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韩璐[1](2019)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生态系统着称,孕育了许多珍稀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古泻湖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京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资源无度的索取破坏了贝壳堤、牡蛎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古泻湖面积锐减、生境破碎化严重。科学合理修复保护区生态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古海岸遗迹成因及保护现状的研究,讨论遗迹的保护重点和科学价值。研究表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32种,其中世界分布型最多;保护区内共有鸟类235种,占天津观测种的56%,其中大部分为候鸟和旅鸟;水生动物中野生种较少;其他动物均为小型动物。保护区内生态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强。基于保护区实际调查情况构建景观评价体系,以层次模型来分析和评价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其中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因子得分最高。但是水体条件、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和保护现状均较差。本文结合核心区及缓冲区的具体水文和动植物条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保护区生态修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利用水质净化、岸线改造等方式改善湿地水文,对水文条件加以修复;依据植被的调查结合景观修复手段,修复其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根据动物种类和生境条件结合水文和植物修复,创建动物栖息环境使动植物和谐共处,增加生物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教育、生态监测和参观路线规划等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实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王谷[2](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表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肖丹[3](2011)在《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和意义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它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更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十几年来,海南省疟疾发病率高居全国前两位,并且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存在当地感染恶性疟疫情的省份之一。我们课题组曾对19952000年海南省疟疾的分布特征以及疫情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尝试采用19912001年海南省万宁市的疟疾发病数据构建ARIMA模型,预测该地区2002年的疟疾疫情。但是,2000年之后,海南省疟疾疫情出现了波动回升的态势。然而,除了报告发病率,我们对2000年后海南省全省尺度的疟疾疫情并不了解。这些信息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防控部门有的放矢地开展疟疾防控工作。因此,本研究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探讨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根据气象因素构建海南省疟疾疫情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本研究是在既往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为准确预测海南省疟疾疫情,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19952008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年度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计算恶性疟、间日疟的累积月度发病率和112月的季节指数,绘制恶性疟、间日疟累积月度发病率分布图和季节指数图。2.采用Morlet小波作为小波变换的基函数,对发病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分别探讨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绘制等高线图、局部小波功率谱和全局小波功率谱,采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大小的功率。3.计算19952008年海南省各市县恶性疟、间日疟的累积发病率和年度发病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分组,分别绘制19952008年海南省各市县恶性疟、间日疟累积发病率分布图和年度发病率分布图。4.采用时间扫描聚类分析,探明恶性疟、间日疟的高发时段,在各时段分别进行空间扫描聚类分析,探明两种疟疾发病的聚集区及其变化情况。5.采用Ljung-Box Q检验分析疟疾月度发病率的自相关性,计算疟疾月度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互相关系数、标准误,采用容许值和方差膨胀因子进行自变量共线性诊断,筛选模型的自变量;根据散点图判定模型的函数形式。6.采用气象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中包含疟疾发病率的自回归效应。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引起共线性的自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的拟合。7.计算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预测值的决定系数、拟合值和预测值的残差,采用Ljung-Box Q统计量进行残差序列的白噪声检验。结果1. 19952008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的发病率逐年改变,总体呈显着下降的趋势(恶性疟:Z=-54.62, P < 0.01;间日疟:Z=-43.12, P < 0.01)。2.海南省各月均有恶性疟和间日疟发病,两种疟疾均高发于510月,在8月达到发病高峰(恶性疟:16.20/10万,间日疟:48.78/10万)。恶性疟、间日疟疫情存在显着的季节效应,其季节波动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3.对于恶性疟,2003年之前,每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003年之后,每年一次的流行高峰基本消失;19982006年,每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对于间日疟,2005年之前,每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005年之后,每年一次的流行高峰基本消失;19982006年,每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4.海南省各市县均有恶性疟和间日疟发病,其中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北部地区。1995年保亭县的恶性疟发病率为历年来的全省最高值(193.42/10万),1998年保亭县的间日疟发病率最为历年来的全省最高值(415.82/10万)。5.对于恶性疟,19951998年,海南省中南部的7个市县是一级聚类地区;19992008年,中南部和西南部的8个市县是一级聚类地区,东南部的2个市县是二级聚类地区。对于间日疟,19952001年,中南部的6个市县是一级聚类地区;20022004年,中南部的5个市县是一级聚类地区,东南部的2个市县是二级聚类地区;20052008年,中南部的4个市县是一级聚类地区,东南部的2个市县是二级聚类地区。6.海南省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N=0.0034×MT13.3559+0.0269×MT22.8131+0.8165×N1其中,MT1是之前一个月的平均温度、MT2是之前两个月的平均温度、N1是之前一个月的发病数。模型拟合值的校正决定系数为0.81,预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70;拟合值和预测值的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结论1. 19952008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的发病率呈显着下降的趋势。2003年以后,恶性疟每年一次的流行高峰基本消失;2005年以后,间日疟每年一次的流行高峰基本消失。19982006年,恶性疟、间日疟每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 19952008年,海南省恶性疟的高发区呈现从中南部向东南、西南部扩大的趋势,间日疟的高发区呈现从中南部向东南部扩大的趋势。3.采用本研究构建的幂函数预测模型,能够根据12月前的气象指标较好地拟合和预测海南省疟疾疫情。
周晓平[4](2007)在《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特有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分布,形成了独有的风、温、暑、湿、燥、寒季节性气候韵律。地理气候环境影响疾病发生及体质形成,在我国古代医籍中不乏相关论述。地理、气候、生态、产出、乃至人类的饮食、体质、疾病与证治各有异同,然而与其自身的环境系统是一致的。现代医学研究亦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等角度印证了这一思想。气候环境的差异影响疾病的病种分布与流行,对外感热病病程及其转归的影响不但是古代医家认识病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温病治法方论的重要基础。大多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都隶属于温病范畴,而众所周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主要是由气候和环境因素决定的。现代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变化,使得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出现新的态势。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频现的暖冬气候不但降低了机体适应气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微生物及其媒介越冬,易于形成雾日影响污染物扩散,使经由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发病增加。而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海洋温度变化,引起大气环流异常,一方面致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使疫源易于扩散,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各种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相关;另一方面,致空气微生物菌相变化,生物媒介及其病原体生长异常,甚则变异,使新的传染病(如SARS、人禽流感等)层出不穷。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中医学的外感病因学说。不同医家对病因的认识是受到医家所居、所见、所识、所感及当时的社会认识水平所限的。六淫说是中医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形成源于对气候环境的认识。在中医病因认识发展过程中,“六淫”学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六淫病因包括气候环境因素和物质性病因,其内涵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季节性的环境致病因素,二是病原性生物的致病因素,三是审证求因后的病因概括。正常或异常气候皆可影响人体健康,是六淫或六气为病的气象学基础,极端气象条件是六淫“过则为灾”致病的本质,主要气象因子的直接刺激作用是“六淫”为病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之一,“积渐、浸淫”是六淫为病的主要作用方式,而“非时之气为病”则是气候异常致病的经验总结。温病病因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对气象环境因素所致外感热病认识的发展,自《内经》始提出外感热病病因是“冬伤于寒”,即感寒伏邪说,后世有六淫化火论,时气与戾气说,直到吴又可提出杂气论,才将物质性病因从六淫病因中剥离出来,使外感病因明确为气候因素与物质性病因。自然界的“清气”是维持后天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由于现代工业发展,环境恶化,颗粒物及微生物气溶胶,大气中新增的气态污染物、环境电离辐射等使“温邪”为病不容忽视。“臭毒”是我国传统医学对环境污染致病的最初认识,古称“秽浊”、“龌龊”,现包括生物腐败物和气态污染物。“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实质与空气感染有关,其中颗粒物是空气感染的主要载体,微生物气溶胶是“温邪”传播的主要形式。其中急性放射损伤临床表现出具有伏气温病里热外发的典型特征,但病因确属外感,而且发病急骤,营血分见证快,故归之于“疠气”病因范畴。中医学对气象条件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①气象环境的病因作用,②疾病的季节倾向,③气候及天气变化对人体疾病发生及其病程尤其是临床表现的影响。温病的发生因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故有“时病”之称。由于四时主气不同,所形成的温邪各有特性,致人发病也有各自特点。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温邪作用于疾病发生的各个环节,如感邪途径,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与传播以及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等。气候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使机体对疾病的感受性有所变化,形成人体的节律性效应;同时也影响人体的病理过程,使疾病的发生与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时令特征;对温病的病种分布、临床症候及其传变、预后也有一定影响。温病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对感染性疾病认识与防治的经验积累,强调疾病的时令性,重视季节性气象因子对疾病发生及病情机转的影响。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创立就是对感染性疾病证治的科学概括。四时温病理论亦为气候环境因素诱发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辨证论治的临床依据。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时气节律及其内在关联性进行探析,是应用四时温病学说进行防治的基础。温病学理论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已日臻成熟,并已形成系统的治法方论。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病邪的发生和消长,尤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与气候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凡是在病程中出现“热”、“瘀”等病理环节或动血、生风、阴液损伤等病理征象的,都可参照温病治法进行治疗。可见,应用四时温病学说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环境“毒”致病,既是对“知时论证”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我国传统气象医学今后研究的重点。气候环境对古今疫病的流行影响作用不同,气候异常或者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饥荒、战乱,是古代催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现代人类抗灾减灾能力提高,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再是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而退行性疾病,人为因素带来的新疾病,是现代疾病模式的主力军。古往今来,气候、环境不断变迁,从而使温病流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明确气候环境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不仅是四时温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的应对新传染病的层出不穷,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加强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尤为必要,气候的任何变化都将对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应当深入探讨应用气候学、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温病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调查温度、海面升高、其他气候因素与病原相关的生态学联系,推动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马玉霞[5](2007)在《甘肃省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加剧了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它的环境问题,而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又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多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传染病暴发和传播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快该领域的研究,这无疑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择地形复杂、具有多种气候类型的甘肃省作为研究区域,首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全省88个县(区)1951-2005年6种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和2004-2005年逐日发病资料及相应的气候资料,重点分析了近30年甘肃省气候变化特征及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病率的影响。并利用GIS方法探讨了城市发展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最后用统计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建立了主要疾病的预测模型。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1)近30年,甘肃省是持续变暖的,其平均气温上升了1.10℃,变暖幅度为0.2-0.8℃/10a。从季节变化来看,全省气温变暖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夏季;而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快的分别是陇中半干旱区和河西干旱半干旱区,上升幅度分别为0.545℃/10a和0.560℃/10a。全省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季节差异较大,作为汛期的夏季降水减少最明显,从70年代开始持续减少,这也是导致全省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甘肃省气候特征整体上呈现暖干化趋势。(2)细菌性痢疾、甲肝、麻疹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发病,而乙脑、出血热、流脑属于地方性传染病。不同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全省菌痢发病率最高的在阿克塞县,为569.62/10万人;甲肝发病率最高的在舟曲县(甘南州),为198.9/10万人;麻疹发病率最高的在嘉峪关,为121.94/10万人:乙脑发病率最高的在陇南的成县,为2.108/10万人;出血热发病率最高的在甘南州的合作,为9.021/10万人;流脑发病的22个地区中,发病率最高的在甘南州夏河县,发病率为6.321/10万人。(3)甘肃几种主要传染病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细菌性痢疾和乙脑发病主要在7-9月;甲肝在8-10月;出血热在10-12月和2月;麻疹在3-5月;流脑在2-4月。各种传染病与气象要素都存在一定的同期和滞后相关性,其中,细菌性痢疾、乙脑月发病人数分别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以及月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气压呈负相关;而甲肝和流脑分别与气温、降水、湿度呈显着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麻疹与其它要素的相关性不如其他疾病显着,而与风速的相关性比较好。说明气象条件对传染病的发病和传播有很重要的作用。(4)城市不断发展,人口密度增大,会影响某些疾病的传播。其中,麻疹发病率在城市随城市化水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在郊区呈下降趋势;菌痢和甲肝发病率在城市和郊县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与疾病本身的传播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5)建立了各气候区痢疾和麻疹月发病人数的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相比较而言,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比线性模型好一些,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又比非线性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更好,说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疾病发病率预报是完全可行的。
曾渝[6](2006)在《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同人类生存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药产业,“如何用‘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新认识和改造传统的发展模式”,“如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努力使医药产业真正成为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成为新世纪我国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后发优势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使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不仅成为世界公认的制药大国,更要成为拥有独立创新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制药强国。本论文正是基于探索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才提出这样的课题。为此,本论文围绕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为剖析其问题之根源,将国际情况比较、产业发展现状、循环经济理论、经济模型推论、优选示范区域和实践运作范例结合起来,加以全面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新设计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来力求探索出一条引领我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实施战略及措施之路。本论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一、提出问题与定义。本论文着重研究医药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应当积极探索一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以依托和保护环境资源为目的的新型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在比较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之后,尤其是在剖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面临的困境以后,作者认为发展生态型医药产业是未来方向,并较全面和系统的提出了生态药业的概念,给出了初步的定义。此外,本论文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生态药业的基本概念,在生态药业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与关联、建设模型与条件比较、示范区域选择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二、基础理论研究。生态药业的理论研究,从五个方面入手:①遵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轨迹;②介绍循环经济分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从而揭示循环经济
王迎红[7](2005)在《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文中认为过去100多年中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全球变暖重要诱因之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气中浓度最高、上升速度最快的两种温室气体是CO2和CH4,均为含碳物质,而这两种物质的收支平衡与工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碳收支和地球碳循环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部分。我国为农业大国,工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中国,也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大、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区域。因此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原位测定对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一的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观测方法是获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第一手碳收支观测资料的前提。本文在课题组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改造了气相色谱仪分析技术,结合静态采样箱,建立了一套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且便于操作的静态箱采样/气相色谱分析系统; 并将所发展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全国16个生态站点的联网原位观测;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来对全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进行联网观测和研究。对气相色谱仪分析系统的拓展和改造为:采用时间差进样分析技术完成同一检测通道CH4和CO2的分析; 结合反吹外切技术优化改造分析气路,实现N2O的连续测定; 通过驱动气路和电路的改造,成功地把两个色谱电驱动通道扩展为四个气驱动通道; 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填料和柱长度以及载气流量,将分析温度调整为同一温度,从而将CH4、CO2和N2O的分析系统耦合在一起。实现同一台色谱仪一次进样同时对CH4、CO2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连续检测。突破过去的实验观测在整个观测期间都采用同一高度的采样箱,采用组合分体式采样箱进行观测,大大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和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适时增减延长箱,调节采样箱高度以适应不同排放通量状况下的测定,保证观测期间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所使用的静态箱/气相色谱观测系统的排放强度检测下限低于一般陆地生态系统的实际排放强度,观测结果可靠,准确度高。观测系统的误差<10%,远小于时间和空间差异带来的测量误差。联网观测研究采用顶层设计、各站合作、资源合理调配的管理方式。从采样方法、
李才旭,徐华章,林华[8](2002)在《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了解“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发病的影响。方法 将19961998年的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和疟疾发病情况的资料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97、1998年的年平均气温分别增加0. 4℃、0.9℃,平均降雨量分别增加19.8mm×31.8mm,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呈下降趋势,分别是下降 5.13‰、4.73‰。结论“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持续高温和降雨季节改变,使疟疾的主要传媒减少,疟疾发病也随之减少。
二、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湿地修复案例与分析 |
1.4.1 美国大沼泽地修复 |
1.4.2 盐城湿地保护区修复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发展与研究 |
2.1 保护区地理概况 |
2.1.1 位置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地质地貌 |
2.2 保护区历史发展 |
2.2.1 人类迁移史 |
2.2.2 渤海海侵史 |
2.2.3 天津成陆史 |
第3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景观生态研究 |
3.1 保护区贝壳堤特征分析 |
3.1.1 贝壳堤的形成特征 |
3.1.2 贝壳堤的保护价值 |
3.2 保护区牡蛎礁特征分析 |
3.2.1 牡蛎礁的演化特征 |
3.2.2 牡蛎礁的保护价值 |
3.3 保护区古泻湖特征分析 |
3.3.1 古泻湖的演化特征 |
3.3.2 古泻湖水资源状况 |
3.4 保护区植物特征分析 |
3.4.1 种质资源调查 |
3.4.2 植物区系分析 |
3.4.3 植被演替规律 |
3.5 保护区动物特征分析 |
3.5.1 鸟类资源 |
3.5.2 其他动物资源 |
3.5.3 湿地生态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综合评价 |
4.1 保护区评价发展与利用 |
4.2 AHP法构建 |
4.2.1 AHP法研究原理 |
4.2.2 层次模型构建 |
4.3 评价原则及标准 |
4.3.1 评价原则 |
4.3.2 构建层次模型 |
4.3.3 构建判断矩阵 |
4.3.4 层次权重结果分析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古海岸保护区的修复和利用 |
5.1 保护区修复原则 |
5.1.1 划分保护区域 |
5.1.2 恢复湿地水系 |
5.1.3 维持原有物种 |
5.1.4 保持原有土层 |
5.1.5 动物资源保护 |
5.1.6 合理规划利用 |
5.2 保护区湿地水系修复 |
5.2.1 湿地水系规划 |
5.2.2 湿地水质修复 |
5.2.3 湿地岸线改造 |
5.3 保护区植物群落修复 |
5.3.1 植物种子库 |
5.3.2 植物规划 |
5.3.3 植物封育管理 |
5.4 保护区动物群落保护 |
5.4.1 鸟类资源保护 |
5.4.2 其他动物资源保护 |
5.4.3 构建湿地生态链 |
5.5 保护区的合理利用 |
5.5.1 环境教育 |
5.5.2 科学研究 |
5.5.3 生态监测 |
5.5.4 社区参与 |
5.5.5 旅游构想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保护区植物物种调查 |
附录 B 保护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
致谢 |
(2)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疟疾的流行特征 |
二、疟疾疫情的影响因素 |
三、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四、传染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
第一部分 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
1 资料 |
1.1 研究现场 |
1.2 资料收集 |
2 方法 |
2.1 1995~2008 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时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
2.2 1995~2008 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1995~2008 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时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
3.2 1995~2008 年海南省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
4 讨论 |
4.1 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长期趋势和季节性分布特征 |
4.2 恶性疟、间日疟疫情的周期性分布特征 |
4.3 恶性疟、间日疟的主要疫区及其变化趋势 |
第二部分 海南省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研究 |
1 资料 |
1.1 资料收集 |
2 方法 |
2.1 提取气象数据 |
2.2 疟疾发病率的自相关分析 |
2.3 疟疾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互相关分析 |
2.4 拟纳入模型自变量的共线性分析 |
2.5 判定疟疾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函数关系 |
2.6 构建并拟合疟疾疫情预测模型 |
2.7 评估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疟疾发病率的自相关性 |
3.2 疟疾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互相关性 |
3.3 拟纳入模型自变量的共线性分析 |
3.4 疟疾发病率与气象因素关系的散点图 |
3.5 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的参数拟合 |
3.6 疟疾疫情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评估 |
4 讨论 |
4.1 疟疾疫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争议及其可能的原因 |
4.2 本研究筛选自变量的思路和方法 |
4.3 本研究与既往研究中模型构建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
4.4 海南省疟疾疫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分析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工作 |
小结 |
一、研究内容总结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地理气候环境是温病病因学形成的重要基础 |
(一) 我国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概述 |
(二) 地理气候环境与五方疾病的相关性 |
(三) 地理气候环境对温病学说形成的影响 |
1. 地理气候差异对外感热病的影响是医家认识病性的重要依据 |
1.1 气候南北差异对疫病的影响 |
1.2 气候变迁对医家认识病性的影响 |
2. 地理气候环境对外感热病病程及转归的影响是温病治法方论的基础 |
(四) 气候环境变化与当前温病发病的关系 |
1. 暖冬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
2. 厄尔尼诺与感染性疾病流行 |
2.1 厄尔尼诺与呼吸道感染 |
2.2 厄尔尼诺与肠道感染 |
2.3 厄尔尼诺与虫媒传染病 |
2.4 厄尔尼诺与其他传染病 |
3. 全球气候环境异常导致感染病流行的机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二、气候环境是中医外感致病学说的物质性内核 |
(一) 六淫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对气象因素致病的认识 |
1. 六淫概念的形成源于对气候环境的认识 |
2. “六淫”的嬗变体现中医学对气象环境因素致病的认识进程 |
2.1 医和的六气、六淫论 |
2.2 《素问》五气论和六淫说 |
2.3 王冰的运气论 |
2.4 陈无择的六淫论 |
3. 极端气象条件是六淫“过则为灾”致病的本质之一 |
3.1 气温 |
3.2 湿度(降水) |
3.3 气流 |
3.4 气压 |
3.5 光照 |
4. “非时之气为病”是气候异常致病的经验总结 |
5. “积渐、浸淫”是六淫致病的重要方式 |
(二) 温病病因说是对气象环境因素致病认识的发展 |
1. 温病病因说的形成是历代医家对病因认识的综合反映 |
1.1 感寒伏邪说 |
1.2 六淫化火论 |
1.3 时气、戾气说 |
1.4 杂气论 |
2. 气态污染物、气溶胶、电离辐射是温邪的物质基础之一 |
2.1 “臭毒”是我国传统医学对环境污染致病的最初认识 |
2.1.1 恶臭是“臭毒”的主要表现形式 |
2.1.2 气态污染物是“臭毒”的主要组成成分 |
2.2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实质与空气感染有关 |
2.2.1 颗粒物是空气感染的主要载体 |
2.2.2 微生物气溶胶是“温邪”传播的主要形式 |
2.3 电离辐射具有温邪致病的基本特征 |
3. 气象环境与温邪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温病发病学的核心内容 |
3.1 气象环境因素影响感邪途径 |
3.1.1 邪从口鼻而入 |
3.1.2 邪经皮毛而入 |
3.2 气象环境因素影响病原体 |
3.3 气象因素影响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 |
参考文献 |
三、研究气象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是防治四时温病的重要内容 |
(一) 气象环境因素形成人体的节律性效应探讨 |
1. 四时阴阳消长与升降浮沉节律 |
2. 四时与人的精神活动 |
3. 四时与脏腑功能活动 |
4. 四时与经气运行 |
5. 四时之气与气血脉象 |
6. 昼夜阴阳变化与营卫气血运行 |
7. 月相变化与气血盈亏 |
(二) “知时论证”是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温病的临床规律总结 |
1. 四时气候影响温病发生的时气特征 |
1.1 六气变化影响发病节律 |
1.2 季节时令影响新感温病 |
2. 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温病的地域性分布 |
2.1 水源与降雨量 |
2.2 气候改变 |
3. 气象环境因素影响温病的临床症候 |
4. 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温病的传变与愈后 |
(三) 应用四时温病学说防治与气候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 |
1. 感染性疾病 |
2. 心脑血管疾病 |
3. 变态反应性疾病 |
4. 肿瘤 |
5. 环境“毒”致病 |
(四) “知时达变”是温病学说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
1 人类疾病流行模式的三个阶段 |
2 我国古气候变化与疫病流行 |
2.1 气候与战乱对疫病流行的影响 |
2.2 气象灾害与饥荒对疫病流行的影响 |
3 气候环境影响疫病流行的特征分析 |
4. 气象环境影响温病发病的研究前景 |
4.1 感染性疾病的气象医学研究 |
4.2 气候环境致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4.3 中医药针对病因的防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简历 |
RESUME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5)甘肃省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回顾 |
1.1.2 现代人类活动扰动下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1.3 旧病重现和新增疾病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甘肃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近30年甘肃省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1.1 甘肃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1.2 平均气温月变化特征 |
3.1.3 平均气温的季节分布 |
3.1.4 全省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
3.2 近30年甘肃省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2.1 甘肃省平均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甘肃省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特征 |
3.2.3 甘肃省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
3.3 甘肃省气候区划 |
3.3.1 不同气候区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年变化分析 |
3.3.2 不同气候区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甘肃省各种传染病的分布和流行 |
4.1 甘肃省几种传染病发病人数分布 |
4.1.1 细菌性痢疾发病人数的分布概况 |
4.1.2 甲肝发病人数的分布概况 |
4.1.3 乙脑发病人数的分布概况 |
4.1.4 出血热发病人数的分布概况 |
4.1.5 麻疹发病人数分布 |
4.1.6 流脑发病人数分布 |
4.2 甘肃省各传染病发病率分布情况 |
4.2.1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布情况 |
4.2.2 甲肝发病率分布情况 |
4.2.3 乙脑发病率分布情况 |
4.2.4 出血热发病率分布情况 |
4.2.5 麻疹发病率分布 |
4.2.6 流脑发病率分布 |
4.3 甘肃省各市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布 |
4.3.1 不同市(区)菌痢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布 |
4.3.2 不同市(区)甲肝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布 |
4.3.3 不同市(区)乙脑和出血热发病人数分布 |
4.3.4 不同市(区)麻疹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布 |
4.3.5 不同市(区)流脑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布 |
4.3.6 几种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发病率情况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
5.1 甘肃省各种传染病发病的季节性 |
5.1.1 各种传染病的多发月份 |
5.1.2 菌痢发病的季节性 |
5.1.3 甲肝发病的季节性 |
5.1.4 乙脑发病的季节性 |
5.1.5 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 |
5.1.6 流脑发病的季节性 |
5.1.7 麻疹发病的季节性 |
5.2 疾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1 菌痢发病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2 甲肝发病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3 乙脑发病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4 出血热发病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5 流脑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2.6 麻疹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
5.3 城市发展对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5.3.1 张掖市城镇化发展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与气候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
5.3.3 城镇化发展对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5.4 全省几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预测模型 |
6.1 统计模型 |
6.2 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报模型 |
6.2.1 BP网络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6.2.2 BP法建立模式 |
6.2.3 BP法建模的实现 |
6.3 神经网络模型和统计模型的效果比较 |
6.3.1 历史样本的拟合效果比较 |
6.3.2 误差比较 |
6.3.3 独立样本预报效果比较 |
6.4 实际业务应用的初步方案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讨论与展望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6)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的背景——国内外医药产业面临的困境 |
1.1.3 解决问题的机遇——生物科技革命时代正在来临 |
1.1.4 加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1.2 生态产业革命与生态经济的发展 |
1.2.1 生态型工业 |
1.2.2 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
1.2.3 产业生态学的复合型经济 |
1.2.4 建设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 |
1.3 生态药业的定位与理论基础 |
1.3.1 生态药业的概念和内涵 |
1.3.2 生态药业的理论基础 |
1.3.3 发展生态药业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
1.3.4 加强生态药业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章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
2.1 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 |
2.1.1 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2 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2.2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 |
2.2.1 中国医药产业的总体概况和发展前景 |
2.2.2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2.2.3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天然与生态结合是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
2.3.1 天然疗法和天然药物广泛应用是医药科学发展未来之路 |
2.3.2 中药是国际社会天然疗法的主体 |
2.3.3 前景无限的生物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 |
2.3.4 “向海洋要药”——人类医药科技的新选择 |
第3章 生态药业的产业的定位及其关联理论分析 |
3.1 生态药业的产业定位 |
3.1.1 有关产业结构一般理论和分析 |
3.1.2 生态药业的产业定位 |
3.2 生态药业定位与结构调整优化 |
3.2.1 生态药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
3.2.2 产业定位与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
3.3 生态药业的结构优化 |
3.3.1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3.3.2 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 |
3.4 生态药业产业升级的模式与机制 |
3.4.1 传统医药产业升级的模式 |
3.4.2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 |
3.4.3 生态药业的升级机制 |
3.5 生态药业与关联产业分析 |
3.5.1 有关产业关联理论要点 |
3.5.2 产业关联的形态特征 |
3.5.3 与生态药业相关联产业 |
第4章 生态药业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
4.1 构建生态药业计量经济模型的涵义 |
4.1.1 天然药材资源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1.2 生态环境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1.3 社会相关支持能力计量经济分析 |
4.1.4 医药经济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药业综合评价模型 |
4.3 以海南省为例进行生态药业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4.3.1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3.2 数据的录入 |
4.3.3 分析结果 |
第5章 生态药业区域分布与发展比较 |
5.1 中药产业资源概况 |
5.1.1 中药资源蕴藏量概况 |
5.1.2 中药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
5.1.3 海洋药物资源状况 |
5.2 生态药业区域发展的指向 |
5.2.1 资源指向 |
5.2.2 技术及工业指向 |
5.2.3 金融资本指向 |
5.2.4 信息贸易指向 |
5.3 最具潜质条件的6 省区生态中药产业发展状况比较 |
5.3.1 云南省 |
5.3.2 贵州省 |
5.3.3 四川省 |
5.3.4 广西自治区 |
5.3.5 广东省 |
5.3.6 吉林省 |
5.4 生态药业发展方向及关键选择 |
5.4.1 现阶段生态药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
5.4.2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
5.4.3 建设生态药业科技园区是未来实践的关键 |
第6章 生态药业示范区域的最佳选择——海南 |
6.1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相关条件 |
6.1.1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
6.1.2 别具一格的人文社会环境 |
6.1.3 独具特色的天然药材资源 |
6.1.4 异军突起的医药产业 |
6.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几个突破口 |
6.2.1 着力推动地产中药材产业化 |
6.2.2 加快发展现代药物制剂工业 |
6.2.3 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多肽类生物制药基地 |
6.2.4 加强海洋药物研发 |
6.2.5 做大做强保健品产业 |
6.2.6 开发利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用药——黎药苗药 |
6.3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四大基础条件 |
6.3.1 生态环境基础 |
6.3.2 政策法规基础 |
6.3.3 管理体制基础 |
6.3.4 产业发展基础 |
第7章 海南生态药业的战略构想与目标 |
7.1 生态药业是海南发展医药产业的创新模式 |
7.2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
7.2.1 发展海南生态药业的指导思想 |
7.2.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总体思路 |
7.3 海南“十一五”期间发展生态药业的战略目标 |
7.3.1 成长目标 |
7.3.2 功能目标 |
7.3.3 生态目标 |
第8章 海南生态药业的创新模式设计 |
8.1 整体建设模式 |
8.1.1 基础层面―在全省范围内发展生态药业 |
8.1.2 中坚层面―把海口药谷等园区建设成为生态药业科技园区 |
8.1.3 高端闪亮点——建设生态型药厂和认证生态型产品 |
8.2 海口生态药业示范园区初步设计 |
8.2.1 海口生态医药工业园区定位及设计指导原则 |
8.2.2 园区规划建设的内容 |
8.2.3 园区规划技术概要 |
第9章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与重点 |
9.1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产业结构 |
9.1.1 着力发展新型化学制剂、现代中药产业与海洋创新药物三条产业带 |
9.1.2 以打造药业生产航母为目标,构建产业化体系,发展外向型经济 |
9.1.3 发展新剂型、新工艺,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药物研究体系 |
9.1.4 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骨干型医药企业 |
9.2 海南省发展生态药业的产业布局 |
9.2.1 在海口、琼海、澄迈等地区建立海南省医药工业产业基地和药物研发基地 |
9.2.2 在中部地区建立海南中药材现代化科技(种植)产业基地 |
9.2.3 在三亚地区建立海南省海洋药物研发基地 |
9.2.4 构建西部地区医药原料药基地 |
9.3 重点支持南药、黎药产业发展 |
9.3.1 建立三个中心,构建创新平台 |
9.3.2 建立三级阶梯的南药产业现代化 GAP 种植基地 |
9.3.3 整合资源,建立现代中药生产体系 |
9.3.4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9.3.5 加速现代中药产品的创新研究 |
9.4 重视开发海洋生物药物 |
9.4.1 做好海洋药物开发的规划工作 |
9.4.2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技术 |
9.4.3 整合资源,推动海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
9.5 侧重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第10章 构建海南生态药业政策保障体系 |
10.1 部分省市发展医药产业的政策概述 |
10.1.1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10.1.2 成立组织机构,统一加强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 |
10.1.3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系统 |
10.1.4 建立有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1.5 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 |
10.1.6 建立健全医药产业服务体系 |
10.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政策选择 |
10.2.1 通过立法营造发展生态药业的大环境 |
10.2.2 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发展生态药业的领导和指导 |
10.2.3 科学编制发展海南生态药业中长期规划 |
10.2.4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
10.2.5 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 |
10.2.6 建立医药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
10.2.7 加快医药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
10.2.8 营建发展海南生态药业的服务体系 |
第11章 结论 |
11.1 主要结论 |
11.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案例:海南定安县塔岭生态药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研究等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碳通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技术 |
第一节 微气象学方法 |
第二节 箱法 |
第三节 土壤浓度廓线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箱法观测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一节 箱效应 |
第二节 采样误差 |
第三节 不同净交换通量估算方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
引言 |
第一节 分析系统 |
第二节 采样箱系统 |
第三节 色谱工作站 |
第四节 仪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地点概况及观测方案 |
第二节 采样方法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文件 |
第四节 数据质量保证措施 |
第五节 误差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结果初步比对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森林土壤CO_2排放规律 |
第二节 农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 |
第三节 草地土壤CO_2排放 |
第四节 湿地土壤CO_2排放 |
第五节 淡水湖泊水面碳排放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研究[D]. 韩璐. 天津大学, 2019(01)
- [2]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3]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研究[D]. 肖丹.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3)
- [4]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D]. 周晓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5]甘肃省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研究[D]. 马玉霞. 兰州大学, 2007(04)
- [6]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D]. 曾渝.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2)
- [7]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D]. 王迎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5(06)
- [8]厄尔尼诺现象对保亭县疟疾传播的影响[J]. 李才旭,徐华章,林华. 中国热带医学,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