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普及小学教育补助投资使用情况经验交流会在贺兰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胡艳丽[1](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张洪华[2](2011)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其内在逻辑,并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既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在农村中小学布局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充满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歧与对立。本研究选择特定区域,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分析学校布局调整背后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有助于发现农村中小学发展演变的规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遗留问题,推动农村教育顺利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论文框架共计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苏镇及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状况和教育传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点明了其为中国一般农村典型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自新式学堂产生以来,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人口结构与学校生源的发展变化,加之国家政策不断地摇摆于公平和效率之间,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数量、规模与布局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体利益与地方利益从属于国家利益,缺乏自我表达的意识与空间,农村中小学布局受国家政策和人口因素影响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主体逐步分化且日益成熟,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依据各自实力,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表达方式和行动策略,使学校布局向着有利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方向发展。第二部分是实地调研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苏镇学校布局调整的三种类型。第四章选取了苏镇较早建立的几处小学为个案,以他们的发展和命运为主线,分析不同时期政府和村民办学、就学积极性的变化,以及学校的发展、增减与合并。第五章选取了位于苏镇最北端的一处中学为例,通过该校屡次被撤并仍能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农村初中学校撤并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对抗。第六章以第四中学被撤并,私立学校嵌入为开端,介绍了万隆学校在本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以及给当地教育教学、生源流动和学校规模等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深化与结论部分,也是论文的难点所在。第七章分析了中央、地方和农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教育的目标取向及行动逻辑,阐明了由此导致的各个时期学校布局的特点。在第八章,首先以实证调研为基础,分析比较了苏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各种可能。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各种争议进行了反思。最后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让农村孩子看到成长与发展的希望,让农村学校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体系。
宗树兴[3](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指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爱琴[4](2010)在《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乡土教材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历经百年,没有衰竭,这说明乡土教材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多限于乡土教材的历史追溯、文本分析和经验总结,很少对乡土教材的功能和生存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本研究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主要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个案对象,采用整体研究与专门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宁夏乡土教材进行搜集、调查和文本分析,在梳理宁夏乡土教材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野点进行深度调研,审视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成因与功能,试图为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个案参考。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无论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反思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土教材以自身独特的功能而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但是,受价值取向、社会制度、主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乡土教材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正向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教材的功能隐性化、微弱化,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诱发了一些负向功能。当然,与乡土教材的正向功能相比,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非常微弱,是可以调节、控制和转化,却不能忽视的。乡土教材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又要立足乡土社会。这是本研究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定位。只有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乡土教材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以生存;只有从乡土实际出发,乡土教材才能在乡土社会中立足。在对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从理论、制度和实践等角度全面、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乡土教育体系;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评价体制;形成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促进大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现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周崐[5](2009)在《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依旧是制约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目前,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形势。首先是学龄人口的不断下降致使生源不足成为了该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农村人才的需求以及农村居民对于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与目前仍旧比较低下的农村教育质量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给西北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次研究立足于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历史机遇,从建筑计划学的角度出发,对于该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以期对于今后的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建设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文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应形成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体系,即建立核心学校、普通学校、教学点三位一体的完善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并针对每一个类型的规模、服务范围、半径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和原则;2.树立三教统筹的“农村大教育”观念,在办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因地制宜,以多种方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着力探讨农村中小学具有开放潜力的功能单元与社区文教资源相互整合的可能性和方法,进而提出新型农村中小学功能构成方式及校园空间布局模式,为西北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3.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农村地区教学点被大量撤并,但从长远来看,这仅仅是阶段性产物,建立以“村”为基本单位的农村文教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本文提出将传统教学点与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村文化站(室)等社区文教机构合并设置的思路,从而形成资源共享、有机共生的农村基层文教机构——新型农村文教中心。本研究的特色是在目前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所面临新形势下,结合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从布点原则、功能构成、校园空间布局模式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适应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发展需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目前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环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同时,本次研究所提出的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原则和方法对于缓解农村文教投入不足,形成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农民教育相结合的“农村大教育”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全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普及小学教育补助投资使用情况经验交流会在贺兰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普及小学教育补助投资使用情况经验交流会在贺兰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
注释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扶贫开发理论 |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
3.2.1 经济增长理论 |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3.2.3 技术创新理论 |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注释 |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
4.1.1 新疆贫困人口 |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
4.2.1 生态性 |
4.2.2 资源性 |
4.2.3 区域性 |
4.2.4 边境性 |
4.2.5 民族性 |
4.2.6 制度性 |
4.2.7 文化性 |
4.2.8 复杂性 |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
4.3.1 生态环境脆弱 |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1 赵国明 |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
5.2.1 科技兴农情况 |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
5.2.4 “星火”计划 |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
5.3.1 科技资金投入 |
5.3.2 科研条件 |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
5.4.1 科技机构 |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
5.6.2 科技进步环境 |
5.6.3 科技活动投入 |
5.6.4 科技活动产出 |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
6.4 本章小结 |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
7.4 本章小结 |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农村教育备受关注 |
(二) 个人研究取向 |
(三) 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定量分析 |
(二) 定性分析 |
三、研究对象 |
(一) 为什么是乡镇 |
(二) 为什么是苏镇 |
四、研究方法 |
(一) 实地研究 |
(二) 文献研究 |
(三) 问卷调查 |
第二章 背景与政策 |
一、背景分析 |
(一) 现代化与城镇化 |
(二) 农村人口与学校生源 |
(三) 公平与效率之争 |
二、政策影响 |
(一) 扶持新式学堂的政策 |
(二) 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 |
(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 |
(四) 学校危房改造的政策 |
(五) 基于税费改革的政策 |
(六) 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逻辑 |
(一) 实践的逻辑 |
(二) 政策的逻辑 |
(三) 两种逻辑的关系 |
第三章 利益与博弈 |
一、利益与利益主体 |
(一) 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 |
(二) 利益主体及其分类 |
二、利益博弈与学校布局 |
(一) 利益博弈的条件基本形成 |
(二) 利益博弈在教育中的诸多表现 |
(三) 学校布局中的利益博弈: 方法论的视角 |
三、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 利益主体 |
(二) 利益表达 |
(三) 博弈形式 |
第四章 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新与旧的利益博弈: 建国前之教育基础 |
(一) 与风沙和恶政的抗争 |
(二) 相对孱弱的私塾教育 |
(三) 早期新式学校的创立 |
二、争妍斗奇可圈点: 村办学校迅速兴起 |
(一) 办学重心下移,学校激增形式多样 |
(二) 师资力量短缺,民办教师强力撑持 |
(三) 素质教育可堪称,急功冒进遭功篑 |
三、天时不如地利:20世纪80年代的小学布局 |
(一) 普及小学教育,学校遍布各村 |
(二) 村民集资办学,节衣缩食争先 |
(三) 村办学校顶峰,资金不足衰退 |
四、地利不如人和: "普九"期间的小学布局 |
(一) 建设标准提高,多方筹资迁建 |
(二) 分级管理体制,乡财不堪重负 |
(三) 办学实力消长,少数脱颖而出 |
(四) 选择样板示范,多方利益博弈 |
五、天时愆伏亦难违: "普九"后的小学布局 |
(一) 外部环境变化,村小举步维艰 |
(二) 顺应潮流调整,村小数量骤减 |
(三) 调整遭遇瓶颈,规划陷入僵局 |
第五章 初中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
一、联办初中迅速兴起,利益博弈自此而生 |
(一) 常征村联中及当时的布局 |
(二) 学校迁建中的利益博弈 |
二、初次合并焕然一新,管理落后生源流失 |
(一) 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管理水平依然滞后 |
(二) 学生流失严重,常征村重办中学 |
三、再次合并难挽狂澜,县城中学发展迅猛 |
(一) 为了"普九"验收,教育资源再被整合 |
(二) 县城中学发展迅猛,苏镇中学有巢无凤 |
(三) 初中毕业只为文凭,由此死灰亦可复燃 |
四、办学地位得以巩固,未来发展反更彷徨 |
(一) 常魏之争异常激烈,魏村痛失发展契机 |
(二) 村办中学渐失优势,彷徨之中勉力前行 |
第六章 私立学校的兴起 |
一、第四中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一) 办学历史及招生制度 |
(二) 撤并原因及撤并程序 |
(三) 往事如烟,学子戚戚 |
二、万隆学校: 似曾相识燕归来 |
(一) 异地迁入,倾首拭目 |
(二) 生存环境,喜忧参半 |
(三) 特色办学,迅速崛起 |
三、校地关系: 鲶入鱼群起波澜 |
(一) 生源竞争更加激烈 |
(二) 师资流动日益频繁 |
(三) 学区规模明显缩水 |
(四) 公办初中压力日增 |
第七章 目标、逻辑与布局 |
一、新旧体制更替 |
(一) 目标与逻辑: 破旧立新,加强控制与乱世求生 |
(二) 学校布局: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农村逐步展开 |
二、普及小学教育 |
(一) 目标与逻辑: 立足扫盲,广设学校与读书识字 |
(二) 学校布局: 村办为主,遍地开花 |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一) 目标与逻辑: 普九验收,竞相达标与权衡择校 |
(二) 学校布局: 校际差距逐步拉大 |
四、后"普九"时代 |
(一) 目标与逻辑: 均衡发展,调整布局与质疑梦想 |
(二) 学校布局: 向城市集中与重新洗牌 |
第八章 可能、反思与抉择 |
一、苏镇学校布局的几种可能 |
(一) 苏镇学校布局: 基于实证调研的现状分析 |
(二) 苏镇小学布局的几种可能 |
(三) 苏镇初中布局的几种可能 |
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
(一) 村小要不要撤并 |
(二) 初中要不要进城 |
(三) 目标定位要不要"为农" |
三、抉择: 站在历史的高度 |
(一) 让农村的孩子看到希望 |
(二) 让农村的孩子热爱农村 |
(三) 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系统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相关图表 |
图9.1 夏津县小学学校分布图(1985年) |
图9.2 夏津县中等学校分布图(1985年) |
表9.1 夏津县户数、人口统计表(明初至建国前) |
表9.2 夏津县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1949-2008年) |
表9.3 夏津县中小学教师数量变化情况(1949-1985年) |
表9.4 山东省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
表9.5 山东省初中教育发展情况表(1978-2007年) |
表9.6 德州地区小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
表9.7 德州地区普通中学概况统计表(1949-1985年) |
表9.8 德州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专职教师数(1977-1985年) |
表9.9 历年夏津县小学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0 历年夏津县初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1 历年夏津县高中发展概况(1985-2007年) |
表9.12 苏镇各村户数、人口及土地面积(2004年)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中文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政策文件类 |
史志年鉴类 |
报刊类 |
电子文献类 |
外文类 |
后记 |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假设 |
四、相关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七、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 |
八、研究方法 |
九、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方式 |
第一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地理、历史、文化考察 |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 |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历史变迁 |
三、宁夏回族文化与习俗 |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发展概述 |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宁夏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 |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 |
一、"零纪录":清末民初宁夏建省前乡土教材开发状况(1903-1929) |
二、萌芽时期:民国时期宁夏省乡土教材发展概述(1929-1949) |
三、探索与调整:建国初期宁夏乡土教材概述(1949年-1965年) |
四、振荡与破坏:"文革"期间宁夏乡土教材的艰难历程(1966-1976) |
五、恢复与重建:拨乱反正时期宁夏乡土教材的发展(1977-1985) |
六、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宁夏乡土教材的持续发展(1985年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65——《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实施 |
第一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与实施 |
一、编写《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政策背景 |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编写过程与试点工作 |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及参考资料的出版 |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一版的实施 |
第二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二次修订 |
一、时代背景 |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修订过程 |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文本分析 |
四、《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实施情况 |
五、关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二版的评价 |
第三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的第三次修订 |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背景 |
二、《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修订过程 |
三、《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文本分析 |
四、博客、教师专业发展与《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第三版的实施 |
第四节 《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
一、《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文本结构比较 |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不同版本课文内容比较 |
三、其它指标比较 |
第五节 "点""面"结合:中国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
一、国家民委、教育部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统编教材 |
二、宁夏《民族政策常识》乡土教材面临的生存挑战 |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回族文化校本乡土教材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宁夏 |
二、走进QQ回民中学 |
三、QQ回民中学校本乡土教材——《身边的历史》和《回族查拳》 |
第二节 项目推动下的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
一、宁夏回族"花儿"概述 |
二、宁夏"花儿"教师培训教材——《"花儿"教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三、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小学的开发与实施 |
四、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中学的开发与实施 |
五、宁夏回族"花儿"乡土教材在高校的开发与实施 |
小结 |
两类乡土教材开发模式的比较 |
第四章 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二、社会环境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三、宗教文化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一、教育行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二、教育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三、教育评价体制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第三节 乡土教材开发主体素质结构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一、课程管理者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二、乡土教材编写者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三、校长职业化与乡土教材开发 |
四、教师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五、学生的素质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第四节 乡土教材自身结构和特性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一、乡土教材文本结构对乡土教材的影响 |
二、乡土教材的空间性对乡土教材适用范围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个体功能 |
一、乡土教材与学生发展 |
二、乡土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社会功能 |
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
二、促进乡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功能 |
三、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负向功能 |
一、乡土教材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
二、乡土教材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
小结 |
第六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乡土教材理论体系 |
一、乡土教材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中和位育"、"和而不同":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 |
第二节 加强乡土教材制度建设 |
一、构建"权""责"分明的乡土教材管理体制 |
二、建立乡土教材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
三、完善乡土教材财政体制 |
第三节 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生态链的形成与维护 |
一、提倡乡土教材开发中大中小学间的合作 |
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最大化 |
三、筹建乡土教材陈列室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教育人类学应该怎样做研究? |
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顺应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1.1.2 促进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及建筑设计发展 |
1.1.3 从环境行为研究入手,探讨农村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分析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农村的概念 |
1.3.2 农村中小学分类 |
1.4 西北地区分类方式研究 |
1.4.1 地貌分区 |
1.4.2 自然环境分区 |
1.4.3 人口密度分区 |
1.4.4 经济发展水平分区 |
1.4.5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西北地区分类方式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布点原则及适宜的规模和服务半径研究 |
1.5.2 西北农村地区教育模式及相应的教育建筑设计研究 |
1.5.3 适应西北农村地区特点的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服务功能单元研究 |
1.5.4 西北农村地区新型教学点发展模式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7.1 调研方法 |
1.7.2 调研工作简介 |
1.7.3 分析方法 |
1.7.4 实验 |
1.7.5 论文写作说明 |
2 国内外教育先进地区乡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启示 |
2.1 欧美等国乡村教育信息化策略的启示 |
2.1.1 瑞典的乡村教育理念及策略 |
2.1.2 美国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政策和原则 |
2.1.3 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 |
2.1.4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远程教育发展 |
2.2 日本中小学建筑抗震安全性设计启示 |
2.2.1 重视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建筑抗震性能 |
2.2.2 对于中小学校现状调查非常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评估 |
2.2.3 中小学校建筑震后修复措施 |
2.2.4 中小学校设施与社区共享——作为社区避难场所使用 |
2.2.5 对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启示 |
2.3 我国台湾地区农村中小学建筑设计启示 |
2.3.1 台湾地区现代基础教育发展沿革 |
2.3.2 当代台湾地区基础教育特点 |
2.3.3 台湾地区农村中小学设计理念 |
2.3.4 台湾地区农村中小学功能构成分析 |
2.3.5 台湾地区农村中小学设计实例分析 |
2.4 小结 |
3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中小学校现状 |
3.1 西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村教育 |
3.1.1 西北地区经济状况分析 |
3.1.2 西北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
3.1.3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教育的关系 |
3.2 西北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农村教育 |
3.2.1 小城镇的作用 |
3.2.2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 |
3.2.3 西北地区农村教育状况 |
3.3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所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统计及分析 |
3.3.2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
3.3.3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发展现状问题 |
3.4 小结 |
4 新形势下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以陕西为例 |
4.1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沿革 |
4.1.1 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农村基础教育起步阶段 |
4.1.2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农村基础教育高速发展的阶段 |
4.1.3 20世纪90年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促使农村基础教育产生了跨越式发展 |
4.1.4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21世纪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
4.2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现状规模分析 |
4.2.1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规模现状调查及分析 |
4.2.2 服务规模过小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
4.2.3 学校规模过大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育管理成本提高,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
4.2.4 确定学校规模应采取适度原则 |
4.2.5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适宜规模测算 |
4.3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规模测算结果验证研究 |
4.3.1 勉县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
4.3.2 西北农村地区各类型中小学适宜规模测算结果验证 |
4.4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用地规模及建筑规模现状研究 |
4.4.1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用地规模及建筑规模现状 |
4.4.2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均用地及建筑面积现状与国家相关标准对比分析 |
4.5 适应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特点的服务范围及半径研究 |
4.5.1 农村地区中小学服务范围及半径现状调研 |
4.5.2 各类型学校适宜服务范围及半径研究 |
4.6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适宜规模、服务范围及半径 |
4.7 小结 |
5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建筑计划研究 |
5.1 现代中小学发展新趋势 |
5.2 西北农村地区中学实例调研及分析 |
5.3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功能构成研究 |
5.3.1 学校功能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
5.3.2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应该加强生活服务区建设 |
5.3.3 教学单元需要能够支撑新型教学方式展开的多样化空间 |
5.3.4 农村特色化教学用地及功能用房研究 |
5.3.5 校园室外环境研究 |
5.4 小结 |
6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空间布局方式 |
6.1 国内外中小学空间布局发展趋势 |
6.1.1 学校空间布局方式日趋强调开放性 |
6.1.2 中小学校园各功能单元趋向组团化布置方式 |
6.1.3 中小学校园布局模式更加注重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 |
6.2 我国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总平面布局模式现状研究 |
6.2.1 西北农村地区中学实例调研分析 |
6.2.2 西北农村中小学校总平面布局问题分析 |
6.3 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建筑空间采取"主街式"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6.3.1 主街串联功能单元的布局模式对于营造适应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多层次教学空间更为有利 |
6.3.2 主街连接功能组团形式的教学建筑对于建设用地的利用更为充分 |
6.3.3 "主街式"与"单外廊式"布局模式之光环境比较 |
6.3.4 "主街式"与"单外廊式"布局模式之噪音干扰比较 |
6.3.5 "主街式"与"单外廊式"布局模式特征总结 |
6.4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空间布局原则及策略研究 |
6.4.1 分级开放原则及策略 |
6.4.2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及策略 |
6.5 小结 |
7 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服务功能单元研究 |
7.1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相关概念及发展政策背景分析 |
7.1.1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定义 |
7.1.2 寄宿制学校分类方式 |
7.1.3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服务功能区含义及构成要素 |
7.1.4 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寄宿制中小学校的政策背景分析 |
7.2 国内外寄宿制中小学校发展现状 |
7.2.1 国外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状况 |
7.2.2 国内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状况 |
7.3 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校发展现状调查 |
7.3.1 调查学校总体概况 |
7.3.2 寄宿制学校总体环境学生满意度调查 |
7.3.3 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筑现状调查 |
7.3.4 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现状调查及使用情况分析 |
7.4 目前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服务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1 生活服务区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 |
7.4.2 生活服务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结构 |
7.4.3 生活服务区布局方式过于分散,难以形成高效、便捷的整体环境 |
7.4.4 生活服务区建设标准过低 |
7.5 生活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 |
7.5.1 生活服务区功能构成分析 |
7.5.2 生活服务区空间布局模式 |
7.5.3 学生宿舍建筑设计 |
7.5.4 生活服务中心设计 |
7.5.5 生活服务区室外环境设计 |
7.6 小结 |
8 新型农村教学点发展模式研究——复合型农村文教中心的构建 |
8.1 农村地区教学点发展现状及作用 |
8.1.1 固有教学点 |
8.1.2 新增教学点 |
8.2 教学点的撤并应谨慎,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
8.2.1 盲目的撤销教学点导致部分低年级学生就学困难,学生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
8.2.2 教学点的盲目撤销会导致学生失学的严重后果 |
8.2.3 乡、村学校、教学点是农村社区文化、科技活动的中心 |
8.3 农村文教中心与复合型农村教学点研究 |
8.3.1 应正确认识农村教学点的作用,慎重对待教学点撤留问题 |
8.3.2 西北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现状分析 |
8.3.3 教学点可以与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合并设置 |
8.3.4 农村文教中心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方式 |
8.4 方案探讨 |
8.4.1 探讨方案拟建基地背景情况分析 |
8.4.2 文教中心方案功能构成及各功能用房数量和面积 |
8.4.3 探讨方案设计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西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 |
9.2 西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 |
9.3 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建筑计划研究 |
9.4 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建筑设计研究 |
9.5 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服务功能单元研究 |
9.6 农村新型教学点发展与农村文教中心构建研究 |
9.7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四、全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普及小学教育补助投资使用情况经验交流会在贺兰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2]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D]. 张洪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4]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D]. 张爱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5]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D]. 周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