们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推动广大文艺人才积极践行鲁艺精神,秉承鲁艺精神传统的文艺人才才能以健康饱满的精神思想内涵创作出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的满足国人需求的文艺作品,实现“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的目的,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春芳[6](2017)在《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文中提出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的想象是美国的中国形象谱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不可比拟的显而易见的复杂性。这种独特的复杂性是由想象主体、想象语境、想象动机、想象客体、想象策略、想象功能等诸多层面的复杂性共同构成的一个包孕甚丰的系统。对这个复杂性系统的宏观鸟瞰和微观解剖是一项具有高度挑战性且引人入胜的系统工程。考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世界共产主义文化、红色文化、美国左翼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也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开展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对我们重新检视和反思当代中国形象的输出有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冷战这个宏大的历史时空为背景,主要聚焦于1949-1976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内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想象语境的主要表现形态予以概略性的回溯,继而对“冷战”、“左翼”、“红色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对上述概念在本文中的所指蕴涵予以界定,进而对美国左翼的想象立场予以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审视和剖析。美国左翼的想象立场与想象语境、想象主体的政治意愿、主体诉求、探索精神、情感倾向、价值选择、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多元因素紧密相关。论文第一章在政治动力和情感动力的架构下,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的政治过滤机制和情感过滤机制予以探讨。以美国左翼的群体活动和个体表现为基础,首先对其政治过滤机制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予以剖析,继而对其情感过滤机制的“有限理性”和“实践理性”予以探索性的考察。本章通过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过滤机制的考察,揭示美国左翼在信息选择、文化选择、情感倾向等诸多方面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第二章讨论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符号的想象,主要聚焦其对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的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作为一种特殊语境中的社会文化符号,既是一种“逻辑符号”,也是一种“表现符号”。美国左翼对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关注,并不是停留在上述符号之可视可感的物质外壳,而是透过其表层结构去破译其深层结构,探寻其意蕴内核。他们对色彩符号的想象,一方面呈现了共产主义符号共同体的中国化表征,另一方面用多种不同的想象策略消解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蓝蚁谬论”。他们对数字符号的认知和诠释表现了其对毛时代中国生存态和发展态的理性思考。第三章阐述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形态的想象,主要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和“异托邦”两种形态予以考察,美国左翼建构的毛主义乌托邦主要表现为对“毛主义新人”和农村人民公社的浪漫化和理想化书写。美国左翼对毛主义乌托邦的建构具有历史必然性,这与西方的乌托邦传统、美国左翼的激进主义传统、改良现实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毛主义加快农业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等多种因素不无关联。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乌托邦建构在表征毛时代中国异质性的同时,也折射了美国左翼的政治欲望、文化欲望和群体诉求。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异托邦建构是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想象主体对毛时代中国的认知局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探讨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方法。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言说并非完全“同质同调”。美国左翼在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跨文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文化比较意识。他们对毛时代中国的想象属于积极想象、有意想象。本章重点讨论其诸多想象方法中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两种想象方法,即相反性想象和相似性想象。美国左翼以相反性想象为契机,在一定的历史纵横时空中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虽然物质生产力不够发达但正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前进步伐不可阻挡的中国形象。通过不同维度的相似性想象活动,美国左翼建构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个性鲜明的毛时代的中国形象。第五章聚焦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由于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想象的产物事实上形成一个文化文本系统,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综合性、对话的群场策应性、种类的丰富多样性等特征,所以从总体上说,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是历史的、多样的、综合的:即既有认知功能又有审美功能;既有共性功能,又有特殊功能;既有质疑突围、标新功能又有情感宣泄、文化认同功能;既有澄清真相、感性描述功能,又有理性评价、纠偏匡正功能;既有跨文化交流功能又有主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功能等等。本章重点探讨解释功能和反驳功能,并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功能的多元、多面、多变、多重等特点作了较深入具体的阐述。结语部分对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之复杂性予以总结。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的复杂性是美国左翼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以毛时代中国为想象客体进行跨文化想象实践的必然结果,是诸多复杂系统合力的产物。对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复杂性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廓清我们在跨文化想象批评实践中的迷惘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异质性,准确地理解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本质内涵和历史价值。冷战时期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是一面折射毛泽东时代之中国形象之镜,同时也是折射美国左翼想象主体的政治、文化、知识、情感、心理等多元诉求之镜。美国左翼建构毛时代中国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主体逐渐自我净化、自我皈依、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李沐[7](2017)在《从形体到身体 ——中国现、当代雕塑身体维度研究》文中提出每个人都有身体,身体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人的意识、思想栖居于人们的身体,身体不仅仅是肉体,身体是灵魂与肉体同构的混合体。雕塑与身体密不可分:身体既是雕塑诞生之地;身体往往也是雕塑的对象;身体又是雕塑家和观者沟通的桥梁。雕塑的身体形象是创作主体的身体投射,而创作主体的身体又来自权力对身体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将从哲学、社会学的身体观念出发,通过社会对身体的形塑、雕塑中的身体形象、雕塑家的身体、观众的身体,以及材料、场域、观念的具身性呈现等维度,展开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身体观和身体现象的讨论。尽管雕塑所涉及的身体是多维度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把身体放在生物性的维度来观看、解剖和模仿,同时身体在雕塑理论和批评中也常常是缺席的,所以本次研究将以身体为视点,把身体问题纳入中国现、当代雕塑的研究之中。本次研究将以相关的身体理论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梳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身体维度的变化,从身体的角度解读和阐释雕塑形态与社会形态的互文性。身体理论的研究在雕塑领域属于前沿探索,所以本次研究立足于艺术社会学立场,有别于80年代的艺术本体论,在目前身体哲学和身体社会学已经研究的理论成果上,对雕塑理论和创作实践展开研究。以艺术社会学为出发点,以身体为基点的交叉研究,丰富和弥补雕塑研究的视野和盲点。过去雕塑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以形态、空间、结构为雕塑本体论的研究,这在认识论上造成雕塑只是一个独立的物理形态。本次研究试图把身体作为载体,从形体到身体,从空间到场域,从物理的材料到具身感知的材料,梳理出中国雕塑发展的身体维度。当今,商业社会极易造成身体变成欲望的肉体,人们越来越远离“物”本身,消费变成了对符号的消费,并最终消灭身体。在拟像和拟真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身体的在场,对雕塑实践有着指导的意义。同时,对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的重新关注,是中国雕塑在国际化当代艺术的潮流中进行本土化建构的必经之路,重读东方美学中的身体哲学,既反对身/心割裂的二元论;又要反对“泛身体”化。
孟梦[8](2016)在《因为爱 所以怀念——写在戴爱莲诞辰一百周年》文中提出2016年是我国着名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诞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作为我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戴先生把整个生命都溶在了舞蹈艺术之中,她的艺术体现出中华民族灵魂的飞扬,用生动而坚韧的爱谱写了一曲舞者生命的交响。
李冉[9](2016)在《高三文综规则提炼能力培养的傣族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问题都有其正确的解决方式,有些学生很聪明,学习也认真刻苦,可成绩就是迟迟不能提高,其原因就是“不得法”。因此,教师需要摸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炼规则是有关学业成就的认知指标之一,本论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提炼能力,指导学生将这一思维能力运用到文综科目中。本文旨在通过在校考试试卷和自然实验的数据截取,研究案例学生旺妹的文综规则提炼能力。本文将规则提炼指标分为“涤冗”、“线联”、“类比”、“归类”和“天钧”,并对这五个指标赋值。基于案例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研究其规则提炼能力的变化趋势。为了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学期的参与式观察和自然实验中搜集材料,对个案学生的文综规则提炼能力进行质性分析,揭示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在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案例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本论文正文包括三部分:第一章介绍规则提炼的五个指标、数据提取过程和分值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案例学生在规则提炼能力上的得分存在波动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类比”指标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天钧”、“线联”、“归类”和“涤冗”。将三个成绩(指标成绩、测试卷面成绩、在校考试成绩)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发现规则提炼能力和学校考试成绩成正比:规则提炼能力越强,分数越高。可见,规则提炼是一种思维能力,掌握规则提炼这一方法有助于案例学生旺妹学业成绩的提高。规则提炼能力对案例学生的文综成绩影响较大,从两次省统测和月考成绩统计看,案例学生旺妹的成绩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笔者的田野工作概况,然后描述了案例学生旺妹水性的文化与散动的思维。案例学生旺妹的水文化性格表现在敏感、自由、和谐方面;散动的思维表现在机灵和散漫方面。本章以民族志为基础,从案例学生旺妹的文化性格所引起的规则提炼能力的数据差异进行成因分析。第三章对案例学生进行质性分析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对策。从当今社会教育出现的弊端,即学校盲目地为了追求升学率而采取不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监狱式”的管理并压抑学生的心灵,用这种严苛的管理制度和不公平的差异化教学方式来保证升学率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高考到底培养的是什么型人才?为增强说服力,本研究从案例学生旺妹生活和学习中的实例入手,对其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行质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基于案例学生个性和认知特征的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李静[10](2014)在《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文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代创构的新的文艺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与“五四”文学以及“左翼”文学具有天然的联系,又直接规范并影响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发展。从延安文艺本体研究来看,延安文艺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展开了我们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从延安文艺影响来看,延安文艺的政治倾向,文学创作实践以及美学经验等,直接影响了“十七年文学”,而“文革”文学的爱情叙事、“智斗”书写和“诉苦”书写也都能从延安文艺找到渊源。本论文以“问题意识”入手,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延安文艺本体研究和影响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和“大众化”、文学体制、政治、美学以及叙事模式等,看待延安文艺的历史形态、现实意义及其社会影响和价值。以“价值重估”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利于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进行整合,进行历史的再审视、再考量。本文的论述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章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具有“中国化”本土特色文艺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化”的延安文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性。一方面,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而反观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从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化”本土文化出发,研究延安这一新的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文学的“创造”和“生产”,形成了延安独特的本土文艺经验。探察延安文艺在创造性地吸取西方经验及“本土化”过程中对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第二章延安文艺“民族化”与“大众化”。延安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是继承“左翼”文学对“大众化”倡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文艺实践。它突破了三十年代知识分子过于“欧化”的语言倾向,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以大众语言进行“工农兵”文学创作,突破了“左翼”文学写作的局限,以对农民文化的选择真正地实践了毛泽东的《讲话》方针,以人民性的突显体现了“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另外,“民族化”、“大众化”在延安文艺实践初期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工农兵”文学普及,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慢慢消失的时候,就出现了大众阅读“趣味”的多元要求。所以,必须深入思考时代和作家对受众“趣味”的想象与受众真实的阅读“趣味”的问题。第三章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从文学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来看,延安时期的诗歌、小说、戏剧、美术、电影等组织形式以及众多社团等都已经初具规模,而文学会议、文艺批评等又对文艺进行了规范。新的文学体制也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组织性、群众性的特点。在新的文艺体制的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文学体制内比较重要的两个制度,一个是“稿酬”制度,一个是以“柳青”为代表的作家体验生活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成为新的文学制度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种制度。第四章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从政治意识、文艺创作、美学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找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联系。从政治意识入手,审视文艺在与政治的博弈之下对文学性的追求,并从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和作家身份来阐释这一问题。如果说延安时期“工农兵”文学是主潮的话,“十七年文学”中的大众文化则呈现了向主流文化的融会,而具体到人物描写上,无论是对“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及“中间人物”的分类还是对人物思想“改造”的描写,都呈现出政治的规训作用。从美学形态来看,在二元思维下,文学审美也倾向于美丑、好坏,崇高与优美等,部分知识分子则倾向于对人性美的书写以及“大团圆”结局的喜剧追求,这是两个时期文艺审美的共性。第五章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从延安文艺对革命文艺的书写到“文革”革“文化”之命,这一发展与革命语境和战争心态密不可分,但也导致了“唯政治”的创作现象和批评标准。从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来看,“文革”时期“集体写作”的方式以及“样板”文化的推广和对文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文艺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另外,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及以“智斗”方式塑造英雄人物,都可见两个时代文艺的传承。但无产阶级文学对政治性、阶级性的强调,导致了从作家到作品的窄化,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在“样板戏”以“诉苦”方式来进行“痛说革命家史”式叙事的同时,也使“样板戏”的叙事走向了窄化。余论:以延安情感和延安精神进行总结,进而对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发展与延安文艺精神的联系进行再审视,探讨延安文艺的当下意义。
二、中国芭蕾西行漫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芭蕾西行漫记(论文提纲范文)
(1)“赤色舞蹈”的发生、兴起与衍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赤色”的词源与发生语境 |
二、“赤色舞蹈”的发生与塑形 |
(一)制度与保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制度保障 |
(二)互动与对话:“赤色戏剧”的互鉴与“赤色体育”的身体激发 |
(三)影响与借鉴:“赤俄”活报剧、蓝衫团与舞剧的影响 |
三、“赤色舞蹈”的传播与衍化 |
结语 |
(2)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暗合:民主革命与现代中国舞蹈的出场 |
(一)“新舞蹈艺术”与“左翼”文艺话语的转型 |
1.“新舞蹈”的革命意识 |
2.“边疆舞”的民族话语 |
(二)红色歌舞与“延安文艺”话语的创立 |
1. 身份的确立:古田会议与红色歌舞 |
2. 体式的变革:《讲话》与延安新秧歌 |
3. 话语的确立:对“民间”的改造 |
二、整合:“双百”“三化”与新中国舞蹈话语体系的建构 |
(一)“人民舞蹈家”:身份的重构 |
(二)民间舞蹈的改造:会演的狂欢 |
(三)中国舞剧的创建:民族审美形式构建 |
1. 抽取传统的民族舞剧 |
2. 借鉴苏联的中国芭蕾 |
三、融合:“解放思想”与新时期舞蹈的多维话语 |
(一)“二为方向”与舞蹈的主旋律叙事 |
(二)先进文化与舞蹈的“精英话语” |
(三)都市文化与大众话语的世俗景观 |
1.“群星奖”的璀璨 |
2. 街舞的“异彩” |
四、耦合:“中国梦”与新时代舞蹈的审美代偿 |
(一)“精品”:新时代舞剧创作的标高 |
(二)“深扎”: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基石 |
(三)“批评”:舞蹈实践发展的动力 |
五、结语 |
(3)含英咀华,品“红色经典” 深剖细挖,承“红色”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素材指路】 |
二、音乐、舞台剧篇 |
三、文学篇 |
(5)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逻辑分析法 |
(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论文的重点 |
(二) 论文的难点 |
(三)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 |
一、鲁艺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 |
(一) 陕甘宁边区开辟的历史环境 |
(二)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条件 |
(三)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条件 |
(四)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条件 |
二、鲁艺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条件 |
(一) 鲁艺精神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源泉 |
(二) 鲁艺精神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 |
(三) 鲁艺精神形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源泉 |
第二章 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 |
一、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 |
(一) 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缘起 |
(二) 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备过程 |
二、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状况 |
(一) 鲁迅艺术学院的师资和生源情况 |
(二) 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 |
(三) 鲁迅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 鲁迅艺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
第三章 鲁艺精神的内涵 |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 |
三、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 |
四、民主严肃、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 |
五、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 |
第四章 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
一、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 |
(一) 鲁艺精神在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
(二) 鲁艺精神在新中国文艺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
二、鲁艺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 传承鲁艺精神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理论基石 |
(二) 弘扬鲁艺精神有利于加强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 |
(三) 坚持鲁艺精神有利于树立文艺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四) 继承鲁艺精神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五) 践行鲁艺精神有利于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
第五章 鲁艺精神的实践困境和实践路径 |
一、鲁艺精神的实践困境 |
(一) 全球化趋势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
(二) 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
(三) 文艺人才的文化思想现状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
二、鲁艺精神的实践路径 |
(一)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保障鲁艺精神的践行 |
(二) 以优化社会的文化思想环境保障鲁艺精神的践行 |
(三) 以规范文艺人才的教育培养推动鲁艺精神的践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语境与立场 |
第一节 “冷语境”与“热语境”:想象的生成及嬗变 |
第二节 “左”政治与“红”文化:想象的交集及蔓延 |
第三节 多元性与复杂性:想象的立场及呈现 |
第一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过滤机制 |
第一节 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政治过滤机制 |
一、政治过滤的工具理性 |
二、政治过滤的价值理性 |
第二节 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情感过滤机制 |
一、情感过滤的有限理性 |
二、情感过滤的实践理性 |
第二章 美国左翼对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符号的想象 |
第一节 对色彩符号的想象 |
一、红色:共产主义符号共同体的中国化表征 |
二、蓝色:“蓝蚁谬论”的内化与消解 |
第二节 对数字符号的想象 |
一、低值数字:感受生存态 |
二、增长数字:解读发展态 |
第三章 美国左翼对中国红色文化空间形态的想象 |
第一节 毛主义乌托邦 |
一、“毛主义新人” |
二、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二节 “危机”异托邦 |
一、“人口危机”异托邦 |
二、“粮食危机”异托邦 |
第四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方式论 |
第一节 相反性想象 |
一、以旧凸新:和平温馨、不断发展的中国 |
二、以反衬正:自立自强、平等自由的中国 |
第二节 相似性想象 |
一、形态相似:强大安宁、富裕幸福的中国 |
二、功能相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 |
第五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 |
第一节 解释功能 |
一、论证式解释 |
二、情节化解释 |
第二节 反驳功能 |
一、直入式反驳 |
二、引用式反驳 |
结语 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之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从形体到身体 ——中国现、当代雕塑身体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雕塑与身体 |
1.1.1 雕塑是身体叙事的结果 |
1.1.2 身体是雕塑诞生之地 |
1.1.3 身体是权力覆盖之地 |
1.1.4 身体是雕塑家和观者沟通的桥梁 |
1.1.5 身体往往是雕塑的对象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对本体的追问 |
1.2.2 对认识的疑问 |
1.2.3 对言说的质疑 |
1.2.4 对雕塑边界的疑问 |
1.3 研究背景 |
1.4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模仿的客体 |
2.1 中国现代雕塑的发生 |
2.1.1 法式雕塑 |
2.1.2 身体革命与美术革命 |
2.2 模仿的身体 |
2.2.1 解剖的身体 |
2.2.2 模仿的身体 |
第三章 国家的身体 |
3.1 理想的身体 |
3.1.1 集体的身体 |
3.1.2 劳动的身体 |
3.1.3 革命的身体 |
3.1.4 革命叙事中的女性身体 |
3.1.5 神圣的身体 |
3.2 沉默的身体 |
3.2.1 集体的主体 |
3.2.2 被遮蔽的肉身 |
第四章 集体欲望的身体 |
4.1 身与心的紧张关系 |
4.1.1 人性的显形 |
4.1.2“裸露的女神” |
4.1.3 髋立式的隐喻 |
4.2 身体的共名 |
4.2.1 集体欲望的骚动 |
4.2.2 形式革命中的身心纠缠 |
第五章 身体的觉醒 |
5.1 回到日常的身体 |
5.1.1 消费主义对身体的接管 |
5.1.2 世俗时代的“祛魅” |
5.2 从形体到身体 |
5.2.1 发现身体 |
5.2.2 神性崩塌后的身体重建 |
第六章 身体的凸显与在场 |
6.1 从审美到欲望 |
6.1.1 生命的能量—力比多的重现 |
6.1.2 欲望的其他方式 |
6.2 人形的消散 |
6.2.1 材料的具身性 |
6.2.2“主体”的隐退 |
结语—身体何去何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三文综规则提炼能力培养的傣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规则提炼作为一种思维能力 |
第一节 规则提炼的主要形式 |
一、涤冗 |
二、线联 |
三、类比 |
四、归类 |
五、天钧 |
第二节 在校考试试卷的数据截取 |
一、涤冗需要理性 |
二、线联拒绝孤立 |
三、类比推演属性 |
四、归类确定种属 |
五、天钧忌讳片面 |
第三节 自然实验的数据截取 |
一、涤冗:增长幅度最小 |
二、线联:增长幅度居中 |
三、类比:增长幅度最大 |
四、归类:增长幅度居中 |
五、天钧:增长幅度较大 |
第二章 水性傣族的机灵与散漫 |
第一节 田野环境与研究对象 |
一、教育救助中心 |
二、案例学生旺妹 |
第二节 旺妹的文化性格 |
一、敏感 |
二、自由 |
三、和谐 |
第三节 旺妹的水性思维 |
一、机灵 |
二、散漫 |
第三章 质性分析与因材施教 |
第一节 睡眠好效率高 |
一、高三考生的睡眠时间不足 |
二、旺妹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
第二节 成绩好不好要看心情好不好 |
一、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与学习倦怠 |
二、旺妹心情不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
第三节 好成绩需要好状态 |
一、状态好理性足 |
二、理性足成绩好 |
第四节 水性傣族的因材施教 |
一、培养规则提炼能力的教学建议 |
二、文化性格之于学习态度的质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价值重估视角研究延安文艺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及其影响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价值重估视角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
一、马克思反映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
二、马克思阶级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
第二节 本土化的文学“创造”及“生产” |
一、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创造” |
二、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生产” |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文学救赎及其构想 |
一、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艺 |
二、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趋势 |
第二章 延安文艺的“民族化”与“大众化” |
第一节 “民族化”、“大众化”的阐释与实践 |
一、“民族化”、“大众化”的提出与阐释 |
二、“民族化”、“大众化”与形式改良 |
第二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文艺方向的形成 |
一、农民文化的择向与实践 |
二、“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与中国经验 |
第三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大众“趣味” |
一、趋同的文学实践(前期) |
二、背离的文学“趣味”(后期) |
第三章 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文艺制度: 体制化的组织与生产 |
一、文学的组织结构 |
二、文学生产方式 |
第二节 文学稿酬: 文艺制度健全的一个表现 |
一、延安时期的文学稿酬 |
二、文学稿酬制度的发展 |
第三节 新的文学体制: 特点与意义 |
一、新的文学体制的特点 |
二、新的文学体制的意义 |
第四节 “柳青模式”: 新的文学制度探索的典范 |
一、“柳青模式”的形成和经验总结 |
二、知识分子群体的“柳青模式”化 |
第四章 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 |
第一节 文艺制度规范下的政治意识反思 |
一、强力规范与自由意志的双重博弈 |
二、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为例: 反观批评标准 |
三、由作家身份反观文学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
第二节 文艺创作的反思 |
一、大众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融会 |
二、从“两极现象”到“中间人物”论 |
三、“改造”的政治化规训书写 |
第三节 美学形态的反思 |
一、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审美价值判断 |
二、女性: 革命书写中的人性美化身 |
三、“大团圆”结局的喜剧文化内涵 |
第五章 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 |
第一节 革命文艺与革“文化”之命 |
一、革命与革命文艺 |
二、战争心态与文学话语 |
三、从“政治第一”到“唯政治”标准 |
第二节 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的高度集约化 |
一、“突击文化”与集体写作 |
二、“方向性”文化与“样板”文化 |
三、艺术“提高”与普及“样板” |
第三节 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 |
一、英雄文化传统的接续与重构 |
二、“智斗”书写与英雄的打造 |
三、英雄人物的政治隐喻 |
第四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空前“窄化” |
一、作家到作品的空前窄化 |
二、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 |
三、“样板戏”叙事的窄化与“经典”的反思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中国芭蕾西行漫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赤色舞蹈”的发生、兴起与衍化[J]. 张素琴.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6)
- [2]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J]. 仝妍. 艺术百家, 2021(03)
- [3]含英咀华,品“红色经典” 深剖细挖,承“红色”精神[J]. 李凤成. 作文与考试, 2021(04)
- [4]“红星”照耀中国芭坛——大型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观后[J]. 于平. 艺术评论, 2019(01)
- [5]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 仇珊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7)
- [6]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D]. 杨春芳. 武汉大学, 2017(06)
- [7]从形体到身体 ——中国现、当代雕塑身体维度研究[D]. 李沐.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8]因为爱 所以怀念——写在戴爱莲诞辰一百周年[J]. 孟梦. 中国艺术时空, 2016(06)
- [9]高三文综规则提炼能力培养的傣族个案研究[D]. 李冉.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10]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D]. 李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