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另一种解读——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浅析

邓小平理论的另一种解读——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浅析

一、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斌[1](2017)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文中认为伴随改革开放,主流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强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借助传播学、统计学等多种手段,以1978年至2012年《解放日报》的理论报道为样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梳理规律、提炼共识、思考完善路径。首先,重点梳理《解放日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理论传播阶段的案例,具体分为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五个章节。此外,专门辟出一节梳理有代表性学人的理论贡献及其与主流理论传播的互动关系,以弥补单纯线性概括的不足。其次,基于上述素材,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传播的内在联系,总结传播的特性、效果和规律。通过层层分析和研究,本人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尤其是主流纸媒传播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2)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3)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达到了如下传播效果:(1)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2)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3)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本文还初步提炼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这三大基本传播规律。再次,通过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宝贵经验的借鉴,结合新时期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播媒介的优势和不足,对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展开思考、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明确创新底线;推进大众化,用发展的理论诠释新问题;创新传播话语系统,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并注重精准投放;优化传播流程,合理把握议题设置关和传播节奏。最后,结合新时期社会思潮变动和舆论工具、业态的深刻变化,在上海报业媒体融合的初步成果分析基础上,就提升主流舆论吸引力、影响力予以展望。其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现代传媒体系将继续朝着复杂化、社交化、移动化等方向加速演化,而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必将带来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如果不能与互联网进行技术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消费形态的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就难以承担起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任。

邓朴[2](2011)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研究》文中提出执政是立党立国之基。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执政理论的建设。胡锦涛在2004年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七个方面(又称“执政七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将执政理念放在了执政能力建设之首。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及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体系,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始终以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转化为方法论的研究,突破片面将某一时期、某一执政党的成与败作为经验和规律的思维局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逻辑是概念之间的必然的关系,概念是普遍联系规律之网上的网节,逻辑的"格"是经过人类千百万次实践检验成为公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逻辑是历史过程旳摄影和浓缩。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统一,文本解读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深刻地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本质和脉络。同时,采取多重视角,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内涵、特征等理论基础分析透彻,又重视对历史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实践做理性解剖,加之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论述中执政理念观点,使本文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做到了理论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为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具体说来,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作为执政理论中的新的研究点进行全篇布局,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从执政及执政理念研究的时代背景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执政理念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从执政、执政党和执政理念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建立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活动立论,第一次概括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体系;第三章首次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及政治理想问题出发,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研究的价值诉求;第四章弥补传统学界对执政理念的研究大多只涉及某一政党执政研究的缺失,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脉络,对其经验给予总结;第五章通过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中国的演进和升华,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的科学体系;第六章科学展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未来,将时代发展与当代中国特色的执政实践相结合,倡导永远坚持核心价值理念、保持基本立场理念、与时俱进地秉承实践应用。综上所述,本文牢牢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这个主题,从理论内涵、哲学基础、国际共运、历史探索、中国践行到发展方向六大方面,系统而深刻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历史脉络,以期为中国特色执政和其他国家的科学执政有所启示。

汪青松[3](2005)在《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文中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最终目标和体现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要满足人的两大基本需求,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前者是人、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而后者,既是人之为人、人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又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一个能促进入的发展的社会,应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的社会。 共同富裕作为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最新阶段,它所指的乃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这种生活上的全面富裕,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占有量上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地体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而决定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裕程度,离开了充裕的精神生活,人们就很难谈得上生活质量的提高。由此可知,共同富裕必然地包含着精神生活上的富裕,共同富裕乃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其不仅是对贫穷的否定,同时也是对愚昧和无序的否定。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应是:物质财富的丰裕,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实,健康水平的全面改善,文化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的优美和谐,政治生活的平等自由和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也就是说,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应该而且可能使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因为,只有实现这样的共同富裕,才能昭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要求。 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解多侧重于物质层面,而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关注与研究还亟待加强。所以,本论文以对精神富裕内涵的探讨为起点,接着论证了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精神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作用,随后论文转入对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现状分析,最后论文就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培育和生成对策作了深入和全面的阐述。论文除导论和结束语外,主体部分的五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对精神富裕的初步认知。本章首先对精神富裕的内涵作了界定,并对其类型和特征作了阐述,指出精神富裕具有受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隐蔽性和非量化性、历史性和多样化、动态性和稳定化、社会性和个性化、世界性和民族性和理论性和实践性等七大特征。其次,本章探讨了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并对这三种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做了说明。最后,本章对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的关系作了简要分析,认为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性,同时二者的协调发展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二章主要是论证了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本章以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社会主义主义思想中空想社会主义者、马

康民[4](2001)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又一解读——读《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史》》文中认为

黄健江,黄智娟[5](2000)在《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文中提出

二、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二) 运用传播学范式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研究
        (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素
        (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提升
        (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研究难点
第一章 《解放日报》的传播历程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界定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二、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
        (一) 冲破"禁区"
        (二) "思想解放"
        (三) "小跑步行不行"
        (四) 怎样评价领袖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
        (一) 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
        (二) "均"则懒,懒则"寡"
        (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
        (一)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二) 系统性解读市场经济
        (三) 邓小平理论研究网络化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
        (一) "一场不停步的接力跑"
        (二) 科学把握"先进性"
    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
        (一) 什么是发展
        (二) 什么是"人本"
        (三) 什么是和谐
        (四) 什么是核心价值
    七、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贡献
        (一) 邓小平理论传播阶段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阶段
        (三) 科学发展观传播阶段
        (四) 学人成长与理论传播的互动
第二章 传播特性、效果与规律
    一、传播特性
        (一) 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
        (二) 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
        (三) 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
    二、传播效果
        (一) 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
        (二) 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
        (三) 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
    三、传播规律
        (一) 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
        (二) 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
        (三) "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
第三章 完善路径
    一、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四) 注重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
    二、着力推进理论创新
        (一) 明确理论创新的底线
        (二) 推进经典着作通俗化
        (三) 发展理论诠释新问题
    三、创新传播话语系统
        (一) 推动大众传播话语创新
        (二) 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
        (三) 精准投放与贴近受众
    四、及时优化传播流程
        (一) 议题设置
        (二) 精心编辑
        (三) 把握节奏
        (四) 深化讨论
第四章 应对两大新挑战
    一、应对多样化思潮挑战
        (一)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二)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三) 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四) 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
    二、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
        (一) 上海报业"先行一步"
        (二) 继承和发展:扩展阵地别无他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论题的提出
        1.1.2 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学界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界关于执政理念研究的四条脉络
        1.2.2 国内学界关于执政理念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
    2.1 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党与执政党
        2.1.1 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界定
        2.1.2 革命党、执政党的界定
        2.1.3 执政党的一般特征
        2.1.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征
    2.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诠释
        2.2.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界定
        2.2.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内涵
        2.2.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特性
        2.2.4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主客体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理论依据
    3.1 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导向
        3.1.1 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
        3.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1.3 唯物史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3.2 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3.2.1 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
        3.2.2 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特征
        3.2.3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执政的出发点
    3.3 唯物史观的政治理想——人的解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3.1 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的解放
        3.3.2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3.3.3 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世界政党的探索
    4.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演进的条件
        4.1.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革命党: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规定性
        4.1.2 社会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无产阶级政权
        4.1.3 社会主义制度初建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二重性
    4.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初期探索
        4.2.1 “过渡时期”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执政设想
        4.2.2 巴黎公社执政时期的初步实践
        4.2.3 第二国际执政阶段的探索
    4.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苏联的发展
        4.3.1 马克思主义革命理念在俄国的践行
        4.3.2 苏联共产党早期执政理念的探索
        4.3.3 苏联共产党执政理念实践的经验教训
    4.4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欧洲各国的纷呈
        4.4.1 近半个世纪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政理念
        4.4.2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执政理念
        4.4.3 匈牙利的共产党执政理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中国的演进
    5.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中国的创立
        5.1.1 毛泽东执政理念的思想文化渊源
        5.1.2 毛泽东执政理念的形成过程
        5.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宗旨
    5.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中国的丰富
        5.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2.2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5.2.3 民本思想与共同富裕
        5.2.4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执政关系的执政理念
    5.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3.1 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对执政理念的挑战
        5.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理念的丰富
        5.3.3 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5.3.4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的价值诉求
第六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体系构建及升华
    6.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科学体系建构
    6.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核心价值诉求
        6.2.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核心价值的内涵
        6.2.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核心价值新诠
        6.2.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核心价值诉求路径
    6.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基本立场坚定不移
        6.3.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基本立场的内涵
        6.3.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基本立场的诠释
        6.3.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基本立场坚定不移的路径
    6.4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实践应用必须与时俱进
        6.4.1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实践应用的内涵
        6.4.2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实践应用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6.4.3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实践应用在当前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逻辑思路和基本内容
        (一) 论文的逻辑思路
        (二) 论文的基本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理论解读:对精神富裕的初步认知
    一、精神富裕内涵的简要界定
        (一) 精神的内涵
        (二) “富裕”的内涵
        (三) 精神富裕的内涵
    二、精神富裕的特征
        (一) 受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二) 隐蔽性和非量化性
        (三) 历史性和多样化
        (四) 动态性和稳定化
        (五) 社会性和个体性
        (六) 世界性和民族性
        (七) 理论性和实践性
    三、精神富裕的类型
        (一) 以主流社会价值尺度做参照系
        (二) 从精神富裕的不同主体来看
        (三) 从精神富裕的时空发展角度来看
    四、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一) 本文中社会主义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四)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含义
    五、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的关系
        (一)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二) 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的关系
第二章 层次定位: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一、社会主义主义思想中关于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论述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社会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思想
        (二) 马列经典作家对精神富裕的相关论述
    二、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一) 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 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三) 关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物质富裕离不开精神富裕的有力支撑
        (一) 对物质贫困的精神文化解读
        (二) 对我国物质扶贫举措的应有反思
        (三) 富裕的“贫困”
    四、精神富裕是对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规律总结
        (一) 精神富裕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二) 对西方发达国家精神文化危机的理性思考
        (三) 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与失的启示
    五、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即是精神富裕的集中体现
        (一) 社会主义是历史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
        (三) 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社会理想
第三章 价值判断: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效用阐释
    一、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认识与把握功能
        (一) 精神富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把握
        (二) 精神富裕对社会自组织系统的认识与把握
        (三) 精神富裕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与把握
    二、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能动实践效用
        (一) 精神富裕对个人精神品格和境界的内化和提升
        (二) 精神富裕对社会变革的能动实践效用
        (三) 精神富裕对社会经济繁荣的能动实践效用
    三、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凝聚整合效能
        (一) 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二) 社会力量的整合功能
        (三) 社会主文化的巩固与维护功能
        (四) 社会的自我完善功能
        (五) 御外与强内功能
    四、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独特作用
        (一) 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比较优势获取的重要标志
        (二) 精神富裕产生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精神富裕对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形象的作用
        (四) 精神富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用阐释
        (一) 当代人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二) 精神富裕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三) 精神富裕能对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进行合理引导
        (四) 精神富裕有益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五) 精神富裕能满足人们的意义追求
第四章 现状分析: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当下态势透视
    一、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积极变化
        (一) 思想解放的促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
        (二) 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
        (三)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意识的增强
        (四) 精神文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和精神文化消费品位的不断提升
    二、社会主义精神富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式微与宗教热升温
        (二) 理想信念的功利化和世俗化
        (三) 思想道德和伦理准则的失范
        (四) 封建迷信等腐朽文化沉渣泛起
        (五) 精神文化消费出现畸形化倾向
        (六) 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危机
        (七)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消蚀
    三、对共产党人主观精神世界的考察
        (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觉与中华民族的命运
        (二) 当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新风格
        (三) 当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存在的问题
    四、社会主义精神富裕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历史层面的因素
        (二) 现实层面的因素
        (三) 思想认识方面的因素
第五章 对策思考:社会主义精神富裕的培育和生成
    一、精神富裕培育的原则
        (一) 普适性原则
        (二) 先进性原则
        (三) 开放性原则
        (四) 发展性原则
        (五) 精神与利益相统一原则
        (六) 向与度相结合原则
    二、精神富裕的生成机制
        (一) 正确的价值引导机制
        (二) 完善的教育濡化机制
        (三) 合理的领导管理机制
        (四) 有效的宣传鼓动机制
    三、精神富裕培育和生成的具体措施
        (一) 精神富裕在“向”的层面的推进举措
        (二) 精神富裕在“度”的层面的推进举措
        (三) 针对不同主体的精神富裕培育
        (四) 生产力的发展是精神富裕生成的最终决定力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D]. 夏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2]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研究[D]. 邓朴.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3)
  • [3]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 汪青松.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4]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又一解读——读《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史》[J]. 康民.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1(05)
  • [5]邓小平理论孕育的又一解读——对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的分析[J]. 黄健江,黄智娟. 兰州学刊, 2000(06)

标签:;  ;  ;  ;  ;  

邓小平理论的另一种解读——邓小平根据地建设思想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