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印刷(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1](2021)在《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技术,以及它所形成的刻书行业在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具有开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刻印地域广以及刻书类别丰富的历史发展特点,而推动其繁荣发展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相结合的。第一部分,通过论述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情况,明确了研究的定义范围。分析刻书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以山西平阳地区为核心区域,以刻书业的代表“平水本”为文章重点探究对象。除此之外间有太原、大同、五台山等地区,作为补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平阳和其他各个刻书地域的刻本及其相关刊刻信息,以求对其历史发展情况有系统地了解。然后从当时的历史,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政策等角度探究了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对该历史时期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一些旧有的片面结论重新讨论。第二部分,选取佛经刻印与版画刻印两种雕刻技术类型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到这两种类型是最具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刻印种类,与印刷术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对金代佛经刻印背景的探究,分析了当时具有实用特点的佛教政策,推动了募刻与刊印佛经的风潮,从而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而《赵城金藏》的雕造事业,对刻书中心的形成和印刷术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四美图》为代表的金代平阳版画的历史成就,从刻印技法、题材特点、时间与地域发展等内容的分析研究,透视了平阳版画体系对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贡献。第三部分,从相关科技角度对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工艺进行探究,包括刻版工艺、造纸工艺、装裱工艺三方面。首先,结合田野调查与口述访谈的方法,重点对雕刻与印刷工艺的材料、工具以及刻版流程方面进行研究,和古代技术工艺作简单的对比猜测,以求对雕版印刷技术有直观了解。其次,用文献和现代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平阳造纸的历史源流,分析了平阳麻纸工艺具有的科技性特点,总结了平阳地区特有的麻纸工艺对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金刻本装帧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卷轴装佛经装帧工艺进行探究。第四部分,总结金代山西雕版刻本在印刷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影响,在促进文学、艺术、医学、宗教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贡献。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以平水刻为代表的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列举研究,以多元的视角分析推动其进步的力量。有助于我们了解促进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多方因素,从而吸引到更多研究者对这一时代和地域传统手工业的学术研究兴趣。
刘雅婕[2](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李晓峰[3](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耿文婷[4](2020)在《基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张掖市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关联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工业系统的关键载体就是工业园区。随着我国工业生产不断向园区集聚,工业园区向生态化转型的步伐和成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资源效率和环境绩效,并影响其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甘肃省张掖市位于甘肃中部,境内有祁连山与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的发展既依赖于绿洲的生态稳定性,同时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又对其所处的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张掖市是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七大基地之一,随着其城市转型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张掖市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张掖地区有效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必然选择。依照张掖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生态工业园区力争实现“千亿产值”,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给生态转型中的张掖市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评估张掖市工业园区资源消耗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问题给张掖市带来的环境影响,对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与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工业园区环境经济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估目前已成为产业生态学的热门焦点之一,其中主流研究手段之一便是环境投入产出。实物型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以实物量刻画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尤其园区尺度的实物投入产出表被认为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更适合描述工业园区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目前基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对工业园区的研究多关注于某种污染物,对工业园区整体废弃物排放的关联性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张掖市工业园区实物投入产出表建立的假设抽取法模型,测算分析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的关联性及对张掖市带来的环境压力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园区内工业废气排放最显着的前三大行业是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和其它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这3个行业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大约各占经济系统总排放量的21%36%;固体废物排放显着的产业是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和其它工业,它们的排放量分别约占经济系统排放总量的56%和40%;工业废水排放较高的产业是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和其它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它们的排放量平均约是其它产业排放量的6倍以上。(2)矿石采选业、燃料加工业、电力行业、塑料制品和其它工业等是工业废气、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的主要产出行业。而需求排放相较于产出排放,行业较为分散,建筑业、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的输入产业。二氧化硫需求排放最高的产业是造纸印刷及文教,占所有产业需求排放总产出的49%,其次分别是矿石采选业、电力行业和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分别占总产出的17%、15%、12%。氮氧化物和烟尘是需求排放总量较少的两类废弃物,其总量分别是2227.42t和3620.38t。(3)燃料加工业的各类废弃物净前向关联值都较大,其中产生二氧化硫7706.37t、氮氧化物573.03t、烟尘776.61t、固体废物90101.57t、工业废水656898.85t,说明该产业产生废弃物主要是在为满足其他产业部门生产时产生的较多。农产品加工业产生废弃物的净后向关联值比较显着,表明其在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吸收了其他产业排放的各类废弃物。电力行业和矿石采选业为上游和下游产业供给时产生的废弃物多于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废弃物;而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在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4)从关联性来看,矿石采选业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多于其余产业,该产业给工业园区和张掖市都带来了较大的环境压力。自来水生产供应业产生的氮氧化物最多(6109.72t),且其在满足上游产业的最终需求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多于为满足下游产业生产所供给的。产生烟尘最多的产业是燃料加工业,其中98%的烟尘是其在为下游产业供给生产需求时产生的。燃料加工业、矿石采选业、造纸印刷及文教和电力行业这4个产业的固废排放总关联值都较大,但由于它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所以产生固体废物的主导方向也不相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依据园区内废弃物排放强度和转移量,构建园区内产业间责任分担和生态补偿体系;(2)推广工业园区低污染产业链,协同各产业的减排措施,有效利用成本传递理念;(3)在需求产品端加大推广绿色设计理念,从而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影响。
陶鑫[5](2020)在《硅酸盐功能填料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合成硅酸盐类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医药、美妆、涂料、水处理等行业,但在造纸行业中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多见。由于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可控的粒子结构,使其具有作为造纸功能性填料的优势和潜能。首先,研究硅酸铝镁填料的合成工艺,考察原料种类、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反应时间、体系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浓度等参数对合成填料粒径和粒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的粒子形态主要受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和体系pH值影响;填料粒径主要受搅拌速度影响。合成硅酸铝镁填料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将硅酸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铝和硫酸镁溶液中(铝硅比为1:6、镁铝比为4:25),体系pH值10.5-11.5,反应温度50℃,反应浓度0.20mol/L,搅拌速度1200rpm,反应时间120min。该条件下所制得的合成硅酸铝镁填料一次粒子呈完整圆球状,团聚体结构良好且孔隙发达。接下来,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的性能及加填浆料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的白度为96.3%ISO,中值粒径为12.9μm,吸油值为1 83.87g/100g,沉降体积为6.9mL/g,磨耗为4.3g/m2,Zeta电位为-26.4mV,与PCC(沉淀碳酸钙)、GCC(研磨碳酸钙)和对比填料相比,中值粒径、吸油值和沉降体积最大,磨耗最小;合成硅酸铝镁加填浆料滤水时间较长为31.5s/500g,单程留着率较低为41.5%。然后,对合成硅酸铝镁加填纸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GCC、PCC相比(灰分17%),加填纸页松厚度分别提高13.9%和5.1%,抗张指数降低9.0%和2.8%,透印值(黄)减小19.5%和16.6%,透印值(黑)减小31.7%和20.6%;与对比填料相比,松厚度、不透明度相近,透印值(黄)和透印值(黑)分别减小6.9%、6.1%;当合成硅酸铝镁和GCC混合加填配比为1:3时,加填纸页松厚度、不透明度比GCC分别高出10.9%、1.3个点,透印值(黄)和透印值(黑)比对比填料/GCC分别减小12.1%、16.3%。
安蕾[6](2020)在《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是各级政府和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有三个基本的动力: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大规模投资、大量新增劳动力及效率的提高都对过去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5年前后,这些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因素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穿宏观调控全过程的主线。国际上定量研究经济结构问题的主流方法是矩阵代数衍生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两种。但目前研制出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极少。本文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出发,提出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框架结构,并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9872017年投入产出基本表及延长表,研制出涵盖31个年份、30个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在表的编制方法上有所创新,并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理论,丰富了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工具,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所做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推算出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采用标准RAS法,借助R语言软件自动化编表过程,得到19872017年期间我国未编表年份缺失的18张投入产出“补充表”,与13张统一表式结构的“收集表”,共同构成覆盖国民经济30个产品部门的31张连续年份“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完善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二,研制连续年份“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采用目前常用的方法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部分年度、部分部门的增加值指标易出现负值。为此,本文在现有可比表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首先,基于国家现有统计数据,整理出“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及“第III象限所用价格指数”,构建“19872017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2002年=100)”,并按照常用方法编制得到“初始可比表”;然后,借鉴RAS法的思想,提出采用“迭代法”调整“初始可比表”的具体步骤;最终,研制出较为符合经济实际且误差较小的连续年份、30部门的“中国1987201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2002年=100)”。为后续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奠定基础,并为本文应用部分及相关研究提供大量数据支撑。第三,完善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目前鲜有关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年度表“前一年度的产品生产不能消耗后来年度生产产品”的基本性质出发,引入投资分配系数,内生化外生变量,并通过模型的运行,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不同年度的静态投入产出模型“链接”起来,使过去的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考察一个时间序列上资本投入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为后续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1)明确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链接变量,给出各象限具体分配基数的确定方法:首先,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选取静态投入产出表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作为链接年度间联系的经济变量;其次,研究链接变量与以后年份的具体联系,需根据其构成项目作为资本积累属性上的差异,确定链接变量在年度表中各象限的具体分配基数。本文剥离出“存货增加”中的生产性部分,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之和作为“生产性投资”(第I象限分配基数),不再用于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只在第I象限中间使用之后年份中长期内的年度间、部门层面逐步进行分解,而存货增加指标余下的部分则作为“非生产性投资”(第II象限分配基数),在年度表最终使用后面年度短期内进行分解,分配未完额作为各期结余,放入年度表第II象限最终使用中设置的“生产性投资余额”、“存货增加余额”栏。(2)提出“新流量分解三步法”解决年度表第I象限上三角形分块矩阵的流量分解问题:第一步,采用“累计比较法”估计各年度分行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投资时滞,并结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分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年度表中的分配年限;第二步,从资本的效能变化角度提出“二项分布折旧理论”,计算各部门生产性投资在各年度的投资分配系数、年分摊额,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步,采用结构法从实际使用角度将各年度生产性投资额在年度表的部门层面进行分解。(3)研制出“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2002年=100)”。时间跨度较长,部门分类较多,目前尚无该方面的编制实例,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四,利用前文研制的连续时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由浅入深开展应用研究。一方面,对过去30余年,我国国民经济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和价值运动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演变情况、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假定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性、对产出的影响是相对长期的,试图把传统对经济增长的认识转变到本文的思路下,将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面板生产函数模型,对各部门前期“累计投入”如何影响当期产出、变化趋势如何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基于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开展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相关成果为我国结构改革问题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研究发现:(1)近几年我国总量指标表现不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部门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可期。总体上,19872017年期间,总量指标呈现先增后减态势,19871990年、19962000年及近期三个时间段,各总量指标低于全期平均水平;产业上,研究期间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各项指标与总体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战场;产品部门上,近几年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的粗放型产品部门向信息化带动的集约型产品部门演变。(2)基于投入产出表纵向反映生产的投入来源、需求消耗情况,行向反映产出的分配去向、供给使用情况的特点,对部门间关联特征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需求角度,随着我国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的资本有机构成及服务化程度逐年上升,但各产品部门的中间消耗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期间30个部门中有14个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占比上升,而大多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部门则出现单位产品的物耗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部门对自身的消耗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增加了对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但对第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在不断减少;下游终端类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需求波及范围较广,相关部门如果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刺激其生产能力可以加速经济增长,可给予重点扶持。供给角度,一方面,研究期间我国总产出内中间使用合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只有少部分直接作为最终产品分配使用,绝大多数又进入其下游行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更高水平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内、外需“双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最终消费总量与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从传统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与服务消费并重。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由传统产品向附加价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转型。另外,中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单位最初投入对国民经济整体的供给推动能力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这类部门通常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短板,极易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提高此类部门的生产供应能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点;而对社会的供给推动作用不断减弱的几个部门,社会对其投入需求实际是在减少的,需要预防产能过剩等问题。(3)利用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面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资本投入”指标的刻画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区分资本存量的“财富属性”与“生产属性”,考虑各部门投资时滞,从年度表中整理各年使用的之前年份资本积累及当期提供的“生产性投资”数据,得到“生产性资本累计”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指标,构建我国19872017年产品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投入在各部门中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投资的重心由农业、低端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另外,我国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效率系数既受产品部门层面个体影响,又随年份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及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则受产品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显着。
严萍[7](2020)在《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地区邻近海洋,地形丰富,气候温暖,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宋代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愈发繁盛,岭南饮食文化受益于上述因素,进入形塑时期。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宋代旅粤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为考察对象,在对其中代表人物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诗歌、史料笔记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的基础上,以宋代诗歌为主要分析文本,借鉴其他史料及文本进行辅助分析,以期对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现象进行梳理。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宋代时期岭南饮食文化得以传播的背景。两宋谪官制度和岭南地方官选任制度的发展为士人的跨地域移动提供了现实条件,文学的兴盛使旅粤士人留下了大量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书写,大庾岭路的开通使得中原向岭南移民剧增,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进一步交融,而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则有力推动了岭南饮食文化的跨时-空传播。第三章将对宋代旅粤士人的类型进行系统梳理。旅粤士人主要分为贬谪士人、岭南仕官和游历、避难类士人三种,又以前二者最为着名。本章在对旅粤士人予以综述的同时,又以贬谪士人苏轼和岭南仕官周去非为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作品予以分析,研究他们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样本价值。第四章试图呈现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文本分析可见,宋代旅粤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聚焦丰富多样的烹饪手法、弘扬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关注因地制宜的器物选用、称叹奇异原始的饮食习俗。第五章重点表述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途径。诗文传播是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北归和探亲中的人际传播也有不俗的传播效果。论文结尾部分将对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做出评定。本文认为,宋代士人在地域移动中之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在促进南北饮食文化融合、推广岭南饮食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宋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前代士人所建构的负面的岭南文化形象,有助于消除南北区域间的误解,为岭南文化走出边缘化敷设了前提条件。
李蝶[8](2020)在《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累积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面对日益严峻的减排压力,在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提高环境规制强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又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就业冲击。随着中国环境管制的加强,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被迫关停,溢出了大量失业人口,部分企业面临减排和去产能的压力,其经济效益受限,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从短期来看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失业问题十分严峻。技术创新对实现经济长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具有改善民生的效果。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重红利”的有效途径吗?如何利用合理的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来应对环境保护和就业冲击的矛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和破解目前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两难”抉择的迷惑和困局。2009年《世界劳工报告》提出了就业的“双重红利假说”,即通过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刺激劳动力需求,实现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但是,对于环境规制是否具有改善环境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红利,现有研究尚未达成共识。根据波特假说,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而企业改变生产技术或者治污技术会对就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将技术创新引入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讨论中,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直接影响的同时,作为一个新视角,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就业的间接影响,将使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更加精确和全面。本文以全球环境危机为背景,结合中国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现状,沿着理论研究→机理探源→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基本路线对论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上,以波特假说、双重红利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和就业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假说为基础,通过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在机理探源方面,通过数理分析和归纳提炼得出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揭示技术创新影响环境规制与就业增长关系的传导渠道。其次,在实证分析层面,以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对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甄别不同技术创新类型如何协调环境规制和就业增长的关系。最后,在政策设计中,根据中国环境规制的历史阶段和演进轨迹,结合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中国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的就业效应。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存在两种机制,即负向的成本效应和正向的替代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抵消效应和补偿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是破坏就业的替代机制,二是创造就业的补偿机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为(0.061,-0.183)(其中,0.061为二次项系数,-0.183为一次项系数),等于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总效应系数(0.535,-1.622)减去环境规制对就业的直接效应系数(0.474,-1.439)。同样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系数之和为(0.06,-0.18),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作用机理的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抵消环境规制潜在的就业负效应,要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增长的双重红利,应根据不同行业环境规制与就业U型曲线的阈值,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策略;适当提高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带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就业增长;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将环境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导出包含环境政策和研发投入的就业影响因素基本模型,通过理论综合和归纳提炼,揭示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之间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在理论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的复杂关系;二是选取2006—2015年中国3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和技术水平行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为政府部门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针对不同行业实际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
王珊[9](2020)在《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薛涛笺是中国最着名、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古代笺纸,是诗(信)笺纸种的开端。对薛涛笺的研究,可使我们窥知早期笺纸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本课题为尽可能地了解和再现薛涛笺,对薛涛笺的相关文献重新作了梳理和解读,初步形成了对薛涛笺的整体印象;随后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进行了普查研究和重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存实物对于再现唐代薛涛笺的参考意义有限;由于薛涛笺的形貌和制作会与唐代整体的造纸技术水平相匹配,课题继而又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考察了中国从魏晋至宋元时期,尤其是唐代的加工纸工艺体系,并考察了日本从奈良到平安时代的色纸加工工艺作为辅助参考,粗略探讨了我国早期加工纸包括薛涛笺的制作工艺与日本加工纸之间的源流承继关系,探讨了诗(信)笺纸纸种的产生与特化,进一步了解了薛涛笺形貌和制笺技术的上限。课题还对十余家现代彩笺及纹案加工工作室开展了田野调查,总结了一线造笺人的经验和建议。再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古文献所提及的薛涛笺的造纸原料“木芙蓉皮”是良好的造纸材料;木芙蓉花汁不含有红色色素成分,无法染出红纸。最终,尝试用唐代流行的红色植物性染料和纹案加工工艺开展了笺纸的印染实践,完成了对薛涛笺的再现。由课题研究所得到的具体结论:(1)薛涛笺早期是松花色(含碧色),后来是红色,较少量或为红碧相间,纸上可能有暗纹、雕版印刷的纹案或手绘图案。(2)薛涛笺的纵长约在25至26厘米之间,横长约在18至36厘米之间。(3)薛涛笺由木芙蓉皮所造是可行的,染红应使用了红花、苏木或茜草。(4)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彩笺工艺的萌芽期。唐、五代是发展期,古代大多数加工纸技术此时已初具雏形;除薛涛笺以外,流沙笺、云蓝纸、五色斑纹纸是该时期染纸技术水平的代表者。宋元时期的纸张装饰手段在前代基础上更加繁缛复杂,观感雍容华贵。唐、宋笺纸的形貌和工艺是薛涛笺的参考性上限。我国造纸术东传后,日本虽对其做了少量本土化的改造创新,但日本早期主要的加工纸工艺和用纸文化仍脱胎于我国唐宋。
雷婉青[10](2019)在《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然而,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热性差,高温下容易软化并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温加工或高温使用领域的应用。纳米微晶纤维素具有完善的结晶结构、高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被认为是当前理想的聚合物填料,可用于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另外,纳米微晶纤维素还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和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因此,本论文以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展开课题,旨在通过添加纳米微晶纤维素,改善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热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以逐步聚合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原料,控制聚氨酯弹性体软硬段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实现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设计,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提供最佳的聚氨酯弹性体基体。研究结果表明,扩链剂和异氰酸酯种类对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形貌、低温性能和耐热性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以1,4-丁二醇扩链制备的对苯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弹性体(PPUE1)低温韧性好、刚度高、耐热性优异等,是制备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最佳基体。提出了一种基于办公室废纸的低成本纳米微晶纤维素制备技术,构建了废纸再生资源化的有效方法。将办公室废纸脱墨处理制备废纸微纤(DP),采用酸性水解技术从DP中提取纳米微晶纤维素,通过结构和性能分析确定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制备条件:在45℃水浴中,采用浓度为59%的硫酸,酸性水解1h,可制备产率61.5%、纯度95.17%、结晶度71.4%的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PCNC)。围绕聚氨酯弹性体基体PPUE1和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PCNC,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PCNC制备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新思路。采用原位聚合法与预聚体法制备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PCNC/PUE),探究了 PCNC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尤其是耐热性,揭示了 PCNC与聚氨酯基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CNC可通过氢键和共价键诱导聚氨酯中软段相和硬段相规整排列,加固软段相和硬段相,提高聚氨酯的性能,尤其是耐热性。PCNC的添加使聚氨酯弹性体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约21℃。PCNC同聚氨酯间的相互作用随PCNC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当添加量为2%时(质量分数)达最大值,在该种添加量下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PCNC/PUE2)具有优异的性能,包括高的刚度、好的热机械性能、好的耐热性和低的吸水性等。围绕PCNC同PCNC/PUE复合材料,首先探索了 PCNC同其它常用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探究了 PCNC同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分别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CNC和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均可通过氢键和共价键建立与聚氨酯间的相互作用,其中PCNC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最好,刚度最高,这与PCNC的高结晶度、高热稳定性以及PCNC与聚氨酯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围绕PCNC/PUE同废纸微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DP/PUE),探索了废纸纤维尺度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原位添加法与预聚体法相结合的新工艺制备DP/PUE,通过PCNC/PUE与DP/PU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对比,揭示了废纸纤维尺度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规律:DP和PCNC均可通过氢键和共价键建立与聚氨酯间的相互作用,纳米纤维PCNC与聚氨酯间的相互作用强于微纤DP;微纤DP和纳米纤维PCNC均能加固聚氨酯基体,相同添加量下,纳米纤维PCNC能更有效的提高聚氨酯的刚度,改善聚氨酯的耐热性。本论文以办公室废纸为原料提取纳米微晶纤维素,并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不仅实现了废纸的再生资源化利用,而且也制备了一种低成本耐热性聚氨酯材料,扩大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范围,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造纸·印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印刷(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0.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之处 |
0.5 研究现状与背景 |
第一章 金代雕版印刷成因 |
1.1 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的地域和种类 |
1.1.1 刻印地域研究 |
1.1.2 刻书种类研究 |
1.2 金代山西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原因 |
1.2.1 人才和技术的转移 |
1.2.2 悠久的刻书历史 |
1.2.3 稳定的政治环境 |
1.2.4 文化发展的影响 |
1.2.5 国家政策的倾斜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佛经雕版、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与互借 |
2.1 金代山西佛经刻印 |
2.1.1 佛经刻印的历史背景 |
2.1.2 佛经刻印对刻书中心形成的影响 |
2.2 金代山西版画刻印 |
2.2.1 平阳版画的历史成就 |
2.2.2 平阳版画对印刷术发展的贡献 |
小结 |
第三章 金代雕版印刷材料工艺研究 |
3.1 雕刻与印刷工艺 |
3.1.1 材料工具 |
3.1.2 工艺流程 |
3.2 造纸工艺 |
3.2.1 平阳造纸的历史源流 |
3.2.2 平阳麻纸的工艺特点 |
3.2.3 平阳麻纸的实验研究 |
3.3 装帧工艺 |
3.3.1 金代的”蝴蝶装” |
3.3.2 金代的”卷轴装” |
小结 |
第四章 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刻本的多元价值 |
4.1 文学价值 |
4.2 艺术价值 |
4.3 医学价值 |
4.4 宗教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关键概念说明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本要素估计 |
1.5.2 替代弹性估计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理论 |
2.1.3 生产要素理论 |
2.1.4 一般均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
4.3.1 推动力系数 |
4.3.2 影响力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
7.1.2 SAM编制 |
7.2 CGE系统搭建 |
7.2.1 生产模块 |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
7.2.3 价格模块 |
7.2.4 国际贸易模块 |
7.2.5 均衡闭合模块 |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
7.3.2 模拟说明 |
7.3.3 经济形势模拟 |
7.3.4 产业政策模拟 |
7.3.5 复合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附录J |
附录K |
附录L |
附录M |
附录O |
参考文献 |
(4)基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张掖市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进展 |
1.3.1 工业园区的环境压力研究 |
1.3.2 实物投入产出表及其在工业园区中的研究进展 |
1.3.3 假设抽取法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投入产出法 |
2.1.1 投入产出表 |
2.1.2 投入产出模型 |
2.1.3 工业园区PIOT模型 |
2.2 假设抽取法 |
2.3 改进的假设抽取法 |
2.4 废弃物区域关联指数 |
2.5 数据来源 |
第3章 张掖市工业园区废弃物的排放强度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工业园区的废弃物排放研究 |
3.2.1 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强度 |
3.2.2 工业园区废弃物的产出排放和需求排放 |
3.2.3 分解产出排放和需求排放 |
第4章 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的关联性分析 |
4.1 各产业废弃物排放关联研究 |
4.2 废弃物排放区域关联指数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张掖市工业园区环境经济实物投入产出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硅酸盐功能填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造纸填料 |
1.1.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概况 |
1.1.2 纸张加填 |
1.1.3 加填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
1.1.4 造纸填料的种类 |
1.1.5 合成硅酸盐填料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硅酸盐填料合成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配比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2 反应顺序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4 体系pH值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6 搅拌速度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3.7 体系浓度对合成硅酸铝镁填料粒形及粒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合成硅酸铝镁填料应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硅酸铝镁填料性能 |
3.3.2 合成硅酸铝镁填料加填浆料性能 |
3.3.3 合成硅酸铝镁填料加填纸页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
二、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
三、总量与结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章结构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
第一节 静态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
一、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
二、平衡关系 |
三、投入产出模型 |
第二节 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理论 |
一、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
二、投入产出补充表的编制方法 |
三、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方法 |
第三节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一、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 |
二、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
三、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第一节 中国1987~2017 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编制 |
一、编制同部门当年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二、编制投入产出补充表 |
三、构建1987~2017 年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体系 |
四、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第二节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模型的构建 |
一、第I、II象限分配基数的计算 |
二、第I象限流量的分解 |
三、第II、III象限的编制 |
四、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及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应用 |
第一节 1987~2017 年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
一、总产出构成及变化分析 |
二、增加值构成及变化分析 |
三、部门关联特征变化分析 |
四、最终使用构成及变化分析 |
第二节 1987~2017 年中国产品部门生产函数估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数据情况 |
三、模型选择及估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
二、部门间关联变化情况 |
三、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国1987~2017年30 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
附录 B 中国1987~2017 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加的研究项目 |
三、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 |
(7)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宋代旅粤士人 |
二、岭南饮食文化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对两宋士人的研究 |
二、对士人传播的研究 |
三、对岭南饮食文化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第二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交通便利与移民趋向 |
一、大庾岭路畅通南北 |
二、中原向岭南移民剧增 |
第二节 宋代士人下岭南 |
一、宋代岭南官员的选任与士人的跨地域流动 |
二、谪官制度促使北人南来 |
第三节 宋代文学的繁荣 |
一、宋代笔记促进地域文化传播 |
二、宋代饮食题材诗歌不断扩展 |
第四节 造纸及印刷工艺助力文化传播 |
一、“竹纸”的应用和造纸业的发展 |
二、雕版印刷术推动文字的记录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及其代表人物 |
第一节 宋代旅粤士人的三种主要类型 |
一、贬谪士人 |
二、岭南仕官 |
三、避难、游历类士人 |
第二节 贬谪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情动传播—以苏轼诗歌为例 |
一、贬谪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概述 |
二、苏轼在旅粤贬谪士人中的典型意义 |
三、苏轼诗歌中的岭南饮食文化 |
四、苏轼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岭南仕官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共建心态—以周去非《岭外代答》为例 |
一、岭南仕官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概述 |
二、周去非《岭外代答》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典型意义 |
三、《岭外代答》中的岭南饮食文化 |
四、周去非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态度及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旅粤士人基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聚焦丰富多样的烹饪手法 |
一、对岭南“食鲜”的记述 |
二、记录腌制食品的制作方法 |
第二节 关注因地制宜的器物选用 |
一、精巧的茶具和酒具 |
二、特色的食物器具 |
第三节 弘扬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 |
一、关于食材入药的观察 |
二、关于食材入酒的记录 |
第四节 称叹奇异原始的饮食习俗 |
一、无所不食的杂食习惯 |
二、原始的多民族饮食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诗文传播 |
一、口头传播 |
二、文字传播 |
第二节 北归和探亲中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文化融合:南北饮食文化的渗透、交融与整合 |
第二节 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承:岭南饮食文化的跨时空传递 |
第三节 文化适应:从物到意识形态层面的岭南文化形象重构 |
一、远距离的想象:宋以前岭南文化的“蛮族”形象 |
二、“合理的交往”:两宋旅粤士人对岭南文化的认知态度变迁 |
三、意义重建:两宋旅粤士人的传播与岭南文化去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两宋旅粤士人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诗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环境规制 |
1.2.2 技术创新 |
1.2.3 劳动就业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环境规制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
2.1.1 就业双重红利假说的检验 |
2.1.2 环境规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
2.1.3 环境规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2.2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
2.2.1 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诱发 |
2.2.2 环境政策和创新绩效:波特假说的检验 |
2.2.3 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 |
2.3 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的研究 |
2.3.1 技术创新的就业数量效应 |
2.3.2 技术创新的就业结构效应 |
2.3.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 |
2.4 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作用影响就业: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
3.1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现状 |
3.1.1 中国环境规制的发展阶段 |
3.1.2 中国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
3.1.3 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趋势 |
3.2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
3.2.1 中国工业行业R&D活动特点与现状 |
3.2.2 中国工业行业产品创新特点与现状 |
3.2.3 中国工业行业工艺创新特点与现状 |
3.3 中国工业劳动就业现状 |
3.3.1 中国劳动力就业现状 |
3.3.2 中国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特征 |
3.3.3 中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变化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相互作用机理 |
4.1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的数理分析 |
4.1.1 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数理分析 |
4.1.3 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1.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数理分析 |
4.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
4.2.1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
4.2.2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4.2.3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作用机理 |
4.2.4 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
4.3 环境规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计量结果分析 |
5.2.1 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分析 |
5.2.2 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2.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基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1.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 计量结果分析 |
6.2.1 环境规制的产品创新效应分析 |
6.2.2 环境规制的工艺创新效应分析 |
6.2.3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规制下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选择 |
7.1 分行业实施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 |
7.2 利用环境经济手段激励技术创新 |
7.3 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
7.4 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灵活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薛涛笺研究进展 |
2.1.1 古代的文献记载 |
2.1.2 近现代的研究概述 |
2.2 笺纸研究概况 |
2.2.1 加工工艺研究概述 |
2.2.2 再现研究进展 |
2.3 信札研究概述 |
2.4 日本早期色纸文献综述 |
2.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2.5.1 研究目标和任务 |
2.5.2 研究方法 |
2.5.3 研究意义 |
2.5.4 创新点 |
3 对薛涛笺古代文献的研究 |
3.1 对唐、五代颜色纹案的文献考述 |
3.2 宋及宋代之后的古文献考述 |
3.2.1 对颜色纹案的进一步考述 |
3.2.2 对制作加工的考述 |
3.2.3 对尺寸规格的考述 |
3.3 对薛涛笺的概述 |
4 对现存仿薛涛笺实物的研究 |
4.1 普查研究 |
4.1.1 清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
4.1.2 现代仿薛涛笺的普查 |
4.2 重点调查研究 |
4.2.1 外观观察分析 |
4.2.2 纤维形态与配比分析 |
4.2.3 纸张填涂料分析 |
4.2.4 染料和工艺考察 |
4.3 小结 |
5 早期彩笺纸制作研究 |
5.1 对早期彩笺纸制作工艺的考察 |
5.1.1 魏晋南北朝时期色纸、粉纸的加工 |
5.1.2 唐代四川地区的雕版印刷 |
5.1.3 唐代的纸张加工 |
5.1.4 唐代的红色植物染 |
5.1.5 唐代文化用纸的工艺分野 |
5.1.6 宋元时期笺纸的加工 |
5.1.7 小结 |
5.2 对现存早期加工纸实物的整理和科学研究 |
5.2.1 样品1——唐代敦煌石室写经遗粟 |
5.2.2 样品1——北宋韩琦书札 |
5.2.3 样品2——北宋地宫玻璃瓶内色纸 |
5.2.4 样品3——辽代庆州白塔经卷 |
5.2.5 小结 |
5.3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色纸加工工艺研究 |
5.3.1 奈良、平安两朝中日文化与造纸技术的交流 |
5.3.2 奈良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
5.3.3 平安时代日本的色纸加工 |
5.3.4 小结 |
5.4 早期加工纸调研与薛涛笺 |
6 现代彩笺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
6.1 对染纸工艺的田野调查 |
6.1.1 台湾林业试验所手工造纸研究室 |
6.1.2 安徽掇英轩 |
6.1.3 上海锦龙堂 |
6.1.4 安徽风和堂 |
6.1.5 安徽艺英轩 |
6.1.6 安徽悟草阁 |
6.1.7 安徽艺宣阁 |
6.1.8 小结 |
6.2 对纹案加工工艺的田野调查 |
6.2.1 上海朵云轩 |
6.2.2 北京荣宝斋 |
6.2.3 中国美院紫竹斋 |
6.2.4 扬州广陵书社 |
6.2.5 小结 |
6.3 对再现古纸的实际帮助 |
7 唐代薛涛笺的再现实验研究 |
7.1 木芙蓉皮成纸可行性研究 |
7.1.1 木芙蓉的植物学特征 |
7.1.2 木芙蓉皮的显微分析检测 |
7.1.3 木芙蓉皮的化学成分分析 |
7.1.4 造纸实验 |
7.1.5 小结 |
7.2 木芙蓉花汁染色研究 |
7.2.1 生汁直接染色 |
7.2.2 煎汁成纸媒染 |
7.2.3 煎汁浆内直染 |
7.2.4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
7.2.5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
7.2.6 小结 |
7.3 染红纸和松花色纸的实验 |
7.3.1 红花染红纸实验 |
7.3.2 茜草染红纸实验 |
7.3.3 苏木染红纸实验 |
7.3.4 槐米、靛蓝套染松花色纸实验 |
7.3.5 小结 |
7.4 纹案加工实验 |
7.4.1 雕版印刷实验 |
7.4.2 纸浆置花实验 |
7.4.3 夹花染实验 |
7.4.4 讨论 |
7.5 实验结论和讨论 |
8 讨论 |
8.1 继承(融)与创新(创) |
8.2 审美与技艺 |
8.3 《天工开物》素材问题 |
9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与彩笺(含薛涛笺)相关的题咏摘录 |
附录B 清代、现代部分仿制薛涛笺信息表 |
附录C 传薛涛书《陈思王·美女篇》复刻拓本的初版影印本 |
附录D 台湾造纸家王国财先生赠诗《咏薛涛笺》 |
附录E 木芙蓉花色色素的定性鉴定 |
附录F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
附录G 正仓院古文书物名索引(纸项)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纳米微晶纤维素 |
1.2.1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1.2.2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应用 |
1.3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1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2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1.4 聚氨酯弹性体 |
1.4.1 聚氨酯弹性体概述 |
1.4.2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机理 |
1.4.3 提高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的方法 |
1.5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 |
1.5.1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1.5.2 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基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 |
2.2.2 原材料的预处理 |
2.2.3 原料配比及样品编号 |
2.2.4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扩链剂和异氰酸酯对聚氨酯弹性体热性能和微相分离形貌的影响 |
2.3.1 傅里叶红外分析 |
2.3.2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动态流变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废纸微纤的制备-废纸的脱墨和疏解 |
3.2.3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3.2.4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不同试样的制备 |
3.2.5 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3.2.6 测试与表征 |
3.3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1 结构与结晶度分析 |
3.3.2 热性能分析 |
3.3.3 宏观形态与微观形貌关系的探究 |
3.3.4 亲水性与透湿性分析 |
3.4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与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废纸微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3.1 用于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性能概述 |
4.3.2 结构与形貌分析 |
4.3.3 结晶性分析 |
4.3.4 热力学性能分析 |
4.3.5 吸水性分析 |
4.4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与其它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对比 |
4.4.1 结构与结晶性分析 |
4.4.2 热力学性能分析 |
4.4.3 微观形貌及吸水性分析 |
4.5 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与废纸微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对比 |
4.5.1 结构与形貌分析 |
4.5.2 热力学性能分析 |
4.5.3 结晶性分析 |
4.5.4 吸水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在印刷胶辊上的潜在应用 |
5.1 引言 |
5.2 性能测试 |
5.2.1 接触角测试 |
5.2.2 耐溶剂性测试 |
5.3 性能分析 |
5.3.1 亲疏水性分析 |
5.3.2 耐溶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创新 |
6.1 本研究的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造纸·印刷(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D]. 田雨. 山西大学, 2021(12)
- [2]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3]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实物投入产出模型的张掖市工业园区废弃物排放关联研究[D]. 耿文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硅酸盐功能填料的开发[D]. 陶鑫.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2020(02)
- [6]中国1987-2017年度间动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D]. 安蕾.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D]. 严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工业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视角[D]. 李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9]以薛涛笺为中心的早期笺纸制作工艺研究[D]. 王珊.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2)
- [10]废纸基纳米微晶纤维素/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雷婉青. 西安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