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服务指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胡骞文[1](2020)在《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文中提出香蕉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香蕉产业为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因香蕉自身的生长特性,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低温冷害、台风、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尤其是低温寒害对广西香蕉生产的威胁较大。为保障广西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定蕉农的生产种植收益,并改进传统农业保险在道德风险、供给需求不足、理赔困难等多方面的局限,开展创新型香蕉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与应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香蕉低温寒害风险为例,在对广西香蕉的低温寒害风险进行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对广西香蕉低温寒害气象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与定价展开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对广西香蕉产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的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表明,广西香蕉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增长,然而面临的低温寒冷害风险越来越严重;其次,通过选取1990~2017年的广西香蕉相关的气候、生产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指数平滑法、概率分布拟合方法等多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广西香蕉产业的低温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区划分析,结果表明南宁、梧州、贺州、河池等产区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低温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再次,基于广西香蕉低温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结论,进一步以广西最大的香蕉主产区南宁市为例,运用纯保险费率公式推导法研究分析了香蕉天气指数保险的纯费率,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香蕉冬季低温寒害风险的天气指数保险纯费率可设为1.43%,其它地区可根据风险区划在参照南宁市的保险费率基础上,计算各地的期望保险费率;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强化农户的保险教育培训、增加创新型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加大财政支持政策等推广和完善广西香蕉低温寒害指数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马德志[2](2020)在《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文中提出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气候低温冷凉,土壤犁底层厚而耕层浅,质地粘重,在玉米生长阶段常受到阴雨寡照和水汽交换不畅等气候因素影响,不但抑制种植密度提高,而且导致倒伏情况极易发生。此外当地农户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沿用传统耕作方式,这十分不利于发展黑龙江省玉米行业,严重影响农业效益和阻碍农民收入。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种植于852农场的36份玉米杂交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分析,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抗倒高产玉米品种,进而研究不同抗倒性品种倒伏机理及其相应的抗倒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为抗倒伏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为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的方法,将36份玉米品种分为3个不同级别抗倒高产型品种,其中高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鑫科玉2号、天和1号、东农265、p5697、禾田6号、龙育11、东农266和德美亚1号,共8个;中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德美亚3号、丰垦008、东农257、迪卡556、东农281、垦沃6、先达205、富单12、兴垦9号、丰垦139、天和2号、东农276、益农玉10、东农254、瑞福尔1号、绥玉29、克玉18和哈育189,共18个;低度抗倒高产型品种包括丰泽118、中玉990、禾田4号、大德216、丰禾7号、冠玉707、38P05、先达203、和育187和龙育10,共10个。(2)利用抗倒系数来表示品种性状在高低密度下的差异,通过对各项指标抗倒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将试验测定的16个评价倒伏的指标转化合成6个各自独立的综合指标。这6个综合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77.80%,且经过第二年试验证明选取的丰垦139、天和2号、德美亚3号和瑞福尔1号四个抗倒品种均未发生茎折,且产量较高,可见该筛选方法具有客观合理性。(3)根据品种间各性状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穗位高、穗位系数、茎秆折断强度、穗位以上叶面积和叶夹角、茎秆可溶糖含量、碳氮比、纤维素、半纤维素、皮层厚度、总维管束数目可作为评价玉米品种抗茎折能力的重要指标;植株抗推力、气生根条数、气生根入土深度、气生根干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评价玉米品种抗根倒能力的重要指标。(4)田间倒伏表现为天合2号未发生倒伏,丰垦139、瑞福尔1号和德美亚3号发生不同程度根倒。倒伏品种的发生与根系系统发育及台风影响有关,2019年“利奇马”和“玲玲”台风的影响,导致土壤含水量相比于去年显着增大,使根倒极易发生。(5)品种的抗根倒性、抗茎折性和产量均存在差异,分别表现为天合2号>瑞福尔1号>丰垦139>德美亚3号;天合2号>丰垦139>瑞福尔1号>德美亚3号;丰垦139>瑞福尔1号>天合2号>德美亚3号;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产量并不是最高的,需要运用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效结合,使抗倒伏玉米品种遗传特性得以充分表达,从而达到抗倒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沈国强[3](2017)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扰动水热资源的分配秩序,引起农田生态系统偏离其固有的自然过程,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也给农业生产活动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研究农作物分布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气候资源分布与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调控策略,对于农业生产科学地趋利避害、提高作物气候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北地区三大主栽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分布数据、生长发育数据和气候数据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最大熵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农作物分布格局和农业气候资源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量化了主导气候因子对作物气候适宜性的影响规律,并完成了对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空间区划,最后针对已种植区的分布和生长发育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气候适应性调控策略。本研究初步结论如下:(1)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无霜期和潜在生育期初日均呈现极显着提前趋势,而终日均呈现极显着推迟趋势,无霜期和潜在生育期长度明显增加,日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增加而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降水总量、日平均蒸散量、蒸散总量及太阳辐射总量的线性趋势不显着,呈现波动的年际变化趋势。气候资源总体呈现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气候资源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强,变率呈现北高南低特征。(2)东北地区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特征。东北地区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气候适宜性模型均达到了可信水平,影响作物气候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分别有4个(积温、日平均气温、降水总量和蒸散总量)、3个(降水总量、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蒸散量)、5个(生育期长度、生育期初日、降水总量、蒸散总量和日平均太阳辐射量)。主栽作物的气候适宜区与最适宜区呈现明显的北移东扩变化特征、不适宜区面积逐渐减少。(3)东北地区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1990—2013年,东北地区农作物总面积为39.4×104km2—41.7×10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为31.72%—33.53%,且呈现逐渐扩大趋势。其中,旱田面积先增后减、水田面积快速扩大,旱田与水田的面积比例由10:1缩小到6.27:1。旱田斑块数增多,破碎化趋势明显;旱田、水田与其他用地类型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空间位置上和转移方向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由旱田和其他用地类型转为水田两种转移方式的中心位置变化均接近200km,方向均为由西南向东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以2013年三大农作物的分布格局为例,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格局调控策略。本研究通过分析农作物和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作物气候适宜性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不仅深化了对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内在规律的理解,而且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科学地趋利避害、提高作物气候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谢志明[4](2014)在《硅对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硅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改善水稻、甘蔗和冬瓜等植物的生长发育,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缓解作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与生理活动,具体表现为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缓解重金属离子毒害、提高作物的耐盐碱能力、维护植物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提高其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降低植物水分蒸腾等。本论文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共设五个硅肥用量处理,分析了硅对黑土、冲积土、盐碱土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各生育时期物质代谢产物、保护酶、膜脂过氧化、光合特性、形态指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了解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提高玉米生产潜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用量的硅肥对三种类型土壤中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显着影响,在三种类型土壤中当硅肥用量为150kg/hm2时,为影响种子萌发特性各指标的临界阈值,当在无胁迫的黑土和冲积土中,玉米种子发芽率不受硅肥用量的影响;在盐碱土中施用硅肥能显着的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不同类型土壤中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一定浓度硅肥的施用呈正相关。硅肥不能改变黑土和冲积土中玉米种子自身的发芽潜力,但能提高玉米种子活性。在黑土和盐碱土中,140mg/kg的硅肥用量处理下,玉米各项酶活性最大;冲积土中,105mg/kg的硅肥处理为适宜的硅肥用量。硅能够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中玉米籽粒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淀粉含量。在黑土上,硅肥对玉米籽粒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影响,硅肥用量为225kg/hm2处理下玉米籽粒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含量最高;在冲积土上,硅肥用量大于150kg/hm2的处理均可显着影响玉米籽粒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在盐碱土上,当硅肥用量为225kg/hm2时在各个生育时期表现为这三种代谢物质的最大值。在黑土和冲积土中,施硅肥的处理均能够有效提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在整个生育期间,三种土壤类型玉米叶片中MDA、SOD、POD、CAT活性均受硅肥施用量的影响;在盐碱土中,施用硅肥可以缓解玉米生育前期受盐碱胁迫的伤害,当硅肥达到一定用量时,能够维持玉米生育后期叶片的功能。在黑土中,获得较高叶绿素含量的硅肥用量为225kg/hm2;在冲积土和盐碱土中,适宜的硅用量为150kg/hm2;在盐碱土上,当硅肥用量大于90kg/hm2时,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硅肥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150kg/hm2是获得高水平叶绿素最适的施肥量。大喇叭口期—成熟期,玉米的Fv/Fm、ΦPSⅡ、qP在三种类型土壤上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后减”,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而NPQ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在黑土、冲积土、盐碱土中能获得最大光合速率的硅肥用量分别为225kg/hm2、150kg/hm2和150kg/hm2;在这三种类型的土壤中,一定用量的硅肥能显着的降低玉米叶片蒸腾速率;在无胁迫的黑土和冲积土中,各硅肥处理对玉米叶片胞间CO2浓度影响不显着。在盐碱土的胁迫条件下,玉米叶片胞间CO2浓度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显着增加,最大值出现在硅肥用量为225kg/hm2处理下。在黑土和冲积土中,硅肥用量为150kg/hm2时即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在盐碱土中,硅肥用量为150kg/hm2时,可提高玉米生长的前期和后期不同阶段叶片气孔导度。在三种类型土壤中,使玉米形态指标最优的硅肥施用量均为150kg/hm2处理;在黑土、冲积土和盐碱土中,能获得最高产量及最优的产量构成因素硅肥的用量分别为225kg/hm2,150kg/hm2和225kg/hm2。
王恒[5](2014)在《吉林省土壤—水稻系统环境质量分析评估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直接、重大影响;是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为了更合理地分析评估土壤--水稻系统环境质量及预测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本论文系统地研究吉林省两个代表性水田区域土壤中重金属(Pb、Cr、 Cu、Ni、Zn、Cd)的污染现状和来源解析;分析土壤性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模型预测;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表征重金属对该地区土壤生态风险;通过实际田间模拟试验,探讨在不同污染浓度条件下Pb、Cd和Cu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对了解研究区水稻灌区土壤污染状况、研究区水稻灌区水稻质量安全,提出安全农产品的基地规划和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进行规避或修复都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耕层土壤中Pb、Cr、Cu、Ni、Zn、Cd含量分别有85.33%、80.67%、48%、63.33%、76.67%和95.3%超过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延边州灌区耕层土壤中Pb、Cr、Cu、Ni、Zn、Cd含量超过吉林省背景值比例显着高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分别有100%、92.85%、61.14%、77.14%、97.14%和22.85%,说明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和延边州灌区耕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已经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且延边州灌区受到影响比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更加严重。其中,前郭灌区、饮马河灌区、伊通河灌区、安图灌区、布尔哈通河灌区和珲春灌区多种重金属超标。第二松花江流域水稻土重金属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r、Cu和Ni主要来源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重金属Pb和Zn元素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重金属Cd元素受人类农业活动影响显着。延边州水稻土重金属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Pb、Cu、Zn和Cd元素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重金属Cr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金属Ni元素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延边州灌区稻米中Pb、Cr元素有个别样点超过国家食品标准最大限值(GB2762-2012)。说明延边州灌区产出的部分稻米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值得引起关注。延边州灌区水稻对土壤中Pb、Cr、Cu、Ni、Zn和Cd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Zn﹥Cd﹥Cu﹥Ni﹥Cr﹥Pb。从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角度出发,延边州灌区土壤Zn、Cd、Cu等元素污染需要优先关注。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延边州稻米吸收重金属元素的预测模型,对于稻米中Pb、Cu、Ni元素,本研究得到相应线性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其在稻米中含量。对于稻米中Cr元素,应用对数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稻米中Cr元素含量。单一Pb和Cd的低浓度重金属添加条件下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发育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毒害作用明显。重金属污染不同添加水平对水稻产量均有影响,单一污染条件下水稻产量降低8~35.4%;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产量降低23.4~62.6%。外源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稻体后在不同器官进行再分配,其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及重金属在不同部位分配有很强的分异特性。对稻米中Pb、Cd和Cu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Pb、Cd和Cu单一和复合添加水平土壤其水稻稻米中Pb、Cd和Cu含量均显着增加,外源Pb、Cd的加入显着增加了稻米中Pb、Cd的含量,其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中规定的最大允许限值。复合污染添加时,水稻稻米中Cu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说明Cu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不仅与土壤中Cu元素含量有关,同时可能受到土壤组分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添加水平的水稻各部位生物富集系数大小遵循根系﹥茎叶﹥稻米的顺序,生物富集系数(BCF)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复合污染显着高于单一污染生物富集系数(BCF)。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已经出现累积现象。延边州灌区土壤样品与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土壤样品相比单因子指数除Cd元素外处于尚清洁等级和轻度污染等级的样品比例普遍偏高。延边州灌区土壤各重金属积累高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值得更多关注,防止污染进一步加重。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和延边州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绝大部分未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基本上对作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但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为全国统一标准,对于吉林省土壤来讲以国家土壤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有可能存在对污染评价不准确的现象,今后研究应该进一步确立有针对性的土壤质量标准。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和延边州灌区土壤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现出在个别样点上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整体情况尚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永舒榆灌区、饮马河灌区、伊通河灌区、布尔哈通河灌区和安图灌区由于处于警戒级和轻污染比例偏高,不适宜建立绿色食品产地。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区域各重金属元素均有不同比例的轻度污染。与单因子污染指数相比,地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域土壤外源重金属污染评价更加灵敏。第二松花江流域灌区和延边州灌区土壤虽然各有不同重金属出现积累现象,并且达到轻度污染水平,但是研究区域土壤总体处于轻度生态风险水平。
王连喜,孔坚文,李琪,肖玮钰[6](2013)在《中国北方地区几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几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低温冷害、霜冻和干热风,对其各类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干旱指标是从监测、防御、经济损失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5个方面来分别描述;冷害指标就目前常见的几类进行了简要介绍;霜冻指标多针对不同作物给出具体判别标准;干热风指标从气象、判别、危害和防御4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了不同指标的优缺点,同时也对这些灾害指标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提出了看法,为形成北方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为今后该地区各类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撑。
徐晶晶[7](2013)在《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受制于气候条件。近50年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日辐射总量呈下降趋势。中国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广泛,生态区之间差异较大,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稻安全生育期变化特征,明确气候变化对其影响,可为调整其布局、合理安排播栽期提供理论依据。水稻安全生育期的变化,改变了抽穗期的气候条件,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相应发生变化。明确不同生态区水稻最大最适叶面积指数,可为目标产量的准确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水稻安全成熟界限温度、灌浆结实阶段所需积温、抽穗结实最适温度等指标,计算中国不同生态区水稻的理论安全成熟期及最佳抽穗结实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水稻理论安全成熟期及最佳抽穗结实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由最佳抽穗结实期的理论日期计算抽穗期的自然光强,利用修正的门司正三公式模拟不同年代水稻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不同稻区的水稻安全成熟期大致呈纬向分布,由南向北逐渐提早。安全成熟期的分布以东北单季稻区最早,是9月中旬;四川盆地单季稻区是10月中旬;云南高原单季稻区是10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居中,一季中稻是10月底至11月上旬,双季晚稻是11月上旬;华南地区最晚,双季晚稻是11月中下旬。不同稻区水稻最佳齐穗期的分布规律与安全成熟期大致相同,东北地区最早,是7月底至8月上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是9月上、中旬,双季晚稻是9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双季晚稻是10月上旬。2.安全成熟期的变化趋势以云贵高原单季稻区、东北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相对明显,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则相对迟缓。1961-2007年间中国水稻成熟期平均推迟1d。安全成熟期变化的高值区为云贵高原单季稻区,平均延迟9d;其次为华南双季稻区,平均延迟6.5d;东北单季稻区,平均延迟6d;四川盆地单季稻区,平均延迟4.5d;长江中下游地区,延迟趋势较小,单季稻区平均延迟2.5d,双季稻区平均延迟1.5d。各稻区的最佳齐穗期均有不同程度地延迟,与安全成熟期相比,延迟趋势加大,1961—2007年间中国水稻最佳齐穗期平均推迟7d。其中以云贵高原单季稻区推迟最为明显,平均推迟9.5d;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平均推迟8d;华南双季稻区平均推迟7d;东北单季稻区平均推迟6d;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延迟趋势较小,平均推迟5.5d。3.1960—2007年,抽穗期的最适叶面积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与60s相比,近50年东北单季稻区平均提高2.1,云贵高原单季稻区、四川盆地单季稻区平均提高2.6,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平均提高2.85±0.05,华南双季稻区平均提高3.0左右。我国不同稻区最大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华南双季稻区以及云贵高原单季稻区中低海拔地区为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的高值区。2000s高产田块的叶面积指数可达8左右,部分地区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可高达9左右。云贵高原单季稻区的高海拔地区(2000m以上)为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的低值区,仅4.4左右;东北单季稻区等寒地水稻种植区的LAI也较低,最适LAI为5.3左右。
翁白莎[8](2012)在《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水循环过程的一类极值过程,干旱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呈现出广发频发态势,危及到流域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干旱事件的发生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双重特性,需在遵循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模式进行应对。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提出广义干旱的内涵及定量化评价方法;结合自然气候变化、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水利工程调节等对干旱事件的影响特性,构建广义干旱演变的整体驱动模式,并定量识别其驱动机制;结合干旱事件演变的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广义干旱风险评价方法与基于3S技术的广义干旱风险区划方法;从节流与开源两方面提出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措施,并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在上述理论与技术的支撑下,选取干旱事件频发的东辽河流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识别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的驱动机制可知,流域广义干旱在19601981年主要受自然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调节的影响,在19822010年主要受自然气候变化、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调节的影响。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指标的计算结果与梨树县和公主岭市典型场次的实际旱情较为一致,且该指标在东辽河流域的模拟效果要优于标准化降水指标、Palmer干旱指标和缺水率指标。采用广义干旱评价指标分析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的时空分布情况可知,19602010年流域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年代间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年代流域广义干旱次数、持续时间和强度的重心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转移。通过评价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且绘制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区划图可知,流域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金满水库、八一水库、椅山水库、安西水库、三良水库的供水范围内,以及下游的南崴子灌区、秦屯灌区、梨树灌区和双山灌区。人为气候变化、下垫面条件变化(主要是土地利用变化)、水利工程的调节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高风险区的面积减少,而低风险区的面积增加。通过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田间土面蒸发和流域外调水三个方面提出了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方案且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可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可使部分评价单元广义干旱风险值降低,同时又提高了另一部分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减少田间土面蒸发,可使流域大部分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实行流域外调水后,可以降低流域水利工程供水范围内的评价单元的广义干旱风险值。通过本研究,将进一步发展变化环境下干旱应对理论与技术,并为东辽河流域干旱综合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王蕾[9](2012)在《朝鲜农作物遥感估产及粮食生产潜力评价》文中认为朝鲜,作为世界各国均高度关注的国家,其粮食安全问题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利用1995-2005年朝鲜粮食产量数据和水稻、玉米生育关键期内的每半月GIMMS-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统计模型方法尝试构建高精度并符合朝鲜实际状况的农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模型,对1982-2006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估算;利用朝鲜27个气象站点多年观测数据选择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估算农作物潜在生产力,并选取能客观反映朝鲜粮食安全状况的指标尝试构建朝鲜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以期揭示朝鲜粮食估测产量及农作物潜在生产力的安全状况,为朝鲜国际援助应急体系及应急预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9月下半月与10月上半月的NDVI累积量分别与水稻、玉米产量数据线性拟合效果最好,可作为农作物遥感估产模型,估产相对误差在12%左右,朝鲜估测粮食产量年季波动较大,发生自然灾害的年份产量较低;农作物潜在生产力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发生自然灾害的年份生产潜力值较低并且局部出现异常值;粮食估测产量与农作物潜在生产力的比值多数在10%-20%之间,个别年份可达30%,可见朝鲜粮食产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上述基础上,基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五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对朝鲜1982-2006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的结果显示,朝鲜粮食除1990年刚好处于安全状态外,其它年份粮食均存在不安全因素,其中1986年、1988年、2000年处于极不安全状态,朝鲜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而在理想状态下,朝鲜所有年份均在安全级以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即朝鲜全境所生产出的最大粮食产量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满足全国人的生活需求,朝鲜潜在粮食生产总体安全,朝鲜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何奇瑾[10](2012)在《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的需求,根据我国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地理分布数据和19612010年10km×10km空间分辨率的逐日气象资料,结合已有影响作物地理分布的限制因子,从全国范围和年尺度筛选出了影响我国玉米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潜在气候因子对玉米(春玉米、夏玉米)种植分布影响的贡献,确定了影响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构建了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模型,给出了玉米(春玉米、夏玉米)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并据此进行了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划分;进而分析了最近50年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各主导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最大熵模型可以用于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不同类型玉米主导气候因子的贡献、重要性排序及影响因子数均不相同:影响玉米(包括春玉米、夏玉米、套玉米)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日数、≥10℃积温、年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降水、湿润指数;影响春玉米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10℃积温、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日数、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均温度、年降水、湿润指数和气温年较差;影响夏玉米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年均温度、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日数、≥10℃积温、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降水和湿润指数。(2)根据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种植分布—气候关系模型给出的玉米(春玉米、夏玉米)作物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p),按照p<0.05为气候不适宜区;0.05≤p<0.33为气候次适宜区;0.33≤p<0.66为气候适宜区;p≥0.66为气候最适宜区的划分标准,给出了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等级划分,得到的春玉米可种植北界(52.6°N附近)与实际种植界线基本一致。(3)19612010年影响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呈显着的时空变化:全国范围的热量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东北地区增加最为显着,且以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变化最明显;水分呈波动式变化,19711980年和20012010年干旱半干旱区扩大,湿润区的湿润程度低于常年。(4)19612010年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可种植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春玉米种植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明显扩大,近10年气候适宜区总面积达3.4×106km2,潜在可种植界线自70年代开始经历了南移—北抬—维持的变化,最大北抬达1.4个纬度,水分逐渐成为气候变暖背景下作物种植分布的限制因素;夏玉米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东扩、气候适宜区南扩,近10年全国总的可种植面积超过6.7×106km2,可种植区的重心总体呈北移趋势,最大纬向移动达110km。仅考虑气候因素影响时,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生产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关于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服务指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服务指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基础 |
2.1 相关概念说明 |
2.1.1 天气指数保险概念的界定 |
2.1.2 天气指数保险的基本特征 |
2.1.3 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流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气象学理论 |
2.2.2 风险区划理论 |
2.2.3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大数法则 |
第三章 广西香蕉生产现状及主要的气象风险 |
3.1 广西香蕉生产现状 |
3.1.1 面积与产量 |
3.1.2 种植区域分布 |
3.1.3 品种情况和品牌建设 |
3.2 广西香蕉生长的主要气象风险 |
3.2.1 台风、洪涝及干旱风险 |
3.2.2 低温寒冷冻害风险 |
3.3 广西香蕉的低温寒害风险的灾损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低温寒害风险的广西香蕉风险区划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计算方法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致灾因子危害性分析 |
4.2.2 承灾体暴露性分析 |
4.2.3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4.3 综合风险区划结果 |
第五章 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 |
5.1 纯费率厘定的基本思路 |
5.2 以南宁市为基准地区的纯费率厘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相对气象产量的确定 |
5.2.3 天气指数的构建 |
5.2.4 纯保险费率的厘定 |
5.3 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各市纯费率厘定 |
5.3.1 广西各市纯保险费率关系 |
5.3.2 基于风险区划的各地纯保险费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
6.2.2 将农户保险教育培训纳入农业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中 |
6.2.3 选择代表性区域开展广西香蕉天气指数保险试点 |
6.2.4 加大财政支持,明确创新性险种补贴标准 |
6.2.5 增强农业生产遭受双重或多重灾害风险时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 |
1.2.2 玉米倒伏的类型 |
1.2.3 玉米倒伏的危害 |
1.2.4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Ⅰ材料 |
2.1.2 试验Ⅱ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2.1 试验Ⅰ地点概况 |
2.2.2 试验Ⅱ地点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Ⅰ-抗倒高产品种筛选试验 |
2.3.2 试验Ⅱ-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玉米倒伏率 |
2.4.2 植株形态 |
2.4.3 茎秆性状 |
2.4.4 力学特性 |
2.4.5 理化性质 |
2.4.6 显微结构 |
2.4.7 根系性状 |
2.4.8 土壤指标 |
2.4.9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倒高产品种筛选 |
3.1.1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的抗倒系数 |
3.1.2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抗倒系数的相关分析 |
3.1.3 36份玉米杂交种各性状抗倒系数的主成分分析 |
3.1.4 36份玉米杂交种抗倒高产能力综合评价 |
3.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倒伏性状比较 |
3.2.1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田间倒伏类型、倒伏分级和倒伏率 |
3.2.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 |
3.2.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抗推力 |
3.2.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指数 |
3.2.5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性状 |
3.2.6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性状 |
3.2.7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气生根性状 |
3.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1 植株、茎秆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2 茎秆内在因素的相关分析 |
3.4.3 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4 根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抗倒高产玉米品种筛选 |
4.2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倒伏情况 |
4.3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植株形态性状比较 |
4.4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茎秆性状比较 |
4.5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土壤和根系性状比较 |
4.6 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一、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二、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进展 |
三、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分区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特色 |
一、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特色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数据介绍 |
一、技术路线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潜在生育期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参考作物潜在蒸散量算法 |
二、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
三、无霜期与潜在生育期的确定 |
四、趋势分析法 |
第二节 无霜期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无霜期初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二、无霜期终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三、无霜期持续日数的时空特征 |
第三节 潜在生育期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初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终日出现日期的时空特征 |
三、潜在生育期持续日数的时空特征 |
第四节 潜在生育期热量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积温的时空特征 |
第五节 潜在生育期水分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降水总量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日平均蒸散量的时空特征 |
三、潜在生育期蒸散总量的时空特征 |
第六节 潜在生育期辐射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
一、潜在生育期日均太阳辐射量的时空特征 |
二、潜在生育期太阳辐射总量的时空特征 |
第七节 讨论与小结 |
一、讨论 |
二、小结 |
第四章 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MaxEnt模型原理与方法 |
二、MaxEnt模型适用性评价 |
三、主导气候因子筛选 |
四、气候适宜区划分 |
第二节 玉米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一、玉米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玉米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玉米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三节 大豆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大豆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大豆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大豆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四节 水稻潜在分布的气候适宜性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水稻气候适宜性模型及验证 |
二、影响水稻气候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三、水稻气候适宜性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
一、讨论 |
二、小结 |
第五章 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 |
第一节 农作物分布格局特征 |
第二节 农作物变化格局特征 |
一、农作物斑块数量与面积变化 |
二、农作物变化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农作物布局与气候适宜性的关系 |
一、农作物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二、农作物变化的气候适宜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作物格局的气候适应性调控 |
第一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空间调控策略 |
第二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时间调控策略 |
一、玉米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二、大豆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三、水稻气候适应性种植时间调控 |
第三节 气候适应性的种植品种调控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
二、东北地区农作物的气候适宜性与主导因子 |
三、东北地区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 |
四、东北地区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调控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硅对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硅与其它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 |
二、 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三、 硅对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 |
四、 硅对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一、 试验材料 |
二、 供试土壤 |
三、 室内发芽试验 |
四、 大田试验方法 |
五、 测定方法 |
六、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一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各指标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二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物质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一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二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三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淀粉含量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叶片保护酶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第一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二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时期光合性能的影响 |
第一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二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时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三节 硅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光合性能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形态与产量的影响 |
第一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第二节 硅对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一、 结果与分析 |
二、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 硅对玉米发芽指标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
二、 硅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
三、 硅对玉米形态与产量的影响 |
第二节 展望 |
一、 关于硅对不同地区土壤条件下玉米生长与各自当地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 |
二、 关于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的硅肥精准施用的研究 |
三、 关于苏打盐碱胁迫下硅对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吉林省土壤—水稻系统环境质量分析评估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特色、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一、 第二松花江流域概况 |
二、 延边州地区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
一、 引言 |
二、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一、 第二松花江流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值及来源解析 |
二、 延边州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值及来源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迁移特征及水稻吸收积累预测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引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一、 土壤性质与重金属污染状况 |
二、 水稻重金属含量现状 |
三、 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相关关系 |
四、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特征 |
五、 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累积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b、Cd和Cu 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引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一、 Pb、Cd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 |
二、 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的分异特性 |
三、 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的迁移分析 |
四、 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对水稻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五、 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对土壤-水稻系统中转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水稻系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 引言 |
二、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及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一、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中国北方地区几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灾害指标的理论分析 |
2.1 干旱 |
(1) 干旱监测类指标 |
①气象干旱指标 |
②农业干旱指标 |
③水文干旱指标 |
④社会经济干旱指标 |
⑤基于遥感的干旱指标 |
(2) 干旱防御类指标 |
(3) 经济损失评估类指标 |
(4) 人类活动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类指标 |
(5) 科技进步类指标 |
2.2 低温冷害 |
(1) 热量指数指标 |
(2) 生长季温度距平指标 |
(3) 生长发育关键期冷积温指标 |
(4) 生长季积温指标 |
(5) 综合指标 |
2.3 霜冻 |
(1) 棉花的霜冻指标 |
(2) 小麦、玉米的霜冻指标 |
2.4 干热风 |
(1) 气象指标。 |
(2) 判别指标。 |
(3) 危害指标。 |
(4) 防御指标。 |
3 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 讨论和展望 |
(7)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 研究背景 |
1.1 光热资源变化 |
1.2 中国水稻生产 |
1.3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水稻安全生育 |
2.2 叶面积指数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与作用 |
2.3 叶面积指数模拟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稻安全成熟期及最佳齐穗期变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数据来源与整理 |
1.3 数据计算方法 |
1.4 空间插值与结果表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成熟期 |
2.2 最佳齐穗期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模拟 |
1.2 太阳辐射日总量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抽穗前后(40d)群体上方平均自然光照强度的变化 |
2.2 消光系数K的演变 |
2.3 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变化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安全成熟期及最佳抽穗期变化 |
1.2 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平均分布 |
1.3 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
2 结论 |
2.1 安全成熟期和最佳抽穗期的平均分布 |
2.2 安全成熟期和最佳抽穗期的变化趋势 |
2.3 不同稻区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平均分布 |
2.4 抽穗期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 |
3 创新点及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3.1 创新点 |
3.2 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2.2 干旱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2.3 干旱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2.4 干旱风险区划研究进展 |
1.2.5 干旱风险应对研究进展 |
1.2.6 存在问题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理论框架及技术体系 |
2.1 研究背景 |
2.2 广义干旱的内涵 |
2.3 广义干旱的驱动机制 |
2.4 广义干旱的定量评价 |
2.4.1 广义供水量 |
2.4.2 广义需水量 |
2.4.3 广义干旱评价指标 |
2.5 广义干旱的风险评价 |
2.6 广义干旱的风险区划 |
2.7 广义干旱的综合应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河流水系 |
3.1.4 气候水文 |
3.1.5 土壤特征 |
3.1.6 植被特征 |
3.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3.3 流域土地利用概况 |
3.4 流域水资源概况 |
3.4.1 流域水资源量 |
3.4.2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3.5 流域历史旱情概况 |
3.5.1 流域干旱灾害特征 |
3.5.2 流域干旱灾害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驱动机制识别 |
4.1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
4.1.1 大气水汽含量 |
4.1.2 降水量 |
4.1.3 气温值 |
4.1.4 潜在蒸发量 |
4.1.5 天然径流量 |
4.1.6 土壤含水量 |
4.2 流域下垫面条件演变规律分析 |
4.2.1 土地利用条件 |
4.2.2 水利工程条件 |
4.3 流域广义干旱驱动模式识别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模拟平台 |
5.1 需求分析与整体开发思路 |
5.2 WEP-DL 模型结构 |
5.3 WEP-DL 模型要素过程 |
5.4 WEP-DL 模型输入数据及格式化处理 |
5.4.1 数字高程信息 |
5.4.2 土壤信息 |
5.4.3 土地利用信息 |
5.4.4 气象水文信息 |
5.4.5 水利工程信息 |
5.4.6 社会经济及供用水信息 |
5.5 WEP-DL 模型校验与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定量化评价 |
6.1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构建 |
6.1.1 指标构建 |
6.1.2 指标验证 |
6.2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指标模拟效果分析 |
6.2.1 对比 DI 指标与 SPI 指标模拟结果 |
6.2.2 对比 DI 指标与 PDSI 指标模拟结果 |
6.2.3 对比 DI 指标与 RWD 指标模拟结果 |
6.3 流域广义干旱评价内容识别 |
6.4 流域广义干旱时空分布规律 |
6.4.1 流域广义干旱次数分布规律 |
6.4.2 流域广义干旱持续时间分布规律 |
6.4.3 流域广义干旱强度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区划 |
7.1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方法 |
7.1.1 边缘分布函数的确定 |
7.1.2 联合分布函数的选取 |
7.1.3 重现期分析 |
7.1.4 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分析 |
7.2 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分析 |
7.2.1 自然气候变化情景 |
7.2.2 人为气候变化情景 |
7.2.3 下垫面条件变化情景 |
7.2.4 水利工程调节情景 |
7.2.5 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东辽河流域广义干旱风险应对 |
8.1 应对目标 |
8.2 应对策略 |
8.3 解决方案 |
8.3.1 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
8.3.2 减少田间土面蒸发 |
8.3.3 流域外调水 |
8.4 应对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表 1 几种主要的气象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附表 2 几种主要的农业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附表 3 几种主要的水文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附表 4 几种主要的社会经济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附表 5 几种主要的基于遥感的干旱指数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致谢 |
(9)朝鲜农作物遥感估产及粮食生产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遥感估产及预测研究 |
1.2.2 农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1.2.3 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条件概况 |
2.1.2 农业生产概况 |
2.2 数据准备及处理 |
2.2.1 朝鲜遥感影像数据 |
2.2.2 朝鲜统计数据 |
第三章 朝鲜粮食生产潜力估算及安全评价 |
3.1 农作物潜在生产力估算 |
3.1.1 农作物潜在生产力估测模型介绍 |
3.1.2 气象因子时空分布格局 |
3.1.3 潜在生产力时空分布格局 |
3.2 农作物潜在生产力安全评价 |
3.2.1 粮食安全概念及模型介绍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4 评价分值的计算 |
3.2.5 安全等级界限的划定 |
3.2.6 潜在生产力安全评价 |
第四章 朝鲜农作物产量估算及安全评价 |
4.1 农作物年产量估算 |
4.1.1 农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模型介绍 |
4.1.2 农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模型的建立 |
4.1.3 农作物年产量估算 |
4.1.4 农作物产量年际变化特征 |
4.2 农作物估测产量安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评价分值的计算 |
4.2.3 安全等级界限的划定 |
4.2.4 朝鲜粮食安全评价 |
4.3 朝鲜粮食估测产量与潜在生产力差异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1.2.2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资料 |
2.4.1 文献资料 |
2.4.2 作物地理分布数据 |
2.4.3 气象数据 |
2.4.4 气象资料插值处理 |
2.5 研究方法 |
2.5.1 潜在气候因子筛选 |
2.5.2 气候因子计算 |
2.5.3 气候适宜性 |
第三章 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3.1 模型适用性评价 |
3.2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 |
3.3 气候适宜性分析 |
3.3.1 气候适宜性划分 |
3.3.2 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
3.3.3 与已有研究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4.1 模型适用性评价 |
4.2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 |
4.3 气候适宜性分析 |
4.3.1 气候适宜性划分 |
4.3.2 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
4.3.3 与已有研究比较 |
4.3.4 种植北界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动态 |
5.1 主导气候因子的年代际变化 |
5.2 潜在种植分布的动态变化 |
5.2.1 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5.2.2 气候适宜区的面积变化 |
5.3 潜在种植北界的动态变化 |
5.3.1 潜在种植北界的年代际变化 |
5.3.2 潜在种植北界年代际变化的气候驱动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
6.1 模型适用性评价 |
6.2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 |
6.3 气候适宜性分析 |
6.3.1 气候适宜性划分 |
6.3.2 主导气候因子分析 |
6.3.3 与已有研究比较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动态 |
7.1 主导气候因子的年代际变化 |
7.2 潜在种植分布的动态变化 |
7.2.1 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7.2.2 气候适宜区的面积变化 |
7.3 气候适宜区重心的移动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影响我国玉米(春玉米与夏玉米)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 |
8.1.2 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气候适宜性划分 |
8.1.3 1961~2010 年主导气候因子的年代际变化 |
8.1.4 1961~2010 年我国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变化 |
8.2 特色与创新 |
8.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8.3.1 存在的问题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关于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条件及其服务指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 胡骞文. 广西大学, 2020(07)
- [2]寒地抗倒玉米品种鉴定评价及其差异分析[D]. 马德志.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分布格局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沈国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01)
- [4]硅对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谢志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01)
- [5]吉林省土壤—水稻系统环境质量分析评估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D]. 王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2)
- [6]中国北方地区几种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综述[J]. 王连喜,孔坚文,李琪,肖玮钰. 地球科学进展, 2013(06)
- [7]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研究[D]. 徐晶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8]流域广义干旱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研究 ——以东辽河流域为例[D]. 翁白莎. 天津大学, 2012(06)
- [9]朝鲜农作物遥感估产及粮食生产潜力评价[D]. 王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 何奇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