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封闭式注射器的设计及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赖徐英,葛仲厦,解亚丽[1](2021)在《二氧化硫性质的一体化微型实验设计》文中指出围绕绿色化学理念,并结合教学实际,可重新设计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后的实验装置,封闭式、微型化、一体化、操作简单,适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对装置进行封闭式处理,不仅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使冷却后未逸散的SO2重新溶解于品红溶液中使之褪色,巧妙地证明了SO2的暂时性漂白。另外,一线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进程,灵活调换装置内外试剂,便于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进行检验,不需一次性完成全部检验,更贴近教学实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2020)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农办牧[2020]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督促指导各地和各类防疫主体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我部组织制定了《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防控实际,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和宣传解读,科学有序推进常态化防控工作。
张德全[3](2019)在《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关于毛孢子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毛孢子菌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血症中第二大常见的酵母类致病菌。在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毛孢子菌的致病几率仅次于念珠菌和隐球菌。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是临床分离毛孢子菌中最常见的菌种。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死亡率高达50%80%,在恶性血液病并出现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死亡率甚至可达100%。由于侵袭性或播散性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病情常迅速变化,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及时合理应用、扭转高死亡率局面极其重要。核酸扩增技术由于可快速高效扩增病原菌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已在毛孢子菌感染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既往的核酸扩增技术大多依赖于病原菌纯培养、DNA提取和后续的产物测序才能获取检测结果,严重削弱了核酸扩增技术的高时效性优势。为提高核酸扩增技术在毛孢子菌感染诊断中的总体时效性,我们选择基于菌落PCR技术(无需复杂的DNA提取步骤)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扩增时间1020min),建立2种分别适用于设备技术条件充足和设备技术匮乏地区和机构的T.asahii感染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取代核酸扩增前DNA提取过程的T.asahii菌落DNA快速释放方法,并初步形成T.asahii感染临床易获取样本快速处理策略;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旨在基于第一部分研究成果,实现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对T.asahii的特异性快速检测,并观察该2项技术对临床样本检测的适用性;第四部分旨在通过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验证2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实用性。主要实验方法:第一部分:采用PCR技术以IGS区通用引物进行扩增,评价玻璃珠法、冻融法、直接法、酶解法和常规DNA提取法对T.asahii DNA的释放效率,并观察最优方法处理T.asahii模拟感染临床样本的性能。1.以各方法处理后的T.asahii CBS2479浓度梯度菌悬液作为PCR模板扩增,进行敏感性检测;2.以各方法处理后的15株T.asahii菌株103CFU/mL的菌悬液作为PCR模板扩增,进行阳性率检测;3.以敏感性、阳性率间接评价4种方法对T.asahii的菌落DNA释放效率,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最优的T.asahii菌落DNA快速释放方法;4.采用响应面法对最优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PCR扩增的敏感性变化验证优化后方法DNA释放效率的提高;5.以最优方法为基础对T.asahii模拟感染的全血、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样本进行处理,以PCR扩增结果间接评价模拟样本中T.asahii基因组DNA的释放效率,并对模拟样本处理方法做相应改进。第二部分:建立菌落PCR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方法。1.基于15个T.asahii IGS区基因型和近缘菌种IGS序列的比对结果,手工设计T.asahii种特异性引物;2.根据引物对小样本量菌种的特异性表现进行引物筛选,而后基于盲法设计通过大样本量菌种验证最优引物特异性;3.观察菌落PCR技术对连续稀释T.asahii菌悬液和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4.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菌落PCR反应体系,通过敏感性检测水平变化验证优化后菌落PCR扩增效率的提高,并复核菌落PCR检测的特异性;5.应用凝胶电泳成像和直接荧光显色法观察菌落PCR技术对T.asahii模拟感染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和检出率。第三部分:建立菌落RPA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方法。1.基于第二部分引物设计所采用的T.asahii与近缘菌种IGS序列差异区,按照RPA引物设计要求,手工设计T.asahii种特异性引物;2.应用小样本量菌种观察引物特异性,并通过温度梯度扩增优化引物特异性;3.基于盲法设计,应用大样本量菌种验证引物特异性;4.观察RPA技术对连续稀释T.asahii 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5.采用正交设计优化RPA反应体系和条件,通过敏感性检测水平变化验证优化后RPA扩增效率的提高,并复核RPA检测的特异性;6.观察玻璃珠法与RPA技术联合应用对连续稀释T.asahii菌悬液的检测敏感性;7.分别应用凝胶电泳成像和直接荧光显色法观察菌落RPA技术对T.asahii模拟感染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和检出率。第四部分:在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中验证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的实用性。1.应用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通过尾静脉接种T.asahii,建立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2.通过真菌镜检、液体标本和组织匀浆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培养阳性菌株菌落PCR产物测序比对,确证感染菌种及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并计算各器官载菌量;3.分别应用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对6个时间点的血液、尿液和BALF进行检测。主要实验结果:第一部分:玻璃珠法可高效释放T.asahii菌落DNA,且适用于对全血、尿液和BALF的处理。1.基于玻璃珠法、冻融法处理后的PCR检测敏感性为3×102CFU/mL,直接法、酶解法和常规DNA提取法的敏感性为3×103CFU/mL;2.基于玻璃珠法处理后的PCR检测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其它4种方法;3.玻璃珠法处理耗时短于除直接法外的其它方法;4.经优化后玻璃珠法处理后的PCR检测敏感性提高至3.0×101 CFU/mL;5.经玻璃珠法处理的3种临床样本其PCR检测敏感性均为3.0×101 CFU/mL,且在全血样本玻璃珠法处理后增加浓缩纯化步骤可使PCR检测敏感性提高1个数量级。第二部分:T.asahii菌落PCR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适用于对全血、尿液和BALF中T.asahii的直接检测。1.采用引物TA4F和TA4R的菌落PCR技术在优化前后对非T.asahii菌株均无扩增;2.优化后的菌落PCR技术对T.asahii菌悬液和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 CFU/mL和1fg/μL;3.凝胶电泳成像和荧光显色结果一致,菌落PCR技术对模拟感染的全血样本检测敏感性为30 CFU/mL,对尿液和BALF的敏感性为10 CFU/mL,对孢子浓度为300CFU/mL的模拟样本检出率为100%。第三部分:T.asahii菌落RPA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T.asahii的准确检测,可直接检测全血、尿液和BALF中的T.asahii。1.基于引物TA4RPAF和TA4RPAR4的RPA技术在反应温度为47.5℃时满足对T.asahii特异性扩增要求;2.优化后的RPA技术检测T.asahii DNA和菌悬液样本的敏感性分别为1fg/μL和30 CFU/mL;3.菌落RPA技术检测对模拟感染的全血、尿液和BALF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均为30 CFU/mL,对模拟感染样本的检出率均为100%,且凝胶电泳成像和荧光显色法对敏感性的判读结果一致。第四部分:2种检测方法均可在经确证的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全血、尿液和BALF中检出T.asahii。1.根据组织培养和测序鉴定结果,18只实验组小鼠均出现T.asahii播散性感染,模型建立成功;2.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检测实验组血液、尿液和BALF,结果均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3.应用直接荧光显色与电泳成像均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判断;4.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可在血行播散后6h于小鼠血液、尿液和BALF检出T.asahii。主要结论:1.在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前,玻璃珠法可作为高效释放全血、尿液和BALF中T.asahii DNA的方法,在扩增后可应用荧光显色法直接读取结果;2.成功建立了可直接应用于全血、尿液和BALF的T.asahii菌落PCR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可用于对T.asahii感染的即时诊断;3.成功建立了可直接应用于全血、尿液和BALF的T.asahii菌落RPA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该法操作简单,耗时极短,可作为设备或技术匮乏机构即时诊断T.asahii感染的工具;4.可选择血液、尿液和BALF作为T.asahii播散性感染早期诊断的样本,2种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均可用于T.asahii播散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凡开伦[4](2019)在《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近年来卫生事业的兴盛,国家卫计委屡次强调医疗机构建设应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主旨。医疗工艺流程作为医疗服务程序、环节的直接体现,以其为切入点,在建筑学范畴内发挥其专业性价值来指导医疗空间的合理组织设计,对于综合医院在服务效率方面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从医疗工艺流程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其解构为“服务流程”与“被服务流程”,通过“系统化分级”理论将综合医院医疗空间解读为医疗行为场所,作为医疗工艺流程的设计表达载体。在明确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内不同空间范畴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和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出发,就其在空间组织过程中的导向性设计作用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以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继而选取综合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医疗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顺应上述思路及方法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以医疗工艺流程的发展沿革指导研究对象的功能定位和医疗任务,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位置选择和对外功能联络方式,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指导功能单元内部医疗空间秩序,结合研究对象的规范性要求、基本空间模式以及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的设计要素,得出各功能单元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医疗空间组织策略。该推理演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理论性方法的反向归纳论证。最后,结合西安前海人寿医院这项以医疗工艺流程作为设计依据的实际工程案例,解析其医疗空间组织方案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闭环。
韦国辉[5](2019)在《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制备及其还原CO2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两大问题。其中不断消耗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CO2,并引起了温室效应。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针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人们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制备出了能够利用太阳光还原CO2生成有机物的光催化剂。但当前的光催化剂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方能满足应用需求,更加高效和模拟实际的表征催化剂也顺理成章成为促进未来新型光催化剂研发的一个关键步骤。本论文聚焦连续在线光催化微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目的是为未来CO2的“光合作用”能源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进展。本文首先通过金属精密机械刻蚀在304不锈钢板上制得了微反应器的基底。在此基础上把微反应器和光催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制备出能够实现光催化的光催化微反应器。然后对该光催化微反应器进行催化条件的优化,使光催化微反应器能够达到最佳使用条件。最后验证该光催化微反应器在还原CO2中的可行性。详细的研究内容如下:1、微反应器的设计与制备。采用精密机械刻蚀在304不锈钢上制得了微反应器的基底,其中基底表面以1mm宽、0.7mm深的蛇形微通道为主要特征结构。微通道的总长度为6.8m,总体积为4.7ml。微反应器的基底表面盖上石英玻璃片,采用氟橡胶耐高温垫圈进行密封。2、反应器入口采取三通方式分两路提供CO2和水蒸汽,出口管道连接用来检测气体成分的质谱仪。微反应器通过加热台实现温度控制,以上部的氙灯作为光催化光源。3、光催化微反应器的条件优化。本论文主要采用光催化微反应器在有水蒸汽的条件下还原CO2,该催化反应主要涉及到四个催化条件,分别是光催化剂在微反应器上的负载量、加热台提供的反应温度、CO2的流速和水蒸汽的含量。通过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对以上四个条件的优化,我们得到在以下结果时光催化微反应器的使用不仅安全而且催化效果又好,即催化剂负载量为0.3g、加热台温度为250℃、CO2流速为0.03ml/min和提供水蒸汽的水浴锅温度在37℃。4、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应用。本论文以LaMnxCoyNi1-x-yO3系列钙钛矿催化剂作为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实验材料。通过与先前运用封闭式光催化反应器测试的催化效果作对比,验证了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可行性,而且发现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催化效率要高于封闭式光催化反应器,尤其是针对某些多碳烷烃的检测具有更好的表现。本论文成功制备了微反应器,然后微反应器与光催化技术相结合,衍生出来了光催化微反应器。然后对影响光催化微反应器因素的优化,找到了适合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催化条件。最后通过光催化微反应器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验证了本发明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可行性,而且催化效果要高于传统封闭式微反应器。
乔龙学[6](2016)在《基于空化效应的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突发传染病疫情和生物恐怖袭击总是层出不穷、接连不断、此起彼伏,不仅危害个人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和骚乱。一旦遇到此类可疑情况,如果仅仅依托传统生物实验室对可疑微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从现场采集到样本转运、分离培养、核酸提取和检测鉴定,整个流程下来通常需要24天才能确定可疑样本,这显然满足不了现场快速应急处置的需求。为了提高事发现场应急处置的速度和效率,需要对微生物进行现场检测和鉴定,通常是采用RT-PCR进行核酸检测——因为基于RT-PCR的核酸检测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已经成为微生物检测鉴定的“金标准”。目前已经存在便携式RT-PCR仪可以携至事发现场使用,然而对于微生物样本核酸的制备,仍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一致性差,而且存在极高的交叉污染风险。现有的核酸自动制备仪,仅实现了核酸制备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虽然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但是没有解决“通用性”和“封闭性”的问题,无法应用到现场核酸制备中。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开展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为开发同时满足“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封闭化”的核酸制备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方法与内容:本课题开展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从超声空化裂解细胞的机理研究、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的方案设计和建模分析、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论证和传振膜参数的优化设计、封闭式核酸分离纯化标准化方案的建立和优化、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设计与研制等5个部分展开,分别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现象观察—文献调研—流场建模—裂解建模—参数计算”、“现状分析—方案设计—建模分析—解析计算—数值计算”、“理论提出—理论论证—参数优化—平台搭建—实验评价”、“现状分析—方案设计—体系优化—平台搭建—实验评价”、“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平台设计—样机试制—实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超声空化裂解细胞的机理研究通过现象观察和文献调研,分析超声空化效应能够裂解细胞的因素来源;然后建立超声空化中的流场模型,并对其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参照流场中液滴发生破裂的机理,建立超声空化流场中细胞发生裂解的动力学方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2)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的方案设计和建模分析鉴于现有接触式超声波裂解仪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设计一种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的方案;为研究核心问题,建立非接触式超声波裂解方案的简化模型;根据弹性体振动的基本理论和方程,计算传振膜模态参数的解析解;然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计算传振膜模态参数的数值解。(3)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论证和传振膜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示例传振膜前十阶模态固有频率分布的规律,提出并论证多模联振增强理论;为保证最佳的能量传递效率,讨论并确定传振膜工作的台阶次序和模态阶数;探索曲率半径、厚度和耦合力对传振膜第二台阶频率的影响,并对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搭建裂解实验平台,开展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实验,从形态学、裂解率和核酸检测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价。(4)封闭式核酸分离纯化标准化方案的建立和优化鉴于现有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不能移植到现场核酸自动制备中,设计一种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然后,对分离纯化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根据设计的方案和优化的体系,开展微生物核酸分离纯化实验,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对所设计的方案和优化的体系进行验证和评价。(5)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设计与研制基于非接触式超声波裂解方案和封闭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设计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制备的原理方案,并对处理盒的物理结构进行设计;为了实现处理盒自动化的功能,设计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具体包括机械模块、电路模块和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然后,试制四通道样机,开展微生物核酸自动制备实验,从细胞浓缩富集效率、核酸产量和质量、核酸制备一致性(重复性)、核酸可检测性共四个维度对四通道样机进行性能评测。结果:按照既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对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课题中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均获得了预期成果。(1)超声空化裂解细胞的机理研究通过现象观察和文献调研,确定了超声空化能够裂解细胞的因素来源是机械力的作用;建立了超声空化中的流场模型——含涡流场模型,描述了超声空化流场的运动规律;建立了细胞发生裂解的动力学条件,并分别推导了大尺度涡流和小尺度涡流在细胞周围产生的动压差的数学表达式;根据细胞发生裂解的临界条件,推导了超声空化场中细胞最大稳态尺寸的理论公式;根据细胞尺度分布函数,推导了细胞裂解率的理论表达式。(2)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的方案设计和建模分析设计的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方案,克服了现有接触式超声波裂解仪存在的诸多缺陷;建立了非接触式超声波裂解的简化模型,分析了核心和“瓶颈”问题;根据弹性体振动的基本理论,获得了传振膜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解析解;基于ansys模态分析,获得了特定参数(宽度w=12mm、曲率半径r=22mm、厚度t=0.4mm、受超声波探头的耦合力f=3n)传振膜前十阶模态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数值解。(3)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论证和传振膜参数的优化设计提出并论证了多模联振增强理论,为后续优化传振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传振膜应该工作在第二台阶频率上,此时三阶模态(m3)、四阶模态(m4)、五阶模态(m5)和六阶模态(m6)发生多模联振;分别研究了曲率半径、厚度和耦合力对传振膜第二台阶频率的影响,发现g2台阶频率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而缓慢减小,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线性),随着耦合力的增加而缓慢减小(线性),并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的参数,搭建了细胞裂解实验平台,开展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实验,从形态学、裂解率和核酸检测三个方面证明了所设计的非接触式超声波裂解方案能有效裂解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本细胞,实现了胞内核酸的释放,具有良好的通用性。(4)封闭式核酸分离纯化标准化方案的建立和优化设计的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满足核酸分离纯化过程对封闭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性和连贯性的要求;综合考虑核酸产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优化了分离纯化体系,核酸吸附载应当选择粒径为1μm的affimagsle系列磁性微球,结合液中nacl浓度应控制在45mol/l,ph值控制在34范围内;根据优化的体系,使用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的简易过滤装置,对裂解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萎缩芽孢杆菌进行核酸提取,然后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进行效果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能够实现微生物样本核酸的分离和纯化。(5)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设计与研制设计了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并完成四通道样机的试制,开展微生物核酸自动制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浓缩富集效率方面,微孔滤膜截留率超过90%,处理盒最大浓缩倍数为59.31倍;在核酸质量(纯度)方面,四通道样机制备的核酸纯度略低于天根公司tianampbacteriadnakit试剂盒手工制备的核酸,但od260/280均超过1.6,说明核酸纯度较高,可以用于下游检测分析;在核酸产量(浓度)方面,四通道样机在革兰氏阴性细菌核酸制备中的表现不如tianamp试剂盒,但是在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细菌芽孢核酸制备中的表现均优于tianamp试剂盒,说明四通道样机具有比较优良的细胞裂解能力,但是在核酸分离纯化体系上仍需进一步优化;在核酸制备一致性方面,四个通道在6次核酸制备中的核酸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5.02%、4.96%、4.74%和5.73%,通道间的核酸产量平均(6次重复)变异系数为5.55%,样机整体变异系数为5.66%,而TIANamp试剂盒6次试验的变异系数高达17.14%,说明四通道样机在核酸制备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在核酸可检测性方面,四通道样机制备的核酸能够直接用于RT-PCR检测,理论上最低检出限为43cfu/mL。结论:本课题了开展了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的系列解决方案,研制了满足“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封闭化”要求的四通道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样机,并通过实验从细胞浓缩富集效率、核酸产量和质量、核酸制备一致性(重复性)、核酸可检测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性能评测。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四通道样机能够用于多种类型微生物样本的核酸自动制备,不仅浓缩富集效率高,而且制备的核酸具有较高的产量、质量和一致性,能够直接用于后级检测鉴定。因此,本课题设计的系列解决方案和研制的四通道样机能够用于现场条件中的核酸自动制备,解决了微生物现场检测鉴定中的“瓶颈”问题。
田健,霍力,李方,巴建涛[7](2014)在《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设计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取用、转运及注射防护装置,降低核医学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方法:选择钨合金作为防护材料,设计为便携式可分段拆卸的全封闭式注射器(2 ml)防护装置,并增加其他相关配套装置,测量对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444 MBq(0.52 ml)的防护效能。结果:全封闭注射防护装置针筒防护套正面有效屏蔽为35 mm Pb。配套转运铅提盒有效屏蔽为10 mm Pb。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FDG封闭注射防护装置注射器针筒防护套正面30 cm处剂量率为1.5μSv/h;在距离注射器针筒防护套后部位置30cm处剂量率为0.4μSv/h。设计参数和辐射防护数据达到预期的职业外照射控制目标。结论: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核医学工作者职业照射剂量,值得推广。
刘帆,陈弟洪,廖燕,刘逸文,吴孟航[8](2013)在《安全闭式冲管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临床吸痰方法[1,2]包括开放式吸痰(open tracheal suction systems)与密闭式吸痰(closed tracheal suction system),但无专用吸痰用冲管器,导致临床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和不便。开放式吸痰适用于所有病人的吸痰[3],吸痰后冲管需要医护人员铺吸痰盘(按照无菌盘的管理要求,4h更换1次),每次吸痰后冲管均需要打开吸痰盘,这种方式增加了吸痰管污染几率、增加病人
汪海波[9](2010)在《开远市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及其流行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疫情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暗娼(FSWs)是HI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STIs)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我国FSWs人群HIV/STIs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至今尚缺乏FSWs人群HIV/STIs发病密度资料。目的估计FSWs人群HIV/STIs发病密度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了解FSWs人群HIV/STIs感染率及变化趋势,并探讨HIV/STIs感染相关因素;了解影响FSWs人群产生吸毒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探讨FSWs人群的流动模式以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6年3月-2008年10月,每隔6个月在开远市FSWs人群中进行一次横断面调查,连续进行六次系列横断面调查;重复参加系列横断面调查的FSWs构成了一个FSWs开放式队列。每次横断面调查中,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流动情况、、毒品使用情况、生殖健康和求医行为以及性行为等信息。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进行HIV、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梅毒血清学检测,采集尿液用于尿吗啡检测,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毛滴虫的检测。在参加第一次调查的FSWs中招募270例研究对象参加封闭式队列研究,每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连续随访12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HIV/STIs感染相关因素。采用带时变协变量的Cox回归模型分析HIV/STIs新发感染和发生吸毒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1)六次横断面调查中HIV感染率依次为10.3%(95% CI,8.2-12.7)、11.9%(95% CI,9.7-14.5)、13.1%(95% CI,10.7-15.8)、12.3%(95% CI,9.3-15.9)、11.7%(95% CI,9.2-14.6)、12.2%(95% CI,9.6-15.2)。多变量logistic回归GEE模型分析显示,HIV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21-25岁(比值比(OR)=2.0)、年龄26-54岁(OR=2.1)、本省非本市户籍(OR=1.9)、低档性服务场所(OR=1.5)、拔牙/补牙或洗牙(OR=1.5)、静脉注射吸毒(OR=9.2)、口吸(OR=1.9)、从事性服务的时间≥5年(OR=1.6)、认为自己有感染HIV危险(OR=1.3)、过去1年出现过生殖器溃疡或增生物(OR=2.4)、HSV-2检测阳性(OR=2.2)。(2)FSWs开放式队列中HIV、HSV-2、梅毒、阴道毛滴虫、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发病密度依次为1.2(95%CI0.62-2.20)/100人年、26.1(95%CI 20.7-32.1)/100人年、1.3(95%CI0.67-2.24)/100人年、6.3(95%CI 4.80-8.12)/100人年、5.6(95%CI4.17-7.25)/100人年、16.8(95%CI 14.1-19.7)/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经口吸毒(风险比(HR)=5.5,95%CI1.37-22.30)、最近1周嫖客数≥7(HR=4.5,95%CI 1.34-14.85)、梅毒检测阳性(HR=4.3,95%CI 1.06-17.61)、淋球菌检测阳性(HR=4.1,95%CI 1.04-16.26)。(3)共有50例研究对象在随访过程中发生吸毒行为,吸毒行为发生率为6.7(95% CI5.04-8.79)/100人年。与吸毒行为显着相关的因素为低档性服务场所(HR=1.8,95%CI 1.04-3.15)、第一次性行为年龄≥18岁(HR=0.5,95% CI 0.27-0.81)、HIV阳性(HR=2.8,95%CI 1.24-6.13)。(4)FSWs封闭式队列中,117(43.3%)例研究对象流动到其它城市从事性服务工作。流动性发生率为5.1(95% CI 4.27-6.12)/100人月。与FSWs流动性显着相关的因素为低档性服务场所(HR=0.6,95% CI0.43-0.94)、认为自己有感染STIs危险(HR=0.7,95% CI 0.46-0.96)。结论开放式和封闭式队列研究方法估计FSWs人群HIV/STIs发病密度是一致的。由于FSWs较高的流动性,开展封闭式队列研究较困难,应通过系列横断面调查形成开放式队列研究,从而进行HIV/STIs发病密度及其流行因素分析和评估干预措施效果。FSWs人群整体流动性较大,低档FSWs人群流动性相对较小但有较高的风险感染和传播HIV/STIs,对于不同档次的FSWs人群,需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且重点加强对低档FSWs人群的干预工作。低档FSWs和HIV阳性FSWs中发生吸毒行为的风险较高,需要提供社会支持机制和良好的检测咨询工作以降低吸毒行为发生率,尤其是HIV阳性FSWs。开远市FSWs人群HIV发病密度处于较高水平,性传播途径已成为开远市FSWs人群主要传播途径。
赵丽娜[10](2012)在《无针注射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无针注射是利用药液的高速射流进入被注射体内,从而完成注射的技术过程。随着临床需要的推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针注射器技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美国和欧洲已经有不同类型的商品面世,我国对无针注射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针对国内需求的产品上市。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无针注射器技术,总结了现有无针注射器的技术指标及研究开发路线;2.进行无针注射器总体方案的设计,根据功能,将无针注射器分为机械结构部分、液压回路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对各部分分析并确定最终采用的方案;3.根据分析及要求细化结构,对关键参数进行理论计算,设计得到产品三维模型,并且简化设计原理样机,验证无针注射器原理的可行性;4.基于前人设计的小孔喷射模型和液体撞击模型,对设计的机器进行仿真,得到对于各个高压空气弹簧的喷射特性分布;5.进行稳定性实验、高速摄像实验、注射仿生材料实验以及离体猪肉注射实验,四个实验层层递进,逐步证实了无针注射器原理样机的稳定性、模型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以及注射形态稳定性,并且验证了随着注射动力的增加,注射深度随之增加的结论。本文设计了机械机构、电气控制,对喷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加工调试样机,并开展了多种实验,验证了样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完成了新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后续的新产品开发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一次性封闭式注射器的设计及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性封闭式注射器的设计及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氧化硫性质的一体化微型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性实验的研究进展 |
2 实验设计 |
2.1 设计目的 |
2.2 实验仪器、用品及试剂用品 |
2.3 实验装置 |
2.4 实验过程及现象 |
3 实验设计优点 |
4 结语 |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养殖生产环节 |
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餐厨废弃物(泔水) |
2.2车辆 |
2.3猪只 |
2.4人员 |
2.5风险动物及生物媒介 |
2.6饲料 |
2.7生产生活物资 |
2.8水源 |
3.布局和设施 |
3.1围墙 |
3.2场区入口 |
3.3出猪间(台) |
4.猪群管理 |
4.1禁止野外散养或放养 |
4.2实施“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管理 |
4.3引进猪只的管理 |
4.4日常巡检 |
4.5售猪管理 |
5.人员管理 |
5.1人员入场前注意事项 |
5.2人员进入猪场流程 |
5.3人员进入猪舍流程 |
6.车辆管理 |
6.1外来运猪车管理 |
6.2饲料运送车管理 |
6.3内部运猪车管理 |
6.4病死猪/粪污运输车管理 |
7.物资管理 |
7.1兽药疫苗管理 |
7.2饲料管理 |
7.3食材管理 |
8.病死猪和猪场废弃物处理 |
8.1病死猪处理 |
8.2粪便污水处理 |
8.3餐厨废弃物(泔水)处理 |
8.4医疗废弃物处理 |
8.5生活垃圾处理 |
9.风险动物控制 |
10.清洁与消毒 |
10.1猪场清洁 |
10.2栏舍清洗消毒 |
10.3环境消毒 |
10.4工作服和工作靴洗消 |
10.5设备和工具消毒 |
10.6消毒效果评价 |
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
1.场址选择 |
1.1政策要求 |
1.2生物安全评估 |
2.场区布局与建设 |
2.1场区布局 |
2.1.1生物安全区界限划分 |
2.1.2净区与污区 |
2.2猪场建设 |
2.2.1围墙 |
2.2.2道路 |
2.2.3料塔 |
2.2.4猪舍 |
2.2.5隔离舍 |
2.2.6出猪台 |
2.2.7淋浴室 |
2.2.8隔离场所 |
2.2.9车辆多级洗消和烘干中心 |
3.饲养管理 |
3.1后备猪管理 |
3.1.1引种评估 |
3.1.2隔离舍准备 |
3.1.3引种路线规划 |
3.1.4隔离观察 |
3.1.5入场前评估 |
3.2精液引入管理 |
3.2.1供精资质评估 |
3.2.2病原学检测 |
3.3猪群管理 |
3.3.1全进全出管理 |
3.3.2猪群环境控制 |
3.3.3栏舍要求 |
3.3.4日常管理 |
3.4生猪转群管理 |
3.5生猪调出管理 |
3.6出猪台管理 |
3.7风险动物控制 |
3.7.1外围管理 |
3.7.2场内管理 |
3.7.3环境卫生 |
4.人员管理 |
4.1场内工作人员 |
4.1.1人员入场前管理 |
4.1.2场外隔离人员操作程序 |
4.1.3人员入场操作程序 |
4.1.4人员出场 |
4.2后勤人员 |
4.2.1后勤区域管理 |
4.2.2厨房管理 |
4.3来访人员 |
4.3.1进入场区外围 |
4.3.2进入场区 |
5.车辆管理 |
5.1外部运猪车 |
5.2内部运猪车 |
5.3散装饲料运输车 |
5.4袋装饲料运输车 |
5.5病死猪运输车 |
5.6猪粪运输车 |
5.7通勤车 |
5.8社会车辆 |
5.9车辆的洗消管理 |
5.9.1生猪运输车 |
5.9.2非运猪车辆 |
5.9.3采样检测 |
6.物资管理 |
6.1食材管理 |
6.2兽药疫苗 |
6.2.1进场消毒 |
6.2.2使用和后续处理 |
6.3饲料 |
6.4生活物资 |
6.5设备 |
6.6其他物资 |
7.卫生与消毒 |
7.1场区外环境控制 |
7.1.1猪场外围及主道路 |
7.1.2猪场门口 |
7.2外生活区、生活区卫生与消毒 |
7.2.1隔离宿舍 |
7.2.2厨房 |
7.2.3餐厅 |
7.2.4生活区宿舍 |
7.3生产区环境卫生与消毒 |
7.3.1生产区一般要求 |
7.3.2生产区淋浴室卫生与消毒 |
7.3.3生产区物资间卫生与消毒 |
7.3.4生产区人员卫生管理 |
7.3.5圈舍卫生与清洗消毒 |
7.3.6赶猪通道清洗与消毒 |
7.4工作服和工作靴清洗消毒 |
7.5设备和工具清洗消毒 |
7.5.1栏舍物品和工具消毒 |
7.5.2漏缝板等消毒 |
7.5.3附属设备消毒 |
7.6饮水 |
8.病死猪与污物无害化处理 |
8.1病死猪内部转运与无害化处理 |
8.2粪便无害化处理 |
8.3污水处理 |
8.4医疗废弃物处理 |
8.5餐厨垃圾处理 |
8.6其他生活垃圾处理 |
9.监测与处置 |
9.1检测实验室要求 |
9.2非洲猪瘟监测 |
9.2.1早期发现 |
9.2.2采样 |
9.2.3病原检测 |
9.3处置及生产 |
9.3.1全面检测 |
9.3.2清除 |
9.3.3持续检测 |
9.3.4恢复生产 |
10.制度管理与人员培训 |
10.1生物安全制度管理 |
10.1.1生物安全小组 |
10.1.2制定规程 |
10.1.3登记制度 |
10.1.4检查制度 |
10.1.5奖惩制度 |
10.2生产运维记录管理 |
10.2.1建立记录制度 |
10.2.2记录可追溯 |
10.3人员培训 |
10.3.1制定培训计划 |
10.3.2理论培训 |
10.3.3实操培训 |
10.3.4执行能力考核 |
饲料生产经营场所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3.分区管理原则 |
4.进厂原料、车辆、人员、物资及食材控制(红区) |
5.原料处理(橙区) |
6.原料储存(黄区) |
7.饲料加工(绿区) |
8.成品储存与运输(绿区) |
9.饲料中转站和经营场所 |
10.监测与记录 |
11.异常处置 |
生猪产业相关人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1.保险理赔人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2.配种员动物防疫行为规范 |
3.基层防疫员良好行为规范 |
4.兽药、饲料销售人员良好行为规范 |
5.动物诊疗人员良好行为规范 |
二、调运和屠宰环节 |
生猪收购贩运及承运行为规范 |
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车辆 |
2.2司乘人员及随车物品 |
3.车辆清洗消毒 |
3.1基本要求 |
3.2清扫与整理 |
3.3初次清洗 |
3.4二次清洗 |
3.5检查及干燥 |
3.6消毒及干燥 |
3.7驾驶室的清洗、消毒 |
4.其他注意事项 |
4.1随车用品 |
4.2司乘人员 |
4.3记录 |
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猪只 |
2.2车辆 |
2.3人员 |
2.4水源 |
2.5生产及生活物资 |
3.建筑布局与设施 |
3.1总体布局 |
3.2大门 |
3.3卸猪台 |
3.4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暂存设施 |
3.5病害猪及产品无害化处理间 |
3.6生产区布局 |
4.生猪入厂检查 |
4.1采购要求 |
4.2生猪入厂检查要求 |
5.人员管理 |
5.1企业人员 |
5.1.1基本要求 |
5.1.2技能要求 |
5.1.3卫生要求 |
5.2外来人员管理要求 |
6.清洗消毒 |
6.1基本要求 |
6.2消毒管理要求 |
6.3场区环境消毒 |
6.4卸猪区域清洗消毒 |
6.5待宰圈清洗消毒 |
6.6生产车间清洗消毒 |
6.7冷库清洗消毒 |
6.7.1日常消毒 |
6.7.2彻底消毒 |
6.8运输车辆清洗消毒 |
6.8.1进出场消毒 |
6.8.2卸载后的清洗消毒 |
6.9人员消毒 |
6.10工作服清洗消毒 |
6.11储血罐清洗消毒 |
6.12清洗消毒效果评估 |
7.无害化处理 |
7.1基本要求 |
7.2处理要求 |
7.2.1病害生猪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 |
7.2.2污水、污物的处理 |
7.2.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
7.2.4生活垃圾的处理 |
7.3操作人员要求 |
7.4运输要求 |
7.5消毒要求 |
8.非洲猪瘟检测 |
8.1检测实验室 |
8.2检测程序 |
8.2.1采样 |
8.2.2样品处理 |
8.2.3留样 |
8.2.4核酸提取 |
8.2.5检测 |
8.2.6结果判定 |
8.3检测报告 |
8.4注意事项 |
9.记录和档案管理 |
三、其他环节 |
无害化处理场所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
1.目的 |
2.关键风险点 |
2.1建设布局 |
2.2车辆 |
2.3暂存点 |
2.4人员 |
2.5设施设备 |
2.6无害化处理产物 |
3.无害化处理场 |
3.1建设要求 |
3.2管理 |
3.3消毒 |
3.4监测评估 |
4.收集转运 |
4.1收集 |
4.2转运车辆 |
4.3车辆消毒 |
5.暂存点 |
5.1布局和设施要求 |
5.2管理 |
5.3消毒 |
6.人员管理 |
7.记录和档案管理 |
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 |
1.总则 |
1.1目的 |
1.2定义 |
1.3建设原则 |
1.4适用范围 |
2.选址与布局 |
2.1选址 |
2.2布局 |
2.3水、电 |
2.4出、入口 |
2.5标识 |
3.设施设备建设 |
3.1洗消设施设备 |
3.2污物污水处理设施设备 |
3.3信息监控平台 |
4.制度与机制 |
4.1清洗消毒制度 |
4.2洗消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
4.3洗消登记制度 |
4.4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
4.5洗消环境监测制度 |
5.清洗消毒程序 |
5.1清洗消毒前的准备 |
5.2清理 |
5.3清洗 |
5.4消毒 |
5.5烘干 |
6.其他 |
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规范 |
1.选址布局 |
2.室内建设 |
3.仪器设备 |
3.1病原学检测 |
3.2血清学检测 |
4.人员管理 |
5.制度建设 |
6.安全防护 |
(3)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阿萨希毛孢子菌菌落DNA简易释放技术的筛选及临床易获取样本快速处理策略初探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菌落PCR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直接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在阿萨希毛孢子菌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核酸扩增技术在毛孢子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2 现状问题提出 |
1.2.1 建筑布局不够合理 |
1.2.2 空间秩序不够优化 |
1.2.3 用房使用不够高效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医疗工艺流程与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相关理论概述 |
2.1 医疗工艺流程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
2.1.1 医疗工艺 |
2.1.2 医疗工艺流程 |
2.2 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综合医院概念阐释 |
2.2.2 综合医院功能构成与业务系统建筑形态 |
2.2.3 医疗空间与医疗功能单元 |
2.3 本章小结 |
3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思路及方法 |
3.1 医疗工艺流程与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的关联性、导向性 |
3.1.1 关联性研究 |
3.1.2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
3.1.3 二级医疗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 |
3.2 医疗工艺流程导向下医疗空间的组织思路与设计原则 |
3.2.1 以医疗功能单元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组织思路 |
3.2.2 设计原则 |
3.3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组织设计方法 |
3.4 典型功能单元的选取 |
3.4.1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代表性分析 |
3.4.2 典型医疗功能单元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功能单元空间组织设计 |
4.1 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
4.1.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
4.1.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手术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
4.1.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
4.1.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
4.1.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手术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
4.2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
4.2.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
4.2.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
4.2.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
4.2.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
4.2.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
4.3 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
4.3.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
4.3.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检验科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
4.3.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
4.3.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
4.3.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检验科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
4.4 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
4.4.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
4.4.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的急诊部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
4.4.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
4.4.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医疗空间秩序 |
4.4.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急诊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
4.5 分娩部(产房)医疗空间组织设计 |
4.5.1 医疗工艺流程发展与功能概述 |
4.5.2 新医疗业务结构下分娩部(产房)医疗功能空间组成 |
4.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位置选择 |
4.5.4 以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秩序 |
4.5.5 基于医疗工艺流程的分娩部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以医疗工艺流程为设计导向的综合医院项目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2 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项目建筑空间策划 |
5.3 以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场地关系处理和功能单元布局 |
5.4 基于二级医疗工艺流程的典型功能单元内部空间组织 |
5.4.1 急诊部(急诊急救单元) |
5.4.2 消毒供应中心 |
5.4.3 中心手术部 |
5.4.4 分娩部(产房) |
5.4.5 检验科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5)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制备及其还原C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进展 |
1.2.1 光催化还原CO_2简介 |
1.2.2 光催化还原CO_2的机理 |
1.2.3 光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现状 |
1.3 光催化微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3.1 微反应器的定义 |
1.3.2 微反应器的类型 |
1.3.3 微反应器的制作工艺 |
1.3.4 微反应器的优点 |
1.3.5 光催化微反应器类型 |
1.4 研究目的 |
第2章 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制备 |
2.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2.2.2 微反应器的制备 |
2.2.3 光催化技术与微反应器的结合 |
2.3 光催化微反应器各部分零件描述说明 |
2.3.1 提供水蒸汽的仪器设备 |
2.3.2 去除水蒸汽的仪器设备 |
2.3.3 CO_2气体流量控制器 |
2.3.4 提供光和热的仪器设备 |
2.3.5 密封垫圈的设计 |
2.3.6 反应产物气体检测仪器设备 |
2.4 催化剂在微反应器中的负载 |
2.5 小结 |
第3章 光催化微反应器的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CO_2催化产物的研究 |
3.3 条件优化 |
3.3.1 CO_2流速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2 反应温度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3 水流量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4 催化剂的负载量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微反应器还原CO_2的运用 |
4.1 引言 |
4.2 LaMn_xCo_yNi_(1-x-y)O_3 催化剂的简要表征 |
4.3 LaMn_xCo_yNi_(1-x-y)O_3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测试 |
4.3.1 LaNi_xCo_(1-x)O_3 系列催化剂催化性能 |
4.3.2 LaNi_xMn_(1-x)O_3 系列催化剂催化性能 |
4.3.3 LaCo_xMn_(1-x)O_3 系列催化剂催化性能 |
4.3.4 Ni-Co-Mn系列催化剂催化性能 |
4.4 光催化微反应器相对于封闭式反应器的优势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SCI论文及专利情况 |
(6)基于空化效应的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危害 |
1.1.1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和致病种类 |
1.1.2 病原微生物的社会危害 |
1.2 微生物检测方法 |
1.2.1 分离培养观察法 |
1.2.2 免疫检测法 |
1.2.3 核酸检测法 |
1.3 微生物现场检测的需求和瓶颈 |
1.4 核酸制备方法和自动化仪器概述 |
1.4.1 核酸发现的历史 |
1.4.2 样本细胞裂解方法概述 |
1.4.3 核酸分离纯化方法概述 |
1.4.3.1 液相分离纯化法 |
1.4.3.2 固相分离纯化法 |
1.4.4 核酸自动制备仪器现状分析 |
1.4.4.1 磁分离式核酸自动制备仪 |
1.4.4.2 膜分离式核酸自动制备仪 |
1.4.4.3 现有核酸自动制备仪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超声空化裂解细胞的作用机理研究 |
2.1 空化效应的现象和概念描述 |
2.2 超声空化流场模型的建立与描述 |
2.2.1 有旋流动与无旋流动的概念 |
2.2.2 含涡流场模型的建立 |
2.2.3 含涡流场的运动描述 |
2.3 超声空化流场中细胞裂解的机理分析 |
2.3.1 细胞裂解的动力学条件 |
2.3.2 大尺度涡流的惯性力作用 |
2.3.3 小尺度涡流的粘滞阻力作用 |
2.3.4 超声空化流场中细胞的最大稳态尺寸计算 |
2.3.5 超声空化流场中细胞的裂解率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接触式超声波裂解的方案设计与核心问题研究 |
3.1 现有的超声波裂解方法及其局限性 |
3.2 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方案设计 |
3.3 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方案的优势 |
3.4 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方案的“瓶颈”问题 |
3.5 传振膜振动固有频率的求解 |
3.5.1 非接触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方案简化模型 |
3.5.2 弹性体基本理论和方程 |
3.5.2.1 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分量 |
3.5.2.2 弹性单元体的平衡方程 |
3.5.2.3 传振膜的几何方程 |
3.5.2.4 材料(缩醛树脂)的本构方程 |
3.5.3 传振膜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解析法求解 |
3.5.4 传振膜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数值法求解 |
3.5.4.1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
3.5.4.2 基于有限元法的计算模态分析 |
3.5.4.3 基于ANSYS求解示例传振膜的模态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模联振增强理论及传振膜优化设计和评价 |
4.1 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提出与论证 |
4.1.1 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提出 |
4.1.2 多模联振增强理论的论证 |
4.2 传振膜工作模态阶数的选择与讨论 |
4.3 多模联振规律探索与传振膜参数优化设计 |
4.3.1 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与优化设计 |
4.3.2 厚度的影响分析与优化设计 |
4.3.3 耦合力的影响分析与优化设计 |
4.4 非接触式超声波微生物样本细胞裂解实验平台搭建 |
4.5 实验平台裂解效能评测 |
4.5.1 形态学检查 |
4.5.1.1 实验材料 |
4.5.1.2 实验方法 |
4.5.1.3 实验结果 |
4.5.1.4 分析与讨论 |
4.5.2 裂解率评价 |
4.5.2.1 实验材料 |
4.5.2.2 实验方法 |
4.5.2.3 实验结果 |
4.5.2.4 分析与讨论 |
4.5.3 核酸检测评价 |
4.5.3.1 实验材料 |
4.5.3.2 实验方法 |
4.5.3.3 实验结果 |
4.5.3.4 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封闭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的建立和实验评价 |
5.1 分离纯化的需求分析与基本要求 |
5.1.1 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
5.1.2 基本要求和原则 |
5.2 现有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局限性 |
5.2.1 液相有机分离纯化法 |
5.2.2 液相无机分离纯化法 |
5.2.3 固相分离纯化法 |
5.2.3.1 硅胶柱分离纯化法 |
5.2.3.2 磁性颗粒分离纯化法 |
5.2.4 现有分离纯化方案的局限性 |
5.3 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的建立与优化 |
5.3.1 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的设计 |
5.3.2 核酸分离纯化体系的建立 |
5.3.3 核酸分离纯化体系的优化 |
5.3.3.1 实验方法 |
5.3.3.2 磁性微球粒径优化 |
5.3.3.3 结合液离子浓度优化 |
5.3.3.4 结合液pH值优化 |
5.4 增压过滤式核酸分离纯化方案的实验评价 |
5.4.1 实验材料 |
5.4.2 实验方法 |
5.4.3 实验结果 |
5.4.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建立和评价 |
6.1 通用型封闭式核酸制备处理盒设计 |
6.1.1 原理方案设计 |
6.1.2 物理结构设计 |
6.2 通用型封闭式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2.1 机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2.2 电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2.2.1 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6.2.2.2 活塞往复运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6.2.2.3 阀体旋转运动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6.2.3 四通道核酸自动制备平台的设计与试制 |
6.2.3.1 总体方案设计 |
6.2.3.2 人机界面设计 |
6.2.3.3 控制系统设计 |
6.2.3.4 四通道核酸自动制备样机试制 |
6.3 四通道核酸自动制备样机性能评测 |
6.3.1 浓缩富集效率评价 |
6.3.2 核酸产量和质量评价 |
6.3.3 核酸制备一致性评价 |
6.3.4 核酸可检测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
1 代表性成果 |
1.1 发表论文 |
1.2 获得专利 |
1.3 参与科研项目 |
2 代表性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封闭注射防护装置材料的选择 |
1.2 封闭式注射防护装置的设计 |
1.3 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
1.4 防护效能的测定方法 |
2 结果 |
2.1 防护装置和手动链式传送轨道设计结构 |
2.2 PE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全封闭注射防护装置外照射辐射水平实验结果 |
3 讨论 |
(8)安全闭式冲管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闭式冲管器的结构 |
2 工作原理 |
3 使用方法 |
3.1 开放式吸痰冲管方法 |
3.2密闭式吸痰冲管方法 |
3.3 注意事项 |
4 优点 |
4.1 密闭性设计,减少感染发生几率 |
4.2 一体式设计可减少吸入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4.3 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5 小结 |
(9)开远市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及其流行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及相关定义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FSWs系列横断面研究 |
一、研究对象招募情况及其一般人口学特征 |
二、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
三、STIs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
四、HIV/STIs感染率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二部分 FSWs开放式队列研究 |
一、FSWs开放式队列构成、保持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二、FSWs开放式队列HIV发病密度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
三、FSWs开放式队列STIs发病密度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
四、FSWs开放式队列吸毒行为发生率及其流行因素分析 |
第三部分 FSWs封闭式队列研究 |
一、FSWs封闭式队列的基线信息和随访情况 |
二、FSWs封闭式队列HIV/STIs发病密度 |
三、封闭式队列中FSWs的高危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
四、封闭式队列中FSWs流动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
一、不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研究FSWs人群HIV/STIs发病密度及其流行因素中的应用 |
二、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在HIV/STIs流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
三、FSWs人群中HIV/STIs发病密度、HIV/STIs感染率及变化趋势 |
四、FSWs人群感染HIV/STIs相关危险因素 |
五、FSWs人群队列随访率以及关联因素 |
六、FSWs人群中吸毒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七、FSWs流动性及影响因素 |
八、FSWs自我报告信息可信度探讨 |
九、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局限性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
(10)无针注射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有主要产品 |
1.2.2 现有的专利技术 |
1.2.3 喷射实验研究 |
1.3 液体动力学理论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性能指标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现有无针注射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1.4.3 论文的结构框架 |
2 无针注射器总体方案设计 |
2.1 无针注射器机构整体设计 |
2.2 无针注射器机构设计关键问题 |
2.2.1 动力选择 |
2.2.2 药物的自动填充 |
2.2.3 连续注射的实现 |
2.2.4 注射剂量的选择 |
2.2.5 喷射性能的保证 |
2.2.6 无针注射器的触发 |
2.2.7 微孔的加工 |
2.3 液压回路机构设计 |
2.3.1 液压回路原理分析 |
2.3.2 液压回路设计 |
2.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2.4.1 电路功能分析 |
3 无针注射器结构设计 |
3.1 无针注射器结构关键参数的计算 |
3.1.1 驱动电机及滚珠丝杠的选型 |
3.1.2 误差补偿原理和补偿机构 |
3.1.3 液压回路计算与机构设计 |
3.2 无针注射器原理样机设计 |
3.2.1 无针注射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2 无针注射器原理样机的加工与装配 |
3.3 电路设计及测试 |
3.3.1 控制流程图设计 |
3.3.2 电路板设计及布局 |
3.4 无针注射器外观设计 |
4 无针注射器喷射液体动力学分析 |
4.1 无针注射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空气弹簧力学特性实验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实验数据及讨论 |
4.3 无针注射器微孔喷射特性仿真 |
5 无针注射器注射性能实验研究 |
5.1 无针注射器稳定性实验 |
5.1.1 实验电路设置 |
5.1.2 实验过程设置 |
5.1.3 初始实验数据记录 |
5.1.4 实验数据分析 |
5.1.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 高速摄像实验 |
5.2.1 实验设备及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 无针注射器仿生材料实验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设置 |
5.3.3 实验结果 |
5.3.4 实验结论及分析 |
5.4 离体动物组织注射实验 |
5.4.1 实验方法及设置 |
5.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四、一次性封闭式注射器的设计及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硫性质的一体化微型实验设计[J]. 赖徐英,葛仲厦,解亚丽.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1(03)
-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J].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0(09)
- [3]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张德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4]以医疗工艺流程为异向的综合医院医疗空间组织设计研究[D]. 凡开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光催化微反应器的制备及其还原CO2的研究[D]. 韦国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3)
- [6]基于空化效应的通用型封闭式微生物样本核酸现场自动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 乔龙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 [7]新型便携式正电子放射性药物防护装置的设计与研究[J]. 田健,霍力,李方,巴建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4(06)
- [8]安全闭式冲管器的设计与应用[J]. 刘帆,陈弟洪,廖燕,刘逸文,吴孟航. 护理研究, 2013(32)
- [9]开远市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及其流行因素研究[D]. 汪海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01)
- [10]无针注射器技术研究[D]. 赵丽娜. 浙江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