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护技术研究与进展

再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护技术研究与进展

一、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香英,黄定华[1](2021)在《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10年国外对太空探索中人身健康与安全的研究多集中在失重生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上,有关在微重力条件下人体发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空间运动病等生理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中国空间探索和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研究逐渐加速,在航天重力生理学、航天员医监医保、物理化学再生式环境控制医保和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涉及空间人类安全与发展的相关课题上,中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在针对失重性骨丢失开展的分子医学研究中,针对microRNA-214小核酸分子开发了治疗药物,成功减缓了模拟失重和增龄导致的成骨能力下降以及骨丢失速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了重要医学保障。

程振敏,魏源送[2](2020)在《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的再生利用是可再生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环控生保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的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均使用物化原理实现部分水的再生。为了不断完善物质闭合度近乎100%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以开展更为长久的载人航天活动,世界各国开展了一系列结合生物技术的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对环控生保系统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从地面研究和空间实际应用情况两大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发展。基于对当前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环控生保系统水管理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焦赟仪[3](2020)在《吸附—膜蒸馏组合工艺处理环控生保系统尿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深空探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是空间站和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必然需求,水处理与再生系统成为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关键组成之一。尿液是空间站中重要的废水源,其有机物含量高、盐度高、处理难度高。因此,在载荷和空间严格的限制下,它的处理与回收具巨大的挑战性,开发针对尿液废水的回收处理技术对长期载人航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鲜尿液为研究对象,选用活性炭、铁氧化物对对尿液进行吸附预处理,采用膜蒸馏(MD)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活性炭与铁氧化物协同吸附的性能及吸附机理;考察MD处理效果及长期运行性能,探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MD的膜污染形成机制,并提出有效的膜污染控制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新鲜尿液污染物浓度高,易发生水解,随时间的增加,TN、PO43--P、TP浓度均显着下降,而NH4+-N、pH和电导率均上升。pH为2酸预处理可维持尿液中TN、NH4+-N、PO43--P、TP、pH和电导率等的稳定,能够有效防止尿液水解,减少NH4+-N挥发及沉淀的生成。(2)吸附尿液的性能为椰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其中椰壳炭对TOC、PO43--P、TP、NH4+-N和TN的去除率可达35.02%、8.17%、11.98%、39.42%和14.79%。铁氧化物对P的去除效果好,去除率提高了14%,且酸预处理可进一步提升P的去除效果,去除率提高9.29%,但在酸性条件下,对有机物和NH4+-N的吸附能力有所下降;有机物的削减主要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及尿素的分解所致;N去除的主要是由于鸟粪石的沉淀所致;P削减的主要原因为铁氧化物表面的羟基位点吸附和鸟粪石沉淀,酸性条件可促进铁氧化物和PO43-发生质子化过程。(3)α-Fe2O3与活性炭协同吸附尿液污染物的效果显着,铁炭比为0.6时,尿液中TOC、PO43--P、TP的去除率分别为39.51%、71.03%和76.79%。α-Fe2O3/椰壳炭对TOC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主要受扩散速率控制,对PO43--P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Elovich模型,且对TOC和PO43--P的吸附均可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TOC和PO43--P均符合Redlich-Peterson吸附等温线模型。酸性预处理有利于协同吸附过程对PO43--P的吸附,不利于对有机物的吸附。α-Fe2O3/椰壳炭对CDOM类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72.16%,酸性条件主要减少了其对酪氨酸类芳香蛋白质、色氨酸类芳香蛋白质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吸附。(4)尿液MD过程在24h内膜通量会显着下降,增加预处理可提高膜通量,并延长MD过程稳定运行的时间。经过50h的运行,膜通量可维持稳定,膜通量为活性炭>α-Fe2O3/活性炭>单独MD>陶瓷膜。MD对盐离子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PO43--P和TP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TOC去除率可达96%以上。α-Fe2O3/活性炭-MD组合工艺处理效果最佳,脱盐率为87%90%,TOC和TP去除率均可达99%。(5)MD尿液过程中膜污染同时存在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无机污染主要为Na、Mg、P、Ca盐类结垢,有机污染主要为酪氨酸类芳香蛋白质、色氨酸类芳香蛋白质、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污染在门水平上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主要为中华芽孢杆菌Sinibacillus、Vagococcus、芽孢杆菌Bacillus等。酸洗液和碱洗液分别可有效去除膜表面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预处理可减少P、Mg、Ca等无机盐类污染,其中α-Fe2O3/活性炭吸附可减少P的效果最佳。

吴志强,高峰,邓一兵,卞强,董文平,刘向阳,周抗寒,李英斌,赵成坚[4](2018)在《空间站再生生保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长期载人飞行,必须研发再生生保技术。再生生保系统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至关重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实现航天员代谢废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吸附剂的循环使用,可以降低载人航天器长期在轨的运行费用。本文回顾了国外再生生保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述了我国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总体方案,重点从电解制氧、CO2去除、微量有害气体去除、水处理和尿处理等五方面阐述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最后,对我国再生生保技术的空间应用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5](2018)在《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医学工程学是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基础学科,为我国载人航天实现里程碑跨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概述了航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平台体系和近10年来的重要成果,提出了后续发展展望。

宋鹏飞,侯建国,王秀林,张瑜,姚辉超[6](2017)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在载人航天器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碳甲烷化(Sabatier反应)是载人航天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中空气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也是焦炉气甲烷化和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流程中最后一级反应器主要进行的化学反应.化工行业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化,尤其是针对高纯度二氧化碳的甲烷化技术,与载人航天用Sabatier技术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通过对Sabatier技术工艺、催化剂和关键设计的总结,对比分析应用于两个不同领域的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在工艺流程、催化剂和反应器方面的差异,借鉴工业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经验,提出载人航天用Sabatier技术可能的优化方向.

齐玢,果琳丽,张志贤,李志杰,闻佳,叶培建[7](2016)在《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天医学工程问题关系到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人员生存及健康。文章从人员长期生存的生命保障、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人员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人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为后续深入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参考。最后,以载人月球基地任务为案例,提出了生命保障、变重力防护、辐射及月尘防护、生理及心理健康监测及维护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张志远,张付申,张聪聪,魏源送,王亚炜,周抗寒,艾为党[8](2014)在《载人航天器中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航天任务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距离越来越远,补给发射费用最终将成为难以承受的巨额开支。因此,研发以物理化学及生物再生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载人航天器中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我国载人航天中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永健[9](2014)在《盐溶液低压旋转加热蒸馏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必要前提,其中关于尿液废水的回收处理难度最大且最关键。目前国际上针对尿液分离技术有热电膜分离技术和蒸汽压缩蒸馏技术。本文选取蒸汽压缩蒸馏装置为研究对象,应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蒸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清晰地描述该现象的规律与特性积累相关经验,并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可视化实验对旋转蒸发仪内部流体的流动以及液膜形成进行分析,观察不同转速工况下,液位高度、蒸馏烧瓶倾斜角度对溶液铺展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位高度越高溶液铺展范围越大,高转速下流体湍流波动越剧烈;倾斜角度越大液膜铺展越大,综合比较选定70°为最佳倾斜角度,进行蒸馏实验。配置与尿液相同比例的盐溶液进行蒸汽压缩蒸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转速、浓度是影响溶液蒸汽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对其影响比较明显,在35℃-60℃的温度范围内,脱水率达94.54%-95.89%,转速对其影响较小,不同转速脱水率增幅仅在0.2%范围内波动,浓度对分离效率具有制约作用,随着浓度增加脱水率减少。利用两相流模型并结合相变模型对实验部分蒸馏烧瓶内溶液的流动以及传热传质现象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不同壁面加热温度、烧瓶旋转速度、液位高度、倾角变化对蒸馏过程的影响。壁面加热温度对蒸馏过程溶液平均温度影响比较显着,壁温升高促进热传递过程,提高了蒸馏效率;转速以及倾角变化对流动形态产生影响,改变了溶液扰动以及受热面积,进而改变了传热,最终影响了溶液蒸馏的进行;升高液位高度会降低热传递的速率,最终导致蒸馏效率的降低。倾角变化不仅影响自由液面表面积大小,对流动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倾角变大,增加了溶液的扰动,传热现象明显,蒸馏效率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空间站环控生保技术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方法进行尿液分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王开强,张柏楠,王悦,刘欢,武江凯,李志海[10](2014)在《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美国基于"猎户座"飞船的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概要方案进行了描述,包括探测器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和飞行方案等内容。从速度增量、目标星引力等方面,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并与载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以及无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建议,包括目标星选择、载人飞船系统设计等。讨论了其所涉及的推进、星际飞行安全保障、小行星表面行走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载人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二、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失重生理效应影响
    1.2 空间辐射效应影响
    1.3 太空环境对人体近日节律的影响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航天重力生理学与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
    2.2 航天员医监医保
    2.3 物理化学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
    2.4 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3 结论

(2)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控生保系统国内外发展历程
2 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2.1 地面研究
    2.2 空间实际应用进展
3 结语

(3)吸附—膜蒸馏组合工艺处理环控生保系统尿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尿液处理技术研究的进展与应用
        1.2.1 环控生保系统中尿液处理技术
        1.2.2 新型尿液处理技术
    1.3 吸附在尿液处理中的应用
        1.3.1 活性炭吸附在尿液处理中的应用
        1.3.2 铁氧化物协同活性炭在尿液吸附中的应用
    1.4 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中的应用
        1.4.1 低压膜分离技术
        1.4.2 高压膜分离技术
        1.4.3 电渗析(ED)
        1.4.4 膜蒸馏(MD)
        1.4.5 正渗透(FO)
    1.5 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活性炭吸附尿液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尿液性质变化研究
        2.3.2 活性炭吸附尿液的性能研究
        2.3.4 铁氧化物吸附尿液的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性炭-铁氧化物协同吸附尿液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铁炭比对吸附的影响
        3.3.2 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3.3.3 吸附等温线
        3.3.4 吸附动力学
        3.3.5 荧光溶解性有机物(CDOM)的去除效果
        3.3.6 SEM-EDS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膜蒸馏深度处理尿液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度对MD的影响
        4.3.2 不同预处理-MD处理尿液的稳定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MD膜污染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膜污染表面形貌及组成
        5.3.2 洗脱液有机物成分分析
        5.3.3 清洗后表面形貌及组成
        5.3.4 ATR-FTIR
        5.3.5 微生物群落组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空间站再生生保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再生生保技术发展现状
    1.1 国际空间站再生生保技术研究进展
    1.2 欧洲研究概述
    1.3 日本研究概述
2 中国再生生保关键技术研究
    2.1 中国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总体方案
    2.2 空间站电解制氧技术
    2.3 空间站再生式CO2去除技术
    2.4 空间站微量有害气体去除技术
    2.5 空间站水处理技术
    2.6 空间站尿处理技术
    2.7 技术工程化研究
3 对我国再生生保技术空间应用的思考
4 结语

(5)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2 学科特点
    2.1 任务牵引特性
    2.2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2.3 医工结合特色
    2.4 学科目标明晰
    2.5 坚持系统论为指导
3 近十年主要进展
    3.1 发展了面向长期飞行的医学研究技术方法体系
        3.1.1 航天员选拔训练标准与方法不断扩展完善
        3.1.2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研究为空间站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基础
        3.1.3 面向长期飞行的特色实施医学体系日趋完善
        3.1.4 发展了面向长期驻留的健康监测新技术
    3.2 突破了系列重大关键技术, 全面提升了在轨安全、生活保障能力
        3.2.1 新一代环控生保技术获得新突破
        3.2.2 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功能性能全面提升
        3.2.3 风味丰富的长保质期食品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3.3 航天环境医学和工效学为保障载人航天器适人性做出新贡献
    3.4 学科研究能力日益增强, 实施了系列开创性大科学试/实验
    3.5 通过多次载人飞行, 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在轨实验数据, 深化了对人的认识
        3.5.1 生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3.5.2 健康监测与心理支持技术研究
        3.5.3 人在空间的能力研究
    3.6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新突破
    3.7 建设完善了地基试/实验平台, 发展了学科方法体系
4 展望
    4.1 利用空间站平台, 获取新发现积累新知识
    4.2 面向载人深空探测, 加强学科前瞻性研究
    4.3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 积极吸纳并发展新技术
    4.4 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推动学科深入发展
5 结语

(7)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人员生存及健康保障问题分析
    1.1 人员长期生存生命保障问题
    1.2 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问题
    1.3 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问题
    1.4 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问题
    1.5 心理健康问题
2 问题解决思路
    2.1 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研究
        2.1.1 植物栽培技术
        2.1.2 动物饲养技术
        2.1.3 废物处理技术
    2.2 变重力生理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
        2.2.1 不同重力水平下生理效应研究
        2.2.2 变重力效应防护技术
        2.2.3 人工重力生成与评价技术
    2.3 地外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研究
        2.3.1 辐射生物效应与风险评估技术
        2.3.2 辐射监测与防护技术
        2.3.3 行星表面复合型防/除尘技术
    2.4 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技术研究
        2.4.1 在轨健康监测技术
        2.4.2 航天医学处置技术
    2.5 心理健康监测与维护技术研究
3 载人月球基地案例分析
    3.1 生命保障系统方案
    3.2 变重力生理效应防护方案
    3.3 辐射及月尘环境防护方案
    3.4 生理健康监测与维护方案
    3.5 心理健康监测与维护方案
4 结束语

(8)载人航天器中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2 生物处理方法
2 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
3 我国载人航天器中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展望

(9)盐溶液低压旋转加热蒸馏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符号表
1 引言
    1.1 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载人航天领域人在空间生存存在的问题
        1.2.2 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的影响和重要性
        1.2.3 蒸汽压缩蒸馏技术的影响和重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尿液废水处理技术
        1.3.2 蒸馏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1.3.3 蒸发蒸馏流态理论研究
    1.4 选题意义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旋转蒸馏实验系统设计与建立
    2.1 实验系统简介
    2.2 主要仪器设备参数
    2.3 旋转蒸馏实验方案
        2.3.1 流型可视化研究
        2.3.2 蒸馏分离实验研究
    2.4 旋转蒸馏实验步骤
    2.5 旋转蒸馏分离特性计算公式
    2.6 本章小结
3 旋转蒸馏实验研究
    3.1 实验工况
        3.1.1 液体流动形态影响因素研究工况
        3.1.2 蒸馏实验温度变化工况
        3.1.3 蒸馏实验浓度变化工况
        3.1.4 蒸馏实验转速变化工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流动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3.2.2 温度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3.2.3 浓度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3.2.4 转速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旋转蒸馏数值模型
    4.1 引言
    4.2 多流体数学模型
        4.2.1 基本方程
        4.2.2 多相流湍流模型
        4.2.3 相间传输模型
        4.2.4 自由表面数学模型
    4.3 模型建立
        4.3.1 数值模型确定
        4.3.2 几何模型
        4.3.3 网格划分
        4.3.4 网格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旋转蒸馏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拟工况及相关参数
    5.2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比较
    5.3 加热温度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5.3.1 加热温度与溶液温度的关系
        5.3.2 加热温度对液面面积的影响
        5.3.3 加热温度对相变率的影响
    5.4 旋转速度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5.4.1 旋转速度与液面平均温度的关系
        5.4.2 旋转速度对液面面积的影响
        5.4.3 旋转速度对相变率的影响
    5.5 液位高度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5.5.1 液位高度与液面平均温度的关系
        5.5.2 液位高度对液面面积的影响
        5.5.3 液面高度对相变率的影响
    5.6 倾角对蒸馏特性的影响
        5.6.1 倾角变化与液面平均温度的关系
        5.6.2 倾角变化对液面面积的影响
        5.6.3 倾角变化对相变率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载人小行星探测发展现状
    2.1 探测器系统组成
        1)EDS
        2)升降飞行舱
        3)“猎户座”飞船
    2.2 运载火箭
    2.3 飞行方案
3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
    3.1 与其他载人深空探测的比较
        1)速度增量、飞行时间、质量规模
        2)目标星引力、大气环境
        3)目标星可能短时间进入地球引力范围
    3.2 与无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比较
4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与关键技术建议
    4.1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
    4.2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关键技术
        1)推进技术
        2)星际飞行安全保障技术
        3)小行星表面行走技术
        4)小行星表面附着技术
        5)GNC技术
        6)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
5 结束语

四、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研究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太空探索中的人类医学保障[J]. 朱香英,黄定华. 科技导报, 2021(11)
  • [2]环控生保系统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J]. 程振敏,魏源送. 中国给水排水, 2020(22)
  • [3]吸附—膜蒸馏组合工艺处理环控生保系统尿液的研究[D]. 焦赟仪. 南华大学, 2020(01)
  • [4]空间站再生生保关键技术研究[J]. 吴志强,高峰,邓一兵,卞强,董文平,刘向阳,周抗寒,李英斌,赵成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
  • [5]航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 陈善广,邓一兵,李莹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8(02)
  • [6]二氧化碳甲烷化在载人航天器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中的应用[J]. 宋鹏飞,侯建国,王秀林,张瑜,姚辉超. 空间科学学报, 2017(06)
  • [7]载人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医学工程问题研究[J]. 齐玢,果琳丽,张志贤,李志杰,闻佳,叶培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01)
  • [8]载人航天器中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志远,张付申,张聪聪,魏源送,王亚炜,周抗寒,艾为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4(04)
  • [9]盐溶液低压旋转加热蒸馏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张永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10]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J]. 王开强,张柏楠,王悦,刘欢,武江凯,李志海. 航天器工程, 2014(03)

标签:;  ;  ;  ;  

再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护技术研究与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