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财富神话时代宣告终结(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明[1](2014)在《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人类已经迈入了“第二个轴心时代”,全球意识、跨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对话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运动的兴起,儒学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对话的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对话也终于能够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历程。儒耶对话中,独断论、排他论的对话模式渐趋被包容论、多元论、融合论所取代,儒耶之间从彼此之间的碰撞、冲突、对抗、甚至仇视逐渐走向了理解、对话、沟通、甚至融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契机下,对于儒耶对话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现代化或者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有何意义可言?儒学与基督教之间有何异同会通之处?儒耶之间如何实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对话和融合?以人文、道德为主要特色的儒学对于基督教有何意义可言?它又可以从基督教的真理中学习到什么?以神学、启示为主要基调的基督教对于儒学有何价值可言?它又能够从儒学的智慧中借鉴什么?如何在儒耶对话中实现彼此理论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儒耶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以及生态危机起到何种启迪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本选题产生的缘由,同时又是本论文的主要论旨所在。本论文在充分吸纳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积极借鉴了经典文化诠释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宗教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并充分采用了古今对照与中外比较彼此对照的论证方式,尝试对于以上论旨进行条贯而系统的论释。追本溯源,本文主要以孟子和保罗作为儒耶对话的核心代表人物,以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时期和西方历史上的罗马和平年代作为历史脉络,以原始儒学和早期基督教的哲学突破为主要文本依据,以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作为基本理论框架,既紧扣经典着作,遵守原始含义,又充分吸纳多种参考文献,挖掘时代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幽表微地论述了儒耶哲学各自的思想优越性和历史局限性,多视角、多维度地阐述了彼此之间的异同和融会之处,并积极探讨了儒耶对话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启示。就论文架构而言,本文是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是本论文的提纲性介绍和概括性说明,以及相关学术背景的介绍,具体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其意义和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孟子和保罗各自的时代背景、生平简历、思想来源和思想架构。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人与神圣者之关系”,本章主要涉及宗教学,是整篇论文的本体论,也是论文其他部分的神圣来源和根本根据。详细分析了孟子言下之天和保罗笔下之上帝,解读出二者神圣者的共性以及各自的不同特质;细致论证了天和上帝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孟子的人禽之辨和保罗的神人之辩所体现的人性观的不同视角;结合儒耶对话的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天和上帝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儒耶哲学对于神圣者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不同侧重;结合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仔细辨析出儒学与基督教各自不同的宗教特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参照之处。第二章“人与自我之关系”,这一章重在探讨人自身的身心、灵肉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内圣部分。详细解读了孟子的大体、小体之别以及保罗的灵肉之争,总结出二者对于生命本真的共同诉求;深入阐释了孟子的性命之辨和保罗的德福关系,解读出二者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详细比较了孟子的仁与礼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总结出二者思想中外在规范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孟子的成圣观和保罗的成圣观,论析出二者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关注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的不同路径。第三章“人与社群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即内圣之后的外王部分。具体解读了孟子思想中“仁”的观念与保罗思想中的“爱”的观念及其各自的宗教性来源,解读出这两个概念所共同蕴含的关系内涵;从政治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王霸之辨和保罗的“罗马和平”与“基督和平”所蕴含了政治理念,总结出孟子的道德政治与保罗的神学政治各自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以及二者的政治理念对于现实政治的借鉴意义;从家庭关系的视角具体解读了孟子之孝与保罗之孝,分析出孟子之孝的亲情性、血缘性和道德性含义以及保罗之孝的启示性、契约性和神学性特征,并积极探讨了二者孝道观之间的相互对照与借鉴之处;从经济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义利之辨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总结出孟子经济思想中表现出的重义轻利特征以及保罗经济思想中所隐含的出世性、禁欲主义倾向,并且指出各自的经济思想和价值倾向对于各种传统的不同影响。第四章“人与自然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析人与自然之问的相互关系,即外王之中的生态伦理部分。本章深入解读了孟子的生态思想以及保罗的生态神学,解读出孟子生态思想对于道德、政治的附属性以及保罗生态思想对于神学的依赖性,并指出各自生态思想对于各自传统的生态观、消费观、科技观的不同影响,进-步通过梳理和判析当今学术界对于儒家和基督教生态伦理观的不同程度的误读和偏见,指出儒家和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之间的异同与融合之处。第五章“理想国度”,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和保罗思想中关于理想国度的一种终极图景。详细解读了孟子理想中的“大同之世”与保罗盼望中的“新天新地”,分析出孟子大同之世中所体现出的尚古传统以及一治一乱的历史观与保罗末世论天国的末世论传统以及直线型的历史观,并藉此指出孟子理想国度的道德性、政治性特色以及保罗理想国度的神学性、启示性特征,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参照和互补之处。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于仝篇论文的归纳性总结以及对于儒耶对话的未来远景的展望。结语总结道,儒耶之间的异同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会通是可能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精神内容的差异,而是描述精神的语言的差异。儒学是一种伦理的言说,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神学的言说。二者都是真理之言的聆听者,彼此之间应该透过象征性语言的差异去领略精神深处的会通,二者应该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积极建立起一种“你——我”的相互关系,在与对方的相互见证、启迪、激发中实现自我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在彼此的相遇、开放和会通中共同追求终极真理的奥秘。
常如瑜[2](2010)在《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 ——荣格生态文艺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他的理论既是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在后者的基础上对人类潜意识及其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荣格的文艺理论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发现了埋藏于个体潜意识之下更为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精神,而且揭示了人类心灵同宇宙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荣格的文艺思想对于拯救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文学作品的生态转向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从自然、人类心灵以及文学的角度研究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在他的生态思想中,这三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自然是文学和人类心灵的基础,自然不仅积淀了文艺作品的集体精神,而且决定了作家的创作心理。从人类集体心灵的广义层面上来说,自然对文学的影响是其对人类集体心灵影响的体现,文艺作品中表现的生态精神产生于人类集体灵魂深处。这些思想也构成了荣格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概述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以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心理的影响为核心,并从生态的角度初步考察荣格文艺思想对于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是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理论,它们分别从作品心理和作家心理两个角度体现荣格的精神生态思想。一方面,集体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来自自然。文学中的原型意象表现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尤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上,原型意象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原型的心理内容涵盖了这个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另一方面,情结是作家心理特征的呈现,但是,它超越了作家个体无意识的范畴,是作家心灵对民族精神、甚至人类精神的关照。同时,作家的心理情结又是对生态精神的投射。从生态角度来看,荣格文艺思想对弗洛伊德的超越就在于荣格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精神生态思想。在精神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超越了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的视域。在否定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取向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心灵同自然以及宇宙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进化论和现代人类学理论,荣格回溯了原始人的生存智慧,并认为原型象征了人类最初的生存智慧,自然在人类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原型意象正是此种心灵智慧的显现。在概述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自然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问题。在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中,自然与人类心灵密切相关,自然以及自然精神对人类心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荣格的两个重要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当中,它们共同反映荣格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尤其是现代人的精神病症。其作用在于疗救现代人的精神问题,重新修正人类心灵当中自然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来说,荣格认为,自然在人类心灵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精神来自于最原始的自然精神,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而言,人类精神与生态精神是不可分离的。正因如此,荣格的生态精神恰恰落实在原型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文艺作品的影响。与理性和科学不同,文学所反映的并非是人类意识和理智的需求,而是意识之下深层潜意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和宇宙精神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它的最初形态,如神话传说、古代仪式以及梦幻等,都源自于自然。一方面,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意象象征人类心灵与自然最原初的关系,并反映自然在人类集体记忆深处留下的印迹。另一方面,从人类心灵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本身来源于自然,它产生于受自然影响的人类集体无意识心理,即生态无意识心理。生态无意识作为生态思想与荣格集体无意识思想的结合,对于解释文学作品与自然和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原型批评作为荣格心理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也体现了丰沛的精神生态思想。荣格生态思想对文学的影响还反映在他对人类心灵(包括作家心理)与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探索。首先是对作家创作心理的研究。作家的创作活动实际上是受到生态无意识心理影响的,无论是回归意识还是逃避情结,都来自于作家心灵对自然的“感应”。其次是对人类集体心理的影响,荣格清楚地看到现代人的心灵危机源于人类对自我灵魂的迷失,这也同建设性的后现代思想不谋而合。在大卫·格里芬所代表的许多后现代哲学家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荣格精神的影响。因此,荣格的生态思想对后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文学的生态转向而言,荣格的生态思想激发了人们灵魂深处对自然的回归和向往之情,文学转向自然和生态恰恰表明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内在关系。在集体无意识精神指引下,人类的哲学思想、文学精神以及心灵都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转变,这个新的价值转向的核心便是人类同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新关系。最后,论文对荣格生态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研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经验。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博尔赫斯的诗歌等。可以说,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大量的文艺创作活动实践了荣格的生态思想,并且从集体无意识的深处挖掘人类精神同整个自然精神之间的联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将人类历史、民族命运以及梦幻、神话同自然和宇宙精神结合起来,塑造出神奇怪诞的文学意象。这些意象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们容纳了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和自然宇宙的深度体验,反映作家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这一切又都受到生态无意识心理对作家灵魂的影响。同时,这些作品富含生态思想,反映真正具有生态情怀的文学家对人类命运、民族命运以及自然精神和宇宙精神的关注。
刘济美[3](2008)在《为了中国》文中指出第六章:转识成智 事实上,谁对谁错的问题不可能从纯粹的学术理论上得到认证,它的答案在不同的群体面前截然相反。 对于美国来说,波音公司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而对于欧洲人来说,除在英国偶尔可以找到一些崇拜美国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会支持空客公司
张苹[4](2007)在《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文中认为现代图书承袭了图书自产生以来的种种符号凝结,根据不同符号特征显现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沿袭传统图书的符号,以传播作者思想观点为主的图书,包括学术专着、自费出版物和传达政府意识形态的政策资料性读物;二是承接近代大众图书符号,以传递科技知识、人文关怀为主的实用性书籍,包括各类教材、教辅及专业图书;三是关注社会热点,消费大众欲望,制造符号霸权以谋取利润的畅销书。其中畅销书及畅销书现象是当代文化向消费转型最突出的代表,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对畅销书的研究却没有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研究做得深入。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畅销书是大众图书商业操作的成功范例,只是大众图书的冰山一角,与整个图书文本的研究牵连太多;而且畅销书的主题此起彼伏,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致使文本过于分散,研究文本难以确定;二是畅销书运作涉及的环节太多,一本书能否畅销,文本只占三分之一的因素,此外还与出版编辑、装帧设计、营销宣传、物流、商流等诸多环节相关,业外人士很难把握。在信息泛滥,注意力资源稀缺的时代,图书生产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既要面对几十万个品种对图书市场的分割,又要面对报刊、影视和网络对人们注意力的分散。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图书传播最大化,成为名利双收的畅销书,是业界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呼唤对图书畅销模式的深入研究!但目前对畅销书的研究还大都停留在一些个案分析的表象上。畅销书是图书生产与传播的最高级阶段,凝聚了图书文化符号的历史内涵;在现代消费社会,又显示出文化消费品的种种特点。为了动态地全面把握畅销书和畅销书现象,本研究将图书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符号,将之置于历史的、社会的大语境中,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图书的符号特征,着重研究从传统经典图书到近代大众图书再到当代畅销书符号的转型的实现过程,力求寻找图书符号的产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对应关系;探讨图书符号对人们认知心理的影响和对社会文化的构建的辩证关系,深入理解畅销书符号消费与社会流行思潮的相互作用,从而找寻出图书畅销的规律。围绕这个主题,本研究共分八个部分展开:第一章是论述了对图书符号转型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一节概述了我国当前大众出版面临的困境以及畅销书的研究对书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节说明畅销书是符号消费的典型,引出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畅销书及畅销书现象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节综述了图书特别是畅销书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图书研究的局限;第二节介绍研究文本的来源以及对这些文本的选取运用的方法;第三节对研究方法——符号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介绍了罗兰·巴特的符号阐释学和鲍德里亚的符号经济学理论和成果,对在研究中进一步使用符号学打下基础。第四节提出本研究的学术创新点和难点,指出本研究在学术上的重要意义。第五节搭建了本研究的框架结构。第三章对我国古代图书符号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一节分别从文明的发展需求、生产力技术的提高和文化教育的普及等角度论述了图书发展的历程,指出图书是社会文明的符号。第二节对古代主要的经典图书、启蒙读物和休闲读物分别进行了描述,以便对古代图书的文本的总体情况进行大致勾勒。第三节论述了古代图书生产和传播的概况,并从文教政策和文官制度详述了社会政治制度对图书符号的打造之功,并以《西厢记》的传播为例,说明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传播的主导作用。第四节对传统图书承载的主要价值观进行了归纳,并对其书写风格、内容分布和阅读方式进行总结,获得了传统图书的基本符号特点。第四章是对传统图书向大众图书的转型过程进行分析。第一节介绍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对新式出版物进行了分类描述,使我们对近代图书出版状况有大体的认识。第二节分别从近代图书创作主体的转变、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推广以及图书生产目的改变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图书大众化的过程。第三节归纳了近代图书实用性、世俗化、多元政治性和交流互动性等符号特点,讨论了近代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与图书符号转型之间的关系。第四节详细论述近代大众传媒的兴起,并从其对大众读者的培养、对大众文化环境的构建着手对图书符号的转化过程进行了描述,说明图书符号的转变是与社会语境的构建紧密相关的。第五章是对中国都市人阅读轨迹的梳理。第一节对畅销书排行榜的发展历史做了简述,对其符号意义做了分析,指出它对畅销书文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对1995~2004年历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加以归纳整理,直观展示了中国畅销书的发展轨迹,并对每一年的畅销书形势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畅销书提供了详实的资料。第六章是对人物类畅销书和经管类畅销书进行的符号学的分类研究。第一节按社会角色分类对人物类畅销书人物符号的消费热点进行剖析,归纳出现代人眼中“成功人士”的标准的转变过程。第二节通过对不同阶段经济类畅销书蕴涵的财富观的分析,寻找出现代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认识。由此得出畅销书符号消费主要源于人们对于价值观转化社会认同的需要。第七章是对畅销书运作过程中的符号策略进行的分析。第一节论述了在畅销书文本的生产、宣传和销售环节中符号策略的运用。第二节以《富爸爸穷爸爸》为例,说明符号在畅销书营销中的巨大威力,揭示出畅销书是出版者、传播者和读者在符号传播机制下共同创造的神话。最后是结语,归纳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指出畅销书研究对书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图书营销传播中符号学的使用价值和广阔前景。在整个研究中,第二、三、四章是对图书符号的纵聚合进行历时性的研究。这部分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的分析和评述上,并利用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传统图书、近代图书和以及现代畅销书的符号特征。第五、六、七章是我研究的重点,着重从当代社会文化经济的角度对畅销书符号和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这是对畅销书符号横组合的共时性研究,力求寻找出各种社会因素在流行文化的系统中,如何互相影响;作者、媒介和读者如何在符号机制下,共同建构出畅销书的神话。所以我的整个研究分两条主线进行:首先将图书置于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出图书这一人类文化心理符号的消费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的内在关联;再将畅销书现象作为研究当代图书符号的范例,研究近十年畅销书主题的变化,研究它们如何与大众的审美需求相契合,从生产、宣传和销售这三个环节中去剖析和总结它们如何被编码,如何被解码,如何被接受,找出符号运用与图书畅销的关系,由此印证文化消费与现代人们的审美价值的同质同构关系,揭示在图书推广传播中人类审美价值概念化的符号运作模式。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符号学这一融会了社会学、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的研究的方法,借用了罗兰·巴特符号学分析理论和鲍德里亚符号经济学的成果,并结合内容分析、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时代的图书符号、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剖,突出图书符号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从文本创作、宣传、营销等角度对畅销书制作提供有益的思路。本研究开创了图书营销传播符号学的先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现代消费社会,在人们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时,只有图书生产者、传播者充分了解并掌握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才有可能将图书生产传播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厘清,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审美心理与价值观的变迁,才能充分利用符号学的原理策划出契合人们需要的选题,增加其符号内涵,加速其传播,促进人们对图书的接受和解读,实现图书销量的最大化。因此本研究的成果更具现实意义。
李颖[5](2006)在《教育的人性追寻 ——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一篇以西方社会转型期——文艺复兴时期为时代背景,以教育的人性追寻为核心内容,具有综合视域的教育思想断代史研究论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任何时代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时代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人性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而教育所能达到的深度也就取决于那个时代对人性认识的深度上。本论文在对古希腊、古罗马、西欧中世纪,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突出分析了西方教育思想发展中对人性追寻的心历路程,并以宏观的综合视角审视了在社会转型这一特定历史时段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人的生存方式转变——教育转型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规律,以及教育对实现一定时代的人性理解的意义,并针对目前正在发生的中国教育转型,力图在东西方比较的历史洞察与反省中寻找指导现实的理想道路。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不仅对教育的人性追寻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创办学园,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然而在西欧中世纪,人性被笼罩在神性的光环之下,凭借着神的灵光而获得自己存在的理由,致使教育也成为上帝的奴仆。西欧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发现人、解放人,使人性觉醒。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无须任何外界的凭借,人自身就是目的。一切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只有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因此,在教育领域里,反对对于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倡导人性的尊严与自由,主张人性的自然发展,提升人的理性和智慧,追求人的幸福与快乐,使教育回归人性,从而为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育对人性的追寻是一个历史的、永续的过程,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一定时代的现实理解。本论文在教育的人性追寻上最终结论是:一、教育要去点化人的精神生命——让人成为追求人性美德、追求精神崇高的人;二、教育要去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让人成为自成目的的人,使人成为自主、自立、自信、自觉、自为的人;三、教育要去培养人的生存技能——让人成为具有智慧、具备生存能力的人;四、教育要去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人生奋斗、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前提条件,让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教育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成为个性优长、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让人美感的、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彭跃辉[6](2005)在《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文中研究表明21 世纪,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四通八达的全球网络正在转化和加速重造着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对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对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理念以及劳动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毋庸置疑,网络日益成为正在走向未来的人们的注视焦点。 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风貌与其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网络不仅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时代、新空间,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新空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自己的反面。”网络社会化具有双刃剑效应,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审时度势的观点来关注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的社会功能,用生态的眼光思考网络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课题,有利于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敏锐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有利于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加快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是一个“问题导向”的实践性论题。网络能否成为真正的人类福音,关键在于我们人类自身,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使用它。“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人文的数字化环境。论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出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历史和逻辑的视角,立足于网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网络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负影响,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原则,探讨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论文包括导语、正文十章、结语。 导语部分概述了网络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分析了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效应,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网络发展既提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和新领域,也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赋予了精神文明建设新任务。 第二章论述了网络发展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价值观取向的多样化,焕发了人们的精神活力,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发展要求人们树立公共领域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以维护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论述了网络发展造成“网民”们道德意识的模糊、道德规范的失效、道
凡晓芝,田强[7](2004)在《中国互联网“重装上阵”》文中指出2003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互联网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看重收入与盈利,看重行业地位和发展前途,做事多于做秀。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中国互联网以漂亮的盈利曲线重新赢得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信心,积蓄着“重装上阵”的能量。我们展望,2004年中国互联网将是中国I
二、当财富神话时代宣告终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财富神话时代宣告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1)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孟子和保罗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简介 |
四、孟子和保罗的思想概论及其学术源渊 |
第一章 人与神圣者之关系 |
第一节 孟子之天与保罗之上帝 |
一、孟子的“不言之天” |
二、保罗的“启示”之上帝 |
小结 |
第二节 神圣者与人性 |
一、孟子的人性论 |
二、保罗的人性论 |
小结 |
第三节 超越与内在之间 |
一、孟子天道观的超越与内在 |
二、保罗上帝观的超越与内在 |
小结 |
第四节 “神道设教”与“宗教” |
一、孟子的心性教化之教 |
二、保罗的宗教信仰之教 |
小结 |
第二章 人与自我之关系 |
第一节 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 |
一、孟子的大体、小体之辨 |
二、保罗的灵肉之分 |
小结 |
第二节 德福之间 |
一、孟子的性命之辨 |
二、保罗末世论的报应观 |
小结 |
第三节 内在精神与外在秩序之间 |
一、孟子的仁与礼 |
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 |
小结 |
第四节 自我超越与精神境界 |
一、孟子的成圣观 |
二、保罗的成圣观 |
小结 |
第三章 人与人之关系 |
第一节 “仁”与“爱” |
一、孟子之“仁” |
二、保罗之“爱” |
小结 |
第二节 家庭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的孝亲观 |
二、保罗的孝道观 |
小结 |
第三节 政治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道德政治关系中的人 |
二、保罗神学政治关系中的人 |
小结 |
第四节 经济关系中的人 |
一、孟子的义利之辨和劳心劳力说 |
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和均平观念 |
小结 |
第四章 人与自然之关系 |
第一节 孟子的道德之生态与保罗的宗教之生态 |
一、孟子的道德之生态 |
二、保罗的宗教之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理想国度 |
第一节 孟子的三代之治与保罗的末世天国 |
一、孟子的三代之治 |
二、保罗的末世天国 |
小结 |
结语 |
一、儒耶的异同与会通——语言的不同,不是精神的不同 |
二.儒耶对话的障碍及其现代性突破 |
三、儒耶对话对于儒耶哲学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意义 |
四、在相互融合中重建关系中的和谐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 ——荣格生态文艺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集体无意识精神中的自然 |
二、文学原型意象与人类心灵 |
三、荣格精神对文学生态转向的意义 |
第一章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
第一节 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反思:荣格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
第二章 自然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 |
第一节 现代人的生存危机 |
第二节 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
第三节 荣格的生态观 |
第三章 荣格心理学中的自然与心灵 |
第一节 自然对心灵的作用 |
第二节 “原型”:自然精神在心灵中的诗意表达 |
第三节 后现代视角:荣格生态思想对人类心灵的意义 |
第四章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的生态转向 |
第一节 文学“原型”与生态精神 |
第二节 自然:作家的回归情结 |
第三节 文学原型批评的生态意义 |
第四节 荣格生态精神对文学转向的价值 |
第五章 荣格生态精神的文学实践 |
第一节 荣格影响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二节 马尔克斯小说的生态内涵 |
第三节 博尔赫斯诗歌的自然意象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书业的现状和畅销书的兴起 |
第一节 中国书业的现状 |
一、大众出版的兴盛 |
二、大众出版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畅销书的崛起 |
一、畅销书的概念 |
二、我国现代畅销书出现 |
三、畅销书是典型的符号消费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节 畅销书研究现状 |
一、我国图书研究历史综述 |
二、畅销书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文本对象的选取 |
一、文本的来源 |
二、文本的使用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畅销书与大众文化研究 |
二、文化研究的历史源流 |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学术难点 |
一、研究思路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突破 |
三、研究难点 |
第五节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三章 传统图书的符号解读 |
第一节 图书是文明的表征 |
一、图书载体的进化 |
二、图书印制工艺的发展 |
三、传统图书的生产与经营主体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图书概述 |
一、传统的经典图书 |
二、古代的启蒙读物 |
三、古代的休闲读物 |
第三节 图书神圣地位的确立 |
一、古代图书的生产和传播 |
二、历代文教政策 |
三、历代文官制度 |
四、文化政治制度对图书符号的塑造 |
五、从《西厢记》看科举制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古代图书的符号意蕴 |
一、传统图书承载的主流价值观 |
二、传统图书是精英趣味的体现 |
第四章 近代大众图书的兴起 |
第一节 我国近代的图书出版概况 |
一、近代图书的定义 |
二、近代图书符号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三、我国近代图书出版概貌 |
第二节 图书大众化的过程 |
一、生产主体——近代知识分子的崛起 |
二、生产方式的变革 |
三、生产目的的转变 |
第三节 近代图书符号的特点 |
一、从“文以载道”到“格物致知” |
二、神圣性被世俗化消解 |
三、从一元统治的工具到多元政治的媒介 |
四、从思想控制到文化交流 |
第四节 大众传媒的兴起与图书大众化的实现 |
一、近代大众传媒的兴起 |
二、大众传媒对我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建构 |
三、大众传媒对近代图书符号转型的促进作用 |
第五章 十年排行榜:都市人阅读轨迹 |
第一节 我国畅销书排行榜概况 |
一、畅销书排行榜的发展史 |
二、我国畅销书排行榜的符号意义 |
三、本研究对畅销书排行榜的使用方法 |
第二节 1995年—2005年畅销书排行榜描述与分析 |
一、1995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二、1996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三、1997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四、1998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五、1999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六、2000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七、2001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八、2002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九、2003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十、2004年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
第六章 从符号分析看畅销书转型 |
第一节 对人物类畅销书的符号学分析 |
一、图书主体人物符号的分类及其特点 |
二、流行人物符号与“成功”观念转型 |
三、人物类图书符号的变迁轨迹 |
第二节 经管类畅销书的符号学分析 |
一、不同阶段的财富符号 |
二、经管类图书:从财富符号到心灵符号 |
第七章 畅销书运作与符号学运用 |
第一节 畅销书运作的模式 |
一、文本的生产 |
二、宣传造势 |
第二节 畅销书经典案例分析 |
一、从《富爸爸穷爸爸》看图书的整体符号营销 |
二、畅销书是共谋的神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5)教育的人性追寻 ——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从理性走向神圣--前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教育 |
第一节 自由的理性追寻—古希腊的教育 |
第二节 世俗的公民教育—罗马帝国教育 |
第三节 上帝的忠实奴仆—中世纪的教育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萌芽--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转型 |
第一节 商业的复兴 |
一、中世纪的商业潜流 |
二、14世纪的商业繁荣 |
三、拜金主义的萌生与流行 |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 |
一、中世纪的城市 |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
三、市民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世界的发现 |
一、伊斯兰-穆斯林世界的影响 |
二、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 |
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第三章 人性的世俗回归--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型 |
第一节 西方社会对人的发现 |
一、西方人对古代世界的发现 |
二、人文主义对人的基本认识 |
三、对基督教道德的嘲讽 |
第二节 宗教改革 |
一、偶像的坍塌 |
二、个人的宗教 |
三、新教伦理 |
第三节 世俗精神的凯旋 |
一、反对禁欲主义 |
二、反对蒙昧主义 |
三、反对专制主义 |
第四章 自由理性人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转型 |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兴起 |
一、人文学科范畴扩大 |
二、古典语言的兴盛 |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典型代表 |
(一) 维多利诺教育思想 |
(二) 蒙田教育思想 |
第二节 新兴宗教教育思想 |
一、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 |
二、加尔文的教育思想 |
三、罗耀拉的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教育思想转型的完成 |
一、培根科学教育思想 |
二、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 |
第四节 空谷回音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当代反省 |
一、文艺复兴理想的实现 |
二、现代社会批判 |
三、敢问路在何方—当代西方教育的合理走向 |
第五章 他山之石--西方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转型 |
一、历史的回顾 |
二、转型的实质 |
三、当代的使命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中的当代中国人 |
一、金钱奴隶与人情冷漠 |
二、私德泯灭与公德缺失 |
三、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 |
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转型及其使命 |
一、相对滞后的教育 |
(一) 睡狮初醒—近代教育的“西化变革” |
(二) 目中无人—“应试教育”对人的异化 |
(三) 教育何为—一元教育下的目的困惑 |
二、改革:迫在眉睫的使命 |
(一) 久旱甘露—素质教育改革概述 |
(二) 举步维艰—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尴尬 |
(三) 热点冷说—对素质教育变革的深度分析 |
三、期待:素质教育的理想走向 |
(一) 点化精神生命—让人成为追求崇高的人 |
(二) 唤醒主体意识—让人成为自成目的的人 |
(三) 培养生存技能—让人成为具备能力的人 |
(四) 促进身心健康—让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
(五) 实现全面发展—让人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 网络崛起与发展态势 |
一、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
二、网络的基本特征 |
三、网络发展的社会效应 |
四、论文概述 |
第一章 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
一、新的载体和新的领域 |
二、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 |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
第二章 网络发展与思想观念的更新 |
一、认知模式的演进 |
二、精神状态的变化 |
三、强化社会责任感 |
第三章 网络发展与道德规范的构建 |
一、道德体系的震荡 |
二、网络发展呼唤相应的道德规范 |
三、网络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
第四章 网络发展与各种文化的激荡 |
一、无法回避的现实 |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
三、民族文化的应对 |
第五章 网络发展与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 |
一、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增长 |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
三、网络途径的开发和利用 |
第六章 网络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
一、网络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生活方式嬗变的反思 |
三、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
第七章 网络发展与科学文化的普及 |
一、教育手段的提高 |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 |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
第八章 网络发展与公共舆论的引导 |
一、公共舆论的网络化 |
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三、宣传工作在舆论导向中的作用 |
第九章 网络发展与精神生产的转变 |
一、精神生产的新领域 |
二、网络精神产品的特征 |
三、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第十章 网络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二、自由空间的扩大 |
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当财富神话时代宣告终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 ——以孟子和保罗为中心[D]. 朱小明. 武汉大学, 2014(06)
- [2]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 ——荣格生态文艺思想初探[D]. 常如瑜. 苏州大学, 2010(10)
- [3]为了中国[N]. 刘济美. 中国航空报, 2008
- [4]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 张苹. 四川大学, 2007(06)
- [5]教育的人性追寻 ——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转型及其启示[D]. 李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6]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 彭跃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7]中国互联网“重装上阵”[N]. 凡晓芝,田强. 计算机世界,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