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岩市农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廖新有[1](2020)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研究 ——以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为此,我国从2013年开始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对其作用、成效、经验、问题等需要认真总结。因此,本文以广东省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案例,对国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模式、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参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为各县(市)举办,与地方产业结合紧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具有天然地理优势。我国从2013年起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截止2019年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由农业农村部评选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十大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质量;广东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探索出以电商、互联网为代表的主要培养模式。英德职校开展了学历型、技能型、现代学徒制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在2015-2019年共招收、培养畜牧兽医、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新型职业农民712人;开办的2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中共招收学员1673人,全部圆满结业。英德职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带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脱贫致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还存在问题主要有:涉农专业招生困难,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高;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师资队伍水平需要提高,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场室紧缺;参培学员遴选相对困难,参培积极性不高;政策支持不够等。提出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农民困难的建议主要有:完善各项培养制度;提高培养单位专业建设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特别是推广现代学徒制模式;加强培养效果的宣传力度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赵桂婧[3](2019)在《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与问题 ——基于政策文本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主要群体,从中央号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天津市稳步推进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过程中,资格认定进展缓慢、培育队伍力量不足、培育关注度不高、职业优势未充分体现等问题凸显。本文从政策文本视角,通过对培育政策文本内容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存问题的政策原因。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优化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介绍了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相关概念,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等有关理论进行了解释。其次,对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培育成效进行总体把握,分析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政策文本角度分析培育现存问题的政策层面原因,先是对培育政策文本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重点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和政策作用对象二维分析框架,统计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国内外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政策启示。最后提出增加持证农民的职业感和归属感、双向结合实现培育主体多元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将扶持政策作为推进培育的关键等优化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王玉东[4](2019)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举措。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于一体的全面振兴。在乡村振兴整个系统中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既是实现乡村其他方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一步。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党中央多年来为解决乡村人才困境,通过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的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众多试点地区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当前培育工作仍处于由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探索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诸多亟待回答的难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也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互关系。再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立足问题找原因,以原因为突破口,借鉴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思考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激活乡村发展内生活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构未来农业主体;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释放乡村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张瀚文[5](2018)在《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是,目前的农村环境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本文以扬州市开发区为调查样本,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多元主体治理理论及其生态文明理论与本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四个主要内容,即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和其他次生的生活污染治理。在对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治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是: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了初步建成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机制和框架、农业面源污染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一批次生垃圾有效得到拆除和处理等效果。但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依然面临困境: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依然存在、农药使用和禽畜排泄问题仍未根治、新的生活污染源逐渐凸显、次生垃圾整治矛盾较大等。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治理理念有待落实、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主体执行动力不足和城镇化负外部性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农村环境治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完善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农村环境治理理念;完善法规制度,确保法律体系和专项经费保障到位;较大综治力度,落实治理机构的监管责任;实施组织管理的体系和过程创新,提高治理主体的执行动力;努力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
周宏斌[6](2016)在《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偏远,职业教育发展受到较大制约。研究其区域性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对于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推进酒泉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迫切而深远的意义。目前,酒泉市已建成以新能源为主的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首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为酒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之而来对新能源及相关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剧增。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酒泉市当地职业教育,要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本文找出了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认识不足、体制不完善和机制不健全等一些共性或个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地方管理不力、投入不到位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设置缺乏统筹规划等机制方面的原因,因此,要促进酒泉市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在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的基础上,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地方行政管理、放宽职业院校管理自主权等途径完善体制,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深度合作、调整专业结构、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稳定招生规模等途径创新机制,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本文在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酒泉市职业教育的现状,运用公共管理理论,采取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酒泉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论述,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供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参考,更好服务于酒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陈怡[7](2015)在《中国农户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阶段最为深刻而影响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农地集约利用方式的转变。但是,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理论侧重于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工业部门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传统部门即农业的影响。本文以二元经济转型为时代背景,以微观农户行为为研究视角,探讨农户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本文以1675个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第一,借鉴“推拉”模型的基础上,拓展为推力、拉力和能力的“三力”模型,并分析了农户劳动力转移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第二,论证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新阶段,并推动农地集约利用进入新阶段。计算了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表明福建省耕地集约利用具有向资本集约型发展的趋势。第三,构建了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兼业农业、土地流转、耕作规模、农机使用、化肥施用、新技术应用等行为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投入、化肥投入、有机肥投入、农机服务投入的影响,得出一些重要结论。第四,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地集约利用提出重要的政策建议。
郑瀚[8](2014)在《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域(行政村)作为我国行政区域的最小单元,是农民世代生活的家园,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和薄弱点。伴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传统村域正发生着全方位深刻的结构性变化。适应村域转型发展的信息服务,对农村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农村信息服务新的内涵,也为村域信息服务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新机遇。当前农村信息服务特别是针对村域的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信息服务难以落到村域这个层面,“进村入户”问题依然是农村信息服务最大的问题,普通农户受益较少。二是村域信息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的内容有限、针对性差,满足不了转型过程村域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引发的多样性需求。三是村域信息服务主要是单向的传递,缺乏双向、网络式的反馈交流,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在村域信息服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对农村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针对村域层面信息服务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尚未见到。面向农户,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发展与村域转型发展过程中农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探寻总结如何解决村域层面信息供给与需求不均衡的规律性问题,前瞻性提出提升村域信息服务水平的信息服务模式设计和对策建议,对于提高村域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村域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1)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如何构建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理论分析框架?(2)在现有的信息服务供给下,农户有什么样的信息需求,他们的信息需求受到哪些因素影响?(3)基于村域转型发展和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结合农户需求,村域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如何设计?本研究从农户的需求入手,通过对福建省27个国家级、省级农村固定观察点4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农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获取信息服务的渠道以及农户对现有信息服务效用的评价。揭示影响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在对村域信息服务供给的现有模式分析和福建典型案例研究基础上,结合对信息服务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以及村域转型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村域信息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村域组织主体作用的多元供给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尝试提出面向农户需求的村域信息服务的理论分析框架。村域信息服务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属于准公共物品。影响信息服务供给的因素有信息的外部性、获取需求的交易成本、供给主体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等。影响农户信息需求的因素则有农户个体特征、收集处理信息的成本、对信息效用的认知、商品的体验性、公共物品需求的显示困境等。通过建立供给需求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村域信息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及其供给的高成本,使得企业提供的信息数量明显少于最优资源配置所需要的信息数量,政府对该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2、对村域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判断。随着村域的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移动互联网络和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信息供给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农户的信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村域信息服务需求将由单一的、一般化的主要是农业方面的需求走向综合性、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多方面需求;供给主体由政府主导,到政府主导与市场供给结合,再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供给;供给方式由单向、从外部到内部、等级式的供给,走向网络节点式、扁平化、双向互动反馈的信息传递;传播手段由传统媒介以及少量使用电脑上互联网转向以互联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通讯为主。3、通过对农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一是农户对农业农村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综合性的特点。农户的信息需求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等相关信息拓展到市场、金融、物流、农村社会管理、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二是在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上,传统媒介仍然占据了主要地位,亲朋好友等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电视依然是农户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但也有更多的农民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络、信息站等信息服务手段来获取信息。三是农户对于村域信息服务的需求较强烈,45.1%的农户认为信息服务很重要,愿意为信息服务付费的比例达到65.5%。但是,普遍认为现有的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够强,与实际的生产生活需要差距较大。现有的村域信息服务手段、内容与农户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4、信息渠道同时连接着信息服务的主体和客体,是传输信息服务内容的途径、载体、媒介、手段与方式。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农户所接受的不同的信息服务供给方式。本文在选择农户的信息服务支付意愿为因变量的同时,重点研究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村域信息服务供给方式)对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从信息站获取信息的农户主要为务农型农户,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农户偏务工型农户,而从传统渠道获取信息的农户则务工务农均较均衡。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会显着增加农户愿意为信息服务付费的概率,从信息站和亲朋好友获取信息可以增加农户愿意付费的概率但不显着。5、通过对现有的村域信息服务模式以及福建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部门依然在村域信息服务中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政府部门的作用逐渐转向纯公共服务类信息服务产品的提供,主要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和制度设计方面的优势,引导村域信息服务更有序发展;二是村域的市场价值被进一步发掘,通过市场手段提供信息服务的模式被更广泛采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模式成为现阶段信息服务的重要模式;三是村域信息服务自组织发展与能力不断增强,以信息站为代表的村域信息服务组织是现有信息服务体系中进村入户的最主要渠道,而以“世纪之村”为代表的村信息组织,甚至还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其他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四是随着虚拟技术在信息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在农村的快速发展普及,更多的农户和小型的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信息供给中,基于移动社交化和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服务在村域服务中已经初露端倪。6、研究尝试提出符合村域发展特点和农户需求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域组织发挥主体作用的多元供给模式”。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制定标准、规则和提供政策的支持,为村域信息服务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适宜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交给市场提供,涉农企业尤其是大型信息服务企业更注重于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服务产业链条的整合;更多个性的信息需求则由专业的信息服务组织供给,发挥村域社会资本与自组织的作用,村域组织将成为提供村域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研究同时尝试设计基于移动互联,发挥村域社会资本作用,虚拟组织线上供给和村域自组织线下供给,线上线下融合,双向互动传递反馈的村域信息服务多元供给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供给作用,实现村域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市场化、信息传播互动化、信息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村域智慧化发展。
龚健敏[9](2014)在《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劳动力和受教育人口大量流失,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面临人才匮乏的局面。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会经营、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和留住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续发展,已成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福建省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部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学历教育培养,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骨干队伍的形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做好其教学管理工作。本文在定义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等含义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福建农林大学承担的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班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当前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学管理规范建设、建立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搭建学习互助交流平台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来完善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许金鸾[10](2014)在《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都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兼业农民、老龄农民的大量存在,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粮食生产必须由农民提供。当前农业问题面临困境,务农劳动力素质低、老龄化,无法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的首次提出,是农民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农民不再是身份农民,开始向职业型农民转变。近几年来,福建省耕地抛荒的趋势愈加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确保农业生产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近年来农村研究的热点——新型职业农民为对象,试图了解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发展形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为加快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本文在界定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等含义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研究福建省九个地市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从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情况、培训情况、培训意愿情况三个方面分析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培训认知因素、培训意愿因素四个方面假设可能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最终确定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家庭是否以务农为主、是否有培训经历、培训项目持续时间、培训地点、一次培训所能承受的培训费用等为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根据模型运行结果,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立法保障进程、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农业经营资格认定制度、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七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二、龙岩市农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岩市农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研究 ——以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技术路线路 |
2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 |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农业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2.3 农业经济管理 |
2.2.4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国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情况 |
3.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政策依据 |
3.2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 |
3.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实践模式 |
3.3.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优势 |
3.3.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状 |
3.3.3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模式 |
3.3.4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模式 |
4 英德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 |
4.1 英德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 |
4.1.1 英德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
4.1.2 英德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4.1.3 英德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典型代表 |
4.2 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概况 |
4.3 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
4.3.1 学历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
4.3.2 技能提升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
4.3.3 现代学徒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
4.4 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成效 |
4.4.1 英德职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得到了发展提升 |
4.4.2 英德职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效果显着 |
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 |
5.1.1 涉农专业扩招困难,毕业生工作稳定性有待提高 |
5.1.2 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 |
5.1.3 师资队伍水平需要提高 |
5.1.4 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场室紧缺 |
5.1.5 参培学员遴选相对困难,参培积极性有待提高 |
5.1.6 政策支持不够 |
5.2 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农民困难的建议 |
5.2.1 完善各项培养制度 |
5.2.2 提高培养单位专业建设水平 |
5.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4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
5.2.5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效果宣传力度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不足 |
7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与问题 ——基于政策文本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政策研究 |
1.3.2 国外农民教育及政策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 |
2.1.3 培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2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政策工具理论 |
第3章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开展及问题 |
3.1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开展 |
3.1.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提出及开展 |
3.1.2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做法 |
3.2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 |
3.2.1 总体培育现状 |
3.2.2 教育培训目标完成情况 |
3.2.3 职业农民认定目标完成情况 |
3.2.4 农民对培训的意见反馈 |
3.3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
3.3.1 资格认定进展缓慢 |
3.3.2 培育队伍力量不足 |
3.3.3 培育关注度不高 |
3.3.4 职业优势未充分体现 |
第4章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文本分析 |
4.1 政策文本的确定 |
4.2 政策文本分类统计分析 |
4.2.1 政策发布时间 |
4.2.2 政策发布主体 |
4.2.3 培育方式 |
4.3 政策工具视角的分析 |
4.3.1 二维分析框架 |
4.3.2 政策文本信息编码 |
4.3.3 信度与效度评估 |
4.3.4 政策工具使用统计分析 |
4.4 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存问题的政策原因 |
4.4.1 政策主体的参与性不足 |
4.4.2 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 |
4.4.3 政策工具之间缺乏综合运用 |
4.4.4 培育方式过度偏重于教育培训 |
第5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启示 |
5.1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启示 |
5.1.1 美国重视资金和制度支持 |
5.1.2 法国强调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5.1.3 德国培训方式多样化 |
5.1.4 英国资格认证制度完备 |
5.2 国内直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启示 |
5.2.1 上海市细化职业农民的认定 |
5.2.2 重庆市扶持职业农民创业 |
第6章 优化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
6.1 增加持证农民的职业感和归属感 |
6.2 双向结合实现培育主体多元化 |
6.2.1 多方位发挥政策发布主体作用 |
6.2.2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 |
6.3 用信息化手段打开培育工作新局面 |
6.4 将扶持政策作为推进培育的关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新型职业农民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变迁 |
一、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
二、从职业农民到新型农民 |
三、从新型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 |
第二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与特征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构成 |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
第三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
一、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兴旺的参与者 |
二、新型职业农民是生态宜居的建设者 |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乡风文明的传播者 |
四、新型职业农民是治理有效的推动者 |
五、新型职业农民是生活富裕的引领者 |
第三章 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及实施 |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解读 |
二、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逐步健全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逐渐完善 |
三、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开始崭露头角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供给趋于失衡 |
二、培育效度有待提升 |
三、管理机制尚不成熟 |
四、成长渠道较为闭塞 |
第二节 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 |
一、从培育对象农民自身而言 |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而言 |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环境而言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
一、农民“弱质化”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
二、主体参与能力有限制约乡村功能拓展 |
三、乡村成长环境欠缺阻碍农民持续增收 |
第五章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基于试点地区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一节 试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益启示 |
一、统筹规划、部门协同是前提 |
二、精准培育、对接需求是关键 |
三、整合资源、多方参与是基础 |
四、规范管理、政策扶持是保障 |
第二节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
一、充分发挥职业化培育中农民的主体性,激活乡村发展内生活力 |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构未来农业主体 |
三、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2 国内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评述 |
1.2.1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路径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诱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4 简要的文献评论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环境 |
2.1.2 农村环境污染 |
2.1.3 农村环境治理 |
2.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内容 |
2.2.1 工业污染治理 |
2.2.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2.2.3 生活污染治理 |
2.2.4 其他次生的生活污染治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多元主体治理理论 |
2.3.3 生态文明理论 |
3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
3.1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
3.1.1 扬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
3.1.2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村环境治理背景 |
3.1.3 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变更 |
3.2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
3.2.1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现状 |
3.2.2 扬州市开发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 |
3.2.3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现状 |
3.2.4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其他次生的生活污染治理现状 |
4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经验借鉴 |
4.1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实困境 |
4.1.1 工业污染治理困境 |
4.1.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 |
4.1.3 生活污染治理困境 |
4.1.4 农村其他次生的生活污染治理困境 |
4.2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困境:原因分析 |
4.2.1 生态治理理念有待落实 |
4.2.2 环保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
4.2.3 治理执行动力有待提升 |
4.2.4 城镇化负外部性影响 |
4.3 国内外农村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 |
4.3.1 国内农村环境治理经验借鉴 |
4.3.2 国外农村环境治理经验借鉴 |
4.3.3 经验总结 |
5 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环保相关制度法规 |
5.1.1 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制度,加强环境监管保护 |
5.1.2 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 |
5.1.3 建立环保专项经费制度,落实资金使用及周转 |
5.2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理念 |
5.2.1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环保意识 |
5.2.2 加强教育力度,提高总体素质 |
5.2.3 加强引导力度,提倡自主参与 |
5.3 落实治理机构的监管责任 |
5.3.1 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
5.3.2 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力量 |
5.4 提高治理主体执行动力和效率 |
5.4.1 实施组织管理体系创新 |
5.4.2 实施组织管理过程创新 |
5.5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 |
5.5.1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农业循环经济 |
5.5.2 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2.1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
2.1.1 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1.2 酒泉市教育基本情况 |
2.1.3 酒泉市职业教育优惠政策 |
2.1.4 酒泉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
2.2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任务 |
2.2.1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
2.2.2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任务 |
2.3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2.3.1 曲折发展阶段(20 世纪50年代-20 世纪70年代) |
2.3.2 改革调整阶段(20 世纪80年代-2000 年) |
2.3.3 发展提高阶段(2000 年以后) |
2.4 酒泉市职业教育办学成果 |
2.4.1 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 |
2.4.2 办学规模平稳发展 |
2.4.3 基础能力不断增强 |
2.4.4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2.4.5 教师队伍得到加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1 社会认识不足 |
3.1.1 社会认识存在偏见 |
3.1.2 政策导向存在偏差 |
3.2 职业教育发展体制不完善 |
3.2.1 专业实训布局结构不尽合理 |
3.2.2 投资体制单一 |
3.2.3 管理体制不畅 |
3.2.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3.3 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不健全 |
3.3.1 师资队伍薄弱 |
3.3.2 办学模式单一 |
3.3.3 教材建设缺乏规范性 |
3.3.4 招生压力大 |
3.3.5 就业质量不高 |
3.4 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3.4.1 地方管理不力 |
3.4.2 投入不到位 |
3.4.3 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
3.4.4 专业设置缺乏统筹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
4.1 营造氛围,更新观念 |
4.1.1 提高认识 |
4.1.2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
4.2 加大创新,完善体制 |
4.2.1 拓宽融资渠道 |
4.2.2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
4.2.3 强化地方行政管理 |
4.2.4 放宽职业院校管理自主权 |
4.3 夯实基础,健全机制 |
4.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3.2 校企深度合作 |
4.3.3 调整专业结构 |
4.3.4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
4.3.5 稳定招生规模 |
4.3.6 加大课程改革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农户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劳动力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思想的演变 |
2.1 相关范畴界定 |
2.2 马克思相关思想研究 |
2.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转移思想 |
2.2.2 马克思关于农地集约利用思想 |
2.3 古典经济学相关思想研究 |
2.3.1 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
2.3.2 古典经济学关于农地集约利用的理论 |
2.3.3 简要评述 |
2.4 新古典经济学相关思想研究 |
2.4.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 |
2.4.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农地集约利用的理论 |
2.4.3 简要评述 |
第3章 农户劳动力转移行为特征分析 |
3.1 区域背景: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 |
3.1.1 福建省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
3.1.2 福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
3.1.3 福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
3.2 论框架:农户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分析 |
3.2.1 研究视角:从“理性小农”到“道义经济” |
3.2.2 转移动因:劳动力转移的“三力”模型 |
3.2.3 个体能力: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
3.3 问卷调查和样本描述 |
3.3.1 问卷调查说明 |
3.3.2 样本统计描述 |
3.4 统计描述:农户劳动力转移行为特征 |
3.4.1 农户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来源 |
3.4.2 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地域选择 |
3.4.3 农户劳动力转移的职业选择 |
3.4.4 农户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 |
3.4.5 农户劳动力转移的时间及单位更换频率 |
3.5 拓展分析:“三力”与劳动力转移关系 |
3.5.1 年龄、“三力”与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
3.5.2 性别、“三力”与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
3.5.3 教育、“三力”与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
第4章 “三力”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分析 |
4.1 “能力”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分析 |
4.1.1 回归模型的选择和变量说明 |
4.1.2 “能力”对劳动力是否转移的影响 |
4.1.3 “能力”对劳动力转移时间的影响 |
4.1.4 “能力”对劳动力转移地点的影响 |
4.2 “推力”和“拉力”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分析 |
4.2.1 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4.2.2 “推力”和“拉力”对劳动力转移水平的影响 |
4.2.3 “推力”和“拉力”对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影响 |
4.2.4 “推力”和“拉力”对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 |
第5章 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 农地集约利用边界和方式 |
5.1.1 农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5.1.2 农地集约利用的边界 |
5.1.3 农业集约利用的方式 |
5.2 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1 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的三个影响 |
5.2.2 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3 刘易斯转折点与农地集约利用新阶段 |
5.3.1 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 |
5.3.2 农地集约利用的新阶段 |
第6章 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的实证分析 |
6.1 背景分析:福建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特点 |
6.1.1 福建耕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
6.1.2 福建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 |
6.1.3 福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
6.1.4 福建耕地利用的资本集约型趋势 |
6.2 统计描述:农户农地集约利用行为特征 |
6.2.1 兼业Ⅰ型和兼业Ⅱ型 |
6.2.2 农户的耕地规模结构 |
6.2.3 农户的劳动投入行为 |
6.2.4 农户的农机使用行为 |
6.2.5 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 |
6.2.6 农户的新技术应用行为 |
6.3 回归分析:农户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集约利用行为影响 |
6.3.1 模型选择 |
6.3.2 变量说明 |
6.3.3 估计结果 |
第7章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 |
7.2 完善农地集约利用政策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8.2.1 主要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内容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村域 |
2.1.3 农村信息化 |
2.1.4 农村信息服务 |
2.1.5 信息服务中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社会资本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农户信息需求研究 |
2.3.2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
2.3.3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
2.3.4 农村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
2.3.5 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研究 |
2.3.6 研究评述 |
3 理论分析框架:公共物品理论视角 |
3.1 公共物品供需相关理论 |
3.1.1 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类别 |
3.1.2 公共物品需求理论 |
3.1.3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3.2 村域信息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3.3 基于农户需求的村域信息服务理论分析框架 |
3.3.1 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3.3.2 村域信息服务供需关系分析 |
3.3.3 村域信息服务供需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3.4 小结及思考 |
4 我国村域信息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 发展历程 |
4.1.1 萌芽阶段 |
4.1.2 起步阶段 |
4.1.3 增长阶段 |
4.1.4 迈向成熟阶段 |
4.2 取得成效 |
4.2.1 支撑村域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4.2.2 以政府为主导的村域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3 向村域延伸的信息服务内容与模式不断拓展 |
4.2.4 信息服务对村域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
4.2.5 信息服务有效增强农户信息意识 |
4.3 存在问题 |
4.3.1 供给层面 |
4.3.2 需求层面 |
4.3.3 机制层面 |
4.4 村域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
4.4.1 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发展趋势 |
4.4.2 信息服务需求变化趋势 |
4.4.3 信息服务供给变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村域信息服务需求识别 |
5.1 调查设计 |
5.1.1 调查对象 |
5.1.2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
5.2 村域信息服务需求: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
5.2.1 农户基本信息 |
5.2.2 农户信息需求 |
5.2.3 农户信息获取渠道 |
5.2.4 农户在获取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村域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村域信息服务供给的现有模式与福建案例 |
7.1 村域信息服务的构成要素 |
7.1.1 村域信息服务供给主体 |
7.1.2 村域信息服务客体 |
7.1.3 村域信息服务内容 |
7.1.4 村域信息服务供给渠道 |
7.2 村域信息服务的现有模式与思考 |
7.2.1 政府主导模式 |
7.2.2 市场主导模式 |
7.2.3 村域组织自助模式 |
7.2.4 对现有供给模式的思考 |
7.3 村域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的福建案例与启示 |
7.3.1 福建村域信息服务发展成效 |
7.3.2 福建三农服务网模式 |
7.3.3 世纪之村模式 |
7.3.4 福建村域信息服务模式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移动互联的村域信息服务多元供给模式 |
8.1 多元供给模式的提出 |
8.2 多元供给模式设计 |
8.2.1 村域信息服务虚拟组织线上供给 |
8.2.2 村域信息服务村自组织线下供给 |
8.2.3 村域信息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供给 |
8.3 多元供给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
8.3.1 加大信息服务投入 |
8.3.2 优化信息资源整合 |
8.3.3 加强信息市场培育 |
8.3.4 完善信息利益分配 |
8.3.5 规范信息工作管理 |
8.3.6 加快信息人才培养 |
8.3.7 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业农民 |
2.1.2 新型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 |
2.1.3 学历教育 |
2.1.4 教学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成人学习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
3.1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基本概况 |
3.2 基于福建农林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的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2.1 个体特征 |
3.2.2.2 教学管理情况 |
3.2.3 访谈结果 |
3.2.4 问题与分析 |
4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管理体系 |
4.2 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
4.2.1 制定具有农民特色的培养方案 |
4.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
4.2.3 采取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 |
4.2.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4.2.5 加强专用教材建设 |
4.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学管理规范建设 |
4.3.1 强化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 |
4.3.2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
4.3.3 建立联合管理机制 |
4.4 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
4.5 完善课后服务机制,搭建学习互助交流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比较 |
2.1.1 职业农民 |
2.1.2 新型农民 |
2.1.3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
2.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定义 |
2.1.5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定义 |
2.1.6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比较 |
2.2 理论基础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3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3.1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分析 |
3.1.1 个体特征 |
3.1.2 家庭特征 |
3.2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分析 |
3.2.1 培训经历情况 |
3.2.2 培训认知情况 |
3.2.3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形式 |
3.3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情况分析 |
3.3.1 培训意愿 |
3.3.2 愿意参加培训时间段及项目持续时间 |
3.3.3 期望的培训地点 |
3.3.4 参加一次培训所能承受的培训费用 |
3.3.5 最喜欢的培训方式 |
3.3.6 期望接受的培训内容 |
3.3.7 期望的培训师类别 |
3.3.8 期望获得的证书或项目 |
3.3.9 是否参加培训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
4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调查区域情况概述 |
4.2 研究假设 |
4.2.1 自身因素 |
4.2.2 家庭因素 |
4.2.3 培训认知因素 |
4.2.4 培训意愿因素 |
4.3 变量设定 |
4.4 培训意愿交叉表分析及结论 |
4.4.1 培训意愿交叉表分析 |
4.4.2 培训意愿交叉分析结论 |
4.4.3 二维交叉分析小结 |
4.5 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
4.5.1 Logistic模型设定 |
4.5.2 Logistic模型变量特征描述 |
4.5.3 Logistic模型运算过程分析 |
4.5.4 结论 |
5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资金投入 |
5.2 完善体制机制改革 |
5.2.1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5.2.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
5.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5.3 加大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力度 |
5.4 加大立法保障进程 |
5.5 强化农业职业教育 |
5.6 建立农业经营资格认定制度 |
5.7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
5.7.1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
5.7.2 创新培训模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历调查问卷 |
附录3: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查问卷——培训单位 |
致谢 |
四、龙岩市农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研究 ——以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廖新有. 广西大学, 2020(07)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与问题 ——基于政策文本视角[D]. 赵桂婧. 天津大学, 2019
- [4]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提升研究[D]. 王玉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 张瀚文. 扬州大学, 2018(05)
- [6]酒泉市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周宏斌. 燕山大学, 2016(08)
- [7]中国农户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 ——以福建省为例[D]. 陈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8)
- [8]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郑瀚.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0)
- [9]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D]. 龚健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许金鸾.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