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格局分析

长江下游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格局分析

一、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型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吕纯月[1](2021)在《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61-2018年中国2474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指数作为干旱指标,利用REOF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典型区域干旱发生时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中国夏季干旱存在显着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基于REOF分析,中国夏季SPI指数表征的旱涝情况按年际变率可划分为15个区域,基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北部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各区域可以很好地表征局地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但其主周期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除了河套、江淮地区夏季SPI变化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以外,其余区域相互独立。北方大部、我国西南大部夏季存在干旱化趋势,而东南地区存在变湿趋势。(2)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变干趋势,尤其是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着。在典型干旱年夏季,该地区水汽输送不足,且受到热带西北太平洋-西南地区斜向垂直环流的下沉支控制,这是大气对热带西北太平洋热源异常响应的结果。同时,大气波动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有利于干旱维持。(3)河套地区在21世纪后干旱化趋势不断增强。200hPa上波扰能量的输入以及菲律宾以东的冷海温异常强迫是有利于干旱维持的重要原因。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之间存在南北旱涝反相振荡现象,与该现象相联系的水汽通道主要来自西太平洋。且这种现象与大气EAP型遥相关存在重要的联系,在北干南湿年(北湿南干年)表现为EAP型遥相关负位相(正位相)配置,具有相当正压结构。除此外,还与同期NAO/AO以及前春、同期Nino3指数有关。

王旭栋[2](2021)在《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前两个印太海域大气年际主模态,分别代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模态EOF1rec与南亚夏季风增强模态EOF2rec。EOF1,2rec亦可作为ISO的正交基底用于表征夏季ISO的传播与发展。EOF1rec存在准两年振荡周期,与ENSO位相转换有关。而EOF2rec在年际尺度为白噪声信号。能量学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产生位置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平均态分布有关。在对流层低层季风西风和信风东风的合流区,大气正压能量转换与对流反馈过程可将能量从平均动能和平均有效位能传递到扰动态,使得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态在不同时间尺度得到维持。(2)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生成和逐月演变特征与ENSO不同位相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ElNino衰减年与同期La Nina夏季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存在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存在逐月差异。中国东部夏季逐月降水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引起的温度平流有直接联系。此外,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中纬度西风急流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均可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协同作用,引起夏季中国东部降水逐月变化。(3)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不仅与ENSO密切相关,也可独立于ENSO,仅由大气内部过程产生。以8月份作进一步分析发现,观测中非海温影响主模态和ECHAM5模式成员间差异主模态类似,空间模态表现为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深入分析表明大气内部过程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主要由ISO引起。(4)基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作为局地大气共同模态,可定义一个表征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实时监测指数RTI1及其正交模指数RTI2,用于东亚夏季风区热带ISO的实时监控。通过对2016年厄尔尼诺衰减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的个例研究,发现2016年8月,ISO抵消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造成西北太平洋局地气旋环流异常,降水增多,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减少。而在2020年夏季,年际尺度上,北印度洋增暖和同期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协同作用,可造成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同时,ISO是引起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的主要原因。RTI指数能较好反映2020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时空特征。(5)在ISO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水汽的水平平流及“气柱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夏季大气整层水汽倾向超前水汽本身,引起ISO的传播并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其中,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有重要贡献。同时,“气柱过程”也有利于ISO向特定方向的传播。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跨时间尺度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亚洲夏季风多尺度气候变率和气候预测预警提供线索。

褚曲诚[3](2020)在《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中国气象局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等机构的再分析资料,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和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综合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华南、长江流域、华北)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加深了对我国上空大气水循环特征的认识。此外,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并提出了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用于探究汛期降水中存在的滞后影响。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东部汛期降水的各个水汽源地的降水贡献量在1979-2017年期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的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为来自海洋的水汽输送,贡献量超过75%。其中,影响四月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源地与南海源地。印度夏季风影响下的西南水汽输送贡献量在五月份显着增强并超过东南水汽输送的贡献。在六月份,来自印度洋源地水汽的降水贡献量占华南总降水量的43.75%,成为影响华南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此外,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前,太平洋、南海以及印度洋源地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水汽贡献出现显着的年代际减弱;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后,印度洋源地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水汽贡献出现显着的年代际增强。(2)通过统计分析,从持续时间、控制面积和降水贡献率这三个方面建立了华南的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比较发现,华南地区暴雨“积成效应”对前汛期降水的多寡与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指示效果。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强年相互间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根据降水中心位置差异进一步分为全区偏强型(中部型)与西部偏强型(西部型)两种主要类型。中部型强年对应强El Ni?o事件的衰减位相,以及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的正位相,此时异常水汽主要来自热带西太平洋;西部型强年主要对应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的负位相以及弱La Ni?a事件的衰减位相,此时热带南印度洋的异常水汽输送起主要作用。(3)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结合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华南前汛期1979-2014年66次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其中,印度洋源地水汽输送(33%)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太平洋源地的水汽输送(17%),南海源地的水汽输送(18%)以及华南的蒸发(25%)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九十年代末以来,东亚季风环流支配的来自太平洋源地的水汽输送在不断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印度洋水汽输送的增强。当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偏多时,造成西部型暴雨“积成效应”事件;当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偏多时,在菲律宾反气旋的作用下西太平洋上空的水汽经南海到达华南上空,造成中部型暴雨“积成效应”事件。(4)对于华南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印度洋源地贡献的降水占到总降水量的52.4%。西南水汽输送对于华南夏季峰值期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关键蒸发贡献区位于阿拉伯海西部、印度南部以及孟加拉湾地区。对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印度洋源地贡献的降水占到总降水量的38.4%。西南水汽输送系统与东南水汽输送系统的共同作用对于长江中下游夏季峰值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影响峰值降水年际变化的关键蒸发贡献区位于阿拉伯海地区。对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峰值时段,东亚源地贡献的降水占总降水量的38.9%。华北夏季峰值期降水的年际变化同时受到三大水汽输送系统的影响,但西南水汽输送为其主要的水汽来源。其关键的蒸发贡献区位于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南部地区。(5)印度洋源地与南海源地水汽对华南夏季降水的贡献分别占总降水量的43.73%与23.45%,是导致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印度洋源地与本地蒸发的水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7.78%与23.97%,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东亚源地与本地蒸发,分别占总量的39.04%与22.04%。因此,导致华北夏季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陆地水汽贡献的变化。在El Ni?o事件中,西南水汽输送强度偏强、释放位置偏北,导致在长江中下游西部印度洋水汽的贡献量显着增多,而整个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则出现显着的减少。此外,当PDO位相在1999年前后由暖向冷转变后,太平洋源地对长江中下游西部夏季降水的贡献显着增加,印度洋源地的贡献则显着减少。

曾剑[4](2020)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能量交换及其对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研究》文中认为陆面能量交换是联系陆地和大气两个系统之间的关键纽带,驱动着陆地上的大气运动,是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我国夏季风向中纬度西风带过渡的区域,是冷干与暖湿气团的频繁交汇地带;该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复杂,气候的动态性最明显,但是夏季风对该区域的影响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最近几十年我国夏季风总体处于持续减弱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面临着干旱化和荒漠化的压力,并且这种气候环境变化趋势也正在驱动该地区的陆面能量交换特征发生显着变异。因此,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陆面能量交换对夏季风的响应。本文首先构建了用于描述夏季风过渡区夏季风活动的季风湿润指数,接着分析了该区域陆面能量通量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陆面能量通量交换对夏季风的响应特征及其响应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夏季风活跃度的定量描述。本文基于比湿阈值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过渡区内夏季风活跃度的夏季风湿润指数(HI)。这些比湿阈值能够描述东亚夏季风的季节性迁移。新构建的HI指数可以准确表征过渡区内与东亚夏季风相关的大气湿度状况,而且还能够捕捉到我国夏季降水的主导模态。因此,HI能够准确衡量夏季风过渡区内的夏季风活跃度。从年代际看,1980s夏季风过渡区内夏季风活跃度偏低(即HI偏小),之后1990s活跃度有所增加,但是2000年后,夏季风活跃度再次处于较低的状态。HI能够反映夏季风环流的异常,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显着异常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控制着过渡区内夏季风水汽输入。从更大尺度而言,这些环流异常与ENSO有关。相关分析表明,高(低)HI往往发生在ENSO的冷(暖)期,伴随着暖向冷(冷向暖)的状态转变。HI和ENSO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两种可能的机制解释。一种是高层纬向风异常波列传播。通过热成风平衡和涡动驱动的平均经向环流,纬向风异常波列能够将与ENSO相关的纬向风异常向北传播到过渡区。另一种机制涉及印度夏季风和中纬度环球遥相关。当印度夏季风与ENSO之间的相互作用活跃时,ENSO可以通过印度夏季风和中纬度环球遥相关对过渡区的湿度产生影响。(2)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能量交换的时空特征。首先,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内潜热通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由过渡区之外的相对均衡状态进入到过渡区内的‘快速转换’,而且这种过渡特征在夏季更加突出。但是感热通量的过渡特征较弱,且仅在夏季出现。其次,陆面能量交换在东西和南北方向都表现出“阶梯型”的变化特征,表明陆面能量交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从年际尺度而言,夏季风过渡区内潜热通量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而感热通量表现出减弱趋势。在20世纪末陆面能量通量经历了一次显着的年代际波动;在波动之前,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变化与夏季风活动的强度密切相关,之后则更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3)陆面能量通量对夏季风湿润指数HI的响应特征。感热通量对HI的响应空间特征为东西向的“+-+”型,表现出纬向的空间差异,即黄土高原区、华北区以及东北区三大气候区域之间的差异,表明感热通量对夏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带有气候背景的烙印。潜热通量对HI的响应空间特征为“±”型,表现为经向的空间差异,即过渡区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差异,这跟夏季风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潜热通量对夏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最为直接。而且,这种响应空间型与陆面能量通量的主导EOF空间模态、强弱季风年的差异空间型一致。(4)陆面能量通量响应夏季风湿润指数的主要机制。响应机制涉及净辐射和土壤湿度、近地层温度和比湿垂直梯度dt和dq以及生物物理特性参数三个方面。HI首先会影响土壤湿度,这一方面直接影响陆面能量交换,另一方面会影响植被生态系统,植被生物物理特性随之变化。土壤湿度和植被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会调节陆面能量交换的限制因子;这使得陆面能量交换与近地面垂直温湿梯度和植被生物物理特性的关系发生变化,最终改变陆面能量通量。在净辐射一定情况下,植被生态物理特性显着相关于土壤湿度以及dt和dq,即土壤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植被生态物理特性的变化,进而影响dt和dq。但是在土壤湿度一定的情况,植被生物物理特性与dt和dq的关系很弱;即净辐射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冠层物理特性的规律性变化。但是,土壤湿度对植被生态物理特性变化的解释度以及植被生态物理特性对dq的解释度都受到夏季风强度(即HI)的调控;夏季风湿润指数越大,解释度也就越低。在强夏季风年,夏季风过渡区内降水增多,土壤湿度偏高;此时,冠层耦合指数Ω偏大,大气与冠层之间的耦合强度减弱,使得陆面能量交换更多依赖于净辐射,陆面能量通量表现出能量限制型的特征,与植被特性参数的关系减弱。反之,降水减少,土壤偏干;此时,冠层耦合指数Ω偏小,冠层与大气之间的耦合加强,陆面能量通量对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湿度)的依赖增强,陆面能量交换表现出土壤湿度限制的特征,与植被特性参数的关系增强。因此,陆面能量通量通过土壤湿度以及冠层物理特性的变化来响应HI。

丁婷,韩荣青,高辉[5](2020)在《2019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降水预测先兆信号分析》文中提出2019年汛期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主要多雨区位于东北和江南等地。3月发布的预报对江南、西南东部、东北东部、西北中部地区降水偏多和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的偏少均做了较好预测;5月发布的滚动预测将南方主要多雨中心南移,订正结果与实况更为一致。6月发布的盛夏预报及时加强了对东北地区降水趋势的订正,准确预测了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多的特征。对南海夏季风、西南雨季、梅雨及华北雨季的季节进程预测也和实况一致。但2019年汛期降水预测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对长江中下游沿江降水异常偏少预测错误;对东北地区多雨的范围和异常程度估计不足。初步分析了2018—2019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异常偏多、2018—2019年厄尔尼诺事件以及热带印度洋海温持续偏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预测指示意义的失败,并与2018年外强迫信号及大气环流做了简单对比,指出汛期降水和传统影响因子不匹配、非对称的复杂性研究还需要深入开展。

邵鹏程,李栋梁,王春学[6](2015)在《近50年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文中认为基于1959-2008年黄河流域92个测站降水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和周期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点,其夏季降水的异常空间型主要有3种:全流域一致型,东南多(少)西北少(多)型,西南多(少)东北少(多)型。当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北(南)时,同期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少),下游降水偏少(多);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东(西)时,黄河流域上游降水偏多(少),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多)。

张勇,杨春瑰,唐卫亚[7](2015)在《长江中下游1—5月降水分布型及其成因》文中认为采用中国160站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第2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及CPC指数,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方法,研究了1951—2013年1—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分布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主要呈现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沿江型3种分布型;3种降水分布型对应的环流背景各不相同,环流异常的维持分别与自欧洲出发沿西风带传播的波列、由大西洋穿越极区到长江中下游的波列以及北半球环状模有关;一致型降水与Nino3.4海温指数相关最显着,而南北反相型和沿江型降水与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存在联系。

金大超[8](2014)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使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中国596个站点及MICAPS2.0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气象局的逐月海温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尤其是1050E以东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性特征,并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及极端事件的影响因子及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的夏季降水及其年(代)际变率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及其变率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依据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中国大陆可以被划分出21个在统计学意义上降水变化相互独立的区域,这21个区域覆盖了中国除西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长江中下游和河套地区外,其余区域两两相关并不显着,且这21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周期及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具有非常强的局地性。且与各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相联系的海温异常及大气遥相关型亦各不相同。(2)近50年来,110°E附近由南向北的四个区域(两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岭-黄淮平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引起各区域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各不相同,且影响各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遥相关型亦存在很大差别,而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海温场特征亦存在显着差异。(3)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年际变率较大;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年际变率较小。然而,这两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着的反相振荡现象。与这一反相振荡现象相联系的水汽主要源自西太平洋地区。这种反相振荡现象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存在密切联系,联系的机制可归结为通过NAO激发产生的全球型遥相关(CGT)波列。(4)2013年夏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的大值区分别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NNEC)和南部(SNEC)。统计结果表明,东北这两个地区降水多寡受到不同环流型和不同的水汽输送路径影响。2013年夏季,源自热带中太平洋地区和中纬度西风带中的水汽输送使得这两个地区降水偏多,同时,东北全境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引起NNEC和SNEC两个区域降水异常成因共同作用有关,即EUP型遥相关及海洋性大陆区域的热力异常引起NNEC地区降水偏多;CGT型遥相关、东亚夏季风及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的海温异常引起了SNEC地区降水偏多。(5)1985年夏季和2011年1至5月(JFMAM),长江中下游地区(MLRYR)发生了两次极端干旱事件。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因子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EAP/PJ型遥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干旱事件影响显着;中高纬地区源自北大西洋地区的遥相关波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JFMAM期间的干旱事件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都和海洋性大陆区域(MC)的热力强迫存在联系。

段莹[9](2013)在《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江淮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东部,降水年际变化大,早、涝灾害频繁。灾害对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影响甚大,因此准确地评估与检测该区干旱的发生发展趋势十分必要。由于干旱成因复杂,为了能客观地评估和研究干旱事件,制定或选取合适的干旱指标是必要的。目前,学者们制定的干旱指数种类繁多且各有优缺点,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故此,本文选取帕默尔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数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干旱期土壤湿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该区域干旱监测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利用1961年-2011年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共11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REOF分析方法进行分区,选取干旱个例计算了Palmer指数、SPEI指数及CI指数,对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灾情记载及气象服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讨论三种干旱指数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同时针对近年来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存在不能统一等问题,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干旱监测联合科学试验基地的观测资料,以2011年冬春连旱为例,探讨干旱期不同土壤层中水分变化情况,计算了土壤相对湿润指数并将其与CI指数进行比对,讨论了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与联系。上述研究表明:1、从1961~2011年,我国淮河流域及其北部地区、沿江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早涝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淮河流域及其北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前降水变化不明显之后缓慢下降并变旱;江淮沿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0年代初-70年代降水减少并变旱,70年代中期至今持续增长变涝,其中江淮地区变化趋势较为明显。2、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过程但是在不同区域各有优缺:SPEI指数对旱情较重的区域表现较好,季指数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早,月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两者对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干旱表现均不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干旱发展的持续性及干旱的累计效应表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对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西部区域冬季干旱表现受限;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但其对降水也较敏感,旱情表述过重(尤其是冬季),月平均CI指数常出现局地过重旱区分散的情况,逐日的CI指数干旱发展较快,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应性不如长江以北地区。3、江淮及长江中下游2010年秋季至2011年春夏季降水量异常偏少,特别是冬春季节,长江一带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尤其短缺,夏季时降水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形势。南京地区2010年11月5日开始出现轻旱,11月12日达到中旱,28日达重旱,此后维持在中.特旱之间;土壤相对湿度在11月13日达到中旱,在2011年5月2日,气象连续特早15d后,土壤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变化趋势整体上一致,但气象干旱程度更严重,且农业干旱开始和缓解时间比气象上滞后1-3d,干旱发展滞后5d以上;气象及表层土壤对降水敏感性较高,而中层土壤干旱过程持续性较好;此外,干旱由表层向深层传递,当气象干旱持续时间达到50-60d时,土壤由深层向上补充水分。

吕军[10](2012)在《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利用华东地区278站1961-2009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NCEP/NCAR的逐日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海温场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大气环流指数。采用环流合成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小波分析、EOF和REOF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及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等方法。揭示了淮北雨季相对于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独立存在的事实,制定了新的淮北雨季指标,综合分析了淮北雨季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影响淮北雨季的海洋大气环流特征以及水汽输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华东地区夏季各纬度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揭示了淮北雨季是相对于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独立存在的雨季,在每年的6月后期,即江淮梅雨开始之后至华北雨季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在我国华东淮河以北的地区会有一个显着的连续降水时段发生,可以称之为淮北雨季,其范围大致为33°N-37°N,发生时段在6月后半段至7月大部分时期内。(2)利用500hPa副高脊线位置及逐日降水量对淮北雨季进行了划定,该定义使用要素相对较少,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有利于起止日期的判断,并且适用区域更加广泛合理,能够区分出二段雨季,更加适用于天气和气候业务应用。(3)系统地分析了淮北雨季的气候特征,淮北雨季平均开始日为6月25日,平均结束日为7月16日,发生时期主要在6月后期和7月,平均降水量为182mm,具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波动比较大。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江淮梅雨的开始对淮北雨季的监测和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4)研究了淮北雨季平均及异常降水年水汽输送特征,发现影响淮北雨季降水的不同水汽通道的强度和变率各不相同,其中孟加拉湾、南海和东亚槽通道的影响相对显着。利用HYSPLIT4.9水汽轨迹模式,通过空气块追踪法对轨迹路径模拟分析可定量得出淮北雨季不同水汽源地区域的水汽贡献率,其中源自于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对淮北雨季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欧亚大陆和孟湾南海。(5)影响淮北雨季开始日早晚、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落区的因子主要有:南亚高压、副高、东亚槽、乌拉尔山阻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的位置和强度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强弱等,通过研究这些因子的前期特征,确定淮北雨季主要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此外,淮北雨季与太平洋海温以及ENSO事件等也有密切关系。

二、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型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
        1.2.2 干旱化趋势及时空变化特征
        1.2.3 夏季干旱成因及区域性异常影响因子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简介
        2.2.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2 REOF分析
        2.2.3 Morlet小波分析
        2.2.4 功率谱分析
        2.2.5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2.6 相关系数、合成分析及t检验
        2.2.7 T-N波作用通量
        2.2.8 大气视热源
第三章 近60 年中国地区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干旱变化规律
    3.1 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1.1 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1.2 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布
    3.2 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的空间分型
        3.2.1 REOF分析结果及分区
        3.2.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独立性及区域一致性
    3.3 中国15 个地区的夏季干旱变化规律
        3.3.1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周期
        3.3.2 各区域夏季干旱的演变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1 西南地区夏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干旱强度
        4.1.2 干旱站次比
        4.1.3 干旱频率
        4.1.4 干旱发生的年代际背景
    4.2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4.2.1 水平环流
        4.2.2 垂直环流
        4.2.3 水汽输送
    4.3 环流异常维持的原因
        4.3.1 大气波动
        4.3.2 海温与热源强迫异常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环流异常及其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的变化特征
    5.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1.1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特征
        5.1.2 河套地区夏季干旱的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5.2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2.1 河套地区与江淮地区旱涝反相振荡现象
        5.2.2 南北旱涝反相振荡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5.3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讨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年际变率
        1.2.2 印太海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理论模型及影响
        1.2.3 MJO-ENSO相互作用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观测资料
        2.1.2 ECHAM5 大气模式的多成员集合模拟
    2.2 方法
        2.2.1 水汽诊断
        2.2.2 能量诊断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亚洲夏季风区的跨尺度共同模态
    3.1 引言
    3.2 夏季热带印太地区的季节内与年际尺度主模态
        3.2.1 季节内主模态的结构与特征
        3.2.2 90 天低通滤波后的主要模态
    3.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夏季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
        3.3.1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相应贡献
        3.3.2 跨尺度共同模态的形成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化的逐月演变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
    4.1 引言
    4.2 前冬El Ni?o对后期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逐月变化的影响
        4.2.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4.2.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4.2.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4.2.4 El Ni?o衰减期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4.3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同期 LaNi?a的联系
        4.3.1 与SSTA和对流层低层风场的联系
        4.3.2 对流层环流异常的逐月特征
        4.3.3 降水与对流层垂直运动的逐月变化
        4.3.4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机制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非ENSO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年际变率的影响
    5.1 引言
    5.2 海温强迫信号与大气内部变率的分离
        5.2.1 同期ENSO影响模态
        5.2.2 印太电容器效应模态
        5.2.3 大气内部过程模态
    5.3 ISO与大气内部变率的联系
        5.3.1 利用EOF揭示的夏季ISO模态及位相传播特征
        5.3.2 夏季ISO对大气内部变率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的贡献
        5.3.3 机制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2016与2020 年夏季局地气候异常的影响
    6.1 引言
    6.2 2016 年夏季印太海域气候异常及其成因
        6.2.1 降水与低层环流的次季节特征
        6.2.2 热带ISO对2016年8 月气旋环流异常的贡献
    6.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联系
        6.3.1 2020 年梅雨特征
        6.3.2 2020 梅雨的年际成因
        6.3.3 2020 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季节内特征及其成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ISO北传特征及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与“水汽模”
        7.2.1 季节内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指数的构造
        7.2.2 “水汽模”理论的适用
    7.3 夏季ISO的水汽方程诊断
        7.3.1 水汽的水平平流作用
        7.3.2 水汽方程其余项的作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状况
致谢

(3)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回顾
    1.2.1 东亚上空夏季水汽输送的基本特征
    1.2.2 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
    1.2.3 中国东部汛期降水及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理
    1.2.4 中国东部大气水循环变化的预估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及其相关影响
2.1 引言
2.2 HYSPLIT模式概述
2.3 数据与方法
    2.3.1 数据来源
    2.3.2 实验设计
    2.3.3 面源贡献定量估计方法
    2.3.4 空间轨迹聚类分析法
2.4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
2.5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输送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积成效应”事件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定义
3.3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时空特征
3.4 华南前汛期两种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环流特征
3.5 华南前汛期两种持续性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形成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拉格朗日模式的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水汽源地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3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水汽来源
4.4 各水汽源地对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贡献比较
4.5 不同水汽源地影响下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其季节内、年际变化
5.1 引言
5.2 数据与方法
5.3 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
5.4 中国东部三大区域夏季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
5.5 中国东部三个夏季峰值降水期的关键水汽源地及其年际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水汽来源年代际变化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与方法
6.3 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三大区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6.4 各源地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6.5 各源地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
6.6 海气相互作用对各源地水汽输送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华南前汛期降水水汽来源的季节内变化及其相关影响
    7.1.2 华南前汛期暴雨“积成效应”事件的主要特征及水汽源地
    7.1.3 中国东部三大地区夏季降水水汽来源的变化(季节内、年际、年代际)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已完成和发表论文 致谢

(4)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能量交换及其对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科学意义和重要性
    1.2 研究进展和综述
        1.2.1 陆面观测试验研究
        1.2.2 东亚夏季风活动定量描述研究
        1.2.3 陆面能量通量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1.2.4 东亚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地理范围研究
    1.3 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及论文结构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方法和研究区域介绍
    2.1 数据及处理
        2.1.1 观测数据
        2.1.2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
        2.1.3 格点化FLUXNET数据集
        2.1.4 气候格点数据集CRU
        2.1.5 其他格点数据集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陆面参数的计算
        2.2.2 夏季风湿润指数的计算
        2.2.3 正交分解法(EOF)和奇异值分解(SVD)
    2.3 研究区域介绍
第三章 夏季风湿润指数的构建及其与其他季风指数的比较
    3.1 夏季风过渡区内夏季风活跃度的计算
    3.2 水汽对夏季风的响应
        3.2.1 水汽的平均季节变化
        3.2.2 比湿阈值的挑选:比湿的季节尺度进退
        3.2.3 比湿阈值的挑选:比湿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3.2.4 过渡区夏季风湿润指数的演变
    3.3 夏季风湿润指数HI其他夏季风指标的关系
        3.3.1 夏季风湿润指数HI与夏季风北边缘的关系
        3.3.2 夏季风湿润指数HI与东亚夏季风雨带的关系
    3.4 与夏季风湿润指数HI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
    3.5 夏季风湿润指数HI与 ENSO的联系机制
        3.5.1 高层纬向风异常的全球分布
        3.5.2 夏季风湿润指数HI与 ENSO之间的联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能量通量的时空特征
    4.1 陆面能量空间特征
    4.2 陆面能量随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变化
    4.3 陆面能量的时间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陆面能量交换对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特征
    5.1 陆面能量交换的空间模态
    5.2 陆面能量交换对夏季风活动的季节响应
    5.3 对夏季风湿润指数HI的响应特征
    5.4 高、低指数背景下的夏季陆面能量交换的差异特征
        5.4.1 区域尺度的差异
        5.4.2 单点观测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陆面能量通量对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机制分析
    6.1 陆面能量通量与近地层温湿梯度的关系
    6.2 陆面能量通量与地表可利用能量和土壤湿度的关系
        6.2.1 土壤湿度和净辐射对陆面能量交换的影响
        6.2.2 基于土壤湿度和净辐射的参数化分析
    6.3 陆面能量通量与植被生物物理特性的关系
    6.4 区域尺度上陆面能量通量与陆面水热因子的关系
    6.5 讨论和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2019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降水预测先兆信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
2 2019年夏季气候预测评估
    2.1 降水
    2.2 气温
    2.3 台风预测
    2.4 夏季风雨带季节进程预测
3 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
4 2018—2019年厄尔尼诺事件及热带印度洋持续暖海温
5 结论与讨论

(6)近50年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2.1资料选取
    2.2方法介绍
3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3.1气候特征
    3.2空间异常特征及其时间变化
4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4.1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指数的定义和年际变化特征
    4.2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和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4.3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黄河流域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5结论

(7)长江中下游1—5月降水分布型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2 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分布特征
3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降水分布型的成因
    3. 1 3 个降水模态对应的环流特征
    3. 2与3个降水模态联系的遥相关型
    3. 3 3个降水模态对应的水汽输送特征
    3. 4 3个降水模态对应的海温特征
4 结论

(8)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问题的提出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3.2 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3.3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因子
    4 拟解决问题
    5 论文结构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50年中国夏季降水变率的区域性特征及与其相联系的遥相关
    1 引言
    2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3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
        3.1 REOF分析与降水年际变率的局地性
        3.2 各区域夏季降水的独立性
        3.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
        3.4 各区夏季降水的局地特征
    4 与海温异常(SSTA)及大气遥相关的可能联系
    5 结语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50年110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及可能成因
    1 引言
    2 资料
    3 11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 110°E附近区域4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特征
        4.1 各区夏季降水的相关性
        4.2 各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4.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特征
    5 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异常
        5.1 水汽输送异常
        5.2 环流场异常
        5.3 Rossby波能量频散
        5.4 海温场异常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现象:与NAO的关系
    1 引言
    2 资料
    3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的南北反相振荡现象
    4 与南北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相联系的环流特征
        4.1 水汽输送
        4.2 与NAO的关系
        4.3 与CGT的关系
        4.4 NAO、CGT和中国夏季降水南北反相振荡的联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洪涝及其形成机理
    1 引言
    2 资料
    3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4 成因分析
        4.1 水汽输送
        4.2 环流异常
        4.3 海温异常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极端干旱事件成因分析与比较:1985年夏与2011年冬春
    1 引言
    2 资料
    3 MLRYR地区极端干旱年份的局地环流特征
    4 环流异常特征
    5 热带低纬地区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1 主要结论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附录:主要诊断与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
    参与科研项目
    获得奖项

(9)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干旱概述
    1.3 干旱指数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3章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降水异常空间分型及干旱个例选取
    3.1 EOF分析
    3.2 REOF分析
    3.3 代表站选取
    3.4 干旱个例选取
第4章 三种干旱指数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
    4.1 三个区域降水及旱涝趋势分析
    4.2 三种指数在江淮淮北地区(Ⅰ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4.3 三种指数在江淮及沿江一带(Ⅱ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4.4 三种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Ⅲ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第5章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冬春连旱过程分析及南京站土壤湿度变化
    5.1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冬春季干旱情况
    5.2 三种干旱指数对旱情的描述
    5.3 三种干旱指数对比
    5.4 2011年冬春连旱期土壤湿度变化的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10)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华东地区各类雨季划定标准的研究进展
        1.2.2 华东地区降水分布型及其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进展
        1.2.3 华东地区降水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探讨
    2.1 引言
    2.2 资料和方法
    2.3 淮北雨季相关的基本信息简介
        2.3.1 相关地理信息描述
        2.3.2 目前有关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业务定义
        2.3.2.1 常用的江淮梅雨划定标准
        2.3.2.2 江苏省气象局淮北雨季划定标准
    2.4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分析(1)-华东地区夏季连续降水时段的分析
        2.4.1 华东地区各月降水量累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2.4.2 华东地区不同纬度夏季平均逐日降水量的时间演变
        2.4.3 华东地区夏季平均逐日降水量的纬向变化
    2.5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分析(2)-华东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型特征
        2.5.1 华东地区不同时段降水量的EOF和REOF分析
        2.5.1.1 夏季6-8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2 6-7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3 6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4 7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5 8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6 EOF和REOF结果综合分析
        2.5.2 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1 江淮梅雨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2 淮北雨季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3 两个雨季时段差的降水空间分布
        2.5.3 相关系数法对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分析
    2.6 淮北雨季主要时段和主要降水落区的划定
        2.6.1 淮北雨季的主要降水落区的划定
        2.6.2 淮北雨季的主要时段的划定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淮北雨季指标定义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3 淮北雨季的确定标准
        3.3.1 淮北雨季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关系
        3.3.2 淮北雨季划定的思路和依据分析
        3.3.3 淮北雨季的定义
        3.3.4 历年淮北雨季划定的分析
        3.3.4.1 雨季开始日分析
        3.3.4.2 雨季结束日分析
        3.3.5 淮北雨季前后夏季风和副高的变化特征
        3.3.6 新的淮北雨季定义的优点
    3.4 淮北雨季的基本特征
        3.4.1 淮北雨季长度的特征
        3.4.2 淮北雨季开始日的特征
        3.4.3 淮北雨季结束日的特征
    3.5 淮北雨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3.5.1 淮北雨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3.5.2 淮北雨季主要降水型的分析
        3.5.2.1 REOF分析
        3.5.2.2 淮北雨季的降水分型
    3.6 淮北雨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3.6.1 淮北雨季期间降水日数特征分析
        3.6.2 淮北雨季期间各等级降水日数的分布特征
        3.6.3 淮北雨季期间各等级降水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的关系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发生时段的对比研究
        4.3.1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起止日期的关系
        4.3.2 江淮梅雨早晚年与淮北雨季的特征对比分析
        4.3.3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雨季长度的关系
    4.4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降水量的对比研究
        4.4.1 淮北雨季年代际变化特征
        4.4.2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降水量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北雨季水汽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淮北雨季水汽输送特征
        5.3.1 区域平均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的时间变化
        5.3.2 淮北雨季起止时期水汽输送特征
        5.3.2.1 开始日水汽输送特征
        5.3.2.2 结束日水汽输送
        5.3.3 淮北雨季期间及同期水汽输送特征
        5.3.3.1 淮北雨季平均整层水汽输送通量
        5.3.3.2 淮北雨季不同降水分布型的水汽输送特征
    5.4 影响淮北雨季不同的水汽输送通道特征分析
        5.4.1 淮北雨季期间的主要水汽通道
        5.4.2 不同水汽通道特征分析
    5.5 水汽输送轨迹模式分析
        5.5.1 气块追踪分析法轨迹模拟方案
        5.5.2 淮北雨季期间平均态的分析
        5.5.3 淮北雨季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淮北雨季变化成因分析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淮北雨季起讫的大气环流特征
        6.3.1 淮北雨季起止日期平均态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 淮北雨季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1 开始日当日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2 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的同期大气环流特征
    6.4 淮北雨季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6.4.1 淮北雨季期间平均态的大气环流特征
        6.4.2 淮北雨季不同降水分布型的大气环流特征
        6.4.2.1 降水偏多型和降水偏少型
        6.4.2.2 降水偏南型和降水偏北型
    6.5 影响淮北雨季降水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1 淮北雨季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2 淮北雨季降水量偏多和偏少年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3 影响淮北雨季的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6.6 太平洋海温对淮北雨季影响的研究
        6.6.1 淮北雨季开始日与海温场相关性分析
        6.6.2 淮北雨季降水量与海温场相关性分析
        6.6.3 关键区海温对淮北雨季的影响特征分析
        6.6.3.1 黑潮区海温异常年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3.2 北太平洋区海温异常年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3.3 赤道太平洋中部区海温异常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4 与ENSO的关系
    6.7 淮北雨季降水的预测信号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四、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型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PI指数的中国夏季干旱区域性特征及环流异常研究[D]. 吕纯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与机理研究[D]. 王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中国东部汛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及其气候动力学研究分析[D]. 褚曲诚. 兰州大学, 2020(12)
  • [4]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能量交换及其对季风湿润指数的响应研究[D]. 曾剑. 兰州大学, 2020(01)
  • [5]2019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降水预测先兆信号分析[J]. 丁婷,韩荣青,高辉. 气象, 2020(04)
  • [6]近50年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J]. 邵鹏程,李栋梁,王春学. 高原气象, 2015(02)
  • [7]长江中下游1—5月降水分布型及其成因[J]. 张勇,杨春瑰,唐卫亚. 大气科学学报, 2015(01)
  • [8]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D]. 金大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9]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D]. 段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10]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D]. 吕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标签:;  ;  ;  

长江下游地区夏季旱涝趋势异常空间格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