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1)在《普通球磨机工作参数对被研磨物料细度的影响》文中指出普通球磨机指的是由空心圆柱型筒体、维系筒体旋转的轴承以及驱动部件等组成的粉磨机械,也是陶瓷行业用于原料处理的最主要的湿法细磨设备。球磨机在工作时,磨机内部的研磨介质对入磨物料进行反复冲击和研磨,使得物料在达到预期粒度的基础上各个组份能很好的混合均匀,且各组分的配比保持不变。球磨机自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在医药、化工、水泥、陶瓷、电力、选矿以及国防工业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虽然球磨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且已被成熟应用于各行业中,但它的耗电量巨大,电能转化为粉料比表面能的转换率低,大部分能量都被自身消耗,而不是用于实际物料颗粒尺寸的减小。除此之外,球磨机的生产能力关乎整个生产流程的生产效率,因此,优化球磨机的粉磨过程,降低球磨机能耗,节能高效的完成原料的粉磨处理并提高最终产品收益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了研磨介质充填率、级配、球料比、分散剂四个因素通过实验研究球磨机工作参数对被研磨物料细度的影响。实验使用的是YX3 90L-6型号的电动机带动的双辊球磨机,选取40%、50%、60%大小的研磨介质充填率,级配方面有(5-6)mm:(8-9)mm:(9-10)mm=3:1:1、(3-4)mm:(5-6)mm:(8-9)mm=1:3:1、(9-10)mm、(2-2.5)mm:(5-6)mm=3:2、(2-2.5)mm:(8-9)mm=3:2和(2-2.5)mm:(5-6)mm:(8-9)mm=1:3:1六组,球料水比设置3:1:1、4:1:1、5:1:1三组,分散剂选用的是聚丙烯酸胺,用量选取1.0%、1.5%、2.0%。实验结果表明,球料水比部分,5:1:1时,被研磨物料的D50下降最多;充填率部分50%的研磨介质量,被磨物料的D50下降最多;研磨介质级配部分,粗颗粒研磨阶段大尺寸研磨介质起主要作用,细颗粒研磨阶段是小尺寸研磨介质起主要研磨作用,大中小球都包含的三级配可以使被磨物料D50下降最多;1.5%的分散剂加入量可以使被磨物料D50下降最多。
刘剑[2](2018)在《卧式介质搅拌磨机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卧式介质搅拌磨机作为一种高效研磨粉碎制备超细粉体的机械装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矿业、食品、医药等相关领域。本文以某型号的卧式介质搅拌磨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流场建立单相湍流模型和液固两相流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相关结构和工艺参数对研磨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对卧式介质搅拌磨机的分散盘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对介质搅拌磨机流场进行单相湍流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了磨机的内部流场,并探讨了不同磨机结构和运动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磨腔内的有效研磨区主要集中在分散盘两侧及外侧区域和研磨腔的腔体壁面附近区域,黏性耗散率与转速之间呈2.4876次幂的关系。同时发现,转速的增大(特别是在n≥600rpm)会使得研磨腔内的能量传递和利用效率下降;腔径主要通过影响分散盘与研磨腔的腔体壁面之间的环形区域的速度梯度,进而影响研磨效率,且增大腔径不利于研磨;物料的粘度主要影响能量传递和利用效率,在研磨时较小的粘度值可以有利于提高研磨过程能量的利用率。(2)对介质搅拌磨机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通过研究流场运动、速度分布、湍流强度分布等规律,并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和作用。对比单相湍流数值模拟中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介质搅拌磨机的有效研磨区就是分散盘两侧及外侧区域和研磨腔的腔体壁面附近区域,同时发现分散盘B的研磨作用明显优于分散盘A,且槽的流动性明显优于孔。结合单相湍流模型中对转速的研究,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通过增大转速增强研磨效果。而随着浆料粘度的增大,物料间能量传递利用效率下降20.53%,且当粘度为0.85~1.25Pa·s时物料在研磨腔上方堆积而易形成堵塞,使研磨效率急剧下降,因而研磨过程中尽量使用较低粘度的物料。对于介质球的粒径和填充率,应该配合转速和粘度使用。(3)在对介质搅拌磨机流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磨机分散盘的不良特性,提出分散盘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并进行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分析。数值模拟发现新型机型的研磨腔内流场的速度、湍流强度、剪切率和黏性耗散率等场参数均优于现有机型,同时通过实验发现,新型机型的产品粒径D50和D90均优于原有机型且粒径的分布宽度更窄,证明了结构优化和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为卧式介质搅拌磨机的设计和优化、及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张国强[3](2017)在《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试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种新的分析仪器、检测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标准样品是检验这些新仪器、新技术可靠性的重要标准,是验证它们的计量学溯源性的重要手段。粒度检测用球形石英国家标准样品是我国首个专门用于粒度检测领域的宽分布国家标准样品,对完善我国工业标准化建设,推动粉体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属于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试研制阶段。目的是确定制备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原料和制备过程中的粒度检测方法,摸索标样制备工艺,对试研制阶段生产出的标样进行预均匀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探究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定值和量值评估的结果为标准样品的正式生产提供参考和技术升级的依据。本研究以球形石英粉为原料制备粒度检测用标样,首先分析了粒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一套用于标样制备的粒度检测方法,尽可能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筛分法对现有原料进行分级,并通过软件计算混合比例,均化后得到了基本满足项目要求的标准样品。在制备过程中,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湿法分级系统和一套自动化粉体分装设备,成本低廉,运行可靠,为标准样品的制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研究所制备的标准样品经预均匀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体现出了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复折射率的选择对激光粒度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复折射率中实部(折射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虚部(吸收率)大。但吸收率越大,相同吸收率下,不同折射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逐渐变小。对同种物质而言,在进行激光粒度检测时,在不同的粒度区间内存在不同的复折射率。2、通过比较残差值的大小,判断所选复折射是否合适的方法并没有实际依据。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用激光衍射法进行粒度检测时,选择不合适的复折射率进行检测,仍有可能得到很小的残差值,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3、经过预均匀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以及量值评估,最后得到标样的技术指标为:QSB40:D10=11.716±1.535μm,D50=26.112±2.509μm,D90=51.632±4.905μm QSB20:D10=6.78±0.9942μm,D50=14.03±1.383μm,D90=25.91±2.763μm QSB10:D10=2.621±1.076μm,D50=6.112±0.7606μm,D90=10.56±2.191μm
吴行健[4](2015)在《β/α复合碳化硅技术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碳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性能强、抗热震性佳、热稳定性强、热膨胀系数低以及导热系数高等优点,一直是材料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生产高性能β/α复合碳化硅技术陶瓷为目标,通过素坯密度研究,优化并确定最佳配方:采用0.3μm的α-SiC,固含量为50%,水溶性酚醛树脂的添加量为9%,在相同成型工艺下素坯密度最大,最有利于烧结致密化。通过成型工艺的优化研究,得出造粒粉的筛分时间为20min时,筛分效率最佳;压力100MPa,保压60s时,成型效率最好。当粒径比为D大:D中:D小(96μm:80μm:23μm)=4:3:1,质量比为m大:m中:m小=17:7:1时,素坯密度达最大值1.748g/cm3。通过对试样体积密度、抗弯强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显微结构和相结构测试与表征,优化并确定了最佳无压烧结工艺,即烧结温度为2010℃,保温时间为75min时,烧结后的β/α复合碳化硅陶瓷具有最优性能,其密度最大值为3.129g/cm3,硬度为27.35GPa,断裂韧性为4.64MPa·m1/2,抗折强度为401.62MPa。加入的β-SiC在烧结后出现了长轴状晶体,使得断裂方式由原先的穿晶断裂变为以穿晶断裂为主的断裂方式。研究结果表明,β-SiC的添加量为10%时,碳化硅陶瓷具有最佳性能。本文也对注浆成型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采用注浆成型的工艺,按照合适的烘干曲线进行烘干后,通过合适的烧结工艺制备成碳化硅陶瓷。
王自超[5](2013)在《重质碳酸钙颗粒的细化和粒径分布的窄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综述了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与生产过程,分析了影响重钙颗粒质量的设备条件和工艺参数,总结归纳了生产重钙的优化方向。同时,全面的研究了分散剂的分散种类和分散机理,指出了提高分散性能的途径和选择分散剂的标准。通过系统分析生产中各种研磨设备,比较各个设备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实验选择了常用的搅拌磨设备。用搅拌磨研磨重钙,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对重钙研磨效果的影响。分散剂用量的研究是从研磨过程中各个阶段用量入手。这是由于分散剂用量跟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密切相关,就此我们着重研究了在研磨过程中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化趋势,以此趋势确定分散剂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得到的重钙颗粒的细度、粒径跨度均好于普通分散法。因为它使重钙浆料溶液始终处于一个较佳的分散状态,利于对颗粒的研磨均匀。本文也同时研究了前段是高分子分散剂后段是无机小分子分散剂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也较好,说明了对于研磨后期小分散剂分子分散效果也较好。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进一步颗粒细化和分布窄化的方法,为生产提供了理论实验支持。
董方[6](2011)在《塔式球磨机介质运动特征及关键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评述了塔式球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围绕塔式球磨机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展开研究,分析矿料运动与受力特征,探索了转速、搅拌器螺旋升角及螺旋叶片直径等参数与粉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介质流场的仿真分析,矿料粉碎实验等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搅拌槽内矿料的运动及应力分布状态,得到矿料在搅拌槽内壁、螺旋轴及上下螺旋叶片的分布规律;2.分析了矿料径向运动的速度差及压力分布,得到速度差值大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而非以往速度大磨矿效果好的概念,确定了搅拌器半径的选定原则;3.对矿料轴向运动进行分析,应用MATLAB软件对矿料绝对速度及牵连速度进行计算,揭示了速度差与搅拌器螺旋升角的变化规律,针对铝土矿矿料,获得了最优螺旋升角;转速分析结果表明塔式球磨机存在临界转速,根据实验样机具体尺寸,确立了合理搅拌转速。4.应用CFD软件对搅拌槽内流场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搅拌器直径末端速度梯度大、磨矿效果高,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5.应用正交实验方案,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本文为评价和优化现有搅拌磨的设计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李东升[7](2011)在《球形聚合物颗粒湿法精密分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在现代工业当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如医药、食品、化工、水处理等。但目前国内生产的这类球形树脂产品粒度分布范围宽,均齐性差,产品档次较低,使其功能性和应用性都受到较大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球形树脂进行精密分级,而国内现有的分级设备对这类低密度材料的分级精度,完全不能满足产品对粒度和均齐度的要求。本文针对球形聚合物颗粒分级存在的问题,在对分级的理论、湿法分级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课题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多级水力悬浮溢流器,对其分级效果进行了综合实验评价,并分析了分割粒径和分级效率与操作参数的影响关系。实验研究表明,对型号为LX-1000EP(D)的交换树脂球形颗粒,其粒度范围为55-350μm,密度波动范围为1.177-1.072g/cm3,采用新型多级水力悬浮溢流器分级,分割粒径为135μm时,达到的分级效果为:细颗粒回收率为91.2%,粗颗粒回收率为92.1%,综合分级效率为83.3%,溢流产品的分级精度为d90/d10=1.83,沉降产品的分级精度为d90/d1o=1.73。本文还采用激光散射像点粒度测量方法对聚合物球形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及粒径测试分析,并发现了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其颗粒密度并非均一,而是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即密度约有10%的波动。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合成过程中形成的气孔尺寸和气孔率不均造成的,而交换和吸附树脂的气孔尺寸和气孔率对其应用性能有显着影响。因此,该测量方法为在聚合物球形树脂合成中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测试分析手段。颗粒密度ρp与颗粒沉降速度u和颗粒直径Dp之间关系为:ρp=ρ+18μu/(gD2p)。此外,本文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模拟了悬浮溢流器内部的流场分布状况,获得了速度矢量分布图和速度分布图。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定常流动计算,在溢流筒中,速度分布比较均匀,不存在大的涡旋,速度梯度合理,速度大小分布合理。这一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也为优化水力悬浮溢流器结构,进一步改善分级性能提供了设计依据。
谢斌,邓丽荣,刘向春,王晓刚,张倬[8](2009)在《β-SiC微粉溢流过滤分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湿法水力溢流过滤的方法对β-SiC微粉进行分级,达到了溢流分级与过滤分级的双重功效.通过实验研究了溢流流量及床层高度对溢流过滤分级效果的影响,并对分级后的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及SEM电镜分析.研究表明,溢流过滤分级法可以实现5μm以下β-SiC颗粒的精密分级;能稳定获得W5、W3.5、W2.5、W1.5的分级产品,而且分级精度较好、产率较高,达到了对β-SiC微粉窄级别稳定分级的新要求.
彭穗[9](2007)在《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及性能表征》文中提出本论文综述了软磁铁氧体材料的特性、应用以及工艺研究,简略地描述了纳米陶瓷的发展趋势及其要解决的问题。磁性材料是当今磁性材料研究的热点。镍锌铁氧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和吸波材料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加入添加剂,由水热法制备了性能较好的镍锌铁氧体粉体,并研究了以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的工艺条件,以及添加三乙胺和聚乙二醇模板剂、和La3+和Ti4+掺杂对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粉体颗粒形貌、粒度及结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不同模板剂、不同La3+、Ti4+离子掺杂量对纳米镍锌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T、时间t及添加剂是影响水热制备的关键因素。产物用XRD、SEM等进行表征,发现反应温度在低于180℃时,水热晶化过程相当缓慢,产物呈严重团聚的无定形状态。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加快水热晶化过程。而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消除部分杂相,得到单相的镍锌铁氧体晶体。根据沸石分子筛的原理,在加入模板剂后制备出具有微孔结构的镍锌铁氧体,且制得的镍锌铁氧体为尖晶石型;模板剂的引入使产物晶化完全,粒径分布窄,粒度为20~30nm。形成孔结构,平均孔径为14nm左右,且密度降低;在吸波性能方面,加入模板剂能提高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掺杂La3+和Ti4+离子后,发现La3+离子对镍锌铁氧体及其生长有影响。一定掺杂量(0.8%)的La3+离子改变了镍锌铁氧体的生长方向,由立方晶粒变成不规则的圆形,且La3+离子促进了晶粒的生长。而掺杂Ti4+离子对镍锌铁氧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影响不明显。磁性能及吸波性能的研究表明,非磁性La3+、Ti4+离子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但是增加了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掺La3+离子后最高吸收量可达到-30dB,且随其掺杂量的增加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掺杂Ti4+后,最高吸收峰达到-35dB(x=0.4%)。因此适当的La3+、Ti4+离子掺杂有利于提高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性能。
李化建,黄佳木,梁保卫,陈贤树[10](2002)在《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离心场下对硅酸锆超微粉进行湿法分级。研究表明,分散是分级的前提,力场的设计是分级的关键。使用复合分散剂的效果要优 于单一分散剂,分散剂BYK-190与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加量为0.8%时分散效果最好。通过调整转速和分级时间,在离心场下可 以对硅酸锆超微粉实现D50:0.3μm的分级,分级精度能达到0.6以上。
二、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球磨机工作参数对被研磨物料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磨机大型化的研究现状 |
1.3 磨机工作参数研究现状 |
1.3.1 磨机转速 |
1.3.2 充填率 |
1.3.3 研磨介质级配 |
1.3.4 球料比 |
1.3.5 助磨剂量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及相关理论 |
2.1 实验研究思路 |
2.2 实验准备及相关设备 |
2.3 球磨机工作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
2.4 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
2.5 实验数据记录 |
2.5.1 充填率为40% |
2.5.2 充填率为50% |
2.5.3 充填率为60% |
2.5.4 添加分散剂量的实验 |
2.6 相关理论的介绍 |
2.6.1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6.2 粒度基础理论知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球磨机工作参数对被磨物料颗粒细度的影响 |
3.1 球料水比 |
3.2 研磨介质充填率 |
3.3 研磨介质级配 |
3.3.1 被磨物料初始尺寸大 |
3.3.2 被磨物料初始尺寸小 |
3.4 分散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卧式介质搅拌磨机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介质搅拌磨机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卧式介质搅拌磨机研磨机理及参数分析 |
2.1 研磨机理及其基本结构 |
2.2 研磨效果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卧式介质搅拌磨机单相湍流流场数值分析 |
3.1 研磨腔的流体流动研究 |
3.2 介质搅拌磨机的流场 |
3.2.1 结构参数及流场形态的确定 |
3.2.2 数值模型和网格模型 |
3.3 磨机内部流场分析 |
3.3.1 流场运动分析 |
3.3.2 速度分析 |
3.3.3 湍流强度分析 |
3.3.4 湍动能分析 |
3.3.5 剪切率和黏性耗散率分析 |
3.4 磨机结构和运动参数分析 |
3.4.1 转速分析 |
3.4.2 研磨腔腔径分析 |
3.4.3 粘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卧式介质搅拌磨机固液两相流数值分析 |
4.1 数值模型及流场模型 |
4.1.1 流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2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流场运动分析 |
4.2.2 速度分布规律 |
4.2.3 湍流强度分布规律 |
4.3 不同工艺因素对流场特性影响 |
4.3.1 转速对流场的影响 |
4.3.2 粘度对流场的影响 |
4.3.3 粒径对流场的影响 |
4.3.4 填充率对流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卧式介质搅拌磨机分散盘的结构改进及实验研究 |
5.1 结构分析与优化改进 |
5.2 仿真分析研究 |
5.2.1 速度对比分析 |
5.2.2 湍流强度对比分析 |
5.2.3 剪切率和黏性耗散率对比分析 |
5.3 实验验证 |
5.3.1 实验准备条件 |
5.3.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5.3.3 实验设计及要求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3)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试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标准样品 |
1.1.1 标准样品的概念 |
1.1.2 标准样品的作用 |
1.1.3 标准样品研制流程 |
1.1.4 我国标准样品技术研究现状 |
1.2 粉体粒度检测用标准样品 |
1.2.1 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表征方法 |
1.2.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粒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粉体粒度检测的常见方法 |
2.2 实验原料 |
2.3 图像法粒度测试 |
2.3.1 静态图像法 |
2.3.2 动态图像法 |
2.3.3 图像法影响因素分析 |
2.4 激光法粒度测试 |
2.4.1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4.2 激光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标准样品的制备 |
3.1 候选物料的选择 |
3.2 检测方法的确定 |
3.2.1 图像法检测方法 |
3.2.2 激光法测试参数 |
3.3 制备工艺的确定 |
3.3.1 粉体分级技术 |
3.3.2 分级方法的选择 |
3.4 分级设备的选型和研制 |
3.4.1 筛分法分级实验设备 |
3.4.2 自然沉降影响因素 |
3.4.3 分级设备研制 |
3.4.4 分级产物的处理 |
3.5 自然沉降分级实验 |
3.5.1 分级设备校准 |
3.5.2 投料浓度对分级效果的影响 |
第四章 标准样品的配制工艺 |
4.1 拟合标准样品 |
4.1.1 拟合原理 |
4.1.2 拟合结果 |
4.2 粉体的混合均化工艺 |
4.2.1 粉体混合基本概念 |
4.2.2 粉体混合设备 |
第五章 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评价 |
5.1 标准样品的取样及均匀性初检 |
5.2 标准样品的分装 |
5.2.1 偏析机理 |
5.2.2 分装设备的研制 |
5.3 标准样品的均匀性研究 |
5.3.1 均匀性检验方法 |
5.3.2 均匀性检验结果 |
5.4 标准样品的稳定性研究 |
5.4.1 稳定性检验方法 |
5.4.2 稳定性检验结果 |
5.5 标准样品特征值的测定 |
5.5.1 建立和证明溯源性(引用CNAS) |
5.5.2 标准样品定值方法 |
5.5.3 定值有效数据的处理 |
5.6 标准样的量值评估 |
5.6.1 标准值的确定 |
5.6.2 不确定度的计算 |
5.6.3 标准样品量值评估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β/α复合碳化硅技术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碳化硅介绍 |
1.3 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及应用 |
1.3.1 密封环 |
1.3.2 陶瓷球 |
1.3.3 防弹板 |
1.3.4 喷嘴 |
1.3.5 研磨盘 |
1.3.6 轴套 |
1.3.7 高温耐浊部件 |
1.4 碳化硅技术陶瓷配方的研究动态 |
1.5 碳化硅技术陶瓷成型方法的研究动态 |
1.5.1 碳化硅技术陶瓷球的成型工艺 |
1.5.2 注浆成型工艺的研究 |
1.5.3 数字化成型工艺的研究 |
1.5.4 3D打印成型工艺 |
1.6 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的研究动态 |
1.7 碳化硅技术陶瓷的产品指标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工艺流程 |
2 β/α 复合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碳化硅 |
2.1.2 碳化硼 |
2.1.3 酚醛树脂 |
2.1.4 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 |
2.1.5 聚乙烯醇 |
2.1.6 油酸 |
2.1.7 仪器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2.1 配料 |
2.2.2 混料 |
2.2.3 造粒 |
2.2.4 成型 |
2.2.5 烧结 |
2.3 性能检测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真密度检测 |
2.3.3 抗折强度的检测 |
2.3.4 维氏硬度的检测 |
2.3.5 断裂韧性的计算 |
2.3.6 扫描电镜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筛分时间对于造粒粉筛分效率的影响 |
2.4.2 级配对于碳化硅陶瓷素坯密度的性能影响 |
2.4.3 不同含量的酚醛树脂对碳化硅陶瓷素坯的性能影响 |
2.4.4 不同成型压力对于烧结的影响 |
2.4.5 不同保压时间对于烧结的影响 |
2.4.6 陈腐对于成型工艺的影响 |
2.4.7 不同烧结温度对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影响 |
2.4.8 不同保温时间对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影响 |
2.4.9 碳化硅陶瓷制品的物相分析 |
2.4.10 β-SiC添加量对于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影响 |
2.4.11 β-SiC纯度对于碳化硅陶瓷的性能影响 |
2.5 小结 |
3 注浆成型工艺初探 |
3.1 实验过程 |
3.1.1 浆料制备 |
3.1.2 注浆成型 |
3.1.3 素坯烘干 |
3.1.4 无压烧结 |
3.1.5 真密度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粘结剂添加量对于SiC素坯密度的影响 |
3.2.2 注浆成型制备SiC陶瓷的性能 |
3.3 结论 |
4.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重质碳酸钙颗粒的细化和粒径分布的窄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重质碳酸钙的制备 |
1.2.1 重质碳酸钙的概述 |
1.2.2 重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1.2.3 制重质碳酸钙的常用设备 |
1.3 影响重钙研磨的参数分析 |
1.4 重质碳酸钙的表面处理 |
1.4.1 固体颗粒分散 |
1.4.2 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
1.4.3 分散剂的种类 |
1.4.4 提高分散性的途径 |
1.4.5 分散剂的选取准则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影响研磨效果的各参数分析 |
2.1 搅拌磨 |
2.1.3 搅拌磨中主要参数的分析 |
2.2 搅拌磨的工作原理和粉碎机理 |
2.2.1 冲击粉碎机理 |
2.2.2 摩擦粉碎机理 |
2.2.3 颗粒粉碎区域 |
2.2.4 应力强度分析 |
2.2.5 研磨耗能分析 |
2.3 颗粒的性质 |
2.3.1 颗粒的大小 |
2.3.2 颗粒的形状 |
2.3.3 颗粒的比表面积 |
2.3.4 比表面积变化的理论研究 |
2.3.5 颗粒的带电 |
2.4 颗粒的凝聚机理 |
2.4.1 颗粒凝聚的原因 |
2.4.2 液相溶剂中的颗粒相互作用力 |
2.5 分散理论 |
2.5.1 DLVO理论 |
2.5.2 空间位阻稳定理论 |
2.5.3 静电位阻稳定理论 |
2.6 初步工艺设计 |
第3章 搅拌磨机各参数和分散剂的加入方式对研磨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1.2 实验原料 |
3.1.3 确定实验条件参数 |
3.1.4 粒度的测定 |
3.2 实验步骤 |
3.3 初始分散剂添加量及分散剂种类比较实验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及处理 |
3.3.4 实验数据分析 |
3.4 搅拌转速实验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方案 |
3.4.3 实验结果 |
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分散剂用量实验 |
3.5.1 实验目的 |
3.5.2 实验方案 |
3.5.3 实验结果 |
3.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6 研磨介质实验 |
3.6.1 实验目的 |
3.6.2 实验方案 |
3.6.3 实验结果 |
3.6.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7 研磨过程中比表面积变化实验 |
3.7.1 实验目的 |
3.7.2 实验方案 |
3.7.3 实验结果 |
3.7.4 实验数据分析 |
3.8 相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的不同添加方式的实验 |
3.8.1 实验目的 |
3.8.2 实验方案 |
3.8.3 实验结果 |
3.8.4 实验数据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混合分散剂对研磨重钙的效果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原料 |
4.1.3 实验方案 |
4.2 实验结果 |
4.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塔式球磨机介质运动特征及关键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塔式球磨机的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塔式球磨机理论研究现状 |
1.3 塔式球磨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
1.4 塔式球磨机目前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塔式球磨机介质运动及受力分析 |
2.1 塔式球磨机内矿料运动状态分析 |
2.2 矿料的应力状态分析 |
2.2.1 柱面坐标下矿料应力状态 |
2.2.2 矿料与各接触面上的压力分布特点 |
2.2.3 矿料纵向截面应力分布特性 |
2.3 粉碎过程分析 |
2.3.1 冲击粉碎过程分析 |
2.3.2 摩擦粉碎过程分析 |
2.3.3 矿料粉碎时效区域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式球磨机关键参数研究 |
3.1 搅拌器直径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
3.1.1 环形区域介质球线速度差分析 |
3.1.2 径向压力分布分析 |
3.1.3 实验样机直径选定及选定原则 |
3.2 搅拌器螺旋升角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
3.2.1 叶片任一半径处矿料移动速度 |
3.2.2 矿料的绝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
3.2.3 实验样机螺旋角选定 |
3.3 运转速度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
3.3.1 合理转速的推导 |
3.3.2 实验样机合理转速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式球磨机流场数值模拟与磨矿效果分析 |
4.1 建立流场数学模型 |
4.1.1 搅拌槽内流场数学模型 |
4.1.2 建立流场基本方程 |
4.2 参数化建模及网格划分 |
4.2.1 参数化建模 |
4.2.2 网格划分 |
4.3 场内不同螺旋升角的速度等值线分析 |
4.3.1 轴向截面速度等值线图分析 |
4.3.2 径向截面速度等值线图分析 |
4.3.3 不同螺旋升角速度等值线分析结果 |
4.4 转速n对流场影响结果及分析 |
4.4.1 改变转速n后流场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解析 |
4.4.2 改变转速n后流场剪切率分布图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式球磨机实验分析 |
5.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5.1.1 实验设备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安排 |
5.2 产品-200目产率的实验数据结果 |
5.2.1 产品-200目产率结果 |
5.2.2 产品-200目产率结果对比分析 |
5.3 产品+200目实验结果分析 |
5.3.1 产品+200目产率结果 |
5.3.2 产品-200目产率结果对比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球形聚合物颗粒湿法精密分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球形聚合物颗粒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
1.2 湿法分级的研究现状 |
1.2.1 湿法分级理论研究 |
1.2.2 湿法分级机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球形聚合物颗粒沉降速度测定 |
2.1 球形聚合物的人工分级 |
2.2 实验方案论述 |
2.2.1 激光特性 |
2.2.2 测速原理 |
2.3 颗粒沉降试验 |
2.3.1 LX-20b沉降速度计算 |
2.3.2 LX-1000EP(c)沉降速度计算 |
2.3.3 LX-1000EP(D)沉降速度计算 |
第3章 悬浮溢流器性能评价 |
3.1 悬浮溢流器计 |
3.2 分级试验 |
3.2.1 试验安装图 |
3.2.2 溢流量计算 |
3.2.3 试验步骤 |
3.2.4 悬浮溢流器Φ200mm分级试验 |
3.2.5 悬浮溢流器Φ150mm分级试验 |
3.2.6 悬浮溢流器Φ250mm分级试验 |
3.2.7 悬浮溢流器Φ300mm分级试验 |
3.3. 改进分级试验 |
3.4 数据分析 |
第4章 流场数值模拟 |
4.1 利用GAMBIT建立计算模型 |
4.2 FLUENT模拟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所示期间发表的论文 |
(8)β-SiC微粉溢流过滤分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 |
1.1 原料 |
1.2 方法及其原理 |
1.3 测试 |
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分级前后β-SiC微粉粒度分析 |
2.2 二次溢流过滤分级流量与分级结果的关系 |
2.3 二次溢流过滤分级流量与分级结果的关系 |
2.4 分级料浆的W5、W2.5的SEM分析 |
3 结论 |
(9)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
1.1 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1.1.1 世界软磁材料发展 |
1.1.2 国内目前软磁材料的发展 |
1.1.3 铁氧体软磁材料的发展方向 |
1.2 铁氧体制备方法 |
1.2.1 气相化学反应法 |
1.2.2 固相反应法 |
1.2.3 液相反应法 |
1.3 铁氧体的结构特点 |
1.3.1 铁氧体的晶体结构 |
1.3.2 铁氧体的离子分布 |
1.3.3 铁氧体的磁性 |
1.3.4 磁性产生的原理 |
1.3.5 影响磁性大小的因素 |
1.4 镍锌铁氧体的磁特性 |
1.5 镍锌铁氧体的应用进展 |
1.5.1 镍锌铁氧体在功率器件材料上的进展 |
1.5.2 镍锌铁氧体在吸波材料上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6.1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1.6.2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粉体及表征 |
2.1 实验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镍锌铁氧体的制备 |
2.1.3 产物表征 |
2.2 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
2.2.1 沉淀前驱物的选择 |
2.2.2 共沉淀pH值对合成的影响 |
2.2.3 反应时间t和反应温度T的影响 |
2.2.4 添加剂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热模板法制备微孔镍锌铁氧体粉体及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1.1 有机模板剂造孔机理 |
3.1.2 模板剂的选择 |
3.2 实验 |
3.3 纳米微孔镍锌铁氧体的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IR分析 |
3.3.3 BET分析 |
3.3.4 形貌分析 |
3.3.5 密度的测定 |
3.3.6 样品吸波性能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XRD分析 |
3.4.2 IR分析 |
3.4.3 密度 |
3.4.4 合成晶体的BET分析 |
3.5 吸波性能分析 |
3.5.1 吸波机理 |
3.5.2 吸波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杂镍锌铁氧体粉体的水热制备及性能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粉体的制备 |
4.1.2 样品性能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XRD分析 |
4.2.2 SEM分析 |
4.2.3 不同La~(3+)离子含量对镍锌铁氧体对密度的影响 |
4.2.4 磁性能分析 |
4.3 吸波性能分析 |
4.3.1 掺杂La~(3+)离子镍锌铁氧体吸波性能 |
4.3.2 掺杂Ti~(4+)离子镍锌铁氧体吸波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撰写)的论文 |
四、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球磨机工作参数对被研磨物料细度的影响[D]. 王迪. 济南大学, 2021
- [2]卧式介质搅拌磨机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D]. 刘剑. 湘潭大学, 2018(02)
- [3]粒度检测用国家标准样品的试研制[D]. 张国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4]β/α复合碳化硅技术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 吴行健.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5]重质碳酸钙颗粒的细化和粒径分布的窄化研究[D]. 王自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6]塔式球磨机介质运动特征及关键参数研究[D]. 董方. 中南大学, 2011(01)
- [7]球形聚合物颗粒湿法精密分级技术研究[D]. 李东升.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8]β-SiC微粉溢流过滤分级实验研究[J]. 谢斌,邓丽荣,刘向春,王晓刚,张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9]水热法制备镍锌铁氧体及性能表征[D]. 彭穗. 中南大学, 2007(05)
- [10]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J]. 李化建,黄佳木,梁保卫,陈贤树. 硅酸盐学报,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