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亚湾营养物质变异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飚[1](2021)在《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适应能力是国际上所普遍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本文基于对南海大空间尺度上多纬度区域的珊瑚礁/群落(注:南海北部防城港、大亚湾和东山岛的珊瑚未成礁,为珊瑚群落)的科学考察,以多种珊瑚及其微生物组(虫黄藻、细菌和病毒)为研究对象,围绕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模式;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与系统进化模式;3)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4)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与遗传变异特征;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病毒群落的组成与功能特征。本文研究区域覆盖了南海2个气候带(热带与亚热带)、16个纬度(7°-23°N),共计对4个生态区、20个珊瑚礁/群落(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福建东山岛,广东大亚湾和雷州半岛,广西防城港和涠洲岛;生物地理过渡区:海南大洲岛和鹿回头;中纬度珊瑚礁:西沙群岛北礁、七连屿、永兴岛、东岛、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和浪花礁;低纬度珊瑚礁:中沙群岛黄岩岛,南沙群岛三角礁、华阳礁、仙娥礁和信义礁)的生态调查数据、环境指标、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珊瑚共生微生物组以及耐热型虫黄藻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微生物组能够通过共生和/或寄生的方式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与健康状况。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虫黄藻群落结构虽然表现出显着的纬度差异,但总体以Symbiodinium(34.2±21.4%)、Cladocopium(31.1±24.2%)、Breviolum(12.6±16.8%)和Durusdinium(4.5±10.0%)为主导,它们参与珊瑚幼体共生体系的构建与白化后珊瑚-虫黄藻共生关系的修复,从而增强南海珊瑚的环境适应性。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着的纬度差异,此差异与珊瑚礁区环境因子、珊瑚疾病、水体污染特征等密切相关。在相对高纬度水域中所富集光合益生菌Erythrobacter(赤杆菌属)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环境的潜力;在中纬度水域中富集的益生菌Oceanospirillum(海螺菌门)有助于提高珊瑚的抗病能力与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在低纬度水域所富集的Halomona(盐单胞菌属)与Cyanobacteria(蓝细菌纲)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温压力、抵抗珊瑚疾病的潜力。水体的病毒群落结构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差异显着,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群落富集了较高丰度的噬菌体与Circoviridae(环状病毒科),它们易引发珊瑚疾病、削弱珊瑚的环境适应能力;而热带水体中则富集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科)与Mimiviridae(拟菌病毒科),它们能够在高温下加速破坏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并降低珊瑚的热适应能力。(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系统进化模式与环境因子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地理隔离(空间距离)与环境阻力(温度、营养盐、浊度)是造成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显着高于相对高纬度区域的主要原因,这支持了珊瑚及其共生虫黄藻的低纬度“物种起源中心假说”。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整体呈现由高纬度的Cladocopium占主导转变为中、低纬度Cladocopium+Durusdinium占主导的空间分布模式,且耐热型虫黄藻亚系群(D1、C15以及C3u)相对丰度持续增加,这表明温度的纬度变化是造成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以C1为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与温度,光照强度以及盐度成负相关,而与营养盐浓度和浊度呈正相关;而以C3为共生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因此,Cladocopium中具有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具有类似的环境适应能力。(3)南海广布种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的微生物组群落组成、功能以及交互作用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耐热型虫黄藻Durusdinium trenchii在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占据主导(65.6±37.5%),支持丛生盔形珊瑚适应该区域较高的温度环境;而C1亚系群的虫黄藻则在亚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80.6±2.3%),其能提高该区域丛生盔形珊瑚抗低温、耐高营养盐以及高浊度的能力。从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的结构来看,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是热带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其可以通过抑制寄生型虫黄藻的方式提高共生体系的稳定性;而C1亚系群则不参与亚热带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南海丛生盔形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在低纬度珊瑚礁区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并富集了与高温相关的α-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占比:61%),这表明该区域的丛生盔形珊瑚具有更强的高温适应性;而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与生物地理过渡区则富集Cyanobacteria,这类细菌可通过提供氮源与补偿光合作用的方式提高丛生盔形珊瑚的浊度耐受能力。但是,整个南海的丛生盔形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群(core bacterial microbiota)却主要由病原菌Rhodobacteraceae(红杆菌科)、Vibrio(弧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占据主导,它们会增加珊瑚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其环境适应性。(4)南海热带区域种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与亚热带区域种盾型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的微生物组群落结构、功能特征也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分别与其区域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疣状杯形珊瑚在低纬度珊瑚礁的共生虫黄藻以群落耐热型虫黄藻D1(71.8±16.1%)与D6(23.9±4.7%)亚系群为主导,但其丰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低纬度的疣状杯形珊瑚正通过与更多耐热型虫黄藻共生以适应高温压力。盾型陀螺珊瑚的虫黄藻群落结构则表现出空间同质性,即C1亚系群在其虫黄藻群落中占据主导(61.1±8.8%),由其所形成的共生体系具有适应低温、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的特性。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方面,热带珊瑚礁的疣状杯形珊瑚以益生菌Ralstonia(青枯菌属;64.4±6.6)为主导,并具有稳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这能够显着提高珊瑚的环境适应性;而生物地理过渡区的疣状杯形珊瑚则可通过提高益生菌Endozoicomonas、Pho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丰度的方式抑制病原菌活动,并增加珊瑚适应高浊度和大幅度温度波动的能力。盾型陀螺珊瑚的细菌群落结构总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能够使之良好的适应南海北部波动的礁区环境。此外,这2种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群中均存在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细菌类型(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与Sphingomonas),表明南海珊瑚礁在大空间尺度上已受到了人类干扰的影响。(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的迁移、遗传变异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珊瑚的热适应潜力存在紧密的关联。西南季风所驱动的海表面流是D.trenchii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迁移、扩散的主要动力,其能够为南海中、高纬度区域提供重要的耐热共生体来源。STRUCTURE与遗传变异系数(ΦPT)的分析表明,南海SST的纬度变化是导致D.trenchii群体的遗传结构在低纬度珊瑚礁与中纬度珊瑚礁-生物地理过渡区之间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克隆丰富度介于0.85-1.00之间),这能够有效克服单克隆个体传播所引发的负面生态效应,并增强南海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热适应能力。(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特征及其宿主多样性会直接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在南海相对高纬度的亚热带大亚湾,丛生盔形珊瑚体内的核质巨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s)具有在低温下感染共生虫黄藻、降低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稳定性的潜力。噬菌体宿主预测的结果显示,珊瑚体内的噬菌体能够感染多样化的共/附生细菌类型(益生菌、病原菌、机会主义细菌等),改变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的动态平衡、免疫应答以及营养元素循环,并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从功能富集特征上看,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可通过感染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虫黄藻的方式,分别调控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与虫黄藻的水平传递;而珊瑚体内的噬菌体则会通过活跃的溶原作用提高珊瑚共/附生细菌的新陈代谢,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7)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α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存在4种主要的空间变化模式,分别为:纬度空间变化模式、气候带空间变化模式、空间均质化模式以及空间异质化模式。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主要成员细菌和虫黄藻具有多样化的组成、功能以及显着的空间差异,这些特征有助于增强珊瑚对不同区域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对病毒的研究虽然局限于南海水体与大亚湾的珊瑚,但从其组成和功能来看,病毒对珊瑚的健康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总体是负面的。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并从微生物组的角度揭示了南海珊瑚应对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环境适应机制。
武茜[2](2021)在《南海北部盾形陀螺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导致珊瑚礁急剧退化,相对高纬度地区可能为热带珊瑚提供避难所,如南海北部。为了探索相对高纬度珊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及其高温耐受性,本文对来自南海北部的5个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共81个样品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借助宏转录组测序能够较好地开发盾形陀螺珊瑚微卫星标记。本文开发了449对引物,随机筛选验证得到10对中度多态性位点用于遗传学分析,结合一个核标记(内转录间隔区,ITS)、一个线粒体标记(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mt COI)构建了完整遗传分辨率的研究体系。(2)基于微卫星标记发现南海北部盾形陀螺珊瑚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暗示该种群的遗传适应性不足。该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Mantel test结果显示该分化与其平均海表面温度(SST)、地理距离显着正相关,表明平均SST和地理隔离是影响该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3)两个序列标记结果均表明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核标记结果显示该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且该分化受地理隔离的显着影响。(4)东方群体因靠近渔港码头而暴露于强烈的人为活动当中,这可能造成了东方群体最低的遗传多样性和最高程度的遗传分化,未来该群体可能面临局部灭绝的风险。(5)高温胁迫实验结果表明涠洲岛群体的高温耐受性可能比大亚湾群体的高,两者应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可能相同。(6)面对未来气候变化,高纬度盾形陀螺珊瑚种群的遗传适应性潜力不足,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需要针对其遗传多样性降低、基因交流受限等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旷泽行[3](2021)在《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边缘海,海洋与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沿海周边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大力开发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近岸海洋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又以重金属污染问题颇受关注。重金属污染不仅威胁到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昌化江河口、大亚湾和上川岛海湾)水体、沉积物与当地经济海产品体中重金属(Cu、Zn、Pb、Cd、Cr、As和Hg)的含量,并采用多种指数评价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与分布、生物富集特征以及生态和健康风险,同时结合Monte-Carlo模拟进行不确定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上川岛海湾>大亚湾>昌化江河口,重金属含量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Zn>Cr>Pb>Cu>As>Cd>Hg(昌化江河口Cr未分析),三者均处于无污染至中等污染水平。昌化江河口的主要污染物是As,Cd的空间变异性最强,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至高风险之间;大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Pb,其次是Hg,生态风险处于低至中等风险;上川岛As污染的覆盖率为100%(69%的中度污染与31%的轻微污染),且Hg、Pb、Cd和Zn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生态风险处于低至中等风险。三片海域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分布基本一致,Hg和Cd是海洋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对生物群落可能产生的毒性危害均以Pb最高,As次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就平均含量而言,三片海域生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的安全标准。海洋生物易从海水中富集重金属,鱼类的富集能力低于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类。Cu和Zn是所有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物种对各金属富集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物种生活在不同海域环境,其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也存在显着差异。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软体动物类(双壳贝类为主)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的风险高于成人。昌化江河口海产品超过可接受的非致癌健康风险的概率分别为0.51%(成人,下同)和1.84%(儿童,下同),超过可接受的致癌健康风险的概率分别是31.73%和46.56%;大亚湾和上川岛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1.19%和22.27%(大亚湾)以及83.87%和89.57%(上川岛)。Hg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昌化江河口与大亚湾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是As,上川岛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是Cr,其次是As。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日常摄入量(IR)对健康风险的影响一般高于各重金属元素总含量的风险贡献。
朱文涛[4](2020)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珊瑚礁通常位于营养较贫乏的水域,却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适合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大亚湾是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东侧的半封闭式海湾,近年来随着周边工业、旅游业、养殖业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海域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退化。珊瑚礁是海洋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大亚湾珊瑚礁正面临着白化退化、资源严重下降的压力。目前,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原生生物多样性、底栖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构建来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理解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资料以及珊瑚礁礁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和非礁区海域中原生生物群落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主,其次是绿藻门Chlorophyta(23.88%)、隐藻门Cryptophyta(13.41%)、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10.17%)、子囊菌门Ascomycota(5.67%)、壶菌门Chytridiomycota(4.98%)、红藻门Rhodophyta(1.15%)、Cryptomycota(0.95%)、未定地位的Eukaryota_norank(0.23%)、Picozoa(0.13%)等。原生生物的物种丰富度Richnes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9±128、4.85±1.06、0.60±0.10,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采样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原生生物多样性在春季和夏季是高于珊瑚礁区域的,珊瑚礁原生生物多样性在秋季和冬季高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主坐标轴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生物群落随所处季节变化的不同明显会区分成四个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相同季节内,珊瑚礁原生生物的群落组成与开放海域对照区均无区域的显着性差异(P>0.05)。共生网络拓扑特性参数表明,在珊瑚礁中参与网络互作的总节点数目、网络连通性、模块性系数、介数中心性和度中心性低于开放海域。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温度、p H、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素限制,与使用Mantel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原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是最大的。原生生物的季节演替和时空分布能反映研究大亚湾海域海域明显的亚热带气候季节特征、沿岸水和外海水季节消长等水文气象因素。由于珊瑚礁区的水动力、波浪、营养物质相对贫乏等特征,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共生网络具有比珊瑚礁区更复杂的相互作用或者生态位重叠、较强的稳定性。(2)在大亚湾珊瑚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34种,底栖生物物种数季节变化为冬季(49种)=夏季(49种)>春季(48种)>秋季(39种);均以软体动物为主,其中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e是各季节中都存在的优势种。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为冬季(1962.51ind.·m-2)>夏季(179.38ind.·m-2)>秋季(96.98ind.·m-2)>春季(76.27ind.·m-2),平均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693.37 g·m-2)>夏季(617.11 g·m-2)>秋季(314.18 g·m-2)>春季(107.09 g·m-2)。大亚湾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的种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2.83±0.83、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85±0.58、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48±0.17。根据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等级聚类(CLUSTER)分析结果,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群落可分划分为4组。底栖生物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亚湾海域中营养盐和水环境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底栖生物的丰度和密度都是远远高于大亚湾开放海域的数次调查,符合珊瑚礁作为热带雨林的特点。ABC曲线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冬季和秋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而在春季和夏季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大亚湾珊瑚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偏低可能与旅游等人类因素有关。与传统的珊瑚礁监测方法和常用的海洋底栖采样装置相比,ARMS标准化具备低成本和对珊瑚礁友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良好取样方法。(3)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潜在食源的δ13C值为-23.22‰~-13.27‰,潜在食源的δ15N值范围4.32‰到11.34‰;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亚湾珊瑚中生物食源组成较为复杂,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对食物网的贡献各不相同。浮游植物、POM、SOM可能是浮游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SOM对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碳源贡献相对较小,浮游植物和藻类是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重要初级生产者和驱动食物网的重要碳源。主要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营养位置,不同类群的部分消费者的δ15N数值间存在重叠,这与它们摄食共同饵料生物产生种间竞争有关。消费者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蟹类、棘皮类和鱼类、头足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2.61~2.79、2.58~2.83、2.45~3.64、3.04~3.40,它们营养级差别主要与食性有关。主要消费者呈现顶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中间层次种类较多的营养层次分布特征,营养级偏小可能与样品体长偏小、样本量和种类数较低有关。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能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栖息地的特点和采集底栖动物的个体大小有关。底栖动物在春季的食物来源较少、种群内营养层级差别较大、群落竞争较激烈,而在冬季底栖群落营养冗余度最高。总体而言大亚湾珊瑚礁底栖动物的营养多样性水平和食物网相对较为稳定。
李媛洁[5](2020)在《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珊瑚礁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生产力极高,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生物类群。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珊瑚礁鱼类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珊瑚礁是中国南海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了解礁栖性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是开展珊瑚礁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的基础。根据1999年以来的调查数据,结合20世纪70年的历史资料,系统总结了渚碧礁及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分析其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根据2018年春9月在渚碧礁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对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组成、优势种群季节性变动、食性特征及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2018-2019年在南沙海域以及中西沙海域样品,对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的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渚碧礁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说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2)七连屿礁区鱼类物种多样性。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40。以上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较为合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3)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渚碧礁春9月共有鱼类45种,隶属于5目14科25属,其中以鲈形目占绝对优势。5月优势种主要有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和珠斑眶棘鲈(Scolopsis margaritifer)等3种,9月优势种主要有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eolineatus)、四带笛鲷(Lutjanus kasmira)、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绿尾唇鱼(Cheilinus chlorourus)、三带副鲱鲤(Parupeneus trifasciatus)、豹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leopardus)、彼氏眶棘鲈(Scolopsis affinis)8种。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春9月鱼类食性功能群特征变化明显,以杂食性鱼类占优势,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已对水质变化产生响应。且春9月鱼类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9月多样性指数高于5月。(4)南海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对南沙海域及中西沙海域的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沙、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体长范围为62~195 mm,优势体长组80-140 mm,为平均体长为113.86mm;体质量范围为6.15~132.98 g,平均体质量为35.07g;两区域蜂巢石斑鱼雌性、雄性群体体长分布均差异极显着;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各月份雌性性腺成熟比例均高于雄性。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两区域平均肥满度分别为2.24和2.02,肥满度均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两区域其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值分别为2.7835和2.5925;59个耳石样品中,年龄最小为1龄,最大为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64.29%;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南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20.20mm、k=1.28、t0=—0.356;中西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41.54mm、k=0.99、t0=—0.103。
王国柱[6](2019)在《我国典型河口海域病原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近海海域污染比较严重,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陆源污染是造成近海污染的主要因素,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主要途径之一。陆源污染物带入近海的致病微生物而引发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检测方法的低效率阻碍近海病原菌大规模调查。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三种病原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Q-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此方法,对秦皇岛滦河口海域以及大亚湾海域病原菌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得到下列结果:秦皇岛滦河口海域以及大亚湾海域浮游细菌和肠球菌丰度在季节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两个海域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季节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两个海域细菌及病原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亚湾海域细菌与大肠杆菌空间分布格局类似,二者的丰度表现出从淡澳河口向外呈递减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空间分布并无明显规律,而滦河口海域细菌与病原菌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动态变化并无明显规律。不同季节河口海域基本理化因子以及多种营养盐存在显着性差异,从总体上来看两个河口海域环境因子变化,大亚湾海域总体环境季节性差异比滦河口海域更为明显,这可能和大亚湾海域相对封闭,海水交换能力较弱有关。不同河口海域浮游细菌及病原菌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大亚湾海域大肠杆菌大部分时间高于滦河口海域,其均丰度值之差可达10倍。而对于肠球菌丰度则是滦河口海域高于大亚湾,这可能是不同的地理位置其污染物来源等因素所造成。从整体上看,在大亚湾海域,大肠杆菌与肠球菌均与硅酸盐呈正相关性,与溶解氧呈负相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与硝酸盐、总磷、盐度具有显着性关系。滦河口海域并未发现显着影响大肠杆菌与肠球菌的环境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受叶绿素a以及总磷的显着影响。
程飞莉[7](2019)在《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枝角类是一类小型低等的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中,迄今只发现11种,其中只有8种被认为是真正的海洋枝角类,在我国已记录5种。海洋枝角类种类虽少,但是在繁殖盛季,其数量可达2000~3000 ind.·m-3,占浮游动物总量的44~51%,在短时间内成为优势种群,因此海洋枝角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功能群体。枝角类突出的季节性优势的特性,引发了众多学者从其摄食选择特性、最低食物浓度、温度适应性等来就其在特定海域的优势成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拟从生态化学计量学生态位和摄食特性来解析大亚湾枝角类优势形成原因。本研究以海洋枝角类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9月~2019年8月之间在中国南海大亚湾近岸海域(22°33′48.6″N,114°35′0.6″E)进行了12次定点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原生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并对桡足类和枝角类优势种类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此外还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枝角类-鸟喙尖头溞、肥胖三角溞和异养甲藻-夜光藻的摄食谱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室内受控实验对强额孔雀哲水蚤和鸟喙尖头溞的选择性摄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大亚湾浮游植物、原生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化学计量学特征2017年9月~2019年8月调查期间,水温、盐度、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9.2~32.6℃、29.43~34.00和5.37~11.24 mg·L-1。研究期间,在大亚湾采样点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5种,其中硅藻有52种,甲藻38种;共鉴定出原生动物28种,急游虫属有8种,丁丁虫属有4种,游仆虫属和尾丝虫属各2种;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0种,其中桡足类有37种,枝角类有3种。枝角类丰度在147~23388 ind.·m-3之间变化,占总浮游动物个体数的0.56~51.16%。以鸟喙尖头溞为主,肥胖三角溞和史氏圆囊溞数量极少,春季的丰度为最高。鸟喙尖头溞4月份丰度很高,达22963 ind.·m-3,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丰度与原生动物(纤毛虫)丰度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研究期间,大亚湾粒径为0.7~100μm的悬浮物C:P比值在142~323之间变化,其季节变化明显,在2018年春、夏季和2019夏、秋季都高于200。枝角类的平均干重比元素含量(%干重),均高于桡足类;桡足类与枝角类的元素比值(C:P、N:P和C:N)变化范围的低值相近,但桡足类的高值均高于枝角类,N:P比值差异尤为明显。鸟喙尖头溞的各项元素比值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而桡足类优势种强额孔雀水蚤的C:P和N:P比值呈现季节性变化。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干重元素含量均高于悬浮物(0.7~100μm),而C:P比值远小于后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鸟喙尖头溞与悬浮物的P含量紧密关联,而强额孔雀水蚤的C:N比值与悬浮物呈负相关关系。2019年枝角类数量高峰恰好是悬浮物出现低C:P比值的春季。2)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食物组成研究在2019年4月、5月和7月对浮游动物现场食物组成的研究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18S r DNA的V4区主要对浮游动物优势种鸟喙尖头溞和夜光藻,及常见枝角类肥胖三角溞的食物组成进行检测。检测的6个样品共获得206个OTU,其中有效OTU为173个,隶属于23个门类,鉴定至属水平的食物种类63种。海洋枝角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后生动物,如刺胞动物、毛颚动物、节肢动物等,此外甲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和真菌也是其食物中的重要组分。夜光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节肢动物门,此外甲藻和硅藻也是其重要食物组分。研究说明这3个种类都是杂食性物种,因其主要食物来源均为个体较大的物种,推测其摄食的是这些物种形成的碎屑。鸟喙尖头溞2019年4月、5月的食物谱相似,但与同年7月份显示出较大差异,显示出鸟喙尖头溞具有较宽的食物谱,其实际食物谱则依赖于食物环境。鸟喙尖头溞和肥胖三角溞之间摄食谱差异较大,而夜光藻和肥胖三角溞的生态位重叠达到0.753,说明两者竞争较强。3)大亚湾海域枝角类摄食选择性的受控实验2019年就鸟喙尖头溞和强额孔雀哲水蚤进行了室内受控摄食实验。鸟喙尖头溞对浮游植物总摄食率为248±69 cells ind.-1h-1(4月)或69±33 cells ind.-1h-1(5月);强额孔雀哲水蚤5月的总摄食率为28±7 cells ind.-1h-1。鸟喙尖头溞和强额孔雀哲水蚤都偏好摄食浮游植物,尤其是甲藻,其中摄食最多的是环沟藻,对原生动物的总摄食率为负。因此,二者的食物谱重叠大(生态位重叠指数=0.994),存在食物的竞争关系。本论文2018~2019年对大亚湾浮游动物的调查显示了海洋枝角类具有明显的季节优势,初步描述了海洋枝角类鸟喙尖头溞的元素组成的变化并发现其磷组成与悬浮物颗粒之间有相关性,且丰度高值出现在低C:P比值的春季,因此我们认为海洋枝角类可能趋向于高磷环境,但未来还需实验进一步确证。我们运用分子手段或传统摄食实验对常见或优势枝角类、优势桡足类和异养甲藻的食物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两种枝角类和异养甲藻的生态位分离明显。此外,我们也看到,两种方法分析得到的鸟喙尖头溞的食物谱具有较大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饵料浓度差减法镜检计数漏掉较小颗粒,对碎屑等难以统计。因此,摄食实验中鸟喙尖头溞虽与强额孔雀水蚤的食物谱很相似,然而由于缺乏分子方法的对比,很难就现场实际的食物谱作出定论,因此,还需要后续的分析确定。
席颖[8](2019)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文中认为自从三峡大坝建成后,受防洪调度的影响,库区水位周期性消涨,库区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发生了显着的改变。近年来,受到库区航运以及库岸人类活动的频繁影响,库区多地发现不同程度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而这种污染在水位消涨的影响下,将会进一步扩散,威胁三峡库区水陆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在三峡库区进行PAHs的系统研究与评价,对于库区PAHs的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PAHs在表层水体、沉积物和消落带及其上缘土壤的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其环境行为、来源以及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为香溪河库湾环境保护和PAHs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香溪河库岸带土壤PAHs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固定设置采样点,并现场采集了香溪河库岸带3个不同特征区域(消落带上缘、消落带、沉积物)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16种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PAHs、基本理化指标(p H值、有机质、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和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u、Pb、Cd、Cr)的含量,开展了PAHs与土壤重金属和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库岸带土壤16种PAHs单体在三个区域均以中低环PAHs为主。沉积物、消落带以及消落带上缘土壤的PAHs总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0.73-1325.25 ng/g、43.60-2110.00 ng/g、83.09-2476.01 ng/g,平均值分别为234.90 ng/g、464.20 ng/g、916.71 ng/g,即消落带上缘PAHs总量最大,消落带的次之,沉积物的最小。水平样带靠近峡口镇和长江入江口的PAHs总量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AHs与土壤总磷、Cd和2-50μm的土壤团聚体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p<0.05),而与土壤总有机碳(TOC)之间存在不显着的正相关性,PAHs各单体之间及其与总PAHs之间都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2)PAHs在水-沉积物界面的污染特征及扩散行为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设置固定采样点,并现场采集了香溪河库湾5个水平样带的表层水体样品,测定了表层水体PAHs的浓度,并采用逸度模型分析了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行为。研究表明,香溪河库湾表层水体总PAHs浓度范围为178.00-294.53 ng/L,以3-4环PAHs单体为主。表层水体5-6环PAHs与水体浊度有显着正相关性(p<0.05)。逸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夏季和秋季PAHs在水体-沉积物界面主要以向沉积物沉降为主,冬季和春季PAHs主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香溪河沉积物监测时间段内PAHs无二次释放的风险。有机碳、炭黑质量分数对PAHs在水体-沉积物界面的扩散行为有较大的影响,有机碳、炭黑质量分数越高,逸度分数值越低,对水体-沉积物界面的PAHs吸附越强;炭黑比有机碳对PAHs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3)PAHs在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水位消涨的响应;消落带各海拔土壤PAHs在一个水位消涨周期内,整体表现为下层土壤PAHs大于上层土壤。145-155 m高程的土壤PAHs的分布主要受水位消涨的影响,而165-175m土壤PAHs的分布受库岸PAHs外源排放的影响较大。经历了一个周期的水位消涨后,土壤p H值和总磷含量变大,165 m处的土壤p H值以及175 m处的土壤总磷对水位消涨最为敏感;粒径大于50μm的土壤团聚体比例减少,小于2μm的土壤团聚体比例增加,155 m-165 m高程的土壤团聚体对水位消涨最为敏感;土壤TOC、有机质、总氮含量减小,155 m-165 m处的土壤TOC及有机质和145 m高程的土壤总氮对水位消涨响应敏感;土壤PAHs的总浓度增高,其中2-3环PAHs浓度降低,4-6环PAHs浓度增加,145 m和175 m处的PAHs增量最大,165-175 m处的土壤PAHs对水位消涨的响应最为强烈。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PAHs总量与大于50μm的土壤团聚体有显着负相关性(p<0.05),4环PAHs与小于2μm土壤团聚体有显着正相关性(p<0.05)。6环PAHs与3环PAHs有显着正相关性(p<0.05)。PAHs总量与消落带海拔、土壤有机质、总磷、有机碳、总氮等无显着相关性。各海拔消落带土壤、沉积物、消落带上缘土壤PAHs之间都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表层水体PAHs只与消落带155 m和175 m处的土壤PAHs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4)香溪河库湾PAHs溯源分析及风险评价;基于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综合分析了香溪河库湾PAHs的来源,分析表明,香溪河表层水体PAHs在秋季是以石油源为主,在其它三个季节以燃烧源为主;而沉积物、消落带及其上缘土壤PAHs在四个季节均以混合燃烧源为主。香溪河库湾4个区域PAHs单体大部分处于中等风险水平,水体、消落带及其上缘土壤PAHs总量评估风险均为Ⅳ级高等风险等级,沉积物在夏季和冬季处于Ⅳ级高等风险等级,而在秋季和春季处于Ⅱ级低等风险等级;香溪河库湾PAHs总量风险值表现为消落带上缘>水体>消落带>沉积物。PAHs在沉积物、水体、消落带及其上缘土壤以吞食和皮肤接触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各区域致癌风险值的顺序表现为:沉积物>水体>消落带上缘>消落带。皮肤接触产生的风险大于吞食。
马婕[9](2019)在《大亚湾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的摄食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如海水养殖、围填海、陆源排污和核电站热污染等对海湾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海洋浮游动物是食物链中重要的次级生产者,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游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力强且世代交替短,活动能力弱,在短时间内进行的生物反应能够放大微妙的环境变化,可作为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以往我国海湾浮游动物的研究,多集中在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关键种的生活史以及种群动态变化与物理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上。虽然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确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贡献者。大亚湾海域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导致只采用优势种或关键种难以模拟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因此,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时空变化,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子技术实验分析浮游动物不同功能群的摄食多样性,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影响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及其摄食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主要因素,,旨在为大亚湾生态系统功能中营养传递与食物产出关键过程提供基础数据,为预测环境变化对海湾浮游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环境因子变化大亚湾环境因子季节变化明显:温度在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温度明显高于其它区域;盐度在春夏季较低于秋冬季的,主要受降雨影响;叶绿素a浓度春季显着高于其它季节,主要高值区出现在大鹏澳和澳头等养殖海域。近30年来大亚湾表层和底层叶绿素a浓度持续增加,主要是在湾内的养殖区。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甲藻次之。(2)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根据大亚湾浮游动物组成划分为六个功能群:大型浮游甲壳动物GC,大型桡足类LC,小型桡足类、枝角类SC,毛颚类Chaetognaths,水母类Medusae,海樽类Salps。大亚湾的浮游动物功能群存在显着的季节和空间的变化。夏季大亚湾高温种SC功能群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为优势种。秋季大型桡足类LC优势种小长腹剑水蚤(Oithona nana),红纺锤水蚤(Acartia erythraea)数量增加。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秋季和春季相对较低。小型桡足类SC功能群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 crassirostris)为周年性优势种。大亚湾胶质类的浮游动物(水母类和海樽类)呈上升趋势。根据浮游动物丰度将大亚湾划分为三个区域:核电站温排水影响区(DNPP)、网箱养殖区(MCCA)和受污染较小或未受污染的区域(UPW),MCCA的浮游动物相对于其它两个区域的特征是体现在高丰度,低生物量,优势种单一,浮游被囊类的住囊虫数量增多。近20年来大亚湾浮游动物小型化、胶质化现象严重,小型化主要出现在核电站温排水影响区,胶质化主要在海水养殖区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干重)降低,优势种群组成结构单一化。大亚湾浮游动物暖水性物种如鸟喙尖头溞占有优势的季节时序发生改变,时间从夏季延长到春季和秋季,浮游动物丰度还以非胶质类浮游动物类群占主要优势,但胶质类浮游动物占比升高。(3)大亚湾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摄食的时空变化高通量检测结果显示浮游动物摄食食谱广泛,摄食种类远超于环境本地物种数。在检测中鉴定到大量透明胶质水母和不含叶绿素的真菌与原生动物。水母在肉食性、杂食性浮游动物摄食中占有重要地位,杂食性浮游动物在变暖的环境中更倾向摄食浮游植物。大亚湾浮游动物被囊类偏好在高温高盐区或网箱养殖区域摄食,在受径流输入、生活和工业污染的区域,栉水母占比高;夏季湾口浮游动物食物主要在低温低盐区获取;湾内浮游动物食物主要在高温低盐区;冬季湾内浮游动物摄食叶绿素和硝酸根浓度高的区域的食物;湾口浮游动物主要摄食温度高的区域的食物。大亚湾冬季湾外海水带来丰富的浮游动物饵料,夏季湾内人类活动影响使得浮游动物食物多样性升高。自然环境变化使浮游动物种类交替明显,冬季浮游动物体长较长;人类活动导致的高营养与热辐射是导致浮游动物体长变短,是浮游动物小型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春龙[10](2018)在《城市典型功能区大气磷沉降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气磷沉降是地球磷素循环的重要组成,具有典型的养分资源特征和区域分布差异。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成为大气磷排放和沉降的热点区域,磷沉降的变异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系统沉降磷输入量受到多研究领域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选择川西平原典型功能区(农村居住区、城市居住区、农业区、工业区)为研究区域,对比了三种常用干沉降采集方法,阐明了城市大气磷沉降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并估算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磷沉降通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气主动采样法、大气湿表面法及大气干表面法三种采样方法获得的大气磷干沉降通量相关性显着(P<0.05),三者间可以进行换算统一。大气湿替代面法更适用于对城市典型功能区大气磷沉降的监测研究。(2)研究区大气磷沉降通量为7.32±0.65kg P hm-2 a-1,其中干沉降达70.9%,大气磷干、湿沉降通量差异显着(P<0.05)。在空间分布上,不同功能区大气磷沉降通量差异性显着(P<0.05),且表现为农业区>城市居住区>工业区>农村居住区。在时间尺度上,大气磷沉降通量季节性显着性差异(P<0.05),且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3)整个连续性沉降观测期间,大气磷湿沉降通量与降雨量表现为显着线性关系(P<0.05),且降雨量可以解释64.5%大气磷湿沉降通量的变异。大气磷干沉降通量则与采样时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采样时间可以解释47.6%大气磷干沉降的变异。本研究通过相关气象因素得出的多元回归方程能通过较好的估算出研究区雨季大气磷沉降通量。(4)研究区大气磷沉降在小麦、油菜、水稻及玉米生长季的贡献量分别可达较佳施肥量的14.2%、30.4%、14.8%以及22.1%。
二、大亚湾营养物质变异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亚湾营养物质变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分布、功能与现状 |
1.1.1 珊瑚礁的全球分布特征与生态功能 |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从宏观到微观 |
1.1.3 珊瑚礁生态现状 |
1.2 珊瑚礁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
1.2.1 珊瑚共生功能体(holobiont)与微生物组(microbiome) |
1.2.2 珊瑚共生虫黄藻及其功能 |
1.2.3 珊瑚共/附生细菌及其功能 |
1.2.4 共生微生物组中的“暗物质”—病毒 |
1.2.5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
1.3 微生物组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
1.3.1 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的指示意义 |
1.3.2 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
1.3.3 病毒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
1.3.4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环境变化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
1.5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南海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其重要性 |
2.2 南海珊瑚礁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2.2.1 南海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 |
2.2.2 南海生物地理过渡区 |
2.2.3 南海中纬度珊瑚礁 |
2.2.4 南海低纬度珊瑚礁 |
2.3 珊瑚生态调查、优势种鉴定与样本采集 |
2.3.1 珊瑚生态调查与优势种鉴定 |
2.3.2 珊瑚组织样本采集 |
2.3.3 珊瑚礁水体样本采集 |
2.4 微生物组测定与分析 |
2.4.1 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
2.4.2 虫黄藻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
2.4.3 虫黄藻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4 虫黄藻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
2.4.5 细菌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
2.4.6 细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7 细菌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
2.4.8 珊瑚微生物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
2.4.9 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文库构建与Novaseq6000 测序 |
2.4.10 宏病毒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11 病毒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
2.5 耐热型共生虫黄藻群体遗传学分析 |
2.5.1 虫黄藻种水平的初步筛选 |
2.5.2 群体PCR扩增、毛细管电泳检测与虫黄藻物种鉴定 |
2.5.3 微卫星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态意义 |
3.1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组成与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模式 |
3.1.1 南海珊瑚礁水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 |
3.1.2 南海珊瑚礁水域细菌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 |
3.1.3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特征 |
3.2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3.3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细菌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压力、珊瑚适应性的关系 |
3.4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与珊瑚疾病、热压力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系统进化模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 |
4.1.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 |
4.1.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α多样性的纬度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共生体祖先类型差异性对南海共生虫黄藻系统进化关系、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5.1 南海广布型珊瑚的微生物组功能体征及其交互作用 |
5.1.1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
5.1.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的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
5.1.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
5.1.4 环境因子对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5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核心微生物群 |
5.1.6 基于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基因的功能预测 |
5.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5.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与珊瑚共生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5.4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灵活性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5.5 南海广布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5.6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功能富集特征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6.1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空间变化与功能特征 |
6.1.1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
6.1.2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
6.1.3 环境与地理因素对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4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核心细菌微生物群 |
6.1.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网络复杂度之间的关系 |
6.2 南海区域型珊瑚虫黄藻群落结构与纬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6.3 南海区域型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与气候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
6.4 环境压力与人为干扰对南海区域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的影响 |
6.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遗传变异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7.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
7.1.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多样性 |
7.1.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结构与连通性 |
7.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的迁移、扩散机制及其生态意义 |
7.3 低温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亚热带建立共生关系的影响 |
7.4 地理隔离与SST变化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
7.5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学特征对珊瑚适应全球变暖的指示意义 |
7.6 小结 |
第八章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的病毒群落组成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
8.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及宿主特征 |
8.1.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及其功能 |
8.1.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宿主预测 |
8.1.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与水体中病毒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差异 |
8.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8.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8.4 病毒群落对南海北部热带珊瑚避难所的生态影响 |
8.5 小结 |
第九章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与环境适应模式 |
9.1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模式 |
9.2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共生体系的环境适应模式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展望 |
10.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南海北部盾形陀螺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概述 |
1.1.1 造礁石珊瑚 |
1.1.2 相对高纬度珊瑚群落概述 |
1.2 南海北部珊瑚群落概况 |
1.2.1 东山岛 |
1.2.2 大亚湾 |
1.2.3 涠洲岛 |
1.2.4 陵水和东方 |
1.3 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1 线粒体标记 |
1.3.2 核标记 |
1.3.3 微卫星标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案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盾形陀螺珊瑚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Illumina HisSeq~(TM)高通量测序 |
2.1.4 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验证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盾形陀螺珊瑚的转录组分析结果 |
2.2.2 盾形陀螺珊瑚微卫星位点的验证及其多态性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盾形陀螺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和环境数据 |
3.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1.3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遗传多样性 |
3.2.2 遗传分化 |
3.2.3 环境因素与地理因素对盾形陀螺珊瑚遗传分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南海北部盾形陀螺珊瑚的遗传适应能力可能较低 |
3.3.2 由于受到较强的环境压力,东方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
3.3.3 平均SST和地理隔离影响了盾形陀螺珊瑚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3.3.4 盾形陀螺珊瑚应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趋势及保护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序列标记盾形陀螺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1.3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
4.1.4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遗传多样性 |
4.2.2 遗传分化 |
4.2.3 盾形陀螺珊瑚群体间遗传分化与海温、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4.2.4 盾形陀螺珊瑚种群的历史动态 |
4.3 讨论 |
4.3.1 盾形陀螺珊瑚种群的遗传适应性较低 |
4.3.2 地理隔离可能影响了盾形陀螺珊瑚种群的遗传分化 |
4.3.3 盾形陀螺珊瑚种群历史动态的分析 |
4.3.4 用mt COI和 ITS标记分析盾形陀螺珊瑚遗传分化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个盾形陀螺珊瑚群体高温耐受性的区别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样品 |
5.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生理生化指标测量 |
5.2.1 共生虫黄藻密度的测定 |
5.2.2 最大光量子产量的测定 |
5.2.3 酶活的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盾形陀螺珊瑚的形态变化 |
5.4.2 盾形陀螺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的变化 |
5.4.3 盾形陀螺珊瑚最大光量子产量的变化 |
5.4.4 盾形陀螺珊瑚SOD酶和CAT酶活性的变化 |
5.4.5 盾形陀螺珊瑚LPO活性的变化 |
5.4.6 盾形陀螺珊瑚GSH活性和GS活性的变化 |
5.5 讨论 |
5.5.1 涠洲岛群体的盾形陀螺珊瑚可能比大亚湾群体更耐高温 |
5.5.2 盾形陀螺珊瑚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生物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3 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
1.3 研究海域概况 |
1.3.1 昌化江河口海域 |
1.3.2 大亚湾核电海域 |
1.3.3 上川岛养殖海湾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海域与实验分析 |
2.1 样品处理与分析 |
2.1.1 沉积物重金属分析 |
2.1.2 生物体重金属分析 |
2.2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3 统计分析 |
2.3.1 Monte-Carlo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
2.3.2 数据分析与制图 |
第三章 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 |
3.1 昌化江河口海域重金属的含量分布 |
3.1.2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
3.1.3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
3.2 大亚湾核电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 |
3.1.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
3.1.2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
3.3 上川岛养殖海湾重金属含量分布 |
3.3.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
3.3.2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
3.4 不同环境背景下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差异 |
3.4.1 不同环境背景下沉积物重金属含量 |
3.4.2 不同环境背景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 |
小结 |
第四章 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4.1 沉积物污染评价方法 |
4.2 昌化江河口海域重金属污染特征 |
4.3 大亚湾核电海域重金属污染特征 |
4.4 上川岛养殖海湾重金属污染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健康风险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5.1 风险评估模型 |
5.2 昌化江河口海域潜在生态风险 |
5.3 大亚湾核电海域潜在生态风险 |
5.4 上川岛养殖海湾潜在生态风险 |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富集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
6.1 生物污染评估模型 |
6.2 生物富集系数与富集特征 |
6.2.1 昌化江河口海域生物重金属富集 |
6.2.2 大亚湾核电海域生物重金属富集 |
6.2.3 上川岛养殖海湾生物重金属富集 |
6.3 海产品食用性健康风险评价 |
6.3.1 昌化江河口海域健康风险评价 |
6.3.2 大亚湾核电海域健康风险评价 |
6.3.3 上川岛养殖海湾健康风险评价 |
6.4 敏感性分析及海产品消费安全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目录 |
致谢 |
(4)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进展 |
1.1.1 珊瑚礁主要生物组成 |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 |
1.1.3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珊瑚礁及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原生生物18SrDNA分析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物种组成 |
2.2.2 原生生物α多样性 |
2.2.3 原生生物β多样性 |
2.2.4 共生网络分析 |
2.2.5 原生生物群落与环境驱动 |
2.3 讨论 |
2.3.1 大亚湾原生生物主要门类组成 |
2.3.2 原生生物群落季节性变化 |
2.3.3 原生生物在珊瑚礁和开放海域栖息地的分布 |
2.3.4 原生生物的共发生模式 |
2.3.5 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素 |
2.4 结论 |
第三章 珊瑚礁底栖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区域 |
3.1.2 采样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种类组成 |
3.2.2 优势种 |
3.2.3 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
3.2.4 多样性指数 |
3.2.5 群落结构 |
3.2.6 群落稳定性 |
3.3 讨论 |
3.3.1 种类组成 |
3.3.2 丰度和生物量 |
3.3.3 季节差异 |
3.3.4 ARMS方法的优缺点 |
3.4 结论 |
第四章 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采样采集 |
4.1.3 样品处理 |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 |
4.2.1 珊瑚礁区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2 营养级 |
4.2.3 底栖动物的季节差异 |
4.3 讨论 |
4.3.1 食物网的碳氮同位素特征 |
4.3.2 消费者的营养级分析和营养谱特征 |
4.3.3 底栖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
1.2.1 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珊瑚礁鱼类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种类组成 |
2.2.2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 |
2.3 讨论 |
2.3.1 鱼类种类组成 |
2.3.2 渚碧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
第三章 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1.4 G-F指数 |
3.2 结果 |
3.2.1 鱼类物种组成 |
3.2.2 分类学多样性 |
3.2.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
3.3 讨论 |
3.3.1 鱼类物种组成 |
3.3.2 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
3.3.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
第四章 南海渚碧礁礁栖鱼类群落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样品采集 |
4.1.3 样品测量 |
4.1.4 鱼类食性特征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种类组成 |
4.2.2 重要种类优势度与结构的变化 |
4.2.3 食性功能群特征 |
4.2.4 生物多样性 |
4.2.5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 |
4.3 讨论 |
4.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特征 |
4.3.2 食性功能群特征 |
4.3.3 生物多样性指数 |
4.3.4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 |
第五章 南沙海域与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生物学测定 |
5.1.3 年龄鉴定 |
5.1.4 体长与体质量关系 |
5.1.5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
5.1.6 肥满度 |
5.2 结果 |
5.2.1 群体组成 |
5.2.2 体长、体质量 |
5.2.3 性比与性成熟度 |
5.2.4 摄食强度 |
5.2.5 年龄组成 |
5.2.6 肥满度 |
5.3 分析和讨论 |
5.2.1 生长特征 |
5.2.2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
5.2.3 摄食强度和肥满度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渚碧礁礁栖鱼类的物种名录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典型河口海域病原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近海海域公共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水质标准 |
1.2 海洋病原菌 |
1.2.1 海洋致病微生物的来源 |
1.2.2 指示性微生物与病原菌简介 |
1.3 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
1.3.1 传统培养计数法 |
1.3.2 免疫学方法 |
1.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 秦皇岛滦河与大亚湾海域水质状况 |
1.4.1 滦河入海水质状况 |
1.4.2 大亚湾入海河流水质状况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病原菌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菌株 |
2.2.2 细菌DNA以及环境样品DNA的获取 |
2.2.3 引物的设计以及目的片段的获取 |
2.2.4 标准质粒的制备 |
2.2.5 病原菌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目的产物的获得 |
2.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3 深圳大亚湾海域环境样品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滦河口海域病原菌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采样站位 |
3.2.2 样品采集 |
3.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
3.2.4 细菌丰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 |
3.2.5 病原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
3.2.6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滦河口海域细菌病原菌时间分布格局 |
3.3.2 秦皇岛滦河口海域细菌及病原菌的时空分布格局 |
3.3.3 滦河口海域环境因子变化过程 |
3.3.4 不同季节环境因子与微生物丰度之间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深圳大亚湾海域病原菌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采样站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环境因子的测定 |
4.2.4 细菌丰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 |
4.2.5 病原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
4.2.6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1 大亚湾海域病原菌季节性变化 |
4.3.2 大亚湾海域细菌与病原菌的时空分布 |
4.3.3 深圳大亚湾海域环境因子变化过程 |
4.3.4 不同季节环境因子与微生物丰度之间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河口海域的病原菌丰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5.1 实验方法 |
5.1.1 采样方法 |
5.1.2 环境因子的测定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河口海域病原菌丰度情况 |
5.2.2 不同河口海域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5.2.3 不同河口海域浮游细菌,病原菌以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枝角类 |
1.1.1 中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地位 |
1.1.2 海洋枝角类的种类和分布 |
1.1.3 海洋枝角类种群优势形成的潜在机制 |
1.2 海洋枝角类的化学计量生态学研究 |
1.2.1 生态位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 |
1.2.3 化学计量学生态位 |
1.2.4 基于生物化学组成的生态位理论分析发展 |
1.3 海洋枝角类的食性 |
1.3.1 传统摄食研究方法 |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摄食研究上的应用 |
1.4 大亚湾海域自然环境概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化学计量学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站位与采样时间 |
2.1.2 现场环境因子的测定 |
2.1.3 群落特征研究分析 |
2.1.4 现场饵料及几种主要浮游动物元素组成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
2.2.2 浮游植物类群 |
2.2.3 原生动物类群 |
2.2.4 浮游动物类群 |
2.2.5 元素组成 |
2.3 讨论 |
2.3.1 海洋枝角类的季节性优势 |
2.3.2 海洋枝角类的元素组成与悬浮物之间的关联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食物组成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
3.1.2 样品的鉴定与分拣 |
3.1.3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4 PCR扩增 |
3.1.5 高通量测序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测序结果 |
3.2.2 枝角类现场真核生物食物组成 |
3.2.3 枝角类与夜光藻食物组成的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亚湾海域主要枝角类的受控摄食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和饵料 |
4.1.2 饵料浓度差减法测摄食率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对浮游植物的摄食 |
4.2.2 对原生动物的摄食 |
4.2.3 枝角类和桡足类对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的相对摄食 |
4.2.4 枝角类与桡足类食物谱的比较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绪论 |
1.1 多环芳烃的生态环境行为 |
1.2 三峡库区水位消涨对库区环境的影响 |
1.3 国内外流域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
1.4 多环芳烃源解析研究进展 |
1.5 多环芳烃的评价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2.研究区域、样点布设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点的布设及样品的采集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多环芳烃在香溪河库岸带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
3.1 香溪河库岸带土壤理化性质 |
3.2 香溪河库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3.3 香溪河库岸带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
3.4 香溪河库岸带土壤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多环芳烃在水-沉积物界面的污染特征及扩散行为研究 |
4.1 香溪河库湾表层水体多环芳烃分布规律 |
4.2 香溪河库湾表层水体多环芳烃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
4.3 香溪河库湾水-沉积物界面多环芳烃扩散行为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香溪河库湾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水位消涨的响应 |
5.1 香溪河库湾各海拔消落带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
5.2 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对水位消涨的响应 |
5.3 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多环芳烃对水位消涨的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6.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溯源分析及风险评价 |
6.1 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溯源分析 |
6.2 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9)大亚湾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的摄食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海湾生态环境现状 |
1.2 海洋浮游动物的地位及摄食研究意义 |
2 海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概况 |
2.1 海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方法比较 |
3 国内外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摄食的进展 |
4 研究区域概况 |
5 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亚湾环境因子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讨论 |
2.1 大亚湾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 |
2.2 大亚湾浮游植物生物量长期变化 |
3 小结 |
第三章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讨论 |
2.1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的确定 |
2.2 大亚湾环境区域划分 |
2.3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的长期变化 |
2.4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 |
2.5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
3 小结 |
第四章 大亚湾浮游动物功能群摄食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本底食物组成 |
2.2 浮游动物体长 |
2.3 浮游动物食物组成变化 |
2.4 浮游动物不同功能群摄食的季节变化 |
2.5 浮游动物不同功能群摄食的区域变化 |
2.6 大亚湾浮游动物摄食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
3 讨论 |
3.1 毛颚类的摄食 |
3.2 桡足类的摄食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典型功能区大气磷沉降时空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本文所用英文缩写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大气磷沉降概念、形态及来源 |
1.2.2 大气磷沉降量 |
1.2.3 大气干、湿沉降的影响因素 |
1.2.4 磷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 |
1.2.5 大气磷沉降研究方法进展 |
1.2.6 小结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崇州市区域概况 |
2.1.2 温江市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2.1 站点设置 |
2.2.2 干沉降样品采集 |
2.2.3 湿沉降样品采集 |
2.2.4 干、湿沉降样品保存 |
2.2.5 干、湿沉降样品分析 |
2.3 大气磷沉降通量的计算 |
2.3.1 大气磷湿沉降通量的估算 |
2.3.2 大气磷干沉降通量的估算 |
2.4 气象资料的收集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大气磷干沉降采样方法研究 |
3.1 三种采样方法的磷沉降通量对比 |
3.2 三种大气磷干沉降采样方法差异性分析 |
3.3 三种大气磷干沉降采样方法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典型功能区大气磷沉降时空变异特征 |
4.1 大气磷湿沉降 |
4.1.1 空间分布特征 |
4.1.2 时间变异特征 |
4.1.3 降雨量对大气湿沉降影响 |
4.2 大气磷干沉降通量 |
4.2.1 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时间变异特征 |
4.3 大气磷总沉降特征 |
4.3.1 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时间分布特征 |
4.3.3 干、湿沉降比 |
4.4 讨论 |
4.4.1 大气磷沉降空间变异 |
4.4.2 大气磷沉降时间变异 |
4.4.3 大气磷沉降对农田生态系统输入量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气磷连续性沉降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大气磷干、湿沉降特征 |
5.2 气象因素特征 |
5.3 气象因子对大气磷沉降影响 |
5.3.1 降雨量对大气磷湿沉降影响 |
5.3.2 其他气象因子对大气磷沉降通量影响 |
5.3.3 多元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大亚湾营养物质变异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D]. 陈飚. 广西大学, 2021(01)
- [2]南海北部盾形陀螺珊瑚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 武茜. 广西大学, 2021
- [3]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D]. 旷泽行.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4]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D]. 朱文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D]. 李媛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我国典型河口海域病原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D]. 王国柱. 天津大学, 2019(01)
- [7]大亚湾枝角类季节性种群优势形成原因探究[D]. 程飞莉. 暨南大学, 2019(03)
- [8]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D]. 席颖. 三峡大学, 2019(06)
- [9]大亚湾浮游动物主要功能群的摄食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马婕.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10]城市典型功能区大气磷沉降时空变异特征研究[D]. 张春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