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万超[1](2017)在《松辽盆地北部泰康隆起带姚家组岩性圈闭识别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为国内一个非海相沉积盆地,目前油气资源在世界上是最富饶的。随着勘探的深入以及日趋完善的理论,构造控制形成的油气藏发现几率逐步减小,这就迫使在寻找油气资源中完成中浅层油气勘探由构造控制的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控制的油气藏的转变。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核心条件是地层、岩性在横向上不连续。岩性圈闭识别及评价研究为潜在油气勘探与井位优选部署提供地质理论依据,对于突破松北西斜坡区姚家组油气勘探的新动态具有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松北泰康隆起带,以钻井、测井、取芯、地震、地质综合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采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以及构造等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深化基础地质认识,借助前人研究理论、方法及成果,来构建松北西泰康隆起带层序地层格架,解析纵向上储-盖组合形成难易程度、对油气成藏形成是否有利等,综合评价寻找有利的圈闭目标。通过研究取得了如下结论和认识:1.对泰康隆起带姚家组进行四级层序划分,建立了精细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单井四级层序旋回的划分,完成了数口单井的沉积相剖面图,和四级层序单元的工业化制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2.在四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井震结合建立了泰康隆起带二维区目标沉积体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完成了目的层细分层系的地震地质沉积相剖面10条,明确了四级层序格架内目标沉积体的空间展布及发育特点。为精细落实沉积体范围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研究区姚家组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姚家组为一个三级层序SQ6。4.研究明确了西斜坡区姚家组沉积体系域中发育地层超覆与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5.松北西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相发育,与其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类型较多。通过构造和岩性体的综合研究落实了各种类型的圈闭。SQ6-LST地层超覆尖灭和前缘砂体配置构成地层-岩性圈闭;SQ6-HST三角洲前缘相砂体与鼻状构造叠合构成构造-岩性圈闭。6.在研究沉积体展布和构造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对泰康隆起带部分二维区构造-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SQ6-HST(姚二+三段)的3个圈闭为有利圈闭。7.研究认为在泰康隆起带斜坡部位易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带或地层-岩性超覆带,砂体厚度适中,纵向上易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是有利的成藏。在有利圈闭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姚一段(SQ6-LST)、姚二+三段(SQ6-HST)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有利圈闭进行深入的综合评价,在西斜坡区优选有利目标圈闭1个。
唐振国[2](2015)在《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齐家古龙凹陷中轴线以西地区)包含齐家—古龙凹陷西部、龙虎泡—大安阶地、泰康隆起带、西部超覆带,是大庆油田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块之一。勘探面积27299km2,紧邻古龙深凹陷成熟烃源岩区,油源条件很好,长期继承性发育单斜构造,断裂相对不发育,探井623口,其中工业油气井380口,三级石油地质储量4.67×108t,三级天然气地质储量79.5×108m3,已发现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为主,目前仅在萨尔图油层取得储量突破,勘探潜力巨大。而且一些无构造发育区探井也具有油气显示,预示着该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有较大的前景。该区石油资源量为11.6216.56×108t,但目前勘探发现与油气资源量相差较大。地质背景和成藏条件研究表明,在西部超覆带和龙虎泡阶地的坡折带具有形成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以及构造—岩性圈闭的条件,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入勘探的远景地区,为大庆油田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区带。此外,西部斜坡区不整合发育,具有形成不整合遮挡地层油气藏的优越条件。鉴于上述认识,以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建立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该框架内,将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分析基准面旋回演化过程中沉积体系的构成,界面性质演化及与沉积体的配置关系,探讨古地貌坡折带发育特征与控砂原理,开展西部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这对于寻找有利岩性圈闭,打开西斜坡区油气勘探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地震等多种资料,通过井震结合对比分析、古地貌恢复、生烃潜力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及砂体的展布特征,同时建立了各类沉积微相和沉积体的井震识别模板,并通过探井取样进行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分析工作,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预测了不同层位各类圈闭的发育特征和有利目标区带,最后指出了西斜坡的勘探领域和类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一是首次在西斜坡地区建立了泉头组—嫩江组下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纵向上划分了9个三级层序,16个四级层序,54个五级层序,并精细刻画了54个五级层序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恢复了西斜坡泉头组—嫩江组54个五级层序的沉积环境,为油气成藏研究奠定了基础。建立了重力流水道、湖底扇、介壳灰岩、河口坝、席状砂、分流河道和远砂坝等沉积体地震反射特征识别模板,直接指导了西斜坡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地质目标的勘探。二是认识到西斜坡青山口组—姚家组存在一到两级坡折带,垂向上坡折逐渐变缓,平面上坡折呈南陡北缓的发育特征。青山口组发育的一级坡折控制了介壳灰岩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二级坡折控制了浊积体沉积;姚家组发育的二级坡折控制了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其中泉头组共识别岩性圈闭60个,累计圈闭面积2312km2;青山口组共识别圈闭698个,累计圈闭面积6826km2;姚家组共识别岩性圈闭35个,累计圈闭面积1367km2。最有利圈闭以岩性圈闭为主,主要分布在泰康东—龙虎泡地区。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泰康隆起带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来源,认识到萨尔图油层的油主要来源于齐家—古龙地区的青二三段的源岩,也有本地源岩的贡献,高台子油层油主要来源于齐家—古龙地区源岩。青一段的油主要来源于本地青一段的源岩,属于自生自储式油气藏。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明确了梅里斯断陷及晚期T02活动控制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四是发现了深湖相区重力流沉积和滨浅湖相区生物灰岩沉积两大勘探领域,四种类型目标体,提出五个井位目标。重力流沉积包括英台—他拉哈地区青一、二段斜坡扇及湖底扇,巴彦查干及周边地区嫩一段重力流水道及湖底扇。滨浅湖相区生物灰岩沉积,包括青二段湖相区发育介壳灰岩、介壳粉砂岩、鲕粒灰岩和介形虫灰岩等类型。新发现的勘探类型都是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目标。本次研究恢复了西斜坡沉积演化史,更加客观地分析了不同沉积时期的生储盖空间配置关系,为西斜坡成藏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泰康隆起带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来源,为西斜坡的勘探思路提供了新的启发。建立了重力流水道、湖底扇、介壳灰岩、河口坝、席状砂、分流河道和远砂坝等7种不同的沉积地质体识别模板,指导了西斜坡有利沉积微相与沉积地质体的勘探。本次研究提供的有利目标为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项目建立的沉积地质体识别模板和有利目标,为松辽盆地其它层位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和井位部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中能够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王超[3](2014)在《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格架与地层—岩性圈闭预测》文中提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广义上系指齐家-古龙凹陷中轴线以西的地区,包括齐家-古龙凹陷西部、龙虎泡-大安阶地、泰康隆起带、西部超覆带等二级构造单元,勘探面积27299km2。西斜坡区石油资源量约为11.6216.56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61×104t(含富拉基尔油田),含油面积21.3km2,天然气地质储量49.95×108m3,含气面积58.9km2,证明西斜坡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总体与油气资源量相差较大。此外,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是大庆油田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块之一。除储量区有三维地震工区,其余均为年代较早的二维地震工区或没有地震工区覆盖;除储量区外区域上的钻井也比较少;并且除萨尔图油层外,其他油层没有大的突破,但是其勘探潜力是比较客观的。其中一些无构造发育区探井也具有油气显示,预示着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有较大的前景。本文充分利用钻测井、岩心资料及井-震结合的地震相分析技术,确定研究区各三级层序的沉积相带展布。在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运用优化后的回剥法恢复了研究区目的层系各沉积期的古地貌,以三级层序地层为单位绘制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图,分析地貌特征,特别是沉积坡折带的形成、分布位置与坡度。最后,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结合构造坡折带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对地层岩性圈闭形成的“二面三带”控制原理(即不整合面控砂、湖泛面控藏、地层超覆尖灭带控砂、坡折带控砂体分散体系),以坡折带控层、控相、控藏研究为主线,揭示沉积相及砂体分布与“二面三带”的配置关系。构造与沉积相结合、区域研究与重点区带相结合,在已知油气圈闭解剖的基础上确定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地层与平面分布位置,分析岩性地层圈闭的类型,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性认识:建立了研究区泉三段~嫩江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区内共划分出三个二级层序,即泉三段、泉四~青山口和姚家~嫩江三个二级层序。其中泉四~青山口组二级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即SQ2、SQ3、SQ4、SQ5;中部的姚家组为一个三级层序SQ6,上部嫩江组分为嫩江下SQ7、嫩江上SQ8两个三级层序。以三级层序为单位,恢复了西斜坡地区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内部三级层序SQ3、SQ4、SQ5、SQ6、SQ7-LST+TST沉积时期构造古地形。成果表明,青山口组、姚家组沉积期存在明显坡折,垂向上坡折存在逐渐变缓的趋势。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河流~泛滥平原、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分析了三级层序上升期与下降期的沉积相构成与沉积体系展布特征;指出了三角洲前端浊积扇体及三角洲前缘上倾尖灭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三角洲前缘发育,与三角洲前缘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类型众多。本文详细分析了三角洲前缘砂体与鼻状构造侧翼、断层等叠合形成的构造-岩性、断层-岩性、砂岩翘倾尖灭等圈闭是研究区圈闭的主要类型。在研究区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对较陡的地形坡度及湖浪对先前三角洲前缘砂体改造的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搬运至斜坡下部形成一定规模的滑塌浊积扇,分散的浊积砂体被周围的湖相泥岩包围,易形成岩性圈闭。以三级层序为单元,在研究地貌演化特征及其与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在西斜坡共发现SQ3-LST+TST滑塌浊积体有利区、SQ3-HST滑塌浊积体和北部三角洲前缘地层岩性圈闭有利区、SQ4滑塌浊积体有利区和SQ7-HST三角洲前缘砂体侧超地层岩性圈闭有利区。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得出了两点创新性的认识:(1)本文的研究为陆相层序地层学在世界已知最大规模陆相盆地的西部斜坡区应用的实践,通过利用研究区现有地震、钻井等勘探生产资料,建立了泉头组-嫩江组下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井震结合技术识别出不同沉积地质体,发现了两大勘探领域四种类型目标体,并最终识别出了有利的岩性圈闭。(2)在该研究区内首次使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对研究区内青山口组-姚家组识别出两级坡折带,经详细分析得出坡折带对不同的岩性体的分布具有相应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该框架内,将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构造地质学与沉积学相结合,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演化过程中沉积体系的构成,界面性质演化及与沉积体的配置关系,探讨了古地貌坡折带发育特征与控砂原理,开展了西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本文的结论性认识对于寻找有利的岩性、地层和地层岩性圈闭,打开西斜坡油气勘探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艺博[4](2014)在《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三维地震工区为基础,应用地震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进行地震沉积学研究,恢复沉积充填演化史,提出有利勘探目标。恢复了青山口组沉积演化史,发现青山口组主要发育西部物源和西北部物源沉积,其次是北部物源沉积,整个青山口组基准面不断下降,下部主要发育湖相沉积体系,上部发育进积型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青三段以后开始发育东部物源。建立了地质体地震识别模板,建立了进积型三角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重力流和碳酸盐岩等地质体地震识别模板。认识到长垣以西发育三个构造坡折带。坡折Ⅰ控制青古龙地区重力流,坡折Ⅱ控制龙南鼻状构造的三角州和片状浊流沉积,坡折Ⅲ控制长垣三角洲。发现青山口组共发育常规储层、致密砂岩储层、重力流储层和泥岩夹薄层储层等四种储层类型。发现青山口组发育多种类型重力流储层,依据重力流沉积构造识别出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浊积岩、风暴岩等多种沉积类型。具有“生烃增压、双向主动排烃、近源运聚、优势充填”的成藏模式;研究发现重力流沉积与当时的沉积坡折及地震、山洪等触发机制有关。预测了有利勘探目标,青山口组湖相区发育大面积重力流储层和致密砂岩储层,指出重力流储层最有利勘探目标为砂质碎屑流,主要分布在英台-他拉哈地区的斜坡扇及古龙凹陷的重力流水道沉积。
张庆石[5](2014)在《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形成的“陆相生油论”、“坳陷盆地油气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等有效指导了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但对于邻近主力生油凹陷的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本文从斜坡区油气藏勘探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在对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区构造特征、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深入剖析了大型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相带砂体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1)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S)划分方案,综合测井、岩心、地球物理等资料,将萨尔图油层划分了5个中期旋回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MSC1-MSC5,大致与S23下、S23上、S1和S0下及S0上油层组分别对应,建立了以中期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为油气藏的深入剖析奠定了基础。(2)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及重矿物分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区主要受西北部齐齐哈尔物源、北部林甸物源及西南部泰来短轴物源的影响,形成了西北部、北部及西南部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大面积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为主。(3)在中期旋回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以中期旋回层序上升半旋回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具有勘探实用性的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萨尔图油层不同时期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相演化规律。(4)按照“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的研究流程,开展了江75三维地震工区地震沉积学研究,首次建立了具有地质含义的地震沉积解释模版,并编制了横向预测性较强的沉积微相图,该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5)通过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认识到斜坡区油气的聚集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明确了北东向构造带为有利找油方向,转变了已往沿北西向运移通道寻找油气的勘探思路。通过整体构造精细解释研究,在斜坡背景上落实了4个北东向展布的宽缓鼻状构造带,结合油气藏的精细解剖,明确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微幅度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等多种岩性复合油气藏类型。(6)在构造、层序地层、沉积特征、油气运移及其与油气成藏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型斜坡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斜坡区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一是富油凹陷充足的油源供给是斜坡区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二是地层尖灭带、构造和断裂共同控制了S23油层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富集成藏;在鼻状构造背景下,断裂控制S1油层组三角洲前缘及滨浅砂坝富集成藏;三是单一有效的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结合西部斜坡区勘探现状,确定了下一步有利的勘探目标。
吕桂友[6](2013)在《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英台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四周环绕发育着一系列鼻状构造。西部主要发育英台鼻状构造,东北部发育葡西鼻状构造,南侧是小庙子背斜构造及以南部位。区内断裂非常发育,断层多呈北北东走向。鼻状构造与断裂带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在英台鼻状构造,葡西鼻状构造上,发育着横切鼻状构造的断裂带,在小庙子构造以南地区也发育横切断层。这些构造和断裂的有利配合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黑帝庙油层属于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包括嫩江组二段、三段与四段地层,油层埋藏深,源岩分布广泛,盖层发育,存在岩性和构造油藏类型,油气资源潜力大,近些年黑帝庙油层盆地级沉积相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优选古龙凹陷英台地区为黑帝庙油层最有利目标区。本文针对黑帝庙油层岩性特征,以英台地区嫩三段(H2)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砂岩分层标志,研究砂体展布特征,判断油层油藏类型、分析油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精细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井震联合方式确定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层序界面,在黑帝庙砂层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综合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绘制连井剖面图、砂岩对比图、油藏剖面图,综合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砂地比、孔隙度等值图分析黑帝庙油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最后综合T07构造图、岩心、测井、油藏剖面图、试油资料,研究黑帝庙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黑帝庙油层总体上呈现出西薄东厚、南薄北厚的趋势,H3(嫩二段)不发育砂岩;H2(嫩三段)和H1(嫩四段)主要发育粉砂岩,且透镜状砂体发育,各油层组内部发育的砂岩厚薄不一,深度差异较大,砂体横向上的连通关系复杂,研究区自东向西砂岩层数减少、厚度变薄,西部砂体厚度薄、发育规模小,横向连通性差,对油水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形成不受构造控制的隐蔽型岩性油气藏。黑帝庙油层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物性较差,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为岩性,其次为构造。从而形成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和构造油藏三种类型,并且以岩性油藏为主。纵向上,油层主要分布在H22和H21砂层组,且以H22为主,当断层在纵向起到油气运移通道作用时,油层主要分布在上部的H21砂层组,而下部的H22砂层组发育油水同层或水层。在剖面上,H22在没有断层遮挡的同一砂体中,由于物性差异大导致油水分布出现“油水倒置”现象。该研究取得的认识将为精细勘探,老井复查、有利区优选及水平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衣晓东[7](2012)在《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认清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砂体分布规律,指导油气藏开发,本文根据岩心、地震资料、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江桥—平洋地区的萨尔图油层的旋回进行分析及小层进行对比,将姚二三段、嫩一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并根据单砂体发育情况划分为10个小层,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依靠泥岩颜色和砂地比的变化规律、重矿物分布特征及地震属性平面特征,明确了萨尔图油层的各个砂组的沉积时期,S Ⅱ+Ⅲ砂组沉积时期主要受齐齐哈尔物源和西南英台物源影响,S0、SⅠ砂组沉积时期主要受北部物源影响。根据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并结合测井相模式,对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沉积微相进行研究。认为该区主要为湖泊至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深湖半深湖三种类型的亚相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混合滩、滨浅湖泥、深浅湖泥、浊积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等10个沉积微相类型。在层序和沉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气成藏规律,主要成藏机制为沉积相控藏机制,主要发育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最后,以失利井解剖经验为借鉴,在研究区内分层分区块优选了16个有利目标区,预测面积达到303.52km2。
丛琳[8](2011)在《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是油气资源丰富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正面临着储量和产量下降等严峻问题,而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块。因此,在三肇凹陷东部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微相研究,并总结该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以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跨凹陷长垣~肇州开发井大剖面的顶底标准层控制、精细对比、岩心泥岩颜色与微相垂向序列、平面微相演化序列、邻区对应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可以识别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油层顶上移、底下移,各层渐薄、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位于SSC4中部,转换点以下为下降半旋回,转换点以上为上升半旋回的地层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研究区与三肇凹陷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东北部物源控制的典型“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开发区密井网揭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且以“大量密集、窄的水下河道沉积为主,前、侧缘变为薄层砂”的河控带状砂模式。其骨架砂体为大量窄的条带状(多为200~300m)、连续且可延伸数十公里、密集、总体呈南西向、与其他类型砂体平面组合较好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细分为5种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断层—岩性油藏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4种地质因素:①油气来源及成藏期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的第一要素;②古构造演化及油气运聚场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85%以上;④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依此方法提出了:该区油气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尚南古鼻状构造的发现使该区的油气运移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即:沿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尚南鼻状构造轴部、沿丰乐斜坡呈两向三路运移方式。因此,环凹区、油气主运移线及两侧为有利油气聚集带。同时提出:关键时期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和三肇凹陷中心的转移对油气成藏、油水分布范围、有利圈闭预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尚南鼻状构造、尚家鼻状构造北翼及丰乐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根据密井网解剖以及砂体和油气运移方向认为研究区有3种成藏模式:榆树林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短侧运、断—砂匹配控油模式,丰乐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上储式、断—砂匹配、微幅度构造控油模式,朝阳沟地区为源外成藏,倒灌扶余—侧运—上调葡萄花油层,砂体控油模式。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8个,部署井位10口。
张媛[9](2011)在《辽河盆地北部嫩江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原理,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芯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和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基本三级层序及1个复合三级层序,发现嫩江组二三段发育T061、T062、T063、T064、T065、T066共6个四级层序界面,划分7个四级层序,阐明了T06为具有沉积不整合特征的四级层序界面。在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构造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揭示了不同体系域内沉积相和砂分散体系的特征,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总结了物源体系分布特征和沉积演化规律。嫩江组二段沉积末期大范围湖侵之后,由于盆地东部开始抬升,导致盆地古地理格局有了改变,物源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在盆地东部快速抬升的背景下沉积物快速向湖区推进。松辽盆地嫩江组沉积期为坳陷湖盆的萎缩期,伴随着盆地演化,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古地理格局也有不同。总体来看,盆地发育了湖泊、三角洲相、河流相、重力流等相。嫩江组湖盆的沉积演化主要分为2个阶段,嫩一、二段的湖扩阶段和嫩三至五段的湖退阶段。利用地质综合分析预测了有利的勘探层位和勘探区带,嫩江组三四段黑帝庙油层大安-新站、葡西、龙虎泡、喇嘛甸西地区、长垣南部嫩江组二段滑塌浊积扇体,齐家-长垣-三肇地区嫩江组一段萨零组水下河道,是未来有利的勘探区带。
张银国,厉玉乐[10](2010)在《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层岩性油气藏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大庆油田属于高勘探开发油田,寻找岩性油气藏成了油田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泰康—西超地区平缓的单斜地质背景,从地质构造特征、烃源岩、沉积特点及油气运移方面分析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区内萨二、三砂组萨一砂组、萨零砂组主要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地层超覆、砂岩透镜体及复合岩性油气藏,并阐述各类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特征。将沉积微相分布与地震波阻抗反演相结合,预测本区主要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认为地层超覆岩性油气藏和复合岩性油气藏主要形成于萨二、三砂组,前者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后者主要分布于阿拉新构造带上,而上倾尖灭、地层超覆、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在萨二、三砂组、萨一砂组、萨零砂组都有发育。
二、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北部泰康隆起带姚家组岩性圈闭识别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0.2.2 岩性-地层圈闭及岩性油气藏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基础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完成工作量 |
0.5 取得成果及认识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1.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
2.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划分原则 |
2.1.2 高频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 |
2.2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构成及特征 |
2.2.1 井震结合进行层序划分与沉积相研究 |
2.2.2 单井高频层序划分 |
2.2.3 连井剖面高频层序划分对比 |
2.2.4 骨干剖面高频层序划分 |
2.2.5 层序与油层组、砂组对应关系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3.1 沉积相类型 |
3.1.1 岩相类型 |
3.1.2 河流-泛滥平原相 |
3.1.3 三角洲相 |
3.1.4 湖泊相 |
3.2 沉积相特征 |
3.2.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3.2.2 连进剖面沉积相分析 |
3.2.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骨干剖面沉积体识别与有利岩性圈闭分析 |
4.1 骨干剖面沉积体识别 |
4.2 沉积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
4.3 岩性圈闭平面分布 |
第五章 姚家组SQ6体系域三角洲砂体研究 |
5.1 SQ6-LST三角洲前缘砂体尖灭线刻画及特征分析 |
5.2 姚家组SQ6—HST三角洲砂体刻画研究 |
第六章 有利目标圈闭评价研究 |
6.1 SQ6-HST三角洲前缘尖灭砂体岩性圈闭评价研究 |
6.2 姚二、三段岩性圈闭有利目标评价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第3章 构造及演化特征 |
3.1 松辽盆地北部区域构造特征 |
3.2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
3.3 松辽盆地北部断裂系统 |
3.3.1 断裂平面分布及特征 |
3.3.2 断裂活动性 |
3.4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史 |
3.4.1 骨干剖面构造演化史分析 |
3.4.2 晚期构造运动期次划分 |
3.5 西斜坡构造格局特征 |
3.6 西斜坡断裂分布研究 |
3.7 西斜坡构造演化特征 |
第4章 层序地层研究 |
4.1 层序界面特征 |
4.1.1 二级层序界面特征 |
4.1.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
4.2 层序地层划分 |
4.3 层序地层空间分布特征 |
第5章 坡折带与古地貌研究 |
5.1 松辽盆地北部坡折带研究 |
5.1.1 坡折的成因机制及分类 |
5.1.2 坡折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
5.2 层序格架内坡折带研究 |
5.3 坡折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
第6章 沉积体系展布及演化特征 |
6.1 泉头组 |
6.2 青山口组 |
6.3 姚家组 |
6.4 嫩江组 |
第7章 成藏条件分析 |
7.1 烃源岩潜力分析 |
7.2 油源对比分析 |
7.3 油气运聚分析 |
7.4 梅里斯断陷与油气成藏分析 |
7.5 成藏模式 |
7.5.1 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模式 |
7.5.2 青一段油气成藏模式 |
第8章 有利区带预测及目标优选 |
8.1 层序格架内圈闭识别 |
8.2 有利区带预测 |
8.3 勘探领域及目标体分析 |
8.3.1 不同沉积微相和地质体的综合识别 |
8.3.2 勘探领域分析 |
8.3.3 青山口组有利目标区研究 |
8.3.4 发现了古龙凹陷泉头组存在一个火山机构 |
8.3.5 井位目标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格架与地层—岩性圈闭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简介 |
1.1.1 科学意义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基础和条件 |
1.2 区域地质背景 |
1.2.1 自然地理概况 |
1.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1.2.3 区域地层演化及研究区地层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概述 |
1.3.2 陆相层序地层学层序级别概念讨论及其划分依据 |
1.3.3 三级层序界面内体系域的划分与厘定 |
1.3.4 研究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确立 |
2.1 概述 |
2.2 坡折带沉积背景控制的层序地层格架模式的探讨 |
2.2.1 各级层序界面的特征 |
2.2.1.1 主要层序界面在地震反射剖面反应的特征 |
2.2.1.2 层序关键界面在录井、测井资料上的特征 |
2.2.2 沉积层序体系域构成要素 |
2.3 层序地层等时格架的建立 |
2.3.1 主要层序界面的识别 |
2.3.2 本文此次层序地层划分及方案确定 |
2.3.2.1 SQ1 层序 |
2.3.2.2 SQ2 层序 |
2.3.2.3 SQ3 层序 |
2.3.2.4 SQ4 层序 |
2.3.2.5 SQ5 层序 |
2.3.2.6 SQ6 层序 |
2.3.2.7 SQ7 层序 |
2.3.3 层序地层格架的空间分布 |
第3章 古地貌恢复及演化特征 |
3.1 古地貌恢复方法 |
3.2 古地貌恢复流程 |
3.2.1 古地貌恢复研究思路 |
3.2.2 地层厚度恢复 |
3.2.3 剥蚀厚度恢复 |
3.2.4 地层视厚度校正 |
3.2.5 去压实校正 |
3.3 古地貌及其演化特征 |
3.3.1 SQ3 地貌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 |
3.3.2 SQ4 地貌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 |
3.3.3 SQ5 地貌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 |
3.3.4 SQ6 地貌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 |
3.3.5 SQ7 水进体系域地貌特征及沉积体系分布 |
第4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与储集砂体分布 |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4.1.1 岩相类型 |
4.1.2 研究区内沉积相类型识别及特征描述 |
4.1.2.1 河流-泛滥平原相 |
4.1.2.2 三角洲相 |
4.1.2.3 滑塌浊积扇相 |
4.1.2.4 湖泊相 |
4.2 单井与连井剖面沉积相研究 |
4.2.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2.2 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
4.2.3 地震剖面沉积相解释 |
4.3 本文实际应用的沉积相分布预测技术 |
4.3.1 应用沉积层序界面性质预测砂体发育 |
4.3.2 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砂体的位置预测(包括砂体类型及发育方向) |
4.3.3 应用古地貌特征预测砂体位置与成因类型 |
4.3.4 利用地震技术识别砂体范围与描述砂体分布 |
4.4 主要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4.4.1 SQ1 层序沉积相特征 |
4.4.2 SQ2 层序沉积相特征 |
4.4.3 SQ3 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4.4.4 SQ4 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4.4.5 SQ5 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4.4.6 SQ6 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4.4.7 SQ7 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
第5章 有利岩性地层圈闭预测 |
5.1 构造特征 |
5.2 各主要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2.1 SQ3 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2.2 SQ4 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2.3 SQ5 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2.4 SQ6 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2.5 SQ7 层序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特征 |
5.3 岩性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
5.3.1 SQ3-LST+TST 斜坡下部浊积砂体发育区 |
5.3.2 SQ3-HST 岩性圈闭有利区预测 |
5.3.3 SQ4 岩性圈闭有利区预测 |
5.3.4 SQ7-HST 岩性圈闭有利区预测 |
5.4 地层岩性圈闭勘探技术流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4)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0.2 重力流研究现状 |
0.2.1 重力流定义及分类 |
0.2.2 重力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3 浊流的传统思维与现代分歧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盆地地质概况 |
1.2 盆地构造演化 |
1.2.1 热隆张裂阶段 |
1.2.2 裂陷阶段 |
1.2.3 坳陷阶段 |
1.2.4 构造反转阶段 |
1.3 层序及沉积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机制 |
1.3.1 层序及沉积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1.3.2 层序发育动力学机制 |
1.3.3 湖平面变化和物源因素对层序和体系域的控制 |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沉积演化历史 |
2.1 青山口组一段沉积演化 |
2.2 青山口组二段沉积演化 |
2.3 青山口组三段沉积演化 |
第三章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类型 |
3.1 不同成因类型重力流沉积岩沉积特征 |
3.1.1 滑动岩 |
3.1.2 滑塌岩 |
3.1.3 碎屑流 |
3.1.4 浊积岩沉积特征 |
3.2 不同形态重力流分布特征 |
3.2.1 湖底扇型重力流 |
3.2.2 斜坡扇型重力流 |
3.2.3 被断层复杂化型重力流 |
3.2.4 水道型重力流 |
3.2.5 片状浊流 |
第四章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典型区带解剖——以英台地区为例 |
5.1 英台地区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储层特征 |
5.2 英台地区重力流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5.2.1 英台地区重力流沉积特征 |
5.2.2 英台地区重力流沉积的地球物理响应 |
5.3 重力流沉积形成机制分析 |
第六章 重力流储层有利勘探区域 |
6.1 湖底扇型重力流储层 |
6.2 斜坡扇形重力流储层 |
6.3 被断层复杂化型重力流储层 |
6.4 片状浊流储层 |
6.5 水道型重力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陆相盆地油气地质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勘探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各反射层构造特点 |
2.2.2 构造层特征分析 |
2.2.3 坳陷层构造格局 |
2.2.4 构造样式特征及分布 |
2.3 区域断裂特征 |
2.3.1 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
2.3.2 断裂形成机制 |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3.1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原则 |
3.2 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4 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分析 |
4.1.1 岩石颜色 |
4.1.2 岩相类型及组合 |
4.1.3 沉积构造 |
4.1.4 古生物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 |
4.2.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4.2.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4.2.3 湖泊 |
4.3 典型剖面沉积相研究 |
4.3.1 典型单井沉积相分析 |
4.3.2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
4.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4.4.1 物源区重矿物分布特征 |
4.4.2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4.5 典型三维区地震沉积学研究 |
4.5.1 等时界面精细标定 |
4.5.2 井震结合层序格架的建立 |
4.5.3 最小等时研究单元确定与分析 |
4.5.4 地震沉积学解释模板建立 |
4.5.5 地震沉积相分析 |
4.5.6 沉积相图编制 |
第5章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 储盖组合特征 |
5.2 油气藏类型 |
5.3 油气藏特征 |
5.3.1 油气藏纵向分布特征 |
5.3.2 油气藏平面分布特征 |
5.3.3 流体性质 |
5.3.4 温压特征 |
第6章 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
6.1 油气分布规律 |
6.1.1 油气纵向分布规律 |
6.1.2 油气平面分布规律 |
6.1.3 油水平面分布特征 |
6.2 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 |
6.2.1 良好的的油源供给条件 |
6.2.2 有利的储运条件 |
6.2.3 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6.2.4 构造与砂体的有机配置 |
6.2.5 有效的单一圈闭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有利含油气区预测及目标优选 |
7.1 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
7.1.1 S_(23)油层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
7.1.2 S_1油层有利含油气区预测 |
7.2 勘探目标优选 |
7.2.1 富拉尔基-江 55 区块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
7.2.2 江桥地区江 75 区块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
7.2.3 阿拉新-二站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
7.2.4 平洋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
7.2.5 他拉红-白音诺勒地区勘探目标优选评价 |
7.3 勘探部署建议及勘探成效 |
7.3.1 勘探部署建议 |
7.3.2 勘探成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6)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应用 |
0.2.2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模式 |
0.3 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
0.3.1 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界线和层数统一的问题 |
0.3.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问题 |
0.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4.1 主要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1.1 区域构造背景 |
1.1.2 盆地演化阶段 |
1.1.3 构造单元划分 |
1.2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
1.2.1 沉积盖层 |
1.2.2 地层划分及特征 |
1.3 区域沉积特征 |
1.3.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3.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
1.4.2 研究区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 |
1.4.3 研究区勘探与开发现状 |
第二章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2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志 |
2.2.1 岩心识别标志 |
2.2.2 测井识别标志 |
2.2.3 地震识别标志 |
2.3 黑帝庙油层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1 英 9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2 大 410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3 英 35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4 英 36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3.5 古 81 井单井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2.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4.1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步骤 |
2.4.2 井震联合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4.3 连井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分析 |
2.4.4 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3.1 黑帝庙油层砂体纵向展布特征研究 |
3.1.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分布特征研究 |
3.1.2 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发育特征 |
3.1.3 砂体纵向展布规律研究 |
3.2 黑帝庙油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
3.2.1 黑帝庙油层各层序单元砂岩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
4.1 黑帝庙油层区域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
4.1.1 区域成藏条件分析 |
4.1.2 油藏类型及特征研究 |
4.1.3 区域成藏模式建立 |
4.2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特殊现象及成因分析 |
4.2.1 试油方式对试油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2 “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现象及成因分析 |
4.2.3 油水倒置模式及成因分析 |
4.2.4 油水层识别及其矛盾分析 |
4.3 黑帝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
4.3.1 黑帝庙油层纵向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3.2 黑帝庙油层平面油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4 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有利区块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沉积体系分析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地震反演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主要内容及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地质概况 |
1.2 构造发育特征 |
1.3 地层发育特征 |
1.3.1 姚家组 |
1.3.2 嫩江组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与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 |
2.2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方法与标志 |
2.2.1 基准面旋回识别方法 |
2.2.2 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 |
2.3 层序地层的划分 |
2.3.1 层序识别标志及特征 |
2.3.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2.4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2.4.1 层序划分方案 |
2.4.2 联井层序对比 |
2.4.3 划分对比结果 |
第三章 物源分析 |
3.1 泥岩颜色变化规律研究 |
3.2 砂地比变化规律研究 |
3.3 重矿物分布特征研究 |
3.4 地震属性平面图显示的物源信息 |
第四章 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研究 |
4.1 沉积微相特征及类型 |
4.1.1 湖泊相 |
4.1.2 三角洲相 |
4.2 沉积微相的单井演化特征 |
4.2.1 单井相划分方法 |
4.2.2 单井相划分结果 |
4.3 沉积微相的剖面演化特征 |
4.3.1 垂直物源方向 EW3 联井相剖面 |
4.3.2 平行物源方向 SN2、WY3 联井相剖面 |
4.4 沉积微相平面相展布特征 |
4.4.1 SⅡ+Ⅲ油层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
4.4.2 SⅠ油层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
4.4.3 S0 油层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
4.5 沉积演化 |
4.6 相模式 |
第五章 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 |
5.1 地震属性的优选与应用 |
5.1.1 多属性分析的方法原理 |
5.1.2 地震属性提取与地震属性优选 |
5.1.3 地震属性的合理表现及地震属性的应用 |
5.2 地震反演方法的分析确定 |
5.2.1 波阻抗反演基本原理 |
5.2.2 地震反演方法优选 |
5.3 地震反演结果可靠性分析 |
5.3.1 地震反演结果剖面分辨率分析 |
5.3.2 地震反演结果平面规律定性分析 |
5.3.3 地震反演结果可靠性定量分析 |
第六章 控藏机制与有利目标区预测 |
6.1 成藏条件分析 |
6.1.1 油源条件 |
6.1.2 盖层条件 |
6.1.3 储层条件 |
6.1.4 运移条件 |
6.1.5 圈闭条件 |
6.2 沉积相控藏机制 |
6.3 有利目标区预测 |
6.3.1 阿拉新—二站地区 |
6.3.2 江 55 井地区 |
6.3.3 平洋地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隐蔽油气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3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构造位置及分区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 |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
2.1.2 体积分配原理 |
2.1.3 “相”分异原理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
2.2.1 基准面旋回识别 |
2.2.2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原则 |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1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1 葡萄花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3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
3.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2.1 河流三角洲体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
3.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
3.2.3 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
3.2.4 研究区目的层与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层位对应关系 |
3.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3.1 垂向沉积层序演化分析 |
3.3.2 层序地层构型分析 |
第四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
4.1 物源分析 |
4.1.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4.1.2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
4.2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
4.2.1 沉积相标志 |
4.2.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4.2.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4.2.4 河道砂体地震属性分析 |
4.3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3.1 树124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3.2 州9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4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五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5.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3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单砂体预测 |
5.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
5.3.2 葡萄花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
5.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
5.4 葡萄花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6.1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
6.2 区域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区域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分析 |
6.2.2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
6.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
6.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
6.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
6.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
6.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
6.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
6.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
6.5 葡萄花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
6.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6.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辽河盆地北部嫩江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0.2 层序地层学理论及研究现状 |
0.2.1 松辽盆地北部层序地层研究历程 |
0.2.2 松辽盆地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盆地概况 |
1.2 区域构造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嫩江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
2.1 等时层序界面的识别 |
2.1.1 层序界面划分理论依据 |
2.1.2 层序界面地震剖面上的特征 |
2.1.3 测井层序界面的识别 |
2.1.4 层序界面岩石学特征 |
2.1.5 层位的精细标定 |
2.1.6 单井对比标志 |
2.2 嫩江组各时期界面特征 |
2.2.1 嫩江组顶界面SB1 (T_1)界面特征 |
2.2.2 嫩江组底界面SB03 (T_(03))界面特征 |
2.2.3 嫩江组五段底界面SB04 (T_(04))界面特征 |
2.2.4 最大湖泛面SB06 (T_(06))层序界面 |
2.3 嫩江组内部层序划分与对比 |
2.3.1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理论依据 |
2.3.2 层序地层格架 |
2.3.3 体系域划分 |
2.3.4 四级层序 |
2.4 层序控制因素 |
2.4.1 构造作用对层序界面形成的控制 |
2.4.2 湖平面变化和物源因素对层序和体系域的控制 |
2.4.3 高频层序的成因机制分析 |
第三章 嫩江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
3.1 沉积背景与物源分析 |
3.1.1 沉积背景 |
3.1.2 物源分析 |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3.3 沉积演化研究 |
3.3.1 嫩江组一段沉积演化 |
3.3.2 嫩江组二段沉积演化 |
3.3.3 嫩江组三+四段沉积演化 |
3.3.4 嫩江组五段沉积演化 |
第四章 有利区带预测 |
4.1 浅层油气分布特征 |
4.1.1 黑帝庙油层 |
4.1.2 萨尔图油层 |
4.2 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层岩性油气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质背景 |
2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
2.1 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奠定基础 |
2.2 充足的油源为油气藏提供保障 |
2.3 3大物源体系提供储层物质基础 |
2.3.1 萨二、三砂组 |
2.3.2 萨一砂组 |
2.3.3 萨零砂组 |
2.3.4 大规模的湖侵提供多套区域性盖层 |
2.3.5 断裂及不整合面控制油气的富集 |
3 岩性油气藏的类型 |
3.1 岩性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 |
3.2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 |
3.3 地层超覆岩性油气藏 |
3.4 复合型岩性油气藏 |
3.4.1 构造—岩性圈闭 |
3.4.2 断层—岩性圈闭 |
4 岩性油气藏分布预测 |
5 结 论 |
四、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北部泰康隆起带姚家组岩性圈闭识别及评价研究[D]. 石万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2]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D]. 唐振国.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3]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格架与地层—岩性圈闭预测[D]. 王超. 吉林大学, 2014(03)
- [4]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D]. 陈艺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5]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为例[D]. 张庆石.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6]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及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 吕桂友.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7]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衣晓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8]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D]. 丛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9]辽河盆地北部嫩江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研究[D]. 张媛.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10]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层岩性油气藏预测[J]. 张银国,厉玉乐. 现代地质,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