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21)在《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铸造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0年起,我国铸件产量已连续19年位居世界榜首。颗粒物是铸造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具有排放量大、污染源分散等特点。我国铸造行业的颗粒物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每产1吨合格铸件,约有50公斤的粉尘产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并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目前,国内外针对铸造生产各个工艺段的污染防治技术种类和数量繁多,但缺乏对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估。基于此,本研究在详细回顾国内外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进展和铸造行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清洁生产与污染控制系统的全流程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的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末端治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对铸造颗粒物污染的主要生产工序:型/芯砂制备、旧砂回用再生、金属熔炼、造型、制芯、清理以及末端治理的技术进行综合评估,获得了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对进一步提升铸造行业的颗粒物污染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权重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清洁生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中:颗粒物减排效果指标、其他污染物减排效果、旧砂回用率指标以及技术稳定性指标相对其他指标的重要性较大;末端治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中:颗粒物去除率指标、二次污染指标、颗粒物排放浓度指标以及工艺设备电耗指标更为重要。(2)利用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综合分析法对铸造生产的22项清洁生产技术和6项末端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铸造生产各工段的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铸造企业技术改造和厂房设计提供依据。(3)根据我国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现状,本研究从政策管控、企业生产和社会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铸造行业颗粒物的污染防控和技术的普及推广。
李亮[2](2021)在《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钛白粉的必需原料,是钛产业链中重要中间产品。我国是世界上钛资源储量大国,但资源特点在于原料中Ti O2品位低;冶炼的低品钛渣因钙、镁杂质含量高而无法直接用于沸腾氯化工艺生产TiCl4。高钙镁钛渣用于熔盐氯化工艺制备TiCl4是目前为止我国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碳热氯化反应机理与熔盐物性尚不明确等科学问题、以及钛渣中各组分选择氯化规律和反应过程稳定控制等应用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钛渣碳热氯化多相反应热力学、碳热氯化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反应机理、NaCl基熔盐体系物性及工业实践应用等系列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高效高值利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工业实用价值。对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及其碳热氯化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钛渣主要由黑钛石相、金红石组成,黑钛石中掺杂了Mg、Ca、Al、Si、Mn等杂质元素。在700℃~800℃条件下,钛渣碳热氯化过程中有可能主要发生26个反应,各组分的碳热氯化趋势为:Ca O>Fe2O3>Fe3O4>Fe O>Mg O>Fe2Ti O5>V2O5>Ca O*Ti O2>Mn O>Fe Ti2O5>Mg Ti2O5>Ti O2>Al2O3>Si O2。氯化产物中的SiCl4、VOCl3、TiCl4、AlCl3、FeCl3挥发性极强,将进入粗TiCl4产品中,可进一步分离去除;而FeCl2、MnCl2、MgCl2、CaCl2的饱和蒸气压值较小,将进入氯化残渣中,为实现低品位高钙镁钛渣选择性氯化提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钛渣中M3O5型黑钛石、金红石TiO2、CaO以及中间产物COCl2的氯化过程行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金红石Ti O2的碳氯化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Cl原子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在C表面形成的Cl原子是活性氯的重要来源,氯化过程中C首先将Ti O2表面Cl2分子解离、Cl原子与Ti成键,但仅在C、Cl原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打破Ti O2体系中Ti-O键,吸附态的C夺走表层Ti O2中的O形成CO、CO2分子,而聚集态C难以从Ti O2体系中夺走O原子。Mg Ti4Fe O10的碳氯化模拟结果表明:Cl2可在C及Ti原子表面解离,而Mg对Cl2的解离并无作用。解离后的Cl原子优先与Mg和Fe成键,导致镁和铁氧化物的优先氯化,Mg Ti4Fe O10晶体结构发生断裂,使得钛渣中黑钛石相较金红石Ti O2相更易氯化。中间产物COCl2不能稳定存在,将吸附于金红石上解离出CO和Cl原子,作为氯源之一继续发生氯化反应;Ca O在Cl原子和C原子的作用下Ca-O键断裂,O被C夺走生成CaCl2。动力学模拟研究揭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碳热氯化微观行为规律。对多元NaCl-MgCl2-FeCl2-CaCl2的复合熔盐体系相图及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700℃~800℃内可形成低熔点均相混合熔盐体系,NaCl基熔盐体系有较宽的MgCl2、CaCl2容纳能力;体系密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随NaCl含量增加而减少;体系粘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体系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实验研究结果确立获得钛渣碳热氯化用熔盐体系中较佳组分为:MgCl2含量<26.3%、CaCl2含量<10%、NaCl含量>38.5%,可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研究,获得了各组元氯化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钛渣中各组分氯化率随温度升高、氯化时间延长、配碳比增大、钛渣粒度的降低、氯气浓度增大而增加。实验确立的较优的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为:熔盐温度750℃~780℃、氯化时间>60min、氯气浓度为85%~90%、C:Ti O2质量比为0.2~0.25。各组元对应氯化率为Ti-96.1%、Ca-98.5%、Mg-98.3%、Fe-99%、V-97.8%、Mn-97.6%、Al-61%、Si-2.3%,氯化后残渣主要由残留C、难氯化的Al2O3与Si O2组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分析结论吻合。结合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提出NaCl基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碳热氯化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1)Cl原子的解离;(2)黑钛石中能优先于Ti O2碳热氯化的Ca、Mg、Fe、Mn等组元的选择性氯化;(3)Ti O2的碳热氯化;(4)难氯化组分Al/Si氧化物的选择氯化。在碳热氯化过程中同时伴随O与游离的C反应生成CO2或CO,以及NaCl、Na2MgCl4为主的多组元混合熔盐体系的形成。通过开展熔盐氯化工业应用、氯化残渣与粗TiCl4产品表征、粗TiCl4净化提纯、精TiCl4的应用实践研究,进一步确立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碳热氯化应用过程能够实现熔盐温度、熔盐组分的稳定调控,粗TiCl4实际产量达90~102t/d,钛的氯化率达95.5%~97.6%,实际氯化效果较小型实验更佳。经沉降-除钒-精馏后所得精TiCl4纯度大于99.9%,成功用于OA级高品质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的生产制备,打通了我国低品位钛资源高效高值化应用途径。
孙海霞[3](2021)在《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粉末高速钢是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简称,是通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得到致密钢坯,再经热变形、热处理而得到的高速钢。粉末冶金技术解决了传统高速钢冶炼过程中一次碳化物粗大和组织严重偏析等问题,改善了组织的同时使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粉末高速钢具有无成分偏析、晶粒细小、碳化物细小、热处理变形小、硬度均匀、韧性和耐磨性良好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制造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工具,尤其适合制作大型拉刀、立铣刀、滚刀和剃齿刀。粉末高速钢的生产工艺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我国的粉末高速钢材料和产品多依赖进口,我国一直致力于该技术的研究和产品试制,目前仍处于研发和试生产阶段。粉末高速钢中出现的粉末颗粒粗大、原始粉末颗粒边界(Prior Particle Boundary,简称PPB)问题、陶瓷夹杂问题以及烧结窗较窄、烧结工艺控制难度较高等问题是制约粉末高速钢性能提升的关键,也是各国研究人员旨在解决和突破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实现高性能粉末高速钢的制备为目标,以ASSAB PM30粉末高速钢为研究对象,进行粉末特性和制备工艺的研究,采用“粉末制备-成形烧结-组织分析-性能测试”的研究思路,归纳影响烧结致密度和组织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新的高速钢粉末制备技术,并对粉末烧结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地研究热处理工艺及性能;最后对氮化物强化粉末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氮气反应烧结机理进行研究。对气雾化高速钢粉末的形貌、粒径、压制性、粉末组织等进行分析,表明传统高速钢粉末具有粒径较粗、压制性较差的特点,适宜采用包套热等静压工艺烧结。在包套热等静压烧结过程中,发现存在PPB和微观组织不均匀的问题。分析表明:PPB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温产生气体无法排出,在冷却过程中以孔洞的形式存在于粉末颗粒表面而产生的;微观组织不均匀主要是由于粉末组织不均匀导致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分别采用常压烧结、粉末筛分、球磨等处理。研究发现:与氩气气氛烧结相比,真空烧结更有助于烧结致密化;相比于筛分处理,球磨处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组织均匀性,极大地提高粉末的利用率。真空烧结下,筛分的细粉(<30μm)的最佳烧结温度(Optimum Sintering Temperature,简称 OST)为 1250℃,致密度达 99.0%;球磨48h后,在1250℃进行烧结,粉末高速钢的密度为7.98g/cm3,致密度达99.3%。细粉具有较好的烧结性,有助于改善粉末高速钢的组织。为了获得粒径更细的高速钢粉末,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进行粉末制备,平均冷速为103~104K/s,粉末平均粒径D50为9.64μm。相比于气雾化粉末,细粉得率和组织均匀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粉末氧含量较高。研究发现,通过碳脱氧可以消除粉末高速钢中的大部分有害氧,氧含量可从2300ppm降至65ppm,没有出现PPB问题。水气联合雾化的高速钢细粉具有较好的烧结性,相比于气雾化粉末,水气联合雾化粉末的OST更低、致密度更高、组织更均匀。在真空条件下,水气联合雾化粉末的OST为1230℃,烧结密度为7.98g/cm3,致密度可达99.3%,碳化物仅有1~2μm且分布均匀。为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对ASSAB PM30粉末高速钢进行热处理,同时分别添加0、0.3、0.6wt.%C和0、1.0、2.0wt.%Ti,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3wt.%C和2.0wt.%Ti的粉末高速钢综合性能最好。此外,在对强度要求不高、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可以通过多添加碳含量的方式来提高硬度,添加0.6wt.%C的样品硬度达68.1HRC。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样品致密度,分别采用无包套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均可获得全致密粉末高速钢,致密度达99.9%,综合性能良好。此时,经无包套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的样品抗弯强度、冲击功和硬度分别为4253MPa、3698MPa,20~26J、25~30J,65.3HRC、65.2HRC,性能堪比第三代粉末高速钢。通过反应烧结,可以获得细小VN强化的粉末高速钢。通过对高速钢粉末烧结过程中形成VC和VN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从室温到1300℃,VN相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为负,且均大于VC相;VN相的形成能也小于VC相,分别为-9.44895eV和-9.08125eV,表明VN相更稳定。因此,含钒高速钢粉末在氮气气氛烧结过程中,氮与钒会发生原位反应,形成VN强化相。由于氮参与反应,使得基体中碳含量过剩,打破了原有的碳平衡。为了实现新的碳氮平衡,分别研究碳含量1.2wt.%、1.0wt.%和0.8wt.%的粉末高速钢烧结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碳含量为1.0wt.%时,样品中碳/氮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碳化物最细小、组织最均匀,碳化物主要为M6C,氮化物主要为VN,M6C的晶粒尺寸约为1μm,MN的晶粒尺寸约为0.5μm,样品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为65HRC,抗弯强度为3011MPa,冲击功为18~22J。
林嘉聪[4](2021)在《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蚯蚓堆肥是一种广泛用于处理规模化废弃物的生物-微生物耦合转化技术,可处理如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泥沼渣和餐厨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成熟,并排出号称“有机肥之王”的蚯蚓粪。蚯蚓堆肥兼顾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和固废处理环保的双重领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模化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增值化。近年来,蚯蚓堆肥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蚯蚓堆肥结束后,出于市场大量需求和堆肥养殖工艺的要求,需要尽快将蚯蚓活体与堆肥物料(主要为蚯蚓粪)分离。目前,蚯蚓的分离采收严重依赖人工,或仅采用简易辅助机械进行分离,分离速度慢、耗时长、现场问题频发,易受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了分离效率低且不稳定、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是蚯蚓堆肥行业规模扩大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瓶颈问题之一。为解决堆肥后期蚯蚓与蚯蚓粪物料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分离收获问题,本课题基于我国目前蚯蚓堆肥的主要模式,开展机械化蚯蚓分离和收获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从蚯蚓温室堆肥处理牛粪废弃物出发,全面探究蚯蚓堆肥物料基础的化学、物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参数特性;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环境因子调控法机械化和纯筛分机械法对蚯蚓分离可行性、效果稳定性和未来规模化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基于滚筒分离机械法进行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理论设计分析、物料预处理、试验评估、模型优化等构建了一套蚯蚓简单、高效、快速分离技术,并获得优化参数;通过离心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特性分析、DEM离散元仿真揭示了蚯蚓分离过程的关键机理-机制。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本研究结论的在实际中应用效果,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为探究实际蚯蚓堆肥工程中规模化废弃物处理前后的物料特性,以蚯蚓堆肥应用最为广泛的牛粪为处理基料,开展温室内60日蚯蚓堆肥试验研究,从养分与金属元素含量、工业分析、光谱分析、物质组分等方法分析了堆肥前后的物料化学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后物料中TN、TP、TK含量减少,而速效N、P、K含量均升高。pH趋于中性(7.47),堆肥后有机质含量下降了45.26%,蚯蚓粪中Cu、Zn、Cr、Pb、As、Cd和Hg含量均发生了下降;灰分含量占比增加21.59%,挥发分含量减少16.8%,物料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堆肥后芳香烃结构的官能团C=O,C=C,C-H和多糖类C-O均发生了减少,大分子化合物发生矿化、腐殖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占比分别降低了10.32%,8.17%和10.99%。最后在我国现行肥料化与基料化标准框架下,讨论了蚯蚓堆肥后蚯蚓粪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蚯蚓粪养分、重金属限值均满足且优于国家标准,是一种高价值的环保有机肥料和基料产品。(2)蚯蚓粪物料的物理和机械运动特性参数是物料分离研究的基础。本文探究了蚯蚓粪和蚯蚓的基本外观形貌、含水率、容重、尺度等物料基本物理特性。成熟的大平二号蚯蚓体长约50~90mm,单条平均体重为0.56g,体径3mm。蚯蚓粪为颗粒散体物料,堆肥床上含水率约65%,容重为0.56±0.03g/cm3,质地性质与土壤中轻质壤土类似。针对散体物料的机械力学、运动学参数测试方法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堆积试验与DEM离散元法仿真标定方法,通过PB筛选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B析因试验建立响应模型,获得影响蚯蚓堆肥物料流动性的关键机械运动参数,最后结合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分析,综合分析了蚯蚓粪物料流动特性主要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蚯蚓粪运动流动特性显着影响的因素(P<0.05)是物料与物料、物料与壁面的滚动摩擦系数,物料的表面能(表面粘附力),后期探究运动相关过程可主要考虑此3个显着因素。含水率是改变物料运动参数的关键影响因素,蚯蚓粪含水率由25%升高至65%时,蚓粪-蚓粪滚动摩擦系数和蚓粪-不锈钢板滚动摩擦系数两者呈现小幅下降,内摩擦角减小,表面能增加幅度明显。含水率增加时,蚯蚓粪表面能对堆积角影响极其显着(P<0.01),蚯蚓粪物发生粘附团聚,堆积角增大,表面物料流动性降低。通过DEM离散元法仿真获取蚯蚓粪散体物料流动性影响的关键参数是可行的,能够为后续机械运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提供有效参考。(3)开展了以环境因子调控法为核心的机械分离参数量化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导致的蚯蚓应激性不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分离方法的可行性与综合效果。微电场分离法研究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探究了不同微电场类型、通电强度、时间、通电模式及不同蚯蚓密度条件下的电分离效果。光照分离法研究中,主要探究了不同人工单光谱波长、不同自然光源、光照强度、时间对蚯蚓刺激效果以及表面无蚯蚓料层的厚度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式电场在通电强度为25m A、通电时间10s和放电间隔为30s的组合能实现蚯蚓分离效率达到85.5%,电场作用后蚯蚓存活率为95%,电场法分离蚯蚓具有一定分离效果。光照刺激下,光强在<10lx时,蚯蚓几乎不受影响;10~30lx时,逆趋光反应显现。30~210lx时,蚯蚓避光应激随光照强度增加而显着增加,蠕动消失时间缩短。>210lx时,光照引起的蚯蚓避光反应程度趋于最大。光照法对刺激蚯蚓迁移分离具有显着效果,人工LED白光和太阳光(混合光谱波长)对蚯蚓刺激效果最明显,光照分离蚯蚓的消失时间为6.5min和5 min,表面无蚯蚓层厚度能达到15~20mm。此参数可用于实际人工分离或机械自动化表面刮料装备的设计;蚯蚓对红光应激性极弱,可用红光照明对蚯蚓进行开展一系列工作。(4)为寻找适用于规模化蚯蚓养殖场,堆肥物料分离的纯机械分离手段,与环境调控为核心的机械化分离方法相比较,开展纯机械法—滚筒筛分蚯蚓堆肥物料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筛分设备筛分概率原理、滚筒机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物料在滚筒内动力学过程,设计了蚯蚓-蚯蚓粪滚筒分离机(EVRS)。在此基础上,对4种不同类型筛网进行物料筛分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PP筛网的物料滚动摩擦性能,横向-纵向柔度性能、强度、防水、成本等多角度的综合性能较好。筛网孔径增大时,蚯蚓、蚯蚓粪过筛率增加。筛网孔径为6mm,55%含水率时,蚯蚓粪分离率均能超52.8%,而蚯蚓分离率均低于10.8%,蚯蚓存活率均在95%以上;35%~55%含水率条件下小颗粒蚯蚓粪能够较好被筛分,而65%含水率的湿蚯蚓粪出现聚团、堵孔现象严重,后期物料含水率考虑控制在35%~55%范围内进行分离效果较佳。最后,综合对比分析了环境因子调控机械化分离法与纯机械筛分法的应用前景。(5)研究采用两步连续快速蚯蚓-蚯蚓粪分离工艺方法,对EVRS进行试验评估与优化,实现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率最大化。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RSM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了滚筒筛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双因素全面试验评估了不同类型锥形分离器、物料含水率的分离效果。最后结合两步快速分离法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对不同养殖密度的蚯蚓物料进行单因素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VRS优化结果为滚筒倾角6.4°,转速33r/min,筛分距离1290mm。最佳锥形分离器类型的母线倾角为28°;蚯蚓粪含水率为45%时分离效果最佳。通过高速摄影与物料落点网格化分析,经过锥形分离器分离,蚯蚓能够落于特定区域。EVRS的工作效率为蚯蚓分离率84.38%,蚯蚓粪分离率为39.52%,蚯蚓存活率达96.25%,处理蚯蚓和蚯蚓粪的混合物共计10kg的平均分离时间为41.55s,消耗电能耗为0.0025k Wh;不同养殖密度下,蚯蚓混合物总质量占比5%~20%时,分离效果稳定,差异不显着。(6)为揭示和解析蚯蚓分离的关键机制-机理,阐释蚯蚓、蚯蚓粪分离现象,以蚯蚓粪与蚯蚓EVRS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从物料分离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机理与表面性能表征、表面能量化DEM模型与关键过程仿真模拟3个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蚯蚓粪与蚯蚓在锥形分离器上由于离心力、摩擦力、重力、支承力的耦合作用,导致锥形分离器上物料离心角、抛离速度与抛离位置的差异使得物料实现分离,其中物料的摩擦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微观接触界面下,蚯蚓表面有较强的亲液湿润性,液膜粘附现象显着,体液表面张力小,接触角为27.15±1.13°,当蚯蚓粪含水率由15%升高至65%时,蚯蚓与固体壁面接触界面之间,形成一定断续连接的液桥并被不同程度小颗粒蚯蚓粪覆盖,导致表面粘附力显着改变。蚯蚓与壁面多点接触,而蚯蚓粪外观类圆球状,与壁面单点接触,滚动摩擦性能较低,分离时蚯蚓粘附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性能耦合叠加,因此摩擦力远大于球形蚯蚓粪颗粒的滚动摩擦力,且蚯蚓质量小于蚯蚓粪大颗粒质量,锥形分离器离心作用后两物料下发生斜抛运动,实现两者分离;蚯蚓粪含水率在45%时,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果最佳。仿真结果可知,蚯蚓在X向上速度和分离初始位移均显着大于蚯蚓粪,Y,Z向的速度低于蚯蚓粪速度;地面坐标系下,蚯蚓平均收获落点中心在X-310mm,Y-160mm,蚯蚓粪可收集区域为X:-300mm~500mm和Y:0~500mm。此分离机理与仿真预测结果可为未来蚯蚓分离收获的改进、调整、优化提供直接参考。(7)针对堆肥物料分离时由于含水率较高导致散体物料团聚、粘附、堵孔导致筛分效率下降的问题,基于蚯蚓粪多孔介质物料水分特征与水渗透过程,提出应用于现场的干湿物料快速混合降湿法,将待分离物料含水率降至EVRS分离的较适条件(45%)。为解决EVRS物料分离后蚯蚓粪与蚯蚓可能出现的混杂问题,蚯蚓粪下落后无序散落的问题,整体实现“预处理→EVRS分离→收获”3步集中收获得到蚯蚓、蚯蚓粪产品的工艺技术模式,是未来蚯蚓堆肥规模化生产,流水线机械自动化作业的技术基础。在含水降湿预处理后,将单体输送装置作为收获关键设备,开展蚯蚓堆肥物料集中收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kg混合物料时,蚯蚓与蚯蚓粪在输送倾角为30°、速度为50mm/s时,蚯蚓收获率为77.50%,几乎不含蚯蚓粪杂质,验证试验偏差为8.34%,耗时55.36s,总物料回收率约94.56%,较好实现蚯蚓-蚯蚓粪单物料的收获。基于本研究获得的优化参数,开展蚯蚓规模化堆肥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台EVRS设备对蚯蚓粪-蚯蚓混合物分离处理效率为18kg/min,即蚯蚓收获效率为1.03kg/min,分离效率、速度均较高;干湿混合物料预处理后,收获的蚯蚓质量约占混合物料总质量5.70%,略低于未混料预处理时蚯蚓收获率(11.06%),但物料未经预处理蚯蚓落点离散化,蚯蚓损失率较高。经粗略估计,相较于人工分离,假设单台EVRS日有效工作6h,按预处理的待分离物料质量占比为60%计算,单日可分离收获得到222.48kg活蚯蚓,约为日单人分离量的4倍,效率显着提高。
冀前辉[5](2020)在《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顺煤层钻孔抽采瓦斯是防止瓦斯事故的有效手段,也是治理瓦斯超限、提高开采效率、保障采煤安全的有效措施。碎软煤层在我国可采煤层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煤层稳定性差,施工顺煤层钻孔时常因为排粉效率低、钻孔坍塌造成钻孔深度浅、成孔率低,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目前国内碎软煤层钻孔施工多采用中风压空气钻进装备及工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压缩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冷却效果差;孔壁局部坍塌引起钻杆柱回转摩擦生热后存在孔内起火隐患;当钻遇含水煤层,产生煤泥粘附在钻杆的外侧容易造成钻孔事故。结合泡沫钻进携粉能力强、孔内净化效果好、冷却效果好、适合于含水地层钻进等优点,论文依托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课题“煤矿井下煤层气高效抽采技术与装备”(编号:2016ZX05045-003)等项目,以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多相流理论,分析研究了泡沫流体在钻杆内通孔、钻头、环空间隙等部分的流动规律和煤粉颗粒群在环空间隙中的受力和运动状态,为钻进工艺技术参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提出通过采用矮翼螺旋钻杆辅助搅粉、增加泡沫流场紊流度来提高钻进排粉效率。结合煤粉颗粒的受力和运动分析,研究了螺旋钻杆的搅粉和辅助排粉能力,得出实现搅粉的临界转速、螺旋槽升角的计算方式,并分析了影响螺旋槽排粉能力的主要参数。(3)结合碎软煤层钻进需求,开展防塌乳液泡沫剂配方研究。提出将定向钻进用防塌乳液与泡沫剂进行复配,研制出具有较强防塌能力的乳液泡沫冲洗液体系,采用Waring-Blender搅拌法、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防塌泡沫乳液配方的发泡体积、密度、表观粘度、动切力、流性指数、稠度系数等参数,得出碎软煤层泡沫钻进防塌泡沫乳液的最佳配方:水+0.2~0.3%防塌乳液+0.5%发泡剂K12+0.4%~0.8%粘土抑制剂 NH-1。(4)分析研究了钻进环空流场,运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分别对外平钻杆和矮翼螺旋钻杆在泡沫作用下的携粉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采用矮翼螺旋钻杆和常规外平钻杆施工时,环空内泡沫流体压力、流速变化的规律,得出了矮翼螺旋钻杆钻进环空泡沫流动压力损失修正系数。通过对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压力损失、压缩空气和泡沫液注入量等工艺参数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气体体积流量的理论计算方法。(5)通过对煤矿井下防塌泡沫乳液注入、消泡等技术的综合研究,配套研制了泡沫发生器、钻进消泡装置等设备,构建了煤矿井下成套泡沫钻进装备集成。(6)在理论分析、模拟仿真和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发泡实验、消泡试验、防塌孔试验、现场钻孔试验等系列研究,分析了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工艺参数,研究了防塌泡沫乳液的防塌效果。在碎软煤层现场开展了钻进对比试验,相对于中风压空气钻进工艺,采用井下泡沫钻进工艺和矮翼螺旋钻杆在施工煤矿碎软煤层钻孔时,钻机回转阻力降幅最大达到了 48%。试验证明,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工艺适合在碎软煤层中施工深度达200m的本煤层钻孔。
刘新良[6](2020)在《超细碳酸氢钠类干粉灭火剂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哈龙灭火剂具备强烈破坏大气臭氧层的能力,因而被联合国环保署列为强制淘汰的化学品。然而火灾事故依然频发,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更趋频繁。在此背景下哈龙替代品的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近年消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在已开发的哈龙替代产品中,超细干粉灭火剂以其灭火效率高、零ODP值、无温室效应等优点,获得了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推广应用。但是,在目前的标准中仅仅只规定超细干粉灭火剂粒径D90≤20μm,而粒径20μm的超细干粉颗粒仍是大量分子的聚集体,布朗运动能力微弱,流动扩散能力明显弱于气体类灭火剂,因而仍不适合用于全淹没灭火系统。为了大幅提高超细干粉灭火剂的流动扩散能力,拓展超细干粉的应用范围,降低超细干粉的颗粒粒径是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围绕超细干粉灭火剂颗粒粒径降低展开研究。鉴于机械粉碎法便利,易于产业化,故本文选用机械粉碎法作为降低超细干粉颗粒的技术途径,其次,确定选用典型碳酸氢钠类干粉灭火剂配方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发现,使用机械法降低超细干粉颗粒粒径的核心所在是一个力学问题,为此本文根据碳酸氢钠颗粒的微观结构,分析晶体晶格缺陷对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碳酸氢钠的微观破碎机理是晶体滑移面分离和劈开。依据该力学原理,分析了各种机械粉碎方法的优缺点及其粉碎能力,经综合比较认为球磨法和气流粉碎法仍是碳酸氢钠类干粉灭火剂超细化较为适宜的粉碎方法。在研究球磨法制备碳酸氢钠超细干粉工艺技术时,设计了原料混合、球磨、表面处理、干燥、冷却的制备工艺路线。针对粉碎效果,分析得到球磨机转速、球磨时间、物料填充量、磨球配比是球磨法降低物料粒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影响因素对物料粒度降低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球磨机转速400r·min-1、球磨时间30min、单个磨罐物料填充量180g、3mm陶瓷磨球540g的工艺条件下,球磨机将D90为175μm的物料粉碎至D9025.4μm,然而该粒度却未达到国标规定的超细干粉粒度要求。分析认为是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发生了细颗粒的团聚。为解决团聚问题,通过高速混合机向球磨粉碎后的物料添加表面改性剂X,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粉碎,重复改性、球磨操作,物料粒度成功降低至D907.61μm。在开展气流粉碎法制备碳酸氢钠超细干粉工艺技术时,设计了原料混合、气流粉碎、表面处理、干燥、冷却的制备工艺路线。针对粉碎效果,选择TQG-20气流粉碎机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粉碎实验。发现当工艺条件为气流粉碎压力0.8MPa,进料速度10Kg·h-1,气流速度3m3·min-1,分级轮频率50Hz时,粒度测试结果表明此工艺条件粉碎效果最好,此时经气流粉碎的物料粒度由D90175μm降低到13.4μm。并且粉碎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团聚问题,为解决颗粒团聚问题,通过向高速混合机液体物料加料系统向混合物料添加表面改性剂X,表面改性处理后再经上述工艺制备超细干粉,得到的超细干粉粒度(D90)为6.18μm。比较球磨法与气流粉碎法制备的超细干粉灭火剂颗粒形态,发现球磨法制得的超细干粉呈球形、半球形,而气流粉碎法制得的超细干粉灭火剂颗粒呈长条形。鉴于球形、半球形颗粒的流动性优于长条形颗粒,为此本文进行了球磨法与气流粉碎法的组合工艺粉碎实验,以求高产量制备得到球形、半球形颗粒的超细干粉。最后,将球磨法和气流粉碎法制备的碳酸氢钠超细干粉灭火剂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灭火效率等测试,结果发现,当超细干粉灭火剂颗粒粒度(D90)从175μm降至7.61μm后,其初始分解温度由100℃减低到62℃;碳酸氢钠超细干粉灭庚烷火的浓度为90.5g·m-3。
张晶[7](2020)在《AHLs对ANAMMOX颗粒特性和脱氮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相比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污泥产量少等诸多优点,但是ANAMMOX污泥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如ANAMMOX颗粒高负荷时易上浮、不利pH及低温下颗粒活性降低、易解体等。因此本文进行了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信号分子对ANAMMOX颗粒特性和脱氮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以期利用AHLs群体感应(AHLs-QS)强化不利环境下ANAMMOX颗粒的稳定性及活性,促进ANAMMOX工艺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探索了高浓度基质冲击下及恢复阶段颗粒解体流失及缓慢恢复稳定结构的过程与颗粒内源AHLs的关系,明确了特定类型的AHLs分布及含量与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外源AHLs对高氮负荷条件下ANAMMOX颗粒的长期影响研究,提出了利用外源AHLs控制高负荷反应器中ANAMMOX颗粒上浮的策略;之后,考察了不同pH下ANAMMOX颗粒AHLs释放与颗粒特性变化间的关系,明确了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内源AHLs对颗粒的调控作用与颗粒生物量密度密切相关,并提出了利用外源AHLs强化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策略;为进一步降低外源AHLs强化不利pH下ANAMMOX颗粒稳定性及活性技术的成本,进行了AHLs类似物(反硝化污泥胞外聚合物)对极端pH冲击下颗粒特性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半饥饿波动碳氮比(C/N)强化反硝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策略,考察了强化后的反硝化污泥EPS(DS-EPSen)对极端pH冲击下ANAMMOX颗粒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低温条件下AHLs对ANAMMOX颗粒特性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外源AHLs强化低温下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4 h高浓度总氮冲击导致系统脱氮性能及颗粒特性严重恶化,TN去除率由稳定期的89%下降至43%,颗粒大量解体,当基质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颗粒稳定性及脱氮性能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上述瞬时高浓度基质冲击引起的颗粒特性的变化与AHLs-QS调控密切相关。基质冲击刺激颗粒释放大量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C8-HSL),导致松散结合型EPS(LB-EPS)过量分泌、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PN/PS)显着升高,致使颗粒稳定性恶化、反应器脱氮性能下降。但是,由于EPS相中存在大量的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C6-HSL),所以基质冲击后,C6-HSL含量明显增加,利于维持颗粒活性。基质冲击促进颗粒大量释放C8-HSL,导致LB-EPS过量分泌,以保护ANAMMOX微生物在不利环境中的活性,而这种自我防卫行为也导致反应器运行性能的不稳定。高氮负荷下,在实验初期添加外源C8-HSL对颗粒沉降性能具有长期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控制颗粒上浮流失。C8-HSL有效控制了颗粒结合型EPS(B-EPS)的过量释放,同时将PN/PS值降低了48%,并使颗粒的相对疏水性(RH)提高了28%,因此有效提高了颗粒的沉降性能。实验进行至第150 d,当总氮负荷为13.4 kg-TN/(m3·d)时,添加C8-HSL的反应器(R3)的总氮容积去除率高达11.2 kg-TN/(m3·d),总氮去除率达88%。C6-HSL可将颗粒的活性提高16%。C8-HSL和C6-HSL分别对颗粒沉降性能和活性的长期积极影响源于外源AHLs诱导了颗粒内源AHLs的持续释放。不利pH下AHLs-QS对颗粒特性的调控作用取决于酸碱性和生物量密度。中性和弱酸性pH能够刺激高生物量密度颗粒中C8-HSL和C6-HSL的释放,C8-HSL含量的增加利于EPS的产生和PN/PS的提高,进而促使颗粒保持较稳定的结构;C6-HSL含量增加利于颗粒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高生物量密度颗粒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但该条件下,低生物量密度颗粒AHLs释放量、EPS含量和PN/PS值呈下降趋势,颗粒稳定性和活性恶化。在强酸性(pH 5.5)和碱性(pH 7.5~9.0)条件下,颗粒AHLs释放及EPS分泌与生物量密度无关。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通过短期外源添加C6-HSL和C8-HSL能够激活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的AHLs-QS系统,促进内源AHLs的持续释放,进而提高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的稳定性和活性。采用半饥饿波动C/N比培养策略有效强化了反硝化污泥EPS(DS-EPS)的特性,使其具有代替纯化AHLs来提高不利pH下ANAMMOX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较大潜力。强化后的反硝化污泥EPS(DS-EPSen)中芳香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显着提高,从而改变了DS-EPS的分子量(MW)分布,因此DS-EPSen的絮凝效率得以提高。低pH下DS-EPSen絮凝效率较高,高pH下则絮凝效率较低,因此DS-EPSen能够提高极端酸性冲击下高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的稳定性,但对极端碱性冲击下颗粒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此外,DS-EPSen能够提供丰富的有效AHLs,促进了酸性条件下Candidatus_Kuenenia的增长和ANAMMOX活性基因的表达,因此DS-EPSen能够促进极端酸性冲击下不同生物量密度颗粒的活性。但是,过碱性条件下AHLs迅速降解,因此添加DS-EPSen不能提高极端碱性冲击下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的活性,然而由于DS-EPSen中的AHLs可以诱导高生物量密度颗粒内源AHLs的持续释放,故能够提高高生物量密度颗粒的活性。不同运行温度下添加不同浓度的AHLs抑制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ANAMMOX颗粒C6-HSL和C8-HSL的含量,从而导致不利温度下颗粒活性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恶化,明确了内源C6-HSL和C8-HSL信号在调控低温下ANAMMOX颗粒稳定性及活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在16~22℃下ANAMMOX颗粒释放了N-3-氧代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3OC8-HSL)。外源C8-HSL对颗粒稳定性的影响与运行温度密切相关,当运行温度在11~16℃范围内时,外源C8-HSL可显着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当运行温度为11~23℃时,外源C6-HSL和3OC8-HSL可显着提高ANAMMOX颗粒的活性。本研究从QS视角提出了提高低温条件下ANAMMOX颗粒稳定性和活性的新途径。
陈广健[8](2020)在《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斯压力是煤层最基础的瓦斯参数之一,其准确测定对于研究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瓦斯抽采效果评价、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防治等工作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准确测定其瓦斯压力的成功率较低,一般不到30%。如何在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快速准确直接测定其瓦斯压力成为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次研究将针对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的内容作为率先研究的部分,其目的是明确测压工作中能够对测压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的各个环节,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整个测压过程的顺利进行。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在本次研究中分为三类进行论述,即松软破碎煤层、穿多煤层涌水钻孔和超长岩孔。针对这些复杂条件,提出选取简易的一般型测压装置和复杂的复用型测压装置运用到实际测试中,并为了更好的达到测压效果,对两种装置各自的封孔器进行改进创新:一般型测压装置选取配有空心外罩的封孔器,而复用型测压装置选用改进外壳添加流变层的封孔器。同时结合前期所完成的研究给出适配的封孔材料,即合适配比的SP-I型封孔材料结合聚氨酯和三相泡沫粘液。考虑到测压装置和封孔材料对于钻孔气密性的保障能力有限,本次研究还针对在打钻过程中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出松软破碎煤层选取再造岩孔的工艺技术和穿多煤层涌水钻孔选取下套管的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可以对裂隙进一步封堵,也可以使钻孔稳定性增加,特别对于穿多煤层涌水钻孔来说,更大限度的隔离了水和其他煤层的影响。运用研究给定的测压装置、封孔材料和工艺技术所组成的测压技术对二耐煤矿松软破碎煤层条件、毛寨煤矿穿多煤层涌水钻孔条件和康辉煤矿超长岩孔条件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条件下所采取的测压技术均具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测压存在的相关问题,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28幅,表7个,参考文献61篇。
薛月凯[9](2020)在《转炉溅渣气化脱磷强化机制及熔渣炉内循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转炉渣是炼钢工序的副产品,其产量巨大,但综合利用率偏低。主要由于转炉渣中含有P、S有害元素限制了其在冶金领域的应用,同时渣中含有自由CaO(fCaO)等物质,限制了其在其他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源头把控”是转炉渣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的留渣操作可从根本上减少转炉新渣产量,但渣中S、P有害元素同时循环富集于转炉内部,易引起钢水质量降低。已有研究证实,溅渣护炉过程中可气化脱除大部分S元素,为解决留渣操作中P元素的循环富集问题,提出利用还原剂在溅渣护炉期间对熔渣进行气化脱磷,并对气化脱磷工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优化,提出并完善了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艺技术路线。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实验室实验对转炉熔渣气化脱磷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炼钢温度下,完全可以利用C质还原剂气化脱除熔渣中的磷元素,气化脱磷反应主要在熔渣和氮气交界面上进行;理论和实验证明熔渣气化脱磷产物主要以P2为主;气化脱磷过程中,熔渣中FeO、MnO被同步还原,其中FeO还原对气化脱磷的影响较大。其次,对熔渣中P2O5和FeO还原的实际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P2O5的还原吉布斯自由能更低,还原驱动力更强;熔渣中气化脱磷反应以传质为限制性环节,熔渣中FeO的还原以界面化学反应为限制性环节,确定了P2O5和FeO还原的反应速率方程式;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熔渣气化脱磷工艺优化方案。第三,采用SEM-EDS、XRD等检测手段,对转炉熔渣还原前后的矿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转炉渣平均熔点为1404℃,黏度转变点在14101440℃之间,适宜的气化脱磷温度应在1440℃及其以上;熔渣气化脱磷过程中,大颗粒、板条状2CaO·SiO2,3CaO·SiO2相消失,最终以小颗粒状或长条带状存在,CaO·Fe2O3和RO相基本消失,还原后生成以Ca、Mg、Fe元素为主的多复合相共存体,熔渣中自由态CaO、Mg O相消失,3CaO·SiO2、3CaO·Mg O·2SiO2相增多;在转炉渣2CaO·SiO2、3CaO·SiO2相中检测到了较高P含量,气化脱磷反应多在此相中进行。第四,对转炉熔渣气化脱磷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熔渣气化脱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FeO含量,碱度和炭粉用量对气化脱磷的影响相当,氮气流量对气化脱磷的影响最小;正交实验中,当碱度R为3.6,FeO含量为30%,氮气流量为0.4 Nm3/h,温度为1720℃,C粉量为1.5倍碳当量时的气化脱磷效果最好,最大气化脱磷率为75.2%,最佳的气化脱磷条件为AⅣBⅣCⅡDⅤEⅢ。第五,在65 t转炉的工业试验中,将溅渣护炉工艺优化为“气化脱磷”和“溅渣护炉”两阶段进行,气化脱磷阶段,采用1.5倍碳当量的还原剂、12000Nm3·/h顶吹氮气流量和650 Nm3/h底吹流量时的气化脱磷效果最好,气化脱磷率达到40%水平;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艺应用后,开发了“氮氧混吹”高效点火工艺技术、转炉留渣操作强化脱磷技术和转炉留渣平稳冶炼技术。通过熔渣气化脱磷工艺,降低了留渣操作对下炉次钢水质量的不利影响,有效减少了转炉新渣产量。以气化脱磷为基础,提出了转炉熔渣循环炼钢工艺技术,技术应用后,进一步提升了钢液质量,实现了留渣操作后的平稳冶炼,同时为低硅、低热铁水的平稳冶炼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图93幅;表43个;参136篇。
郝志远[10](2020)在《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淮海平原豫北砂质潮土区是我国夏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高产而大量施肥,导致土壤恶化、水体污染,过量施肥影响夏玉米的品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新型肥料工艺技术来实现豫北地区砂质潮土夏玉米的减氮增效。通过田间肥效试验进行肥料的筛选,在筛选基础上进行减氮增效新型肥料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配方肥在土壤肥际微域转化和迁移过程,揭示配方肥增效机理,为优化肥料配方工艺提供依据,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田间肥效试验表明长效包膜缓释尿素减氮增效的可行性。当养分施用量为168 kg/ha(N)、90 kg/ha(P2O5)、120 kg/ha(K2O)时,长效包膜缓释尿素处理的夏玉米产量、经济系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9564.75 kg/ha、36.37%、56.93 kg/kg,土壤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75.61、23.45、161.52 mg/kg,夏玉米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为163.56、72.30、100.83 kg/ha。(2)以尿素、磷酸一铵和硫酸钾为原料对包膜缓释尿素进行包裹,制备具有不同氮释放速率的新型无机包裹型复合肥产品。养分施用量为168 kg/ha(N)、75 kg/ha(P2O5)、75 kg/ha(K2O)时的新型肥料最适宜工艺技术参数为粘结剂浓度为20 wt%、烘干温度为90°C、填料用量为6.55 kg,此时颗粒强度和核芯包裹率分别为34.6 N、97%。养分施用量为210 kg/ha(N)、75 kg/ha(P2O5)、75 kg/ha(K2O)时的新型肥料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粘结剂浓度为20 wt%、烘干温度为90°C、填料用量为10.42 kg,此时颗粒强度和核芯包裹率分别为33.7 N、97%。两种新型肥料具有良好的速释性和缓释性,速效氮在3 d内完全释放,在14 d时,两种新型肥料的尿素释放率分别为69.44%、70.01%。包裹过程为纯物理过程,产品热稳定性较好,包裹层与核芯颗粒之间结合紧密且无间隙,包裹层厚度均匀、表面光滑,颗粒大小为3-4 mm。(3)降低氮肥用量可提高养分的有效利用,促进养分在肥际微域中的迁移。低氮处理土壤p H为8.34,速效氮占总施氮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69.00%、62 mm,速效磷占总施磷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48.43%、26 mm,速效钾占总施钾量的比率和迁移距离分别为78.55%、44 mm。
二、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铸造行业颗粒物管控标准 |
1.2.2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铸造行业发展概况 |
2.1 铸件产量趋势 |
2.2 铸造企业数量及分布 |
2.2.1 铸造企业数量现状 |
2.2.2 铸造企业地理分布 |
2.3 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现状 |
2.3.1 能源消耗现状 |
2.3.2 污染物排放现状 |
2.4 铸造装备现状 |
2.5 工艺流程及产排污分析 |
2.6 污染防治技术清单 |
2.6.1 清洁生产技术清单 |
2.6.2 末端治理技术清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3.1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评估指标的定义 |
3.4 评估指标评分细则 |
3.5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6 综合评价方法 |
3.7 技术评估流程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 |
4.1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1.2 权重结果分析 |
4.2 综合评估 |
4.2.1 关联度系数的计算 |
4.2.2 综合评分的计算 |
4.2.3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
4.3 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清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政策管控方面 |
5.2.2 企业生产方面 |
5.2.3 社会管理方面 |
5.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关于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指标问卷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1 全球钛资源分布 |
1.1.2 中国钛资源特点分析 |
1.1.3 钛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
1.2 四氯化钛的需求及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四氯化钛的需求分析 |
1.2.2 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3 熔盐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4 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3 钛渣碳热氯化基础研究进展 |
1.3.1 钛渣氯化热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
1.3.2 氧化物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
1.3.3 氯化物熔盐体系物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特性及碳热氯化热力学 |
2.1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原料特性研究 |
2.1.1 钛渣化学组成分析及粒度 |
2.1.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相分析 |
2.1.3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扫描电镜分析 |
2.1.4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矿物解离MLA分析 |
2.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热力学 |
2.2.1 碳热氯化热力学理论基础 |
2.2.2 M-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3 M-C-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4 M-O-Cl体系优势区图分析 |
2.2.5 氯化过程有机物生成热力学 |
2.2.6 氯化产物热力学行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3.1 动力学模拟计算VASP软件简介 |
3.2 具体计算方法 |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金红石碳热氯化过程动力学模拟 |
3.3.2 MgTi_4FeO_(10)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3.3 COCl_2在TiO_2和MgTi_4FeO_(10)表面的行为研究 |
3.3.4 CaO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渣氯化用NaCl-MgCl_2-CaCl_2熔盐体系物性研究 |
4.1 熔盐体系组成分析 |
4.2 熔盐物性研究实验原理及方法 |
4.2.1 密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2 粘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3 表面张力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4 实验用主要原料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熔盐体系密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2 熔盐体系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3 熔盐体系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分析 |
4.4 熔盐体系的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及反应机理研究 |
5.1 实验方法及原料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实验原料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氯化温度的影响 |
5.2.2 氯化时间的影响 |
5.2.3 钛渣粒度的影响 |
5.2.4 还原剂种类及配比的影响 |
5.2.5 氯气浓度的影响 |
5.2.6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优选 |
5.3 钛渣碳热氯化过程熔盐及残渣表征 |
5.3.1 氯化过程熔盐表征 |
5.3.2 氯化过程未反应残渣表征 |
5.4 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 熔盐中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1 氯化工艺及设备 |
6.1.2 氯化过程温度调控 |
6.1.3 氯化过程的熔盐组成调控 |
6.1.4 工业试验氯化残渣表征 |
6.2 粗四氯化钛产品表征 |
6.3 粗四氯化钛的净化提纯 |
6.3.1 粗四氯化钛沉降效果分析 |
6.3.2 粗四氯化钛中溶解性杂质的去除 |
6.4 精四氯化钛的应用 |
6.4.1 精TiCl_4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 |
6.4.2 精TiCl_4在钛白生产中的应用 |
6.5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与前景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
(3)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速钢 |
2.1.1 高速钢的发展 |
2.1.2 高速钢的生产工艺 |
2.1.3 高速钢中的合金元素及碳化物 |
2.2 粉末高速钢 |
2.2.1 制粉工艺 |
2.2.2 成形工艺 |
2.2.3 烧结工艺 |
2.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3.1 课题来源 |
2.3.2 选题意义 |
2.3.3 主要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案及检测方法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化学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粉末的流动性 |
3.2.4 粉末的松装密度 |
3.2.5 粉末的振实密度 |
3.2.6 物相分析 |
3.2.7 密度测量 |
3.2.8 显微形貌观察与分析 |
3.2.9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3.2.10 力学性能测试 |
4 气雾化粉末的烧结特性及工艺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2 粉末性能及组织研究 |
4.2.1 粉末形貌和性能 |
4.2.2 粉末的压制性 |
4.2.3 粉末的组织 |
4.3 碳化物的析出长大规律 |
4.4 气雾化粉末的包套热等静压组织 |
4.5 烧结工艺和粉末处理对气雾化粉末烧结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5.1 气雾化粉末的气氛烧结组织及特性 |
4.5.2 气雾化粉末的真空烧结组织及特性 |
4.5.3 粉末粒径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5.4 粉末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微细高速钢粉末的烧结特性和组织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粉末性能及组织研究 |
5.2.1 粉末形貌和性能 |
5.2.2 粉末的压制性 |
5.2.3 粉末的组织 |
5.3 碳化物的析出长大规律 |
5.4 微细高速钢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氧分析 |
5.5 微细高速钢粉末的包套热等静压组织 |
5.6 烧结工艺对微细高速钢粉末的烧结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5.6.1 气氛烧结 |
5.6.2 真空烧结 |
5.7 本章小结 |
6 粉末高速钢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2 热处理工艺及对粉末高速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
6.2.1 淬火工艺及组织 |
6.2.2 回火组织及硬度 |
6.3 粉末高速钢的性能对比 |
6.4 化学添加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4.1 碳含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4.2 添加Ti对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
6.5 强化致密化对粉末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5.1 无包套热等静压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6.5.2 锻造处理对组织和密度的影响 |
6.5.3 性能 |
6.6 本章小结 |
7 氮化物强化粉末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机理研究 |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7.2 氮气反应烧结机理分析 |
7.2.1 反应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
7.2.2 相形成能计算 |
7.3 组织及性能分析 |
7.3.1 烧结密度 |
7.3.2 显微组织 |
7.3.3 相分析 |
7.3.4 力学性能 |
7.4 强化机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综述 |
1.2.1 蚯蚓堆肥处理固体废弃物研究进展 |
1.2.2 蚯蚓堆肥模式发展与现状 |
1.2.3 蚯蚓分离技术工艺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4 蚯蚓堆肥后分离的主要难点与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室蚯蚓堆肥处理牛粪试验研究与资源化利用标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蚯蚓堆肥工程试验设置 |
2.2.2 材料与对象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方法与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堆肥前后物料养分变化 |
2.3.2 堆肥前后物料金属与重金属变化分析 |
2.3.3 堆肥前后物料工业分析与TA热重分析 |
2.3.4 堆肥前后物料木质纤维组分与FTIR分析 |
2.3.5 堆肥后蚯蚓生物量 |
2.4 蚯蚓堆肥质量价值与基料化-肥料化标准对比分析 |
2.4.1 我国堆肥与资源化应用标准规范 |
2.4.2 基于蚯蚓堆肥特性的标准评估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蚯蚓堆肥物料物理特性与机械性能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蚯蚓堆肥后物料特性参数 |
3.2.1 蚯蚓粪基本物理性质 |
3.2.2 蚯蚓基本物理性质 |
3.3 基于DEM离散元法的物料机械运动特性关键参数标定研究 |
3.3.1 离散元仿真标定方法与应用 |
3.3.2 材料与对象 |
3.3.3 方法与处理 |
3.3.4 模型与设置:EDEM仿真模型构建与参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Plackett-Burman参数筛选试验 |
3.4.2 基于Climbing-Test设计的参数定位 |
3.4.3 基于Box-Benhnken析因试验与标定 |
3.5 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与流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因子机械参数量化调控的分离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刺激蚯蚓分离原理 |
4.2.1 基于微电场的蚯蚓分离法 |
4.2.2 基于不同光照的蚯蚓应激迁移分离法 |
4.2.3 蚯蚓堆肥物料表面光辐照衰减关系分析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材料与对象 |
4.3.2 仪器与设备 |
4.3.2.1 仪器与设备: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2.2 仪器与设备:光照分离法 |
4.3.3 方法与处理 |
4.3.3.1 方法与处理: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3.2 方法与处理:光照分离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果与讨论:微电场分离法 |
4.4.1.1 不同电场类型与模式的分离效果 |
4.4.1.2 不同养殖密度下电场法优化参数效果与存活率 |
4.4.2 结果与讨论:光照分离法 |
4.4.2.1 不同人工光谱波长与光强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蚯蚓层厚影响 |
4.4.2.2 不同自然环境光源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蚓层厚影响 |
4.4.2.3 蚯蚓迁移时间与光强关系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纯机械筛分的蚯蚓-蚯蚓粪分离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筛分机械法分离蚯蚓堆肥物料与EVRS设计 |
5.2.1 基于筛分理论的蚯蚓分离需求 |
5.2.2 筛网筛分概率模型与数值模拟 |
5.2.3 滚筒筛内物料筛分动力学 |
5.2.4 基于滚筒筛理论的EVRS设计 |
5.3 机械分离法物料筛分试验研究 |
5.3.1 材料与对象 |
5.3.2 方法与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类型筛网机械力学特性 |
5.4.2 不同类型筛网表面动摩擦性能 |
5.4.3 不同类型筛网筛分蚯蚓-蚯蚓粪结果分析 |
5.4.4 机械筛分效果综合分析与蚯蚓存活率 |
5.5 不同环境因子机械化法与纯机械分离法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试验研究与评估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工艺 |
6.3 基于RSM中心复合设计蚯蚓粪滚筒分离优化 |
6.3.1 材料与对象 |
6.3.2 方法与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基于CCD分离滚筒整体试验结果 |
6.4.2 蚯蚓粪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3 蚯蚓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4 蚯蚓残余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5 分离时间/能耗分析与RSM模型 |
6.4.6 模型优化与分离效果验证 |
6.4.7 物料长度方向筛分量分布 |
6.5 基于锥形分离器蚯蚓-蚓粪离心分离效果评估与优选 |
6.5.1 材料与对象 |
6.5.2 方法与处理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不同倾角与不同含水率下分离整体效果 |
6.6.2 基于高速摄影与图像处理物料运动离心脱离点分析 |
6.6.3 蚯蚓-蚓粪网格化落点位置评估 |
6.6.4 不同蚯蚓占比的EVRS最优参数分离验证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模型的蚯蚓关键分离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与影响因素 |
7.2.1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分析 |
7.2.2 分离物料受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的蚯蚓-蚯蚓粪表面表征 |
7.3.1 散体物料含水团聚粘附状态 |
7.3.2 蚯蚓-蚓粪-平板间微观界面接触机理分析 |
7.3.3 团聚体湿润表面与形貌分形 |
7.3.4 固液剪切面Zeta电位与亲水基团 |
7.3.5 蚯蚓表面湿润性与表面张力 |
7.3.6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表面粘附状态与壁面接触机理 |
7.3.7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微小粘附力测试 |
7.4 基于粘附作用能量化的DEM模型 |
7.4.1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7.4.2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 |
7.5 离散元DEM蚯蚓分离关键过程模拟仿真 |
7.5.1 离散元仿真模拟模型 |
7.5.2 不同表面能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3 不同动摩擦因素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4 基于DEM仿真的蚯蚓分离收获点预测 |
7.6 蚯蚓-蚯蚓粪分离机制的特殊性与应用建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水分特性降湿预处理的蚯蚓堆肥物料收获与现场试验 |
8.1 引言 |
8.2 蚯蚓粪水分特性与湿分传质渗透预处理试验研究 |
8.2.1 现场干湿混合法快速降湿原理 |
8.2.2 蚯蚓粪多孔介质湿分渗透-扩散传质机制 |
8.2.3 材料与对象 |
8.2.4 方法与处理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蚯蚓粪物料水分特征与模型 |
8.3.2 蚯蚓粪物料水分一维传质渗透分析 |
8.3.3 蚯蚓-蚯蚓粪收获结果与收获机制 |
8.3.4 蚯蚓-蚯蚓粪收获综合分析与优化 |
8.4 规模化蚯蚓堆肥实地现场试验 |
8.4.1 蚯蚓堆肥现场概况 |
8.4.2 现场蚯蚓堆肥物料分离应用效果 |
8.4.3 蚯蚓机械化分离经济效益与工程工艺简要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符号索引 |
附录2 个人简历与科研经历 |
致谢 |
(5)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碎软煤层钻进技术研究现状 |
1.3 泡沬钻进研究现状 |
1.3.1 泡沬钻进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泡沫钻进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理论 |
2.1 泡沫流体的基本性能 |
2.1.1 泡沫质量 |
2.1.2 泡沫的密度 |
2.1.3 泡沫对的煤粉的悬浮性能 |
2.1.4 泡沫的流变模型 |
2.2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流体流动研究 |
2.2.1 泡沫流体在钻杆内的流动 |
2.2.2 泡沫流体在钻头处的流动 |
2.2.3 泡沫流体在环空间隙的流动 |
2.3 环空间隙煤粉运动状态研究 |
2.3.1 煤粉单颗粒受力分析 |
2.3.2 煤粉颗粒群受力分析 |
2.3.3 泡沫钻进携粉规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矮翼螺旋钻杆 |
3.1 矮翼螺旋钻杆工作原理 |
3.2 螺旋钻杆扰动下煤粉颗粒受力分析 |
3.3 螺旋钻杆扰动下煤粉运动分析 |
3.4 搅粉及辅助排粉能力分析 |
3.4.1 实现排粉功能的条件 |
3.4.2 螺旋槽排粉能力分析 |
3.4.3 影响螺旋槽排粉能力的主要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泡沫钻进排粉模拟研究 |
4.1 矮翼螺旋钻杆排粉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
4.1.1 煤层泡沫钻进环空的物理模型 |
4.1.2 钻杆结构参数对排粉能力的耦合分析 |
4.1.3 模拟结果分析 |
4.2 泡沫钻进环空流场模拟研究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泡沫钻进排粉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4.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排粉模拟研究 |
4.3.1 离散相模型 |
4.3.2 外平钻杆环空中颗粒的运动 |
4.3.3 螺旋钻杆环空中颗粒的运动 |
4.4 本章小结 |
5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防塌乳液研究 |
5.1 泡沫冲洗液体系研究 |
5.1.1 泡沫剂评价实验方法 |
5.1.2 泡沫冲洗液性能参数 |
5.1.3 发泡剂优选 |
5.2 防塌乳液泡沫研制 |
5.2.1 防塌乳液泡沫配方 |
5.2.2 防塌乳液泡沫冲优化研究 |
5.3 防塌乳液泡沫冲洗液性能评价 |
5.3.1 流变性能 |
5.3.2 渗透性能 |
5.3.3 抗污染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工艺研究 |
6.1 泡沫钻进注入体积流量预测 |
6.2 泡沫钻进的压力损失 |
6.2.1 泡沫钻进环空压力损失 |
6.2.2 通过钻头压力损失 |
6.2.3 通过钻杆内通孔压力损失 |
6.2.4 消泡装置局部压损 |
6.3 碎软煤层钻孔防塌乳液泡沫工艺参数 |
6.4 泡沫钻进钻压与转速 |
6.5 本章小结 |
7 碎软煤层泡沫钻进装备及试验 |
7.1 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装备 |
7.1.1 防塌泡沫乳液注入系统设计 |
7.1.2 钻进消泡系统设计 |
7.1.3 钻进用其他装备配套 |
7.2 发泡和消泡实验 |
7.2.1 地面发泡试验 |
7.2.2 消泡系统消泡试验 |
7.3 防塌乳液泡沫防塌孔试验 |
7.3.1 无侧限线膨胀测试 |
7.3.2 滚动回收率测试 |
7.3.3 碎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失稳机理 |
7.3.4 防塌乳液泡沫冲洗液作用机理 |
7.4 工业性试验 |
7.4.1 试验点概况 |
7.4.2 试验现场布置及钻孔设计 |
7.4.3 试验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超细碳酸氢钠类干粉灭火剂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必要场所哈龙灭火剂替代迫在眉睫 |
1.1.2 理想的哈龙替代灭火剂 |
1.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干粉的超细化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细化工艺研究 |
1.2.2 超细粉碎机理研究 |
1.3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2 BC超细干粉的制备工艺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酸氢钠的结构特征与粉碎方法 |
2.3 机械法粉碎原理与方法、设备选择 |
2.4 BC超细干粉的制备工艺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球磨法BC超细干粉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工艺路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转速对粒径的影响 |
3.3.2 球磨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
3.3.3 物料填充量对粒径的影响 |
3.3.4 球磨介质配比对粒径的影响 |
3.3.5 球磨优化条件下的粉碎能力测试 |
3.3.6 表面改性剂X的使用对粒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气流粉碎法制备BC超细干粉工艺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3 工艺路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机轮频率对粒径的影响 |
4.3.2 表面改性剂X对粒径的影响 |
4.4 气流粉碎法与球磨法联合制备超细干粉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BC超细干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颗粒大小、形貌 |
5.3 晶体结构 |
5.4 分解温度 |
5.5 灭火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AHLs对ANAMMOX颗粒特性和脱氮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ANAMMOX生物脱氮技术概况 |
1.2.1 ANAMMOX的起源及相关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
1.2.2 影响ANAMMOX工艺的环境因素 |
1.3 微生物群体感应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的QS系统 |
1.3.2 QS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
1.4 ANAMMOX污泥的QS系统研究现状 |
1.4.1 厌氧氨氧化菌QS系统存在的可能性 |
1.4.2 厌氧氨氧化菌QS系统的工作机制 |
1.4.3 污水处理领域厌氧氨氧化群体感应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运行 |
2.1.1 ANAMMOX化反应器 |
2.1.2 反硝化污泥强化培养反应器 |
2.2 试验种泥 |
2.3 试验用水 |
2.4 信号分子 |
2.5 常规分析检测方法 |
2.6 EPS提取和分析 |
2.7 颗粒特性分析 |
2.8 AHLs提取及分析 |
2.8.1 AHLs提取 |
2.8.2 AHLs的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GC-MS)分析 |
2.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10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第3章 基质冲击对ANAMMOX颗粒AHLs释放及颗粒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长期实验反应器的运行 |
3.2.2 短期批次试验 |
3.2.3 不同类型AHLs信号分子对EPS絮凝性能的影响 |
3.2.4 AHLs提取及分析 |
3.2.5 不同运行阶段各相(生物相、EPS相及水相)中AHLs的含量计算 |
3.2.6 实验用水与水质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UASB反应器的长期运行性能 |
3.3.2 ANAMMOX颗粒特性的变化 |
3.3.3 基质冲击引起AHLs释放的变化对EPS含量和组成的影响 |
3.3.4 在不同TN浓度下添加AHLs抑制剂进行批次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HLs对高负荷反应器中ANAMMOX颗粒的长期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装置及运行 |
4.2.2 测试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HLs信号分子对高负荷厌氧氨氧化UASB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4.3.2 AHLs信号分子对ANAMMOX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和活性的影响 |
4.3.3 AHLs信号分子影响ANAMMOX颗粒污泥沉降性能的机理分析 |
4.3.4 不同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分析 |
4.3.5 添加AHLs对颗粒内源AHLs释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H对不同生物量密度ANAMMOX颗粒AHLs信号释放及颗粒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置与运行 |
5.2.2 外源AHLs添加试验 |
5.2.3 分析方法 |
5.2.4 水质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酸性和碱性条件下pH变化对高生物量密度和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特性的影响 |
5.3.2 中性和酸性条件下pH对不同生物量密度颗粒AHLs释放和EPS分泌的影响 |
5.3.3 碱性条件下pH对 AHLs释放和EPS分泌的影响 |
5.3.4 外源AHLs对中性和弱酸条件下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强化反硝化污泥EPS对极端pH冲击下ANAMMOX颗粒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反硝化污泥强化培养策略及厌氧氨氧化实验设置与运行 |
6.2.2 高低生物量密度颗粒来源及合成废水特性 |
6.2.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3D-EEM) |
6.2.4 批次试验 |
6.2.5 颗粒特性指标和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DS-EPS_(en)对不同pH冲击下高生物量密度颗粒和低生物量密度颗粒脱氮性能的影响 |
6.3.2 DS-EPS_(en)对不同pH冲击下高低生物量密度颗粒的稳定性和活性的影响 |
6.3.3 DS-EPS_(en)组成和絮凝特性分析 |
6.3.4 不同pH下外源添加AHLs的批次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低温下AHLs抑制剂和外源AHLs对 ANAMMOX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装置及运行 |
7.2.2 测试及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添加AHLs抑制剂对颗粒稳定性的影响 |
7.3.2 添加AHLs抑制剂对ANAMMOX颗粒活性的影响 |
7.3.3 添加AHLs抑制剂对颗粒AHLs释放和EPS分泌的影响 |
7.3.4 外源C6-HSL,C8-HSL和3OC8-HSL对低温下ANAMMOX颗粒稳定性及活性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测压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 |
2.1 “人-机-环”系统的分析 |
2.2 测压准备工作的分析 |
2.3 测压技术的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3 测压装置的研发和封孔材料的选取 |
3.1 技术难题的分析 |
3.2 封孔测压机理概述 |
3.3 测压装置的研发 |
3.4 封孔材料的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4 工艺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分析 |
4.1 松软破碎煤层测压技术 |
4.2 穿多煤层涌水钻孔测压技术 |
4.3 超长岩孔测压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转炉溅渣气化脱磷强化机制及熔渣炉内循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铁工业废弃物发展概况 |
1.1.1 冶金固废基础现状 |
1.1.2 国内外转炉渣的综合利用情况 |
1.2 转炉渣性能及组成 |
1.2.1 转炉渣的性能 |
1.2.2 转炉渣的结构理论 |
1.2.3 转炉渣中P的存在形式 |
1.3 转炉渣处理工艺及利用现状 |
1.3.1 转炉渣的工业化处理技术 |
1.3.2 转炉渣综合处理应用领域 |
1.3.3 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技术 |
1.4 熔渣气化脱磷及循环炼钢工艺 |
1.4.1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 |
1.4.2 熔渣气化脱磷理论基础 |
1.4.3 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艺技术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5.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4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的基础研究 |
2.1 还原剂确定及气化脱磷机理分析 |
2.1.1 碳质还原剂种类及分析 |
2.1.2 硅质还原剂种类及分析 |
2.1.3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反应机理 |
2.2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产物分析 |
2.2.1 研究目的 |
2.2.2 实验设备及步骤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熔渣中氧化物还原对气化脱磷的影响 |
2.3.1 研究目的 |
2.3.2 实验设备、原料及步骤 |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
3.1 熔渣碳热还原热力学分析 |
3.1.1 熔渣中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
3.1.2 熔渣中Fe对气化脱磷的影响 |
3.2 熔渣气化脱磷动力学分析 |
3.2.1 P_2O_5还原物理模型 |
3.2.2 P_2O_5还原限制性环节分析 |
3.2.3 P_2O_5还原反应速度方程式 |
3.3 熔渣中FeO还原动力学分析 |
3.3.1 FeO还原物理模型建立 |
3.3.2 FeO还原限制性环节分析 |
3.3.3 FeO还原反应速度方程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前后的矿相研究 |
4.1 转炉渣熔点及黏度检测 |
4.1.1 转炉渣熔点 |
4.1.2 转炉渣黏度 |
4.2 转炉渣气化脱磷前后炉渣矿相分析 |
4.2.1 转炉渣的物相检测及分析 |
4.2.2 气化脱磷渣的物相检测及分析 |
4.2.3 转炉渣气化脱磷前后的矿相变化 |
4.3 熔渣中P的气化脱除机理研究 |
4.3.1 气化脱磷渣中P的分布 |
4.3.2 气化脱磷过程中P的脱除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5.1 熔渣气化脱磷单因素实验研究 |
5.1.1 单因素实验方案及数据 |
5.1.2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熔渣气化脱磷正交实验研究 |
5.2.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5.2.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转炉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业试验 |
6.1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
6.1.1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技术 |
6.1.2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的工业应用 |
6.2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优化试验 |
6.2.1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6.2.2 熔渣气化脱磷工艺参数综合优化 |
6.3 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艺及优势分析 |
6.3.1 气化脱磷渣循环炼钢对下炉次冶炼影响 |
6.3.2 气化脱磷渣循环炼钢工艺优化 |
6.3.3 熔渣气化脱磷循环炼钢工艺技术指标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新型肥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新型肥料分类 |
1.2.2 新型肥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2 砂质潮土夏玉米肥料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区概况 |
2.2.2 供试材料 |
2.2.3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4 试验设计 |
2.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产量、经济系数及产量构成要素的测定 |
2.3.2 植株生物性状的测定 |
2.3.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4 植株养分积累量的测定 |
2.3.5 氮肥偏生产力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产量、经济系数及产量构成要素 |
2.4.2 植株生物性状 |
2.4.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2.4.4 植株养分积累量 |
2.4.5 氮肥偏生产力 |
2.5 本章小结 |
3 砂质潮土夏玉米高效配方肥工艺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实验设计 |
3.3.1 粘结剂浓度 |
3.3.2 烘干温度 |
3.3.3 填料用量 |
3.4 产品性能的测定 |
3.4.1 颗粒强度的测定 |
3.4.2 核芯包裹率的测定 |
3.4.3 尿素释放速率测试 |
3.5 产品的表征 |
3.5.1 红外光谱表征 |
3.5.2 扫描电镜表征 |
3.5.3 热重表征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粘结剂浓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2 烘干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3 填料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6.4 尿素释放速率分析 |
3.6.5 红外光谱分析 |
3.6.6 扫描电镜分析 |
3.6.7 热重分析 |
3.7 产品展示 |
3.8 本章小结 |
4 砂质潮土夏玉米配方肥减氮增效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3 试验设计 |
4.2.4 试验方法 |
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土柱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 |
4.4.2 土壤肥际微域的pH |
4.4.3 氮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4.4 磷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4.5 钾在土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颗粒茶新工艺技术研究——Ⅰ .影响颗粒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铸造行业颗粒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研究[D]. 王婷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李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的研究[D]. 孙海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D]. 林嘉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5]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泡沫钻进关键技术研究[D]. 冀前辉.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3)
- [6]超细碳酸氢钠类干粉灭火剂制备工艺技术研究[D]. 刘新良.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AHLs对ANAMMOX颗粒特性和脱氮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D]. 张晶.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8]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技术研究[D]. 陈广健.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9]转炉溅渣气化脱磷强化机制及熔渣炉内循环应用研究[D]. 薛月凯.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 [10]砂质潮土夏玉米减氮增效配方肥研究[D]. 郝志远.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