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花儿品牌该怎么打造(下)(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蒙兰蕊[2](2020)在《“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壮族侬歌是流传于广西田东、天等、大新、德保、靖西等县市交界一带的一种传统山歌文类。这里是明清时期的镇安府故地,其聚会对歌传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流传至今。如今吟唱侬歌的歌者不仅活跃于互联网线下的各类歌唱活动中,也活跃于互联网线上的歌唱活动。在线下,他们延续着传统聚会对歌的形式;在线上,他们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来对唱山歌。线下线上的歌唱,不仅突破了不同行政单位的藩篱,也打破了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边界。本文在对镇安府故地进行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努力对该区域的壮族侬歌进行整体性考察,从而把握网络时代下壮族侬歌的歌唱活动,以及网络歌圩对壮族侬歌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影响。文章的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分四章:第一章从镇安府故地的自然与人文语境入手,展现了壮族侬歌文化生成的自然与人文土壤;第二章着眼于壮族侬歌这一山歌文类,具体介绍何为壮族侬歌;第三章将从歌唱习俗、歌唱时间、歌唱空间、歌唱主体等几个方面考察,呈现镇安府故地线下线上歌唱活动的状况;第四章从个案切入,具体考察并分析网络歌圩对侬歌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论文通过对镇安府故地侬歌文化的整体考察,指出,网络时代,侬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积极引导,激发并延续壮族侬歌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常洁琨[3](2017)在《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变迁不可阻挡,传统文化转型也是势在必然。因而,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调试的重大问题。在“转型”大潮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危机,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常住人口中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发展的重要使命,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实现甘肃全面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宽泛,这使得我们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有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各种类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各种类不同的特点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具体到一个省同样如此。对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要对甘肃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如此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不同,而不同种类所采取的传承和保护方式应该是不同的。甘肃目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本沿用的是整体性保护方案,就是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一套整体保护措施,进行抢救、整理、保护、研究。由于这种整体保护模式忽视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相背离,在现实中收效不佳,甚至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保护性破坏”。本论文拟对甘肃入选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为四类,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每个种类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可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本人认为这是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较好路径,实施起来更有效也更可行。这将会为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包括研究源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等,正文共七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做一介绍,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保护的意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三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对甘肃省的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将甘肃省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分类,共分为四类,探讨了分类保护的意义。第三部分即第三、四、五、六章,每一章涉及一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保护研究,在研究中选取每一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典型的一个来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一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的对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通过分类研究以后,由于前述四类非遗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具有共性。本章对前述四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角度出发来论述他们共有的一些保护策略,如法律、政策、生产性保护等,以期能在分类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整体性保护。结语对论文进行了概括总结。
李卫青[4](2016)在《主导与参与:青海花儿保护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青海花儿作为群众创造并享用的民间文化,以其久远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多样的表达作用,被视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随着花儿生存空间的变化,其保护和传承方式也应作出适应性调整。保护是青海花儿传承的关键,积极整合力量发挥多方作用,是青海花儿在传承发展中与时俱进、服务时代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
李敏[5](2016)在《浅析三网融合形势下卫视互联网的生存模式》文中认为建设新型的主流媒体,打造新型的传媒阵地,加大力度拓宽主流媒体的话语方式,促进卫视内部改革,是各家省级卫视在三网融合政策的大形势下建立的互联网视频分享平台的大势所趋。文章主要选择以芒果TV为范例,侧重探讨了在湖南卫视首先创立"独享版权"的趋势下,芒果TV与根植于互联网的视频网站优酷培植出了怎样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能否占得一席之地。
张雪梅[6](2016)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范畴”是语言中重要的语义范畴之一,它对词语、句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程度量是形容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相关语言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形容词的程度量进行了系统探讨。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的主体内容共七章:第一章讨论了形容词的分类及其量性特征。程度量是人们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事物性状的大小、高低进行的等级性量化。程度量具有相对性、等级性、模糊性、依附性和临时性的特征,其中等级性是其主要特征;程度量还存在客观与主观之分,我们把客观量程度副词分为低、中、高、极四个量级,把主观量程度副词分为低、高、极、过四个量级。并根据形容词能否受客观量程度副词的修饰,把其分为非定量形容词与定量形容词两类,前者可以受客观量程度副词修饰,其量性特征表现为无界性、量幅性、隐含性;后者一般不再受客观量程度副词修饰,其量表现为有界性、量点性、凸显性和主观性的特征。不过,非定量形容词内部在与各量级程度副词的组配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主要跟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其语义程度有关。定量形容词都明显地包含着量的成分,其内部成员由于构成方式与表量成分的不同也存在着量级高低的差异。第二章考察了非定量形容词定量化的一系列手段,主要有词法手段、重叠手段、句法手段、修辞手段和某些固化结构等。词法手段指非定量形容词加上某个表量成分使之转化为定量形容词。重叠也赋予了形容词量的意义,使之定量化。句法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程度副词、指示代词、某些含程度义的形容词或短语、零形补语,或者利用其它参照物表量,有时量度形容词还可以运用数量词语进行记量。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叠用等也可以使程度量得以相对确定,且往往有增量的功效,赋予的是高量级。另外,某些固定结构也可以表达程度量,且多数为高量级。不同的定量手段或定量成分决定了形容词程度量的量级高低。第三章对形容词程度量的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的类型或方式、成因进行了分析。程度量的同现是指形容词的前面出现两个分属不同量级的程度副词,同现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程度副词量级间差距的大小。程度量的叠加是指两个(或以上)相同量级的程度副词的共现现象,高量级程度副词叠加在语义上构成强化型,低量级程度副词叠加则构成弱化型。二次赋量是定量形容词在已有程度量的基础上采用某种赋量手段而造成的“量上加量”现象。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都造成了程度量的重复,这些看似“非常规”的、量的复用现象有其产生的语义、语用与认知动因。第四章探讨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位的关系。我们分别考察了定语、状语、谓语和补语句位与形容词程度量的互动关系。非定量形容词中的单音节的可以无标记作定语,而双音节的与定量形容词通常需要用标记“的”。状语中的指宾状语往往要求形容词必须是定量的;而充当饰谓状语的形容词非定量或定量均可,不过,后者因强调了程度量而易于成为关注的焦点。非定量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谓语,除非用在对举格式中、分句中、主谓之间有停顿或插入性成分以及用于感叹语气时;定量形容词则通常可以单独充当谓语,不过其谓语功能尤其在是否用标记“的”上存在差异。通过对语言事实的考察,我们发现语义程度越高,其谓语功能越强,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定量形容词语义程度与其谓语功能的关联标记模式。形容词可充当的补语主要有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四种。前三者多由非定量形容词充当,状态补语则多用定量形容词,可见,除状态补语外,其他三类补语并不要求凸显形容词的程度量。第五章考察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感叹语气的关系。定量形容词已经有了某个确定的量,没有询问的必要,因此,在一般的疑问句中,其通常都不能构成疑问中心。非定量形容词通常可单独构成“独词感叹句”;而定量形容词则不能,因为其本身的量是有定的,而感叹语气有赋量功能,赋予的量通常为高量级,定量形容词若独用于感叹语气容易造成量的重复或冲突。由形容词短语构成的感叹句往往要求其中的程度副词为主观量与高量级。感叹句根据构成及感叹标记的情况,其感叹程度构成如下梯度:独词感叹句>有标记感叹句>无标记的非独词感叹句(“>”表示“强于”)。可见,不同的句类对形容词的程度量有不同的要求。第六章探讨了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否定的关系。非定量形容词因其程度量是不确定的,多可以自由地用于肯定式或否定式,少数自身语义程度较高的除外。定量形容词因已具有了某个确定的量,通常都不能用于否定式。语言事实表明,形容词可否受程度副词修饰与可否被否定之间存在着无标记关联,因此,就语法意义来说,“程度”与“否定”具有一致性与相通性。“F+A”(“F”代表“程度副词”)在形式上有“F+不+A”与“不+F+A”两种否定式,不过二者否定的性质和结构层次都不同:前者是对“F+A”的“完全否定”,后者是对“F+A”的“降级否定”,二者在程度量等级上又统一于同一量轴。前者中各程度副词基本都成立,而后者成立与否取决于“不”与“F”融合性的强弱,融合性强的“不+F+A”可以说,而融合性弱的则一般无法成立。第七章对形容词程度量的动态性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主要考察了“逆天”、“爆表”、“A得/到哭”和“A得/到没朋友”,探讨了这四种新兴的高程度量表达方式的演变与成因。它们都具有网络流行语的性质,且其演变都是在一系列语言内部因素、认知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此外,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并指出了本研究尚存的不足,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李松松[7](2015)在《明星体验式真人秀的身体消费研究 ——以《花儿与少年》和《爸爸去哪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身体,自古以来便是人类争论不休的话题。作为生命和精神寄托的存在,身体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自然存在的物化状态,发展到具有丰富象征内涵的"社会文化身体"。进入消费社会,身体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消费符号,既担任消费的主体,成为满足自身欲望和需求的能动存在,又作为被消费的客体,扮演着满足感官快乐、引导消费、塑造身体审美和社会文化标识的重要符号。夸张地说,整个消费文化就是围绕"身体"而展开的,以满足身体的文化意象和快感诉求为根本追求。大众传媒在身体消费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塑造消费文化、引导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不断挖掘身体的消费价值和符号价值,在自身的技术性与惊奇性编码法则下将身体影像化再现,使其成为"最美的消费品"。2014年,一批以"明星体验另类生活"为主题的明星体验式真人秀陆续推出,刷新了我国电视真人秀的样态。其中,明星亲子体验秀《爸爸去哪儿》、穷游体验秀《花儿与少年》等取得了极高收视率。明星体验式真人秀是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联姻的典型文本,其中围绕明星身体所进行的"身体消费"具有重要性和独特性,相较于鲍德里亚所强调的广告传媒中的身体已发生许多新转向,突出表现在符号意义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性别身体话语、身体丑怪化和奇观化消费等。本文围绕"身体"这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存在,以消费文化语境为背景,对当今明星体验式真人秀中的"身体消费"现象进行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主要选取《爸爸去哪儿》和《花儿与少年》两档节目为案例。首先,对消费文化背景下明星"身体"的转向进行分析;其次,对明星体验式真人秀中审美化的身体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与美丽和色情相关的身体及其符号意义;再次,对明星体验式真人秀中的身体奇观化展示进行分析,这是当今大众传媒身体消费与鲍德里亚所描述的身体消费现象最大的不同。真人秀实际上就是一场媒介奇观,存在奇观逻辑,身体奇观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最后,对真人秀中的身体消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辩证思辨,肯定其对"身体"及其诉求的关注,在真实性与民主性上的进步,但对身体消费背后的自我丧失、无限狂欢、消费儿童等问题给予批判,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大众在明星体验式真人秀的身体消费与狂欢中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清醒。
丁智才[8](2015)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是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一体两翼。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做好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既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又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民族团结和谐、边疆繁荣稳定,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论拓展和实践参考。论文引入多学科视角,援引民族文化学、文化产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遗产学等理论,采用原理演绎和归纳比较的方式,通过对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保护的理论梳理、实践考察以及形态比较,探索二者辩证关系与互动机理。通过归纳分析主要的边疆民族省区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探析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的战略原则、发展策略和互动机制,初步建立二者互动体系,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协调共赢。论文主要从互动原理、发展态势、战略机制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采取理论和文献梳理、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方式,从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保护性质、趋势、互动机理等方面来探讨、阐释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原理。通过本部分的研究,为分析和描述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态势打下基础,提供言说的方式和理据。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缘起、意义、概念、范围、现状与内容等。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沿边开放开发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以及民族特色文化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对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区情特点及战略重要性使其文化发展既呈现不同特征,又关乎国家、民族安全稳定大业。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一体两翼,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具有互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绪论继而对论题有关概念释义,辨析文化产业、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民族特色文化等概念的来龙去脉,界定概念的内涵及范围,明确论文讨论的重点等。最后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探析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机理。文化产业首要特征是其文化性,有文化责任。文化是民族的主要特征,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文化性更为突显,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民族性为根本保障。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差异化资源,民族特色文化决定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差异化路径和业态发展重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多样性、整体性、传承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以及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活态、整体、创新、自觉的新趋势,决定了边疆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保护要寻求互动。文化产业语境下,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不但民族特色文化保护自身可以创造价值,而产业化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方式;文化产业发展又是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新的途径,适宜的产业化利用是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提供了资金,开拓了空间,增强保护的自觉和信心。这些都决定二者有互动的必要与可能。第二部分主要是第三章,主要是采取实证研究和业态考察的方式,对近年来边疆民族五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并运用第一部分民族文化发展原理来分析各种形态、产业本身的成绩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化实践过程中给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带来的挑战并剖析原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国家和民族省区多重政策利好下,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由于经济、技术、资金、人才基础较薄弱,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总量不大,但近年来增速明显,在民族文化旅游、民族工艺产业、民族节庆业、民族演艺业等文化产业领域发展较快,形成一定特色。但由于观念错位、创新乏力等影响,民族文化产业依托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其带来诸如特色内涵消退、文化生态恶化、文化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给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带来挑战。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形态比较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战略、模式、路径和典型案例。第四章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战略选择和互动模式。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这对矛盾共同体必须通盘考虑,要达到互动共赢,协调发展,必须坚守一定原则。强调公平、持续、共同性的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坚持区域性统筹和利益主体的统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紧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实施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战略与民族文化安全战略等发展战略。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实践中,已经、正在或将要采用民族文化产业村、民族文化产业园、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边境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带、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等一些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单方面来说,这些模式或许是成功的,但从二者的互动共赢角度看,还有很多不足,要结合上述原则和战略做转型提升,使其成为真正促进二者互动共赢的发展模式。第五章分析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发展策略、运行机制和互动路径。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体两翼,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共同目标下,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互动协调,应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树立新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观;实施分类保护和开发,建立系统的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体系;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促进业态创新,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注重文化生态保护,实现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为了策略更好地推行,边疆民族地区要考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两者之间,以及两者所包含的政府、立法执法机构、行业主管部门、民众社区、媒体、民间保护团体、学校和科研团体、相关文化产业生产服务商、消费者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合理界定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范围,规范各主体参与行为,平衡民族特色文化消解与保护两股力量,协调利益冲突主体之间合理利益诉求,从而构建互动运行的良好机制。在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消解与保护博弈力量的再平衡,协调"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利益分配,加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动等措施助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第六章分析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边疆民族地区利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民族文化产业,是其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民族工艺业、民族演艺业、民族节庆业是边疆民族各省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业态。壮族织锦技艺、《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这三种民族文化业态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它们在产业效益、产业模式、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特色保护的矛盾是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对其发展现状、发展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从中可以探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安少龙[9](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多民族文学史书写"两个场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之一。目前两个场域所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全球化进程中口头文学的濒危与保护。通过考察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出现的口头文学"物质化"、"商业化"现象背后口头文学价值判断的某种误区,从两个场域的互动关系中,探讨与民族口头文学价值建构相关联的口头传统要素。由此反观"多民族文学史"书写的艰巨性。
吴梅[10](2014)在《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生产力水平提升,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增加的同时,生活方式及观念随之产生了巨大变迁。原本作为宣传喉舌的电视媒介功能也不断转向,电视娱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正是在电视娱乐功能被确认,电视技术与电视理念发展到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节目形态。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其发展的近10年中掀起了一阵阵的收视热潮,引起了广泛关注及巨大争议,但至今在各大电视台的发展中仍占有主要地位。本文以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10年间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纵向历时的角度分五个章节对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变迁进行梳理,分析变迁原因,同时提出了一定反思。首先是绪论,笔者就选题来源,本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介绍,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从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起始真人秀节目的说起,介绍真人秀的定义、构成要素、分类,对真人秀节目进行概况式的介绍。第二章从真人秀节目的经典模式情景纪录型真人秀节目说起,介绍了从情景纪录型真人秀节目到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并对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定义、特点进行概况式的介绍。第三章采用了历时纵向分区的方式,从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产生的背景出发,对近10年国内主要的几档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进行了梳理,并划分为了四个各有特点又起承转合的阶段。在第四章从媒介政策,受众心理及媒介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下媒介自身的角度对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对未来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出反思。全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媒体资料,观看节目进行整合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力求以纵向归纳分析的思维对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理论作出贡献,尝试通过反思这一节目形态的发展、变迁及变迁背后的原因来探讨当下媒介政策,受众心理,娱乐媒介文化及选秀类真人秀节目营销运作的变化,并对这一节目形态的未来发展作出反思。
二、青海花儿品牌该怎么打造(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花儿品牌该怎么打造(下)(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相关研究回顾 |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的自然人文语境 |
第一节 镇安府故地的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
一、镇安府故地的行政区划 |
二、镇安府故地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镇安府故地的自然与生计 |
一、自然环境 |
二、生计方式 |
第三节 镇安府故地的人文传统 |
一、人口与民族 |
二、民间信仰 |
三、岁时节日 |
四、人生礼仪 |
五、民间文艺 |
第二章 何为侬歌 |
第一节 侬歌的称谓与分布 |
一、侬歌的称谓 |
二、侬歌的分布 |
第二节 侬歌的题材内容 |
一、劳动生产歌 |
二、社会生活歌 |
三、礼俗歌 |
四、情歌 |
五、教儿歌 |
六、时事政策歌 |
七、网络题材歌 |
第三节 侬歌的艺术形式 |
一、歌词韵律 |
二、歌唱方式 |
三、表现手法 |
第三章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的歌唱实践 |
第一节 侬歌的歌唱时间 |
一、定期的歌唱 |
二、不定期歌唱 |
第二节 侬歌的歌唱空间 |
一、现实生活的歌唱 |
二、虚拟空间的歌唱 |
第三节 侬歌的歌唱主体 |
一、歌唱主体的基本情况 |
二、歌者的分类 |
第四章 网络歌圩与壮族侬歌的发展 |
第一节 侬歌的网络歌唱平台 |
一、歌友群概况 |
二、网络歌唱平台的建构 |
第二节 网络条件下的歌唱实践 |
一、以智能手机为歌唱媒介 |
二、线下线上并存的歌唱方式 |
三、贴近网络生活的歌唱内容 |
四、多样的歌唱回馈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壮族侬歌发展的特点 |
一、传承空间更广 |
二、感知方式更多 |
三、传播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 |
四、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五、拟作出的学术贡献与难点 |
六、田野工作概述 |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的意义 |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
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一、文化间性 |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更具有多样性 |
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的濒危性 |
第二章 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第一节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略 |
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二节 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
一、甘肃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
二、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 |
三、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
第三节 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一、对“保护”的界定 |
二、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 |
第三章 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非遗时代”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
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述 |
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征 |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殊功能及产生的原因 |
四、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 |
第二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范例 |
一、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
二、马五哥与尕豆妹 |
三、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
四、甘南藏族民间故事 |
五、蒙古族祝赞词 |
第三节 甘肃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研 |
一、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状况调研方案 |
二、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况 |
第四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代表——东乡族《米拉嘎黑》 |
一、东乡族民间文学概况 |
二、《米拉嘎黑》的内容及流变 |
三、东乡族民间文学保护的现状 |
第五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民族语言快速消失,口传文学的土壤正在崩溃 |
二、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重视不够 |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困难重重 |
第六节 甘肃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保护的对策 |
一、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对民间文学的记录保存 |
二、完善甘肃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法律保护 |
三、加强对甘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 |
四、拓展民间文学的生存空间 |
第四章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保护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概述 |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界定 |
二、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范例 |
一、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
二、东乡族擀毡技艺 |
三、藏族唐卡 |
四、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 |
五、蒙古族马上用具制作技艺 |
六、擦擦佛像印版制作技艺 |
七、裕固族皮雕技艺 |
第三节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调研 |
一、调研方案 |
二、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概况 |
三、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
第四节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代表——临夏砖雕 |
一、临夏砖雕概述 |
二、临夏砖雕的保护现状 |
第五节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
二、传统手工技艺的变异 |
三、保护传承机制的缺失 |
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空间越来越小 |
第六节 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保护的对策 |
一、对两个载体都要加大保护的力度 |
二、调试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统手工技艺 |
三、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开发管理的立法完善 |
第五章 甘肃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概述 |
一、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概念界定 |
二、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特征 |
三、甘肃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保护 |
第二节 甘肃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范例 |
一、藏族民歌 |
二、裕固族民歌 |
三、多地舞 |
四、巴郎鼓舞 |
五、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
六、牛角琴演奏 |
七、卓尼土族民歌 |
八、拉卜楞民间舞 |
九、和政秧歌 |
十、甘南“则肉”表演唱 |
第三节 甘肃“花儿”保护的实证研究 |
一、甘肃打造“花儿”地方文化符号 |
二、“花儿”的争夺 |
三、“花儿”的合理利用 |
四、博弈和妥协 |
第四节 甘肃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对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特点和脆弱性认识不足 |
二、整体性保护不够 |
三、分类保护亟需加强 |
四、对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开发不够 |
五、传承困难、后继乏人 |
六、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资金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第五节 甘肃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的对策 |
一、根据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 |
二、“活水养活鱼”的生态保护 |
三、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与开发 |
四、建设专业队伍,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学校传承 |
第六章 甘肃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保护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概述 |
一、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的含义 |
二、少数民族民俗的文化形态 |
三、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范式 |
一、蒙古族服饰 |
二、裕固族传统婚俗 |
三、甘南藏族婚礼 |
四、夏河县香浪节 |
五、毛木兰法会 |
第三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族类非遗的保护现状 |
第四节 甘肃裕固族传统服饰保护的田野调查 |
一、肃南裕固族传统服饰的保护现状 |
二、肃南裕固族传统服饰文化衰落的原因 |
第五节 甘肃少数民族民俗类非遗保护的策略 |
一、厘清民俗类非遗保护的两难选择 |
二、提倡以人为本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
三、注重发挥民俗类非遗保护主体的作用 |
四、加强甘肃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开发 |
第七章 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 |
第一节 加快法规建设,运用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 |
二、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状况 |
三、构建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 |
第二节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保护 |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二、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建议 |
第三节 激活造血功能,促进生产性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 |
二、甘肃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
第四节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 |
一、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向度上的整体性保护 |
二、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从空间上进行整体性保护 |
三、在保护中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 |
第五节 培育公众的文化自觉,使人人成为文化传承人 |
一、文化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 |
二、如何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后记 |
(6)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相关研究综述 |
0.3.1 “量范畴”及相关研究 |
0.3.2 形容词程度量的相关研究 |
0.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0.5 语料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的分类及其量性特征 |
1.1 程度量的特征 |
1.1.1 相对性 |
1.1.2 等级性 |
1.1.3 模糊性 |
1.1.4 依附性 |
1.1.5 临时性 |
1.2 主观量程度副词与客观量程度副词 |
1.3 形容词量的分类 |
1.4 形容词小类的量性特征 |
1.4.1 非定量形容词的量性特征 |
1.4.2 定量形容词的量性特征 |
1.5 非定量形容词的量级 |
1.6 非定量形容词与各个量级的组配考察 |
1.6.1 形容词与低量级的组配 |
1.6.2 形容词与中量级的组配 |
1.6.3 形容词与高量级的组配 |
1.6.4 形容词与极量级的组配 |
1.6.5 形容词与过量级的组配 |
1.7 定量形容词的构成及其量级 |
1.7.1 定量形容词的构成 |
1.7.2 定量形容词的量级差异及其成因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定量形容词的定量化 |
2.1 词法手段 |
2.2 重叠手段 |
2.3 句法手段 |
2.3.1 程度副词 |
2.3.2 指示代词 |
2.3.3 某些形容词或短语 |
2.3.4 零形补语 |
2.3.5 参照物表量 |
2.3.6 数量词语表量 |
2.4 修辞手段 |
2.4.1 叠用 |
2.4.2 比喻 |
2.4.3 夸张 |
2.5 固定结构 |
2.5.1 别提(有)多A了 |
2.5.2 A得不能再A |
2.5.3 A了去了 |
2.5.4 要多A有多A |
2.5.5 最/再A不过(了) |
2.5.6 那/(真)叫一(个)A啊 |
2.5.7 A得(像/跟)什么似的 |
2.5.8 A不了多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容词程度量的同现、叠加与二次赋量 |
3.1 程度量的同现 |
3.1.1 不同量级程度量的同现 |
3.1.2 同一程度量的反复 |
3.1.3 小结 |
3.2 程度量的叠加 |
3.2.1 关于叠加 |
3.2.2 叠加的类型 |
3.2.3 叠加的动因与作用 |
3.2.4 小结 |
3.3 定量形容词的二次赋量 |
3.3.1 关于二次赋量 |
3.3.2 二次赋量的方式 |
3.3.3 二次赋量的动因 |
3.3.4 二次赋量的表达效果及其句法后果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位 |
4.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定语句位 |
4.1.1 非定量形容词充当定语 |
4.1.2 定量形容词充当定语 |
4.1.3 定量的形容词短语充当定语 |
4.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状语句位 |
4.2.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指宾状语 |
4.2.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饰谓状语 |
4.3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谓语句位 |
4.3.1 非定量形容词充当谓语 |
4.3.2 定量形容词充当谓语 |
4.3.3 定量的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 |
4.4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补语句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句类 |
5.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句 |
5.1.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疑问焦点的构成 |
5.1.2 程度副词与疑问焦点的构成 |
5.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句 |
5.2.1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句的构成 |
5.2.2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感叹程度 |
5.2.3 感叹语气的赋量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容词的程度量与否定 |
6.1 非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2 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3 “程度副词+非定量形容词”与否定 |
6.3.1 两种否定式的不对称及其成因 |
6.3.2 “不+程度副词+A”式内部不对称的成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形容词程度量的动态研究 |
7.1 流行语“逆天”的演变与成因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逆天”的语义演变 |
7.1.3 “逆天”的感情色彩 |
7.1.4 “逆天”演变的成因 |
7.1.5 小结 |
7.2 流行语“爆表”的多角度分析 |
7.2.1 问题的提出 |
7.2.2 “爆表”的句法功能 |
7.2.3 “爆表”的语义与语用功能 |
7.2.4 “爆表”语义演变的成因 |
7.2.5 小结 |
7.3 新兴的高程度表达式“A(到/得)哭(了)”考察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A(到/得)哭(了)”的句法特征 |
7.3.3 “A(到/得)哭(了)”的语义演变及表义特征 |
7.3.4 “A(到/得)哭(了)”高程度义的形成 |
7.3.5 小结 |
7.4 新兴的程度表达式“A到/得没朋友” |
7.4.1 问题的提出 |
7.4.2 “A”的特点与“没朋友”的抽象化 |
7.4.3 “A到/得没朋友”的句法特征 |
7.4.4 “A到/得没朋友”的程度义 |
7.4.5 小结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明星体验式真人秀的身体消费研究 ——以《花儿与少年》和《爸爸去哪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社会文化原因 |
二、节目发展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消费视角下的真人秀研究 |
二、身体与消费研究 |
三、传媒和真人秀中的身体消费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身体消费 |
二、明星体验式真人秀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真人秀·身体·消费 |
第一节 身体:实在的肉体与多维编码 |
一、身体审美的日常化和快感化 |
二、身体的微观政治实践 |
三、身体的性别意义 |
第二节 真人秀:身体消费的化学场 |
第二章 消费文化下明星身体的转向 |
第一节 平民化的偶像 |
第二节 从遮蔽到敞开 |
第三节 多元的身体话语 |
第四节 无限符号化的明星 |
第三章 身体:最美的消费品 |
第一节 青春镜像:明星秀的永恒旋律 |
一、不老之身:被建构的"老年" |
二、审美呈现:青春身体与风格 |
三、"卡通人物":儿童化的成人 |
第二节 服装:皮肤的延伸 |
一、美丽与时尚的符码 |
二、被标价的身体 |
第三节 完美镜头人:标签与规训 |
第四章 奇观:身体消费的快感表达 |
第一节 被戏谑的儿童 |
一、儿童之恋 |
二、儿童之囧 |
三、成人化的儿童 |
第二节 女汉子与阴柔的男性 |
一、"淑女"的破碎 |
二、脂粉味的男星 |
第三节 身体的视觉奇观 |
一、奇观化的肉身 |
二、怪诞的身体 |
第四节 身体的替代性体验满足 |
一、创伤性的身体 |
二、受虐的身体 |
三、身体叙事神话 |
第五章 狂欢与危险:明星体验秀身体消费迷思 |
第一节 民主的可能与虚妄 |
第二节 "真实"的骗局 |
第三节 快感无限与自我之死 |
第四节 形象生存:身体审美的异化 |
第五节 童年消逝:过度消费的危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边疆民族地区 |
三、民族特色文化 |
四、民族文化产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 |
一、文化性: 边疆民族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 |
二、民族性: 边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
三、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边疆民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四、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决定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机理 |
一、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危机 |
二、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机理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互动关系 |
一、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是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 |
第四节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 |
二、英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 |
三、法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 |
四、日韩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 |
五、经验启示 |
第三章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态与势 |
第一节 形势与环境:边疆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
一、发展环境 |
二、发展基础 |
第二节 现状与重点:边疆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态势分析 |
一、总体情况 |
二、重点与特色 |
第三节 问题与挑战:产业化发展中边疆民族特色文化的困境剖析 |
一、问题与挑战 |
二、原因探析 |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的原则定位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三、统筹性原则 |
四、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的战略选择 |
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二、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战略 |
三、民族文化品牌战略 |
四、民族文化安全战略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的发展模式 |
一、民族文化产业村 |
二、民族文化产业园区 |
三、民族文化产品贸易市场 |
四、边境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带 |
五、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
第五章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策略与机制 |
第一节 基于互动的边疆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策略 |
一、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树立新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观 |
二、加强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调查和内涵研究 |
三、实施分类保护和开发,建立系统的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体系 |
四、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引导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 |
五、促进业态创新,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 |
六、注重文化生态保护,实现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 |
七、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对外传播能力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互动机制 |
一、互动机制运行主体、行为与功能 |
二、互动机制运行过程 |
三、互动机制达到良好运行状态的条件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互动路径 |
一、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消解与保护博弈力量的再平衡 |
二、协调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利益分配 |
三、加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动 |
四、合理界定参与主体的行为范围 |
第六章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壮族织锦技艺:边疆民族工艺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
一、壮锦、绣球市场化产业化抉择 |
二、壮锦、绣球产业化的困惑与矛盾 |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工艺保护的良性互动 |
四、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印象·刘三姐》:边疆民族演艺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
一、发展概况 |
二、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成绩 |
三、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不足 |
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边疆民族节庆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
一、发展概况 |
二、产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成绩 |
三、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不足 |
四、发展趋势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一、全文总结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二节 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
一、边疆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后记 |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场域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与多民族文学 |
(一) 场域的共享与互动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误区 |
二、价值判断:概念的歧义与实践的错位 |
(一) “价值”内涵的歧义 |
(二) “价值”实践的错位 |
(三) 文化产业的功过 |
三、价值建构:复归田野的活态传承 |
四、结语 |
(10)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创新点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文献、媒介资料研究法 |
2、个案研究方法 |
一、关于真人秀节目 |
(一) 真人秀的概况 |
(二) 真人秀节目的构成要素 |
(三) 真人秀节目的分类 |
二、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概述 |
(一) 作为真人秀经典模式的情景纪录类真人秀节目 |
(二) 从情景纪录类真人秀到选秀类真人秀 |
1、出现 |
2、什么是选秀类真人秀 |
3、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
4、打破了前台与后台 |
三、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产生背景及变迁 |
(一)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产生的背景 |
1、作为大众媒介功能的转向 |
2、消费文化的产生 |
3、大众娱乐与狂欢的本性 |
(二) 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
1、探索起步期:全民大舞台的模仿探索 |
2、表面繁荣期:“超女”带来的选秀大堵车 |
3、规训沉淀期:政策规训下的低潮 |
4、多元探索期:市场竞争下后选秀时代开启 |
四、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 媒介政策环境的变迁 |
1、政策开放下从新生到狂欢 |
2、媒介政策的规训 |
3、媒介政策紧缩的双面性 |
(二) 受众主体性的变迁 |
1、受众主体性的强化 |
2、大众文化的变迁 |
3、受众需求与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互动 |
(三) 市场化竞争格局下媒介自身的变迁 |
1、媒体品牌意识的强化 |
2、模式节目的引进 |
3、媒介产业链盈利模式的打造 |
五、反思 |
(一) 从版权购买走向本土化创新 |
(二) 更具创新的营销方式 |
(三) 选秀节目的多元化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青海花儿品牌该怎么打造(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D]. 蒙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3]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D]. 常洁琨. 兰州大学, 2017(01)
- [4]主导与参与:青海花儿保护路径探析[J]. 李卫青.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5]浅析三网融合形势下卫视互联网的生存模式[J]. 李敏.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09)
- [6]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程度量研究[D]. 张雪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明星体验式真人秀的身体消费研究 ——以《花儿与少年》和《爸爸去哪儿》为例[D]. 李松松. 南京大学, 2015(07)
- [8]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D]. 丁智才.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中的民族文学价值建构及反思——以口头文学为例[J]. 安少龙.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0]国内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变迁研究[D]. 吴梅. 云南大学, 2014(12)
标签:偶像崇拜论文; 爸爸去哪儿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民间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