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精工业高新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泽栋[1](2020)在《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本刊专题报道[2](2015)在《我国基础原材料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基础原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革,基础原材料的科技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以来,我国基础原材料技术的政策部署、技术进展与成效,以及领域专家在新形势下发展基础原材料技术的对策建议。
张平[3](2013)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文中认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的成长推动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巨大。国际分工是一国制造业成长的重要动力源。二战后,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并迅速发展,逐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全球价值链分工打破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国别独立性和完整性,正在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制造业起步,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制造业通过参与价值链分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也成就了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地位。但同时,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成长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合理利用价值链分工,获取最大发展利益,成为中国当前国际化的最大战略目标。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为主线,利用逻辑分析、历史经验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的影响;并结合国际成功经验和中国制造业实际发展状况,探讨我国在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促进制造业健康成长的战略措施。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以现实研究背景出发,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主题,指出产业成长表现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组织的优化。然后围绕主题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及试图的突破与可能的创新。第二章主要对价值链分工与产业成长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趋势。本章围绕两部分内容展开,一部分为价值链分工对产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另一部分为产业成长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现有研究成果,将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产业成长的关系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本章提出了六要素的产业成长动力机制模型及根据历史经验总结,提出价值链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及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三种产业成长模式,补充和发展了价值链分工与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相关理论。第四章分析中国制造业成长历程及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的影响。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的迅速成长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密切相关;接着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发展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因;最后按照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的影响,认为产生正向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能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组织变化三个层面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及价值链分工对其的作用,并根据分析结论,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五章从已有研究文献出发,探讨了价值链分工下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变化,指出开放条件下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而出口附加值指数的变化则反映了价值链分工下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本章利用这两个指标对比分析了我国15个制造业的竞争力情况,并根据对相关历史经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呈现提升的特点与趋势,但出口附加值指数普遍偏低。本文在分析价值链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后,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价值链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第六章在梳理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相关文献后,围绕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和制造业产业内升级两条路径展开深入分析。首先利用逻辑推理和历史经验总结,提出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实证测算,指出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升级明显而产业内不仅没有升级反而出现增值率下降的趋势,接着通过实证计量分析,证实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升级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也进一步强化了不利的低端分工地位,分工利益在不断恶化。第七章紧密围绕产业市场结构和地理结构两种产业组织模式,在梳理了已有研究文献后,利用逻辑分析和历史经验分析,提出价值链分工下的模块化产业组织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组织结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然后分别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典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地理集聚程度的变化特征和趋势,指出中国市场集中度偏低而地理集中度较高但有弱化趋势。在实证计量分析中,以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为被解释变量,以价值链分工程度、固定资本投资率、外资渗透率等作为解释变量,分析验证了本章的论断。第八章概括归纳了论文的研究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文章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曹宪周,郑翠红,秦锋,张自强[4](2010)在《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国内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技术及装备的落后。据统计每年国内由此而引起的损失竟达到400亿千克,所以提高、发展国内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装备迫在眉睫。
曹宪周,郑翠红,秦锋,张自强[5](2010)在《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国内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技术及装备的落后。据统计每年国内由此而引起的损失竟达到400亿千克,所以提高、发展国内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装备迫在眉睫。
张波,慕金波,苏玉玲,谢锋,张建[6](2008)在《第二十四篇 环境科学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一、山东省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一)水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现状1.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李红莉对南四湖水环境多介质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同步监测,同时测定了柱芯的沉积年龄,不仅揭示现今水体的污染现状,而且以高分辨沉积记录重建污染史。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监测弥补了常规指标测定对水体污染认识的不足。邓大平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沿线土壤、主要湖区水样、底部沉积物、生物样品的放射性核素进行了调查与现状评价。
王绍昕[7](2008)在《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医药、造纸等行业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多样化、快捷化等方面转变。对玉米深加工产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给顾客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更高的价值和更低价格的服务。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在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玉米加工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吉林省是粮食大省,也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地之一。这具备了丰富的资源优势。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玉米加工行业在全球渐渐成为新时期的朝阳产业。在外部优势明显的环境下,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者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目前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所处政治场环境、经济环境、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利用二手资料、个人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提出建议。目的是对生产高附加值的玉米深加工产品重点企业提出建议,使吉林省的玉米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腾飞、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振兴;从而使吉林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十一五计划的目标要求。
王佳鹏[8](2008)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绥化市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玉米商品量和人均占有量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玉米资源优势十分明显。过去玉米是绥化的一大“包袱”,玉米过剩成为主要问题。近几年,绥化市从玉米产业入手,紧紧依托玉米办工业,围绕玉米资源上项目,坚持不懈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依托玉米原料建工厂,走上了一条玉米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品牌扩市场、产业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料市场供应趋紧、产业布局影响物流安全、污染严重、为粮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小规模玉米加工企业偏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技术能力不足、开发产品单一等方面。面对这些严重制约了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和吉林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经验,从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美国及吉林的基本经验中寻找出适合绥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概括出对促进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首先,要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把玉米浅层次、单纯用作饲料的单一价值属性,转变为系列化,深度化利用玉米的价值属性。还应该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力度加大,还有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和名牌战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全力开拓市场、进行总体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鼓励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改进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提高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排放等措施。借此来提高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独创性的以黑龙江省绥化市的玉米深加工现状作为切入点,以美国、吉林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玉米深加工方面的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促进绥化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充实了玉米深加工的区域化研究理论,并能够为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王红[9](2007)在《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目前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构建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促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本文选题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在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现状,提出玉米深加工产业在不同建设阶段、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和建设地点所采取的各环节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方式。本论文首次根据循环经济理论,采用工程实证分析,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污染治理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提出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清洁生产、延长产业链、构建闭合循环的玉米深加工产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首次采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减量化指标、再利用及资源化指标、无害化指标进行指标体系计算,提出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推行清洁生产、在行业层面上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延长产业链、在区域层面上建立面上的大循环,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实现玉米经济的科学发展,借助费用—效益模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明确玉米深加工产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陈德钦[10](2006)在《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模式选择,力图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我国农业的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序言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及可能的创新;第一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分析探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实现条件,提出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第三章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考察,明确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深入分析总结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第四章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通过分析明确政府在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二、酒精工业高新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精工业高新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基础原材料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纲要》颁布以来, 我国基础原材料领域的任务落实情况 |
1. 各部门地方的政策响应情况 |
2. 总体立项布局情况 |
二、《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基础原材料领域任务实施进展与成效 |
1. 技术提升或突破 |
2. 取得的成效 |
三、目前我国基础原材料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纲要》任务实施中的问题 |
2. 面临的挑战 |
四、新形势下, 我国基础原材料领域的实施建议 |
1.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 确保领域整体工作顺利实施 |
2. 加强军民结合, 为国防工业发展提供材料支撑 |
3. 探索创新团队建设机制, 推动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工作 |
4.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与地方科技工作有机结合 |
(3)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突破 |
第2章 关于价值链分工与产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产业成长研究综述 |
2.1.1 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研究 |
2.1.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静态利益的分析 |
2.1.3 价值链分工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2.1.4 价值链分工对参与国的产业升级影响 |
2.2 关于产业成长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成长的研究 |
2.2.3 国内关于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的研究 |
2.2.4 国内关于产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成长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与产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1 产业、产业成长的内涵、阶段性及其特征 |
3.1.2 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
3.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成长 |
3.2.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成、类型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
3.2.2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形式 |
3.2.3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成长的影响 |
3.2.4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成长模式的选择 |
第4章 中国制造业成长与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
4.1 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历程 |
4.2 中国制造业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状况 |
4.2.1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因 |
4.2.2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程度和地位分析 |
4.3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的影响 |
4.3.1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外源动力的影响 |
4.3.2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内源动力的影响 |
4.3.3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成长风险的分析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
5.1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关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述评 |
5.1.1 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5.1.2 产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研究 |
5.1.3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
5.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
5.2.1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新诠释 |
5.2.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产业竞争力(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机理 |
5.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发展 |
5.3.1 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视角 |
5.3.2 制造业出口附加值指数视角 |
5.4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设定与测量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5.4.2 计量结果分析 |
5.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 |
6.1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关于制造业升级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
6.1.1 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业升级的内涵 |
6.1.2 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6.1.3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研究 |
6.2 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业升级作用机理 |
6.3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状况分析 |
6.3.1 制造业产业间升级明显 |
6.3.2 制造业的行业内部增加值比率普遍下降 |
6.4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6.4.1 模型设定与测量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6.4.2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的组织结构 |
7.1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关于制造业组织结构研究述评 |
7.1.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组织的嬗变 |
7.1.2 模块化生产网络模式下的产业组织结构变化 |
7.1.3 模块化与中国产业发展的研究 |
7.1.4 新型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 |
7.2 价值链分工对产业组织演化的作用机理 |
7.2.1 模块化生产网络降低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7.2.2 模块化产业组织促进产业地理集中效应 |
7.2.3 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产业资本积聚中起到引领作用 |
7.2.4 模块化网络产业组织强化产业集群外部凝聚力 |
7.3 中国制造业组织结构的演化分析 |
7.3.1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演化分析 |
7.3.2 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 |
7.4 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组织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计量结果分析 |
7.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 国际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1 美国玉米深加工的发展现状 |
2.1.2 世界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动态 |
2.2 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1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 |
2.2.2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 |
2.2.3 黄淮地区山东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
2.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供给需求研究 |
3.1 第一节国际玉米生产及消费情况分析 |
3.2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供需态势 |
3.2.1 玉米淀粉市场供需状况研究 |
3.2.2 玉米酒精、燃料乙醇市场供需状况研究 |
3.2.3 玉米油市场供需状况研究 |
3.2.4 淀粉糖市场供需状况研究 |
3.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品供需研究 |
3.3.1 燃料乙醇供需研究 |
3.3.2 变性淀粉供需研究 |
3.3.3 淀粉糖供需研究 |
3.3.4 赖氨酸供需研究 |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行业竞争分析 |
4.1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总体竞争态势 |
4.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行业总体竞争态势 |
4.2.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行业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竞争要素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制定 |
5.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 |
5.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基本依据 |
5.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制定 |
5.3.1 目标市场选择 |
5.3.2 市场定位、价格策略 |
5.3.3 品牌建设 |
第六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实施 |
6.1 政府保障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实施 |
6.2 省内重点企业保障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玉米深加工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玉米深加工业相关概念及发展意义 |
2.1.1 玉米深加工业的内涵 |
2.1.2 发展玉米深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
2.2 玉米深加工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2.5 中心—外围理论 |
2.2.6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
3 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绥化市自然状况 |
3.2 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现状 |
3.2.1 总体情况 |
3.2.2 以生产酒精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3.2.3 以淀粉为主要产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3.2.4 以生产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3.3 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原料市场的供应趋紧 |
3.3.2 产业布局影响物流安全 |
3.3.3 环境受到威胁 |
3.3.4 对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
3.3.5 小规模玉米加工企业偏多 |
3.3.6 精深加工少、产业链不长 |
3.3.7 技术能力不足,开发产品单一 |
4 美国及我国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4.1.1 美国玉米资源由单一化开发利用转向综合化开发利用路线 |
4.1.2 由开放型短产业链转向封闭型长产业链 |
4.1.3 由传统工艺技术转向现代新型工艺技术 |
4.1.4 采取有利于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 |
4.1.5 注重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
4.2 中美两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前提的区别 |
4.2.1 玉米产量差距比较大 |
4.2.2 非深加工用玉米需求量比较大 |
4.2.3 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方向不同于美国 |
4.3 美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启示 |
4.3.1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4.3.2 强化组织领导,出台国家能源法规 |
4.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4.4.1 发展战略明确 |
4.4.2 注重产业布局 |
4.4.3 注意引进战略投资者 |
4.4.4 鼓励民营经济进入玉米加工业领域 |
4.4.5 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 |
4.4.6 加工规模扩大,呈现集团发展趋势 |
4.5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启示 |
4.5.1 规划科学 |
4.5.2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 |
4.5.3 强化研发工作,注重精深产品发展 |
4.5.4 建设国家大型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 |
4.5.5 建设国家大型玉米加工基地 |
5 促进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更新观念 |
5.2 加强政府引导,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力度加大 |
5.3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和名牌战略 |
5.4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全力开拓市场 |
5.5 进行总体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 |
5.6 鼓励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扩大企业规模 |
5.7 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 |
5.8 提高精深加工产品产量 |
5.8.1 变性淀粉 |
5.8.2 果葡糖浆 |
5.8.3 以玉米为原料的生态塑料、有机酸等 |
5.8.4 柠檬酸等传统产品 |
5.9 改进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 |
5.10 要尽量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排放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关于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玉米加工生产状况概述 |
1.2.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
1.2.5 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研究实践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
2.1 循环经济的提出 |
2.2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2.2.1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绩效 |
2.2.2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2.2.3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2.3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进展与经验模式 |
2.3.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发展 |
2.3.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 |
2.4 循环型工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4.1 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学 |
2.4.2 国外的循环型工业的实践 |
2.4.3 国内的循环型工业的实践 |
2.5 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模式与途径 |
2.5.1 发展循环型工业的3种类型 |
2.5.2 我国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类型 |
2.6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2.6.1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架 |
2.6.2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架原则 |
2.7 循环经济的模式比较 |
2.7.1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
2.7.2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模式概述 |
2.7.3 网状循环(生态工业园区)经济价值链运行 |
2.7.4 线型循环经济价值链运行 |
2.7.5 治理型循环产业价值链运行 |
2.7.6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制度创新 |
第三章 吉林省环境资源和玉米资源概况 |
3.1 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象与气候资源 |
3.2 环境资源概况 |
3.2.1 水文与水资源 |
3.2.2 土壤与土地资源 |
3.2.3 生物资源 |
3.3 环境容量概况 |
3.3.1 地表水环境容量 |
3.3.2 环境空气容量 |
3.4 吉林省玉米资源及产业带分布现状 |
3.4.1 吉林省玉米资源分布 |
3.4.2 吉林省玉米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分布状况 |
3.5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3.5.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分析 |
3.5.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污染治理状况分析 |
4.1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分析 |
4.1.1 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
4.1.2 我国玉米工业发展方向 |
4.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工艺和污染环节 |
4.2.1 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概述 |
4.2.2 玉米深加工污染环节分析 |
4.2.3 玉米深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4.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污染治理措施 |
4.3.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
4.3.2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
4.3.3 噪声防治措施 |
4.3.4 固废综合利用措施 |
第五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5.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5.1.1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 |
5.1.2 玉米深加工新产品的发展 |
5.1.3 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
5.2 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新阶段的发展特征 |
5.3 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分析 |
5.4.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推行措施 |
5.4.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阶段发展目标 |
第六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模式实证研究 |
6.1 循环经济模式选择 |
6.2 企业内部清洁生产模式—以黄龙食品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模式为例 |
6.2.1 企业基本概况 |
6.2.2 持续清洁生产规划 |
6.2.3 生产工艺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 |
6.2.4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
6.3 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生态整合模式—德惠大成玉米工业园区 |
6.3.1 企业基本概况 |
6.3.2 生态工业园总体设计 |
6.3.3 生态工业园建设总体方案 |
6.3.4 工业园区建设的功能分区 |
6.4 产业间多级生态模式—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玉米加工项目 |
6.4.1 项目基本概况 |
6.4.2 实施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
6.4.3 原辅材料与资源能源选择合理性及消耗指标分析 |
6.4.4 污染产生指标分析 |
6.4.5 工艺及设备先进性分析 |
6.4.6 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
第七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
7.1 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
7.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7.2.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
7.2.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次指标权重确定 |
7.2.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评分 |
7.2.5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7.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7.3.1 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结算 |
7.3.2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
7.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推行措施 |
7.4.1 清洁生产措施 |
7.4.2 综合治理措施 |
7.4.3 政策措施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及工作业绩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0)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序言 |
第一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 |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
(二) 技术创新理论 |
(三) 产业化理论 |
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 |
(一) 农业高新技术的内涵 |
(二)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 |
(三)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征 |
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条件 |
(一) 资金 |
(二) 技术 |
(三) 人才 |
(四) 环境 |
(五) 市场 |
四、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 顺应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大势和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二) 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
(三) 形成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 |
(五)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六) 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
第二章 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成功经验 |
一、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
(一) 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 |
(二)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化进程加快 |
(三) 持续高效技术农业日益受到关注,促进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四) 以农产品加工技术为主体的食品制造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
(五) 设施农业技术得到较快发展 |
(六) 遥感、航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农业领域全面应用 |
二、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
(一) 政府主拨科研经费并重视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计划 |
(二) 营造适合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环境,扶持中小农业企业 |
(三) 实行资源整合,产、学、研一体化 |
(四) 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 |
(五) 重视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 |
(六) 举办各类高技术园区 |
(七) 企业主体定位明确 |
(八) 加强国际合作,向全球化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一、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
(一) 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 |
(二) 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 |
(三) 农业新材料、新设施及其产业化 |
(四) 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 |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差距分析 |
(一)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差距 |
(二) 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差距 |
(三) 农业新材料、新设施产业化的主要差距 |
(四)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差距 |
三、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一)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前期的障碍 |
(二)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中的障碍 |
(三)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与农业生产结合后的障碍 |
第四章 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
一、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角色 |
(一) 政府的引导、扶持、规划和规范 |
(二) 政府是“裁判员”和“营养师” |
(三) 政府的干预是到位而不是越位 |
二、加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一) 以制度创新促农业高新技术创新 |
(二) 建立和健全农业科研体制 |
(三)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
(四) 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中介推广服务体系 |
(五) 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完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
(六) 培育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市场机制 |
(七)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八) 扩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国际合作交流 |
三、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
(一) 模式选择的原则 |
(二) 模式类型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酒精工业高新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陈泽栋.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2]我国基础原材料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 本刊专题报道. 科技促进发展, 2015(02)
- [3]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D]. 张平. 辽宁大学, 2013(11)
- [4]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 曹宪周,郑翠红,秦锋,张自强.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农产品、食品和包装加工业发展分会场论文集, 2010
- [5]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 曹宪周,郑翠红,秦锋,张自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 [6]第二十四篇 环境科学技术[A]. 张波,慕金波,苏玉玲,谢锋,张建. 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 2008
- [7]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研究[D]. 王绍昕. 吉林大学, 2008(10)
- [8]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佳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9]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 王红. 吉林大学, 2007(06)
- [10]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 陈德钦.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