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龚玲芬[1](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文中提出
崔桂武[2](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李嘉欣[3](2021)在《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摩登都市的上海,电影产业异常繁荣。看电影成为上海小市民日常的生活消遣和谈资。张爱玲出身世族之家,父母亲都热衷于娱乐和享受。在此特定生活背景与特殊出身的影响下,张爱玲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电影迷。不善言谈的她,谈论起电影总是津津有味,与电影相关的情节、片名、影星、电影院等常可在其文本中发现。作为电影影迷的同时,写影评、编写剧本的经历皆是张爱玲与电影结下深厚情缘的重要体现。好莱坞电影源源不断地占据上海电影市场,影响着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品味。张爱玲作为一名资深电影爱好者,其电影编剧和小说创作都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借鉴好莱坞“神经喜剧”的特点,围绕谐趣的闹剧、曲折的情节安排来增强剧本的喜剧性效果。其小说创作更是吸收好莱坞电影相关情节设置与场景做派的特点,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塑造出符合中国读者审美的小说范式。电影影迷的角色以及多重身份的转换,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由此而形成张爱玲小说中浓浓的电影化特征。这些电影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一、通过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多种表现形式丰富小说的叙事艺术和表达效果。二、运用景别、角度、运动的电影摄像镜头,丰富张爱玲小说在细节处理上的语言魅力。三、通过对电影声、光、色彩艺术的运用提高张爱玲小说的视听艺术效果,增强文本的可视化语言和画面感。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并非独有,而是在“新感觉派”作品的电影化特征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承接和开拓“新感觉派”小说电影化手法的叙写方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模式,增强了小说的视觉效果,拓展了小说文字的表现力,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开拓具有意义深远的价值。
牛浩宇[4](2021)在《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命感性独有的审美偏好。他的审美革新以创作者、文本、欣赏者和文化等因素互渗的动态方式源源不断地流溢感性。既是他尊重文学本身和在乎现代文学发展前途的理想追求,又是聚焦生命个体的感性状态和重视充斥于字里行间的感性经验的表现。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就施蛰存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进行梳理,这一内涵和理念构成了将审美作为策略进行文学革新的基础。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对传统美学和古事题材天然贴近,把它们和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一起作为发展自由创作和追寻审美独立的现代性资源进行转换,追求新奇的审美风格,消减了学院主义意识,以抽象的自由和破坏性的先锋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第二章从审美对象具体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以感性为主题词灌注的记忆、情感、爱欲和精神下,采集了江南古镇、收藏物、身体、怪异幻象四个审美对象详细观照。揭示了它们寄托的不同的文学意义和主观价值,有的表现远离货币体系的无功利倾向,有的显露自由真实的生命本能,有的传达生命迷狂下的内在反应。第三章从审美方式继续审视施蛰存创作中所包蕴的审美革新之内在本质。在内容上,指出施蛰存在创作中舒展生命的审美方式,主要包括重视生命感觉、保持内心救赎和实现游戏人生等,展现个体的生命感性。在内容和形式的共存上,揭示出施蛰存将诗和心理学嵌入到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法,又记录生命思索和深层意蕴。第四章对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之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由于对当时文坛固守的创作方式表示不满,施蛰存将审美革新作为策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但又遵从一定的文学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使他的创作成为“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一面透过文本传达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一面通过欣赏者和文化背景对之进行增补,对审美文化充满反思和救赎的力量。
白帆[5](2021)在《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墨”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哲学基础,儒、释、道三者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传统水墨绘画艺术思想体系影响深远,这三家哲学思想的互融互渗又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体面貌。从已经发掘的汉墓壁画中可以得知,中国水墨画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唐、两宋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唐以前中国画是以彩绘为主的彩绘时期,随着文人阶层审美思想的变化,出现了以王维、张璪等人为代表的以破墨、泼墨为主要技法的水墨画,并产生了“水墨最为上”的主张。由于这种艺术观念源自中国古典哲学的深厚根基,自出现开始就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积极推崇。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推动了艺术思想与观念意识的更新,并加速了水墨绘画语言的转化。传统文化艺术理论也随着人们的研究在当代有了全新的解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古代文化经过融合、改良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分文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种新的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笔墨语言体系逐渐生成,一个鲜明的立场就是从精英阶层转向社会大众。现代社会最为敏感的学科当属文学和艺术,现代化转型离不开这两个学科的引领,它们都是人们文化精神的直接体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85新潮”美术运动就是一批具有探索热情和艺术表现精神的青年艺术家们,在水墨绘画语言转型方面所做的具体实践。进入90年代,现代水墨艺术逐渐形成气候,进入90年代,现代水墨艺术逐渐在中国水墨画创作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性是文化艺术的焦点问题,它的复杂特性在水墨艺术领域有着研究和思考的痕迹。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水墨艺术创造了新的文化视角,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传统水墨中经典的形式语言被当成一种“符号”而趋于大众化。20世纪初西学东渐,西方艺术开始逐渐传入中国,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绘画理念,着力于对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改良,对中国水墨绘画的未来走向有着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在革新的浪潮中快速推进,这种节奏在21世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集中体现在都市的建设和新景观的变化上,这就是都市水墨概念的产生和作为题材兴起的现实依据。都市水墨绘画正是伴随着这样的变革诞生并逐渐风靡的艺术形态。都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带来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现代都市水墨就是以这种转变过程中滋生的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笔墨精神的重新观照与诠释,从而将中国水墨艺术推向一个新境界。现代都市题材表现对象的改变,使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改变。传统水墨艺术的优势得到现代意识的进一步挖掘,成为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强大后盾。传统与当代相融合的形式语言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产生的障碍,逐渐发展到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自觉意识不断强化的新领域。这也是现代都市水墨艺术语言转型的现实意义。
杜玉洁[6](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赖鑫[7](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出特征,是艺术创造的内驱。诗意与浪漫离不开“梦”,“梦”为小说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梦”的出现是沈从文对湘西封闭世界的生命形式与生存状态的隐晦思考,反映了他对命运困境和理想追求的体悟与认知。本文是在以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为研究对象的视域下,试图分析小说中“梦”涵盖的文学理想、“梦”的艺术特色、“梦”的功能、写“梦”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作品的提炼整合,系统探寻其“梦”现象,从而关注沈从文对生存、生命、命运的思考。并结合沈从文创作的心态变化,回归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究作者用“梦”承载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小说研究热潮中被遮蔽的“梦”现象做新的体察和审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的是沈从文小说中“梦”书写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探讨,并集中论述了沈从文对“梦”的看法,分别阐述了沈从文对作家与“梦”的关系、小说与“梦”的关系的认识,揭示出沈从文写“梦”的独特底色和特殊情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是对沈从文研究、沈从文小说“梦”研究现状的分类梳理,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小说“梦”研究的方向和存在不足的原因。研究的创新性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梦”的界定,取义从梦境描写延伸到梦幻叙述。正文由二到六章构成:第二章分析沈从文小说中“梦”的主题脉络:传达文学理想。沈从文是织“梦”的佼佼者,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梦”,彰显出作家流动的思绪力和精彩的审美力。从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方式着手,将文本和文化、历史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作家写“梦”的意图,透过表层的“梦”牵引出叙事主题。第三章探究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内容特色和表达特色。以细微的“深度描写”来把握“梦”的内容特色,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比较了沈从文小说写“梦”与传统文学写“梦”、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写“梦”的区别,把握作家在继承传统梦文学素养、革新现代小说梦幻叙事两个层面上的立异求新;又围绕“超越艺术常规”衍生出的新颖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来掌握“梦”的表达特色,体会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尝试。第四章论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表现功能、组织功能和文体功能。从“梦”是沈从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符号入手,发现“梦”具有强烈的生发性和表意性、在结构上发挥独特的功能、具备超越一般叙述的特性,表现了沈从文奋力建构文体的理想化试验。以此总结出小说“梦”在表情达意、组织情节和文体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五章探析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从作家自身的幻想天性与幻思气质、萦绕着“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社会背景、“抽象的抒情”的审美趣味来还原作家幽深的梦情结;从“常”与“变”的深刻思维、“破”与“立”的复杂情感来分析“梦”承担的承载作家变动的文化意识的重任。明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情绪意识是积极的,是为建构文学理想而服务。第六章重点讨论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价值是“梦”对命运困境的揭露,主要从“梦”映射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和道德困境三个层面来分析。美学价值是“梦”对加速抒情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以“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小说“梦”的文学化、审美化处理路径。结语部分是站在反思沈从文小说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回溯小说“梦”的流变。将其放在文学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梦”不仅是沈从文个性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造梦”的重要范式。而沈从文小说的“梦”书写到后期逐渐走向简单化、萎顿化、框架化,这是由作家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小说有不同样态的梦幻成分启示我们要用思辨和客观的评判思维去解读作家笔下的“梦”。
杜未未[8](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陈思吉[9](2020)在《论剪辑节奏对当代华语电影中都市景观的呈现》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现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都市发展越来越呈现景观化趋势。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之中,当代华语电影也涉及后殖民等多方面问题。本文聚焦于四部分别以粤港澳台四地为拍摄背景的影片,通过剪辑节奏为切入点细致分析其影片中所呈现出的时空关系和人物情绪。本文论述了剪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如何通过其节奏变化,来构建超越固有想象的都市时空以及人物,从而将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都市景观通过陌生化的创作理念呈现成了景观都市。对比四部影片中分别呈现的粤港澳台四地,是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产生了不同的异化问题,而后探究出其背后的症结所在。从而得出文本分析的结论,当代都市在很大程度上用商品的时空关系取代了人际关系,人被资本异化成主体性丧失的荒芜躯壳,对于港澳台来说有着身份认同的困扰,而对于大陆来说则面临着历史纵深感的消失。同时,影片内容也是形式,剪辑节奏呈现了上述所有问题,就技术或美学层面上的剪辑而言,决定其节奏、结构和呼吸的,应当是影片内部的时空及人物意志。同样地,对现代性和时空观的理解,决定了一部电影所能触碰到的边界。
金嫄[10](2020)在《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根据阿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挺好》以丰富的剧情、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在播出后广受观众欢迎,并引发社会热议,同时也带动了学界的讨论。事实上,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前,《都挺好》本身就是一部点击量很高、粉丝群庞大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堪称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中的典型之作。本文以《都挺好》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呈现小说《都挺好》在凸显时代热点问题、塑造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叙述现代都市中的传奇故事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文本魅力,并以此挖掘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特色。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章来论述:第一章在“网络文学二十年”的背景下,梳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历程和创作特色,比较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创作的不同点,得出其内容更注重贴近现实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都挺好》小说中呈现出来的众多时代热点问题:现代女性的职场生存困境、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式家庭矛盾、都市的焦虑等。然而,阿耐对于这些时代热点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并未做出思考和探索,结合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来看,这与网络文学“以读者为创作中心”的爽文创作有极大关联。第二章主要分析《都挺好》小说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形象,《都挺好》不同于其他类型小说喜于塑造没有瑕疵的理想化人物形象,相反小说每个人物形象的身上都有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影子,实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转向,且在两性人物形象塑造上,苏家三个男人整体上呈现出不如家中其他女性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这是阿耐小说中女性意识凸显的体现。第三章主要分析《都挺好》小说中的传奇叙事。阿耐在创作过程中将传奇作为一种叙事传统来构造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在想象性的叙述中具有了新异的特点。苏明玉的职场逆袭传奇以及与老蒙总等人的人际传奇体现着阿耐对现代女性都市生存的美好想象;而在苏明玉与石天冬两人的爱情发展故事中,苏明玉不顾两人之间身份地位、物质基础的悬殊,与给予自己心灵拯救的暖男石天冬终成眷属的爱情传奇,这是作家心目中“王子拯救灰姑娘”的爱情期许,同时亦揭露了《都挺好》中女性意识不够彻底的创作特点。本论文通过研究小说《都挺好》的创作特点,借以透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特点,为当下网络小说经典化的问题提出思考和看法。
二、《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张爱玲的电影缘 |
第一节 “货真价实的影迷” |
一、特殊出身与电影机缘 |
二、张爱玲喜欢的电影明星 |
第二节 张爱玲与上海的好莱坞电影 |
一、上海与好莱坞电影 |
二、张爱玲电影编剧与好莱坞电影 |
三、张爱玲小说创作与好莱坞电影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蒙太奇特征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 |
一、平行蒙太奇 |
二、交叉蒙太奇 |
三、重复蒙太奇 |
第二节 表现蒙太奇 |
一、对比蒙太奇 |
二、隐喻蒙太奇 |
三、心理蒙太奇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镜头语言特征 |
第一节 景别 |
一、远景镜头 |
二、全景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第二节 角度 |
一、俯拍镜头 |
二、仰拍镜头 |
三、俯仰镜头的综合运用 |
第三节 运动 |
一、推镜头 |
二、拉镜头 |
三、摇镜头 |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声光色结合特征 |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的声画设计 |
一、声画合一 |
二、声画分立 |
三、声画对位 |
第二节 张爱玲小说的布光之道 |
一、效果光 |
二、逆光 |
三、脚光与顶光 |
第三节 张爱玲小说的色调艺术 |
一、单一色调的运用 |
二、多色调的对比 |
三、色调的变化 |
第五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化特征的意义 |
第一节 张爱玲对“新感觉派”电影化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
一、“新感觉派”创作对电影艺术的借鉴 |
二、张爱玲对“新感觉派”艺术的发扬 |
第二节 张爱玲电影化小说对现代小说艺术开拓 |
一、利用蒙太奇手法丰富小说的叙事模式 |
二、利用多种镜头结合增强小说的视觉效果 |
三、利用电影声、光、色的配合拓展小说的表达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第一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内涵和理念 |
第一节 审美革新的内涵 |
一、审美革新的起点:追索新奇 |
二、审美革新的聚集:进入现时 |
三、审美革新的冒险:改造古事 |
四、审美革新的核心:保持先锋 |
第二节 审美革新的理念 |
一、非学院派思维的自由创作 |
二、召唤文学自主的审美独立 |
三、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 |
四、建构现代文化的感性经验 |
第二章 从审美对象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记忆寻求的审美对象:江南古镇 |
一、外观:江南古镇的文化气息 |
二、内视:江南古镇的心灵诗学 |
第二节 情感凝结的审美对象:收藏物 |
一、表层情感:收藏物的自然格调 |
二、情感升华:收藏家的自我完成 |
第三节 爱欲释放的审美对象:身体 |
一、身体的外部书写与美感 |
二、身体的内在体验与快感 |
第四节 精神变异的审美对象:怪异幻象 |
一、怪异幻象的“震惊”气息 |
二、怪异幻象的“理性”反抗 |
第三章 从审美方式看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 |
第一节 生命的感性舒展 |
第二节 诗意气氛的捕捉 |
一、布置诗情、烘托气氛 |
二、亲近本源,召唤本真 |
第三节 内在真实的显现 |
一、心灵摹仿的“真实观” |
二、主观幻想的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的价值 |
第一节 “冲突”与“效忠”的曲折表达 |
第二节 感性经验的传达和增补 |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反思与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论文关涉的施蛰存相关的作品和着作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中国水墨画源流及“水墨为上”艺术观 |
(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语言 |
1.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美学思想的影响 |
2.中国传统水墨画探源 |
3.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语言形式 |
(二)传统水墨画中的“水墨为上”观念 |
1. “水墨为上”与“道” |
2. “水墨为上”的色彩观 |
(三)中国传统文人画对水墨的探索与实践 |
1.苏轼的“诗画一律” |
2.徐渭的“墨戏” |
二、传统水墨形式语言的现代转化 |
(一)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
1.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背景 |
2.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途径 |
(二)笔墨形式语言的现代转化 |
1.写实主义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影响 |
2.从写实模仿到回归表现 |
3.传统色彩观的现代转化 |
三、现代水墨绘画的发展及其形式语言表现 |
(一)现代水墨艺术的变革与发展 |
1. “现代水墨”的概念阐释 |
2.现代水墨绘画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 |
(二)现代水墨艺术的形态与特征 |
1.具有张力的表现性水墨 |
2.实验水墨的割裂及抽象 |
3.现代都市水墨的情结 |
4.隐喻与表现的新文人水墨 |
四、现代都市水墨题材与绘画语言变革探绎 |
(一)现代都市水墨题材的兴起 |
1.现代都市水墨题材的概念 |
2.现代都市水墨的精神指向 |
3.现代都市水墨的发展 |
(二)现代都市水墨形式语言的探索 |
1.传统水墨绘画构图的挖掘与拓展 |
2.现代都市水墨造型与结构的深化 |
3.色彩的时代性呈现 |
(三)现代都市水墨个性化语言寻绎 |
五、现代都市水墨的探索与实践(以京津地区艺术家为例) |
(一)李津:现代都市背景下的肉身叙事 |
(二)李孝萱:都市夜空中流动的心象 |
1.跨越时空的游走与生发 |
2.都市夜空中流动的心象 |
(三)刘庆和:诙谐温和的醒世情怀 |
1.现代都市中的水墨诗情 |
2.语言实践中的荒诞与虚和 |
3.诙谐温和的醒世情怀 |
六、现代都市水墨语言嬗变中的问题与反思 |
(一)现代都市水墨语言嬗变存在的问题 |
1.与传统水墨语言的割裂 |
2.原创性不足:存在“仿”与“抄”的现象 |
3.语言、技巧的匮乏与形式的程式化 |
4.成熟批评体系的空缺 |
5.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性问题 |
(二)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
1.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
2.现代都市水墨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的创新性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叙事主题 |
2.1 建造“人性小庙” |
2.2 探寻“爱与美” |
2.3 重铸民族品德 |
3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 |
3.1 内容特色:细微的“深度描写” |
3.1.1 突出的“现代性”和刻意的“向内转” |
3.1.2 显着的“地域性”与精彩的“审美力” |
3.2 表达特色:“超越艺术常规” |
3.2.1 运用新颖的语言:隐喻、象征 |
3.2.2 构建怪诞的风格:夸张、变异 |
4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 |
4.1 小说“梦”的表现功能 |
4.1.1 制造陌生化效果:转换视角 |
4.1.2 铺叙深层情感:揭示心灵 |
4.1.3 意义指向梦外:左顾言他 |
4.2 小说“梦”的组织功能 |
4.2.1 打造叙述节奏:间隔叙事 |
4.2.2 促进情节发展:预知未来 |
4.2.3 创设多重时空:虚实相生 |
4.3 小说“梦”的文体功能 |
4.3.1 建构散文化体式小说 |
4.3.2 构造诗化体式小说 |
5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探析 |
5.1 沈从文浓厚的“梦情结” |
5.1.1 作家自我:楚文化造就的幻思气质 |
5.1.2 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推动 |
5.1.3 审美趣味:“抽象的抒情”文学观的坚守 |
5.2 承载沈从文变动的文化意识 |
5.2.1 “常”与“变”的思维变奏 |
5.2.2 “破”与“立”的情感交织 |
6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深远影响 |
6.1 文学价值:传达作家对命运困境的思考 |
6.1.1 生存命运: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
6.1.2 文化命运:旧文明的悲剧抗争和被迫臣服 |
6.1.3 道德命运: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
6.2 美学价值:加速小说抒情风格的形成 |
6.2.1 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 |
6.2.2 用“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论剪辑节奏对当代华语电影中都市景观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剪辑节奏对都市时空的呈现 |
第一节 多镜头转换之下的都市时空——以《重庆森林》为例 |
第二节 单镜头形式下的都市时空——以《爱情万岁》为例 |
第二章 剪辑节奏对都市人物的呈现 |
第一节 剪辑节奏和人物情绪的互相作用——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为例 |
第二节 人物主体变化时刻的剪辑节奏处理——以《伊莎贝拉》为例 |
第三章 剪辑节奏对都市景观陌生化呈现 |
第一节 都市景观陌生化 |
第二节 剪辑节奏对《落雨回南》中都市景观的陌生化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与《都挺好》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研究 |
(二)关于阿耐小说的研究 |
(三)关于《都挺好》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现实体察与“爽文创作” |
第一节 类型化写作中的“问题式”小说 |
一、“网络文学二十年”背景下的类型化写作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中的“现实”折射 |
第二节 《都挺好》中对时代热点问题的“丛集”式呈现 |
一、现代女性的职场生存困境 |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矛盾 |
三、都市的焦虑 |
第三节 《都挺好》以“读者”为中心的爽文写作 |
一、以“都市女白领”为主要阅读群体 |
二、爽文创作中的情绪共鸣 |
三、“乐观冲动”的时代精神气质 |
第二章 从理想化到现实转向的性别形象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沿袭与突破 |
一、为原生家庭所拖累的“腹黑”女强人形象 |
二、可恨可怜的母亲形象 |
三、新时代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
第二节 男性传统光环的消解与重建 |
一、自私懦弱的父亲形象 |
二、“愚孝”的无能长子形象 |
三、啃老幼稚的妈宝男形象 |
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拯救者形象 |
第三章 现代都市中的传奇故事 |
第一节 狂欢叙事中的都市传奇 |
一、女性“逆袭”的职场传奇 |
二、“异化”都市的人际传奇 |
第二节 “王子与灰姑娘”的理想爱情憧憬 |
一、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的理性需求 |
二、理想化、浪漫化的感性情感诉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现代》:都市的节奏与都市文学的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D]. 龚玲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D]. 李嘉欣.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1930年代施蛰存创作的审美革新研究[D]. 牛浩宇.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D]. 白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D]. 赖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9]论剪辑节奏对当代华语电影中都市景观的呈现[D]. 陈思吉. 暨南大学, 2020(07)
- [10]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都挺好》研究[D]. 金嫄.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