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凯,张江水,李翔,赵鑫科,李清鹏[1](2021)在《时空对象组成结构基本问题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用于描述现实世界客观实体之间存在的整体/部分关系,包括逻辑上的组成关系和空间上的结构关系。以时空对象建模为背景,总结了组成结构具有的6个基本特征、基于组成关系的对象相互作用类型以及组成结构的形式化描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类和实例的角度分析了组成结构的建模方法;依据是否考虑空间位置约束,对位置耦合与位置解耦的两类组成结构可视化表达方法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建模与可视表达提供基本思路。
张志勇,荆军昌,李斐,赵长伟[2](2021)在《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在线社交网络虚假信息检测、传播与控制研究综述》文中提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s,OSNs)虚假信息的自动化检测、传播和控制,受到了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员的广泛关注.虚假信息检测主要从信息内容和社交上下文辅助信息等方面展开研究,虚假信息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复杂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直到近三年来关于社交自然人和社交机器人的混合型、交互式传播模式研究,虚假信息传播控制主要从传播的节点控制和访问控制/使用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分别从社交客体(虚假信息)和社交主体(社交自然人和社交机器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虚假信息检测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虚假信息检测特征和方法.其次,围绕社交自然人和社交机器人的检测方法和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两类社交主体传播虚假信息的一般规律.然后,对虚假信息传播控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给出了虚假信息传播的节点控制和使用控制模型,总结了相关数据采集、标注方法和常用的公开数据集等.最后,提出了社会情境安全和分析框架,以及针对虚假信息在跨平台传播和控制方面,未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李爽[3](2021)在《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空间关系形式化表达与并行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于翔[4](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张林淇[5](2021)在《基于语义信息的城市道路场景三维点云目标识别及分类方法研究》文中提出
刘晓丹[6](2021)在《若干图结构算法推导及形式化证明》文中研究表明
龚之妍[7](2021)在《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地理本体构建与推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
王太武[8](2021)在《网络安全数据资源发布和订阅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
田玲,张谨川,张晋豪,周望涛,周雪[9](2021)在《知识图谱综述——表示、构建、推理与知识超图理论》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知识图谱(KG)在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发挥的强大支撑作用,分析并总结了现有知识图谱和知识超图技术。首先,从知识图谱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知识图谱的分类和架构;其次,对现有的知识表示与存储方式进行了阐述;然后,基于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分析了各类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特别是针对知识图谱中的知识推理这一重要环节,分析了基于逻辑规则、嵌入表示和神经网络的三类典型的知识推理方法。此外,以异构超图引出知识超图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三层架构的知识超图,从而更好地表示和提取超关系特征,实现对超关系数据的建模及快速的知识推理。最后,总结了知识图谱和知识超图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赵永伟[10](2021)在《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探测算法》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已逐步进入到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经济、政务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力最大化问题作为数据挖掘领域重要的一个研究范畴,在市场营销、疾病预防、舆论引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影响力最大化问题是指在特定网络传播模型下找到一组节点使得这组节点的最终影响力达到最大化。随着学者对此问题的深入挖掘,尽管许多有效方法不断被提出,但大多数方法都是基于静态网络展开的,不适用于现实中不断增长变化的动态社会网络,导致该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针对动态网络中影响力最大化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模拟真实网络演变过程的观测网络结构。某一时间戳的观测网络代表相应时刻的真实网络,通过探测真实网络中的局部节点来更新观测网络,使观测网络上影响力最大化的解接近真实网络中的解。(2)提出一种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RAS-Max G算法,提高了获取节点影响力的有效性。该算法采用节点多邻域权重和的方式来计算节点的影响力值。根据固定邻域规模值获得目标节点的邻域节点,把不同层次的邻域权重相加获得目标节点的影响力值。(3)优化了探测节点算法的性能,提高了种子集的质量。模型首先构建观测网络来还原和模拟真实网络,然后基于节点的影响力值来计算每个节点的预估度数变化值,找到提升种子集影响力最大的节点进行探测并更新观测网络,最后在观测网络上应用影响力算法得到种子集,使种子集影响力在真实网络中传播范围最广。本文在3个现实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来验证RAS-Max G算法的鲁棒性:1)在种子集规模相同的前提下,该算法在不同数量的探测节点上性能都比基线算法有5%-10%提升;2)在每轮探测节点数量相同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算法在不同规模种子集上的性能表现都优于基线算法。
二、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时空对象组成结构基本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概述 |
1.1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定义 |
1.2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基本特征 |
1) 方向性。 |
2) 动态性。 |
3) 反自反性。 |
4) 共享性。 |
5) 传递性。 |
6) 父子对象依赖性。 |
1.3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相互作用 |
1.4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形式化表达 |
1.4.1 基于对象驱动的形式化表达 |
1.4.2 基于关系驱动的形式化表达 |
2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建模 |
2.1 组成结构关系类建模 |
1) 创建依赖。 |
2) 闭合约束。 |
3) 反向保护。 |
2.2 对象组成结构建模 |
3 时空对象组成结构的可视化表达 |
3.1 位置解耦的组成结构可视化表达 |
3.2 位置耦合的组成结构可视化表达 |
4 结论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知识图谱综述——表示、构建、推理与知识超图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知识图谱基本概念 |
1.1 知识图谱定义与发展历程 |
1.2 知识图谱分类 |
1.2.1 早期知识库 |
1.2.2 开放知识图谱 |
1.2.3 中文常识知识图谱 |
1.2.4 领域知识图谱 |
1.3 知识图谱架构 |
1.3.1 知识图谱模式层 |
1.3.2 知识图谱数据层 |
2 知识表示与存储 |
2.1 知识表示 |
2.2 知识存储 |
2.2.1 RDF数据库 |
2.2.2 关系型数据库 |
2.2.3 图数据库 |
3 知识图谱构建技术 |
3.1 知识抽取 |
3.1.1 实体识别 |
3.1.2 关系抽取 |
3.1.3 属性抽取 |
3.2 知识融合 |
3.2.1 实体对齐 |
3.2.2 实体消歧 |
3.3 知识加工 |
3.3.1 本体构建 |
3.3.2 知识推理 |
3.3.3 质量评估 |
3.4 知识更新 |
3.4.1 知识更新层次 |
3.4.2 知识更新方式 |
4 知识推理 |
4.1 基于逻辑规则的知识图谱推理 |
4.1.1 基于逻辑的推理 |
4.1.2 基于统计的推理 |
4.1.3 基于图结构的推理 |
4.2 基于嵌入表示的知识图谱推理 |
4.2.1 张量分解方法 |
4.2.2 距离模型 |
4.2.3 语义匹配模型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图谱推理 |
4.3.1 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
4.3.2 循环神经网络方法 |
4.3.3 图神经网络方法 |
4.3.4 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
5 超图理论与方法 |
5.1 异构超图表示 |
5.2 知识超图表示 |
5.3 知识超图三层架构 |
6 典型应用 |
6.1 应用方向 |
6.1.1 语义搜索 |
6.1.2 知识问答 |
6.1.3 推荐与决策 |
6.2 应用领域 |
6.2.1 军事领域 |
6.2.2 医疗领域 |
6.2.3 交通领域 |
6.2.4 金融领域 |
6.2.5 其他领域 |
6.3 未来方向 |
7 结语 |
(10)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探测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影响力最大化相关研究与技术基础 |
2.1 动态网络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动态网络模型 |
2.1.2 网络统计特征 |
2.2 影响力最大化问题定义及解决过程 |
2.2.1 问题定义 |
2.2.2 解决过程 |
2.3 影响力最大化相关方法及技术基础 |
2.3.1 相关算法 |
2.3.2 技术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探测算法 |
3.1 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整体框架设计 |
3.1.1 Max G算法 |
3.1.2 Max G算法缺陷 |
3.2 固定邻域规模的节点影响力算法 |
3.2.1 固定领域规模值(RAS) |
3.2.2 多级邻域权重之和(MNS) |
3.3 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探测算法 |
3.3.1 度折扣启发式算法 |
3.3.2 探测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 |
4.1 实验概况 |
4.1.1 数据集 |
4.1.2 基准方法 |
4.1.3 实验方案 |
4.1.4 评测指标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探测不同数量节点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 不同规模种子集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3 实验算法在Best中占比的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对象组成结构基本问题初探[J]. 杨振凯,张江水,李翔,赵鑫科,李清鹏.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1(06)
- [2]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在线社交网络虚假信息检测、传播与控制研究综述[J]. 张志勇,荆军昌,李斐,赵长伟. 计算机学报, 2021(11)
- [3]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空间关系形式化表达与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 李爽.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语义信息的城市道路场景三维点云目标识别及分类方法研究[D]. 张林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若干图结构算法推导及形式化证明[D]. 刘晓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7]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地理本体构建与推理方法研究[D]. 龚之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网络安全数据资源发布和订阅技术的研究[D]. 王太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知识图谱综述——表示、构建、推理与知识超图理论[J]. 田玲,张谨川,张晋豪,周望涛,周雪. 计算机应用, 2021(08)
- [10]基于固定邻域规模的动态网络影响力最大化探测算法[D]. 赵永伟. 内蒙古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