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铃薯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段宏兵,徐涛,蔡兴奎,姚飞虎[1](2021)在《马铃薯微型薯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脱毒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微型薯(简称"微型薯")的产量逐年增加,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严重制约了优质微型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微型薯生产的农艺过程进行了总结,简述茎尖脱毒、试管培养、组培继代、介质培养、种薯大田扩繁的基本农艺过程;分析了微型薯每个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组培继代过程中所需的机器视觉系统以及组培苗的抓取和切割技术、介质栽培过程中所需的温室生长条件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微型薯播种过程中所需的微型薯播种技术等;对国内外微型薯生产相关机械化装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组培继代、介质培养、微型薯播种等过程中所需的机械化装备;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加速基础共性技术机制的研究、争取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加快我国种薯产业及机械化的发展等意见和建议,以推进微型薯生产技术与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从而提高优质微型薯的应用量,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武海青[2](2021)在《甘肃省临夏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文中提出对临夏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试验和分析,了解机械化技术和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对比来阐述机械化技术作业的效益。对试验的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和探讨。
李泽华[3](2021)在《河北省棉花生产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保障民生的经济作物之一,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棉花价格的竞争取决于生产成本的竞争,而种植收益稳定才能使棉花生产可持续。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投入量直接对棉花的生产收益、农民收入以及棉花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河北省虽然植棉历史悠远,具有生态适应性好、科技支撑较强、衍生产业众多等优势,但是近些年来,受植棉效益持续低迷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连年下滑。因此保障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调节生产成本投入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河北省棉花种植成本收益视角,选取了《全国农产品收益资料汇编》以及《河北省农村经济统计年鉴》中关于河北省棉花生产规模、生产布局、生产成本相关数据,结合调研数据,对棉花生产现状以及成本收益的构成及变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比较河北省与中国其他产棉大省的棉花生产现状和成本收益现状,发现河北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河北省棉花成本收益变动趋势,对河北省棉花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法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发现河北省在非DEA有效年份棉花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不合理之处。再通过与全国棉花主产省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发现河北省棉花生产竞争优势及差距。提出促进河北省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发现:第一,河北省棉花产业在全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模优势明显,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第二,河北省已经基本形成了黑龙港流域优势棉花主产区,棉农对新品种识别率明显提高,但农机农艺融合度欠佳;第三,河北省棉花种植收益大幅下滑,主要因素是人工费用的大幅升高,在总成本中占比高达66.64%;第四,河北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趋势,仅2011、2014年与2018年河北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为增长状态,其他年份均呈下降态势。与全国棉花主产省TFP对比发现河北省TFP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在生产管理、生产结构、科技创新以及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善和优化。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提高河北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河北省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1)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棉花规模化生产;(2)推广尖端生产技术,推动棉花提质增效;(3)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投入,控制棉花生产成本;(4)加强机采品种研发力度,提升棉花机械化水平;(5)着力研发推广高质量原棉,增加棉花附加值;(6)落实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棉花经济效益。本文的创新在于:本文基于以棉花生产量为主的宏观视角和以提高棉花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微观视角,运用DEA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旨在找出河北省棉花生产过程中影响效益投入不合理的要素,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力促河北省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张宇新[4](2020)在《不同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气候条件适合马铃薯的生长,试验地位于河西走廊农业灌溉区,由于当地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条件多样,缺少合理、配套的生产技术。本研究选用大西洋马铃薯品种,通过综合切块和整薯播种两种方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株高、茎粗、主茎数、结薯数、大薯率、产量以及淀粉含量等指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从而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90cm垄上单行,等距设置4200株/667m2、4500株/667m2、4800株/667m2、5100株/667m2、5400株/667m2五个种植密度。各密度下采用整薯与切块播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在整薯播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主茎数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茎粗表现为逐渐递减的趋势;马铃薯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涨后降低的趋势这与产量的形成规律相同;在种植密度为4800株/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3264.37kg在此密度下同时可获得最高的大薯率。(2)在切块播种条件下,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主茎数、鲜重、产量等变化规律与整薯播种相同。切块播种在种植密度为5100株/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2810.41kg/667m2,大薯率在4800株/667m2时达到最高。(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整薯、切块两种播种方式下,马铃薯块茎内淀粉、干物质含量均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在试验的5个处理中,当栽培密度为5400株/667m2时,所获得的淀粉含量为最高值,经过差异显着性分析,各种植密度处理间的淀粉、干物质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4)种植密度在4200-5400株/667m2时,整薯播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切块播种,并且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增产幅度在4.73%-17.52%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产量与主茎数、结薯数、以及根冠比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播种方式呈负相关关系。(5)在5个种植密度,炸片、全粉加工2种商品薯用途中,除5400株/667m2种植密度外,在其它种植密度下,整薯播种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切块播种的经济效益。整薯播种密度在4800株/667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分别为炸片4176.6元/667m2全粉加工3197.24元/667m2,切块播种密度在5100株/667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分别为炸片3650.6元/667m2全粉加工2807.49元/667m2。通过本研究得出,在五个密度处理中,整薯播种条件下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的密度为4800株/667m2,切种播种条件下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的密度为5100株/667m2,整体而言,整薯播种方式在相同密度下所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切块播种,所以建议生产中采用整薯的播种方式。
高玲[5](2020)在《靖边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技术及其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是陕北靖边传统的优势农作物,其种植面积达40万亩。马铃薯产业现已成为靖边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多年连种,生产技术滞后,出现了马铃薯品种混乱、病害频发、产量下降和品质不良等问题,从而也影响靖边马铃薯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就变得十分重要;如何通过市场营销推动靖边马铃薯产业发展也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根据旱地农业耕作技术基础,深入田间开展生产调查,查阅文献以总结现有的问题。主要进行了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株行距比及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试验,得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马铃薯市场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策略等方面制定了靖边马铃薯市场营销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概括了目前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市场发展状况,总结了靖边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品种混乱,结构单一;病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脱毒种薯普及率低;市场发展缓慢等。这为本文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技术和市场营销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通过设计不同的试验,对马铃薯灌溉方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滴灌处理、膜下滴灌效应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率、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可知,采用膜下滴灌、垄上滴灌可使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增高,马铃薯生长发育良好,且产量和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他灌溉方式。这说明滴灌是靖边马铃薯种植最适宜的灌溉方式,并能提高马铃薯产量。(3)试验对不同株行距比和贮藏方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测定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马铃薯淀粉含量、维生素C、呼吸强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值。结果发现株行距比为1:2时马铃薯种植品质较优。而控温4℃贮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淀粉及还原糖的含量相对平稳,维生素C含量下降缓慢,而其呼吸强度明显降低。更好地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从而提高马铃薯品质。(4)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对靖边马铃薯市场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从产品定价、营销渠道、促销策略等方面制定了适宜靖边的马铃薯市场营销策略,进而说明了产业市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标准化市场体系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综上所述,靖边马铃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实施营销策略,拓宽营销渠道,健全产业市场体系,提高马铃薯产品知名度,才能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李智勇,王来军[6](2020)在《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文中指出马铃薯作为重要农作物之一,实现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对于马铃薯生产技术提高和马铃薯农业经营效率保证有着重要作用。全程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能够将传统马铃薯的粗放经营模式做出有效改善,并且解放大量农业劳动力。基于此,以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状况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对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探讨,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刘德超[7](2019)在《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马铃薯生产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粮食生产逐渐形成了马铃薯和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河北省作为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地位日益巩固。然而,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的状况,已经成为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成本收益,揭示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的原因、探索马铃薯生产实现增收增效的途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生产规模、生产结构和生产效益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二是对河北省马铃薯和三大主粮之间,以及对不同生产区域、不同生产主体和不同种植模式之间马铃薯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河北省与其他六个马铃薯主产省份在成本收益构成要素上的对比,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劣势;四是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针对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效率变化的纵向趋势特征展开研究;五是提出提高河北省马铃薯效益的具体对策建议。其次,本文通过运用DEA数据包络法、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借助年鉴数据和具体调研数据,并结合实际调研走访过程中得到的直观感受,形成了如下结论:(1)相较于三大主粮,目前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更高;二季作区比一季作区经济效益更高;生产组织形式一体化程度、地膜设施投资量与经济效益均正相关。(2)与其他主产省份比较发现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其他省份,整体处于劣势。(3)2011-2013年投入产出效率较高,投入近乎处于最优状态,然而在2014年之后,各项投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现象,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下降,表明近年来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急需降本增产,而不是盲目追加要素投入。(4)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关键要实现生产结构升级,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本文创新性在于:(1)研究视角上,文章采用了以产量为主的宏观视角和以效益为目标的微观视角两个角度进行的分析,全面探求投入产出效率,促进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2)方法运用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省际间成本收益比较过程中,采取数据描述的方式定性地发现河北省马铃薯生产中的竞争优、劣势。在投入产出效率研究过程中,运用DEA计量模型对河北省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定量分析。(3)数据获取上,使用的数据资料详实新颖。论文使用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统计年鉴数据,和实地走访形式获取的调查数据,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河北省马铃薯成本收益现状。
徐士民[8](2018)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示范点对比试验报告》文中认为为全面分析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益,进行了不同作业模式下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益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种环节以联合播种为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辅助用工少,作业成本低,劳动强度小,产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是实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是适合在马铃薯种植区大力推广的主推模式。
刘思梦[9](2018)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而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农业占总产值的比例虽逐渐下降,但是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不曾改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末,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旨在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民增收难、种植结构不合理以及粮食价格倒挂等问题,经过两个年度的政策推广和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推广。本文所研究的全程农业机械化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可以起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但是目前全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未形成完善的支持体系来系统地推进,因此本文就全程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广义的全程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利用农业机械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共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生产阶段,其中产中阶段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主体阶段。因产中阶段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内容,且对农民的影响相对较大,所以本文将产中阶段的全程农业机械化定义为狭义的全程农业机械化,本文所研究的也正是产中阶段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包括在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环节装备农业机械,提升农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即本文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全程农业机械化。本文在充分阅读与全程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后,对国内外全程农业机械化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可获取的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实际数据评价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构建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的客观依据。与此同时,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利用P.Checkland的“调查学习”模式构建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包括农机研发体系、农机生产体系、政府行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体系、农机市场化服务体系。由于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对提升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所以选用AHP方法研究各个子系统对提升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相对重要程度,结合该问题的特殊性,借助交叉增援矩阵和DEMATEL方法对AHP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在促进全程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引导与支持作用是十分显着的。对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各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综合全文,提出完善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的相关建议。
王远鸿,王庆华[10](2018)在《云南山区半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生产》文中研究指明云南马铃薯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而山区半山区往往存在着劳动力不足、经济条件不好、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也是农业机械化推广使用的难点。就马铃薯种植生产机械化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云南山区半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生产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马铃薯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微型薯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型薯的种植农艺过程 |
2 微型薯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
2.1 组培继代所需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
2.2 介质培养所需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
2.3 微型薯播种所需的机械化生产技术 |
1)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
2)组培苗识别技术。 |
3)组培苗抓取技术。 |
4)组培苗无接触切割技术。 |
3 微型薯的机械化装备研究现状 |
3.1 组培继代机械化研究现状 |
3.2 介质培养机械化研究现状 |
3.3 微型薯播种机械化研究现状 |
4 微型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发展建议 |
4.1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 |
4.2 加速基础共性技术机制的研究 |
4.3 争取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加快我国种薯产业及机械化的发展 |
(2)甘肃省临夏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田筛选 |
2 试验设计 |
2.1 生产作业模式1 |
2.2 生产作业模式2 |
2.3 生产作业模式3 |
2.4 试验测定内容与方式 |
3 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成本投入费用 |
3.2 种植质量与保苗数 |
3.3 马铃薯产量 |
3.4 试验分析 |
4 结论 |
(3)河北省棉花生产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依据 |
1.5 创新之处 |
2 河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 |
2.1 棉花主产省的生产规模现状 |
2.1.1 主产省播种面积比较分析 |
2.1.2 全国单产情况分析 |
2.1.3 主产省总产量比较分析 |
2.2 河北省棉花种植情况及主产地产量现状 |
2.2.1 种植情况变化分析 |
2.2.2 主产地产量对比分析 |
2.3 河北省棉花生产结构现状 |
2.3.1 棉花种植产地逐步集中 |
2.3.2 棉花的品种选择逐步优化 |
2.4 河北省棉花机械生产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棉花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3.1 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指标 |
3.2 河北省棉花生产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 |
3.2.1 总成本构成及变动分析 |
3.2.2 人工费用构成及变动分析 |
3.2.3 物质与服务费用构成及变动分析 |
3.3 河北省棉花生产效益变动分析 |
3.3.1 净利润变动分析 |
3.3.2 成本利润率变动分析 |
3.4 河北省与其他主产省棉花生产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4.1 棉花生产成本构成比较分析 |
3.4.2 棉花生产效益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
4.1 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
4.1.1 理论模型 |
4.1.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4.2 2011-2018年河北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4.3 河北省与主产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
4.3.1 河北省与主产省棉花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
4.3.2 河北省与主产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动对比分析 |
4.3.3 河北省与主产省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变动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促进河北省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推动棉花规模化生产 |
5.2 推广尖端生产技术,推动棉花提质增效 |
5.3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投入,控制棉花生产成本 |
5.4 加强机采品种研发力度,提升棉花机械化水平 |
5.5 着力研发推广高质量原棉,增加棉花附加值 |
5.6 落实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棉花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不同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现状 |
1.3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影响 |
1.3.1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茎粗、主茎数的影响 |
1.3.2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结薯数量、块茎大小分布的影响 |
1.3.3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1.3.4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项目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马铃薯株高的测定 |
2.4.2 马铃薯茎粗的测定 |
2.4.3 马铃薯主茎数的测定 |
2.4.4 马铃薯植株鲜重的测定 |
2.4.5 马铃薯结薯数的测定 |
2.4.6 马铃薯大薯率的测定 |
2.4.7 马铃薯产量的测定 |
2.4.8 马铃薯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
2.4.9 经济效益分析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的影响 |
3.1.1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
3.1.3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主茎数的影响 |
3.1.4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鲜重的影响 |
3.1.5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结薯数的影响 |
3.1.6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1.7 不同密度条件下整薯播种对马铃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的影响 |
3.2.1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
3.2.3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主茎数的影响 |
3.2.4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结薯数的影响 |
3.2.5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鲜重的影响 |
3.2.6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2.7 不同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对马铃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整薯与切块播种对马铃薯影响的比较分析 |
3.3.1 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影响的比较分析 |
3.3.3 马铃薯整薯与切块播种的产量及品质比较分析 |
3.3.4 马铃薯整薯与切块播种的经济效益比较 |
3.3.5 马铃薯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马铃薯各农艺性状及产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表现 |
4.2 马铃薯各农艺性状及品质在整薯播种条件下的表现 |
4.3 整薯、切块两种播种方式下不同密度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生产中切种、整薯播种方式的具体应用情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靖边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技术及其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研究进展 |
1.2.2 马铃薯市场营销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定量试验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靖边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陕北旱区概况 |
2.2 陕西靖边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2.2.1 马铃薯种植规模大、粮保性强、单产差异大 |
2.2.2 马铃薯经济效益好 |
2.2.3 马铃薯种植逐渐形成区域规划发展 |
2.3 陕西靖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品种单一且退化严重 |
2.3.2 土壤养分失调,病虫害加重 |
2.3.3 种植机械化水平低 |
2.3.4 专业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2.3.5 脱毒种薯脱毒种薯重视程度低 |
2.3.6 播期偏晚 |
2.3.7 播种密度小 |
第三章 灌溉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1 马铃薯滴灌节水技术研究 |
3.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2 不同滴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滴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 马铃薯膜下滴灌效应研究 |
3.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2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3 膜下滴灌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膜下滴灌对产量的影响 |
3.2.5 膜下滴灌经济效益分析 |
3.3 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效益的影响 |
3.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3.2 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灌溉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灌溉方式对产量和收入的影响 |
第四章 靖边马铃薯品质提高技术研究 |
4.1 株行距比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4.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2 株行距比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4.1.3 株行距比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1.4 株行距比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4.2 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4.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2.2 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呼吸强度的影响 |
4.2.3 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淀粉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2.5 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五章 靖边马铃薯产业市场营销策略 |
5.1 靖边马铃薯市场营销的优劣势(SWOT)分析 |
5.1.1 靖边马铃薯生产发展优势分析 |
5.1.2 靖边马铃薯生产发展劣势分析 |
5.1.3 靖边马铃薯生产发展机遇分析 |
5.1.4 靖边马铃薯生产发展威胁分析 |
5.2 靖边马铃薯市场营销策略 |
5.2.1 马铃薯目标市场特征与定位 |
5.2.2 马铃薯产品定价策略 |
5.2.3 马铃薯产品渠道策略 |
5.2.4 马铃薯产品促销策略 |
5.3 靖边马铃薯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 |
5.3.1 优化马铃薯产品品质 |
5.3.2 产品定价策略实施 |
5.3.3 产品渠道策略实施 |
5.3.4 产品促销策略实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 |
1.1 马铃薯生产现状 |
1.2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情况 |
2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
2.1 机械深松旋耕 |
2.2 机械播种 |
2.3 机械植保和杀秧 |
2.4 机械收获和机械残膜捡拾 |
3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 |
4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思路 |
4.1 因地制宜,全面推进 |
4.2 试点示范,辅助带动 |
4.3 科技创新,自主研发 |
4.4 选好机型,搞好服务 |
4.5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
5 结语 |
(7)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3 文献评述 |
1.5 创新点 |
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2.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2.1.1 我国马铃薯生产规模及发展趋势 |
2.1.2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 |
2.1.3 我国马铃薯的生产集中率 |
2.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情况 |
2.2.1 播种面积缓慢增长 |
2.2.2 总产量平稳增长 |
2.2.3 单位面积产量快速提高 |
2.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结构 |
2.3.1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
2.3.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技术较高 |
2.3.3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品种丰富 |
2.3.4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主体多样 |
2.4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 |
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结构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1 河北省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1.1 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状况 |
3.1.2 一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状况 |
3.1.3 一、二季作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2 不同生产主体马铃薯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2.1 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生产主体 |
3.2.2 不同生产主体下马铃薯成本收益对比 |
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马铃薯成本收益分析 |
3.3.1 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 |
3.3.2 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成本收益对比 |
3.4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3.4.1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经济效益比较 |
3.4.2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成本构成比较 |
4 与其他马铃薯主产省份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1 河北省马铃薯的物质与服务费用较高 |
4.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人工成本偏高 |
4.3 河北省马铃薯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较高 |
4.4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土地成本增幅相对较低 |
4.5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利润率下降幅度更显着 |
4.6 河北省马铃薯的比较优势 |
4.6.1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规模优势指数 |
4.6.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率优势指数 |
4.6.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综合优势指数 |
5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5.1 数据包络模型原理 |
5.1.1 模型构建 |
5.1.2 C2R模型 |
5.1.3 BC~2模型 |
5.2 基于DEA模型指标的选取 |
5.3 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
5.3.1 样本描述 |
5.3.2 河北省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变化特征分析 |
5.3.3 河北省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
5.4 模型结果分析及改进 |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结构及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 |
6.1.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 |
6.1.3 河北省马铃薯净利润波动幅度大,近几年下降幅度大 |
6.1.4 河北省马铃薯投入产出不合理,部分投入冗余偏大 |
6.2 对策建议 |
6.2.1 鼓励薯农加入合作社,推进河北省马铃薯规模化经营 |
6.2.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河北省马铃薯质量 |
6.2.3 控制马铃薯种植成本,提升种植机械化水平 |
6.2.4 政府扶持马铃薯产业,提高马铃薯收益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示范点对比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目的 |
2 试验条件 |
2.1 地块的选择 |
2.2 整地 |
2.3 种子 |
2.4 试验方法 |
3 试验内容 |
4 试验设计 |
4.1 试验区域设计 |
4.2 试验示范技术模式及机具选型 |
4.2.1 播种环节以联合播种为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
4.2.1. 1 技术路线: |
4.2.1. 2 配套机具。 |
4.2.2 播种环节以机械起垄覆膜、人工点种为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
4.2.2. 1 技术路线: |
4.2.2. 2 配套机具。 |
4.2.3 播种环节以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覆土为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
4.2.3. 1 技术路线: |
4.2.3. 2 配套机具。 |
4.2.4出苗情况测定 |
5 试验结果及对比结论 |
(9)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全程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熵值法 |
1.4.4 层次分析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全程农业机械化 |
2.1.3 农业供给侧改革 |
2.1.4 产能过剩 |
2.1.5 农机市场化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需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系统工程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2.2.6 制度效率递减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评价 |
3.1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分析 |
3.1.1 不同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析 |
3.1.2 不同作物的耕、种、收三环节机械化水平 |
3.2 吉林省农业机械保有量分析 |
3.2.1 耕整地环节机械保有量 |
3.2.2 播种环节机械保有量 |
3.2.3 收获环节机械保有量 |
3.2.4 植保环节机械保有量 |
3.2.5 秸秆处理环节机械保有量 |
3.2.6 动力机械保有量 |
3.2.7 农用运输车保有量 |
3.3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数据收集 |
3.3.2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计算 |
3.3.3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结果分析 |
3.4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构建 |
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程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
4.1.1 调整种植结构 |
4.1.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4.1.3 补齐发展短板 |
4.1.4 调节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 |
4.2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模型 |
4.2.1 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因素选择 |
4.2.2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系统分析 |
4.3 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子系统相对重要程度评价 |
4.3.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 |
4.3.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
4.3.6 重要性程度的修正 |
4.3.7 结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5.1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
5.1.1 政府行为 |
5.1.2 农机研发体系 |
5.1.3 农机生产体系 |
5.1.4 农机市场化服务体系 |
5.1.5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体系 |
5.2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5.2.1 政府政策引导力度和方向有待改善 |
5.2.2 农机研发能力严重不足 |
5.2.3 农机生产企业产能过剩严重 |
5.2.4 农机市场化服务能力不足 |
5.2.5 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方向略显盲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6.2 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农机研发体系 |
6.3 构建农机企业生产流通新平台 |
6.4 引导农机市场化服务蓬勃发展 |
6.5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良性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点 |
7.2.2 研究中不足 |
7.3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马铃薯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微型薯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段宏兵,徐涛,蔡兴奎,姚飞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1(04)
- [2]甘肃省临夏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J]. 武海青. 农业机械, 2021(03)
- [3]河北省棉花生产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 李泽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不同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 张宇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3)
- [5]靖边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技术及其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高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J]. 李智勇,王来军. 农业机械, 2020(06)
- [7]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D]. 刘德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示范点对比试验报告[J]. 徐士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9)
- [9]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支持体系研究[D]. 刘思梦. 吉林大学, 2018(01)
- [10]云南山区半山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生产[J]. 王远鸿,王庆华. 云南农业,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