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农业再上新台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永哲谈农业结构调整

推动中国农业再上新台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永哲谈农业结构调整

一、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宫海鹏[1](2010)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工作任务,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了改善,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要发展,资金投入不能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政府在提供有限的财政投放后,需要特殊的金融措施予以补充。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支持,增加农业投入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支持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资金的延续和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重要补充,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可以有效弥补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扶持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效益、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一般金融性和特殊政策性的双重作用,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截至2009年11月18日,中国新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已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15年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关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领域不断成长、职能在不断优化。作为新生事物,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尚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要在坚持政策性这一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一规定和要求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贯彻落实,同时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如何按照中央、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创新,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以指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定位,为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银行转变提供了创造性的选择思路,可以指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地发挥支农护农作用,有利于紧缺的资金资源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产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和制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论文第二部分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为论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模型设计,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化结果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分析判断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总结,从中找出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进行制度设计、模式构建、职能优化时应引以为鉴;论文第七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合理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职能作用优化的目的,本部分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论文第八部分分别从业务供给客体上、业务供给主体、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新业务发展模式下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化的对策与措施。此外,论文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是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最终的服务目的,也是其职能定位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家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坚持政策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业务发展领域,最终建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为核心;以现代银行的体制为运作机制;以政策性与经营性兼备为经营原则;以全面满足“三农”发展需要为经营目标;以“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具体战略措施;以绩效考评为评价体系;以风险防控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为发展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测评标准;实现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刘建鹏[2](2008)在《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之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关键,其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保证。农业产业集群是当今时代大农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农业即将进入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并且农业产业集群也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条新途径。而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典型,其蔬菜生产具有较大规模,且远销海内外,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优化了农业结构。本文正是在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写成的,首先,本文回顾和总结了产业集群理论、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其次,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运用GEM模型分析得出了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极具竞争力的结论;最后,结合寿光事例从农业生产结构、流通结构、技术结构和农村城镇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蔬菜产业集群对其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并得出了相关的经验启示,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极大发展为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

李双元[3](2007)在《WTO框架下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后,如何促进青藏高原农业发展,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以国际贸易理论和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农业国际竞争力和特色农业定义的探讨和界定,构造了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并从国内比较优势、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和实体性指标四个方面构建了切合实际的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通过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国内比较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特色种植业当中,青稞、油菜籽和豆类生产的资源条件优越,比较优势突出;特色畜牧业当中,牦牛、本种绵羊和改良绵羊均具有较强的成本比较优势;从青藏高原区域内部来看,青稞发展的重点在西藏,油菜籽均在青海、西藏重点发展,豆类发展的重点在青海,牦牛、中藏药材均在西藏、青海两省区重点发展,本种绵羊和改良绵羊重点发展在青海,山羊虽然优势不明显,但作为西藏具有地域特色的本种产品,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从显示性指标分析来看,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不强并呈下降趋势。从解释性指标分析来看,青藏高原只有2项指标占有优势,这两项指标一是人均森林、草原和水资源,二是耕地有效灌溉率,这说明青藏高原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资源比较优势;在指标体系中,有9项处于弱势,这些指标分别是农业劳动力人均可耕地、特色农产品产量占全国及世界农产品产量的比重、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公路建设水平、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制度安排等。从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藏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藏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要素禀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现代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先进技术的缺乏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藏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致使藏毯产业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巨大带动力还没有显现出来。从国内比较优势、显示性指标、解释性指标和藏毯产业的分析结果来看,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有些特色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国际竞争中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造成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三,从原因来看,影响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因素和深层次因素。直接因素包括价格和质量;深层次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特色农产品需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经营主体、机遇、政府行为、农业制度安排和技术壁垒等八个方面,其中,机遇和政府行为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前四大关键因素来实现的。“制度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四个关键要素。青藏高原现有的农业制度安排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完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特色农产品需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减缓了青藏高原特色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快速转化。也就是说,制度绩效直接决定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否持续提高并使农业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第四,农业国内支持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重要间接因素。无论从农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还是从农业国内支持现状的角度,青藏高原农业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绿箱政策”支持结构不合理,致使有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没能在促进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而提升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中发挥积极作用;限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青藏高原“黄箱政策”没有用足,致使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得到政府的有效保护,特色农业发展缺乏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五,技术壁垒又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重要间接因素。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日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和欧洲(德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相对出口市场国家来说,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过大,从短期来看无法适应技术壁垒的发展变化,致使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受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限制;从长期来看,这种状况逐步会得到改善,甚至会增加特色农产品出口。这是因为,如果青藏高原地区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打破发达国家或地区所实施的技术性壁垒措施,那么青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希望。第六,综合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确定了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及重点选择。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是:以特定的冷凉性地理气候为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冷凉性”特色农牧业品种,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生产的区域性,资源优势,特殊品质和市场需求,我们认为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特色种植业和特色畜牧业两大产业。特色种植业包括油菜、蚕豆、青稞和中藏药材,特色畜牧业包括牦牛、藏系绵羊和绒山羊。最后,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实际,我们认为,提升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处理好两个关系,处理好常规农业与特色农业、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抓住一条主线,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推进两大转变,观念转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三大体系,完善农业的支出保护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吴秀敏[4](2006)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优质、安全农产食品的需求是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行为取向,然而,与猪肉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猪肉质量安全问题,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还是对猪肉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都已经构成了威胁,它还直接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对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猪肉乃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猪肉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管制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博弈论等,结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的探讨,必须建立在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屠宰加工企业行为的分析基础上。基于此,本研究总的思路是在对猪肉质量安全市场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猪肉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分析入手,探讨安全猪肉的供给问题,最后探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四川是中国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因此,在对消费者需求行为和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以四川省的城市消费者、养猪户为例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由十一章组成。其中,第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与文献综述。包括第1、2章;第1章,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对食品安全、猪肉市场、博弈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实践借鉴。包括第3、4、5章。第3章,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章,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第5章,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从食品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实证分析。即第6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猪肉的需求情况(数量上的需求)、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对安全猪肉的购买情况、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

施宇辉[5](2006)在《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峡西岸”正式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空间。 本文以闽台经贸关系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和演变发展为主脉络,对闽台经贸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发展闽台经贸关系要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维,来谋划和运作闽台经贸合作;必须在某项产业、某个领域、某个地方对台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从点到面,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探讨在闽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有关政策上“先试先行”,提出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战略构想,立足于“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谋求闽台经贸交流机制的新突破,寻求闽台经贸互利共赢的对接点,培育“以经促政”的新生长点。

朱江平[6](2000)在《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记者:调整农业结构,是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国办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结构的若干意见》以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但不少地方农村干部都感到调整农业结构难度很大,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应该怎样理解、认识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杨雍哲:调整农业结构,不是说农业陷入了困境,而是迎来了新发展的机遇,对农民、对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必

二、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政策性金融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支持理论
        2.2.2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资源配置理论
        2.2.5 有关制度的相关理论
        2.2.6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2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3 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3.2.1 经营管理
        3.2.2 信贷管理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总体评价
        4.1.1 绩效分析方法的建立
        4.1.2 模型的基本理论与选取
        4.1.3 模型指标与数据选取
        4.1.4 结果分析
        4.1.5 综合评价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绩效相关分析
        4.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4.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性分析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
        5.1.1 信贷主体供给与需求失衡
        5.1.2 业务结构供给与需求失衡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作不合理
        5.2.1 资本结构及来源尚不优化
        5.2.2 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5.2.3 不良贷款占比较大
    5.3 信贷业务活动呈现显着不均衡性
        5.3.1 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北强南弱”
        5.3.2 商业性信贷业务“北弱南强”
    5.4 存在的其他问题
        5.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
        5.4.2 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5.4.3 办贷缺乏效率影响贷款时效性
6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6.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
        6.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
        6.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
        6.1.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熟时期
    6.2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6.2.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2.2 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2.3 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6.2.4 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3 典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6.3.1 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6.3.2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
    6.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6.4.1 政府的扶助支持作用不可忽视
        6.4.2 职能作用不断调整
        6.4.3 扶持领域非常广泛
        6.4.4 扶持对象内容丰富
        6.4.5 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
        6.4.6 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6.4.7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
    7.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构想
        7.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7.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目标
        7.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原则
        7.1.4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撑
        7.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7.1.6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7.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
        7.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7.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框架
8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8.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8.1.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8.1.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8.1.3 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8.1.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8.1.5 建立外部补偿机制
        8.1.6 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
    8.2 丰富制度供给客体
    8.3 完善业务发展内容
        8.3.1 继续扎实做好粮食信贷主体业务
        8.3.2 大力开展商业性中长期信贷业务
        8.3.3 开办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代理拨付业务
        8.3.4 “低碳经济”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8.3.5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8.3.6 积极审慎参与期货市场
    8.4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综合功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案例: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综述与分析
    2.1 相关理论回顾与评述
        2.1.1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2.1.2 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2.1.3 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2.2 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机制分析
        2.2.1 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2.2.2 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
        2.2.3 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流通结构的优化
        2.2.4 农业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
第三章 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及其竞争力优势
    3.1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概况
    3.2 GEM模型
    3.3 基于GEM模型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描述性分析
    3.4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GEM模型的赋值与运算
第四章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4.1 农业生产结构方面
        4.1.1 促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4.1.2 促进农产品质量结构优化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
        4.1.3 促进粮经比例调整
    4.2 农业流通结构方面
        4.2.1 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流通进一步畅通
        4.2.2 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4.2.3 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
    4.3 农业技术结构
    4.4 提高了农村城镇化水平
第五章 寿光发展蔬菜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5.1 政府的规划、政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2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龙头企业
    5.3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发展专业化、区域化生产
    5.4 加快科技创新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农产品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状况

(3)WTO框架下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
        1.2.2 国内外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
        1.2.3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1.5 研究范围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2.1 青藏高原农业基础条件
        2.1.1 自然环境
        2.1.2 自然资源
        2.1.3 人文环境
    2.2 特色农业概念的界定
    2.3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2.3.1 比较优势
        2.3.2 比较劣势
    2.4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4.1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
        2.4.2 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
    2.5 小结
第三章 加入WTO 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的基本影响
    3.1 关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URAA)
    3.2 加入WTO 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主要承诺分析
        3.2.1 关税削减
        3.2.2 关税配额
        3.2.3 出口竞争
        3.2.4 国内支持
        3.2.5 卫生和动植物卫生措施
        3.2.6 特殊保障措施
        3.2.7 保障条款和过渡期特殊保障机制
        3.2.8 反倾销和反补贴
    3.3 加入WTO 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1 青藏高原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
        3.3.2 青藏高原农产品贸易及格局——基于青海省的分析
        3.3.3 青藏高原农产品贸易在青藏高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3.3.4 加入WTO 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3.3.5 加入WTO 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的挑战
    3.4 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
        4.1.1 基于比较优势的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4.1.2 基于竞争优势的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4.1.3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4.2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1 以特色农产品作为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判的载体
        4.2.2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5.1 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5.1.1 特色种植业
        5.1.2 特色畜牧业
        5.1.3 结论
    5.2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2.1 青藏高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特色农产品
        5.2.2 计算结果分析
    5.3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3.1 农业劳动力人均可耕地
        5.3.2 人均森林、草原和水资源
        5.3.3 特色农产品产量占中国及世界农产品产量的比重
        5.3.4 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
        5.3.5 耕地有效灌溉率
        5.3.6 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
        5.3.7 公路建设水平(道路密度)
        5.3.8 农业科技投资强度
        5.3.9 农业科技贡献率
        5.3.10 农业合作组织
        5.3.11 农业制度安排
    5.4 青藏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青海省藏毯产业的分析
        5.4.1 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现状
        5.4.2 青海省藏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5.5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判断
第六章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构建
    6.2 影响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分析
        6.2.1 价格因素
        6.2.2 质量因素
    6.3 影响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分析
        6.3.1 农业生产要素
        6.3.2 特色农产品需求
        6.3.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6.3.4 农业经营主体
        6.3.5 机遇
        6.3.6 政府行为
        6.3.7 制度
    6.4 制度因素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分析
        6.4.1 制度与政府行为
        6.4.2 制度与农业生产要素
        6.4.3 制度与特色农产品需求
        6.4.4 制度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6.4.5 制度与农业经营主体
    6.5 结论
        6.5.1 直接因素
        6.5.2 深层次因素
第七章 农业国内支持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基于青海省的实证分析.
    7.1 农业国内支持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7.1.1 WTO《农业协议》有关国内支持的主要规定
        7.1.2 多哈农业框架协议有关国内支持的主要内容
        7.1.3 农业国内支持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7.2 美、日、欧、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现状
    7.3 青海省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7.3.1 投资与经济增长
        7.3.2 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数据来源
        7.3.5 参数估计
        7.3.6 结果分析
    7.4 青海省农业国内支持的现状分析
        7.4.1 财政对农业支持补贴总量逐年有所增长
        7.4.2 符合“绿箱”支持的财政补贴
        7.4.3 属于“黄箱”政策支持的财政补贴
    7.5 青藏高原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大小及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判断
        7.5.1 “绿箱政策”
        7.5.2 “黄箱政策”
    7.6 农业国内支持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6.1 “绿箱政策”
        7.6.2 “黄箱政策”
    7.7 结论
第八章 技术壁垒与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
    8.1 技术壁垒形成的经济理论分析
        8.1.1 技术壁垒的含义
        8.1.2 技术壁垒的特点
        8.1.3 技术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
    8.2 技术壁垒的经济学分析
        8.2.1 短期经济分析
        8.2.2 长期经济分析
    8.3 技术壁垒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8.3.1 积极影响:促进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8.3.2 消极影响:削弱了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严重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化
        8.3.3 案例: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青海省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8.4 结论
第九章 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9.1 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原则及重点选择
        9.1.1 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
        9.1.2 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则
        9.1.3 青藏高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选择
    9.2 提升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9.2.1 处理好两个关系:常规农业与特色农业、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
        9.2.2 一条主线:立足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9.2.3 推进两大转变:观念转变和政府职能转变
        9.2.4 完善三大支撑体系:农业的支持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供给—需求分析法
        1.5.2 社会调查法
        1.5.3 假设市场评估法(CVM)
        1.5.4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1.5.5 博弈论方法
        1.5.6 案例研究法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有关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因素的研究
        2.1.2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的研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与国际贸易的研究
        2.1.6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2.2.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2.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3 有关猪肉市场的研究
        2.3.1 猪肉供给研究
        2.3.2 猪肉消费研究
        2.3.3 猪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研究
        2.3.4 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和猪肉供应链的研究
        2.3.5 发达国家在保障猪肉安全方面的经验介绍
    2.4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5 简短的评述
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1.1 重商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3.1.2 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3.1.3 政府干预主义
        3.1.4 新自由主义
        3.1.5 政府干预理论的发展
        3.1.6 简短的评述
    3.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1 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3.2.2 关于矫正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3.1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3.3.2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
        3.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外部性问题
        3.3.4 猪肉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问题
        3.3.5 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决策
        3.3.6 小结
    3.4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3.4.1 政府管制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合理性与方法
        3.4.2 解决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市场手段
        3.4.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分析的启示
4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
    4.1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4.1.1 丹麦的猪肉一体化生产体系
        4.1.2 瑞典的绿色养猪模式
        4.1.3 德国的生猪及猪肉质量保障措施
        4.1.4 日本的优质猪肉产销体系
        4.1.5 美国的PQA体系
        4.1.6 荷兰的IKB体系
    4.2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5 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5.1 猪肉的特性
        5.1.1 猪肉的产品特性
        5.1.2 猪肉的食用品质
        5.1.3 猪肉的消费特性
        5.1.4 猪肉的技术特性
    5.2 食品科学关于食品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5.2.1 食品科学对食品安全性的理解
        5.2.2 食品安全性与人类食物链
        5.2.3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5.3 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5.3.1 农业环境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3.2 天然有毒物质对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5.3.3 化学物质残留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3.4 生物性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猪肉的需求状况分析
        6.1.1 我国猪肉的进出口状况
        6.1.2 我国猪肉的国内消费需求概况及消费市场变化特征
    6.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经典的消费者需求模型及其启示
        6.2.1 古典消费者需求理论
        6.2.2 对产品特性的家庭生产模型和需求模型
        6.2.3 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6.2.4 启示
    6.3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需求及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分析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6.3.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6.4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6.4.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及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1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
    7.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产业链的分析
        7.2.1 猪肉产业链分析框架
        7.2.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中县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方法及样本的选择
        7.3.2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的状况
        7.3.3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对四川养猪户的实证分析
    8.1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特征描述
        8.1.3 苗猪的来源
        8.1.4 饲料的使用情况
        8.1.5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8.1.6 对养殖协会的认知度及养殖协会提供服务的状况
        8.1.7 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8.1.8 对合同生产方式及对有关技术服务的看法
    8.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计量经济分析
        8.2.1 研究假设
        8.2.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理论模型
        8.2.3 模型运算结果
        8.2.4 结果与讨论
        8.2.5 结论
    8.3 本章小结
9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及契约选择机理
    9.1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9.1.1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
        9.1.2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9.1.3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9.1.4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模型
    9.2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契约选择机理
        9.2.1 问题的提出
        9.2.2 G—H—M模型简介
        9.2.3 G—H—M模型在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
        9.2.4 结论
    9.3 本章小结
10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10.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10.1.1 猪肉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10.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
        10.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
        10.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10.1.5 生猪及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现状
        10.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10.1.7 猪肉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10.1.8 兽医、兽药管理的现状
        10.1.9 现行的生猪屠宰制度
    10.2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1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0.2.2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3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4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5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6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0.2.7 兽医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8 生猪屠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本章小结
1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相关政策措施
    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1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总体构想
        11.1.2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1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1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11.5 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1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11.7 猪肉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1.8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11.8.1 加强有关制度建设
        11.8.2 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的防疫体制
        11.8.3 猪肉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和自身品牌建设
        11.8.4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10章的有关附表
附录2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表
附录3 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构和体系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闽台经贸合作理论支撑
    第一节 全球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马克思全球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作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极化一涓滴效应理论
        三、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五、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和共同市场的概念
        一、“自由贸易区”
        二、“共同市场”
第二章 闽台经贸关系的追溯与演进
    第一节 历史上闽台经贸交流的脉络
    第二节 两岸人口流动对闽台经济交往的影响
        一、第一阶段(1368—1620年),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初创时期
        二、第二阶段(1621—1735年),福建人口向台湾迁徙的重要时期
        三、第三阶段(1736~1895年)出现闽人入台的新高潮
        四、第四阶段(1895—1945年),部分台湾人陆续移居福建
        五、第五阶段(1945年—1949年)前往台湾寻找工作的闽人逐渐增多
    第三节 生产技术和农业品种交流对闽台经济的影响
        一、种植业交往
        二、盐业交往
        三、糖业交往
    第四节 闽台经贸关系的阶段特征与启示
        一、闽台经贸关系的阶段特征
        二、两岸经贸合作新特点及意义
        三、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启示
第三章 闽台经贸合作差异性和共性分析
    第一节 从自然人文禀赋看闽台经贸合作的独特性
        一、地缘相近
        二、血缘相亲
        三、文缘相承
        四、商缘相连
        五、法缘相循
    第二节 从资源要素配置看闽台经贸合作的差异性
    第三节 从产业需求对接看闽台经贸合作的共赢性
        一、旅游业
        二、金融业
        三、制造业
    第四节 从发展阶段特征看闽台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一、福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二、台湾经济发展阶段及特征
        三、闽台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第四章 闽台经贸关系新发展:“五缘六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求紧密经贸联系 提升合作水平
        一、闽台经贸全作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
        二、闽台经贸合作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
    第二节 求两岸直接三通 加强沟通合作
        一、发展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三节 求旅游双向对接 延伸互动平台
        一、闽台旅游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闽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第四节 求农业全面合作 创新交流模式
        一、闽台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二、闽台农业合作硕果累累
        三、闽台农业合作空间广阔
        四、闽台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求文化深入交流 拓展交融空间
    第六节 求载体平台建设 拓宽共赢领域
第五章 闽台经贸发展战略构想: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
    第一节 “两岸共同市场”的提出及意义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二、“两岸共同市场”构想的意义
    第二节 发展闽台经贸关系的相关探索
        一、关于建立“两岸CEPA试验区”的构想
        二、关于在厦门港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三、关于加快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的建议
        四、在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设立对台经济合作试验区的构想
        五、“海峡西岸和平合作试验区”的构想
        六、关于在福建争设海峡金融试验区的构想
        七、台湾学者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节 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福建具有中央政策支持和“五缘”的独特优势。
        二、福建具备推动“两岸共同市场”的有利区位条件。
        三、福建具备整合两岸经济的基础条件。
        四、闽台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成为福建作为两岸共同市场试点的催化剂。
    第四节 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构想的框架设计
第六章 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突破口选择
        一、两岸直航的发展形势
        二、两岸直航的经济影响
        三、两岸直航的政策走向
    第二节 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机制选择
        一、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政策机制
        二、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经贸合作机制
    第三节 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产业选择
        一、农业—建好“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
        二、工业—大力推进闽台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合作
        三、旅游业—建立海峡旅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
        四、金融业—建立两岸人民币和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D]. 宫海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2]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D]. 刘建鹏. 山东理工大学, 2008(02)
  • [3]WTO框架下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双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4]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D]. 吴秀敏. 浙江大学, 2006(08)
  • [5]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 施宇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6]促使中国农业再攀高峰——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谈调整农业结构[J]. 朱江平. 农村工作通讯, 2000(01)

标签:;  ;  ;  ;  ;  

推动中国农业再上新台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永哲谈农业结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