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暴露浅滩、非暴露浅滩与储层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段金宝[1](2016)在《普光与元坝礁滩气田天然气成藏特征对比》文中提出系统对比普光和元坝气田的天然气成藏特征,可为邻区及其他盆地礁滩油气藏勘探提供参考。利用天然气组份和同位素资料、岩石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开展了普光和元坝气田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储集层的规模与物性、圈闭类型与运聚过程、构造变形和保存条件的对比研究。认为天然气藏特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与热演化程度和气烃岩母质类型的变化有关,普光气田烃源岩厚度与生烃潜力较元坝气田大;普光气田以飞仙关组鲕粒滩相优质白云岩储层为主,而元坝气田以长兴组生物礁、礁后浅滩相优质白云岩储层为主;普光气田为构造岩性气藏,元坝气田为岩性气藏,天然气晚期调整改造较普光气田弱;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形成较为发育的断层裂缝系统,但区域性的巨厚膏盐盖层使得绝大部分的天然气得以保存。位于生烃中心且具有充足的原油裂解气源、完整的膏岩盖层是形成两个大气田的关键。
彭志[2](2015)在《开江—梁平海槽东南缘长兴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江-梁平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产层,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但针对长兴组沉积相和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意见不一。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储层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开江-梁平海槽东南缘上二叠统长兴组为对象,通过分析区内钻测井、岩心薄片、地震剖面及邻区露头资料,对长兴组进行地层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格架内对长兴组沉积相及储层展开研究,厘清了长兴组储层发育与层序、沉积相的关系,确定了长兴组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根据岩石类型组合、沉积旋回等特征,研究区长兴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长一段(P3chl)、长二段(P3ch2)和长三段(P3ch3)。同时,通过岩心薄片、钻录测井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分析,长兴组可划分为两个均由海侵域(TST1)、TST2)和高位域(HST1、HST2)组成的Ⅱ型三级层序(SQ1、 SQ2),并建立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其中,TSTl、HST1、TST2-HST2分别与长一段、长二段、长三段对应,区域可对比性好。结合岩心薄片与钻测井等资料对长兴组进行沉积相分析,以体系域为单元,等时动态地揭示了研究区长兴组沉积相(尤其礁滩相)的时空分布及演化。TST1时期,区内以开阔台地沉积为主,局部发育生屑滩,其后期台缘相带雏形形成;HST1时期,礁滩相大规模分布,台地边缘迅速沉积增厚,台缘相带演化成熟,台地内以开阔台地为主,局部发育生屑滩;TST2时期,继承了前期相带分布格局,但台缘礁滩相规模明显缩小,台地内以开阔台地为主,局部发育生屑滩;HST2早期,台缘礁仅五百梯地区有小规模分布,末期台缘带局部发育潮坪沉积,开阔台地演变为局限台地。综合岩心薄片、测录井和物性资料等分析,长兴组主要发育生物礁相云岩或灰岩类、生屑滩相云岩或灰岩类、潮坪或礁坪或滩后坪晶粒云岩类溶蚀孔隙(洞)型储层,以云岩类储集性最佳,灰岩类次之。垂向上,长兴组储层主要发育于高位域中后期,与生物礁滩相沉积体系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向上水体变浅的单体礁滩相沉积体系的中上部,溶蚀、云化作用强烈,孔洞发育好;而海侵域时期或在向上水体变深的单体礁滩相沉积体系中,溶蚀、云化程度低,以灰岩类储层为主,孔隙性较差。平面上,长兴组储层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相带和台地内部,斜坡-海槽区储层不发育。根据储层类型、溶蚀云化程度及规模、优质储层数量及规模等指标,研究区可定性划分为4类长兴组储层发育区:溶蚀、云化作用强烈且规模较大的台缘礁滩相分布区属于Ⅰ类发育区,溶蚀、云化作用较强的台缘礁滩相或台内浅滩相分布区属于Ⅱ类发育区,溶蚀、云化较弱的台缘或台内浅滩相灰岩沉积区属于Ⅲ类发育区,而开阔台地或局限台地内非礁滩相灰岩沉积区属于Ⅳ类发育区。
刘雁婷,傅恒,陈骥,李秀华,曹竣锋[3](2014)在《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与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台地相鲕粒滩灰岩沉积。以研究区6口井岩心观察描述、15块岩心薄片及200块岩屑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识别出元坝地区飞仙关组鲕粒灰岩成岩过程中的五种暴露标志:大气淡水方解石胶结物、溶蚀现象(鲕粒内溶孔充填淡水方解石)、含砾屑鲕粒灰岩(砾屑为海滩岩的破碎产物)、渗流黏土及渗流粉砂、褐铁矿化现象。综合区域地质及构造演化,认为飞仙关期二时末期海平面下降,使原沉积区暴露地表,经受大气淡水淋滤和溶蚀。这些暴露现象可作为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也可以对精细层序的划分进行印证。暴露溶蚀作用易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形成。
朱炳光[4](2012)在《重庆沥濞峡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野外剖面的实测、露头观察和岩石宏观描述以及样品采样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室内显微观察、阴极发光等微观研究方法,在碳酸盐沉积学、古生物学与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重庆沥濞峡三叠系飞仙关组地层碳酸盐岩石学特征、沉积相以及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岩石学是碳酸盐岩研究中最为基础的领域,也是解决碳酸盐岩研究领域各种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重庆沥濞峡剖面三叠系飞仙关组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含少量碎屑岩,其中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主要有:微晶灰岩、藻纹层灰岩、亮晶鲕粒灰岩、生物泥晶灰岩、生屑微晶灰岩、含生屑微晶灰岩等,碎屑岩主要为粉砂岩和泥岩,通过室内显微观察与阴极发光分析等,详细阐述了各类岩石特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宏观现象、室内岩石学特征以及古生物特征等,对重庆沥濞峡剖面三叠系飞仙关地层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相应的沉积亚相。沥濞峡剖面飞仙关组地层碳酸盐岩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自生黄铁矿以及硅化作用等,根据一些特殊的岩石组构以及成岩作用特征,划分出研究剖面飞仙关地层经历的成岩环境:浅海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潜流成岩环境、浅埋藏成岩环境以及中-深埋藏成岩环境,并论述了滩相沉积物与非滩相沉积物成岩演化序列。
胡东风[5](2011)在《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川东北地区先后发现了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为弄清两个气田的成藏规律,指导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的地质录井、测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两个气田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礁滩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台缘相带储层发育既有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储层发育情况受台地边缘相带控制,普光地区储层以飞仙关组台缘滩白云岩为主,元坝地区储层则以长兴组台缘礁滩白云岩为主。分析其原因后认为,早期古地貌和构造作用以及白云岩化作用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个气田储层发育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该研究成果对认识川东北及相似地区的地质规律,指导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
王瑞华,谭钦银,牟传龙,付建元,程锦翔,王正和[6](2011)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控因素》文中指出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丰富,储层物性以普光气田为最好,龙岗次之,元坝再次之。通过3个区块在沉积、构造及成岩作用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来探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构造活动、成岩作用及多因素匹配等制约。其中沉积相是基础,控制储层有利的岩石类型及分布;构造活动是桥梁,可改善成岩环境,促进成岩作用发生;成岩作用是关键,可改变岩石的原始结构和构造,促使孔隙形成及演化;多因素匹配好则可形成优质储层。在3个区块中只有普光气田具备了以上各种有利条件,且多因素匹配良好,从而形成了优质储层。
钟怡江,陈洪德,林良彪,侯明才,隆轲,王琦[7](2010)在《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盆两种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又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浅滩和台地边缘斜坡5种沉积相带。长兴期—飞仙关二期为台地和台盆相间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飞仙关—末期开始快速填平补齐,飞仙关三期为碳酸盐岩台地,飞仙关四期为蒸发台地的演化特征。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和飞仙关期台内浅滩是该地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吴家杰,罗冰,夏吉文,牟晓慧[8](2010)在《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与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格局、沉积相的类型、特征、分布及演化。认为本区飞仙关组以堆积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其两者的混合沉积为特征,属于混积台地类型,主要由潮坪、泻湖、台内滩相等组成。指出以鲕粒灰岩为代表的台内滩有利储集相带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层位性,主要产于飞一段和飞三段,平面上集中分布于泸州古隆起区。
徐言岗[9](2010)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古生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已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中组合(D-T2)发现了普光、元坝等大型天然气田,油气勘探已取得了的重大突破,但除此之外的南方广大地区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尤其是中国南方下组合(Z-S)的油气勘探,除威远气田外,未能获得有工业价值的勘探成果。中国南方古生界众多的油气显示,无疑证明了中国南方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有过大规模的成藏过程。因此,具体分析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成因,探索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的成藏规律,将为寻找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和方向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中国南方系统的古油气藏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麻江特大型古油气藏的发现,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开始了古油气藏的成因探索。古油气藏泛指已经破坏了的但可以进行圈闭恢复的油气藏,其原生油气藏形成时期相对较早,中国南方多形成于古生代。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江南-雪峰隆起以西至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现今残存物为沥青、油苗和井下天然气,在海相砂岩与碳酸盐岩的孔隙、裂缝、晶洞、溶孔、溶洞中产出,尤以裂缝中最为发育。下古生界以沥青显示为主,奥陶系有少量油苗显示,主要显示于雪峰隆起西侧及黔中隆起周缘;上古生界以油苗和井下天然气显示为主,主要显示于古隆起周缘及湘中坳陷。古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受控于古隆起的位置及深大断裂的走向,主体沿北东方向于深大断裂附近产出。中国南方巨厚的古生代沉积为古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早古生代沉积了被动陆缘-宽缓斜坡沉积层;晚古生代由台盆-克拉通内海相沉积层组成。下古生界的斜坡及深海盆地相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黑色碳质页岩,为古油气藏的提供了良好的烃源,台地及上斜坡相区发育的白云岩、砂岩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下寒武统泥岩及下志留统泥岩为古油气藏提供了保存条件,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的下古生界的含油气组合(z-s下组合)。都匀运动、广西运动不仅为下古生界古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规模聚集的场所,也为古油气藏的聚积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下古生界古油藏初始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大型正向构造之中。加里东运动之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合,形成统一的华南板块,中泥盆世-中三叠世,中国南方接受了广泛的厚度巨大的海相沉积,使得下组合油藏向气藏转化;印支运动的大规模抬升和燕山运动的挤压、推覆加剧了古油气藏的破坏。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表明:古油气藏是多期构造运动改造与叠加的综合产物,古油气藏一般经历了油藏-气藏-残留的演化过程,其中,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对古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油气藏被改造、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后期地层的抬升、剥蚀幅度过大。中国南方典型古油气藏成因分析表明:中国南方古生界仍然是我国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在今后的勘探中,应特别重视古油气藏与今油气藏的差异:古油气藏的最终结果是被破坏与逸散;而今油气藏需要被保存与聚集。二者的成藏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古油气藏的源来自于烃源岩,而下古生代的烃源岩现今都已进入的过成熟期,不可能为有效烃源岩,其早期生成的烃类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方能保存下来,成为有效次级源,为后期的晚期成藏提高足够的物质补给。威远气田的水溶气出溶成藏模式对中国南方寻找古老油气藏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中国南方而言,形成古老油气藏至少须满足2个条件:(1)较好的后期保存条件;(2)早期深埋和后期大幅抬升。现今缺乏保存条件的地区或埋藏深度过大的地区都不可能取得下古生代的油气勘探突破。依据上述分析,雪峰隆起西南缘的武陵坳陷、黔南坳陷、湘鄂西地区的秭归复向斜和雪峰隆起东南缘的湘中、桂中坳陷、四川盆地古隆起区乃是今后下古生代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李文茂[10](2010)在《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坝气田被发现以来,初步研究认为其成藏条件十分优越,确实存在礁滩相储层的分布,说明元坝地区海相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利用钻井、岩芯、薄片、测试等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沉积格局、层序地层、沉积相、储层基本特征、储层控制因素、储层评价等研究。通过研究认识到(1)元坝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继承了长兴组时期的台地-斜坡-盆地的格局特征,只不过开江-梁平“盆地”已经转化水位稍浅的“陆棚”。飞一-飞二段以填平补齐为主要沉积特征。飞三晚期以后,这种古地理格局基本填平补齐。之后研究区演化为台地。(2)研究区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11~16个四级层序和20~31个五级层序,当三级层序中不包含低位体系域的情况下划分为11个四级层序和20个五级层序,在包含低位体系域的情况下则四级和五级层序个数相应增加,陆棚及斜坡下部地区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斜坡上部和台缘地区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进一步建立了研究区飞仙关组三级层序和高频层序地层格架。(3)在层序地层框架内,通过纵向相序分析以及沉积相平面展布刻划研究,建立了有利储集相带演化模式,认识到滩体在下层序单元台地边缘相带的高水位体系域上部及上层序的海侵体系域优先发育,上层序单元内高水位体系域中下部台地内部也有滩体发育。台地边缘滩以前积发育为特征,台地内部滩则以加积为特征;(4)通过岩芯及镜下薄片的观察,研究区储层的主要储集岩是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主要的储集空间是粒内溶孔、铸模孔,其次是粒间孔。以微孔-微喉为主,孔隙结构差。(5)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破裂作用等,其中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为储层形成的首要机制;埋藏期溶蚀作用对储层规模扩大及储层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破裂作用提高了储层渗透性能。(6)滩体为储层主要发生场所,台地边缘相区滩相储层具有向斜坡区前积的特征,台地内部滩相储层具有加积的特点,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对储层形成起重要作用。(7)储层岩芯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2%之间,70.5%的孔隙度值小于6%,渗透率于0.01~1mD之间,孔隙联通性差,孔渗相关性不好。储层测井孔隙度值小于6%,主要集中在2%~3%之间,综合考虑上述参数,认为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为Ⅲ类储层。
二、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暴露浅滩、非暴露浅滩与储层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暴露浅滩、非暴露浅滩与储层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开江—梁平海槽东南缘长兴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内长兴组层序、沉积相及储层发展概况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简况 |
2.2.1 上二叠统地层概况 |
2.2.2 长兴组顶底界面识别及地层划分 |
2.2.3 长兴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 研究区构造沉积背景 |
2.3.1 区域构造演化 |
2.3.2 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背景 |
第3章 研究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分析 |
3.1 长兴组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划分 |
3.1.1 划分依据 |
3.1.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 |
3.2 长兴组三级层序划分方案 |
3.3 长兴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4章 研究区长兴组沉积相分析 |
4.1 长兴组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古生物类型 |
4.1.3 测井响应 |
4.1.4 关于长兴组与飞仙关组沉积地层互补性响应 |
4.2 长兴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沉积相划分方案 |
4.2.2 沉积相特征 |
4.3 长兴组沉积相连井剖面特征 |
4.4 长兴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第5章 研究区长兴组储层发育特征 |
5.1 长兴组储层类型及特征 |
5.1.1 储层及储集空间类型 |
5.1.2 储层物性特征及评价分类 |
5.1.3 主要储层类型特征 |
5.2 长兴组储层分布特征 |
5.2.1 单井剖面长兴组储层分布 |
5.2.2 长兴组储层分布发育特征及连井对比 |
5.3 长兴组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与三级层序体系域的关系 |
5.3.2 与沉积相类型的关系 |
5.3.3 与礁滩体的关系 |
5.3.4 与成岩作用的关系 |
5.3.5 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
5.4 长兴组储层分布规律探讨 |
5.4.1 长兴组储层地质分布模式特征 |
5.4.2 长兴组储层平面分布与评价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与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 |
2.1暴露标志1———大气淡水方解石胶结物发育 |
2.2暴露标志2———溶蚀作用强烈 |
2.3暴露标志3———含砾屑鲕粒灰岩 |
2.4暴露标志4———渗流黏土及渗流粉砂 |
2.5暴露标志5———褐铁矿化 |
3暴露标志的地质意义 |
3.1用于划分层序界面 |
3.2对划分精细层序进行印证 |
3.3暴露溶蚀有利于提高储层的孔渗性 |
4结论 |
(4)重庆沥濞峡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论文所依托项目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石学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背景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合川地区地层特征 |
2.4 剖面飞仙关组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
2.4.1 顶界 |
2.4.2 底界 |
2.4.3 地层划分 |
第3章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 岩石分类及命名 |
3.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2.1 碳酸盐岩类 |
3.2.2 碎屑岩类 |
第4章 剖面飞仙关组地层沉积相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沉积岩结构标志 |
4.1.2 沉积岩构造标志 |
4.1.3 沉积岩颜色标志 |
4.2 研究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5章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
5.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1.1 胶结作用 |
5.1.2 压实-压溶作用 |
5.1.3 溶蚀作用 |
5.1.4 泥晶化作用 |
5.1.5 重结晶作用 |
5.1.6 自生黄铁矿特征 |
5.1.7 硅化作用 |
5.2 成岩环境和成岩序列 |
5.2.1 成岩环境 |
5.2.2 成岩序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5)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特征对比分析 |
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1.2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1.3 储层物性 |
1.4 储层与沉积相带 |
1.4.1 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储层 |
1.4.2 元坝长兴组礁后浅滩储层 |
1.4.3 飞仙关组台地边缘浅滩储层 |
2 储层发育差异性控制因素探讨 |
2.1 早期“东陡西缓”的沉积构造差异控制了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的发育 |
2.2 中期东西构造演化差异控制了飞仙关组储层的发育 |
2.3 晚期统一台地均一化 |
2.4 白云岩化差异 |
3 结论 |
(6)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 |
2 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 |
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
3.1 破裂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3.2 重结晶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3.3 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4 多因素联合控储 |
5 结 论 |
(8)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沉积格局及沉积相特征 |
2.1 潮坪相 |
2.2 泻湖相 |
2.3 台内滩相 |
3 飞仙关组沉积相平面分布格局及演化 |
3.1 飞一段:台内颗粒滩发育阶段 |
3.2 飞二段:潮坪-泻湖相发育阶段 |
3.3 飞三段:台内颗粒滩发育阶段 |
3.4 飞四段:潮坪-泻湖相发育阶段 |
4 结论 |
(9)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
1.5.1 资料收集情况 |
1.5.2 野外地质工作 |
1.5.3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中国南方古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分区及特征 |
2.1.1 构造分区 |
2.1.2 重要构造单元特征 |
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1 地层 |
2.2.2 层序 |
2.3 原型盆地演化 |
2.3.1 加里东期 |
2.3.2 海西期 |
2.3.3 印支期-燕山早期 |
2.3.4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
2.4 成藏基本条件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盖层 |
第3章 南方古油藏的分布及特征 |
3.1 油气显示 |
3.1.1 油气显示、古油藏分布 |
3.1.2 油气显示特征 |
3.1.3 古油藏(沥青)特征 |
3.2 油气藏分布 |
3.2.1 平面分布 |
3.2.2 纵向分布 |
3.3 古、今油气藏及油气显示与烃源岩的关系 |
3.3.1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分布与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关系 |
3.3.2 上古-中生界油气与下志留统—二叠统烃源岩的关系 |
3.4 原始油藏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
3.4.1 上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 |
3.4.2 中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
3.4.3 下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
第4章 典型古油气藏解剖 |
4.1 江南隆起北缘西段(麻江-凯里)古油藏(残余油藏) |
4.1.1 成藏背景 |
4.1.2 成藏条件 |
4.1.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
4.2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南山坪) |
4.2.1 成藏背景 |
4.2.2 成藏条件 |
4.2.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
4.3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通山半坑)古油藏 |
4.3.1 成藏背景 |
4.3.2 成藏条件 |
4.3.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
4.4 江南隆起北缘东段(余杭泰山)古油藏 |
4.4.1 成藏背景 |
4.4.2 成藏条件 |
4.4.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
第5章 古油气藏对比与成因分析 |
5.1 成藏基本要素对比 |
5.1.1 烃源岩 |
5.1.2 储集层 |
5.1.3 盖层 |
5.2 成藏对比及成藏规律 |
5.2.1 成藏控制因素 |
5.2.2 油藏的破坏机制 |
第6章 残留油气藏解剖 |
6.1 威远气田 |
6.1.1 成藏背景 |
6.1.2 成藏要素 |
6.1.3 成藏特征 |
6.1.4 成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
6.2 朱家墩气藏 |
6.2.1 有效烃源岩 |
6.2.2 储集层 |
6.2.3 盖层 |
6.2.4 生储盖组合 |
6.2.5 构造特征 |
6.2.6 输导体系 |
6.2.7 保存条件 |
6.2.8 朱家墩气藏特征 |
6.2.9 朱家墩气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
6.3 成藏规律 |
6.3.1 加里东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
6.3.2 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
6.3.3 南方下组合气藏及含气构造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
第7章 勘探启示 |
7.1 南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7.1.1 烃流体源 |
7.1.2 有效储集空间 |
7.1.3 构造作用对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 |
7.1.4 有效封闭体系 |
7.2 成藏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匹配 |
7.2.1 上扬子构造叠加、持续埋藏、晚期抬升区 |
7.2.2 中下扬子断陷反转、强烈暴露、断陷埋藏区 |
7.2.3 扬子南、北缘逆冲推覆、差异隆升、推覆埋藏带 |
7.2.4 南盘江复合叠加、长期隆升、海相暴露区 |
7.3 两类不同的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关系对比 |
7.3.1 凯里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匹配关系 |
7.3.2 句容残留油藏 |
7.4 构造作用与成藏作用的宏观关系 |
7.5 江南隆起北缘逆冲推覆-隆升带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
7.5.1 成藏组合 |
7.5.2 成藏模式及改造模式 |
7.6 南方下组合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
7.6.1 成藏组合 |
7.6.2 成藏演化与主控因素 |
7.6.3 成藏模式 |
第8章 区块评价与勘探方向 |
8.1 武陵坳陷-湘鄂西断褶带 |
8.2 黔南坳陷 |
8.3 雪峰推覆逆掩带 |
8.4 黔中隆起 |
8.5 湘中坳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2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现状与意义 |
1.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2.4 飞仙关组层序、沉积相及储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手段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具体技术手段 |
1.6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川东北地区早三叠世沉积格局分析 |
2.2.1 飞一、飞二时期 |
2.2.2 飞三时期 |
2.2.3 飞四时期 |
第3章 飞仙关组地层发育特征与岩性剖面结构特征 |
3.1 飞仙关组地层发育特征 |
3.1.1 飞四段(T1f4) |
3.1.2 飞三段(T1f3) |
3.1.3 飞二段(T1f2) |
3.1.4 飞一段(T1f1) |
3.2 飞仙关组岩性剖面结构特征 |
3.2.1 台地边缘相岩性剖面结构 |
3.2.2 斜坡相岩性剖面结构 |
3.2.3 陆棚相岩性剖面结构 |
第4章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三级层序特征研究 |
4.1.1 层序界面特征 |
4.1.2 飞仙关组三级层序划分依据 |
4.1.3 飞仙关组地震层序地层分析 |
4.1.4 飞仙关组三级层序体系域发育特征 |
4.1.5 飞仙关组高频层序划分依据 |
4.1.6 飞仙关组高频层序发育特征 |
4.2 飞仙关组三级及高频层序格架发育特征 |
4.2.1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三级层序格架特征 |
4.2.3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高频层序格架特征 |
4.3 飞仙关组层序及高频层序发育控制因素 |
4.3.1 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 |
4.3.2 飞仙关组高频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 |
第5章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 |
5.1 沉积相划分 |
5.2 沉积相类型特征 |
5.2.1 陆棚相 |
5.2.2 台地前缘斜坡相 |
5.2.3 碳酸盐岩台地相 |
5.3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相序特征 |
5.4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沉积模式 |
5.4.1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及滩体发育分布特征 |
5.4.2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沉积模式 |
5.5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5.1 下层序海侵体系域内沉积相展布特征 |
5.5.2 下层序高位体系域内沉积相展布特征 |
5.5.3 上层序海侵体系域内沉积相展布特征 |
5.5.4 上层序高水位体系域内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6章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6.1 飞仙关组主要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序列 |
6.1.1 胶结作用 |
6.1.2 压实压溶作用 |
6.1.3 白云石化作用 |
6.1.4 溶蚀作用 |
6.1.5 重结晶作用 |
6.1.6 碎裂作用 |
6.2 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序列 |
6.2.1 同生成岩阶段 |
6.2.2 早成岩阶段 |
6.2.3 中成岩阶段 |
6.2.4 晚成岩阶段 |
6.3 飞仙关组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
6.3.1 沉积有利相带的控制 |
6.3.2 成岩作用 |
第7章 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发育分布特征 |
7.1 储层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 |
7.1.1 鲕粒灰岩 |
7.1.2 藻砂屑灰岩 |
7.1.3 粒屑灰岩 |
7.2 储集空间类型与储层类型 |
7.2.1 孔隙 |
7.2.2 裂缝 |
7.2.3 滩相鲕粒灰岩溶蚀孔隙型储层 |
7.2.4 裂缝型储层 |
7.3 井剖面飞仙关组储层综合解剖 |
7.4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储层发育分布特征 |
7.4.1 飞仙关组钻井剖面储层发育分布特征 |
7.4.2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储层发育分布特征 |
7.4.3 飞仙关组层序格架内储层发育分布模式 |
第8章 飞仙关组储层评价 |
8.1 飞仙关储层物性特征 |
8.2 孔隙结构特征 |
8.3 飞仙关组滩相储层测井孔隙度计算 |
8.3.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8.3.2 计算密度一中子孔隙度 |
8.4 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
8.4.1 飞仙关组储层测井评价 |
8.4.2 飞仙关组不同层序单元内储层测井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暴露浅滩、非暴露浅滩与储层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光与元坝礁滩气田天然气成藏特征对比[J]. 段金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开江—梁平海槽东南缘长兴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彭志.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3]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滩暴露标志的识别与地质意义[J]. 刘雁婷,傅恒,陈骥,李秀华,曹竣锋. 海相油气地质, 2014(01)
- [4]重庆沥濞峡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 朱炳光.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5]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J]. 胡东风. 天然气工业, 2011(10)
- [6]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主控因素[J]. 王瑞华,谭钦银,牟传龙,付建元,程锦翔,王正和.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9)
- [7]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J]. 钟怡江,陈洪德,林良彪,侯明才,隆轲,王琦. 石油物探, 2010(05)
- [8]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格局与演化[J]. 吴家杰,罗冰,夏吉文,牟晓慧. 四川地质学报, 2010(02)
- [9]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D]. 徐言岗.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10]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特征研究[D]. 李文茂.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