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切流场特性分析

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切流场特性分析

一、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征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厚明[1](2017)在《基于线阵CCD的血流变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液粘度是表征血液流变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反应了血液的流动特性。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引起相应的血液粘度值的增大或减小;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大多是随着血液粘度的升高而出现,随着血液粘度的降低而缓解。因此,血液粘度的检测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检测血液粘度的医疗器械为血液流变仪,本文考虑到,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血液流变仪——锥板式和压力式血流变仪,其系统相对复杂、测量时间较长、难以做到便携性的特点,以求研究一种新型的血流变仪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介绍了血液流变仪的分类和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毛细管中血液流速测量粘度的方法:基于血液流变学的卡森流体模型、泊肃叶定律及其修正式等理论,建立了毛细管中血液流速与粘度的关系式,从而把粘度的测量转移到流速测量上来,进而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测量时间。毛细管内血液流速测量系统的主要过程为:将内径为0.5mm,管长为100mm的毛细管水平放置于线阵CCD(电荷耦合器件)和平行光光源之间,毛细管左端浸入血液样品内,这样,血液样品在毛细现象的作用下自然地流动,利用线阵CCD对毛细管中有无液体区域的信号输出差异提取血液样品的边缘点信息,从而得到一系列血液样品的离散位移,再加上已知的线阵CCD扫描周期,可以获得血液样品的流速曲线,最终达到测量血液粘度的目的。线阵CCD输出的是电压信号,需要转化为数字信号方便进一步的处理,采用视频信号专用的模拟信号转换器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进而输出灰度值。实际观察可以看到,血液样品边缘点不是特定的一个象元,而是由多个象元组成的灰度值渐变的区域,因此需要定位到具体的边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边缘点检测算法,可以实时的提取边缘点的信息而不必存储一帧信号的所有数据,并且自适应于渐变区的小幅度变化,具有消耗低、实时性强的特点。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核心,用于系统的驱动设计、图像边缘点的提取和PC端的数据传输,加快了系统的开发进程,提高了整体性能。使用C++Builder对PC端软件进行设计,用于血液样品流速曲线和粘度的显示。然后,进行了红墨水、人体全血和不同红细胞压积人体血液的流速曲线的显示与流动特性的分析,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最后,对人体血液样品进行了10次相同条件下的表观粘度测量,测得低切平均值为6.940 mpa*s,高切平均值为2.298 mpa*s,这与正常参考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且一次的测量时间不会超过15s,可以看出,本系统具有系统简便、测量耗时短的特点,具有家庭普及化的可能。

卞璐瑜[2](2016)在《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条件下进行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后对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取10名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L组),4%琥珀酰明胶(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W组),进行10%、30%、50%的稀释,以未稀释血作为基础值。用血栓弹力图行动态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反应时间(R)、血凝块时间(K)、凝固角(a角)、最大振幅(MA);同时用常规实验室方法检测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WBV)。结果常规实验室检查表明Hct、Plt、Fig随稀释程度增加而降低,与基础值比较,10%稀释时,L组TT值显着缩短(P<0.05),稀释30%和50%时,各组PT、APTT、INR均显着延长(P<0.01)。血流变学检查显示,10%稀释度时各组全血粘度差异不显着,稀释30%和50%时,各组均显着减小(P<0.01),且50%稀释度时W组与其他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TEG结果显示值比较,10%稀释后L组血K值显着缩短(P<0.05),血凝块强度值(MA)增大(P<0.05);30%稀释时,G组和W组多项参数有显着变化(P<0.05),但大多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所有凝血参数均有显着变化(P<0.05),且大多超出正常范围。结论不同预充液体血液稀释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程度不一,L组10%稀释时凝血功能略有增强,30%稀释时对凝血指标没有影响;G组和W组在30%稀释时对部分凝血参数有影响,但整体凝血功能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凝血功能均显着下降,W组多项指标与其他两组有显着差异。目的在第一部分离体研究的基础上,观察在临床环境中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实际影响程度,为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选择体外循环预充胶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羟乙基淀粉组(W组)两组,每组40例。然后分别在体外循环结束给鱼精蛋白中和后5min、进入恢复室以及恢复室6h三个时间点采集血样后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并且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和血常规、凝血四项等的化验结果,记录体外循环转机时间、阻断时间、转中血常规和其他特殊情况,记录术后出血量和使用血制品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严重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的血常规和凝血四项的比较,未发现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一般资料、转机情况、术后血制品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也未发现有显着差异(p>0.05);对术后6h小时出血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未发现存在显着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琥珀酰明胶或者羟乙基淀粉作为体外循环的预充胶体,对术后的凝血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别;对术后的凝血功能而言,目前常用的体外循环预充方案是安全合理的。

黄春燕[3](2013)在《介入诊疗螺旋血管机器人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定位精准、运行灵活的血管机器人自主式介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血管机器人与人体环境的相互作用,会因其介入游动方式的不同,在人体内停留位置的不同,影响其在人体内的使用效果,所以开展血管机器人介入血管中对血流特征影响的研究非常重要,也是医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在广州市属高校科研计划项目“血液多相流对喷流驱动血管机器人运动性能的影响机制”的支持下,本文基于流固耦合方法和血液两相流的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动边界条件下螺旋血管机器人介入血管后的血液动力学特征作深入地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动态模拟方法对螺旋血管机器人进行数值模拟优化,以提高血管机器人在血管中游动的灵活性。数值结果表明:6线螺纹、螺升角为45°,β值为0.3的优化后模型其轴向推动力是优化前的4.69倍,而受到液体阻力矩仅是优化前的0.18倍。结合滑移网格方法与流固耦合方法,着重比较分析血管机器人介入弹性血管与刚性血管的动脉血液流场中血流动力学差距,为深入研究血管机器人以旋转运动的方式介入血液流场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数值结果表明: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弹性血管最大变形量为血管入口直径的2.4%,最大的血管壁剪切应力为7.95Pa;弹性血管壁模型的压力、速度变化范围比刚性壁模型的小,且速度流线较紊乱。血管机器人介入人本真实血管中,若将血液作为单相牛顿流体处理可能会使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血管机器人的介入会与血液中体积较大的粒子发生碰撞,因此很有必要考虑大体积红细胞的存在对血流特性的影响,即是将血液视为血浆和红细胞固-液两相流。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采用滑移网格、欧拉多相流数值方法,研究了血管机器人介入硬化、分叉、弯曲血管内固液两相流的流场特征,数值结果表明:介入三种不同血管中,血管机器人介入狭小的弯曲部位的血流特征最复杂,压力场和速度场均较其他两种情况的大;血管机器人的壁面剪切应力最大,但其红细胞的体积浓度为最小。研究中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技术和血液两相流手段对血管机器人介入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为未来血管机器人介入人体血管中对血液参数的检测和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崔健,苗秀娟[4](2012)在《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文中认为牛顿粘滞定律是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讨论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以及二者物理意义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二者在粘性流体作层流时的关系式,得出剪变率与速度梯度不仅数值相同而且物理意义也相同的结论.这为临床血液流变性讨论、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金末淑[5](2009)在《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以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穴为研究目标,以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为观察对象,以血瘀证作为切入点,采用艾灸疗法,通过分组对照方法,观察膈俞穴及与之相关的委中、血海穴(两穴别名均为血郄),以及无关的丘墟穴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科学地阐明腧穴主治特异性的内涵,为临床辨证取穴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根据实验要求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对照A、B组)、模型组(模型A、B组)、艾灸组(膈俞A、B组;血海A、B组;委中A、B组;丘墟A、B组)。除对照组16只,余80只装入小笼子里,放入低温冷柜,在-20℃的冷环境中连续受冻4h,连续冻5天,造成寒凝血瘀证模型。艾灸A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只治疗1次,艾灸B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上午起开始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5次,每次灸5壮。将所有大鼠剪去穴位上被毛,穴区标记颜色,将大鼠装入自制小铁丝笼内,选取血海、委中、丘墟穴,将艾粒贴在各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艾灸膈俞穴时,用双手按住大鼠上下肢,将艾粒贴在膈俞穴上,动物安定后施灸,待大鼠扭动挣扎时换艾粒。对照和模型组动物每天同样抓取1次,不做任何处理。所有A组第7天上午均取材,所有B组第11天上午均取材,每只取腹主动脉血液4ml血,检测血液流变学4项,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1.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全血粘度低切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A组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A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模型B组大鼠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B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2.治疗1次组(艾灸A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有所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压积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3.治疗5次组(艾灸B组)血液流变学结果全血粘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在所有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全血粘度低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膈俞组全血粘度中切和高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膈俞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丘墟组比较,膈俞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有所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膈俞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着(P<0.05)。4.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结果相比:结果显示,除丘墟组全血粘度高切和血浆粘度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余艾灸A、B组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增高是导致血瘀证成因之一。2.膈俞穴与其他三穴(血海、委中、丘墟穴)比较,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最显着,证实血会膈俞穴对血瘀证的调节作用及活血化瘀效应,揭示血会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的机理,为临床治疗血瘀证的穴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3.艾灸虽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起到活血化瘀作用,但本实验艾灸组每个穴位的结果相异,即与丘墟穴比较,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降低趋势,且与模型组比较,丘墟穴除丘墟A组血浆粘度和丘墟B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外,其余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提示不同腧穴对艾灸的活血化瘀作用具有特异性的差异。综上所述,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在治疗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时,确实具有不同活血化瘀效应,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寒凝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水平有关,且与这三穴比较,丘墟穴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增高趋势,说明丘墟穴对调血及活血化瘀效应方面远不及膈俞、血海、委中穴三穴,这为腧穴主治特异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龙东平[6](2008)在《基于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心脏、人工心肺机等人工器官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机械部件的磨损严重影响着其寿命和可靠性,良好的润滑不仅可以减小人工器官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作为这类人工器官的润滑剂,可解决上述难题。血液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流体,其组分复杂,流动性特殊,这就使得血液润滑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以往对血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和病理等临床医学领域,将其作为机械部件的润滑剂是前人所未作过的尝试性探索研究。在血液流变学的基础上,探讨血液的各理化指标,结合血液的特殊流变性,利用线性粘弹性模型—Maxwell流变模型来描述血液的宏观的非牛顿流体特征和血细胞的微观粘弹性特征。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血液的润滑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针对血液的特殊性,分析讨论了影响血液润滑的因素—红细胞的聚集、变形、组分变化、摩擦界面的表面性能及温度变化等因素。针对血液润滑的特殊性,提出了评价血润滑性能的判定指标:(1)生物相容的指标—血栓;(2)生理限制的指标—溶血;(3)反映润滑性能的能承载能力;(4)温度限制。材料的表面性能决定了血细胞在摩擦界面的吸附特征及润滑过程中的表现。血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吸附会对血液的润滑性能产生影响。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吸附在钛合金表面和云母表面的红细胞形态变化。从微观细胞力学的角度探讨在润滑过程血细胞的吸附特性和微观力学行为,在细胞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血细胞的粘附模型。基于所建立的粘附模型,从微摩擦的角度探讨血细胞的微摩擦机理,首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生物细胞表面的微摩擦力及摩擦系数,从微观上研究血液的润滑提供了条件。针对血液粘弹性的特征,从分析血液组分出发,研究了红细胞比积的变化对血液粘弹性及润滑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红细胞比积的血液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红细胞的比积大小影响着血液的承载能力,红细胞比积越大,血液的承载能力越强。结合宏观摩擦实验,对原来建立的血液宏观粘弹性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细胞比积和血液承载能力的关系模型;结合血液组分的动态变化和润滑间隙的动态变化,研究了血液润滑状态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血液润滑状态建立了血液润滑状态模型。推导了基于血液宏观Maxwell粘弹性模型的雷诺方程,并将此雷诺方程应用于微型轴流式血泵的仿真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血液的润滑和血泵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姜晓刚[7](2007)在《32式太极剑锻炼对中老年人的血脂和血粘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32式太极剑锻炼对中老年人的血脂和血粘度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近几年来,由于饮食营养结构失衡,食物中高脂胆固醇含量的增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缺乏运动,导致中老年人中冠心病、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研究发现,高血脂症、血液流变特性,特别是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全血粘弹性的增高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要治疗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或减少其发病率,首先要降低总胆固醇的水平和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改善血流变学特性。药物治疗效果虽然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因其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长期使用。而运动、食疗等简便易行的环保疗法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运动疗法已深受人们的喜爱。运动对血脂和血流变学的改善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共识。太极剑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的群众基础、简单易学的动作、切实的效果,大有机会做出一些贡献,加之世界范围内医学模式的改变,更为太极拳剑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外关于太极剑对高血脂、高血粘度中老年人的影响的报道较少,因此,我们研究了32式太极剑锻炼对高血脂和高血粘度中老年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筛选出31名高血脂患者、33名全血粘稠度高于正常值者为对象,以32式太极剑练习为手段,比较锻炼6个月前后血脂、全血粘度变化,观察32式太极剑的长期练习对高血脂、高血粘度的中老年人的血脂、血粘度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32式太极剑锻炼能显着降低高血脂患者的TC和LDL的水平,升高HDL的含量。(2)32式太极剑锻炼能够明显降低高血粘度患者的血低、中、高切变率,改善血流变学指标。(3)32式太极剑锻炼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云忠[8](2007)在《血液机械损伤机理及高速螺旋血泵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速螺旋血泵中由血液机械损伤特别是红细胞机械损伤所引起的溶血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并逐渐成为影响高速螺旋血泵进一步发展并走向临床的最大桎梏。因此,对血泵使用中的血液机械损伤机理进行研究,找出红细胞机械损伤规律,为血泵设计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所研制的植入式微型螺旋血泵,对高速螺旋血泵中红细胞的撞击损伤、压差破碎、剪切撕裂、湍流破碎等血液机械损伤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理论、仿真、实验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对血液在低剪变率及高剪变率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推导出速度及流量表达式,分析了不同流态下各参数对血液螺旋流动性能的影响,得出环形空间血液螺旋流动规律,并针对高速螺旋流场中红细胞复杂的力学环境,对红细胞的各种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2.对红细胞—固壁撞击的一维、二维非线性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和数值解法。分析了红细胞—固壁边缘撞击峰值压力、侧向射流速度、临界接触角、撞击压力分布等参数随撞击速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球面波理论,对红细胞膜破碎原理及破碎条件进行了分析。3.采用水力旋流场、薄壁球壳及液滴破碎理论,对高速螺旋流场中红细胞压差破碎、剪切破碎及湍流破碎的破碎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螺旋流场中,压力梯度过大时有可能使红细胞发生膨胀,并克服细胞膜的表面张力而破碎;由层流剪切应力引起的剪切破碎并不是造成溶血的主要危险,而红细胞的湍流破碎才是造成血泵溶血的主要原因。4.针对所设计的植入式螺旋血泵,采用多相悬浮体CFD仿真技术,对血泵中的速度场、压力场、应力场、湍流效应等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CFD仿真结果,综合运用速度三角形和欧拉功方法,对所设计血泵叶轮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CFD对比仿真分析。5.利用血液流变仪及数码显微光镜,对不同撞击速度下及不同剪变率下的人体血液样本进行了宏观、微观流变实验分析。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红细胞破碎的临界撞击速度约为6m/s;由剪切流场对红细胞带来的损伤比红细胞的撞击损伤更为严重,在高速螺旋血泵设计中应作为溶血的主要考虑因素。

龚中良[9](2006)在《微型植入式血泵血液自润滑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血泵研究过程中,机械运动部件间的润滑与密封一直困绕着广大研究人员。利用人体血液作为血泵运动部件间的摩擦润滑剂,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由于血液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特殊物质,以前人们对血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至今还没有专门研究血液摩擦润滑性能的资料。本文主要结合血液的生理特性、流变特性及理化特性,运用血液流变学理论、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血液的摩擦润滑性能进行研究,并以外场驱动微型轴流式血泵为对象,研究了血液自润滑血泵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性能。本研究试图从工程角度对血液润滑性能进行探讨,以期为植入式血泵直接利用人体血液润滑提供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运用血液流变学理论,对正常人体血液组分及其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化刚脆性血细胞模型,设计了血液通过间隙能力的测量装置。利用设计的测量装置,试验得出了不同润滑膜厚条件下润滑区血液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血液组分与血液表观粘度关系,提出了不同最小间隙及剪切率是影响血液润滑入口区与出口区血细胞压积的主要因素。结合血液自润滑轴承,分析了血液稳态润滑条件及形成血液非稳态润滑的微观机理。(2)通过对红细胞在低渗透压及剪切流环境中溶血模型分析,结合血液自润滑血泵径向滑动轴承,提出了润滑出口发散区负压及剪切流中剪应力是造成溶血的主要因素。利用摩擦四球机,试验得到了血液在不同主轴转速下的机械承载能力及溶血情况,提出了符合血液生理指标要求和机械承载指标要求的综合判定。(3)血液机械承载能力是判断血液有效润滑的重要指标。从血液自润滑轴承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血液的流变特性、动压效应、温度效应、压力效应及血液成分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理化反应等因素对血液机械承载能力的影响。试验得到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血液机械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4)血液流变指标值直接影响血液的摩擦润滑性能。以长沙地区健康成年人群为对象,试验得到了选定人群血液流变指标值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人群血液流变指标正常参考值存在差异的结论,为血液自润滑血泵轴承参数设计和医学检验提供了依据。(5)根据外场驱动血泵耦合传动时磁场动态分布,运用提出的磁心概念,推导了横向磁耦合传动中转子径向受力与传递力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径向充磁血泵转子在传动过程中径向受力及传递扭矩变化规律;运用流体润滑理论,建立了血液自润滑血泵径向滑动轴承血液润滑模型,仿真计算了血液自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压力分布、承载能力、摩擦力及摩擦功耗等力学参数,分析了轴承半径差、转速等对血液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了血液自润滑血泵轴承设计准则。

董伟,秦东兴,伍瑾斐[10](2006)在《基于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血液流变仪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血液流变学理论,以流体力学经典方法中的“卡森方程”及“泊肃叶定律”等算法为依据,描述了微流量-压力传感式自动血液流变仪的设计思想,测量系统基本结构,功能和一些重要的技术指标。通过对血液和血浆的测试及临床应用,证明用该仪器进行定量检测是可行的,可以为病人提供疾病及早期病变依据。

二、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征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阵CCD的血流变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血液流变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2 系统理论的建立和总体设计
    2.1 血液流变学基本概念简介
    2.2 血液流速与粘度关系的建立
    2.3 系统的整体设计
        2.3.1 CCD简介
        2.3.2 FPGA简介
        2.3.3 系统总体结构
3 下位机的实现
    3.1 CYCLONE IV系列FPGA介绍
    3.2 光学器件的选择
    3.3 线阵CCD的驱动设计
        3.3.1 TCD1703C原理与结构
        3.3.2 TCD1703C驱动时序分析
        3.3.3 TCD1703C电路设计
    3.4 AD9826驱动设计
        3.4.1 AD9826简介
        3.4.2 AD9826寄存器配置
        3.4.3 AD9826的采样时序设计
    3.5 AD9826与总体电路的实现
    3.6 边缘点的提取
        3.6.1 边缘检测算法简介
        3.6.2 自适应中值算法
        3.6.3 自适应中值算法的FPGA实现
        3.6.4 自适应中值算法的检测与分析
4 上位机的设计
5 功能验证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流速曲线的绘制
    5.2 样品粘度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5.3 全血粘度测量值的修正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外循环预充液离体稀释对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
致谢

(3)介入诊疗螺旋血管机器人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血管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血管机器人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性质
    2.1 矩形螺旋血管机器人
        2.1.1 外磁场旋转驱动原理
        2.1.2 血管机器人旋转驱动原理
    2.2 血液的基本性质
    2.3 血管的基本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3.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3.1.1 连续性方程
        3.1.2 动量守恒方程
    3.2 湍流模型
    3.3 动态模拟方法
    3.4 初始与边界条件
    3.5 几何模型
    3.6 网格划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管机器人螺纹参数的数值优化
    4.1 单线螺旋血管机器人数值模拟验证
        4.1.1 几何模型
        4.1.2 网格划分
        4.1.3 边界条件与流场求解设置
        4.1.4 模拟结果
    4.2 血管机器人螺纹参数优化
        4.2.1 螺纹线数的优化
        4.2.2 螺升角的优化
        4.2.3 β值的优化
    4.3 优化结果与分析
        4.3.1 轴向推动力和液体力矩的结果分析
        4.3.2 流场分布图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
    5.1 流固耦合力学简介
    5.2 基于流固耦合的血管机器人模型数值模拟
        5.2.1 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5.2.2 定义边界条件和求解器参数
    5.3 弹性血管壁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壁面变形
        5.3.2 壁面剪切应力
    5.4 刚性壁与弹性壁模型血流动力学对比分析
        5.4.1 血管机器人的轴向推力和轴向力矩
        5.4.2 压力结果比较分析
        5.4.3 速度结果比较分析
        5.4.4 速度流线结果比较分析
        5.4.5 壁面压力结果对比分析
    5.5 介入器械流固耦合的局限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管结构对血管机器人两相流场特性的影响
    6.1 个体化动脉血管建模
    6.2 血流多相流模型
        6.2.1 多相模型的选择
        6.2.2 欧拉多相模型的基本方程
    6.3 无介入治疗时血液流场的数值验证
        6.3.1 数值模拟的相关参数设置
        6.3.2 计算结果
    6.4 血管机器人介入硬化血管数值模拟
        6.4.1 几何模型
        6.4.2 计算结果
    6.5 血管机器人介入主动脉分叉血管
        6.5.1 几何模型
        6.5.2 计算结果
    6.6 血管机器人介入动脉弯曲管
        6.6.1 几何模型
        6.6.2 计算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4)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剪变率
2 速度梯度
3 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
4 结论

(5)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1 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认识
        1.1 血瘀证的历史沿革
        1.2 血的生理
        1.3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1.4 血瘀证的症状与体征
        2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2.1 妇科病证
        2.2 其他病证
        3 中医对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3.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3.2 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状况
        4 小结
    综述二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概况
        1 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1.1 全血粘度(ηb)
        1.2 血浆粘度(ηp)
        1.3 红细胞聚集指数(RE)
        1.4 红细胞压积(HCT)
        2 血瘀证病理机制
        2.1 血液流变学异常
        2.2 微循环障碍
        2.3 血流动力学异常
        3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3.1 活血化瘀方药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3.2 针灸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4 小结
    综述三 膈俞、血海、委中、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1 膈俞穴的古今研究
        1.1 膈俞穴的古文献研究
        1.2 膈俞穴的现代研究
        2 血海穴的古今研究
        2.1 血海穴的古文献研究
        2.2 血海穴的现代研究
        3 委中穴的古今研究
        3.1 委中穴的古文献研究
        3.2 委中穴的现代研究
        4 丘墟穴的古今研究
        4.1 丘墟穴的古文献研究
        4.2 丘墟穴的现代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1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备
        2 艾灸组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1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2.2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的影响
        2.3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
        2.4 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3 艾灸膈俞、血海、委中穴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活血化瘀效应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参考文献
        综述二参考文献
        综述三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与血液润滑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血液的流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血细胞模型及血液的本构方程的研究现状
        1.2.3 血液流场的研究现状
        1.2.4 血液相容性研究现状
        1.2.5 其它人工器官润滑剂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工作
        1.3.2 研究方法和路线
第二章 血液流变特征及粘弹性模型的建立
    2.1 血液组分及理化特性
        2.1.1 血液组分特征
        2.1.2 血液的理化指标
    2.2 血液流变特性
        2.2.1 血液宏观流变性
        2.2.2 血液的微观流变性
        2.2.3 血液本构方程
    2.3 血液粘弹性模型
        2.3.1 血液的宏观 Maxwell模型
        2.3.2 血细胞的微观粘弹性
    2.4 影响血液润滑的因素分析
        2.4.1 切变率对血液润滑性能的影响
        2.4.2 血液组份变化对其润滑性能的影响
        2.4.3 摩擦界面性能对血液润滑性能的影响
        2.4.4 温度对血液润滑性能的影响
    2.5 评价血液润滑效果的指标
        2.5.1 生物相容性指标—血栓限制
        2.5.2 生理指标限制—溶血指标
        2.5.3 润滑剂的摩擦评价标准—承载能力限制
        2.5.4 温度限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粘弹性模型的血细胞微观摩擦学研究
    3.1 血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吸附特性
        3.1.1 实验原理和方法
        3.1.2 生物样品制备技术要求
        3.1.3 吸附在云母表面的红细胞
        3.1.4 吸附在钛合金表面的红细胞形貌
    3.2 红细胞粘附模型及实验研究
        3.2.1 基于微观粘弹性模型的血细胞粘附模型
        3.2.2 红细胞粘附实验原理
        3.2.3 红细胞表面的粘附力实验
    3.3 基于粘附力模型的红细胞表面的微摩擦分析
        3.3.1 微摩擦力分析
        3.3.2 微摩擦力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3.3.3 微摩擦力回路曲线
        3.3.4 微摩擦力载荷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宏观 Maxwell模型的血液润滑性能研究
    4.1 血液的表观粘度与比积之间的关系
    4.2 四球法测定润滑剂承载能力
        4.2.1 四球机的工作原理
        4.2.2 血液承载能力实验准备
    4.3 红细胞比积对血液的承载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4.3.1 血浆的承载能力实验研究
        4.3.2 不同比积的血液的承载能力实验研究
    4.4 基于宏观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承载能力与红细胞比积的关系
        4.4.1 与红细胞比积相关的粘弹性模型
        4.4.2 血液承载能力与红细胞比积经验公式
        4.4.3 模型验证
    4.5 红细胞比积对血液的润滑状态的影响
        4.5.1 流体的润滑状态
        4.5.2 血液的不同润滑状态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宏观 Maxwell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应用研究
    5.1 基于宏观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方程
        5.1.1 基于Maxwell流变模型的Reynold方程的推导
        5.1.2 基于Maxwell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模型应用
    5.2 基于宏观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应用实例
        5.2.1 基本公式及边界条件
        5.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7)32式太极剑锻炼对中老年人的血脂和血粘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血脂及高血脂概述
    2.2 高血脂的危害
    2.3 我国高血脂现状
    2.4 运动对高血脂的防治
    2.5 全血粘度及高血粘度概述
    2.6 高血粘度的危害
    2.7 我国高血粘度现状
    2.8 运动对高血粘度的防治
    2.9 中老年人运动强度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试验对象的筛选与分组
        3.1.1 试验对象的筛选
        3.1.2 试验对象分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32式太极剑锻炼实验
        3.3.3 测试指标及方法
    3.4 数据统计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锻炼6个月后血脂的变化
    4.2 锻炼6个月后全血粘度的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32式太极剑锻炼对高血脂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5.2 32式太极剑锻炼对高血粘度中老年人全血粘度的影响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血液机械损伤机理及高速螺旋血泵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血泵技术发展
        1.2.1 国外血泵技术发展
        1.2.2 国内血泵技术发展
    1.3 红细胞基本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1.3.1 红细胞及其膜结构特性研究
        1.3.2 红细胞聚集性研究
        1.3.3 红细胞变形性研究
        1.3.4 红细胞创伤性损伤因素研究
        1.3.5 红细胞病理性损伤因素研究
    1.4 血泵溶血实验及仿真研究进展
        1.4.1 血泵溶血性能测试
        1.4.2 血泵溶血影响因素
        1.4.3 血泵溶血CFD仿真研究
        1.4.4 血泵溶血解决办法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人体血液基本性质及其环形空间螺旋流动分析
    2.1 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1.1 血液的组成
        2.1.2 血液的理化特性
    2.2 红细胞基本结构及其流变特性
        2.2.1 红细胞基本结构
        2.2.2 红细胞流变特性
    2.3 血液环形空间螺旋流动分析
        2.3.1 环形空间螺旋流动基本方程
        2.3.2 血液的流变分区
        2.3.3 高剪变率条件下血液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方程建立
        2.3.4 低剪变率条件下血液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方程建立
        2.3.5 血液环形空间螺旋流动性能分析
    2.5 环形空间螺旋流场中红细胞力学性能分析
        2.5.1 离心力
        2.5.2 径向压力场及其作用力
        2.5.3 径向粘性阻力─斯托克斯(Stokes)力
        2.5.4 红细胞剪切受力及变形分析
        2.5.5 马格纳斯(Magnus)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螺旋流场中血液机械损伤机理研究
    3.1 红细胞─固壁撞击损伤机理研究
        3.1.1 红细胞─固壁撞击破碎过程分析
        3.1.2 红细胞─固壁撞击基本波动方程建立
        3.1.3 红细胞─固壁一维撞击波动方程及其求解
        3.1.4 红细胞─固壁二维撞击波动方程及其求解
        3.1.5 红细胞膜冲击破碎力学分析
    3.2 红细胞压差破碎分析
        3.2.1 高速螺旋流场中压力场方程建立
        3.2.2 红细胞破碎临界压差分析
    3.3 红细胞的剪切变形破碎分析
        3.3.1 剪切流场描述
        3.3.2 高速螺旋流场中剪切受力的推导
        3.3.3 红细胞剪切损伤分析
    3.4 红细胞的湍流破碎分析
        3.4.1 强旋湍流流场数值方程
        3.4.2 红细胞最大稳定直径分析
        3.4.3 湍流流场中红细胞破碎判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螺旋流场中血液机械损伤仿真分析
    4.1 血泵CFD仿真技术
    4.2 多相流模型选择
    4.3 混合物模型基本方程
        4.3.1 连续方程
        4.3.2 动量方程
        4.3.3 能量方程
        4.3.4 相对(滑流)速度和漂移速度
        4.3.5 第二相的体积分数方程
    4.4 非结构网格差分求解方法
        4.4.1 非结构网格几何描述
        4.4.2 稳态扩散方程的离散格式
        4.4.3 对流扩散方程的离散格式
        4.4.4 流动方程的离散格式
    4.5 螺旋轴流血泵设计模型
    4.6 螺旋轴流血泵CFD仿真分析
        4.6.1 轴流血泵内部速度场仿真分析
        4.6.2 轴流血泵内部压力场仿真分析
        4.6.3 轴流血泵内部应力场仿真分析
        4.6.4 轴流血泵内部湍流效应仿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液损伤实验分析
    5.1 血液撞击损伤实验分析
        5.1.1 血液撞击损伤流变实验
        5.1.2 血液撞击损伤光镜实验
    5.2 血液剪切损伤实验分析
        5.2.1 血液剪切损伤流变实验
        5.2.2 血液剪切损伤光镜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螺旋血泵结构优化研究
    6.1 叶轮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6.2 叶片螺旋角的确定
    6.3 叶片型线的确定
    6.4 血泵叶轮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6.5 优化后的血泵叶轮设计模型
    6.6 血泵叶轮CFD优化分析
        6.6.1 优化后血泵内部速度场仿真分析
        6.6.2 优化后血泵内部压力场仿真分析
        6.6.3 优化后血泵内部应力场仿真分析
        6.6.4 优化后血泵内部湍流效应仿真分析
    6.7 血泵内部总体结构确定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成果与结论
    7.2 关键创新点
    7.3 相关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微型植入式血泵血液自润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血泵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 血泵研究历史
        1.2.2 血泵研究的关键问题
        1.2.3 磁技术在血泵研究中的应用
    1.3 血液及其流变性能研究现状
    1.4 生物工程中血液行为的研究现状
    1.5 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发展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血液组分变化对血液润滑性能影响
    2.1 血液组分
    2.2 血液流变学理论
        2.2.1 牛顿粘滞定律
        2.2.2 血液本构方程
        2.2.3 血液粘度特性
        2.2.4 红细胞流变特性
    2.3 血液润滑膜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2.3.1 刚脆性血细胞模型
        2.3.2 血液通过不同最小间隙时组分变化
        2.3.3 结果分析
    2.4 红细胞压积与血液表观粘度关系研究
    2.5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润滑稳定性能影响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液有效润滑的综合判定
    3.1 血液生理特性对有效润滑的限制
        3.1.1 红细胞及细胞膜结构
        3.1.2 红细胞溶血数学模型
    3.2 血液的机械承载指标试验研究
    3.3 血液机械性溶血试验研究
    3.4 血液有效润滑的综合判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液机械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4.1 四球法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
    4.2 血液机械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2.1 剪切效应影响
        4.2.2 温度效应影响
        4.2.3 压力效应影响
        4.2.4 动压效应影响
        4.2.5 血液有机成分理化反应影响
    4.3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血液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液流变指标值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2 血液主要流变指标值对比分析
        5.2.1 血液流变指标值分布
        5.2.2 血液非牛顿特性对比
    5.3 血液主要流变指标变化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磁驱动血泵径向滑动轴承血液自润滑研究
    6.1 外磁驱动微型轴流式血泵工作原理
    6.2 外磁驱动血泵转子横向磁耦合传动分析
        6.2.1 血泵叶轮转子受力分析
        6.2.2 基于磁心的磁耦合传动过程血泵转子动态受力分析
        6.2.3 磁耦合传动过程中血泵转子受力及传递扭矩计算
    6.3 普遍形式Reynolds方程
    6.4 高剪切稳态载荷条件下血液润滑数学模型
    6.5 血液厚膜润滑的仿真计算与分析
    6.6 血液薄膜润滑的仿真计算与分析
    6.7 外磁场驱动血泵径向滑动轴承设计
    6.8 高切非稳态载荷条件下血液厚膜润滑数学模型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作者近期公开发表的论文

(10)基于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血液流变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设计原理
3 系统结构和功能
    3.1 管路系统
    3.2 信号转换电路
4 测试数据分析
5 结束语

四、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变流场特征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阵CCD的血流变测量方法研究[D]. 周厚明. 重庆大学, 2017(06)
  • [2]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观察研究[D]. 卞璐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2)
  • [3]介入诊疗螺旋血管机器人的数值研究[D]. 黄春燕. 广州大学, 2013(04)
  • [4]剪变率与速度梯度的关系[J]. 崔健,苗秀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5]艾灸膈俞穴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D]. 金末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基于粘弹性模型的血液润滑性能研究[D]. 龙东平. 中南大学, 2008(02)
  • [7]32式太极剑锻炼对中老年人的血脂和血粘度的影响[D]. 姜晓刚. 北京体育大学, 2007(10)
  • [8]血液机械损伤机理及高速螺旋血泵结构优化研究[D]. 云忠. 中南大学, 2007(01)
  • [9]微型植入式血泵血液自润滑机理研究[D]. 龚中良. 中南大学, 2006(01)
  • [10]基于血液流变学理论的血液流变仪的设计[J]. 董伟,秦东兴,伍瑾斐. 微计算机信息, 2006(25)

标签:;  ;  ;  ;  ;  

临床常用血液粘度计剪切流场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