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辨证脏腑辨证治疗糖尿病的思考

仲景方辨证脏腑辨证治疗糖尿病的思考

一、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陈宝山[2](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吴起生[3](2021)在《章文春教授“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探索疾病、认识疾病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中医的治法、处方都是辨证论治的具体实施。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逐渐深入,中医学的辨证体系逐渐丰富,八纲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传统辨证方法至今仍被临床医生用之于临床以指导临床实践。然而,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如此之多,各大辨证方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各不全面,内容既相互交织,又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导致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面对如此之多的辨证方法如何具体应用于临床实际,成为了困扰他们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临床辨证思路和辨证方法统一的探索,以期更好地将辨证纲领应用于临床实际。导师章文春教授对临床辨证思路和辨证方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理论探讨和临床印证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导师临床辨证的思路和方法,将其总结为“临证四辨”。“临证四辨”是基于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与总结,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必然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疾病的发生,必然会落实在一定的空间场所,即脏腑经络及其所属的形态组织结构中;其二,疾病的发生,也必然会影响到人体新陈代谢的生命活性物质,即气、血、津、液、精、真阴、真阳等;其三,疾病的发生,也必然会导致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即风、寒、热、湿、燥、火等;其四,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产生相应的病理产物,即痰饮、瘀血等。因此,在临证对疾病进行辨别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四诊采集症候信息,并依此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辨析:(1)征询并辨析疾病发生的空间场所在哪里?(2)征询并辨析疾病影响到了哪个生命活性物质?(3)征询并辨析疾病导致人体的内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4)征询并辨析疾病是否产生了病理产物。遵循这样的临证辨证思路与方法,能有效地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纲领相融合。“临证四辨”一方面为临床收集症候信息提供了路径,另一方面也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思考辨析的框架。本文首次系统整理研究导师“临证四辨”的辨证思路与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辨证纲领不统一的难点,为临床医生临床辨证提供一种新思路。

姚蕙莹[4](2021)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传承《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精髓,彰显五行学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思想,并且有严谨的组方用药法则。通过与不同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比较,可总结归纳出《辅行诀》五脏辨治理论的独特性。目的:1.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能够从文献资料上对相关书籍的医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尤其对该书的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2.研究《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发掘其中的辨治特色,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拓展中医辨治法则,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1.研读《辅行诀》各版本,总结其中的五脏辨治理论。2.探讨、总结历代代表性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3.与历代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辅行诀》中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规律。结果:1.《辅行诀》中五脏辨治理论以《黄帝内经》、《难经》的“藏象”思维为根基,五行学说为框架,引入了哲学“体-用-化”模型,融合了陶弘景行医经历与修行思想,其中内容别具风格。2.与历代各医家典籍对比研究,《辅行诀》所载的五脏辨治理论与传统脏腑辨治理论不尽相同。其特点可归纳为:(1)在辨析病证上:病归五脏,证分虚实;(2)在病证治则上:五味互含,补用泻体;(3)在遣方用药上:方出《汤液》,源同《伤寒》。结论: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不仅补充了中医学辨治理论,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还在文献研究方面为医学界与史学界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韩英豪[5](2021)在《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着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类整理内服膏方的方药配伍规律,探究其内服膏方的方药病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结果(1)建立《千金方》内服膏方方剂数据库和膏方药物数据库,整理出孙氏内服膏方69首,涉及药物147种,药物使用频次632味次。将孙氏内服膏方按照卷目分类,涉及妇人、胆腑、七窍、辟谷、养性等28卷次,治疗范围广泛。(2)研究发现内服膏方以虚实辨证为主,适应于虚证的膏方有47首,占68.12%,适应于实证的膏方有22首,占31.88%。(3)膏方配伍灵活多变,小方大复方并用。组方药味数的范围在1~46味,平均药味数为18味,膏方药味数在10以下的小方有49首,占71.01%;膏方药味数在10~20之间的大方有13首,占18.84%;药味数在20以上的特大膏方有7首,约占10%。(4)在膏方的组成上,中药饮片为主体占81.96%,精细料(人参、羚羊角)占1.9%,胶类药物占0.95%,糖类药物占6.17%,其他相关食物(清酒、苦酒、猪脂膏、牛髓、羊脂等)占16.14%。(5)膏方剂型大体分为固态(57.97%)和液态(42.03%)两种。根膏剂的稀稠状态,液态制剂有膏汁、膏饴、膏饧、膏糜;固态制剂有膏餔、膏丸。(6)膏方类型有清膏、素膏、荤膏三类,清膏有9首,占13.04%,素膏有22首,荤膏有38首,占55.07%。(7)内服膏方药类频次上,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类是:补虚药类,使用172次,占27.22%;食物类,使用89次,占14.08%;温里药类,使用79次,占12.5%。其中,补虚药以补气类为主,占59.88%,补阴药、补阳药、补阳药所占比例相近。(8)内服膏方常用药物以辛甘温热为主,主入脾、心、肺、肾经。(9)内服膏方主用“药食同源”类物质熬膏,约占50%;药食两用膏方共计25首,占所有内服膏方的36.23%。(10)孙氏内服膏方常用溶媒种类有10种,依次为:苦酒(醋)、水、酒、蜂蜜、地黄汁、生姜汁、胡麻油、猪脂、羊脂、牛乳。结论孙思邈内服膏方集开唐以前内服膏方数目之最,滋补之最,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之最,膏方的种类剂型亦是丰富多彩。孙思邈内服膏方注重脏腑虚实,专科专膏,辨证施治。孙氏膏方多为小方,用药轻灵而精炼,善用辛甘温补类药物及药食同源物质,奠定内服膏方滋补养生的基础,开创药食两用膏方的先河。

田梦源[6](2020)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及DM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中医临床思想、实际临床医案分析、中药处方用药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整理。对范教授在使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用药相关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和研究,希望归纳总结、继承并记录范冠杰教授糖尿病论治方面的临床思想,并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方法:本研究用三种方法对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采用三种研究办法:文献研究、个案研究与信息研究。文献研究通过对西医治疗糖尿病最新指南、文献等资料以及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古籍、文献等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和整理归纳,并结合向范教授学习过程中的总结笔记、跟师记录、讲座资料、同门公开发表的有关对范教授临证医案、学术思想总结的相关论文及论着等资料,参考中医药其他流派及各大医家对于糖尿病的不同观点,从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案、具体用药等相关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范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临床思维的相关渊源、学术思想等进行归纳总结;个案研究则是对范教授临证医案的归纳总结,病案分析,展现范教授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临床思维指导下的有效临床经验,以供大家临床参考;信息研究则是针对范教授近十年的门诊处方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并录入系统进行相关数据挖掘,整理归纳范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等方面。在第一部分内容,糖尿病的中西医相关进展文献研究当中,采取文献综述的形式,从西医对糖尿病的最新指南与文献当中总结归纳出西方医学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方药的最新认识;通过对中医古籍以及相关名医名家文献研究整理总结出中医历朝历代的各大医家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方药处置等观点,并且针对脾瘅期,这一虽然历史医家并没有具体描述症状但又确实存在的过程进行了整理描述;也对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的相关现代研究等现状作出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与分析;第二部分内容,范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中医临床思维相关学术渊源当中,从老师的各位高师中医临床思路用药特点分析说起,结合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来源进行分析,探索老师的学术思想之源流;第三部分内容,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处方用药特色以及对范教授消渴病诊疗经验总结当中,采用了临床医案分析与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从时代、地域等方面对范教授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中医临床应用进行相关说明与阐述;第四部分老师治疗糖尿病用药的相关规律研究当中,临床数据挖掘范教授治疗糖尿病中药用药的相关规律研究,整理、筛选了范教授为2007年5月至2017年11月间诊治的消渴病(西医病名为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患者(复诊四次以上含四次)的相关中药处方为数据分析基础,共收录病例3709例,9063个诊次,以使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本次数据数据统计挖掘分析。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相关的数据挖掘方法,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多味药等各个方面以及组方用药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对老师学术思想的渊源研究,确定了范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核心在于“恒动观”“动静互涵”“天人合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为基石,根据整体和随时都在发生变动的动态思维来认识把握生命周期与在整个生命中与健康有关的所有过程,构造出来一个天人合一又能够分层次展示的整体概念。中医辨治关键在于证候的把握,证候是恒动的,反映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但不同阶段的证候具有自身的特点,是相对固定的,而且不同的证候之间的演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认识、总结疾病变化中的相对稳定性和规律性,所谓“以不变应万变”[4]。“动-定序贯”学术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应该先抓准核心病机。中医辨证是治病论治的前提,辨证准确度是直接决定临床有效度的关键。然而疾病往往证候复杂,外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比如病邪程度的轻重、四季、饮食等)和内在条件的不一(人体身体素质、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与思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成为复杂的致病因素。所以在以总结把握疾病的核心症状后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规律当中把握主要内在关系,准确抓住疾病核心病机,辨证论治,是“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在中医临床上应用的特点之一。范冠杰教授总结的临床糖尿的治疗辨证经验中,不仅把糖尿病病本虚标实的疾病特点放在第一位,还并归纳出临床糖尿病肝郁、燥热、肾虚等八大主要病机,在具体临床辨证中以此八大主要病机为要点,根据病机的轻重缓急与主次不同来灵活运用,对应使用特定的药串加减来治疗疾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具体使用当中按照“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主要是体现在以下的方面:一、是根据范教授归纳总结的核心症状入手分析抓住核心病机;二、是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对核心病机的变化把握是动态的;三、是要把握核心病机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规律;四是把握整体辨证的一个有序连贯性。“动-定序贯”是一种灵动的辨治理论,且其辨证用药特点相对固定,容易掌握。所以理解及掌握其核心症状、核心病机的反映证候的辨证特点,则能在临床当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用药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1.严格辨证,制定处方大方向。2.使用药串对症治疗。在第四部分,对范教授近十年的治疗消渴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当中,范师治疗消渴病药物药性多偏于寒、温,药味多偏于苦、甘、辛,归经主要归于肝、脾、肺经,常用药物多为清热药、补虚药及利水渗湿药。药对配伍主要集中在清热药与其他类药物之间的配伍,占两两药对药物组的53.97%,治疗消渴的核心药物组包括:甘草、丹参、生地黄、白术、茵陈、车前草等。结论:通过以上对范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与范教授十年间复诊患者的中药处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范教授在治疗消渴病时不仅擅长依据“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所制定的对应药串进行临床处方,更偏好运用清热补虚中药消除患者的不适。体现了范师临床对消渴病的理解:消烁阴津是消渴病常见的病机,消渴病的发生与肝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若情志所伤导致肝失疏泄条达,气机紊乱,郁而化热,则易生消渴之疾。对症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效果。

陈翼[7](2020)在《《备急千金要方》脾系疾病辨治与用药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脾系脏腑理论,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该书脾系疾病方剂的辨治与用药特色,探讨孙思邈论治脾系疾病的思路与特点。方法:通过对《千金要方》中脾系理论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其学术观点及理论认识。对其中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状态、与其他脏腑组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脾系理论的总结与归纳。对《千金要方》中辨治方法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辨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出孙思邈辨治脾系疾病的特点。对书中的脾系疾病方剂进行规范,将规范后的方剂录入EXECL中,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统计分析与VBA进行模块化编程,对常见症状、常用药物、常用药对、症药关联度,以及证症与药物药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千金要方》中的脾系理论承袭《黄帝内经》,其脾系理论已形成基本框架。其辨治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以脏腑辨证论治内科疾病;第二,诊法重脉,以虚实辨证为主;第三,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脾系疾病常见症状为(取前十位):腹泻、大便脓血、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满、发热、大便艰难、胸闷、嗳气。脾系疾病常用药物(取前十位)为:甘草、桂枝、干姜、人参、黄连、当归、附子、生姜、茯苓、大黄;常用药对(取前五位)为:甘草人参、甘草桂枝、附子干姜、人参桂枝、人参干姜,均为常用药物之间的组合。症药关联度结果为(取前三位):腹泻常用黄连、干姜、甘草;大便脓血常用黄连、干姜、当归;食欲不振常用人参、干姜、桂枝;呕吐常用人参、甘草、桂枝;腹痛常用甘草、当归、橘皮;腹满常用白术、大黄、茯苓;但热不寒常用甘草、当归、大黄;大便艰难常用大黄、杏仁、芍药;胸闷常用桂枝、半夏、生姜;嗳气常用桂枝、甘草、半夏。脾系疾病常见证型为:实热证73次、虚寒证62次、寒湿证20次、痰湿证11次、气滞证10次、脾气虚证10次、气逆证10次、热盛伤津证2次、气津不足证2次。各证药物频次为(取前三位):实热证常用黄连、甘草、大黄;虚寒证常用干姜、人参、桂枝;脾气虚证常用人参、甘草、橘皮;寒湿证常用桂枝、干姜、附子;痰湿证常用生姜、半夏、桂枝。各证型常用药对均为高频药物之间的排列组合。结论:孙思邈的脾系脏腑理论继承于《黄帝内经》。辨治方法上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体,诊法上重视脉诊。病机环节上重视虚与寒、实与热之间的转化。治疗疾病上,擅长对腹泻、大便脓血、呕吐、食欲不振等病症的治疗。由于证型多样,病机复杂,常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证,脾系疾病辨治中常用扶正驱邪,寒热并用,标本兼顾之法,灵活的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髓。

鲁周南[8](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刘星[9](2020)在《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最早在《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并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章中具体运用。在中医学文献中,温病的概念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那么温病在病因、病机、发病、辨证及治疗等方面必然与运气学说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学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将温病与运气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探讨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运气学说在温病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基于运气的温病辨治规律。方法:借鉴医史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挖掘、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文献,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运气及温病研究的相关着作与论文,对其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深入研究,阐述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范畴,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并基于此阐明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结果: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运气学说的形成主要是以朴素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为基础,而源于运气学说的“天人相应”观念亦有其天文、物理学等科学依据。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除了干支推演理论,主要包括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这些在七篇大论中有系统概述,而详细的理论应用必须探求整个《黄帝内经》。第二部分论述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伤于寒”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属于疾病的诱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影响体质,体质最终决定发病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非六淫。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描述太阳、太阴时,“开”、“关”并存并用,其用取象比类的思维细致地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开阖枢“折”即为三阴三阳病。经气倾移是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主要由人迎寸口脉法来判定倾移的六经方向和经气多少,辨识三阴三阳病的过程就是六经辨证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温病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失于藏精,感受邪毒,发必温病。“伏气”的本质是异常气候(六淫)加于人体后形成的体质状态,并影响未来发病的寒温性质。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于体质阳升热化,即“不藏精”,而“不藏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冬伤于寒”。卫气营血辨证缺少对具体的经脉脏腑病位的辨别,临证必须结合六经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创新的辨证方法,教材将其等同于脏腑辨证,就失去了本义,辨治温病也就很难单独以之为纲。而六经辨证不仅兼纳经络、脏腑,而且每一经皆有卫、气、营、血之分,是一种纵、横交叉立体式的较完整的辨证方法,实际含纳三焦辨证,并能融合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病应采用以六经为纲、卫气营血为目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时,温病的治疗须采用同是源于运气的气味治法。第四部分论述疫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黄帝内经》时代的先人不仅早已认识导致疫病等恶劣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即其所谓“邪鬼”、“五尸鬼”,而且认识到“三虚”可致疫病,还运用运气学说准确地预测疫病的发生。文章最后用运气学说分析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论:运气学说具有客观的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运气学说不仅在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更是整个《黄帝内经》及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内经》中得到具体、广泛地应用。进而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方法等多源于运气,从而形成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治规律,以及疫病(包括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郭雨晴[10](2020)在《张元素肾脏证候特点研究》文中认为近20余年来,证候源流角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张元素为金元时期的着名医家,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本课题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分析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的渊源、对后世的影响和相关评价。并简要探讨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张元素学术思想作为中医证候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上述研究以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为重点。1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1)张元素肾藏证候中,实证占更重要的地位。(2)张元素肾藏证候较粗略,证候名称有只有肾藏病位而无病性者。(3)张元素肾藏证候有肾血虚证。(4)与现代肾阴虚证比较,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在很大程度上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而知母、黄柏的功效主要与其寒性有关。2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特点的渊源分析:(1)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的特点在形式上与其将《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苦、欲、补、泻”论述落实到具体的药物上有关。(2)从代表性本草着作看,在张元素之前未见知母、黄柏有治疗肾水阴虚证功效的相关文字,所以推测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是张元素首先提出的。3张元素有关肾水阴虚证的观点在后世的影响:3.1受张元素较直接影响的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的观点。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3人都基本接受了张元素有关肾水阴虚证的观点。3.2金至民国医家对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等“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可分为同意的和有不同意见的两类。3.3当代对“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当代对“知母、黄柏补阴”的观点是不强调的。4张元素肾藏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金时期证候学说的发展仍具有初步性。由于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4.1临床经验的积累尚不系统,所以证候学说的形成尚需借助引入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等。因此张元素证候也多呈脏器之间对应的形式。从而使张元素肾藏证候中有更多的实证,以及有肾血虚证。4.2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粗”而不“细”。因此张元素肾藏证候较粗略,病性尚欠分化,证候名称有只有肾藏病位而无病性者。4.3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张元素在肾水阴虚证的理解和把握上,以“寒”这一具体、简单的属性代替“水”、“阴”这些抽象、复杂的属性,因而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5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张元素肾藏证候的上述特点和产生原因,提示现代研究中医证候学说:(1)应有发展的观点,不可把数千年的资料等同视之。(2)应有全面的观点,对古代的证候不可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理解,而应根据其在当时整个证候体系中的位置以及所代表的临床信息(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药等)准确了解其内涵。6本研究的创新点:张元素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影响。对张元素学术思想中证候特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弥补目前对张元素证候学说方面研究的不足,完善对中医证候学说发展历史的认识,为现代证候学说提供借鉴。

二、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2)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1.六经辨证
    2.八纲辨证
    3.脏腑辨证
    4.经络辨证
    5.三焦辨证
    6.卫气营血辨证
    7.气血津液辨证
    8.病因辨证
    9.寒温统一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11.微观辨证
    12.证素辨证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太阳经生理
        太阳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1.2 风淫经脉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2.2 风寒闭热轻证
        2.3 风寒闭热重证
        2.4 寒凝经脉证
        2.5 寒风郁阳证
        3.表热
        3.1 太阳风温证
        4.表暑
        4.1 太阳中暍证
        5.表湿
        5.1 风寒夹湿证
        5.2 风湿夹寒证
        6.表燥:(暂缺)
        7.表火:(暂缺)
        太阳表虚
        1.卫气虚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卫阳虚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营偏虚(营弱卫强)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5 调护
        4.卫偏虚(卫弱营强)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5.卫气、阳两虚
        5.1 临床表现
        5.2 病因病机
        5.3 鉴别诊断
        5.4 治则治法
        5.5 选方用药
        5.6 调护
        6.营卫两虚
        6.1 临床表现
        6.2 病因病机
        6.3 鉴别诊断
        6.4 治则治法
        6.5 选方用药
        6.6 调护
        7.表津不足
        7.1 临床表现
        7.2 病因病机
        7.3 鉴别诊断
        7.4 治则治法
        7.5 选方用药
        7.6 调护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1.1 风邪偏重
        1.2 湿邪偏重
        1.3 风湿俱重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太阳里实
        1.膀胱
        膀胱生理
        膀胱的证治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1.3 膀胱湿热证
        1.4 水蓄膀胱证
        1.5 膀胱蓄热证
        1.6 膀胱气滞证
        1.7 冷结膀胱证
        1.8 膀胱燥证(暂缺)
        1.9 膀胱火证(暂缺)
        2.小肠
        小肠的生理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实热证
        2.2 小肠湿热证
        2.3 寒客小肠证
        2.4 小肠寒湿证
        2.5 气滞小肠证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2.8 小肠风证(暂缺)
        2.9 小肠燥证(暂缺)
        2.10 小肠火证(暂缺)
        太阳里虚
        1.膀胱
        膀胱的证治
        1.1 膀胱虚寒证
        1.2 膀胱气陷证
        2.小肠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虚寒证
    太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阳明经生理
        阳明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3.表热
        3.1 阳明风热证
        3.2 热郁胸膈证
        4.表湿
        4.1 阳明风湿证
        4.2 阳明寒湿证
        4.3 阳明风湿热证
        5.表燥
        5.1 阳明风燥证
        6.表火
        6.1 阳明风火证
        阳明表虚(暂缺)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阳明里实
        1.胃
        胃的生理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风证
        1.2 阳明中寒证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1.4 阳明胃热证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1.6 阳明寒湿证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1.9 阳明胃火证
        1.10 阳明蓄水证
        1.11 阳明痰阻证
        1.12 阳明蓄血证
        1.13 阳明气滞证
        1.14 阳明食滞证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2.大肠
        大肠生理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肠风证
        2.2 阳明肠寒证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阳明里虚
        1.胃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气虚证
        1.2 阳明胃阳虚证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1.4 阳明胃阴虚证
        2.大肠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虚实相兼
        1 阳明胃风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阳明中虚寒客证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6 调护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阳明的表里相兼
        1.阳明表里俱热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少阳经生理
        少阳表实
        1.表风
        1.1 少阳寒风证
        2.表寒
        2.1 少阳伤寒证
        3.表热
        3.1 少阳风热证
        4.表湿
        4.1 少阳风湿证
        4.2 少阳风湿热证
        4.3 水郁肤腠证
        4.4 少阳风饮证
        5.表燥
        5.1 少阳燥热证
        6.表火
        6.1 少阳风火证
        7.表气郁
        7.1 气郁腠理证
        8.表痰结
        8.1 痰结腠理证
        少阳表虚(暂缺)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少阳里实
        1.三焦腑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上焦焦膜的证治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中焦焦膜的证治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下焦焦膜的证治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2.胆
        胆的生理
        胆的证治
        2.1 胆气郁滞证
        2.2 胆郁痰扰证
        2.3 胆热证
        少阳里虚
        1 三焦腑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2 胆
        胆的证治
        2.1 胆气虚证
        2.2 胆气虚寒证
    少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结果
结论
不足与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章文春教授“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提出及其框架
    1.1 “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提出
    1.2 “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框架
    1.3 本章小结
2 “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内容
    2.1 辨病位所属
    2.2 辨生理物质的改变
        2.2.1 气的病变鉴别
        2.2.2 血的病变鉴别
        2.2.3 津、液的病变鉴别
        2.2.4 精的病变鉴别
        2.2.5 “真阴”病变的鉴别
        2.2.6 “真阳”病变的鉴别
    2.3 辨内环境的变化
        2.3.1 内环境与内六淫的概念
        2.3.2 内环境风的变化
        2.3.3 内环境寒的变化
        2.3.4 内环境湿的变化
        2.3.5 内环境燥的变化
        2.3.6 内环境火(热)的变化
    2.4 辨病理产物的有无
        2.4.1 痰的病变
        2.4.2 饮的病变
        2.4.3 瘀血的病变
    2.5 本章小结
3 临证四辨相应的治疗法则
    3.1 调整脏腑机能
    3.2 调节生理物质
        3.2.1 针对气的病变
        3.2.2 针对血的病变
        3.2.3 针对津液的病变
        3.2.4 针对“真阴”的病变
        3.2.5 针对“真阳”的病变
        3.2.6 针对精的病变
    3.3 改善人体内环境
        3.3.1 针对风的变化
        3.3.2 针对寒的变化
        3.3.3 针对火热的变化
        3.3.4 针对湿的变化
        3.3.5 针对燥的变化
    3.4 祛除病理产物:
        3.4.1 针对痰的病变
        3.4.2 针对饮的病变
        3.4.3 针对瘀血的病变
    3.5 本章小结
4 “临证四辨”与传统辨证纲领的关系
    4.1 临证四辨与八纲辨证
    4.2 临证四辨与脏腑辨证
    4.3 临证四辨与经络辨证
    4.4 临证四辨与六经辨证
    4.5 临证四辨与气血津液辨证
    4.6 临证四辨与卫气营血辨证
    4.7 临证四辨与三焦辨证
    4.8 临证四辨与病因辨证
    4.9 本章小结
5 临床典型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辅行诀》的研究概况
    1 《辅行诀》的发现与流传
        1.1 对作者的考证
        1.2 名称及相关版本
    2 《辅行诀》的内容及价值
        2.1 《辅行诀》的五脏辨治内容
        2.2 《辅行诀》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 历史发展中各典籍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1.1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辨治
        1.2 《难经》中的五脏辨治
    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五脏辨治
        2.2 《中藏经》中的五脏辨治
        2.3 《脉经》中的五脏辨治
        2.4 《针灸甲乙经》中的五脏辨治
        2.5 《肘后救卒方》中的五脏辨治
    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3.1 《诸病源候论》中的五脏辨治
        3.2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五脏辨治
        3.3 《外台秘要》中的五脏辨治
    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4.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五脏辨治
        4.2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辨治
        4.3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的五脏辨治
        4.4 《脾胃论》中的五脏辨治
        4.5 《丹溪心法》中的五脏辨治
    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
        5.1 《景岳全书》中的五脏辨治
        5.2 《医宗金鉴》中的五脏辨治
        5.3 《温病条辨》中的五脏辨治
第三章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1 肝脏病辨治
        1.1 肝脏虚实辨证
        1.2 肝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1.3 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2 心脏病辨治
        2.1 心脏虚实辨证
        2.2 心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2.3 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3 脾脏病辨治
        3.1 脾脏虚实辨证
        3.2 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3.3 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4 肺脏病辨治
        4.1 肺脏虚实辨证
        4.2 肺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4.3 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5 肾脏病辨治
        5.1 肾脏虚实辨证
        5.2 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5.3 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第四章 与其他典籍对比《辅行诀》的五脏辨治特色
    1 各时期典籍中五脏辨证规律
        1.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1.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规律
    2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2.1 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2.2 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2.3 仅言五脏,未论六腑
        2.4 方出《汤液》,源同《伤寒》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辅行诀》脏腑辨证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5)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膏方源流概述
    1 膏方的概念
        1.1 膏的释义
        1.2 膏方的种类
        1.3 膏剂与丸剂的区别
    2 膏方的历史源流
        2.1 先秦至秦汉时期
        2.2 魏晋隋唐时期
        2.3 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近现代时期
第二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文献版本依据
        2.2 膏方纳入标准
        2.3 膏方排除标准
        2.4 孙思邈膏方概况
    3 研究主要方法
        3.1 文献法
        3.2 比较法
        3.3 统计学法
    4 膏方资料处理
        4.1 膏方名称录入
        4.2 膏方病证分类录入
        4.3 内服膏方药物录入
第三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
    1 孙氏妇人内服膏方整理
        1.1 膏方评析
        1.2 妇人膏方总结
    2 孙氏胆腑内服膏方
        2.1 膏方评析
        2.2 胆腑膏方总结
    3 孙氏养生辟谷膏方介绍
        3.1 膏方评析
        3.2 养性辟谷膏方总结
    4 孙氏七窍内服膏方整理
        4.1 膏方评析
        4.2 七窍内服膏方总结
    5 孙氏大肠内服膏方整理
        5.1 膏方评析
        5.2 大肠膏方总结
    6 孙氏杂病内服膏方整理
        6.1 膏方评析
        6.2 杂病膏方总结
    7 孙氏伤寒内服膏方整理
        7.1 膏方评析
        7.2 伤寒膏方总结
    8 孙氏痈肿毒内服膏方整理
        8.1 膏方评析
        8.2 痈肿膏方总结
    9 孙氏风毒脚气膏方整理
        9.1 膏方评析
        9.2 脚气膏方总结
    10 孙氏儿科内服膏方整理
        10.1 膏方评析
        10.2 小儿膏方总结
    11 孙氏中风内服膏方整理
        11.1 膏方评析
        11.2 中风膏方总结
    12 孙氏“单首”膏方整理
        12.1 膏方评析
        12.2 “单首”膏方总结
第四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组方规律统计分析
    1 内服膏方用药统计及分析
        1.1 药类频次统计及分析
        1.2 高频类药物统计及分析
    2 内服膏方组方统计及分析
        2.1 药食两用膏方统计及分析
        2.2 内服膏方虚实证统计及分析
        2.3 内服膏方大小方统计及分析
        2.4 内服膏方剂型统计及分析
        2.5 内服膏方类型统计及分析
        2.6 收膏“湿性物质”统计及分析
第五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特色总结及历史地位
    1 膏方辨证特色
        1.1 专科专膏,以症施治
        1.2 脏腑虚实,辨证论治
    2 膏方用药特色
        2.1 补虚为主,善用温药
        2.2 寒温适中,动静结合
        2.3 药食同源,注重食疗
    3 膏方组方特色
        3.1 用药简炼,小方为主
        3.2 剂型丰富,类型多样
结语
附录 《千金方》常用药物剂量核算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及DM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一、糖尿病的概念
        二、2 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传统中医药对消渴病的认识
        (一)先秦两汉时期是消渴病中医药理论的奠基期
        (二)魏晋隋唐时期作为消渴病中医药治疗思路的拓展期
        (三)两宋时期为消渴病学术积淀期
        (四)金元时期作为消渴病治疗思路的百家争鸣期
        (五)明清时期为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六)近代为消渴病学术集大成期
第二章 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的内涵和特色以及治疗 2 型糖尿病诊疗经验总结
    第一节 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的内涵和特色
    第二节 范冠杰教授 2 型糖尿病诊疗经验总结
第三章 范冠杰教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验案整理及方药思路分析
    第一节 临床验案整理
        一、范冠杰教授临床验案整理
        (一)病案一(糖尿病前期)
        (二)病案二(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
        (三)病案三(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
        (四)病案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五)病案五(糖尿病抑郁症)
        (六)病案六(糖尿病肾病)
        (七)病案七(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
    第二节 临床方药思路归纳整理
第四章 范冠杰教授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挖掘整理研究
    第一节 治疗消渴病的单味药统计
    第二节 治疗消渴病之高频药物组频次统计
    第三节 药对数据库比较与关联分析
    第四节 药物关联图与综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备急千金要方》脾系疾病辨治与用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千金要方》脾系理论
    1.1 脾系的形态结构
        1.1.1 脾的形态结构
        1.1.2 脾与胃相合
        1.1.3 脾与体窍相联
        1.1.4 脾与它脏
        1.1.4.1 脾与肺
        1.1.4.2 脾与心
    1.2 脾的生理功能
        1.2.1 脾主气机
        1.2.2 脾参与水液生成、代谢
        1.2.3 脾胃共主消化水谷
        1.2.4 脾裹血
    1.3 脾的生理特性
    1.4 脾的病理变化
        1.4.1 肌肉病
        1.4.2 口唇病
        1.4.3 经络病
2 《千金要方》脾系疾病辨治特点与用药研究
    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1.2 研究方法
        2.1.2.1 版本选择
        2.1.2.2 脾系疾病范畴
        2.1.2.3 纳入排出标准
    2.2 数据处理
        2.2.1 药名规范
        2.2.2 症状规范
        2.2.3 证型分类
    2.3 研究结果
        2.3.1 脾系疾病症状
        2.3.2 脾系疾病高频药物
        2.3.3 脾系疾病高频药对
        2.3.4 脾系疾病症状与药物关联度
        2.3.4.1 腹泻、大便脓血症与药物关联
        2.3.4.2 食欲不振与药物关联
        2.3.4.3 呕吐与药物关联
        2.3.4.4 腹痛与药物关联
        2.3.4.5 腹满与药物关联
        2.3.4.6 但热不寒与药物关联
        2.3.4.7 大便艰难与药物关联
        2.3.4.8 胸闷与药物关联
        2.3.4.9 嗳气与药物关联
        2.3.4.10 心下痞与药物关联
        2.3.4.11 口疮与药物关联
        2.3.5 证与症、药物、药对相关性
        2.3.5.1 实热证与症状、药物、药对相关
        2.3.5.2 虚寒证与症状、药物、药对相关
        2.3.5.3 脾虚证与症状、药物、药对相关
        2.3.5.4 寒湿证与症状、药物、药对相关
        2.3.5.5 痰湿证与症状、药物、药对相关
3 讨论
    3.1 《千金要方》脾系疾病辨治特点
        3.1.1 病因分析
        3.1.1.1 饮食不节
        3.1.1.2 外感邪气
        3.1.1.3 失治误治
        3.1.1.4 病理产物
        3.1.2 病机总结
        3.1.2.1 寒热与虚实
        3.1.2.2 病位有浅深
        3.1.2.3 脏腑与经络
        3.1.3 辨治方法
        3.1.3.1 以脏腑辨证论治内科疾病
        3.1.3.2 诊法重脉,以虚实辨证为主
        3.1.3.3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3.1.4 《千金要方》脏腑辨证提要
        3.1.4.1 脾实热
        3.1.4.2 脾胃俱实
        3.1.4.3 脾虚冷
        3.1.4.4 脾胃俱虚
        3.1.4.5 脾劳
        3.1.4.6 肉极
        3.1.4.7 肉虚实
    3.2 《千金要方》脾系疾病常用药物及药对分析
        3.2.1 常用药物分析
        3.2.1.1 黄连
        3.2.1.2 人参
        3.2.1.3 附子
        3.2.1.4 桂枝
        3.2.1.5 蔷薇根
        3.2.2 常用药对
        3.2.2.1 甘草、人参
        3.2.2.2 甘草、桂枝
        3.2.2.3 附子、干姜
        3.2.2.4 半夏、生姜
        3.2.3 用药特点初探
        3.2.3.1 效法仲景
        3.2.3.2 圆机合法
        3.2.3.3 寒热并用
        3.2.3.4 标本兼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千金要方》脾系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9)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概述与思考
    1 运气学说科学性探源
        1.1 六十年甲子周期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1.2 更长运气周期的形成背景——大司天
        1.3 “天人相应”观念的天文物理学基础
    2 运气学说与《易经》关系简述
    3 运气学说理论范畴初探
第二部分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1 《黄帝内经》的病因观——风为百病之长
        1.1 风、寒之辨
        1.2 不同性质的“风”
    2 《黄帝内经》的发病观——气候影响体质、体质决定发病
    3 《黄帝内经》的生理模型——三阴三阳开阖枢
        3.1 三阴三阳——兼论“标本中气”理论内涵
        3.2 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
    4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六经辨证
        4.1 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为经气倾移
        4.2 三阴三阳病的人迎寸口诊法
        4.3 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5 《黄帝内经》的治疗方法
        5.1 三阴三阳病的针刺治疗
        5.2 三阴三阳病的“饮药”治疗——气味治法
第三部分 运气理论范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
    1 温病概述与思考
        1.1 《黄帝内经》中的温病辨治观
        1.2 《伤寒论》中的温病辨治观
        1.3 后世医家的温病辨治观
    2 温病的病因病机
        2.1 风寒致温的机理
        2.2 “伏气”并非邪藏于里
        2.3 《黄帝内经》中温病的证候与分类
    3 温病的辨证方法
        3.1 卫气营血辨证初探
        3.2 三焦辨证正误
        3.3 融合卫气营血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
    4 温病的治疗方法
        4.1 温病气味治疗大法
        4.2 叶天士《温热论》气味治法
        4.3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味治法举隅
    5 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1 《黄帝内经》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2 叶天士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3 吴鞠通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第四部分 疫病(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1 疫病探源
    2 疫病发病
        2.1 “三虚”与疫病发病
        2.2 疫病的发病机理
    3 疫病预测
        3.1 客主加临致气候异常致疫
        3.2 《素问遗篇》中的疫病预测
    4 疫病防治
    5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10)张元素肾脏证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张元素学术思想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研究
    1 张元素的肾藏证候
    2 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研究
        2.1 现代肾藏证候
        2.2 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
第二部分 张元素肾水阴虚证与现代肾阴虚证比较的特点研究
    1 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的取名依据
    2 张元素肾水阴虚证与现代肾阴虚证比较的特点: 是在很大程度上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
        2.1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 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而知母、黄柏的功效主要与其寒性有关
        2.2 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在很大程度上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的原因,就在于其依据运气学说,在生理上将水、寒作为肾的本质。并在肾水阴虚证的理解和把握上,以“寒”这一具体、简单的属性代替“水”、“阴”这些抽象、复杂的属性
    3 由于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是因于在生理上将水、寒作为肾的本质,所以张元素3书中,其他脏腑以及全身的“(水)阴虚证”极少被提及
    4 由于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在很大程度上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以寒性药味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所以张元素在“(水)阴虚内热”类的“虚热证”上,其治疗与“实热证”区别不开
第三部分 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特点的渊源分析
    1 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的特点在形式上与其将《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苦、欲、补、泻”论述落实到具体的药物上有关
    2 从代表性本草着作看,在张元素之前未见知母、黄柏有治疗肾水阴虚证功效的相关文字,所以推测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是张元素首先提出的
第四部分 张元素有关肾水阴虚证的观点在后世的影响
    1 受张元素较直接影响的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的观点
        1.1 李东垣的观点
        1.2 王好古的观点
        1.3 朱丹溪的观点
    2 金至民国医家对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等“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
        2.1 同意“知母、黄柏补阴”观点
        2.2 对“知母、黄柏补阴”观点有不同意见
    3 当代对“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
第五部分 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的产生原因和意义探讨
    1 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概括
    2 张元素肾藏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金元时期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2.1 临床经验的积累尚不系统,所以证候学说的形成尚需借助引入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等。因此张元素的证候也多呈脏器之间对应的形式。从而使张元素肾藏证候中有更多的实证,以及有肾血虚证
        2.2 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粗”而不“细”。因此张元素肾藏证候较粗略,病性尚欠分化,证候名称中有只有肾藏病位而无病性者
        2.3 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张元素在肾水阴虚证的理解和把握上,以“寒”这一具体、简单的属性代替“水”、“阴”这些抽象、复杂的属性,因而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
    3 宋金时期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论述如
    4 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应用仲景方药治疗消渴的脏腑辨证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章文春教授“临证四辨”辨证思路与方法的研究[D]. 吴起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D]. 姚蕙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D]. 韩英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学术思想及DM用药规律的研究[D]. 田梦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备急千金要方》脾系疾病辨治与用药特点研究[D]. 陈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刘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张元素肾脏证候特点研究[D]. 郭雨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仲景方辨证脏腑辨证治疗糖尿病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