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寄生虫新药——伊维菌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丽,张洪兵,刘昌孝,李虎玲,喻雨[1](2022)在《回顾分析:2011—2020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文中指出从宏观视角来看,面对疾病的全球化问题,全球传染病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和其他传染病药物)是很有需求的研究开发领域。21世纪的全球卫生格局需要采取有效的全球行动。近10多年一些新药陆续上市,全球卫生时代变得更加多元化,组织关键行动者尽力对有限项目和投资问题进行协调。美国在21世纪初制定的一些优先发展抗感染药的政策指引下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回顾分析了2011—2020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新型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疟药物和新型抗菌药物,还就其发展情况,从重视抗感染药物耐药和滥用问题,重视抗病毒药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抗感染新药成为"神药"有难度和受到资本迎新新抗生物研究乏力,保证药物供应有难度等四方面做了简要分析讨论。希望本文能对新的抗感染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阮祥春[2](2018)在《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维菌素(IVM)广泛用于畜禽和伴侣动物的寄生虫疾病防治。传统的IVM口服与注射制剂需要频繁给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影响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目前,虽然有相关的长效制剂或缓释丸剂报道,但是均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本研究制备了含可溶性硅酸盐玻璃IVM缓释丸剂,避免了现有IVM制剂的缺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IVM缓释丸剂的创制采用廉价的碳酸钠和二氧化硅,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可溶性玻璃。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可溶性玻璃的碳酸根特征峰消失,仅有1000波数左右硅酸盐的特征峰。电镜扫描发现,可溶性玻璃粉末表面有不规则的孔隙。用制备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溶性玻璃作为IVM缓释丸剂的辅料之一。以丸剂在人工瘤胃液中崩解时间为指标,用单因子、部分因子和全因子试验筛选IVM缓释丸剂组分及制备工艺参数。以微晶纤维素、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因子,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丸剂最佳组方为重晶石粉与可溶性硅酸盐玻璃粉比例为2:1,微晶纤维素比例为8%,淀粉比例为0.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比例为0.25%。最佳制备工艺为湿法12目制粒,60℃烘干30min,14目整粒,37.5 T压力压制丸剂,30℃固化24 h。分别制备了两种IVM规格的缓释丸剂,IVM缓释丸剂长28.12 mm±0.14 mm,宽16.10 mm±0.13 mm,高13.03 mm±0.05 mm,每个丸剂质量为 11.4842 g±0.1675 g,平均密度为 1.95 g/cm3。2.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建立了缓释丸剂中IVM含量HPLC-UV检测方法。丸剂经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样品稀释后进行HPLC检测。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yr-C18(4.6×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检测波长2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 μL。结果表明在0.5 μg/mL~50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5.47%~106.72%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1.41%~6.4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1.21%~2.28%之间,均小于10%。建立了 IVM在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中HPLC-FLD检测方法。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样品分别经乙酸乙酯与乙腈提取,50℃氮气吹干,用N-甲基咪唑与三氟醋酐对样品进行衍生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97:3,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75 nm。IVM在人工瘤胃液中标准曲线0~2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4),在1 ng/mL~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在0~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IVM在人工瘤胃液回收率在96.65%~99.76%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1.52%~5.46%之间,批间的变异系数为3.73%±2.01%。人工瘤胃液中IVM最低检测限为0.3 ng/mL,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血浆中IVM回收率在93.61%~99.79%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2.73%~3.7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3.34%±0.53%。IVM在血浆中检测限为0.1 ng/mL,定量限为0.3ng/mL。样品中高、中、低、LOQ的IVM浓度在不同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3.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的研究将IVM缓释丸剂放入装有900 mL含0.5%SDS的人工瘤胃液的溶出杯中,在温度39.5℃,转速100 rpm的条件下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采集1 mL样品,并每天更换释放介质,直至试验结束。添加0.50gIVM原料的丸剂在第1d出现突释,释放IVM达到48.37 mg±3.04 mg,占丸剂中IVM总量的10.56%。在7 d~53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2 mg~9 mg之间。在54 d~57 d,IVM的释放量增加到每天10 mg~13 mg。在58 d~62 d IVM释放量降低至释放结束。丸剂在人工瘤胃液的累积释放IVM达到423.72 mg±5.49 mg,累积释放率为92.52%。添加0.25 g IVM的丸剂在第1 d也出现突释现象,IVM释放量达到27.74 mg±1.62 mg,占丸剂含IVM的12.27%。在7 d~59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1 mg~6 mg。丸剂累积释放IVM达到209.10 mg±4.56 mg,累积释放率为92.49%。最佳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均为Korsmeyer Peppas方程,释放方式的参数n值分别为0.5180和0.4581,介于0.45和0.89之间。表明IVM缓释丸剂在体外是通过扩散侵蚀方式释放IVM。6只体重为21.20 kg~24.20 kg的绵羊(小尾寒),每只羊口服一个IVM缓释丸剂。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5 mL血液样品,经3000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至-20℃保存。丸剂持续在瘤胃内滞留近1个月,平均达峰浓度为6.69ng/mL。在1 d~14 d血浆IVM浓度相对稳定,维持在1 ng/mL~6 ng/mL。在28 d时,血浆中IVM的浓度为0.63 ng/mL±0.12 ng/mL。分别用WinNolin 5.2软件计算其房室模型和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依据赤池判据(AIC)和施-贝氏判据(SBC),IVM丸剂体内释放符合一级一室(无滞留期)模型。房室模型的Ka,Ke,Tmax,Cmax,AUC,CL分别为 1.69 d,0.06 d,2.33 d,4.42 ng/mL,86.86 ng·day/mL,122.26 L/day/kg。非房室模型的Ke,t1/2β,Tmax,Cmax,AUC,Vd,CL,MRT分别为8.33d,6.37 d,1.5 d,7.53 ng/mL,76.63 day·ng/mL,2501.93 L/kg,270.31 L/day/kg,12.71 d。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更加接近单次口服IVM缓释丸剂的药代动力学结果。4.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IVM缓释丸剂含量在标示量的98.87%~102.06%之间,符合含量在90%~110%之间的规定。IVM缓释丸剂之间重量差异符合相关规定。鉴别项下,IVM缓释丸剂中IVM出峰时间与对照品保持一致。IVM缓释丸剂对高温、高湿和光照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高湿试验丸剂质量增加不超过3%,说明丸剂没有吸湿性。对包装在铝箔袋的IVM缓释丸剂进行的加速试验,在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羊用IVM缓释丸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安全、高效、动物体内无异物残留的特点。IVM缓释丸剂在羊体内持续释放近1个月,优于常规IVM制剂,对我国,特别是北方牧区的羊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付炎,王于方,李力更,霍长虹,吴一兵,张嫚丽,史清文[3](2017)在《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文中提出微生物是天然产物的一大来源,许多来自微生物的天然产物已被开发成药物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或作为兽药、农药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来源于放线菌Streptomyces avermectinius的阿维菌素是第1个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其半合成衍生物伊维菌素可用于治疗人类河盲症与象皮病。2位科学家因研发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回顾阿维菌素到伊维菌素的研发历程,以期给予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以激励与启迪。
杨森,熊尚清,杨敬,陈红伟,曾杨梅,吴俊伟[4](2017)在《伊维菌素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动物寄生虫病都是危害畜牧养殖行业中重要的疾病之一。动物患寄生虫病后生长迟缓,抵抗力下降,既增加了养殖成本,又增加了对疾病的易感性,故有效防治寄生虫病,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传统的动物抗寄生虫药因毒性大、残留高、效力低而在应用时受到很大限制,为更好地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制新型的抗寄生虫药物,各种抗寄生虫药也相继问世。在这诸多的抗寄生虫药物中,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因其高效、低
刘营营[5](2017)在《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伊维菌素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兽用抗寄生虫药物之一,临床上常被用于防治牛、羊等动物的各种线虫和蜱、螨等各种外寄生虫。现已被制成口服剂、注射剂、胶囊剂、透皮剂、软膏、搽剂、长效控释及缓释剂等多种剂型。目前市场上的透皮剂类、口服类药物持效时间短、需反复多次用药;注射剂类药物费工费时,不适合放牧地区及大型养殖场使用,严重制约着寄生虫病的防控。本研究旨在研制出药效时间长、稳定性好、高效、安全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吸收剂,解决养殖场给药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期为兽医临床防控动物寄生虫病提供方便。1.本研究依据伊维菌素的理化性质,对伊维菌素透皮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合适比例的助溶剂、渗透剂和长效剂,配制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通过观察药物的稳定性,并进行高温试验、冷冻试验、药物析出度试验的测定筛选出稳定性最好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精密度和回收率表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制剂中伊维菌素的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先后对不同批次间药物的含量和和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制剂伊维菌素含量和含水量均符合国家要求(2010版中国兽药典)。2.进行三组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优化伊维菌素在家兔血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度、回收率、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对家兔外耳廓单次均匀喷洒给药,通过血浆中伊维菌素浓度随时间的数据变化表明,药物可快速经皮肤吸收入血,发挥效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依次记为1、2、3组,通过PKSolver药动学处理软件对数据分析发现,1、2、3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2、0.35和0.75 d;达峰时间分别为1.47、1.13和1.23 d;峰浓度分别为91.09、37.61和69.53 n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55、4.95和4.61 d;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9.995、11.902和6.995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7578.33、5530.75和2542.20 ng·d·mL-1。三组药物在家兔血浆内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且第2组吸收半衰期和达峰时间最短,平均滞留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综上,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在体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达35 d,有明显的长效作用。3.本试验探究三组相同体积不同浓度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和对照组普通注射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选用2中检测方法对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四组药代动力学试验的测定结果发现,1、2、3、4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81 d、0.52 d、1.02 d和0.12 d;达峰时间分别为1.55 d、0.97 d、1.62 d和0.42 d;峰浓度分别为47.36、72.02和115.3和99.53 n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61 d、5.92 d、5.59 d和1.79 d;平均滞留时间为:5.27 d、7.37 d、5.13 d和2.16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1488.70、3081.98、3161.2和480.0ng·d·mL-1。结果表明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单次喷洒家兔外耳廓用药和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皮下注射用药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前者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且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后者用药后血药浓度先快速上升后又呈直线下降,且消除半衰期短,体内有效药物浓度时间为9 d,而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体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达35 d,且质量浓度为1%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配方符合中国兽药典的要求,通过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测定及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本制剂确有长效作用,且有效药物浓度时间可长达35 d。通过对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的药物稳定性试验、高温试验、冻融试验和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探究,均表明1.0%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为最优浓度。
张绍勇[6](2016)在《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子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生态风险高,但其防治却无专用药剂可用。天维菌素(Tenvermectin)是由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产生的一类新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活性更优,毒性更低。论文以天维菌素为有效成分,研制竹林专用剂型,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开展林间药效试验及使用技术研究;对天维菌素等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活性位点进行结构衍生、合成系列化合物;以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等竹林主要害虫为供试靶标,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将为竹子虫害防治开发专用的绿色农药产品。(1)测定了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室内活性。天维菌素具较高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米尔贝霉素等同类化合物,LC50值分别为2.99、0.07、276.52、20.32 mg/L,是开发竹子专用杀虫剂的首选化合物;以松节油、油酸甲酯为绿色溶剂,研制了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两种溶剂能够很好的抑制天维菌素在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对天维菌素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研制了2%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建立了质量指标检测,各项指标合格。以2%天维菌素微乳剂、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分别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金针虫进行林间试验。2%天维菌素微乳剂注干防治竹织叶野螟,防治90 d后,在安吉、临安等3个试验园区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87.97%、91.78%。天维菌素可在竹体内快速传导,注干后5天在竹体含量最高为0.45±0.03 mg/kg。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喷雾防治毛竹叶螨,以20mg/kg剂量防治15 d后防治效果达93.12%,与普通2%天维菌素乳油相比,持效期更长;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撒施防治竹金针虫,40 kg/hm2剂量撒施1年后防效仅为68.29%。天维菌素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对竹笋无残留,因此可根据害虫的发生期灵活选择施药时间。(2)采用衍生合成等方法,获得天维菌素类化合物96个。收集天维菌素产生菌S.avermitilis MHJ1011工程菌代谢物产物及其他同类化合物36个;根据类同合成法和亚结构连接法原理、酸催化水解等方法,在活性修饰位点C-4’、C-4’、C-13、C-5进行合理的结构改造,合成氨化,肟化等60个衍生物。以天维菌素为原料,建立了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的合成路线,新衍生物的结构经1H NMR,LC-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测定了96化合物对竹子虫害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杀虫活性,杀虫活性较好。乐平霉素A4、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试虫活性较优;天维菌素B对竹织叶野螟活性、毛竹叶螨活性最好,LC50值分别为2.99mg/L、0.07 mg/L;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笋夜蛾、竹金针虫活性最优,LC50值19.52 mg/L、265.47 mg/L。(3)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天维菌素类化合物,C-13位二糖基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笋夜蛾,竹金针虫,母体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分别是单糖基取代单体化合物、C13-OH-单体糖苷类化合物的2-3.5、3.5-8倍;羟基或者氨基极性基团取代C-13,活性下降;在4"-位引入酰基、氨基等官能团进行修饰,不仅可保持母体化合物的所有性质,还可改变化合物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并扩大其杀虫活性;C5-OH的保持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母体化合物活性对竹笋夜蛾、竹金针虫与5-肟化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相当,5-羰基取代单体化合物较差;C-25的取代基链长保持适度长度,活性更优,当杂环取代基团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天维菌素B、阿维菌素B1a对四种靶标害虫的活性更优。理想分子天维菌素结构为C-13保持二糖基;C-5保持羟基;C-25保持2碳、3碳烷基链长或引入杂环基团;4’-引入脂溶性基团或其他利于母体化合物传导性的基团如氨基酸等,对天维菌素结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及杀虫谱更有意义。论文研发出叶面喷雾施用的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竹腔注射的微乳剂产品、开展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阐明其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对竹子害虫有高活性的天维菌素B,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等化合物。论文研究对竹林害虫专用杀虫剂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磊[7](2014)在《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全面评价伊维菌素微乳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本文对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论文采用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开展了伊维菌素微乳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检测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检测的生化学指标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牛在给药后,临床表现正常,各项血液学及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各项指标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伊维菌素微乳至少以5倍推荐剂量给药对靶动物安全。伊维菌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试验,血浆药物HPLC建立的测定方法的血浆药物检测浓度范围为1~1000ng·ml-1,标准曲线为y=0.009x+0.073(R2=0.998),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变异系数在1.89%~4.13%范围内,方法回收率为94.63%~100.02%。结果显示该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重复性好。通过计算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皮下给药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15.01181±6.41253ng·ml-1,Tmax=0.49242±0.05453d,AUC=256.20176±10.99368ng·d·ml-1,CL/F=0.0006±0.00004ml·kg-1·d-1, T1/2(α)=0.53667d,T1/2(β)=5.52591d,肌肉给药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121.96218±4.11987ng·ml-1,Tmax=0.23284±0.02354d,T1/2(α)=0.45461d, AUC=316.41051±23.37477ng·d·ml-1,CL/F=0.0007±0.00003ml·kg-1·d-1,T1/2(β)=4.56919d。静脉给药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419.481678±30.96747ng·d·ml-1,CL/F=0.00167±0.00043ml·kg-1·d-1, T1/2(β)=1.96487d。皮下、肌肉、静脉按0.2mg·kg-1给药后在牛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通过计算,伊维菌素微乳皮下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1.08%,肌肉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42%。相同的给药剂量下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制剂相比,本制剂皮下、肌肉给药后达峰浓度升高,药物达峰时间提前,吸收、消除半衰期缩短,说明此伊维菌素微乳见效快,因此推荐伊维菌素微乳临床应用间隔3天给药2-3次。研究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微乳对靶动物安全。该微乳见效快,能有效地杀灭寄生虫,有利于降低药物在体内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本研究为新型安全、环保伊维菌素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史素萍[8](2011)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维菌素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的药物,用于防治体内外寄生虫病,适用范围广,现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的线虫、螨、蜱等体内外寄生虫病;左旋咪唑是广谱驱虫药,毒性低,用于蛔虫、钩虫、蛲虫、丝虫等疾病。对多数胃肠道线虫有效,与左旋咪唑联用,驱虫范围更加广泛,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环内酯类驱内外寄生虫药(伊维菌素)与咪唑并噻唑类药(左旋咪唑)联用,可增加驱虫药的广谱范围,药效叠加,明显增加药物的疗效。本论文对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做了稳定性试验。在制备工艺方面优选了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处方工艺;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通过研究,制定了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质量标准草案,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及文献综述,阐述了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研究现状、立项准确性、组方依据及稳定性和有效性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为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处方的设计、筛选和制备工艺的研究。处方筛选主要包括基础溶媒的筛选。进行了主药与辅料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最终确定了以伊维菌素、左旋咪唑为主药,油性月桂氮卓酮、新型长链甘油酯、大豆油为辅料的处方。第三部分主要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本部分考察制剂质量研究并制定其质量标准草案。其中在鉴别项分别制定了伊维菌素与左旋咪唑的鉴别方法;其中左旋咪唑的鉴别方法为TLC,是一种方法创新,在有关左旋咪唑的质量标准中没有使用过。在含量测定方面分别制定了两种主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伊维菌素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可准确的分析出样品中伊维菌素的含量;左旋咪唑用的是经典的滴定法,采用的是非水滴定法,该方法对检测设备要求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一般实验室都可进行。第四部分为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分别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考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的内容。在温度(40℃±2℃)、相对湿度20%±2%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重点考察了性状、鉴别、伊维菌素组分、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的含量。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物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重点考察了性状、鉴别、伊维菌素组分、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的含量。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在规定的考察条件和时间内稳定。
于晓蕾[9](2011)在《米尔贝肟片在犬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新兽药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新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灵敏和特异的定量分析方法,再应用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机体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的处置以及所产生的药理学和毒理学意义。米尔贝肟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肟衍生物,目前是国外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的特效药,能特效防治恶心丝虫、高效防治钩口圆虫、鞭虫、蛔虫等体内寄生虫,以及毛囊虫、疥癣、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国内由于伊维菌素等大环内脂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和中毒问题时有发生,米尔贝肟具有高效、低毒特点而受到国内市场关注。随着国外对该药保护失效期的临近,相信将很快出现于中国市场。本文在建立测定犬血浆中米尔贝肟浓度的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该药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从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血浆中米尔贝肟含量检测LC-MS/MS法,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150mm×4.6mm ID,5μm粒径),以乙腈-5mmol·L-1乙酸铵(85:15,v/v)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源)以正离子方式检测,离子扫描。米尔贝肟在5~500ng·mL-1范围内,浓度与响应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犬血浆样品工作曲线为y=94.2379x-60.4477,r=0.999551。检测限为2.5ng·mL-1,定量限为5 ng·mL-1。该方法样品回收率、基质抑制率、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等均符合质谱检测的要求。以Beagle犬为试验动物,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设计。试验分为米尔贝肟静脉给药组(0.25mg·kg-1);米尔贝肟片内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0.125、0.25、0.5mg·kg-1)和参比药物(进口米尔贝肟片)对照组(0.25mg·kg-1)。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取血样,进行LC-MS/MS检测。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对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试验组的药-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犬分别以0.125、0.25、0.5mg·kg-1三个剂量内服米尔贝肟片后,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三个剂量组Cmax、Tmax、t1/2、AUC0-t、AUC0-∞分别为:36.5、76.11、182.05ng·mL-1;4.14、4.27、4.06h;15.06、11.09、9.76h;964.34、1568.61、3440.47ng·h mL-1;985.83、1663.12、3558.04ng·h mL-1。参比药物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0.25mg·kg-1剂量内服的Cmax为74.25ng·mL-1;Tmax为4.07h;t1/(2ke)为11.66h;AUC0-t为1517.99 ng·h mL-1,AUC0-∞为1649.64 ng·h mL-1。表明米尔贝肟片经内服后在犬体内缓慢吸收入血, 48h内血中90%以上的药物分布到组织和体液中,之后缓慢下降,消除半衰期较长。以内服和相同剂量下静脉给予米尔贝肟后获得的AUC0-t值计算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6.57%。对单剂量米尔贝肟片与犬心安在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进行单双侧t检验,在制剂间无显着性差异,各项t1和t2均大于2.132,90%置信区间在80%~120%内,均符合生物等效性的要求,表明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汪芳,张继瑜,周绪正,李冰,李剑勇[10](2010)在《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临床常用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是抗体内、外寄生虫或兼具双重作用的抗寄生虫药,对该类药物的了解有助于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指导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主要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临床药效学.
二、抗寄生虫新药——伊维菌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寄生虫新药——伊维菌素(论文提纲范文)
(1)回顾分析:2011—2020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抗病毒药物 |
2 抗寄生虫药物 |
2.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莫西菌素 |
2.2 南美锥虫病治疗药物nifurtimox |
2.3 抗疟药 |
3 新型抗菌药物 |
3.1 抗结核药物研发 |
3.2 治疗高度耐药菌的新药开发 |
3.3 复方抗生素的开发 |
4 讨论 |
4.1 世界重视抗感染药物耐药和滥用问题 |
4.2 美国重视抗病毒药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
4.3 抗感染新药成为“神药”有难度 |
4.4 受到资本迎新新抗生物研究乏力,保证药物供应有难度 |
5 结论 |
(2)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羊常见寄生虫病 |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
1.2 羊鼻蝇蛆病 |
1.3 蝉病 |
1.4 螨病 |
1.5 虱 |
2 羊常见抗寄生虫药 |
2.1 大环内酯类 |
2.2 有机磷类 |
3 兽用丸剂研究进展 |
3.1 丸剂的特点 |
3.2 缓控释丸剂的应用 |
4 可溶性玻璃 |
4.1 可溶性玻璃制备方法 |
4.2 可溶性玻璃体内降解 |
4.3 可溶性玻璃应用 |
第二章 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创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可溶性玻璃制备 |
1.2.2 人工瘤胃液的配制 |
1.2.3 IVM缓释丸剂单因子考察 |
1.2.4 DOE法优化IVM缓释丸剂 |
1.2.5 IVM缓释丸剂制备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制备可溶性玻璃结果 |
2.1.1 可溶性玻璃组方筛选结果 |
2.1.2 可溶性玻璃组方优化结果 |
2.1.3 可溶性玻璃表征结果 |
2.2 单因素考察结果 |
2.3 DOE法优化结果 |
2.3.1 部分因子试验结果 |
2.3.2 全因子试验结果 |
2.3.3 压力因素试验结果 |
2.3.4 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 制备IVM缓释丸剂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HPLC-UV色谱条件 |
1.2.2 HPLC-FLD色谱条件 |
1.2.3 标准曲线制备 |
1.2.4 样品处理方法 |
1.2.5 特异性考察 |
1.2.6 IVM原料含量测定 |
1.2.7 准确度测定 |
1.2.8 精密度测定 |
1.2.9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
1.2.10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样品稳定性试验 |
1.2.11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 |
2.1.1 IVM紫外标准曲线 |
2.1.2 IVM在人工瘤胃液标准曲线 |
2.1.3 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 |
2.2 特异性 |
2.2.1 HPLC-UV检测方法特异性 |
2.2.2 HPLC-FLD检测方法特异性 |
2.3 IVM原料药含量测定 |
2.4 准确度 |
2.4.1 HPLC-UV检测方法准确度 |
2.4.2 HPLC-FLD检测方法准确度 |
2.5 精密度 |
2.5.1 HPLC-UV检测方法精密度 |
2.5.2 HPLC-FLD检测方法精密度 |
2.6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 |
2.7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样品稳定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IVM缓释丸剂含量测定 |
1.2.2 IVM缓释丸剂溶出度试验 |
1.2.3 IVM缓释丸剂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1.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含量测定结果 |
2.2 溶出度结果 |
2.3 体外释放动力学 |
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 |
2.4.1 血浆IVM浓度 |
2.4.2 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2.4.3 非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观性状 |
1.2.2 鉴别 |
1.2.3 检查 |
1.2.4 影响因素试验 |
1.2.5 加速试验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IVM缓释丸剂外观 |
2.2 IVM缓释丸剂鉴别 |
2.3 检查 |
2.3.1 IVM缓释丸剂重量差异 |
2.3.2 IVM缓释丸剂含量检测 |
2.4 影响因素试验 |
2.4.1 高温试验 |
2.4.2 高湿试验 |
2.4.3 光加速试验 |
2.5 加速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论文提纲范文)
1 阿维菌素的发现和伊维菌素的诞生 |
2 药理作用机制与主要应用 |
3 阿维菌素衍生药物与全合成研究 |
4 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 |
5 结语 |
(4)伊维菌素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伊维菌素的性质 |
2 伊维菌素的药理作用和动力学特征 |
2.1 药理作用 |
2.2 动力学特征 |
3 伊维菌素的应用 |
3.1 单独使用 |
3.2 复方制剂及联合应用 |
4 伊维菌素的抗药性 |
5 展望 |
(5)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 伊维菌素研究背景 |
1.1 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
1.2 阿维菌素类药物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伊维菌素概述 |
2.2 伊维菌素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2.3 伊维菌素代谢特点 |
2.4 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 伊维菌素的安全性评价 |
2.6 伊维菌素的耐药性 |
2.7 伊维菌素的环境毒性 |
2.8 检测技术 |
2.8.1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 |
2.8.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 |
2.8.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HPLC-MS) |
2.9 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
3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3.1 透皮吸收的机理 |
3.2 透皮吸收的优点和不足 |
4 展望 |
引言 |
第一章 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吸收剂的研制 |
1.2.2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吸收剂的研制 |
2.1.1 溶剂的配比及伊维菌素透皮剂的筛选 |
2.1.2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的制备及配方筛选 |
2.2 伊维菌素透皮剂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结果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试验 |
2.2.4 不同批次间含量测定 |
2.2.5 水分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相同含量不同体积的伊维菌素透皮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1.3 试验动物 |
1.1.4 试验动物分组及药物用法、用量 |
1.2 方法 |
1.2.1 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1.2.2 血浆样品处理 |
1.2.3 衍生化方法 |
1.2.4 HPLC测定条件 |
1.3 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 |
1.3.1 色谱图处理结果 |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3 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 |
1.3.4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1.3.5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符合要求 |
2.2 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 |
2.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2.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4.1 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2.4.2 药物时间浓度曲线 |
2.4.3 药物动力学参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相同体积不同含量的伊维菌素透皮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1.3 试验动物 |
1.1.4 试验动物分组 |
1.1.5 试验动物喂药及用法、用量 |
1.2 方法 |
1.2.1 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1.2.2 血浆样品处理 |
1.2.3 衍生化方法 |
1.2.4 HPLC测定条件 |
1.3 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 |
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2 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 |
1.3.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1.3.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符合要求 |
2.2 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 |
2.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2.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4.1 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2.4.2 药物时间浓度曲线 |
2.4.2 药物动力学参数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竹子病虫害研究进展 |
1.1.1 竹子病害发生与危害概况 |
1.1.2 竹子害虫发生和危害概况 |
1.1.3 竹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
1.1.4 竹子病虫害的防治 |
1.2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农用抗生素发展情况 |
1.2.2 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发展概况 |
1.3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合成及活性概况 |
1.3.1 阿维菌素类结构修饰 |
1.3.2 米尔贝霉素结构修饰 |
1.4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
1.5 农林业应用概况 |
1.6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1.7.1 论文的提出 |
1.7.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7.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作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天维菌素对竹林害虫室内活性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结论与讨论 |
2.3 天维菌素制剂研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2 仪器 |
2.3.1.3 制剂配制方法 |
2.3.1.4 冷贮和热贮含量检测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2.1 2 %天维菌素绿色乳油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
2.3.2.2 2 %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
2.3.2.3 2 %天维菌素微乳剂指标检测 |
2.3.3 结论与讨论 |
2.4 天维菌素林间试验及残留动态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衍生合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 |
3.1.2 试剂与材料 |
3.1.3 合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室内活性测定 |
4.2.2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7)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伊维菌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概述 |
1.2 理化性质 |
1.3 作用机制 |
1.4 临床应用 |
1.5 药动学 |
1.6 毒理学 |
1.7 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的检测 |
1.8 伊维菌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
1.9 伊维菌素微乳的研究进展 |
1.10 兽药滥用的危害及防治 |
2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供试药品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 临床观察 |
2.3 血液学检查 |
2.4 血液生化学检查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一般临床观察 |
4.2 体重变化 |
4.3 血液学检查结果 |
4.4 血液生化学检测结果 |
5 讨论 |
第三章 伊维菌素微乳在牛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溶液的配置 |
2 试验方法 |
2.1 给药、血样采集和血样处理 |
2.2 血浆药物的提取及衍生化 |
2.3 色谱条件 |
2.4 溶液配制 |
2.5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6 精密度的测定 |
2.7 回收率的测定 |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评价 |
3.2 线性关系考察 |
3.3 精密度的测定 |
3.4 回收率的测定 |
4. 药动学参数 |
5.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简介 |
1 国内外有关该产品或同类产品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 |
2 课题的立项依据 |
2.1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组方依据 |
2.2 辅料的选择 |
3 剂型的筛选 |
4 质量标准研究与稳定性考察 |
第二章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制备 |
1 剂型的选择依据 |
2 处方研究 |
2.1 处方依据 |
2.2 处方筛选 |
2.2.1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处方筛选 |
2.2.2 结论 |
2.3 主药与溶剂、附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 主药与溶剂、附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2 结论 |
2.4 处方确定 |
2.5 详细制备工艺 |
2.5.1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采用溶解法制备 |
2.6 各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 |
2.7 工艺流程图 |
2.8 工艺重现性的研究 |
3 小结 |
第三章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2.1 原料来源 |
2.2 性状 |
2.3 鉴别 |
2.3.1 伊维菌素的鉴别 |
2.3.2 左旋咪唑的鉴别 |
2.4 检查 |
2.4.1 伊维菌素组分 |
2.4.2 装量 |
2.5 含量测定方法的拟定 |
2.5.1 伊维菌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拟定 |
2.5.2 左旋咪唑含量测定方法的拟定 |
2.5.3 含量测定 |
3 质量标准草案 |
第四章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试药 |
2 稳定性试验考察 |
2.1 考察项目和试验方法 |
2.2 质量标准草案 |
2.3 加速试验 |
2.3.1 考察项目与分析方法 |
2.3.2 加速试验考察方法 |
2.3.3 结论 |
2.4 长期试验 |
2.4.1 考察项目与分析方法 |
2.4.2 长期试验考察方法 |
2.4.3 结论 |
2.5 结论 |
第五章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
1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安全性比较高 |
2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有效性比较好 |
3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质量可控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米尔贝肟片在犬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1.1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物研发 |
1.1.2 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1.1.3 LC/MS/MS 法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 米尔贝肟的研究进展 |
1.2.1 米尔贝肟的理化性质 |
1.2.2 米尔贝肟的作用机理 |
1.2.3 米尔贝肟药代动力学研究 |
1.2.4 安全性 |
1.3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动物 |
2.2 方法 |
2.2.1 血浆中米尔贝肟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米尔贝肟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
3 结果 |
3.1 检测方法的确立 |
3.1.1 方法的专属性 |
3.1.2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3.1.3 定量限和检测限 |
3.1.4 提取回收率 |
3.1.5 基质效应 |
3.1.6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1.7 稳定性试验 |
3.2 米尔贝肟在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 |
3.2.1 实验犬体格检查 |
3.2.2 米尔贝肟静脉给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
3.2.3 犬心安片口服给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
3.2.4 米尔贝肟片口服给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
3.2.5 生物利用度 |
3.2.6 生物等效性 |
4 讨论 |
4.1 米尔贝肟在犬血浆中LC-MS/MS 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1 检测方法的选择 |
4.1.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4.1.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1.4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4.2 米尔贝肟在犬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抗寄生虫新药——伊维菌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回顾分析:2011—2020年美国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J]. 王玉丽,张洪兵,刘昌孝,李虎玲,喻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01)
- [2]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D]. 阮祥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3]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J]. 付炎,王于方,李力更,霍长虹,吴一兵,张嫚丽,史清文. 中草药, 2017(17)
- [4]伊维菌素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J]. 杨森,熊尚清,杨敬,陈红伟,曾杨梅,吴俊伟.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9)
- [5]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D]. 刘营营.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D]. 张绍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7]伊维菌素微乳的靶动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 刘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8]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透皮溶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 史素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9]米尔贝肟片在犬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于晓蕾.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10]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的研究进展[A]. 汪芳,张继瑜,周绪正,李冰,李剑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