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园林型工厂——宝山钢铁集团(论文文献综述)
侯植桐[1](2017)在《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下的工厂厂区环境设计研究 ——以东北工业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厂区的环境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工厂的工作环境、生产理念、发展诉求,更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工业厂区环境设计上的历史变迁,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兴衰起伏。工业厂区内的工业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的打造、糅合、提炼之下,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价值,为消费者与居民带来全新的的体验。本文借鉴了前人对文化模式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了新闻学、行为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着重研究了工业厂区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属性,包括文化、社会属性,分析了现代社会工业厂区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方法。文章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文章结构共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绪论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国内外工业园环境设计研究、实践情况进行概要梳理。第二章,工业园环境设计不同视角下侧重的内容。从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阐述世界、国家与社会的视角下侧重的内容。从经济适用、便利经营管理和集约效能三个方面,阐述资方视角下工业园环境设计需侧重的内容。从便利工作、保健舒适和主人翁尊重三个方面,阐述职工视角下工业园环境设计需侧重的内容。第三章,工业园环境设计的问题与改进。从存在形式主义景观设计、现代要素适用仍属缺乏、缺乏空间的气质与品位、运输功能强宜人功能弱和缺乏地域文脉特色五个方面,分析工业园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生态保护性、工业审美性、打造休憩活动场所和义利统一性四个方面,探讨工业园环境设计的改进重点。第四章,东北工业集团工业园设计探索。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张辉[2](2017)在《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陕西双环锻造厂为例》文中认为工业社会给人类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人们也更多的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追求。基于国内外工矿企业园林绿化建设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工厂绿化现状和其中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环境特点,同时以陕西双环锻造厂为例,研究分析双环锻造厂的厂区绿化,进而指出机械制造类工厂绿化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绿化要点,归纳机械制造类工厂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为其他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绿化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减小机械制造类工厂的绿化难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广大职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一、分析机械制造类工厂特有的环境特点,根据园林植物的生理特性,归纳适宜该类工厂绿化的植物种类。二、调查统计陕西双环锻造厂的总面积、绿地面积及乔灌木应用状况。分析可见陕西双环锻造厂厂区现有的植物配置种植结构不合理。虽然现厂区没有大面积的黄土露天,有一定的绿化率,但种植和管理养护的不合理,造成植物的景观美学和生态防护功能欠缺,应合理种植乔灌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防护功能。三、通过对陕西双环锻造厂的区域绿地调查,分析了该厂的植物景观丰富度。建议适当的增加植物种类,尤其要加大利用乡土植物。四、以陕西双环锻造厂绿化改造设计为平台,通过分析配置的植物景观,对今后相关类工厂绿化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型。
孙念念[3](2012)在《山地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与利用研究 ——以涪陵龙桥工业园区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已成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利用山地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城镇建设成为了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选择。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建设工业园区的步伐,工业园区的功能与作用也日趋复杂,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工业再生产场所、工厂聚集地,而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再生地,因此工业园区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同样,山地城镇的工业园区也承担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使命。而在山地环境中选择合适的用地以用于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山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基础中的基础,研究其用地选择的方法是重中之重。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关于工业区位、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以及关于工业园用地规划利用的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归纳,由此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关于工业园区用地选择理论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其次,由于论文主要以涪陵龙桥工业园区为例,因此介绍了涪陵龙桥工业园区的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建立对该项目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再次,论文以涪陵龙桥工业园区为例,重点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山地工业园区用地选择方法的探索总结以及实例应用。其中宏观层面指的是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重点介绍总结基于用地优度综合评价的山地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方法,构建区位评价体系的原则、选取相关影响因子、总结区位评价与选择方法,最后结合涪陵各工业园区的区位选择来说明。中观层面指的是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重点介绍基于因子叠加及分区评价的山地工业园区用地选择方法,构建用地选择评价体系的原则、选取影响因素及指标、总结单项因子权重、设定分值标准、说明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最后通过涪陵龙桥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过程来说明山地用地选择方法。微观层面指的是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及用地的具体利用策略,重点介绍基于山地特征的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合理利用策略,总结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特点、构建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合理利用原则、总结山地工业园区用地布局以及合理的利用方法,最后通过龙桥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以及利用方法来具体说明。在总结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各层面的用地选择利用方法的同时,通过其他工业园区的案例来进行说明,有助于更加全面的理解和归纳。最后,论文对山地工业园区从宏观到微观的用地选择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基于此选择利用方法而形成的涪陵龙桥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进行介绍。此外,总结了此次论文的研究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任巧[4](2012)在《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测算、固碳效益定量化评价及碳库扩容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工业区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源头之一,其CO2排放量大。钢铁工业是城市工业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仅次于电力部门和建筑材料部门,排第3位。位于上海城市工业区的宝钢,作为国内领先的国有钢铁企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应主动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宝钢如何应对自身的高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履行碳减排的义务,将对对上海的碳减排做出很大的贡献,并对中国的其他钢铁企业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通过减少能源使用和工业生产,或者改进技术等方式减少排放,这些都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对经济发展阻力巨大,而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等生态环保措施增加大气中CO2的吸收则要便宜得多。利用植被的固碳作用,缓解CO2浓度上升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植物碳储量及固碳能力研究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宝钢厂区已有的绿地建设主要以防污为主,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社会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主要目标的当今,绿地生态效益中除环境改善、气候调节等功能之外,固碳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在宝钢厂区绿化用地十分紧缺的背景下,提高厂区植被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使厂区植被吸收固定更多的CO2,选择具有高固碳能力的绿化树种和优化厂区绿地植被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着名钢铁企业上海宝钢为例,基于厂区植被调查、航片数字化解译、优势种生物量测定及模型建立,对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行估算,并通过碳税法对其固碳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城市工业区绿地群落配置和绿化树种选择,企业绿化建设的费用效益分析提供更为科学和完善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为:(1)宝钢厂区植被概况2010年宝钢厂区的绿化总面积为688.60hm2,其中常绿植被的面积为439.14hm2,占绿化总面积的63.77%,落叶植被的面积为249.46hm2,占绿化总面积的36.23%,其中各个区域常绿植被的覆盖面积都远多于落叶植被的覆盖面积。厂区主要植被在生活型水平上划分为9大类型,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常绿灌丛、落叶灌丛和草丛;在优势种水平上,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分别以雪松群落和水杉群落为主,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香樟群落和女贞群落两大类型,落叶阔叶林以意杨群落为主,落叶针叶林以水杉群落为主;灌丛以夹竹桃群落、珊瑚树群落、蚊母群落等常绿类型为主;草丛主要为麦冬群落和狗牙根群落。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香樟,其中常绿阔叶乔木香樟、女贞,落叶阔叶乔木意杨以及落叶针叶乔木水杉分布面积最广,是形成厂区植被的主体。厂区绿化以常绿为主,落叶植被相对较少;厂区绿地群落多以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为主,少数区域植物配置比较单一(2)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和分异格局厂区现有植被的碳储量为38020-45560t,平均碳密度为45.82-53.27t·hm-2,固碳能力为5.91-6.87t·hm-2·a-1。同种群落类型中,乔灌草群落结构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高于其他群落结构的。在道路绿化带群落类型中,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混交林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均高于纯林的。各区植被面积变化与相应碳储量的变化二者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区域植被面积的增加,其碳储量也增加。宝钢厂区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45.82-53.27t·hm-2,略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7.07t·hm-2。但A清洁区、D区沿江绿带植被平均碳密度和固碳能力均高于上海市城市森林平均值。厂区植被的碳密度分布格局为D区沿江绿带>A清洁区>C重度污染区>B中度污染区,可能与各区域植被的平均胸径有关,各区域的平均胸径为D区>A区>C区>B区。碳密度和固碳能力的大小还与植被在该区域的长势有关,且与区域的清洁程度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即区域清洁程度越高,碳密度和固碳能力越大。(3)宝钢厂区植被固碳潜力及经济效益厂区植被固碳增量,每年约为3992.99-4736.17t,预计未来5年和10年为19964.96-23680.84t和39929.93-47361.68t;结合厂区现有碳储量,植被碳储量预计在2015年和2020年时可达57981.65-69236.28t和77946.61-92917.12t。厂区植被碳储量经济效益约为13507.33-16185.85万元;植被新增固碳量经济效益,每年约为1418.71-1682.76万元,预计未来5年和10年为7093.55-8413.80万元和14187.10-16827.61万元。厂区植被碳储量经济效益预计在2015年和2020年时将达20600.88-24599.65万元和27694.43-33013.45万元。为宝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故宝钢厂区植被在固碳减排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扩大了其在国际碳汇市场交易活动中的碳排放空间。(4)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及固碳能力提升宝钢厂区因增加绿地面积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应该注重绿化规划和布局优化,进行群落结构改造的同时,发展立体绿化,提高厂区的绿化容量,发展空间绿化以弥补平面绿化的不足,更大程度地发挥厂区植被的碳储容量。对厂区低效群落进行改造,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草、藤相结合、多树种混植和合理密植的复层混交林模式,构成多层次植被结构组合,构建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一定程度上提升群落植株密度和郁闭度,增大植被对碳的吸收,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植物生物量及植被碳密度,以保持较强的固碳能力,使植被固碳潜力得到提升。在考虑防污功能的同时,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群落优化配置,构建防污固碳兼有型群落。
方敏彦,章明,张德罡[5](2009)在《宝钢车间防护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环境效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宝钢工业区主厂区车间防护绿地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6月下旬起对绿地结构进行全面调查,选取3种典型的绿地结构模式(乔木、大乔+灌木、小乔+灌木),建立包括生态效益2个方面、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进行绿地效益评价。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综合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优,以便探索综合效益最优的配置模式,为钢铁企业绿化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车间防护绿地的大乔+灌木模式环境效益最好,综合评价值为0.8257;环境效益以复层配置模式的绿地为佳,单一的配置模式较差;绿地的环境效益与其植被的配置模式直接相关。
李铖,陶育忠,沈兴华,孟宪磊,陈方敏,李蓉,李俊祥[6](2009)在《生态型厂区绿地景观格局及其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表明合理的绿地景观格局和群落配置是城市绿地系统发挥其生态效应的基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对生态型工业(厂)区的绿地系统则尤为重要。本文在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宝钢厂区12个功能区的绿地景观格局和群落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钢厂区的绿地以乔-灌、乔-灌-草和灌-草3种复合配置类型为优势景观类型,但部分功能区的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隔离距离较大,影响其生态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增加绿地斑块面积、设置绿地景观廊道增加景观的连接度、改进单一群落配置为复合配置、增加群落乡土树种比例以及提高三维绿量的景观格局优化措施。
袁秀娟[7](2008)在《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以葛化工业集团景观环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为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生产工艺流程的生态循环同生产环境的生态性并重是当代工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新兴的或仍在发挥作用的工业区域,研究如何运用景观设计手段对其进行合理化建设,比起破坏生态发展经济而后再弥补环境的做法,更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本文着重对工业园区特性进行了解,尊重工业环境本身所特有的属性,在生态设计的基础上从艺术的角度对其景观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并辅以例证,使之在具体创作设计实践中具有可用性。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涵盖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章节,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对象的选择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第二~三章节):介绍了国内外在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这一块的现状与发展,并阐明工业园区进行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第三部分(第四章节):用“分总”的方法,由一般城市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工业园区景观的特殊性两分项,总结出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并就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进行探究。第四部分(第五~六章节):通过上述章节得出的方法与原则,针对本次研究的案例——葛化工业集团厂区作前期分析,包括企业的背景、特征分析以及景观环境现状分析。第五部分(第七章节):葛化工业集团园区景观环境设计探索。此部分对实例进行解析,并对葛化工业集团园区景观环境进行实践探索。第六部分(第八章节):结语。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败,同时对工业园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展望。
章明[8](2008)在《宝钢厂区道路不同绿化模式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针对宝钢主厂区三种不同功能区(办公区、车间防护区、厂区游园)的道路绿带不同配置模式,在植被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经济投入三个方面共16个指标,分别对同一功能区的四种配置模式(大乔+地被、草坪、大乔+灌木+地被、小乔+灌木+地被)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并筛选出最优的配置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办公区道路绿带的四种典型配置模式以小乔+灌木+地被模式的生态效益最好,而草坪模式的最低;美学效益以小乔+灌木+地被模式最佳,而大乔+地被模式的最低;经济投入以草坪模式最低,小乔+灌木+地被模式最高。综合效益以小乔+灌木+地被模式最佳,评价结果为0.7961,乔木+地被模式最低,结果为0.6698。在配置模式上,以小乔+灌木+地被为佳。乔木层的盖度应控制在40%左右,且选择树姿挺拔,树型高大的种类,灌木层以3040%为宜,姿态优美,观赏性强。(2)车间防护区道路绿带的四种典型配置模式以大乔+灌木+地被模式的生态效益最好,草坪的最差;美学效益以小乔+灌木+地被模式最好,草坪模式最差;经济投入以小乔+灌木+地被最低,草坪模式最高。综合效益以大乔+灌木+地被最好,结果为0.8111,草坪最低,评价结果为0.5035。优化的配置模式为:乔木层的盖度应保持在80%以上,选择生长快、抗性较强、少病虫害的树种。灌木层宜选择常绿且对SO2有一定抗性的种类,为丰富其美学效果,可点缀配置观赏性强的花灌木,灌木层盖度以5060%为宜。(3)厂区游园道路绿带的四种典型配置模式以大乔+灌木+地被模式生态效益最佳,草坪的最差;美学效益以大乔+灌木+地被模式最佳,草坪模式最差;经济投入以草坪模式最低,大乔+灌木+地被投入最高;综合效益以大乔+灌木+地被模式最佳,结果为0.8462,草坪模式最低,结果为0.5655。优化的配置模式是有数量相当的观赏性较强的高大乔木并配以花灌木及原生地被植物。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盖度则控制在3040%为宜。
段瑜[9](2008)在《川渝两地老厂景观评价与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浪潮席卷之下,我国的工业结构也处于快速转型期,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质,我国工业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和工厂都已迅速的走向所谓的“后现代”,中国仍然处在以工业建设为主体的发展新时期,在城市中有许多建国初期以及“三线”建设时期建立的国有大中型老厂仍有相当数量的存在,他们仍然肩负着国家工业命脉的历史重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工厂规模较大,设备较多,搬迁重建费用巨大,城市区域用地难以平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数量的老厂没有面临搬迁重建的问题,何况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并没有严重阻碍城市的发展规划。然而,对于工业景观建设方面来说,我国建国初期建成的一批大中型工业老厂所处的环境恶劣,自然生态系统大都相当薄弱,绿地比例一般较小,对自身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而且大都存在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景观环境杂乱、建筑陈旧、植被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更谈不上人对景观环境舒适度的需求,这些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工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甚至现代化国有大中型工厂的企业文化和形象,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老厂区景观环境的合理评价、改造与更新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的目的是较为全面的理清我国工业老厂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景观变迁及衰退进程,在对较为典型的工业老厂做景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较为适合的方法进行景观评价,并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进一步提出我国工业老厂景观改造的思路和方法论,结合景观生态学、游憩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力图实现工业老厂产业发展和景观环境发展的平衡,实现工业老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本研究从分析我国工业老厂的历史背景入手,对老厂的资源特点。景观变迁等方面加以阐述,重点从工业老厂的景观调查及评价,工厂景观改造的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老厂景观改造的系统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对工业老厂景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进一步结合国内工厂景观规划设计实例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工业老厂景观改造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原则,并且对所提出的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践的研究。
杨娜[10](2008)在《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经济正走向服务经济时代,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现代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无论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现代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现代服务业都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领域。而集群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网络效应,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分布的最佳模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把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作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在推进“四个中心”的进程中,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也已初具雏形。但相对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差距仍很大,现代服务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不相吻合。因此,从地理学的视角系统地研究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上海经济繁荣、提高上海国际竞争力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诠释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概念、特征以及发展意义,在回顾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空间布局、产业特征以及动力机制,并通过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以及TC贸易指数的定量分析来评析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论文选择赤峰路建筑设计服务业集群、陆家嘴金融服务业集群以及外高桥贸易服务业集群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归纳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不同发展模式;并通过对伦敦、东京、印度等国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分析,总结出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发展的规律及经验,以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生态园林型工厂——宝山钢铁集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园林型工厂——宝山钢铁集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下的工厂厂区环境设计研究 ——以东北工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 |
1.3.1 国外的工业建筑设计 |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设计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内容 |
1.4.2 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工业园环境设计的问题与改进 |
2.1 工业园环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1 存在形式主义景观设计 |
2.1.2 现代要素适用仍属匮乏 |
2.1.3 缺乏空间的气质与品位 |
2.1.4 运输功能强宜人功能弱 |
2.1.5 缺乏地域文脉特色 |
2.2 工业园环境设计的改进重点 |
2.2.1 保护生态环境 |
2.2.2 提升工业审美 |
2.2.3 重视游憩空间的打造 |
2.2.4 建立活动场所 |
2.2.5 义利统一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园环境设计中应侧重的视点 |
3.1 国家与社会的视角侧重 |
3.1.1 绿色环保 |
3.1.2 节能高效 |
3.1.3 人文关怀 |
3.2 企业视角侧重 |
3.2.1 经济适用 |
3.2.2 便利经营管理 |
3.2.3 集约效能 |
3.3 员工视角侧重 |
3.3.1 工作效率 |
3.3.2 保健舒适 |
3.3.3 主人翁尊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工业集团工业园设计研究 |
4.1 公司环境设计理念 |
4.2 环境设计在该公司的探索 |
4.2.1 厂前区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的探索 |
4.2.2 生产区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的探索 |
4.2.3 生活区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的探索 |
4.3 动力区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的探索 |
4.4 厂区内其他景观环境设计的探析 |
4.4.1 主入口大门的设计探析 |
4.4.2 道路系统绿化设计的探析 |
4.4.3 厂区主要道路景观设计探析 |
4.5 厂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陕西双环锻造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各类工厂绿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工业厂区绿化设计案例分析 |
1.3.1 国外案例 |
1.3.4 国内案例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机械制造类工厂环境分析 |
2.1 机械制造类工厂园林绿化环境特点 |
2.2 机械制造类工厂对环境显着的影响 |
2.2.1 大气污染 |
2.2.2 噪音污染 |
2.3 机械制造类工厂对绿化环境的要求 |
第三章 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3.1 工厂园林绿地的作用 |
3.1.1 环境效益 |
3.1.2 社会效益 |
3.1.3 经济效益 |
3.2 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特点 |
3.3 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3.1 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
3.3.2 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3.4 机械制造类工厂园林绿地的植物种植设计 |
3.4.1 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
3.4.2 植物种植形式的设计 |
第四章 机械制造类工厂绿化植物选择 |
4.1 机械制造类工厂绿化中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原则 |
4.1.1 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选择的原则 |
4.1.2 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配置的原则 |
4.2 机械制造类工厂绿化植物的选择 |
4.3 其他绿化形式的植物选择 |
4.3.1 垂直绿化 |
4.3.2 花坛布置 |
4.3.3 花镜布置 |
4.3.4 草坪 |
第五章 陕西双环锻造厂植物景观设计实践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社会条件 |
5.1.3 厂区地形地貌条件 |
5.2 基于陕西双环锻造厂的SWOT分析 |
5.3 陕西双环锻造厂的植物绿化现状 |
5.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4.1 存在的问题 |
5.4.2 建议 |
5.4.3 小结 |
5.5 机械制造类工厂不同功能区域的绿化设计 |
5.5.1 厂前区绿化 |
5.5.2 生产区绿化 |
5.5.3 生活区绿化 |
5.5.4 厂区道路绿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本论文的研究创新性 |
6.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山地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与利用研究 ——以涪陵龙桥工业园区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土地评价利用的研究 |
1.2.3 关于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利用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涪陵龙桥工业园区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1.1 政策导向 |
2.1.2 项目类型 |
2.1.3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
2.2 项目概况 |
2.2.1 区位交通 |
2.2.2 主导产业 |
2.3 面临问题 |
3 基于用地优度综合评价的区位选择方法——宏观层面 |
3.1 理论基础 |
3.1.1 传统工业区位论的典型理论 |
3.1.2 对本研究的启示与影响 |
3.2 区位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1 综合分析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
3.2.2 区域差异性原则 |
3.2.3 园区建设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原则 |
3.2.4 可操作性原则 |
3.3 影响因素选取 |
3.3.1 交通条件 |
3.3.2 职工生活便利度 |
3.3.3 基础设施状况 |
3.3.4 环境条件 |
3.3.5 资源供给 |
3.3.6 政府政策 |
3.4 区位评价与选择方法 |
3.5 涪陵工业园区区位选择过程 |
3.5.1 涪陵工业园区区位的影响因素 |
3.5.2 涪陵工业园区的区位综合评价结果 |
3.6 小结 |
4 基于因子叠加及分区评价的用地选择方法——中观层面 |
4.1 理论基础 |
4.1.1 相关理论发展 |
4.1.2 对本研究的启示与影响 |
4.2 用地选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1 政策性原则 |
4.2.2 经济性与生态性结合原则 |
4.2.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
4.2.4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原则 |
4.2.5 特色性与动态性原则 |
4.2.6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
4.3 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 |
4.3.1 政策性因素 |
4.3.2 生态性因素 |
4.3.3 经济性因素 |
4.3.4 社会性因素 |
4.4 单项因子权重、分值与评价方法 |
4.4.1 单项因子权重、分值 |
4.4.2 评价方法 |
4.5 综合评价与分区 |
4.6 龙桥工业园区用地选择过程 |
4.6.1 龙桥工业园区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
4.6.2 龙桥工业园区的用地评价方法与结果 |
4.7 小结 |
5 基于山地特征的用地布局及利用策略——微观层面 |
5.1 理论基础 |
5.1.1 相关理论发展 |
5.1.2 对本研究的启示与影响 |
5.2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特点 |
5.2.1 用地开发成本高 |
5.2.2 园区企业的不确定 |
5.2.3 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5.2.4 园区综合功能的发展趋势 |
5.3 山地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及利用原则 |
5.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
5.3.3 保持规划适应性原则 |
5.3.4 近远期结合、有序发展原则 |
5.3.5 注重景观打造原则 |
5.4 山地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及利用策略 |
5.4.1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布局方法 |
5.4.2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的利用策略 |
5.5 龙桥工业园区用地的利用方法 |
5.5.1 龙桥工业园区的用地特点 |
5.5.2 龙桥工业园区用地的合理布局及利用 |
5.6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选择研究的意义 |
6.2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选择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 |
6.2.1 关于区位选择的理论指导 |
6.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指导 |
6.2.3 关于工业园区用地利用的理论指导 |
6.3 山地工业园区宏观到微观的用地选择方法总结 |
6.3.1 区位的优度综合评价方法 |
6.3.2 用地选择的因子叠加及分区评价方法 |
6.3.3 山地工业园区用地因地制宜的利用方法 |
6.4 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
6.4.1 更加科学的选取用地评价因子 |
6.4.2 完善指标的量化分级标准 |
6.4.3 明确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的具体分期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测算、固碳效益定量化评价及碳库扩容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固碳研究 |
1.2.2 城市植被固碳研究 |
1.2.3 工厂植被固碳研究 |
1.2.4 固碳效益评价——碳交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宝钢厂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取及群落调查 |
2.2.2 生物量测定及模型建立 |
2.2.3 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估算 |
2.2.4 植被固碳潜力预测及碳排放交易额估算 |
第三章 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研究 |
3.1 植被概况 |
3.1.1 主要植被类型及特征 |
3.1.2 植被覆盖面积及比例 |
3.2 优势种生物量及固碳能力的测定 |
3.2.1 优势种生物量及生产力估算模型 |
3.2.2 骨干树种的固碳能力 |
3.3 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格局 |
3.3.1 主要群落类型碳储量及碳密度 |
3.3.2 主要群落类型固碳能力 |
3.3.3 不同区域植被碳密度、碳储量及固碳能力分异格局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主要群落类型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比较 |
3.4.2 不同区域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分异格局成因 |
第四章 宝钢厂区植被碳汇及经济效益研究 |
4.1 厂区植被固碳潜力及固碳总量预测 |
4.2 厂区植被固定的二氧化碳量换算 |
4.3 厂区植被碳储量货币化及经济效益预测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厂区植被固碳潜力探讨 |
4.4.2 厂区植被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厂区植被概况 |
5.1.2 厂区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能力和分异格局 |
5.1.3 厂区植被固碳潜力及经济效益 |
5.2 建议 |
5.2.1 厂区植被碳库扩容对策 |
5.2.2 厂区植被碳库扩容具体途径 |
5.2.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宝钢厂区不同区域主要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宝钢车间防护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环境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点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绿地结构调查与典型结构模式样地选择 |
1.2.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绿地生态环境效益观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及测量方法 |
1.2.3 生态环境效益指标观测 |
1.2.4 各评价因子初始值及评价值 |
1.2.5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1.2.6 综合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降低气温效益评价 |
2.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评价 |
2.3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增加大气湿度效益评价 |
2.4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减噪效益评价 |
2.5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消纳污染物效益评价 |
2.6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生态环境效应初始值和评价值 |
2.7 各评价因子权重向量 |
2.8 不同配置模式综合环境效益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6)生态型厂区绿地景观格局及其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厂区功能分区 |
1.2 数据与方法 |
1.2.1 数据及其处理 |
1.2.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地景观格局总体特征 |
2.2 各功能区绿地景观类型的空间结构 |
3 绿地景观格局优化措施 |
(7)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以葛化工业集团景观环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5 课题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发展与现状 |
2.1 国外现状研究 |
2.1.1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 |
2.1.2 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
2.2 国内现状研究 |
2.2.1 国内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 |
2.2.2 国内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
本章小结:所谓“知己知彼” |
3 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意义及原则 |
3.1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
3.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
4 工业区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 |
4.1 景观环境构成要素(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
4.2 工业园区景观的特殊性 |
4.3 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 |
4.3.1 工业园区的功能划分 |
4.3.2 园区道路流线 |
4.3.3 建筑物、构筑物形象 |
4.3.4 环境色彩 |
4.3.5 厂区环境绿化 |
4.4 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指导方法 |
5 葛化工业集团园区相关分析 |
5.1 葛化工业集团背景分析 |
5.1.1 葛化工业集团发展的历史沿革 |
5.1.2 葛化工业集团发展潜质与发展机遇 |
5.2 葛化工业集团环境现状分析 |
5.2.1 区域地理位置 |
5.2.2 自然条件 |
5.3 葛化工业集团园区景观现状分析 |
5.3.1 功能分析 |
5.3.2 道路景观 |
5.3.3 色彩现状 |
5.3.4 绿化分析 |
6 葛化工业集团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设计探索 |
6.1 设计目标——展现企业精神风貌 |
6.2 设计理念——工业园区同样追求生活环境品质 |
6.2.1 “以职工为核心”,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
6.2.2 尊重自然,结合自然 |
6.2.3 展现历史的连贯性,用特殊特定的建筑体量和材质表现工业文化的历史脉络 |
6.2.4 实行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
6.3 总体设计 |
6.3.1 区域功能——“两大片、三小块” |
6.3.2 道路流线——“两条腿走路” |
6.3.3 园区绿化——“一个包围圈、两道过滤墙、多方位渗透” |
6.3.4 园区景观节点(图6-12) |
6.4 具体设计及表现 |
6.4.1 园区道路 |
6.4.2 葛化工业园区各功能区域色彩设计 |
6.4.3 葛化工业厂区景观环境的绿化 |
6.4.4 葛化工业园区景观标识设计 |
7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业园区环境艺术设计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宝钢厂区道路不同绿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园林绿地综合效益研究进展 |
1.1.1 园林绿地单效益研究进展 |
1.1.2 园林绿地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
1.2 城市道路绿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
1.2.2 城市道路绿化环境效益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绿地结构调查与典型结构模式样地选择 |
2.4 不同配置模式绿地综合效益观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
2.5 评价指标的调查与观测方法 |
2.5.1 生态环境效益指标观测 |
2.5.2 美学效益指标调查与观测 |
2.5.3 建成与养护投入调查 |
2.6 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 |
2.6.1 生态效益评价 |
2.6.2 美学效益评价 |
2.6.3 经济投入和养护评价 |
2.6.4 综合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办公区 |
3.1 办公区道路绿地不同配置模式降低气温效益评价 |
3.1.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气温效益变化 |
3.1.2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气温效益比较 |
3.2 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温效益评价 |
3.2.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地温效益变化 |
3.2.2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温效益比较 |
3.3 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评价 |
3.3.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变化 |
3.3.2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比较 |
3.4 不同模式绿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评价 |
3.4.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变化 |
3.4.2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比较 |
3.5 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减噪效益评价 |
3.6 不同模式绿地消纳污染物效益评价 |
3.7 不同模式生态效益评价 |
3.8 不同模式美学效益评价 |
3.9 建成和养护投入评价 |
第四章 车间防护区 |
4.1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降低气温效益评价 |
4.1.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气温效益变化 |
4.1.2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气温效益比较 |
4.2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温效益评价 |
4.2.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地温效益变化 |
4.2.2 车间防护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温效益比较 |
4.3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评价 |
4.3.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变化 |
4.3.2 车间防护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比较 |
4.4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评价 |
4.4.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变化 |
4.4.2 车间防护不同配置模式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比较 |
4.5 车间防护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减噪效益评价 |
4.6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消纳污染物效益评价 |
4.7 车间防护不同模式绿地生态效益评价 |
4.8 车间防护绿地不同模式美学效益评价 |
4.9 车间防护绿地建成和养护投入评价 |
第五章 厂区游园 |
5.1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降低气温效益评价 |
5.1.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气温效益变化 |
5.1.2 厂区游园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气温效益比较 |
5.2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温效益评价 |
5.2.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降低地温效益变化 |
5.2.2 游园绿地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温效益比较 |
5.3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评价 |
5.3.1 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变化 |
5.3.2 厂区游园不同配置模式样地降低地面热辐射效益比较 |
5.4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评价 |
5.4.1 不同配置结构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变化 |
5.4.2 厂区游园防护不同配置模式样地增加大气湿度效益比较 |
5.5 厂区游园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减噪效益评价 |
5.6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消纳污染物效益评价 |
5.7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绿地生态效益评价 |
5.8 厂区游园不同模式美学效益评价 |
5.9 厂区游园绿地建成与投入评价 |
第六章 综合效益评价与调整优化 |
6.1 各功能区不同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1.1 办公区道路绿地不同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1.2 车间防护道路绿地不同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1.3 厂区游园道路绿地不同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
6.2 不同功能区的最佳模式选择及调整优化 |
6.2.1 办公区道路绿带 |
6.2.2 车间防护道路绿带 |
6.2.3 厂区游园道路绿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宝钢生态园林主要群落类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9)川渝两地老厂景观评价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文明进步对生产环境的需求 |
1.1.2 企业发展对工厂环境优化的需求 |
1.1.3 项目实证研究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工业的历史概况和老厂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历史概况 |
2.2 中国工业老厂的现状 |
2.2.1 我国工业老厂的分布概况 |
2.2.2 工业老厂的特点及资源禀赋 |
2.3 中国工业老厂的景观衰退 |
2.3.1 景观衰退的涵义 |
2.3.2 老厂景观衰退的表现 |
2.3.3 老厂景观衰退的原因 |
第3章 工业老厂的景观调查与评价 |
3.1 工业老厂景观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凋查结果小结 |
3.2 工业老厂的景观评价 |
3.2.1 景观评价方法综述 |
3.2.2 工业老厂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模式—SBE评价法 |
3.2.3 评价方案的局限性 |
第4章 工业老厂景观改造的新思维与新方法 |
4.1 工业老厂的场地基础 |
4.1.1 基地条件"转变"思维 |
4.1.2 对于大尺度工业场地的景观控制 |
4.1.3 视觉尺度与触觉尺度 |
4.2 老厂改造的新视角 |
4.2.1 从工业废弃物到改造项目的保护性设计 |
4.2.2 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
4.2.3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耦合 |
4.2.4 单一学科—多学科参与 |
4.3 现代工厂新景观的美学标准 |
4.3.1 生态科学与生态美学 |
4.3.2 工厂中的后现代艺术 |
4.3.3 工业秩序之美 |
4.4 工业景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
4.4.1 工业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4.4.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第5章 工业老厂景观改造更新 |
5.1 景观改造更新的涵义 |
5.2 更新设计的原则 |
5.2.1 传承历史的设计原则 |
5.2.2 生态的设计原则 |
5.2.3 综合效益的设计原则 |
5.3 工业老厂景观改造思路 |
5.3.1 工业建筑的景观改造 |
5.3.1.1 工业厂房的时代变迁 |
5.3.1.2 工业厂房景观改造措施 |
5.3.2 老厂交通梳理及道路景观改造 |
5.3.3 工厂色觉色彩改造 |
5.3.4 工厂管线的景观化 |
5.3.5 工厂绿化改造 |
5.3.6 园林小品的合理配置 |
第6章 中国二重厂区景观改造设计实证研究 |
6.1 项目背景和现状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厂区自然环境概述 |
6.1.3 厂区人工环境概述 |
6.1.4 景观调查与植物现状分析 |
6.2 总体创意与设计构思 |
6.2.1 总体创意 |
6.2.2 设计构思 |
6.3 规划设计原则与对策 |
6.3.1 规划设计原则 |
6.3.2 规划设计对策 |
6.4 景观规划 |
6.4.1 东大门入口广场 |
6.4.2 二号楼庭院 |
6.4.3 纬一号路 |
6.4.4 经六号路 |
6.4.5 重容北段 |
6.5 方案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10)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
2.1.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
2.1.2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
2.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理论 |
2.2.1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概念 |
2.2.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特征 |
2.2.3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3.1 现代服务业研究 |
2.3.2 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述评 |
第3章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概况 |
3.1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
3.1.1 服务业扩张明显,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 |
3.1.2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 |
3.1.3 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呈健康发展态势 |
3.1.4 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呈集聚发展态势 |
3.1.5 现代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
3.2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演进 |
3.2.1 初步显现阶段 |
3.2.2 加速形成阶段 |
3.2.3 稳固发展阶段 |
3.3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现状特点 |
3.3.1 空间分布 |
3.3.2 产业特点 |
3.3.3 发展条件 |
3.3.4 形成机理 |
3.4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3.4.1 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
3.4.2 基于 TC指数的国际竞争力评析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 |
4.1.1 赤峰路建筑设计服务业集群—原生型集群发展模式 |
4.1.2 陆家嘴金融服务业集群—嵌入式集群发展模式 |
4.1.3 外高桥贸易服务业集群—外生性集群发展模式 |
4.2 国际大都市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案例 |
4.2.1 发展概况 |
4.2.2 基本特征 |
4.2.3 经验借鉴 |
第5章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5.1.1 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内部层次不高 |
5.1.2 集聚区大多处于空间集聚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内部组织网络 |
5.1.3 原生型集群发展缓慢,集聚效应尚未发挥 |
5.1.4 嵌入式和外生性集群对配套要求高,支撑条件仍不完善 |
5.1.5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服务需求 |
5.2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1 更新观念,强化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
5.2.2 空间优化,打造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区 |
5.2.3 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把握集群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擎 |
5.2.4 加强形态和制度建设,构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
5.2.5 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生态园林型工厂——宝山钢铁集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下的工厂厂区环境设计研究 ——以东北工业集团为例[D]. 侯植桐. 长春工业大学, 2017(08)
- [2]机械制造类工厂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陕西双环锻造厂为例[D]. 张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3]山地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与利用研究 ——以涪陵龙桥工业园区规划为例[D]. 孙念念. 重庆大学, 2012(05)
- [4]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测算、固碳效益定量化评价及碳库扩容对策[D]. 任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5]宝钢车间防护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环境效益评价[J]. 方敏彦,章明,张德罡. 草地学报, 2009(03)
- [6]生态型厂区绿地景观格局及其优化配置[J]. 李铖,陶育忠,沈兴华,孟宪磊,陈方敏,李蓉,李俊祥. 生态学杂志, 2009(04)
- [7]工业园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以葛化工业集团景观环境为例[D]. 袁秀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宝钢厂区道路不同绿化模式的分析研究[D]. 章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3)
- [9]川渝两地老厂景观评价与改造研究[D]. 段瑜. 西南大学, 2008(09)
- [10]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研究[D]. 杨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