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三菱电机新型单元空调机采用R410A和再热除湿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罗晴[1](2021)在《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换热器是影响热泵系统能效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热水-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串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联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两种方式,但在运行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和解决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制冷剂的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低下。因此,研究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强化其传热性能,并针对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解决换热器传热的不稳定性,这将对提高换热器传热能力以及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多功能热泵系统换热器主要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主要作用是空调的制冷与制热,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水-冷凝器功能则是制取热水。对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不同结构以及空气侧和管内侧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最优结构型式;并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R410A-水在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中的传热特性,获得人字形板片传热性能最佳结构参数。针对6HP多功能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揭示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与系统能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的流程排布、流向、分流均匀性、过冷段以及翅片型式等对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流程排布为10路分流且作为冷凝器时设计为逆流的换热器在标准制热工况下,140型换热器传热能力可提高近23%,160型换热器能力可提高16.5%;并且,经过调整毛细管分流均匀后的160型换热器比没有经过调整时的传热性能提高了9.15%,换热器能效比提高了近18.7%;过冷段的设计对于冷凝器提高其性能的作用不大,但对于蒸发器除霜周期无过冷段比有过冷段时增加了88min,且除霜时间延长了390s。通过对三种不同翅片型式的换热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使用波纹开缝翅片(STEPFIN)型式的换热器传热性能最佳,14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17722W和13933W,能效比则分别达到2.85和3.19;16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可达18956W和15149W,能效比分别达到了2.51和3.06。(2)针对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以及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翅片间距从1.2mm增大到1.9mm时,空气侧传热能力也随之增大,而换热器能效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制冷和制热能效比最大均出现在间距为1.7mm时,分别达到了2.6和2.85,此时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为13746W和15793W。(2)润滑油对R410A制冷剂在内螺纹管内会产生高干度时增强传热和低干度时削弱传热的两面性影响,并且随着制冷剂质流密度的增大,润滑油对制冷剂传热的影响越小。(3)建立R410A-水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改变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分别对R410A制冷剂和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波纹倾角?为60o、波纹节距?为14mm、波纹高度h为2mm的板片,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传热整体性能因子j/f最佳,分别达到0.44和0.06、0.49和0.07、0.97和0.08。(4)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模式下:通过对低温工况下系统制热水性能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创建了制冷剂回收到系统后再截断的新循环系统,解决了因制冷剂不平衡所导致的板式换热器内制冷剂缺乏而引起传热能力低下的问题,优化系统结构后的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较之前提高了近150%,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33.3%。(5)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流量在0.55m3/h~2.0m3/h时,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系统总能效比与之均呈正比关系,此时存在最佳进水流量为2.0m3/h,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分别可达10650W和71%,系统总能效比可达5.37。(2)当进水温度从10℃上升到53℃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下降23.7%和99%,系统总能效比下降高达80%,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性能呈现出线性关系。此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40%之间,可平衡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能提升翅管换热器20%的制冷能力以及板式换热器16%的制热能力,系统总能效比最大可提升22%。(3)当室外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仅上升12.1%,但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制热能力提升达670%,废热回收比率提升达到589%,系统总能效比在15℃以后几乎呈线性关系增加,提升幅度达84.8%。(4)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时,将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20%之间进行调节,可使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提升10%和8%,系统总能效比提升15%。说明调节EVO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分配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换热器之间传热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总能效比。(6)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温度从2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15.5%,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下降13.1%,说明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成反比,而随着进水温度变化系统总能效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通过调节EVM的开度在30%~60%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制热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使总制热量提升20%,系统总能效比提高16.3%。(2)在室外温度为-15℃的低温时,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均十分低下,分别为9833W和139W;当室外温度从-5℃上升到2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31%,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达130.8%,且系统总能效比从1.7增加到3.0,增幅达76.5%,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能力均呈正比关系。(3)室内机运行容量越大,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也越大,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不断减小,可知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能力成反比;此时将进水温度控制在35?5℃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可影响80%的总制热量,系统总能效比提升可达15.7%。
黄志远[2](2020)在《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模拟与控制策略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比于冷水式中央空调机组,直膨式空调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中,因此又被称为家用空调。2018年,中国每百户居民空调拥有量已经达到109.3台。虽然单台空调能耗不大,但考虑到其庞大的总量,空调能耗问题值得研究。目前针对降低空调能耗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集中在提升设备性能上(如改善压缩机性能或提升换热器的效率等)。相对地,其控制目标和策略却依然简单。市场上的空调往往仅具备温度控制功能,很少具备精确控制温湿度功能,更遑论对温湿度控制目标进行优化。而控制室内湿度对于塑造合适的室内热舒适环境以及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给人体造成不适。另一方面,室内温湿度除了影响用户的舒适度,还会影响室内负荷和空调能效,进而影响能耗。合适的室内温湿度设定点可以在满足室内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耗。本文首先介绍了变频空调节能控制算法的相关研究,之后对本研究采用的温湿度同时控制算法进行阐述。接下来介绍了在本课题中的所使用的直膨式空调实验台,依据实验台获得的数据,在探讨了各种建模方法的优劣后,选择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空调模型。通过模拟和文献调研等手段,研究了室内温湿度设定点对空调能效、室内负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直膨式空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以基于舒适度与能耗对室内温湿度进行优化控制。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策略的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根据需求在满足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实验工况下节能可达20%以上,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负荷超出降温除湿能力范围导致的温湿度设定点控制不到的问题。该控制策略还具备学习功能,能够根据用户反馈实现定制化的室内热舒适度控制。
周宝升[3](2019)在《热泵干衣机配套压缩机结构设计与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是一种利用工作容积作旋转运动的容积式气体压缩机械。压缩机是热泵型干衣机的核心部件,它的质量决定了干衣机的能耗经济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国内较为先进的39FOH3G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通过热力计算确定基础参数,对压缩机结构进行强度校核与动态分析,为产品性能优化和结构修改提供了参考依据。首先,概述了压缩机整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了压缩机的热力参数、容积参数以及热能效率。对四种制冷剂R22、R410a、R407c、R134a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依据热泵干衣机安全性能要求,确定R134a制冷剂,进而得到各循环特征点的状态参数,并作了循环p-h图,计算了压缩机的气缸容积,分析了系统的热能效率。其次,概述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结构、工作原理,计算了基本结构参数。确定气缸半径为20mm,径向间隙为0.01mm,偏心距为31.6mm,转子外径为15.8mm。优化上法兰排气口与气缸斜切口的径向位置,选取排气口为D型口,非对称滑片厚度为2.5mm。选取曲轴材料为球墨铸铁QT740-3,设计曲柄销直径15mm,主轴颈16.5mm,轴颈长10mm,曲柄厚度10.05mm、宽度15.8mm。对曲轴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曲轴的最小尺寸为15mm,符合设计要求。再次,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零部件进行了三维绘图。在绘制模型时,在不改变有效性的前提下,对三维模型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忽略部分圆角、倒角等,简化三维实体模型有利于后期有限元时网格的划分,提高网格质量,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机运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软件中装配体的配合特征,可以方便地将零件装配到合适的位置,模拟压缩机真实的组装过程,生成整机装配效果图。Solidworks软件还可以将装配体分解成爆炸图,爆炸图就是将单个装配体按照装配顺序进行拆分的动态过程,该过程还可以运用软件将形成的动画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观看。通过计算机模拟装配,明确了压缩机设计的装配过程,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利用Solidworks强大的绘图功能,大大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应用Ansys软件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曲轴进行了动态分析,采用振动模态实验方法测试了压缩机固有频率等模态参数。在Ansys软件中建立曲轴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曲轴进行网格划分和施加边界条件,进行曲轴进行静态强度分析,分析了曲轴的变形及应力云图,第三章主要对曲轴进行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曲轴的强度满足设计和运行工况的要求。通过对曲轴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得到曲轴的前9阶自由振动模态,分析了曲轴各阶模态的振型图及固有频率。通过对曲轴进行模态分析用来预测压缩机各零部件之间动态干扰的可能性,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产生共振,为曲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利用压缩机模态测试实验设备对滚动转子压缩机进行整机的模态测试实验,分别在15、20、100、150(Hz)四个频率下进行振动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压缩机在稳定工况下运行时,激振频率值在前两阶固有频率值之间,不会引起压缩机共振。通过对整机前6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发现在储液器连接处出现较大振幅。
李冲[4](2018)在《低GWP制冷剂在列车空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部分列车如高铁、动车、地铁等已使用R407C作为制冷剂,其余大部分列车仍使用R22作为制冷剂,R407C由于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也将被替代。因此选择一种GWP(Global Warming Protential)值较低、安全高效的制冷剂用于列车空调,无疑是未来列车空调制冷剂替代的发展方向。本文围绕列车空调开展了列车空调节能和环保的研究,为列车空调制冷剂的替代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路线。首先建立了我国“四纵四横”列车空调动态负荷模型,不同线路负荷相差较大,将基于动态负荷制定的在线控制模式与定频模式进行对比,我国“四纵四横”各条线路的列车空调耗电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最大节电率为30.4%。分别对不同制冷剂进行了理论比较和灌注式实验研究,分析了几种制冷剂的应用特性,从中选择出R32作为列车空调的目标替代制冷剂。在R32制冷剂实际用于列车空调之前,已经研究了R22和R407C列车空调机组。研究结果表明R22列车空调系统额定制冷为23.8kW,制冷剂充注量为7.6kg,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分别为104℃和1.84MPa。同时将5kg的R32灌注到R22系统中,制冷量为36kW,R32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分别为110℃和2.97MPa。对设计后的R32列车空调直接系统和间接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直接制冷系统R32充注量为6kg,制冷量为27kW,COP为5.08,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分别为91℃和3.1MPa。额定工况下间接制冷系统R32充注量为2.6kg,制冷量为11.5kW,COP为3.66,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分别为118.5℃和3.58MPa,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为74.5%。R32在列车空调中的充注量满足可燃性标准关于可燃性制冷剂用于密闭空间的限制值要求,进一步保证了R32运用于列车空调的安全性。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别从能量“量”和“质”的角度对R22、R407C、R32三种样机进行对比分析。额定工况下R32的?损最大,R22?损最小,蒸发器为三种系统中?损占比最大部件。
刘宵莉[5](2018)在《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节能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变容量空调在国内迅速发展,变容量技术在洁净空调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院手术室、生物制药、微电子行业等场所。本文在标准型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在室内机中加入具有冷凝再热作用的换热器。对标准型机组与冷凝再热机组进行实验分析验证,通过对两种机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制冷工况下,冷凝再热机组在制冷能力以及在能效比方面均高于标准型机组。在超高温制冷时(室外环境干球温度高于46℃),标准型机型的制冷能力高于冷凝再热机型。当室外环境干球温度在18~43℃区间时,冷凝再热机型制冷量都高于标准型机型。在设置制冷工况为34/28℃、30/24℃时,制冷能力优势最为突出。新风系统名义制冷工况下,冷凝再热机组制冷量比标准型机组高1.72kW,能效比提高0.26。除霜运行时,冷凝再热机型每次除霜时间为3min10s~3min40s,除霜时间占一个除霜周期时间的7%~7.9%。标准型机组化霜时间4min30s~4min50s,除霜时间占比10~10.5%,化霜时间缩短50s~1min40s。本实验对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优化控制实验,通过在凝露工况和低温制冷工况下对阀开度的改变来得出内机阀的最优开度。冷凝再热机组在凝露工况(27/24℃)下,室内再热换热器的电子阀EXVi2的最合理的开度为80P,在低温制冷工况(21/15℃)下,室内再热换热器的电子阀的最合理的开度为40P。在30/26℃工况下,EXVi1=320P,EXVi2=60P时制冷量达到最大,当室内温度设定为 26℃,当 EXVi2=60P 时,EXVi1=320、400、480P;当 EXVi2=80P,EXVi1全开(EXVi1=480P);当EXVi2=100P时,调节EXVi1=240P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为以上数值时系统消耗功率最小,系统性能达到最佳。
苏欢[6](2017)在《空调冷凝热回收过程的热力学优化与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冷凝热回收是将空调排放的废热予以回收利用,用以制取卫生热水或生产工艺用热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技术可以减少冷凝热的直接排放,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满足热水或工业用热需求,缓解常规系统(常规空调器+供热设备)能耗大、能源浪费和环境热污染等问题。冷凝热回收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在冷凝热回收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冷凝热回收空调机组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于冷凝热回收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包括:(1)关于冷凝热回收系统理论性能的关键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理论性能上限的探寻、理论最优构型的解析、系统性能的理论评价方法等等。不同于以单独制冷或制热为目标的空调/热泵系统,冷凝热回收过程的增加使系统性能的评价维度更为复杂,如何在理论上探寻系统性能界限并给予合理的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对于既有冷凝热回收设备或者系统,部件匹配的欠合理导致整体性能差、能量浪费,甚至使系统提前报废,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了解工质的在系统内部的运行状态从而来判断既有系统的设计缺陷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指导方案。针对冷凝热回收系统如何建立一套便捷可靠的反演仿真模型并通过反演计算来分析系统的不合理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冷凝热回收技术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空调冷凝热回收的应用形式单一,带热水供应的空调设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冷凝热回收技术,然而冷凝热回收的应用范围远不止热水的供应。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医药研究的需求,手术室、生物试验室等恒温恒湿环境的空气处理设备需求迅速增长。开展空调冷凝热回收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探寻一种高效节能且具有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方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理论与试验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不可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冷凝热回收热力学模型,在考虑热漏、传热热阻以及其它不可逆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了三热源(高温热源,即周围环境;低温热源,即冷冻水等载冷剂;热回收热源,即热水、热风等载热剂)热力平衡方程。在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总结逆卡诺循环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以制冷效率(ε)、热回收效率(εR)以及综合能效比(COPint)为优化目标,分别对全部热回收空调系统与部分热回收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优值区间概念,在理论上界定了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结构配比的优化取值范围,分析了热漏、热阻、摩擦等不可逆损失对目标值影响,并探讨了冷凝热回收系统的姻效率优化性能。其次,本文以一台风冷热泵冷凝热回收机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机组结构参数建立了基于热平衡与压力平衡的准静态反演方程,并测量了 一个周期的冷凝热回收运行过程的外部参数。利用反演模型反推整个冷凝热回收过程的内部参数变化过程、状态分布以及换热部件的工作状态。同时测量了机组的压缩机进出口制冷剂温度与实时功率、蒸发器进出口制冷剂温度等,用于验证反演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反演分析寻找该风冷热泵冷凝热回收机组在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再次,本文以我国中南地区某医院的洁净手术室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分配的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处理方法。在设计条件下对比了不同空气处理方式的适用性与能耗状况,证明了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处理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显着的节能效果。提出了基于压缩机实验性能曲线拟合归纳式的广义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方法,并对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的结构配比与性能系数进行了优化。同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动态负荷下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的经济性能。最后,本文建立了一台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试验机组,对该机组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了该机组的各性能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将实验测试结果与基于压缩机实验性能曲线拟合归纳式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实验结果与理论优化值之间误差以及导致这部分误差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为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在结构优化、性能评价以及优化改造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将能为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的优化设计、系统改造以及相关标准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白韡[7](2016)在《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房间空调器2015年产销量达1.2亿套,占全球产量的90,居世界第一。目前国内空调市场保有量近5亿台,用电量约占总电量的30%。现今环保、节能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世界各国对于空调能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产品性能和能效,保持市场占有率和引导地位已经成为中国各空调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开发更加节能高效的空调器,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有效提升空调能效的研究愈发迫切和重要,对我国房间空调器产业和全球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热泵型空调器产品占比已近80%且在不断增加,我国空调普及率最高的长江流域,冬季低温高湿的环境使得空调制热运行时更易结霜,霜层的加厚会使得空调制热能力衰减,而除霜过程又会造成房间温度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因此,从舒适性和节能角度考虑,热泵结霜和除霜是急需改善和优化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机型测试和仿真模拟,寻求在现有基础上有效提升能效和除霜舒适度的低成本改进方案:优化室外机换热器冷媒分配,采用R32环保制冷剂,采用微通道换热器提升能效;研究制热不停机除霜优化模式。采用合适的方法最高可提升APF 6.02%。蓄热除霜模式实现除霜期间室内空气温度波动从传统四通阀换向除霜的8.1度降到3.1度。
吴坤[8](2015)在《HX公司的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策略》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不断提高。民用舒适性空调产品正在各个领域,为广大消费者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民用舒适性空调按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大型商用中央空调、户式中央空调、传统家用空调三类产品。在多年的激烈竞争中,国外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占据了大型商用中央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国产品牌也凭借不断提高的产品性价比和更受国内消费欢迎的营销方式成为家用空调市场的主导,而户式中央空调利润丰厚,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备受各空调企业的重视,纷纷将户式中央空调作为改善经营质量、扩展市场份额的全新市场。因此,生产企业要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策略,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使用需求的空调产品,对于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首先从户式中央空调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入手,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居民消费水平和国内技术水平四方面对我国户式中央空调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出国内户式中央空调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其次,运用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户式中央空调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第三,以海信空调公司为调研对象,对海信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以及产品状况予以简述。并运用SWOT分析海信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体验者的角度深入研究消费者对户式中央空调的使用需求。进而从需求出发,分析目前户式中央空调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可行的设计思路,改善和健全产品功能,提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产品策略。
本刊编辑部[9](2014)在《展前的较量》文中提出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承办的"第25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制冷展"),将于2014年4月9—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据了解,2014年"中国制冷展"将再创历史记录,展出面积突破10万m2,继续领跑全球制冷空调暖通专业展会。来自全球33个
盛颖[10](2014)在《基于高温热泵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立足于硅胶转轮的净化及除湿作用,利用热泵的蒸发器对热空气降温冷却,使其达到送风温度;同时利用热泵的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加热再生空气,使系统内部实现冷量和热量的相互抵消,实现空气温湿度独立处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空调系统供冬夏季使用的三种运行模式,并根据实验研究的数据,分别验证了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采用单级系统进行实验,并依据设计流程制造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对自主研发的工质BY-3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其高温特性,并采用BY-3作为工质,从硅胶转轮的除湿效果的角度,评价热泵和转轮的匹配性,得出转轮在再生温度为6065℃之间时,绝热效率最高。随后,研究了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不超过36℃时,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满足20±1℃的要求,该系统获得的再生温度满足除湿转轮的再生要求。转轮除湿效率较高,夏季工况平均除湿效率为32.7%。室外热湿环境和再生风量对热泵的性能影响较大,高温热泵的最大制热性能系数为2.76,最大制冷性能系数为2.26。重点分析了动态运行的空调系统中除湿转轮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室外空气温度和再生风量与处理风量比率,室外空气含湿量和再生温度对评价指标(MRC、ηdeh、DCOP、SER)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平均相对误差和最大相对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对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的热力完善度和效率均最低,需要对压缩机进行技术改造,或采用变频压缩机。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系统的效率为8.17%,比添加加热器的除湿转轮系统的效率提高近167%,说明利用高温热泵冷凝热作为再生热源可明显提高系统能源使用效率。使用Visual Basic软件建立常规再热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将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与常规再热空调系统进行性能比较,标准工况下,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节能百分比为38.8%。通过对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系统节能趋势的分析,看出该系统在干热环境下比湿热环境下更具有节能潜力。
二、日本三菱电机新型单元空调机采用R410A和再热除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三菱电机新型单元空调机采用R410A和再热除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翅片管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2.1 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 |
2.2 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2.3 换热器结构型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3.1 流程排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2 流向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3 分流均匀性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4 过冷段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5 翅片型式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4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2.4.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4.3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分析 |
2.4.4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的建立 |
2.5 R401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5.1 换热器内螺纹管传热实验装置 |
2.5.2 内螺纹强化管结构参数 |
2.5.3 管内制冷剂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2.5.4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5.6 R410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关联式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410A-水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3.1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 |
3.2 板片物理模型 |
3.2.1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3 板片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初始条件设置 |
3.3.5 网络无关性和步长独立性验证 |
3.4 波纹倾角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流体流态分析 |
3.4.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4.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4.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5 波纹节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1 流体流态分析 |
3.5.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5.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5.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6 波纹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1 流体流态分析 |
3.6.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6.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6.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7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7.1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3.7.2 变水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7.3 变制冷剂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多功能热泵系统循环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机组 |
4.2.3 实验测试系统及工况条件 |
4.2.4 数据采集系统及控制系统 |
4.3 低温工况下板式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3.1 低温工况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低温工况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改善研究 |
4.4 单独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制冷+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5.1 水模块(WM)水流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2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3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4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6 单独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6.1 不同制热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制热+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7.1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2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3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8 单独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模拟与控制策略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家用空调变频控制策略概述 |
1.1.1 常见的家用空调变频控制策略 |
1.1.2 家用空调节能控制策略 |
1.2 基于算法解耦的温湿度控制方法 |
1.2.1 基于算法解耦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基本原理 |
1.2.2 基于算法解耦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相关算法研究 |
1.2.3 基于算法解耦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膨式空调实验系统 |
2.1 制冷系统 |
2.2 空气系统 |
2.3 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系统 |
2.4 实验条件与实验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3 直膨式空调系统模拟研究 |
3.1 空调建模方法概述 |
3.1.1 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 |
3.1.2 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
3.1.3 混合建模方法 |
3.2 空调制冷量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及验证 |
3.2.1 空调制冷量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3.2.2 空调制冷量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与验证 |
3.3 空调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一种新的湿度测量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室内温湿度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
4.1 负荷不变时室内温湿度设定点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
4.1.1 湿度对空调能效的影响 |
4.1.2 温度对空调能效的影响 |
4.1.3 温湿度同时变化对空调能效的影响 |
4.2 室内温湿度设定点对房间负荷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控制策略设计 |
5.1 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控制策略结构 |
5.1.1 权重模糊逻辑控制算法 |
5.1.2 兼顾舒适度与能耗的温湿度设定点寻优算法 |
5.2 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控制策略控制效果 |
5.2.1 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控制策略控制效果 |
5.2.2 负荷超出降温除湿能力范围时控制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3)热泵干衣机配套压缩机结构设计与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干衣机发展现状 |
1.2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概述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压缩机热力计算 |
2.1 设计原则 |
2.2 制冷剂选择 |
2.3 热力计算 |
2.4 容积计算 |
2.5 热能效率 |
2.6 本章小结 |
3 压缩机的结构设计 |
3.1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 几个关键部件参数计算 |
3.3 曲轴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压缩机的三维CAD设计 |
4.1 软件简介 |
4.2 基于SolidWorks的各零件三维模型 |
4.3 基于Solidworks的装配体 |
4.4 本章小结 |
5 压缩机动态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测试 |
5.1 压缩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材料参数选择 |
5.3 网格划分 |
5.4 曲轴有限元分析 |
5.5 试验模态测量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低GWP制冷剂在列车空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制冷剂发展历程 |
1.3 我国列车空调产品发展历程 |
1.4 列车空调负荷计算的研究现状 |
1.5 国内外低GWP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1.5.1 低GWP制冷剂应用在家用空调中的研究现状 |
1.5.2 低GWP制冷剂应用在汽车空调中的研究现状 |
1.5.3 低GWP制冷剂应用在列车空调中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1 本文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列车空调动态负荷及节能策略研究 |
2.1 模型的建立 |
2.1.1 列车车厢几何模型的建立 |
2.1.2 沿线运行线路模型的建立 |
2.2 列车空调动态负荷计算 |
2.2.1 太阳辐射负荷的计算 |
2.2.2 围护结构导热负荷的计算 |
2.2.3 新风负荷和人员负荷的计算 |
2.3 算例结果分析 |
2.4 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线路列车空调节能分析 |
2.4.1 “四纵四横”高铁列车空调动态负荷的分析比较 |
2.4.2 “四纵四横”高铁线路列车空调节能策略分析 |
2.4.3 “四纵四横”在线控制系统列车空调节能效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GWP制冷剂物理特性研究 |
3.1 制冷剂热力学特性比较 |
3.2 制冷剂热物理性的比较 |
3.3 制冷剂安全性和环保性比较 |
3.4 低GWP制冷剂的理论循环性能参数比较 |
3.5 CO_2应用于列车空调的理论计算 |
3.6 空气制冷循环应用于列车的理论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空调系统多种制冷剂充灌实验对比研究 |
4.1 列车空调制冷剂充灌实验研究 |
4.1.1 实验系统介绍 |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R407C列车空调新系统实验测试 |
4.2.1 实验工况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32列车空调直接系统研究 |
5.1 R32列车空调直接系统的设计 |
5.1.1 R32压缩机的选型 |
5.1.2 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
5.1.3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 |
5.2 R32列车空调直接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3 R22、R407C与R32列车空调样机的比较分析 |
5.4 额定工况下R22、R407C、R32系统(火用)分析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32列车空调间接系统研究 |
6.1 R32列车空调间接系统的设计 |
6.1.1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 |
6.1.2 管翅式换热器的设计 |
6.2 R32列车空调间接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6.2.1 充注量结果分析 |
6.2.2 变室内侧蒸发风量和变水泵扬程实验结果分析 |
6.2.3 额定工况下换热器性能分析 |
6.2.4 四种工况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6.2.5 变室内工况(室外温度35℃)实验结果分析 |
6.2.6 变室外工况(室内温度25℃)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特点分析 |
1.3 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节 |
第2章 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
2.1 标准型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系统分析 |
2.2 数码涡旋压缩机性能分析 |
2.2.1 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
2.2.2 数码涡旋压缩机数学模型分析 |
2.3 电子膨胀阀节流技术 |
2.3.1 电子膨胀阀原理 |
2.3.2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分析 |
2.4 换热器的影响因素与模型分析 |
2.4.1 冷凝器的流动方式 |
2.4.2 冷凝器性能影响因素 |
2.4.3 换热器建模类型 |
2.4.4 冷凝器模型 |
2.4.5 蒸发器模型 |
2.5 四通阀的工作原理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优化分析 |
3.1 冷凝再热数码变容量直膨机组参数优化可行性分析 |
3.2 两种机型零部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
4.1 实验系统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全年能耗计算 |
5.1.1 室外机制冷量的计算 |
5.1.2 室内机制冷量的计算 |
5.2 冷凝再热机组与标准型机组实验数据对比 |
5.2.1 标准型机组名义制冷实验数据 |
5.2.2 冷凝再热机组名义制冷实验数据 |
5.2.3 冷凝再热机组与标准型机组实验数据分析 |
5.3 冷凝再热机组最优化控制分析 |
5.3.1 出风温度与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关系分析 |
5.3.2 内机电子膨胀阀之间的关系分析 |
5.4 除霜工况分析 |
5.4.1 除霜控制策略分析 |
5.4.2 除霜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空调冷凝热回收过程的热力学优化与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调冷凝热回收的研究现状 |
1.2.2 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反演分析方法及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
1.2.4 空调冷凝热回收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2章 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与热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工作原理 |
2.3 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方法与基本概念 |
2.3.1 卡诺热机循环性能分析与优化 |
2.3.2 卡诺制冷循环性能分析与优化 |
2.4 空调/热泵系统的反演理论与系统部件仿真 |
2.4.1 换热器模型 |
2.4.2 压缩机模型 |
2.4.3 热力膨胀阀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凝热回收系统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
3.1 全部冷凝热回收的热力学优化 |
3.1.1 基于内可逆卡诺制冷循环全部热回收系统一般优化关系 |
3.1.2 基于不可逆卡诺制冷循环全部热回收系统的最佳构型 |
3.2 部分冷凝热回收的热力学优化 |
3.2.1 热力学模型 |
3.2.2 目标值优化求解与优值区间 |
3.2.3 数值算例 |
3.2.4 部分冷凝热回收的火用效率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冷热泵冷凝热回收系统反演分析 |
4.1 风冷热泵装置冷凝热回收过程反演模型 |
4.1.1 风冷热泵装置冷凝热回收过程的物理模型 |
4.1.2 风冷热泵装置冷凝热回收过程的反演计算 |
4.2 风冷热泵/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性能实验 |
4.2.1 风冷热泵/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实验结果分析 |
4.2.2 反演计算结果的验证与误差分析 |
4.3 风冷热泵/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反演分析 |
4.3.1 热回收冷凝器内制冷剂状态分布及换热状况 |
4.3.2 热回收冷凝器压力分布及压力损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凝热回收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
5.1 手术室空气处理过程的能耗对比分析 |
5.1.1 一次回风系统 |
5.1.2 二次回风系统 |
5.1.3 新风承担全部负荷系统 |
5.1.4 冷凝热回收利用方法 |
5.2 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系统的热力学优化 |
5.3 动态负荷下系统经济学优化 |
5.3.1 目标手术室负荷调查分析 |
5.3.2 全年冷热需求变化规律分析 |
5.3.3 热经济学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组合式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性能实验 |
6.1 试验机组的研制与实验方案 |
6.1.1 系统设计 |
6.1.2 冷凝热回收新风试验系统 |
6.1.3 试验测试方案 |
6.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1 试验测试 |
6.2.2 热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1.1 提升空调能效的意义 |
1.1.2 研究空调器不停机除霜的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1 空调能效提升研究现状 |
1.2.2 除霜模式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试验计算和仿真软件 |
2.1 测试标准 |
2.2 试验装置 |
2.2.1 测试能力 |
2.2.2 测试工况 |
2.2.3 测试内容 |
2.2.4 控制与测量参数 |
2.2.5 主要设备 |
2.2.6 测试精度 |
2.3 变频热泵APF计算 |
2.3.1 制冷量计算 |
2.3.2 制热量计算 |
2.3.3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计算 |
2.3.4 制热季节能源消耗效率计算 |
2.3.5 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计算 |
2.3.4 测试软件 |
2.4 仿真软件简介 |
2.4.1 CoilDesigner |
2.4.2 VapCyc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准测试及仿真模拟 |
3.1 基准样机简况 |
3.2 基准样机配置 |
3.3 基准测试 |
3.3.1 空调过冷度与过热度分析 |
3.3.2 换热器压降损失分析 |
3.4 基准线仿真模拟 |
3.4.1 VapCyc应用 |
3.4.2 CoilDesigner应用 |
3.5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比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研究 |
4.1 整体思路 |
4.2 室外冷凝器制冷剂流路优化 |
4.2.1 换热器优化仿真及模拟 |
4.2.2 结果比对 |
4.3 采用GWP系数更低的R32替代R410A |
4.3.1 制冷剂物性比较 |
4.3.2 制冷剂充注量的确认 |
4.3.3 试验结果的比较 |
4.3.3.1 能效对比 |
4.3.3.2 排气温度对比 |
4.3.3.3 系统排气压力对比 |
4.3.3.4 蒸发压力损失对比 |
4.4 室外换热器更换为微通道换热器 |
4.4.1 基本形状及关键尺寸 |
4.4.2 主要尺寸设计 |
4.4.3 回路数设计 |
4.4.4 利用CoilDesigner进行微通道冷凝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间空调器除霜模式优化研究 |
5.1 背景说明 |
5.2 不停机除霜方法的调查与选取 |
5.3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方法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 |
5.3.1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系统原理 |
5.3.2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压焓图 |
5.3.3 双热气旁通除霜(DHBD)与传统的四通阀换向除霜(RCD)的试验对比 |
5.3.3.1 双热气旁通除霜系统样机管路改造 |
5.3.3.2 试验对比及分析 |
5.4 PCM蓄热除霜的可行性分析及试验对比 |
5.4.1 相变蓄热技术概述 |
5.4.1.1 热能储存的方式 |
5.4.1.2 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和选择 |
5.4.1.2.1 中低温相变蓄热材料 |
5.4.2 PCM蓄热除霜系统原理图 |
5.4.3 PCM蓄热除霜压焓图 |
5.4.4 PCM需要蓄积的能量计算 |
5.4.5 PCM相变温度确定及材料选定 |
5.4.6 PCM蓄热除霜试验对比 |
5.4.6.1 PCM蓄热除霜系统试验样机结构图 |
5.4.6.2 PCM蓄热除霜试验样机系统配置 |
5.4.6.3 两种PCM蓄热器对比试验 |
5.4.6.3.1 影响条件 |
5.4.6.3.2 吸热升温过程对比 |
5.4.6.3.3 除霜过程-出风温度对比 |
5.4.6.3.4 节能安全性对比 |
5.4.6.3.5 压缩机壳体蓄热不同工况对比 |
5.4.6.3.6 PCM蓄热除霜过程 |
5.4.6.3.7 各工况PCM蓄热除霜期间室内机出风温度对比 |
5.4.6.3.8 PCM蓄热除霜期间房间温度波动 |
5.4.7 PCM蓄热除霜控制方法 |
5.4.8 试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HX公司的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2章 户式中央空调行业的市场状况 |
2.1 户式中央空调概况 |
2.1.1 概况 |
2.1.2 户式中央空调的分类 |
2.1.3 中国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概况 |
2.2 宏观经济对户式中央空调行业的影响 |
2.2.1 经济环境影响 |
2.2.2 国家政策导向 |
2.2.3 居民消费升级 |
2.2.4 技术环境成熟 |
2.3 户式中央空调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3.1 现有企业的竞争 |
2.3.2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
2.3.3 替代品的威胁 |
2.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5 买方议价能力 |
2.4 户式中央空调的产品现状 |
第3章 HX公司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现状分析 |
3.1 公司概述 |
3.2 海信户式中央空调的营销战略概述 |
3.2.1 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细分 |
3.2.2 海信户式中央空调的目标市场 |
3.2.3 海信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定位 |
3.3 海信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的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胁 |
第4章 消费者需求分析 |
4.1 消费者对空调方案舒适性的需求 |
4.1.1 体感 |
4.1.2 听觉 |
4.1.3 视觉 |
4.1.4 健康 |
4.2 消费者对空调方案可靠性的需求 |
4.2.1 部件可靠性 |
4.2.2 冷媒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4.2.3 潜在风险规避 |
4.3 消费者对空调方案经济性的需求 |
4.3.1 设备初投资的经济性需求 |
4.3.2 产品运行费用的经济性需求 |
4.4 消费者对空调方案智能化的需求 |
4.4.1 在应用便捷性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4.4.2 在节能应用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4.4.3 在远距离控制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4.4.4 在进阶应用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第5章 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策略 |
5.1 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产品策略 |
5.1.1 满足用户的体感需求 |
5.1.2 满足用户的静音需求 |
5.1.3 满足用户的美观性需求 |
5.1.4 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 |
5.2 满足用户可靠性需求的策略 |
5.2.1 满足用户对产品部件可靠性的需求 |
5.2.2 满足用户对冷媒系统可靠性的需求 |
5.2.3 满足用户对潜在风险设置保护措施的需求 |
5.3 满足用户经济性需求的策略 |
5.3.1 满足用户对初投资成本的经济性需求 |
5.3.2 满足用户对运行费用的经济性需求 |
5.4 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的策略 |
5.4.1 满足应用便捷性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5.4.2 满足节能应用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5.4.3 满足远距离控制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5.4.4 满足进阶应用方面的智能化需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展前的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三菱重工携新品重归制冷展 |
顿汉布什携多款新品亮相 |
贝莱特离心机制冷展重磅推出 |
LG有奖参观活动火热开启 |
博世第二次亮相制冷展 |
海尔 |
磁悬浮中央空调 |
全直流变频II代升级MX7-UP |
美的 |
MDVS全直流变频多联机 |
智能家居TR系列单元机 |
格力 |
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 |
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 |
江森自控约克 |
YDCD系列窄型暗装整体式室内机 |
YCAG系列空气源热泵机组(热回收型) |
麦克维尔 |
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 |
直流变频水冷多联机组 |
海信日立 |
日立高能效变频多联机S-PRO |
海信全变频Hi-Multi G系列 |
奥克斯 |
ARVIII直流变频多联机组 |
三菱重工 |
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 |
空气净化器 |
TCL |
志高 |
CMV-X全直流变频多联机 |
风冷热泵模块机组 |
国祥 |
蒸发冷凝一体式螺杆冷水机组 |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热泵)机组 |
广州日立 |
蒸汽型吸收机EXSNG系列 |
直燃型吸收机EXHNG系列 |
东元 |
变频满液式冷水机(R22/R134A) |
全新第3代风冷螺杆机组 |
LG |
H系列高效离心机 |
H系列高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
雅士 |
AAFM-S系列洁净手术部专用风冷热泵 |
AASL-G系列高温型螺杆式冷水机组 |
盾安 |
工厂专用的“家用空调” |
盾安降膜式螺杆冷水机组 |
荏原展位号:W2F15 |
超高效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 |
烟气全热回收热泵一体机 |
捷丰 |
螺杆式风冷冷水(热泵)机组 |
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 |
美意 |
高效螺杆冷水(热泵)机组( 英雄系列) |
水源热泵机组(精灵系列,高效三位一体型) |
枫叶能源 |
风冷三联供热泵机组 |
水- 水式三联供水地源热泵机组 |
天鹅 |
螺杆式风冷冷水(热泵)机组 |
TMV直流变频中央空调 |
EK |
EKAS“Apollo+”系列超高效型螺杆式风冷冷水(热泵)机组 |
EKRV-W系列多联式水(地)源热泵机组 |
申菱 |
新型叠扣式组合式空调机组 |
扬子 |
模块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
水冷螺杆机组 |
(10)基于高温热泵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 |
1.1.2 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 |
1.1.3 改善空气品质的新途径 |
1.2 转轮除湿空调 |
1.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技术方法 |
1.2.2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1.2.3 再生能耗问题 |
1.3 热泵技术 |
1.3.1 高温热泵 |
1.3.2 中高温工质 |
1.3.3 热泵技术在除湿领域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温热泵循环工质与除湿材料 |
2.1 高温热泵循环工质的筛选与性能研究 |
2.1.1 BY-3 性能的理论分析 |
2.1.2 BY-3 的制热性能实验 |
2.2 除湿材料的选择 |
2.2.1 常用固体吸附剂 |
2.2.2 硅胶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方案确定 |
3.1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
3.2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 |
3.3 单级与双级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
3.3.1 单级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3.3.2 双级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性能实验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
4.1.2 实验机组 |
4.1.3 测量仪器及参数测定 |
4.1.4 空调机组制造的注意事项 |
4.2 转轮与热泵的匹配性实验 |
4.2.1 部件匹配性实验基本思路 |
4.2.2 热泵与转轮的匹配性实验 |
4.3 转轮与热泵的联合运行实验 |
4.3.1 实验工况 |
4.3.2 空气处理过程与分析 |
4.3.3 夏季工况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胶转轮在系统中的性能 |
5.1 评价指标 |
5.2 分析方法 |
5.3 不确定性分析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影响因子对除湿量 MRC 的影响 |
5.4.2 影响因子对除湿效率ηdeh的影响 |
5.4.3 影响因子对除湿性能 DCOP 的影响 |
5.4.4 影响因子对显热交换效率 SER 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能量分析 |
6.1 系统的能分析 |
6.1.1 评价指标 |
6.1.2 实验数据分析 |
6.1.3 讨论与分析 |
6.1.4 结论 |
6.2 系统的分析 |
6.2.1 评价指标 |
6.2.2 实验数据分析 |
6.2.3 结论 |
6.3 节能性分析 |
6.3.1 常规再热空调系统数学模型 |
6.3.2 分析与比较 |
6.3.3 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日本三菱电机新型单元空调机采用R410A和再热除湿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罗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面向舒适度与能耗同时优化的直膨式空调模拟与控制策略开发研究[D]. 黄志远. 浙江大学, 2020(08)
- [3]热泵干衣机配套压缩机结构设计与动态分析[D]. 周宝升.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低GWP制冷剂在列车空调中的应用研究[D]. 李冲.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数码变容量直膨空调机组节能优化设计研究[D]. 刘宵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空调冷凝热回收过程的热力学优化与反演方法研究[D]. 苏欢. 湖南大学, 2017(07)
- [7]房间空调器能效提升及除霜模式优化[D]. 白韡.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8]HX公司的户式中央空调产品策略[D]. 吴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9]展前的较量[J]. 本刊编辑部. 机电信息, 2014(10)
- [10]基于高温热泵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盛颖. 天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