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甜甜[1](2021)在《北宋版本集録》文中指出北宋时期,雕版印刷的普及和繁荣使得大量刻本文献问世。北宋刻本在书籍装帧和版式风貌上均独具匠心,堪称印本之典范。自明末以来,藏书家和版本学家多推崇北宋旧刻,精选北宋本爲校勘底本,探讨北宋本的外在形制之美。北宋版古籍已被公认爲“善本”之精品。长期以来,由於北宋版刻存世极少且零星分散,人们对它其的研究多限於单刻本的研究或由南宋以来的覆刻北宋本来推知北宋刻本面貌。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发现的北宋刻本的问世,国内外各级收藏机构所藏北宋古籍书影图録的公开化,再加上北宋大藏经、单刻佛道二经及多仿北宋版式的辽代版刻古等典籍,中外学者们对其已有充分研究,爲北宋古籍版本撰写集録成爲可能,这将对我们考察雕版印刷兴盛期的版本形制以及构建起中国古籍版刻史有重大学术意义。本文将现存中外可见的22部北宋版古籍按四部分类法归类,并将北宋佛教文献和道教文献于经史子集之外单独归类,尽可能找全现存北宋版古籍书影图版,并分别选取3-5张典型页作爲图録,对该书做偏重於版本方面的考察,撰写出集録。集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简要介绍北宋版古籍的馆藏机构、作者、内容性质、创作时间及前人着録情况。2.依据书影图録并参考中外学者对北宋古籍版式特征的描述,将其按照装帧、边栏、行款、书口、纸张、墨色、字体、刻工、避讳、藏书印、题跋、牌记等版式构成要素依次归纳整理北宋版式特徵;3.结合版式特徵和中外学者研究成果,考察北宋古籍的版本源流、刊刻时地及刊刻机构。4.列举学者们的观点分歧之处,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结语部分是在前章工作的基础上,对北宋版古籍的版式特徵做更爲细致的归纳,旨在揭示从卷轴装到册页装书籍的转变过程和探讨北宋版古籍的版式特徵是否有规律可循,并纠正以往学界对北宋版本形制某些错误或不全面的认知。本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搜集北宋版古籍最爲齐全。爲总结北宋古籍整体版式风格,揭示构成北宋版刻整体的各个部分内在联系提供可靠保证。2.以古籍的书影图版和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爲获取北宋版本信息的主要来源,归纳总结北宋古籍版式特徵。3.列出和比较了不同学者对同一部或同一类北宋本的研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观点;4.系统梳理了现存北宋版古籍版式情况,便於今後学界的研究和利用。
王域铖[2](2020)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藏书机构之一,在其浩瀚的藏品当中,包括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国古代文献中最着名的当属敦煌文献,含汉文文献、藏文文献以及龟兹、西夏文文献等。除敦煌文献外,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收藏了丰富的汉文古籍(以下简称汉籍)。古恒(1865-1935)是法国外交家、东方学家。20世纪前期,古恒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手稿部编定过《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该目录将Chinois 1-9080分为21个一级分类,其中18个分类有若干二级分类,着录各书的典藏号、题名、作者及生卒年、序跋作者及年份、版本、卷数、图书开本大小、精装合订本册数、之前的典藏号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所着录汉籍的研究非常欠缺。本论文是学界首次对古恒目录及相关汉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推动学界对该目录及相关汉籍的了解与进一步研究。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意义,回顾我国域外汉籍研究的整体情况,认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相关整理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并简单论述法国汉学及汉籍的基本状况。上编为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初探,总论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的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分析该目录的着录内容、分类特点,论述该目录所着录汉籍的价值、来源等。古恒根据这批汉籍的具体情况,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使用西方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在分类设置方面,古恒更多地考虑分类的合理性,而对各类之间的平衡性并不在意。这批汉籍中,佛教类着作最多,其次是天主教相关着作,其中有不少比较罕见、珍贵的资料。这批汉籍的来源比较广泛,主要通过传教士、学者、商人及士兵流传到法国。中编为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着录汉籍善本书志,选取部分出版时间较早或者比较稀见的汉籍,逐一考论,详细着录各书的文献学信息,对相关版本信息尤加注意,加以考辩,并论述版本着录的依据,试图清晰地反映各书的文献学特点。在此部分论文中,广泛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见,订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如在关于韩霖《铎书》的考证中,纠正了陈垣对书中墨钉的论述,并对刻书年做出了自己的推断。论文还大量订正了《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着作的错误,如根据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见《五经类编》,订正了相关目录着作中此书有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二十九年刻本的着录。此外,论文中的部分研究补充、完善了学界此前的相关结论。下编对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说文长笺》刘凝批注进行了研究,考证批注的时间及流传经历,将批注概括为总体评价、六书研究、体例说明、补充材料、补充释义、注释、订正等七个方面,凸显刘凝文字学尤其是六书研究的成就。
吴戈[3](2019)在《民国《海南岛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区域性的历史研究而言,地方志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来源。就海南民国初期至日据之前这一段时期的研究而论,《海南岛志》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其资料丰富,全面,详实,亦多为后世研究所引用,本论文就《海南岛志》的流变,做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整理版本的变化过程,分析史料来源,明确其史料价值,对比其它地方志,探明着作特征,给予合理评价。《海南岛志》主要有四个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尤属神州国光社1933年本及收录于《海南地方志丛刊》的点校本价值最高,点校本目前已经为使用范围最广的通行本,但很多读者并不容易了解到,这一版本实际已经对1933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原本有多处改动,与原文已有相当多的出入。上述改动包括繁体字改为简体字;重新断句;并对民国原本在某些错误上作了更正,同时,这些改动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文字、断句、名称、统计等皆有错误,而所做之修改,书中并未作出应有注释,以此会误导读者。《海南岛志》中大部分内容来自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图表,占据全书的五分之二,《海南岛志》的交通部分,其中的大量数据与图表基本来自于《琼崖公路汇报》;林业部分来自于《琼崖建设月刊》;《调查琼崖实业报告书》是为《海南岛志》港湾记载之来源;沿袭旧志也是重要史料来源,如《琼山县志》《道光琼州府志》等,另萨维纳的《海南岛志》、黄强的《五指山问黎记》亦为其资料来源。《海南岛志》在海南“旧方志”体系中承上启下,在《海南岛志》成书之前,民国海南地方志的编纂体例多沿于旧志,《海南岛志》在编纂体例上有了重大的创新,其明显突破了旧志体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新编方志体例的设置,引进西方教科书中“章节体”的表现形式用于志书的编修,并在编纂侧重点上,明显区别于旧志,其成书之后,各地方志的编纂多借鉴于《海南岛志》,可以看出《海南岛志》对民国海南地方志编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植霞[4](2018)在《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及组织损伤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和组织损伤机制,本研究选用270日龄产蛋山麻鸭80只,随机分为常温组和高温组,给予高温组9 h/d和24 h/d的高温处理。实验共58d,其中d 1d 7为无热应激,d 8d 37为9 h热应激,d 38d 58为24 h热应激。研究蛋鸭的产蛋性能、饮水、料耗、蛋品、卵泡发育、相关激素水平、基因表达量、免疫相关因子水平和组织损伤,重点研究Gn IH、HSP90、HSP70及NLRP3等因子的变化。35℃高温能通过暂时影响内分泌和卵泡发育进而影响产蛋性能,促进饮水和料耗;对蛋品无明显影响;24 h高温应激21 d极显着升高了血清FSH、LH和P4浓度(P<0.01),对T3和T4无影响;GnIH、GnRH、VIP、CHR和PRLmRNA表达量在9 h热应激1d后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和P<0.01),在d 37和d 58时无明显的差异,FSH mRNA表达量在d 37和d 58时高于常温组但无显着性差异。35℃高温30 d对蛋鸭肝脏造成了炎症反应、降低了十二指肠和空肠肠绒毛长度,对脾脏无影响;高温对血液TP、ALB和GLB无明显的影响,但逐渐减低TP含量;高温显着提高了d 37时血清SOD浓度(P<0.05),但对MDA无明显影响;高温极显着降低了d 8时AKP和d 37时GOT活力(P<0.01),对TC、TG及GPT无显着影响;对血清炎症因子IL-18无显着影响,但在d 37显着提高了IL-1β的含量(P<0.05);35℃高温造成了肝脏和脾脏的HSP70、脾脏IL-6、十二指肠的ASC、IL-18在d 1时与常温组相比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5和P<0.01),脾脏的IL-8在d 8时显着升高,在d 58极显着降低,其他指标在三个组织中均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35℃高温能暂时性影响蛋鸭产蛋性能,对肝脏造成了一定的炎症损伤,对肠道和脾脏无影响,但降低了肠绒毛长度。
黄泷一[5](2016)在《大陆法系的物权类型封闭原则:历史、演变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物权类型封闭原则是较为年轻的物权法原则,产生于19世纪的潘德克顿法学,并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影响欧陆各国以及东亚地区,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规范表达模式。从物权类型封闭原则的本体来看,它仅仅是限制当事人的形成自由,并没有限制物权类型的法律渊源。物权法定原则,是物权类型封闭原则在东亚的特殊表现形态,随着习惯法和判例法在东亚各国被承认为物权类型的法律渊源,物权法定原则已经向物权类型封闭原则回归了。在外部体系方面,物权类型封闭原则是物权法自治性观念的逻辑衍生物;在内在价值目标方面,该原则的目的在于促进财产流通,统一所有权确保了物的可流通性,他物权类型封闭使信息标准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当然,在公示制度和信赖保护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他物权类型封闭的重要性已经大幅下降了,但统一所有权对财物可流通性的维护作用仍然无法被替代。是否改采他物权类型开放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
王晨[6](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指出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周瑾锋[7](2016)在《唐宋笔记小说硏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古代小部研究领域,肇记小说历来较少受到嗣注,有限的关注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未能给予其独立的文学视角的研究,即大多还停留在迥逞的研究,没有从笔记小说本身的文体学或理论批评角度展开。在唐宋小说研究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笔记小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唐代小说研究一直以傅奇为主流,而宋代的小说研究重点也是以括本为主的白话小说,笔记小说虚於次要地位。唐宋两代在文化上高度繁荣,在笔记小说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准,其中唐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重要过渡陪段,宋代是肇记小说走向成熟、繁荣的陪段,唐宋两代的笔记小说理应成为笔记小说乃至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是关於唐宋笔记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关注唐宋笔记小说的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前唐宋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大致了解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创作、传播、批评等情部沉,有助於我封唐宋小说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对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小说总体格局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本论文涉及了一些笔记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关於“小说”、“笔记”、“笔记小说”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仍然处於模糊含混的状态,有待於进一步的厘清和规范。唐宋两代作为笔记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笔记”或者“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观念上有哪些继承和燮化发展也有待於作过一步的梳理。其次,本论文将涉及唐宋时期笔记体小说的多个方面,对笔记体小说的撰述背景、撰述意图、撰述方式、命名方式、目录着录等方面过行探封,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的创作、传播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关於小貌文体的研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傅奇体、话本体、章回体都己经有了专门的论着,得到了学界的承认。而“笔记体”这一称谓在学界还存在较大学议,本论文作为对唐宋笔记体小说的研究,势必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笔记小说作一番梳理,以期对笔纪小说的体制、叙事、审美方面的特徵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第四,本论文在输述的遇程中,不但注意到唐宋笔记小说在创作和文体规范的延续性、一致性,也兼顾到了差异性,即因唐宋雨代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笔记小说在观念、创作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文体上的差异。最後,本论文在材料的挖掘上,将立足於已有的材料基础,尽可能有所扩展,将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材料纳入到研究的范围内,加以关注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观点新结论。
耿春亮[8](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认为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着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毋燕燕[9](2015)在《《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是目前《礼记》研究领域中稍显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礼记》自汉代成书后,所收录的46篇中又有23篇从中析出单篇别行,因为这些篇目出现单篇别行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寡以及存世情况差异较大,本文便选取《礼记》中的《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五篇单篇别行较多的篇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学术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在整理、校勘、考辨文本文献的同时,以期在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视野下对《礼记》单篇别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有深刻地认识。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引言主要对《礼记》单篇别行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作以说明。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檀弓)单篇别行研究》,通过考察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着作的类型、存佚、着录情况、内容特色,发现《檀弓》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维系着儒家的伦理纲纪,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及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在《礼记》成书后仍单篇别行的主要原因。此外,从《檀弓》单篇别行文本的类型中我们看到了《檀弓》如何从儒家经典文本向文学文本、文章学范本转化的轨迹。第二章《(王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王制》单篇别行现象的考察,发现《王制》单篇别行多出现在清代,且与清代的政策改革密切相关,为清代政治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第三章《(月令>单篇别行研究》,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月令》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月令》所载的四时模式构成了华夏思想文化的根基,其时间观念不仅对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人类的世俗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并集中体现了儒家对“时”的思考。第四章《<深衣>单篇别行研究》,主要是对历代《深衣》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出现原因与价值的研究,发现深衣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服饰含义之内,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尚礼重德的文化符号,成为儒者德行的象征。第五章《<投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投壶》单篇别行现象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即使是休闲的游艺活动也格外强调礼法的尊卑有序。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则在前五章的研究基础上,整体论述《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突出《礼记》在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附录“《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与“近四十年以来《礼记》研究现状”,分别梳理了《礼记》其他篇目的单篇别行情况以及近四十年以来学术界关于《礼记》研究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虽为附录,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王良青[10](2014)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是在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其后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但是其实践却是始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早期的中国知识精英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当前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命题已经展开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深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及其发展壮大中的意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执政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全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和正文的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理论和现实的意义,选题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相关概念的的界定及历史考查。第一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主客观条件,以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第二章论述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第三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第四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以下特点: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第五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版本集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凡例 |
第一章 经部之属 |
一、《唐玄宗御注孝经》 |
二、《新雕入篆説文正字》 |
三、《礼部韵略》 |
四、《广韵》 |
第二章 史部之属 |
一、《通典》 |
二、《史记》 |
三、《汉书》 |
四、《後汉书》 |
第三章 子部之属 |
一、《蒙求》 |
二、卜筮书 |
三、《姓解》 |
四、《长短经》 |
五、《中説注》 |
六、《释氏六贴》 |
七、《齐民要术》 |
八、《重广会史》 |
九、《吕观文进庄子义》 |
十、《新雕中字双金》 |
十一、《绍圣新添周易神煞历》 |
第四章 集部之属 |
一、《文选》 |
二、《范文正公文集》 |
三、《杭州西湖昭庆寺结净社集》 |
第五章 佛经之属 |
一、《开宝藏》 |
二、《崇宁藏》 |
第六章 道经之属 |
一、郭象注《南华真经》残卷 |
二、宋或金刻本《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説救苦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 辽代刻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初探 |
一、《古恒目录》着录内容及分类 |
二、《古恒目录》着录汉籍概况及价值 |
三、《古恒目录》着录汉籍来源 |
中编: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着录汉籍善本书志(部分) |
凡例 |
经部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下编: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说文长笺》刘凝批注研究 |
1 刘凝批注《说文长笺》及流传考 |
2 刘凝批注内容 |
3 刘凝批注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民国《海南岛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 相关定义 |
第一章 《海南岛志》的编纂背景 |
一 《海南岛志》成书的历史背景 |
(一)1926-1931 年的海南时局 |
(二)《海南岛志》编纂的政治目的 |
二 历代海南地方志的编纂 |
(一)民国之前海南地方志的编纂 |
(二)民国前期“修志热”与民国时期海南地方志的编纂 |
三 《海南岛志》的编纂者及出版机构 |
(一)总纂陈铭枢及其编纂委员介绍 |
(二)神州国光社 |
第二章 《海南岛志》的版本整理与研究 |
一 《海南岛志》的排印本 |
(一)神州国光社1933 年本 |
(二)《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 |
二 《海南岛志》的影印本 |
(一)《中国地方志集成·海南府县志第2 辑》2001 年本 |
(二)《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琼州府部第7 辑》2009 年本 |
(三)北京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5 年本 |
三 《海南岛志》的日译本 |
(一)台湾总督府热带产业调查会1936 年本 |
(二)《改订海南岛志》1941 年本 |
四 其它非正式出版物 |
第三章 《海南岛志》的排印本比较研究 |
一 版本内容的差异 |
(一)《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的技术性处理 |
(二)《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的内容变化 |
二 错误及争议问题 |
(一)图表数据问题 |
(二)文字错误问题 |
(三)改动原文问题 |
(四)内容删节问题 |
(五)断句标点问题 |
三 《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的评价 |
(一)《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的文献价值 |
(二)《海南地方志丛刊》2004 年本的缺陷 |
第四章 《海南岛志》的史料来源研究 |
一 来自官署档案及杂志的资料 |
(一)《琼崖公路汇报》 |
(二)《琼崖建设月刊》 |
(三)其它档案与资料 |
二 来自旧方志中的资料 |
(一)全岛性志书 |
(二)县志 |
三 引自当时其它着作的资料 |
(一)萨维纳《海南岛志》 |
(二)黄强《五指山问黎记》 |
四 来自实地调查的资料 |
第五章 《海南岛志》的整体评价 |
一 《海南岛志》的编纂特征 |
(一)编纂体例的创新 |
(二)编纂内容的变化 |
二 《海南岛志》对民国海南方志的影响 |
(一)《海南岛志》对《海南岛新志》的影响 |
(二)《海南岛志》对《琼崖志略》的影响 |
三 《海南岛志》在海南旧方志体系中的作用 |
四 《海南岛志》因时代局限而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及组织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热应激对禽类产蛋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
1.2 热应激对动物组织的损伤机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热应激对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
3.2 热应激对组织损伤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热应激对产蛋性能及蛋品的影响 |
4.2 热应激对组织损伤及炎症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
5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已有研究之概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背景 |
第一节 史家情怀与知识主义 |
一、实录与动态——史家情怀 |
二、博物与求知——知识主义 |
第二节 宗教情怀——翰迥报应、求仙长生 |
一、佛教——论迥报应 |
二、道教——求仙长生 |
三、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唐宋笔记小说 |
第三节 三教的融合与世俗化 |
一、三教的融合 |
二、三教的世俗化 |
第四节 民间宗教与信仰 |
一、鬼神精怪与命定思想 |
二、南方文化 |
第五节 商业、城市化及出版印刷的影响 |
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意图 |
第一节 资治体、寓劝诫 |
一、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影响 |
二、时代变迁之要求 |
三、箴规与辅教 |
第二节 广见闻、补史阙 |
一、广见闻 |
二、补史阙 |
第三节 资谈笑、助谐谑 |
一、笑话、谐谑与娱乐 |
二、剧谈与娱乐 |
三、滋味与娱业 |
第四节 其他意国及宋人的新燮 |
第三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与命名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 |
一、笔记小说的着述方式 |
二、笔记小说的取材方式 |
三、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方式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命名 |
一、唐宋笔记小说命名基本情况 |
二、唐宋笔记小说小说命名的理论内涵 |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徵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体制特徵 |
一、标题 |
二、分类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徵 |
一、叙事与虚构 |
二、从口传到书面 |
三、程式化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审美特徵 |
一、体制风貌与审美 |
二、撰述状态与审美 |
三、案头与审美 |
余论 |
附录一:唐宋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官方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的着录情况 |
二、《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着录情况 |
第二节 私家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郡齐读书志》的着录情况 |
二、《直齐书录解题》的着录情况 |
第三节 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形成的原因 |
一、四部分类法与笔记小说之着录 |
二、笔记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四部之关系 |
附录二:唐宋笔记小说序跋辑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後记 |
(8)《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
2.1.1 《晨钟》的创刊 |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
4.3 余论:时人评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单篇别行——《礼记》研究的另一维度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植弓》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檀弓》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二章 《王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王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月令》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四、“月令体”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四、“月令体”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月令》单篇别行原因与价值 |
一、《月令》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月令》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四章 《深衣》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及价值 |
一、《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深衣》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投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以“投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以“投壶”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投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礼记》单篇别行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 |
附录二:近四十年《礼记》研究现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选题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现实依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观点简介 |
四、相关基本概念 |
(一)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
(二) 马克思主义者概念及其判断的标准的历史考察 |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必要性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件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念 |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爱国情怀 |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条件 |
(一) 探索的理论依据 |
(二) 探索的文化基础 |
(三) 探索的语言载体 |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需要 |
(三) 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
(四) 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
第二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
一、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一) 唤起民众的重要性 |
(二) 唤醒民众的方法 |
二、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
(一) 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平事迹 |
(三)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三、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出版期刊客观有利条件 |
(二)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下出现了出版、发行期刊的热潮 |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期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
四、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
(一) 与实用主义代表胡适的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 |
(二) 与张东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 |
(三) 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五、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 |
(一) 成立各种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开设工人补习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马克思主义进课堂 |
六、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相关纪念活动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三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
一、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一) 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作用 |
(二) 利用各种形式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
(三) 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
(一) 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二) 方法手段与农民特点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
(三) 解放农民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
三、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
(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
(二) 党的组织的发展壮大 |
第四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一) 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 |
(二) 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 |
(三) 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 |
(二) 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 |
(三) 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 |
(四) 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
第五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
一、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 |
(一)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
(二)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
(一) 与时俱进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二) 引导大众有效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
三、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一) 针对不同受众对象,釆用不同的方法措施 |
(二) 在宣传的手段,要把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结合起来 |
四、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
(一) 执政的组织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二) 执政的理论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
(三) 执政的群众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群众基础 |
(四) 依托执政的人力资源建立支稳定优秀的宣传队伍 |
(五) 执政的历史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 |
(六) 执政的经济资源为大众化提供物质保障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
后记 |
四、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版本集録[D]. 王甜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法国国家图书馆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及着录汉籍研究[D]. 王域铖. 山东大学, 2020(09)
- [3]民国《海南岛志》研究[D]. 吴戈. 海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热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及组织损伤的影响[D]. 黄植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5]大陆法系的物权类型封闭原则:历史、演变与启示[J]. 黄泷一. 私法, 2016(02)
- [6]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D]. 周瑾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
- [9]《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D].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10]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D]. 王良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