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燕[1](2021)在《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背景:住宅微环境与健康关系密切。住宅室内健康危害因素众多,我国住宅居室空气PM2.5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住宅室内空气PM2.5污染分布特征,探索住宅室内PM2.5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住宅室内PM2.5水平、个体PM2.5日均暴露剂量(Average Daily Dose,ADD)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既往患病情况和主诉症状之间的关联,为降低住宅PM2.5暴露浓度及改善儿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设计,以我国12个典型城市的二年级小学生及其家庭住宅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居室内空气PM2.5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呼吸系统患病史及其他主诉症状之间的统计学关联性。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针对家庭居室内日常生活典型场景(持续关窗12小时,过夜),实施室内空气现场采样检测并收集附近的大气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分别获取住宅室内及室外PM2.5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住宅基本特征、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儿童行为活动模式及健康状况等相关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PM2.5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统计推断,主要包括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从季节差异、室内采样点、城市上下风向区、室外地理分区等多个方面描述居室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室内外PM2.5比值I/O探究室内外PM2.5的关联。从住宅基本特征、烹饪相关行为、居家生活习惯、居家防护措施四个方面探究居室PM2.5潜在影响因素;从居室PM2.5浓度、个体PM2.5暴露日均剂量两个方面探究PM2.5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和主诉症状之间的统计学关联。结果:本研究共获取12个典型城市612户家庭住宅室内PM2.5的现场检测数据,其中完成612户家庭的住宅基本特征及居民健康行为调查,完成540名儿童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家庭的住宅室内PM2.5浓度范围为0.6~1046.0μg/m3,几何均数为54.0μg/m3。54.1%的住宅家庭室内PM2.5浓度超过50μg/m3。住宅PM2.5的分布特征:①依据检测季节比较:冷季与暖季室内PM2.5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冷季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77.1μg/m3,暖季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39.5μg/m3。②依据室内采样点分类比较:客厅和卧室PM2.5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厅的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56.7μg/m3,卧室的PM2.5浓度几何均数为54.1μg/m3;分季节后的室内采样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依据家庭所在城市上下风向区比较:上风向与下风向居室内PM2.5浓度水平差异不显着,上风向PM2.5几何均数为54.4μg/m3,下风向PM2.5几何均数为54.1μg/m3。④依据城市位置比较:各城市间PM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冷季最高前三城市依次为兰州(200.8μg/m3)、南宁(173.6μg/m3)和无锡(81.8μg/m3);暖季PM2.5浓度的几何均数最高前三城市分别为青岛(90.0μg/m3),南宁(60.1μg/m3)和洛阳(56.8μg/m3)。⑤依据室外地理位置比较:暖季,北方城市的居室PM2.5浓度高于南方;冷季,南北方城市的居室PM2.5浓度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室内外PM2.5的关联:住宅室内PM2.5与室外PM2.5的浓度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317。I/O值P50(P25,P75)为1.38(0.80,2.51)。冷暖季节内的客厅和卧室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宅PM2.5的潜在影响因素:近五年内装修、使用中央空调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保护因素。近五年内装修过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未装修家庭更高;使用中央空调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不使用的居室更高。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居室的PM2.5浓度相对于不使用的居室更低。住宅PM2.5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危害的关联:室内PM2.5是儿童患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室内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患支气管炎的风险增加3.9%(95%CI:1.3%,6.5%);儿童居室内PM2.5的日均暴露量ADD每增加1μg/(kg·d),儿童患支气管炎的风险增加 1.2%(95%CI:0.4%,2.1%)。结论:(1)我国12个典型城市调查家庭居室PM2.5总体几何均数约为54.0μg/m3,波动范围较广,51.4%的居室PM2.5超过50μg/m3。(2)居室PM2.5的季节性差异和地理分布均呈现明显差异。冷季最高前三城市为兰州、南宁和无锡;暖季最高前三城市分别为青岛,南宁和洛阳。(3)近五年内装修、使用中央空调可能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是居室内PM2.5浓度升高的保护因素。(4)初步发现住宅室内PM2.5浓度是儿童患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徐子涵[2](2021)在《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室内空气品质是衡量室内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室内空气品质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气态污染物的含量。其中,源自室内装修建材中的甲醛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长时间在甲醛环境中停留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然而,仅仅通过自然通风来净化甲醛难以使其浓度满足健康要求,为有效地控制甲醛含量,需要研究甲醛在室内的分布特征。本文以上海市某套精装修住宅户型为研究案例,在其精装修竣工后,首先对室内的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然后采用Airpak软件对几种不同送风工况下的室内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了甲醛浓度的分布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案例建筑某一卧室为对象,在建立其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irpak软件构建了卧室甲醛分布的数值模型,然后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irpak软件可用于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模型的构建。2.利用已验证模型对比分析了侧送上回、侧送下回和上送下回三种送风方式下室内甲醛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侧送上回方式下室内甲醛的分布最为理想,而上送下回方式最不利于室内甲醛消散。3.分析了送风风速分别为0.3m/s和0.6m/s,送风温度分别为22℃、24℃和26℃时,各送回风方式下的室内甲醛浓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侧送上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6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侧送下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3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上送下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3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4.对比分析了室内有无家具布置对甲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家具布置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的气流组织,不利于甲醛的消散。本文获得了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的进展研究提供理论,并为不同送风方式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孟晓郁[3](2021)在《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普遍存在,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判断与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浓度限值进行综合对比,容易忽视污染物间的协同作用,不足以客观准确的判别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和生物指标的检测,筛选对室内空气污染敏感的生物指标,从而建立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的新方法。主要发现如下:对保定市新装修住房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42个新装修居室中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主卧的甲醛平均浓度为0.13mg/m3,超标率为76%;TVOC平均浓度为0.86 mg/m3,超标率为85%。装修材料是影响新装修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颗粒板材的使用易产生甲醛污染,使用环保材料纤维板应关注TVOC污染。分析暴露前后人体生物指标的变化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可刺激呼吸道的舒缩功能,影响小气道呼吸功能,PEF变异率可以用来初步判断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甲醛污染易引起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降低,淋巴细胞(Lym)水平升高。TVOC污染易引起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球蛋白(Ig)A、IgG和集落刺激因子(CSF)水平升高。比较有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和无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的各生物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发现室内环境空气综合污染可引起WBC、Neu、TNF-α水平显着降低,IL-4、IL-6、IgA和IgG水平升高。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物指标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对人体生物指标影响的分析结果,筛选出了受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影响的指标,包括:Neu%、Eos%、Eos#、Lym%、IL-6、IL-10和CSF。利用这些生物指标进行综合指数计算,与通过环境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环境污染等级相对应,发现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小于1.417时,室内环境空气不存在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在1.418到1.502之间时,室内环境空气存在轻度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大于1.503时室内环境空气为重污染。将暴露后生物综合指数与上述范围对照,可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本研究建立了生物指标综合指数与污染等级对照表,进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是对用生物指标检测评估室内空气污染的新探索,可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完善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改进室内污染评估方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刘菲菲[4](2021)在《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逐渐关注并重视环境风险因素,尤其是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水平的影响,但关于空气污染物是否属于影响2型糖尿病患病和/或发病新的疾病风险因素这一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已开展的研究中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人群证据有限。在此背景下,在我国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对于减轻国内乃至国际2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负担,降低生命质量损失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大规模人群调查资料,关注我国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行政区划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2型糖尿病流行现状以及人群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对2型糖尿病患病和发病风险的影响、分析空气污染物与2型糖尿病传统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现有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以及人群糖尿病管理体系的完善及修订提供科学指导和人群数据支撑。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全球范围内关注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糖尿病疾病风险的人群研究进行经验总结以及局限性讨论。其次,在了解我国发展特点和健康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研究路径,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的人群大气污染暴露模型,以模型反演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作为衡量指标,评价不同时期不同行政区划内空气污染防治效果。此外,基于中国人群开展实证分析研究。首先,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2011年调查资料为数据基础,对全国不同行政区划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及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定量评估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随访非糖尿病个体至2015年,分析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最后,选择典型污染型地区-河南省作为进一步研究现场,对该地区居民进行实地调查,剖析该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疾病风险因素,综合评估人群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水平空气污染环境中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以及NO2暴露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9.0%(95%CIs:5.0%,13.0%)、12%(95%CIs:6.0%,19.0%)以及5.0%(95%CIs:3.0%,8.0%),同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0.0%(95%CIs:4.0%,16.0%)、6.0%(95%CIs:-2.0%,13.0%)以及2.0%(95%CIs:-3.0%,6.0%)。不同区域之间空气污染暴露与2型糖尿病疾病风险关联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2009年-2011年,我国不同行政区划之间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空气污染水平与当地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着紧密关系。从整体来看,空气污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华中、华北、华东、西北、东北、华南与西南地区。调查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华中(19.5%)、华北(17.2%)、东北(17.1%)、西南(15.9%)、西北(15.2%)、华东(15.1%)与华南地区(13.4%)。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居住地点PM10以及PM2.5暴露浓度水平每升高10μg/m3,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应增加2.4%(95%CIs:0.1%,4.8%)和4.9%(95%CIs:0.6%,9.3%)。长期PM1以及NO2暴露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之间同样观察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分析结果并未达到显着水平。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空气污染物(PM10、PM2.5、PM1以及NO2)与2型糖尿病传统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强度等)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3)2011-2015年,我国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空气污染水平仍存在显着差异,从整体来看,污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华中、华北、华东、西北、东北、华南与西南地区。3510名非糖尿病人群中有128人在2015年随访中被诊断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发病率为3.6%。不同行政区划间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存在显着差异,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北(4.9%)、华东(4.1%)、华北(3.6%)、东北(3.5%)、华中(3.4%)、华南(2.8%)以及西南(2.8%)。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性别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居住地点PM10、PM2.5、PM1以及NO2暴露浓度水平每升高10μg/m3,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应增加8.4%(95%CIs:0.3%,17.3%)、16.3%(95%CIs:1.3%,34.0%)、14.8%(95%CIs:-0.16%,34.2%)和30.4%(95%CIs:4.8%,62.0%)。(4)2015-2017年,河南农村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以及NO2的平均浓度水平分别为73.4μg/m3、57.4μg/m3以及39.9μg/m3。定量分析发现该地区居民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水平的空气污染环境中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居住地点PM2.5、PM1以及NO2浓度水平每升高1μg/m3,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应增加6.8%(95%CIs:5.2%,8.4%)、4.0%(95%CIs:2.6%,5.4%)以及5.0%(95%CIs:3.9%,6.1%),同时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分别增加0.036 mmol/L(95%CIs:0.030,0.042)、0.020 mmol/L(95%CIs:0.014,0.026)以及0.030 mmol/L(95%CIs:0.026,0.034)。高污染环境下,空气污染物PM2.5、PM1以及NO2与部分2型糖尿病传统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效应,男性以及65岁以上老年群体对于空气污染物健康损害效应更为敏感。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研究基于大规模人群数据资料发现,在我国不同行政区划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明显不同,提示不同行政区划内的地方政府在空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华中地区为例,2009-2011年期间该地区空气污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最高,同时人群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也最为严重。空气污染物,包括PM10、PM2.5、PM1以及NO2,均属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环境风险因素。居住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过高可显着增加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以及发病的风险。因此,为提升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控制和降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速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各地区政府严格执行国家推出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有关规定,全面提升空气质量水平;(2)政府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对空气污染的群体防控,降低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中空气污染水平;(3)应着重关注中老年人群易感性问题;(4)政府以及医疗机构需进一步完善糖尿病预防策略以及管理模式,增加对空气污染物防治措施的重视;(5)鼓励开展人群健康教育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推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董华君[5](2021)在《中密度纤维板及其饰面板气味释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室内污染环境中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情绪。人造板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一大污染源,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对人类具有较大危害性。然而,目前在气味方面,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建筑行业中的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的研究十分有限,不利于系统性研究人造板气味问题。为补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本论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GC-MS-O)对MDF素板、不同贴面(PVC、三聚氰胺)及涂料饰面(水性漆涂饰、聚氨酯漆涂饰、硝基漆涂饰)MDF的气味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鉴定得到板材关键气味化合物,并对其来源及危害进行探究。分析厚度对MDF素板及不同饰面MDF板材气味释放规律影响,探究板材释放气味特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基于气味本身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三类板材的气味等级进行量化评价,确定不同板材气味评价等级。本文研究成果有利于探明不同种类MDF释放气味的成分、来源、危害及气味释放规律,同时为制造环保型MDF及木制品提供理论支撑,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具体如下:(1)芳香烃组分(呈现芳香味)是MDF素板、PVC贴面MDF和三聚氰胺贴面MDF的主要气味来源,在释放初期与平衡状态气味强度最强,对板材气味具有较大影响。MDF素板气味组分为芳香烃、醛类和酯类。PVC贴面MDF和三聚氰胺贴面MDF检测到的气味组分为芳香烃、醛类、酮类、酯类和醇类。从释放初期到平衡状态,各个气味化合物的气味强度均有所下降。PVC贴面MDF的气味特征是以芳香、果香为主的混合气味,三聚氰胺贴面MDF的气味特征是以芳香气味为主的混合气味。(2)醇类对水性漆涂饰MDF气味影响最大,醛类对聚氨酯漆涂饰MDF气味影响最大,芳香烃对硝基漆涂饰MDF气味影响最大。水性漆涂饰MDF、聚氨酯漆涂饰MDF和硝基漆涂饰MDF三种涂料饰面MDF的分别呈现清新果香、以果香为主的混合气味以及较浓的刺激性果香气味特性。相同厚度的涂饰MDF气味释放强度的大小依次为硝基漆涂饰MDF>聚氨酯漆涂饰MDF>水性漆涂饰MDF。(3)环境条件和厚度是影响不同MDF板材气味释放的重要因素。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三种MDF(MDF素板、贴面MDF、涂饰MDF)气味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和总气味强度均随之升高,个别气味化合物的气味强度随温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影响不明显。随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的增大,三种MDF气味化合物总质量浓度和总气味强度随之减小。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条件下释放初期和平衡状态的气味组分有差异,部分气味化合物的气味特征随其气味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发现不同厚度的MDF素板、贴面MDF、涂饰MDF的气味化合物总质量浓度和总气味强度随板材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并非成倍增加。同等环境条件下,同基材不同厚度的板材,较薄的MDF释放速率更快。对MDF素板进行贴面、涂饰处理后,厚度对贴面MDF、涂饰MDF气味的影响程度减小。(4)为制造环保型人造板材,建议纤维制备尽量采用气味较小的木质原料,在满足板材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厚度较薄的基材。也可通过对MDF制造使用的胶黏剂进行改性处理或减少施胶量来降低基材的异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有害成分的释放。使用环保的贴面材料,并在适宜的热压工艺条件下对板材进行贴面处理以及环保涂料饰面处理也有利于提升板材环保水平,但应特别关注使用涂料的种类及溶剂、稀释剂的绿色品质。(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多气味特性指标(气味强度、质量浓度和毒性)的板材释放气味评价方法,实现不同MDF板材气味等级的量化评价。通过模糊综合评判,MDF素板气味评价等级为Ⅲ等级,PVC贴面MDF和三聚氰胺贴面MDF均为Ⅱ等级,水性漆涂饰MDF、聚氨酯漆涂饰MDF和硝基漆涂饰MDF均为第Ⅱ等级。模糊综合评判三类MDF板材,整体气味危害性不高,达到合格水平。
张翠林[6](2020)在《公建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及与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质量和人员的身体健康,微生物浓度也是空气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空气微生物种类繁多,且易受室内环境影响,所以在不同建筑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也不尽相同。目前空气微生物污染研究场所多在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中的医院和校园,而对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则关注较少,同时也缺乏有关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系统数据。因此,为了更广泛的探究不同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本文同时选择人员集中的学校、承担城市大量客运任务的地铁、购物频率最高的超市和作为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中关村电子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总浓度、不同粒径段微生物浓度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与颗粒物的相关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安德森空气采样器对不同公共建筑及同一建筑不同区域的室内空气微生物进行现场采样,同时检测颗粒物浓度以及其他环境参数;对比分析这四类公共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并基于单因子评价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污染评价;最后基于实验结果,研究了微生物与颗粒物的相关性,并通过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明确了微生物与颗粒物的相互关系。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公共建筑室内细菌和真菌在污染浓度上存在差异。细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学校宿舍>电子城>超市>地铁,分别为(1099±601)cfu/m3、(838±282)cfu/m3、(750±558)cfu/m3和(449±186)cfu/m3;真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超市>电子城>地铁>学校宿舍,分别为(558±350)cfu/m3、(282±92)cfu/m3、(186±96)cfu/m3和(158±94)cfu/m3;2、不同公共建筑室内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粒径上的浓度分布存在差异性。空气细菌主要分布在第Ⅰ级(>7.0μm)、第Ⅳ级(2.13.3μm)和第Ⅴ级(1.12.1μm),各场所室内空气细菌中值直径范围1.142.98μm;空气真菌主要分布在第Ⅲ级(3.34.7μm)、第Ⅳ级(2.13.3μm)和第Ⅴ级(1.12.1μm),各场所室内空气真菌中值直径范围1.612.28μm;3、不同公共建筑室内PM2.5和PM10浓度大小依次为:学校宿舍>电子城>地铁>超市,粒径比值PM1/PM2.5范围为0.870.91,PM2.5/PM10范围为0.550.64。公共建筑室内PM2.5/PM10小于住宅建筑;4、同一建筑不同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总浓度均值存在差异。学校宿舍中,细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宿舍(含独卫)的卫生间>宿舍(含独卫)的室内>宿舍(无独卫)的室内,评价卫生间细菌污染等级,16.7%的为污染,16.7%为严重污染;地铁中,细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列车车厢中部>列车车厢尾部>站台,污染等级均为较清洁;超市中,细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水果区>蔬菜区污染等级均为较清洁;电子城中,细菌总浓度均值大小为配件区>数码区,污染等级配件区为轻污染,数码区较清洁。真菌最大总浓度均值出现在超市蔬菜区,为1009 cfu/m3,污染等级为污染;5、公共建筑中,空气细菌与PM2.5和PM10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真菌与颗粒物相关关系不显着;6、不同公共建筑室内细菌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存在相关关系。学校宿舍内空气细菌与PM2.5、PM10之间显着相关;地铁内的空气细菌与PM10显着相关,与PM2.5相关关系不显着;超市内空气细菌与PM2.5显着相关,与PM10相关关系不显着;电子城内空气细菌与PM10显着相关,与PM2.5相关关系不显着;7、不同公共建筑室内微生物与颗粒物的回归分析存在差异。建筑本身内部的环境和特征会对微生物产生一定促进和抑制作用。学校和地铁站内空气微生物与颗粒物回归分析相似,统筹分析发现微生物与颗粒物存在回归方程所呈现的趋势。日后研究,需对同类场所进行大量实验和数据来证明此规律的准确性。
宿莉颖[7](2020)在《新装修室内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其稀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居装修引发的室内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新装修住宅的室内污染物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关控制措施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结合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研究室内环境污染物在装修过程中和装修结束后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程度,并利用室内污染物随温度升高可加速其释放,以及通风有助于其扩散的特性,研究烘焙通风稀释对小型住宅室内污染物去除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100户新装修住宅的装修程度,并从中抽取10户已装完工半年内的住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室内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醛的超标率为100%,苯的超标率为70%,TVOC的超标率为50%,得出甲醛和苯是此次问卷调查对象室内的最主要污染物。(2)选取2户即将动工装修、户型完全一致的住宅,即样本A和样本B,跟踪监测装修前、装修不同阶段直至装修结束后6个月内的室内污染物,结果显示,样本A和样本B的氨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墙面涂刷阶段,分别为0.251 mg/m3和0.741mg/m3。样本A的甲醛、苯、TVOC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家具入驻阶段,分别为0.233 mg/m3、0.242mg/m3、1.385 mg/m3;样本B的苯、TVOC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家具入驻阶段,分别为0.962mg/m3、4.401 mg/m3,而甲醛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木工阶段中后期,为0.746 mg/m3。(3)在约为45 m2通风良好的小面积新装住宅中,采用间歇通风烘焙法,研究间歇烘焙前后室内苯和甲醛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间歇通风烘焙有利于加速室内污染物扩散,当温度达到30 oC以上,实验中的小面积住宅中,甲醛去除率可达27%,苯去除率可达34%。并探究利用间歇通风烘焙法解决实际装修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案可行性,初步提出了适用普通新装住宅的具体方案的操作步骤。尽量选择在室内外温差较大、通风换气效率高的时节,关闭门窗升温30 oC以上,5-6 h后关闭加热设备后,打开门窗对室内进行自然通风4-5 h,再次关闭门窗升温至30 oC进行密闭,5-6 h后开窗且自然通风4-5 h,如此反复至少30个周期。
翟浩[8](2020)在《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害气体长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等离子体凭借高能活性基团和氧化粒子不仅可以有效分解甲醛、TVOC等主要空气污染物,而且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去除空气污染物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电场仿真、流体模拟与放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大气压下形成稳定辉光放电的条件,设计了辉光放电极、阵列式放电模块、初效过滤模块、涵道装置、尾气处理层与交流电源。初步研制了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对于推动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与空气净化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结合单侧介质阻挡放电与非均匀电场分布机理,设计了空心桶型碳纤维螺旋式与双侧金属片式两种构型的放电极,为净化器实现稳定的大气压辉光放电提供了设备支持。通过Maxwell软件搭建电极模型,进行空间电场与电场线矢量分布仿真;在相同电压下,双侧金属电极的气体击穿场强(E≥3×106V/m)区域半径,较碳纤维螺旋式电极增大了35.5%,形成的弥散状等离子体体积扩大了约1.83倍。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去除污染物的效率,设计了基于两种电极的多排阵列式放电模块,具有良好的辉光放电特性。其次,设计了配备ISO Coarse 70%级别滤芯的折叠式初效过滤模块,能够有效去除PM2.5及更大的固体颗粒物;经过与放电模块的调配测试,设计了参数为输出最高电压6k V、最高频率20k Hz的等离子体交流电源。通过GAMBIT和FLUENT流体软件分析了单根螺旋、双侧金属片与百叶窗三种阵列式放电模块在直通式风道内对空气流动的影响;模拟了气流在两侧进风型与扩口型风道内的速度矢量分布,结果表明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与配合交错式放电模块有利于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测试了单根螺旋式电极在60分钟内不同电压下的臭氧排放,结果均满足国家安全标准;并设计了以Mn O2为催化剂、活性炭为载体的尾气处理层,用于吸附分解辉光放电形成的臭氧。最后,对16根铜柱与14根镀镍铜丝两种螺旋式电极模块进行了放电测试,均可以形成大面积辉光放电,产生均匀性良好的等离子体。通过3m3实验净化舱与HTV型甲醛检测仪,测量甲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自然衰减,50分钟内甲醛浓度降低了大约1.85%,衰减曲线斜率约为0.0007。将三排放电模块组装为单个净化层,共含有21根辉光放电极,并在净化舱中测试对甲醛的初步去除效果;15次的数据记录表明,甲醛浓度降幅为30.53%,约为自衰减的16.5倍,而搭载120至135根电极的净化器样机理论上的甲醛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吴浩岚[9](2020)在《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收集沈阳市2017年734处改装室内场所的5种主要气态污染物氡、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浓度数据,了解沈阳市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分析不同室外条件、楼层高度、装修材料、壁柜安装和家具使用对5种气态污染物水平的影响,为制定沈阳市室内气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检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地理位置、距主干道距离、楼层高度、墙面材料、地面材料、顶棚材料、使用家具情况和安装壁柜情况进行分类汇总;2.采用SPSS25.0对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用Excel绘制图表。结果: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收集了沈阳市2017年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25个建筑,共734间室内场所的气态污染物浓度数据,其中住宅581间,办公场所153间。所有场所各污染物浓度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2.不同功能类型室内场所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同:办公场所氡和TVOC浓度水平高于住宅而甲醛浓度水平低于住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住宅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和使用大白可明显影响住宅氡浓度水平(β=-0.109;β=0.622;β=-0.182,p<0.05);使用顶棚材料、使用地面材料、使用大白和摆放家具对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072;β=-0.088;β=0.361;β=0.496,p<0.05);使用大白、瓷砖和摆放家具是住宅苯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β=0.189;β=0.191;β=0.595,p<0.05);距主干道距离1km内、层高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住宅氨浓度水平(β=0.168;β=-0.224;β=0.718,p<0.05);距主干道距离和摆放家具可明显影响住宅TVOC浓度水平(β=0.432;β=0.647,p<0.05)。4.对办公场所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高层、使用大白、地板、地胶和理石对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820;β=-0.412;β=-0.472;β=-0.190;β=0.312,p<0.05);使用顶棚材料、地板、地砖、地胶、壁纸、安装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β=-0.363;β=0.451;β=0.391;β=0.180;β=0.493;β=0.425;β=0.226,p<0.05);距主干道距离、使用铝塑板、安装壁柜、使用地板、壁纸、地毯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β=0.050;β=0.479;β=0.589;β=0.509;β=0.650;β=0.474;β=0.432,p<0.05);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β=0.167;β=0.172;β=0.175;β=0.445,p<0.05);距主干道距离、摆放家具和地毯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β=0.132;β=0.358;β=0.714,p<0.05)。结论:1.2017年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呈正常水平。2.两类室内场所相比,办公场所的氡和TVOC浓度水平较高、住宅的甲醛浓度水平较高。3.住宅氡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层高,甲醛、苯、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具;办公场所氡、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层高、家具和地毯,甲醛和苯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使用壁纸。
刘立翠[10](2019)在《家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电晕及电弧噪声抑制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空气净化器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其中家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因其气流阻力小、洁净效率高、易拆卸清洗、无耗材等优点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其运行过程中的可听噪声问题影响了它在家用领域的推广。为了解决该净化器运行过程中的电晕及电弧噪声问题,尤其电弧噪声,本文利用一种样机及其配套电源从电源方面探究了降低电晕及电弧噪声的方法,同时为避免电弧噪声的发生设计了两种防止荷电线沾污的荷电结构和一种窄间距收尘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性的验证和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探究了电晕及电弧噪声强度与静电除尘器运行电流、电压及电器元件的关系,研究表明电晕及电弧噪声的强度与运行电流的大小呈明显正相关,简单的限制电流大小的方法譬如增加线路阻抗、改变充电电容等不能在不影响除尘特性的前提下降低电晕噪声,抑制电弧的发生。(2)设计了一种避免电弧发生的预捕集荷电结构,实验验证了其理论的有效性,当低压预捕集网所加电压低于1 kV时能有效地减少异(负)极性颗粒物的荷电量从而减少荷电线的沾污,网-棒-弹簧荷电结构因弹簧线径无法太细,其荷电性能未能优于网-棒-钨丝结构。(3)设计一种避免电弧发生的保护荷电结构,实验验证了保护荷电结构能在有效地避免放电极污染的同时保证颗粒物荷电,正常运行时保证引导极与接地极均接地具有重要意义,引导极串联电阻的阻值的选用也不宜过大或过小。(4)设计一种窄间距收尘结构并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减小窄间距的极板间距能有效地提高除尘效率,然而也易导致击穿与爬电。因此收尘结构尽量选用小间距、低收尘电压,这样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少臭氧的产生。
二、典型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PM_(2.5)概述 |
1.1.2 室内PM_(2.5)暴露情景分析 |
1.2 国内外住宅PM_(2.5)研究现状 |
1.2.1 全球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1.2.2 我国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1.2.3 住宅PM_(2.5)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PM_(2.5)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室内外PM_(2.5)污染的防控措施现状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设计 |
2.3 样本量估算 |
2.4 调查对象 |
2.4.1 调查城市 |
2.4.2 调查家庭 |
2.4.3 调查人员 |
2.5 研究方法 |
2.5.1 住宅室内污染检测 |
2.5.2 室外大气污染数据 |
2.5.3 问卷调查 |
2.5.4 伦理审查 |
2.6 质量控制 |
2.6.1 现场检测质量控制 |
2.6.2 问卷调查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2.7.1 数据清洗 |
2.7.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调查家庭基本状况 |
3.1.2 调查住宅基本状况 |
3.1.3 调查儿童基本状况 |
3.2 住宅PM_(2.5)污染现状 |
3.2.1 总体特征 |
3.2.2 季节差异 |
3.2.3 室内采样点差异 |
3.2.4 上下风向区域差异 |
3.2.5 城市差异 |
3.2.6 区域差异 |
3.3 住宅室内外PM_(2.5)的关联性探究 |
3.3.1 住宅室内外PM_(2.5)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住宅室内外PM_(2.5)浓度比值I/O的分布 |
3.4 住宅PM_(2.5)的影响因素探究 |
3.4.1 住宅建筑特征的影响 |
3.4.2 居家烹饪行为的影响 |
3.4.3 居家生活习惯的影响 |
3.4.4 居家健康防护措施的影响 |
3.4.5 住宅环境多种因素与PM_(2.5)浓度的相关分析 |
3.4.6 住宅环境多种因素与PM_(2.5)浓度的多因素线性回归 |
3.5 住宅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症状及主诉症状的影响探究 |
3.5.1 居室PM_(2.5)儿童日均暴露剂量ADD分布情况 |
3.5.2 居室PM_(2.5)与儿童呼吸系统部分疾病既往患病情况 |
3.5.3 居室PM_(2.5)与儿童既往患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
3.5.4 居室PM_(2.5)与儿童主诉症状情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住宅居室PM_(2.5)污染现状及特征 |
4.2 住宅室内外PM_(2.5)的关联分析 |
4.3 居室PM_(2.5)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居室PM_(2.5)的健康影响分析 |
4.5 研究的创新性和不足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家庭住宅环境调查问卷及填写说明 |
附件2 儿童健康水平调查问卷及填写说明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室内空气环境研究现状 |
1.1.2 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标准要求 |
1.1.3 室内空气污染物研究必要性 |
1.2 主要空气污染物种类 |
1.2.1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 |
1.2.2 PM2.5、PM10 |
1.2.3 甲醛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行业及标准研究现状 |
1.3.2 检测和实验研究现状 |
1.3.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模拟理论基础 |
2.1 室内空气流动模拟数学模型 |
2.1.1 湍流模拟方法 |
2.1.2 雷诺时均模型 |
2.1.3 标准k-eplison模型 |
2.2 污染物扩散 |
2.2.1 菲克扩散定律 |
2.2.2 对流传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D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
3.1 CFD软件选用 |
3.2 模型介绍 |
3.2.1 案例建筑选取 |
3.2.2 模型的简化 |
3.2.3 室内材料选用 |
3.2.4 新风机组产品选型 |
3.3 数值模型的搭建与结果分析 |
3.3.1 模型搭建 |
3.3.2 网格划分 |
3.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 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1 实验方法简介 |
3.4.2 实验方案 |
3.4.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4.4 实测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送风工况下甲醛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
4.1 不同送风方式和研究对象点位确定 |
4.1.1 侧送上回工况 |
4.1.2 侧送下回工况 |
4.1.3 上送下回工况 |
4.1.4 小结 |
4.2 不同送风风速 |
4.2.1 侧送上回工况 |
4.2.2 侧送下回工况 |
4.2.3 上送下回工况 |
4.3 不同送风温度 |
4.3.1 侧送上回工况 |
4.3.2 侧送下回工况 |
4.3.3 上送下回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具布置前后甲醛分布对比分析 |
5.1 交付状态(无家具布置)下室内甲醛分布 |
5.1.1 送风风速0.3m/s |
5.1.2 送风风速0.6m/s |
5.2 监测点位空气环境对比分析 |
5.2.1 送风风速0.3m/s |
5.2.2 送风风速0.6m/s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地点选择 |
2.2 实验志愿者招募 |
2.3 环境样本采集及分析 |
2.3.1 环境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
2.3.2 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3 操作过程 |
2.4 生物样本采集及分析 |
2.4.1 生物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
2.4.2 肺功能指标检测 |
2.4.3 血常规指标采集及分析 |
2.4.4 血液炎症因子指标采集及分析 |
2.4.5 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分析 |
2.5 统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
3.1 保定市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
3.2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污染特征 |
3.3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甲醛和TVOC的污染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生物样本的影响 |
4.1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呼吸系统的影响 |
4.1.1 研究肺功能指标的意义 |
4.1.2 暴露实验期间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
4.2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
4.2.1 研究血常规指标的意义 |
4.2.2 受试者血常规水平超标情况 |
4.2.3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常规水平差异 |
4.2.4 各组受试者血常规水平之间的差异 |
4.3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体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1 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的意义 |
4.3.2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
4.3.3 各组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 |
4.4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4.1 研究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意义 |
4.4.2 暴露前后基因甲基化水平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生物样本水平的影响 |
5.1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
5.2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体氧化应激水平、DNA损伤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样本间的相关性 |
6.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指标间的相关性 |
6.2 生物样本之间的相关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建立 |
7.1 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 |
7.2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的计算 |
7.3 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计算 |
7.4 基于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分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空气污染及空气污染物 |
2.1.2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 |
2.1.3 风险因素 |
2.1.4 患病率和患病风险 |
2.1.5 发病率和发病风险 |
2.2 理论基础-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
3.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患病和发病影响的文献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设计及分析方法 |
3.2.1 数据检索策略 |
3.2.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3.2.3 文献质量评估 |
3.2.4 数据提取 |
3.2.5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特征 |
3.3.2 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分析 |
3.3.3 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分析 |
3.3.4 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4.1 主要发现及异质性来源分析 |
3.4.2 同类型研究结果比较、分析及讨论 |
3.4.3 亚组分析结果比较、分析及讨论 |
3.4.4 空气污染物增加2型糖尿病疾病风险的机制探讨 |
3.4.5 研究局限性 |
3.5 本章小结 |
4.空气污染对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空气污染对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1.4 研究质量控制 |
4.1.5 空气污染对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4.1.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讨论 |
4.1.7 本章小结 |
4.2 空气污染对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2.4 质量控制方法 |
4.2.5 空气污染对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4.2.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讨论 |
4.2.7 本章小结 |
4.3 空气污染对河南农村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4.3.3 统计分析方法 |
4.3.4 质量控制方法 |
4.3.5 空气污染对河南农村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4.3.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3.7 本章小结 |
5.讨论及政策建议 |
5.1 2011-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执行情况评价 |
5.2 PM_(10)与2型糖尿病患病及发病风险关系讨论 |
5.3 PM_(2.5)及NO_2与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及发病风险关系讨论 |
5.4 PM_1与2型糖尿病患病及发病风险关系讨论 |
5.5 PM_1与PM_(2.5)健康效应大小比较及讨论 |
5.6 空气污染影响人群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讨论 |
5.7 空气污染物与2型糖尿病传统风险因素的交互作用讨论 |
5.8 空气污染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讨论 |
5.9 研究结论 |
5.10 政策建议 |
6.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密度纤维板及其饰面板气味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气味检测方法 |
1.2.1 感官嗅觉评价法 |
1.2.2 GC-MS-O技术原理与方法 |
1.2.3 GC-MS-O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木制材料及人造板气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中密度纤维板素板气味化合物分析与气味释放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案 |
2.3.2 采样方法 |
2.3.3 GC-MS-O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MDF素板气味化合物成分及来源分析 |
2.4.2 板材厚度对MDF素板气味释放规律影响的分析 |
2.4.3 环境因素对MDF素板气味释放规律影响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贴面中密度纤维板气味化合物分析与气味释放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贴面MDF气味化合物成分及来源分析 |
3.4.2 板材厚度对贴面MDF气味释放规律的影响分析 |
3.4.3 环境因素对贴面MDF气味释放规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涂饰中密度纤维板气味化合物分析与气味释放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板材制备 |
4.3.2 采样方法 |
4.3.3 GC-MS-O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涂饰MDF气味化合物的成分及来源分析 |
4.4.2 板材厚度对涂饰MDF气味释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密度纤维板气味评价研究 |
5.1 引言 |
5.2 感官嗅觉评价法 |
5.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5.3.1 概念 |
5.3.2 本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
5.3.3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5.4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设备 |
5.5 试验方法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MDF素板气味评价 |
5.6.2 贴面MDF气味评价 |
5.6.3 涂饰MDF气味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公建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及与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生物与颗粒物污染 |
1.2.1 空气微生物来源与危害 |
1.2.2 颗粒物来源及危害 |
1.3 微生物污染及与颗粒物等相关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污染研究现状 |
1.3.2 微生物与颗粒物相关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微生物实验室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培养皿配置药品 |
2.2.2 培养皿配置设备 |
2.2.3 培养皿配制与培养方法 |
2.3 现场测试 |
2.3.1 测试设备 |
2.3.2 采样点设置 |
2.3.3 采样时间设定 |
2.3.4 采样测试方法 |
2.4 微生物计数校正及浓度计算 |
2.5 空气微生物污染评价 |
2.6 相关分析方法 |
2.6.1 正态分布检验 |
2.6.2 相关系数 |
2.6.2.1 相关系数检验 |
2.6.3 线性回归分析 |
2.6.3.1 回归系数的检验 |
2.6.3.2 方差检验 |
2.6.3.3 拟合优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建筑环境的微生物与颗粒物污染特征 |
3.1 不同建筑环境细菌污染特征 |
3.1.1 空气细菌总浓度水平 |
3.1.2 建筑内空气中不同粒径段细菌浓度分布 |
3.1.3 各场所内细菌中值直径 |
3.2 不同建筑环境真菌污染特征 |
3.2.1 空气真菌总浓度水平 |
3.2.2 建筑内空气中不同粒径段真菌浓度分布 |
3.2.3 各场所内真菌中值直径 |
3.3 不同建筑环境颗粒物污染特征 |
3.3.1 颗粒物浓度水平 |
3.3.2 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占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一建筑不同区域的微生物与颗粒物污染特征 |
4.1 同一建筑不同区域微生物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1 学校宿舍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1.1 细菌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1.2 真菌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2 地铁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2.1 细菌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2.2 真菌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3 超市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总平均浓度对比 |
4.1.4 电子城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总平均浓度对比 |
4.2 同一建筑不同区域颗粒物浓度对比 |
4.2.1 学校宿舍颗粒物浓度对比 |
4.2.2 地铁颗粒物浓度对比 |
4.2.3 超市颗粒物污染对比 |
4.2.4 电子城颗粒物污染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与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5.1 微生物与环境参数相关性分析 |
5.1.1 学校宿舍微生物总浓度与颗粒物相关性 |
5.1.2 地铁微生物总浓度与颗粒物相关性 |
5.1.3 超市微生物总浓度与颗粒物相关性 |
5.1.4 电子城微生物总浓度与颗粒物相关性 |
5.1.5 微生物总浓度与温度、湿度、CO_2相关性 |
5.2 空气微生物与颗粒物回归分析 |
5.2.1 学校宿舍细菌与颗粒物回归分析 |
5.2.2 地铁细菌与颗粒物回归分析 |
5.2.3 超市细菌与颗粒物回归分析 |
5.2.4 电子城细菌与颗粒物回归分析 |
5.3 综合分析同类建筑室内细菌与颗粒物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新装修室内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其稀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室内空气污染物概述 |
1.2.1 室内空气污染物分类 |
1.2.2 室内空气污染物特点 |
1.3 室内装修常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
1.3.1 甲醛 |
1.3.2 氨 |
1.3.3 苯 |
1.3.4 VOCs |
1.3.5 TVOC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室内装修污染研究 |
1.4.2 国内外烘焙法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现场监测实验的方法、仪器及相关标准 |
2.2.1 现场监测实验的检测方法、仪器 |
2.2.2 相关标准要求 |
3 新装住宅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内容 |
3.2.2 问卷调查结果 |
3.2.3 问卷调查中检测样本的抽取 |
3.2.4 结果分析 |
3.3 装修不同阶段室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研究 |
3.3.1 采样及布点 |
3.3.2 装饰情况 |
3.3.3 监测时间 |
3.3.4 样本A、B浓度分布规律 |
3.3.5 样本A、B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
3.4 小结 |
4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烘焙通风稀释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选取对象及检测方法 |
4.2.1 实验选取对象 |
4.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 |
4.3.2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4 烘焙法对住宅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可行性探讨 |
4.4.1 实型住宅与实验小型住宅运行烘焙通风法的差异分析 |
4.4.2 实型住宅间歇烘焙法的具体操作方案 |
4.5 建议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装修不同阶段甲醛、氨、苯、TVOC的浓度分布规律 |
附录B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8)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室内环境空气现状 |
1.1.2 当前室内空气治理技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 |
2.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过程 |
2.2 大气压环境下辉光放电可行性分析 |
2.3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机理分析 |
2.3.1 等离子体去除甲醛机理 |
2.3.2 等离子体去除其他污染物机理 |
2.4 其他空气净化技术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净化装置中电极模块的设计与放电特性研究 |
3.1 单侧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分析 |
3.2 非均匀电场下介质阻挡放电极的设计 |
3.2.1 碳纤维螺旋式电极放电特性与分析 |
3.2.2 绝缘层厚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 |
3.2.3 碳纤维螺距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 |
3.3 双侧金属片螺旋式电极放电特性与分析 |
3.4 阵列式电极模块的放电特性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净化器的整体设计与研究 |
4.1 净化器的构成及设计思路 |
4.2 初效过滤模块及等离子体电源设计 |
4.3 净化器的风道设计与流体仿真研究 |
4.3.1 不同放电模块在风道中的流体模拟分析 |
4.3.2 不同风道内的速度矢量分布与流体分析 |
4.4 尾气处理层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 |
5.1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5.1.1 空气净化实验舱 |
5.1.2 甲醛及臭氧检测仪 |
5.1.3 气体污染物发生装置 |
5.2 实验步骤及安排 |
5.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5.3.1 放电模块的放电效果检测与分析 |
5.3.2 甲醛自然衰减检测与分析 |
5.3.3 净化层去除甲醛性能检测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检测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2.4.1 收集数据 |
2.4.2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室内场所基本概况 |
3.2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3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住宅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2 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3 住宅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4 住宅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5 住宅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4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5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2 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3 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4 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5 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6 不同功能室内场所气体污染物浓度的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家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电晕及电弧噪声抑制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室内空气污染的概述 |
1.1.2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1.3 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对策 |
1.1.4 现代空气净化技术 |
1.2 静电除尘技术 |
1.2.1 静电除尘的原理 |
1.2.2 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3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研究现状 |
1.3 电晕及电弧噪声研究进展 |
1.3.1 电晕放电噪声研究进展 |
1.3.2 电弧放电噪声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2 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
2.1 电晕噪声实验系统 |
2.1.1 系统组成 |
2.1.2 测试方法 |
2.2 电弧噪声实验系统 |
2.2.1 系统组成 |
2.2.2 测试方法 |
2.3 荷电结构的验证及窄间距结构测试系统 |
2.3.1 总体实验布置 |
2.3.2 预捕集荷电结构 |
2.3.3 保护荷电结构 |
2.3.4 窄间距收尘结构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ELPI测试装置 |
2.4.2 颗粒物浓度荷电量及分级除尘效率计算 |
2.4.3 电除尘指数的计算 |
2.4.4 电晕及电弧噪声的检测 |
2.5 实验仪器 |
2.6 本章小结 |
3 电晕噪声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条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积灰对电晕放电的影响 |
3.3.2 电流电压与电晕噪声的关系 |
3.3.3 充电电容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弧噪声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针-针间距的影响 |
4.3.2 电流电压与电弧噪声的关系 |
4.3.3 充电电容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荷电结构的验证及窄间距结构的测试 |
5.1 引言 |
5.2 预捕集荷电结构的验证 |
5.2.1 低压预捕集网的验证 |
5.2.2 线-棒结构伏安特性 |
5.2.3 预捕集荷电结构的荷电特性 |
5.3 保护荷电结构的验证 |
5.3.1 保护荷电结构的荷电特性 |
5.3.2 引导极电阻的影响 |
5.3.3 接地的影响 |
5.4 窄间距结构的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典型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城市住宅居室PM2.5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 杨玉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D]. 徐子涵. 扬州大学, 2021(08)
- [3]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D]. 孟晓郁. 河北大学, 2021(09)
- [4]空气污染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实证分析[D]. 刘菲菲. 武汉大学, 2021(02)
- [5]中密度纤维板及其饰面板气味释放特性研究[D]. 董华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公建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及与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D]. 张翠林.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新装修室内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其稀释实验研究[D]. 宿莉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D]. 翟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吴浩岚.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家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电晕及电弧噪声抑制对策的研究[D]. 刘立翠.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