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项瑞[1](2021)在《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城疫、禽流感以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多种家禽和野生鸟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商品鸡和散养鸡农户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用疫苗是控制这些疾病的最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新流法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防控,根据临床调查发生,疫苗免疫,存在免疫效率低,需反复接种等问题。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已制备鉴定的新城疫重组蛋白(HN、NP、M、F);禽流感重组蛋白(HA、NA、M1)。同时构建传染性法氏囊VP2蛋白的表达载体p RSFduet1-sumo-VP2(BC6/85)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为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首先分别使用新城疫、禽流感和VP2重组蛋白进行预实验,验证其免疫原性。根据试验结果再制备三联抗原液,检测鸡群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四周,使用新城疫SZ株、传染性法氏囊BC6/85株分别攻毒两组鸡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染性法氏囊VP2蛋白的表达及检验将扩增的VP2基因克隆至p RSFduet1-sumo载体,获得p RSFduet1-sumo-VP2重组质粒。经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VP2蛋白。并利用亲和层析镍柱纯化VP2蛋白,最后切割sumo标签。将重组蛋白产物经SDS-PAGE分析,获得目的蛋白条带。经Western-blotting进一步鉴定,VP2蛋白与IBDV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反应性。经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测得VP2蛋白的AGP效价为1:64。经血凝试验测得NDV重组蛋白的血凝效价为26,AIV重组蛋白产生的血凝效价为29。2.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实验先将表达的VP2蛋白与本实验室保存的新城疫、禽流感重组蛋白分别与白油佐剂进行乳化制备抗原液,分别免疫30日龄SPF鸡。再将三种蛋白共同乳化制备抗原液,共同免疫鸡群。在免疫后第14天、21天、28天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利用血凝抑制实验和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免疫新城疫重组蛋白的鸡群HI效价为3.4log2;免疫禽流感重组蛋白的鸡群HI效价为7.9log2;VP2蛋白免疫组在第4周抗体达到高峰,最高AGP效价为1:128。免疫4周后,100%的鸡群获得有效免疫。三联抗原液免疫实验中,80%的鸡群产生对新城疫的抗体;90%鸡群产生对禽流感的抗体;100%的鸡群产生对传染性法氏囊的抗体。3.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的攻毒实验三联重组蛋白免疫鸡群后28天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SZ株20μL(含105.0EID50);传染性法氏囊BC6/85株0.2 m L(病毒含量大于100BID-法氏囊感染剂量)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NDV重组蛋白保护率为90%,IBDV VP2保护率为70%。小结:本研究成功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VP2蛋白,同时制备了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BC6/85株)三联抗原液,动物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效果,为后续新流法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材料和数据支撑。
沈佳,张建伟,李林,史爱华,郑小兰,姜北宇,章振华[2](2021)在《基于IBDV悬浮培养制备的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估》文中提出为了评估DF-1细胞悬浮培养增殖的IBDV BJQ902抗原液的病毒滴度和基于此抗原制备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的物理性状和免疫效力,将IBDV BJQ902株病毒接种悬浮培养的DF-1细胞制备IBDV抗原液,测定抗原液病毒滴度,将此抗原液与常规方法制备的ND La Sota株和IB M41株抗原液,进行适当浓缩、灭活制备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测定其物理性状,用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以不同剂量免疫试验鸡,测定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IBDV BJQ902株病毒接种微载体悬浮的DF-1细胞后,收获的抗原液毒滴度可达107.78.5TCID50/0.1 m L;制备的ND-IB-IBD三联苗性状稳定;以0.1 m L/只的剂量免疫鸡只即可获得良好保护。研究结果为新型ND-IB-IBD三联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李新伟[3](2020)在《新疆部分规模化鸡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抗体检测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文中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导致的传染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阶段鸡只均易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被认为是目前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IBV血清型多且易发生变异,血清型间交叉保护性较差,这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带来了困难。本研究为了解新疆某养禽公司历年的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情况,根据抗体水平和以前使用的免疫程序为经验制定出三种不同的免疫方案,并进行抗体监测,从而分析出一套较优的免疫程序。对选出的免疫程序进行改进,根据免疫后ELISA监测数据及部分生产性能与原有程序进行对比,得出更适合于本地区的免疫程序,为新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的调整提供依据。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方法:(1)择新疆地区某规模化公司3个麻黄鸡种鸡场(命名为种鸡场一、二、三)和4个黄麻羽商品鸡场(命名为商品鸡场一、二、三、四)。调查试验鸡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情况,并利用IBV的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其2016-2018年间的抗体消长规律。(2)根据其免疫情况、鸡群稳定情况和ELISA的检测数据针对IBV的免疫设计出A方案:7日龄和50日龄使用新易支(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QXL87株);B方案:1日龄和7日龄和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进行免疫在50日龄用新易支加强一次,C方案:7日龄和50日龄分别使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株)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52株)三种不同的免疫程序,(3)在新疆呼图壁和昌吉地区各选择一个种鸡场和一个商品鸡场对免疫程序产生的抗体情况做检测。最后对其程序进行改进后(1日龄和7日龄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进行免疫,在45日龄用新易支加强一次)根据ELISA数据和部分生产性能与原有的程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更优的免疫程序。结果:(1)受调查的三个种鸡场的抗体阳性率均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趋向于100%,离散度逐步下降,抗体水平较整齐。阳性率分别在20周龄或26周龄后基本达到100%,同时离散度逐渐降低。但种鸡场三2019年以前的抗体滴度较大。商品鸡场一、二和四在26日龄的时候抗体的阳性率普遍较低,离散度较低。但50日龄和70日龄的阳性率在100%,同时离散度较低。商品鸡场三的整体抗体滴度较大,离散度偏高。(2)B方案产生抗体的整体情况相比其他二种疫苗方案较稳定,但B方案在中50日龄阳性率未能到100%。离散度也略高。A方案产生抗体的整体情况相比优于C方案,但在种鸡场的圈舍显示其在50日龄的离散程度较大,同时所有圈舍存在抗体滴度大于15000的情况。C方案检测的数据提示,该方案的免疫程序效果较差,离散度较高,同时抗体滴度较高,提示该方案存在保护力弱等问题。(3)改进后的免疫程序与原有的做对比发现,改进后的只有在25日龄产生的抗体阳性率未达到100%,但50日龄时离散度较高,同时抗体滴度值在13500以下。相比而言,原有的免疫方案抗体离散度偏高,25日龄时抗体阳性率不到85%,抗体滴度值较大,50日龄和70日龄时存在滴度在16000以上和17000以上的现象。在生产性能上使用改进后免疫程序圈舍的生产数据明显优于原有免疫程序免疫的圈舍。改进后的免疫程序比原有免疫程序的产蛋率平均高3.48%;产蛋畸形率平均低0.68%;碎蛋率平均低0.42%,但软蛋率上都比较低。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IBV野毒感染的风险会逐步降低,同时种鸡场三在2019年前和商品鸡场三可能存在野毒的感染或已经存在感染过野毒的情况。再根据新的免疫程序和疫苗株的选择可以得出在该地区应优先挑选使用与用QXL87株和M41株的疫苗株进行免疫,同时在1日龄7日龄和50日龄分别使用(ND+IB+H9+IBD)-K、新易支和新易支进行免疫的程序是较优的免疫程序。最后表明调整后的免疫程序具能够提供好的生产性能,更适合于实验地区。
王申锋[4](2020)在《“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具有很好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成为当前替代饲料中抗生素添加的一个重要方向。“固元颗粒”原方出自《新药转正标准》,由黄芪和生晒参芦头配方而成,其功效是益气固本。如果直接将其应用于兽医临床,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成本偏高,很难在养殖业中推广。但是,人用中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附属提取物,以及在非贵重药材中提取到的一些有效成分,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开发兽医临床用药的潜力。为此,我们以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和人参茎叶皂苷(Ginseng Stem-leaf Saponins,GSLS)代替“固元颗粒”配方中的黄芪和生晒参芦头,大幅降低成本,配伍组方,制成可溶性颗粒,称为兽用“固元颗粒”,用于增强动物抗病能力和疫苗免疫效果。本论文研究该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并评估其对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最适添加量。检测该制剂对免疫抑制条件下鸡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揭示其对蛋鸡淋巴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机制,并在蛋鸡鸡群进行应用试验,为预防禽病毒性疾病提供新方法。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优化并确定了“固元颗粒”的制剂工艺。通过制剂成型工艺预实验、辅料选择、润湿剂筛选和验证试验确定了最佳成型工艺。配方为:APS 110 g、GSLS100 g、蔗糖590 g和糊精200 g。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原材料混合均匀,采用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制粒,60℃烘干,整粒。所得颗粒易成型,颗粒完整,细粉较少。3个试验批次所得颗粒质量一致,该工艺稳定可行。2.建立了“固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证实,RSD<2%,测定三批“固元颗粒”,每1 g颗粒中Rg1+Re+Rd总量均在30 mg以上。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可作为对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内容记入质量标准。3.“固元颗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鸡按推荐量的1、3、5、10倍(0.05、0.15、0.25和0.5 g/kg体重)剂量混饮,连续7 d,停药后继续饲养2周。记录鸡行为、体重的变化,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脏器指数,结果均未见异常,表明该制剂对鸡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不同剂量的“固元颗粒”均可有效提高蛋鸡的抗体效价水平、红细胞花环率和生产性能指标,其中50 mg/kg为最适应用剂量。“固元颗粒”对注射新城疫(ND)疫苗的鸡群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使用50mg/kg该颗粒对鸡进行免疫调节试验,测定脏器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证实用药2-3周后其体内NDV抗体效价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固元颗粒”对免疫抑制鸡具有免疫调理作用。对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导致的免疫抑制鸡使用“固元颗粒”后,可使其免疫抑制现象得到显着缓解(P<0.05)。另外,在疫苗免疫后7、14和21d,上述4个给药处理组的脾淋巴细胞经刀豆蛋白A(ConA)和LPS诱导,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显着高于CTX组(P<0.05)。“固元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亦有免疫调节作用。“固元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给药15 d后,免疫抑制小鼠IL-2和IFN-γ含量接近正常小鼠水平,其中“固元颗粒”中剂量组(50 mg/kg)效果最为明显。另外,各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与CTX组相比较极显着提升(P<0.01)。4.“固元颗粒”促进蛋鸡淋巴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分离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固元颗粒”(终浓度200、100、50、25、0μg/mL,阳性对照为浓度100μg/mL的APS)分别培养16 h、24h、32 h、48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中TLR4、MyD88、TRAF-6、TRIF、IRF3、IFN-βmRNA表达量。收集培养24 h的淋巴细胞上清液,用ELISA测定cGMP、cAMP、NO、iNOS和Ca2+的含量。结果显示,“固元颗粒”通过TLR4受体激活MyD88依赖性和TRIF依赖性两条信号通路,还可降低鸡外周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cAMP的含量,提高cGMP、Ca2+、NO和iNOS的含量,从而调节蛋鸡的免疫功能。5.“固元颗粒”在鸡群中应用可促进疫苗免疫效果。随机选择2栋鸡舍,分为“固元颗粒”+疫苗免疫组和单独疫苗免疫组,各3100只鸡,按剂量50 mg/kg体重饮水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疫苗对照组相比,“固元颗粒”试验组的疫苗免疫抗体效价显着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0.7和0.8个百分点,表明“固元颗粒”在大群临床试验中,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养殖收益。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固元颗粒”稳定的制备工艺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证实制剂安全有效。初步证实该颗粒制剂可通过TLR4受体激活MyD88和TRIF通路,降低cAMP含量,提高cGMP、Ca2+、NO、iNOS含量,从而调节鸡的免疫应答。“固元颗粒”能够明显提高蛋鸡的疫苗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分泌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马晓丹[5](2020)在《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传染病是家禽的一类常见疾病,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家禽免疫疫苗,使其产生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是预防家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雏鸡出壳后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雏鸡有免疫保护作用。但母源抗体也会干扰疫苗免疫作用,降低免疫效果[1]。为了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早期疫苗免疫常在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进行。因此,在母源抗体下降至可为机体提供免疫保护的水平之后和在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之前存在一个时间空缺,我们称其为“危险窗口期”。处在“危险窗口期”的鸡,因其母源抗体和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均低于保护性水平,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于是,研究能够缩小“危险窗口期”的方法,减少动物发病,在养禽生产上具有实际意义。使疫苗诱导的抗体提前产生或提高抗体水平有助于缩小“危险窗口期”,减少鸡感染病原的机会。前期研究证明人参茎叶皂苷(GSLS)和硒(Se)(GSLS-Se)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促进疫苗诱导抗体的产生。本文首先研究GSLS-Se对鸡弱毒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然后观察该组方在鸡早期免疫时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由于鸡弱毒疫苗免疫常经过点眼滴鼻途径,疫苗通过免疫器官哈德氏腺(HG)发挥作用,本文还研究GSLS-Se在鸡弱毒疫苗中对H G组织和细胞的作用,探讨该组方增强弱毒疫苗免疫的作用机理。1、含GSLS和Se鸡弱毒疫苗稀释剂的配方研究目的:研究含GSLS和Se(亚硒酸钠,以Se含量计算)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鸡弱毒疫苗稀释剂时对疫苗免疫的增强作用。方法:将GSLS和Se按不同比例混合,用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疫苗稀释剂(GSLS-Se),用GSLS-Se稀释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弱毒疫苗(NDV-IBV二联苗)后滴鼻点眼免疫12日龄肉鸡,免疫后10、12、14、18天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鸡NDV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GSLS溶液(5 μg/50 μL)和Se溶液(25μg/50μL)均能够显着提高鸡NDV 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尤其是二者联用时((5μg GSLS+25 μg Se)/50μL)抗体显着高于单独使用,故选择作为疫苗稀释剂配方进行后续研究。2、GSLS-Se对鸡弱毒苗免疫的影响目的:观察GSLS-Se对鸡弱毒疫苗的增强免疫作用。试验一 GSLS-Se在NDV-IBV二联苗免疫中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在免疫后每三天采血检测鸡血清中NDVHI效价、IBV特异性抗体滴度,至免疫后27天。试验二GSLS-Se在IBDV弱毒苗免疫中缩小“危险窗口期”的作用。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IBDV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每四天采血检测鸡血清中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至免疫后36天。试验三GSLS-Se在NDV-IBV二联苗免疫中对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滴鼻点眼免疫12日龄肉鸡,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免疫后48h采血,检测血清中IFN-γ、IL-4含量;免疫后14天无菌采集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分离抗凝血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于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离非抗凝血中的血清用于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验四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IBDV弱毒苗,使用喷雾方式免疫12日龄肉鸡,每组15只,非免疫组作为空白对照,于免疫后1-5周采血,检测血清中鸡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试验五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按照鸡场免疫程序,于8日龄时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每组免疫500只蛋鸡,于免疫后2、3周检测血清中NDV HI效价和鸡IBV特异性抗体滴度。试验六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分别用GSLS-Se和生理盐水稀释IBDV弱毒苗,使用饮水方式免疫12日龄蛋鸡,每组5000只,按照鸡场免疫程序,于加强免疫后一周采血,检测血清中鸡IBDV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在缩短“危险窗口期”方面,GSLS-Se可缩短鸡对NDV、IBV和IBDV的“危险窗口期”,促进早期抗体的产生,并延长抗体持续时间;在对新支二联苗体液和细胞免疫方面,GSLS-Se可提高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鸡血清IFN-γ、IL-4含量,特异性中和抗体含量;在适用的免疫方法上,使用GSLS-Se在商业化养殖鸡场中进行滴鼻点眼和饮水免疫,可提高鸡血清中NDV、IBV和IBDV特异性抗体水平;但GSLS-Se对喷雾免疫无显着增强作用。说明GSLS-Se可缩短鸡“危险窗口期”,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适用于滴鼻点眼和饮水两种免疫方式。3、不同环境储存对GSLS-Se促进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目的:观察GSLS-Se在不同环境下储存一定时间后是否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工作液浓度与20倍浓缩浓度)、储存方式(室温不避光,室温避光,4℃)、储存时间(3、6、9、12个月)的GSLS-Se作为疫苗稀释剂稀释鸡新支二联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鸡,免疫后1、2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检测NDVHI效价和IBV特异性抗体滴度,并将结果与新配置GSLS-Se稀释剂的抗体效价进行对比;根据药典方法测定溶液中的GSLS和Se含量。结果:工作液浓度和20倍浓缩浓度的GSLS-Se疫苗稀释剂均可在光照室温、避光室温、4℃等常规储存条件下储存3、6、9、12个月仍保持较好的佐剂作用,维持稳定的药物含量。4、GSLS-Se对鸡哈德氏腺组织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目的:探究GSLS-Se在滴鼻点眼后对作为NDV感染的主要部位之一的哈德氏腺的免疫调节机理。方法:将GSLS-Se作为疫苗稀释剂稀释鸡NDV弱毒苗,以滴鼻点眼方式免疫12日龄肉母鸡,14天后采集哈德氏腺,使用ELISA检测组织上清液中sIgA含量,IHC检测组织切片中IgG+、IgA+、IgM+细胞指数;将GSLS-Se稀释剂对鸡滴鼻点眼给药,分别检测给药后24、48、72h时哈德氏腺中IFN-γ、IL-6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探究合适的转录组测序采样时间;对该组样品和不给药对照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Gene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Kyoyo Encyclopedia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GSLS-Se可显着提高鸡哈德氏腺中sIgA含量和IgG+、IgA+、IgM+细胞指数;GSLS-Se给药后48 h后,哈德氏腺中IFN-γ、IL-6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GSLS-Se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免疫相关的GO条目和KEGG通路显着富集,TLR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参与免疫调节的主要信号通路,GSLS-Se可能是通过哈德氏腺免疫细胞中的免疫相关基因谱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使免疫ND疫苗的鸡提前产生抗体并提高免疫应答水平。5、GSLS-Se对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的作用研究目的:为探究GSLS-Se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对哈德氏腺单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处死后的鸡哈德氏腺无菌取出,制成单细胞悬液,铺板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SLS-Se/GSLS/Se,使用cck8法检测GSLS-Se作用后的细胞存活力;使用荧光酶标仪检测早期凋亡水平;使用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值;Flu-3/AM探针检测Ca2+通道浓度;使用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含量;RT-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含量,并从细胞水平对哈德氏腺组织转录组结果再次进行验证。结果:在哈德氏腺体外培养的单细胞中,加入微量GSLS-Se(浓度范围在5 ng Se-l ng GSLS~1 ng Se-0.2 ng GSLS之间),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早期凋亡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JC-1比值,降低钙离子通道浓度,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和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并在体外验证与哈德氏腺组织转录组结果具有相同趋势。综上所述,采用含有5 μg GSLS+25 μg Se的生理盐水稀释鸡弱毒活疫苗可缩短鸡对NDV、IBV和IBDV“危险窗口期”,促进早期抗体产生并延长抗体持续时间;提高鸡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NVD、IBV中和抗体含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血清IFN-γ和IL-4含量。在临床试验中证实该配方的稀释剂可使用滴鼻点眼和饮水两种方式进行免疫。该稀释剂在工作液浓度和20倍浓缩浓度下在光照室温、避光室温、4℃等常规储存条件下储存一年仍保持较好的佐剂作用,维持稳定的药物含量,可能是一种合适的值得推广的禽用疫苗稀释剂。在对哈德氏腺的免疫作用研究中发现,GSLS-Se可显着提高鸡哈德氏腺中sIgA含量,IgG+、IgA+、IgM+细胞指数,可能通过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显着富集哈德氏腺中TLR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在哈德氏腺体外培养的单细胞中发现,加入微量GSLS-Se可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早期凋亡水平,提高线粒体膜电位JC-1比值,降低钙离子通道浓度;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和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1β、IL-4、IL-6、IL-17)和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
董炳梅[6](2019)在《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可在多种原代或传代细胞系上复制增殖,但不同毒株或亚型对宿主细胞均存在偏嗜性。为了筛选适于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生产的传代细胞系,本研究将我国ND疫苗株NDVⅠ系与Lasota株分别接种BHK-21、Vero、Hela、鸡肝癌细胞(LMH细胞)与DF-1细胞,通过对细胞病变的观察,结合对细胞培养物细胞半数感染量(Median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和HA效价的测定,对比确定适于NDVⅠ系与Lasota株生长的传代细胞系。结果显示,NDVⅠ系与Lasota株在Vero、BHK-21、DF-1、Hela与LMH细胞上均可增殖,并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但不同毒株适应细胞的能力不同。较适于NDVⅠ系增殖的细胞系依次为Hela、BHK-21与DF-1细胞;较适于NDV Lasota株增殖的细胞系依次为Hela、LMH与BHK-21细胞。本研究证明了NDVⅠ系与Lasota株均可在LMH细胞上增殖,并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且LMH细胞更适于NDVⅠ系的增殖培养。NDV侵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NDV的唾液酸受体主要包括Neu5Ac-α-2,3Gal-β-1,4Glc(SAα2,3Gal)和Neu5Ac-2-S-α-2,6Gal10Me(SAα2,6Gal),两种受体在宿主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表达丰度的不同对病毒的宿主范围和毒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在分子水平解释NDVⅠ系与Lasota株对不同细胞系的偏嗜性,本研究首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2种唾液酸受体在BHK-21等5种细胞上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BHK-21、LMH、DF-1、Hela与Vero细胞内均存在TSA-R SAα2,6Gal与SAα2,3Gal,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部分,BHK-21细胞核有SAα2,3Gal受体分布,而DF-1细胞核中两种受体均有分布。其次,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种细胞膜表面的两种唾液酸受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5种细胞表面SAα2,3Gal受体的含量显着高于SAα2,6Gal受体,提示5种细胞主要以SAα2,3Gal受体为主;按由多到少排列,SAα2,3Gal在5种细胞膜上的含量依次为Hela、BHK-21、DF-1、LMH与Vero细胞;SAα2,6Gal在5种细胞膜上的含量依次为Hela、LMH、BHK-21、Vero与DF-1细胞。结合NDVⅠ系与Lasota株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的比较,可判断NDVⅠ系更易与SAα2,3Gal受体结合,NDV Lasota株更易与SAα2,6Gal受体结合。NDV虽然可在多种细胞上增殖培养,但效价普遍较低,不能达到生产要求。NDV的两种唾液酸受体分别为SAα2,3Gal和SAα2,6Gal,而介导两种唾液酸受体形成的酶类分别是ST3Gal转移酶和ST6Gal转移酶,因此唾液酸转移酶对唾液酸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表面受体表达丰度的高低对病毒入侵与增殖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提高NDV细胞培养效价及进一步确定不同唾液酸受体对NDV细胞培养的影响,本研究以PCI-neo为载体,在成功构建唾液酸转移酶PCI-neo-ST3与PCI-neo-ST6质粒的基础上,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分别转染BHK-21细胞,共获得22株BHK-ST3细胞与17株BHK-ST6细胞;进而将NDV Lasota株分别接种以上细胞,通过HA效价及TCID50的测定,分别获得了较适于NDV Lasota株增殖的BHK-ST3-22细胞与BHK-ST6-15细胞克隆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HK-ST3-22细胞与BHK-ST6-15细胞表面相应的唾液酸受体表达丰度均有显着提高,且BHK-ST6-15细胞较BHK-ST3-22细胞更适合于NDV Lasota株的增殖。为了提高NDV在BHK-ST6-15细胞株的增殖效价,本研究在对应用BHK-ST6-15贴壁细胞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的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将BHK-ST6-15细胞进行低血清悬浮培养的驯化;另一方面对NDV Lasota株在悬浮培养的BHK-ST6-15细胞上增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成功实现了BHK-ST6-15细胞的低血清悬浮培养,应用该细胞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其细胞培养液效价可达108.375 TCID50/0.1 mL,显着高于BHK-ST6-15贴壁细胞,从而为实现NDV Lasota株细胞悬浮培养产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家禽活疫苗的生产主要依靠接种SPF鸡胚制备而成,该工艺主要存在批次间稳定性差、家禽外源病毒污染的风险和鸡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问题,因此,影响着家禽活疫苗的生产。为替代传统鸡胚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效益,本研究应用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NDV Lasota株活疫苗,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DV Lasota株活疫苗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完全替代传统鸡胚生产工艺。同时,该技术具有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强、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且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为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NDV Lasota株活疫苗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农村部[7](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16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查,批准世德来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生产的复方季铵盐戊二醛溶液等2种兽药产品在我国注册,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批准梅里亚有限公司法国生产厂生产的狂犬病灭活疫苗(G52株)等4种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核
周明月,马鹤毓,袁超,卢宇[8](2019)在《禽腺病毒Ⅰ群4型疫苗研究态势分析——专利布局的视角》文中认为禽腺病毒是家禽养殖的一项重大疾病,对禽腺病毒Ⅰ群4型系列疫苗的研发,将极大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对产业发展和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江苏省专利信息检索分云平台、中国兽药信息网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平台,运用专利布局的理念和方法,对主题技术专利授权和产品开发情况进行检索分析。研究得出主要竞争主体、总体研发进度、当前研究空白和后期可开发、具备较高开发价值领域,为禽腺病毒Ⅰ群4型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提供精准依据。
唐娟[9](2019)在《鸡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细胞免疫应答在疾病控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小鼠等模式动物中已经得到了确认,但由于缺少相关生物试剂、禽类免疫系统特殊性等因素,家禽中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受到较大的限制,严重制约了禽病相关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因此,建立禽类细胞免疫应答检测分析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禽类相关生物制品的开发和疾病的有效控制。本研究以鸡为动物模型,利用现有的生物材料,建立一套评价鸡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技术体系,包括T细胞增殖检测方法、鸡T细胞亚群分析技术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能力测定方法等,为家禽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分别以鸡白痢沙门菌候选疫苗株和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免疫雏鸡,利用所建立的细胞免疫技术平台评价上述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特性,为禽病疫苗的研制和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1.鸡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的建立无菌采集鸡脾脏,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分离淋巴细胞,以ConA刺激淋巴细胞,利用BrdU ELISA方法建立了鸡T细胞增殖检测技术;利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了鸡T细胞亚群分析、T细胞亚群分选和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同时利用磁珠标记的抗体建立了鸡CD8+T细胞的磁分选技术。BrdU 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刺激组相比,ConA刺激后能够明显地检测到T细胞增殖,且重复性较好。在流式细胞术分析和分选结果中,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群明显,分选后CD8+T细胞纯度达到97%以上,分选效果明显;通过磁珠分选技术获得的CD8+T细胞纯度可达94%以上,分选速度快,耗时短。此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可有效地检测鸡细胞凋亡和死亡情况。以上建立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为家禽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2.鸡白痢沙门菌疫苗候选株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与评价将鸡白痢沙门菌减毒疫苗候选株S06004△spiC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3日龄雏鸡,同时以PBS注射组作为对照,以建立的鸡细胞免疫应答分析技术平台评价S06004AspiC诱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S06004△spiC免疫组淋巴细胞在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抗原体外刺激后分别在免疫后14 d(P<0.001)和21 d(P<0.01)发生显着增殖。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4、28、35 d,CD8+T细胞亚群比例显着升高。在CTL杀伤实验中,以巨噬细胞为靶细胞,免疫组CTL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未免疫组(P<0.05)。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结果显示,血清中IFN-y含量在免疫后第5 d开始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抗体测定结果显示,S06004AspiC免疫后第7 d可以检测到IgG抗体,第21 dIgG抗体含量达到最高值。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鸡细胞免疫应答分析技术平台可用于鸡白痢沙门菌减毒疫苗候选株S06004△spiC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评价,S06004△spiC能够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为鸡白痢沙门菌疫苗的开发和研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3.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与评价将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通过滴鼻滴眼方式免疫3日龄雏鸡,同时设置PBS免疫组作为对照,检测疫苗所诱导的免疫应答特性。与PBS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在第7、21、28 d时T细胞发生显着增殖;免疫后第28 d,T细胞亚群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以肾细胞为靶细胞,免疫组CTL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且高于未免疫组;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脾脏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IL-2、IL-4、IL-10的表达量在第14d差异显着。气管灌洗物中IgA抗体水平于免疫后第7 d即可检测到,且在第28 d达到峰值;免疫后第21 d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且第28 d差异最为显着。综上表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能够诱导较强的鸡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本研究利用所建立的鸡细胞免疫应答分析技术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诱导细胞免疫进行评价,为该疫苗的使用和改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寇涛,罗忠宝,杨敏馨,林丽娟,江宵兵[10](2019)在《大规模白羽肉鸡场胚内注射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对肉鸡免疫效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胚内注射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在大规模白羽肉鸡场的应用效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胚内注射免疫与1日龄颈部皮下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对大规模白羽肉鸡场不同日龄肉鸡的生产性能、抗体水平、攻毒保护力及使用成本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1日龄免疫方式相比,胚胎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对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抗体水平及攻毒保护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胚内免疫每只成本比1日龄免疫节约0.0051元。结果表明HVT-IBDV活疫苗胚内注射免疫接种技术可应用于大规模白羽肉鸡场,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二、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鸡新城疫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
1.1.1 新城疫概述 |
1.1.2 新城疫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
1.1.3 新城疫疫苗研究进展 |
1.1.3.1 传统疫苗 |
1.1.3.2 载体疫苗 |
1.1.3.3 利用Toll样受体配体作为佐剂的疫苗 |
1.1.3.4 病毒样颗粒疫苗 |
1.1.4 新城疫防控措施 |
1.2 禽流感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
1.2.1 禽流感概述 |
1.2.2 H9 亚型禽流感在我国流行现状 |
1.2.3 H9 亚型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
1.2.4 禽流感防控措施 |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
1.3.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述 |
1.3.2 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现状 |
1.3.3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蛋白结构和功能相关研究 |
1.3.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研究进展 |
1.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措施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VP2 蛋白的制备及检验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毒株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1.2.1 主要试剂 |
2.1.2.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2.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传染性法氏囊VP2 蛋白的制备 |
2.2.2 传染性法氏囊VP2 蛋白的纯化 |
2.2.3 VP2 蛋白的SDS-PAGE分析 |
2.2.4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2.2.5 传染性法氏囊VP2 蛋白的滴度测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VP2 片段的PCR扩增结果 |
2.3.2 VP2 片段PCR扩增产物回收结果 |
2.3.3 克隆质粒的菌液PCR鉴定结果 |
2.3.4 VP2 蛋白的SDS-PAGE分析结果 |
2.3.5 VP2 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2.3.6 VP2 蛋白滴度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新城疫及禽流感重组蛋白的滴度测定 |
3.2.2 抗原液的制备及检验 |
3.2.2.1 单抗原液的制备 |
3.2.2.2 三联抗原液的制备 |
3.2.2.3 抗原液的检验 |
3.2.3 单个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3.2.3.1 新城疫及禽流感的抗体检测 |
3.2.3.2 传染性法氏囊的抗体检测 |
3.2.4 三联抗原液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3.2.4.1 新城疫及禽流感的抗体检测 |
3.2.4.3 传染性法氏囊抗体检测 |
3.3 试验结果 |
3.3.1 新城疫、禽流感重组蛋白血凝效价测定结果 |
3.3.2 单个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结果 |
3.3.2.1 新城疫及禽流感的抗体检测结果 |
3.3.2.2 新城疫的攻毒试验结果 |
3.3.2.3 传染性法氏囊的抗体检测与攻毒试验结果 |
3.3.3 多抗原液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结果 |
3.3.3.1 新城疫及禽流感的抗体检测结果 |
3.3.3.2 新城疫的攻毒试验结果 |
3.3.3.3 传染性法氏囊的抗体检测与攻毒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IBDV悬浮培养制备的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用疫苗 |
1.1.2 试验鸡、鸡胚和传代细胞 |
1.1.3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及胰酶消化器 |
1.1.4 制苗用毒种 |
1.1.5 抗原 |
1.1.6 攻毒用毒种 |
1.1.7 制苗用原辅材料 |
1.2 方法 |
1.2.1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抗原液的制备 |
1.2.2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抗原液的浓缩、灭活和疫苗制备 |
1.2.3 疫苗最佳油水比和保存期测定 |
1.2.4 疫苗质量检验 |
1.2.5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试验-ND效力部分 |
1.2.6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试验-IBD效力部分 |
1.2.7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试验-IB效力部分 |
1.2.8 中和抗体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疫苗抗原液的制备、浓缩及检验结果 |
2.2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最佳油水比测定结果 |
2.3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质量检验结果 |
2.4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ND部分效力试验结果 |
2.5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IBD部分效力试验结果 |
2.6 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不同免疫剂量IB部分效力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3)新疆部分规模化鸡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抗体检测及免疫程序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病原学 |
1.1 病毒的基因组及主要蛋白 |
1.2 病毒的理化特征 |
1.3 病毒的培养特性 |
2 IBV流行病学 |
2.1 IBV的国内流行现状 |
2.2 IBV的国外流行现状 |
3 IBV的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
3.1 肾型 |
3.2 呼吸型 |
3.3 腺胃型 |
3.4 其他型 |
4 IBV的诊断 |
4.1 病原学诊断 |
4.2 血清型诊断 |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5 IBV的防治 |
5.1 IBV的预防 |
5.2 IBV的治疗 |
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新疆某规模化养殖公司肉鸡场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疫苗免疫情况及发病情况 |
2.2 抗体检测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种鸡场的调查结果分析 |
3.2 商品场的调查结果分析 |
实验二 IBV不同毒株疫苗免疫抗体的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A方案检测结果 |
2.2 B方案检测结果 |
2.3 C方案检测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实验三 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的改进和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IBV抗体检测结果 |
2.2 鸡群的生产性能调查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
3.2 生产性能对比结果分析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
1.1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 |
1.2 中药免疫增强剂概述 |
1.3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有效成分 |
1.4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 |
1.5 人参、黄芪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
1.6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中药对TOLL样受体和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
2.1 先天性免疫 |
2.2 ToLL样受体 |
2.3 中药对TLRs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
2.4 中药对信号转导的影响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固元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固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固元颗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固元颗粒”对蛋鸡TLR4 信号通路及胞内分子的调节 |
4.1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固元颗粒”在蛋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和注释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和弱毒疫苗 |
1 我国鸡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 |
2 预防鸡病毒性传染病的常见疫苗 |
3 鸡病毒性弱毒疫苗的免疫途径及影响 |
第二章 禽哈德氏腺与黏膜免疫 |
1 禽哈德氏腺形态与结构 |
2 禽哈德氏腺功能 |
3 哈德氏腺与黏膜免疫 |
第三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的免疫调节作用 |
1 人参茎叶皂苷 |
1.1 人参皂苷 |
1.2 人参茎叶皂苷 |
1.3 人参茎叶皂苷的药理作用 |
2 硒 |
2.1 硒及含硒化合物 |
2.2 硒的药理作用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量效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1.1 GSLS剂量筛选 |
2.1.2 Se剂量筛选 |
2.1.3 GSLS-Se配伍筛选 |
2.2 血清ND HI抗体效价检测 |
2.3 血清IBV特异性抗体滴度ELISA检测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剂量GSLS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
4.2 不同剂量Se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
4.3 GSLS-Se配伍使用对鸡NDV HI效价及IBV抗体滴度的影响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对鸡弱毒苗免疫的影响 |
第一节 GSLS-Se对鸡弱毒疫苗“危险窗口期”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GSLS-Se对鸡新支二联苗“危险窗口期”影响 |
2.2 GSLS-Se对鸡IBDV弱毒苗“危险窗口期”影响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GSLS-Se对NDV与IBV“危险窗口期”影响 |
4.2 GSLS-Se对IBDV“危险窗口期”影响 |
第二节 GSLS-Se对鸡新支二联苗体液与细胞免疫作用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测定 |
2.2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
2.3 GSLS-Se对新支二联苗免疫后鸡血清中和抗体测定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GSLS-Se对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影响 |
4.2 GSLS-Se对鸡血清细胞因子作用 |
4.3 GSLS-Se对鸡血清中和抗体作用 |
第三节 GSLS-Se对鸡弱毒苗免疫方式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 |
2.2 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 |
2.3 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GSLS对鸡弱毒疫苗喷雾免疫的影响 |
4.2 GSLS-Se在养殖场对鸡弱毒疫苗点眼滴鼻免疫的影响 |
4.3 GSLS对养殖场鸡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的影响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储存环境对含人参茎叶皂苷和亚硒酸钠溶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方法 |
2.1 GSLS-Se工作液与储存液配制 |
2.2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3 NDV与IBV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 |
2.4 GSLS、Se含量检测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NDV与IBV特异性抗体效价 |
4.2 GSLS、Se含量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对鸡哈德氏腺组织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第一节 GSLS-Se对鸡哈德氏腺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2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总蛋白含量 |
2.3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总sIgA含量 |
2.4 哈德氏腺组织上清抗NDV特异性sIgA含量 |
2.5 哈德氏腺IgG+,IgA+,IgM+细胞的检测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哈德氏腺总sIgA与特异性slgA含量 |
4.2 哈德氏腺IgG+细胞量 |
4.3 哈德氏腺IgA+细胞量 |
4.4 哈德氏腺IgM+细胞量 |
第二节 GSLS-Se对鸡哈德氏腺转录组测序分析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试验设计 |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2.2 不同时间哈德氏腺细胞因子及IgA的mRNA表达变化检测 |
2.3 哈德氏腺RNA质量检测 |
2.4 文库构建与上机测序 |
2.5 测序数据的生物学分析 |
2.5.1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2.5.2 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及差异表达分析 |
2.5.3 GO/KEGG分析 |
2.6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表4-4引物序列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时间哈德氏腺免疫调节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 |
4.2 样品质量检测 |
4.3 测序数据质量预处理 |
4.4 参考基因组比对 |
4.5 基因表达分布 |
4.6 样本间相关性 |
4.7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4.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4.10 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验证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参茎叶皂苷和硒对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
2 方法 |
2.1 鸡哈德氏腺单细胞细胞分离培养 |
2.2 GSLS、Se单独与联合使用对细胞活力影响 |
2.2.1 GSLS-Se致细胞毒性剂量筛选 |
2.2.2 GSLS-S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2.2.3 GSLS-Se配伍剂量筛选 |
2.2.4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2.3 GSLS-Se对细胞凋亡影响 |
2.4 GSLS-Se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
2.5 GSLS-Se对钙离子通道影响 |
2.6 GSLS-Se对细胞培养上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
2.7 GSLS-Se对细胞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mRNA检测 |
2.8 GSLS-Se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相关上下调基因mRNA检测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 |
4.1 GSLS-Se对细胞活性作用 |
4.2 GSLS-Se对细胞凋亡作用 |
4.3 GSLS-Se对线粒体膜电位作用 |
4.4 GSLS-Se对钙离子通道作用 |
4.5 GSLS-Se对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
4.6 GSLS-Se对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 |
4.7 GSLS-Se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相关上下调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
讨论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新城疫病毒研究进展 |
1.1 副黏病毒概述 |
1.2 NDV的病原学概述 |
1.3 NDV分子生物学特性 |
1.4 NDV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增殖 |
第二章 新城疫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
2.1 病毒受体特性 |
2.2 NDV的唾液酸受体 |
2.3 与唾液酸受体相关的酶类 |
2.4 影响NDV与受体结合的因素 |
2.5 NDV唾液酸受体的分布 |
2.6 NDV培养特性 |
第三章 新城疫疫苗研究概况 |
3.1 常规疫苗 |
3.2 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
第二篇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一章 不同细胞系培养NDV特性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唾液酸受体SAα2,3Gal和 SAα2,6Gal在不同细胞系表达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表达唾液酸转移酶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NDV Lasota株在BHK-ST6-15 细胞上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HK-ST6-15 全悬浮细胞培养的NDV Lasota株活疫苗的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16号(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复方季铵盐戊二醛溶液等8种兽药产品说明书和标签 |
一、复方季铵盐戊二醛溶液说明书和标签 |
二、双羟萘酸噻嘧啶吡喹酮片说明书和标签 |
三、狂犬病灭活疫苗(G52株)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
四、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 |
五、鸡新城疫灭活疫苗(Ulster2C株)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
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VNJO株)说明书和内包装标签 |
七、托曲珠利混悬液说明书和标签 |
八、马波沙星片说明书和标签 |
(8)禽腺病毒Ⅰ群4型疫苗研究态势分析——专利布局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禽腺病毒I群4型研发进展及疫苗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2.1 禽腺病毒I群4型研发进展分析 |
2.2 禽腺病毒I群4型疫苗产品开发现状 |
3 禽腺病毒I群4型研发及产品开发布局 |
4 结语 |
(9)鸡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家禽抗沙门菌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
1 家禽感染沙门菌的发病机制 |
2 沙门菌诱导的固有免疫应答 |
3 沙门菌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
3.1 T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
3.2 B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鸡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鸡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2.2 BrdU 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 |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 |
2.4 细胞分选 |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T淋巴细胞增殖检测结果 |
3.2 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
3.3 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结果 |
3.4 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磁珠分选结果 |
3.5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鸡白痢沙门菌疫苗候选株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与评价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菌株及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细菌培养 |
2.2 鸡的免疫及采样 |
2.3 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 |
2.4 BrdU ELISA法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 |
2.5 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的变化 |
2.6 CTL活性分析 |
2.7 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2.8 血清中IFN-γ含量分析 |
2.9 血清中IgG抗体的检测 |
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T细胞增殖分析结果 |
3.2 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
3.3 CTL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分析结果 |
3.4 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细胞因子分析结果 |
3.5 血清中IFN-γ含量分析结果 |
3.6 血清中IgG含量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分析与评价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病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鸡的免疫与样品采集 |
2.2 鸡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2.3 BrdU ELISA法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 |
2.4 特异性CTL杀伤分析 |
2.5 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
2.6 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 |
2.7 气管灌洗液中IgA含量分析 |
2.8 血清中IgG抗体分析 |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T细胞增殖分析结果 |
3.2 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
3.3 特异性CTL杀伤分析结果 |
3.4 脾脏中细胞因子分析结果 |
3.5 气管灌洗液中IgA含量分析结果 |
3.6 血清中IgG含量分析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10)大规模白羽肉鸡场胚内注射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对肉鸡免疫效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胚蛋 |
1.1.2 IBD疫苗 |
1.1.3 主要试剂 |
1.1.4 胚胎免疫设备 |
1.1.5 颈部皮下注射免疫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饲养管理 |
1.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2.3. 1 IBDV ELISA抗体测定 |
1.2.3. 2 攻毒试验 |
1.3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胚胎免疫注射IBD疫苗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胚胎免疫注射IBD疫苗后不同日龄的血清ELISA抗体滴度 |
2.3 IBDV强毒对胚胎免疫注射IBD疫苗白羽肉鸡的影响 |
2.4 胚胎免疫注射对白羽肉鸡IBD疫苗免疫成本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胚胎免疫注射IBD疫苗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胚胎免疫注射IBD疫苗对血清抗体滴度的影响 |
3.3 胚胎免疫注射对IBDV强毒攻击的影响 |
3.4 胚胎免疫注射对白羽肉鸡IBD疫苗免疫成本的影响 |
四、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D]. 项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IBDV悬浮培养制备的ND-IB-IBD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估[J]. 沈佳,张建伟,李林,史爱华,郑小兰,姜北宇,章振华. 中国家禽, 2021(04)
- [3]新疆部分规模化鸡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抗体检测及免疫程序的制定[D]. 李新伟.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4]“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D]. 王申锋. 吉林大学, 2020(08)
- [5]人参茎叶皂苷联合硒增强鸡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及其机制研究[D]. 马晓丹. 浙江大学, 2020(01)
- [6]鸡新城疫病毒增殖培养细胞系的筛选与稳定表达唾液酸转移酶(ST6Gal)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应用[D]. 董炳梅. 吉林大学, 2019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16号[J]. 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19(10)
- [8]禽腺病毒Ⅰ群4型疫苗研究态势分析——专利布局的视角[J]. 周明月,马鹤毓,袁超,卢宇. 农业与技术, 2019(16)
- [9]鸡细胞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唐娟.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大规模白羽肉鸡场胚内注射免疫HVT-IBDV载体活疫苗对肉鸡免疫效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寇涛,罗忠宝,杨敏馨,林丽娟,江宵兵. 中国家禽,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