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和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焦颖[1](2021)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文中认为小儿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喘鸣、咳嗽和呼吸困难,并伴有可逆性、梗阻性的气道高反应性等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该疾病不仅会危害患儿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对其生长发育、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虽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受患儿年龄较小、临床配合度和依从性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影响雾化治疗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基于此,在雾化治疗过程中,临床还需采取全程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干预,才能提高其预后效果。本文主要简述了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雾化治疗作用机制和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相关概念,并介绍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最后,以临床实践案例总结了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韩爱萍[2](2021)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治疗中不同雾化吸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13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空气压缩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种雾化吸入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天数为(5.05±0.92)d,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反复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14±0.83)、(1.92±0.51)、(2.46±0.74)d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0、12.951、9.991、16.496,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8.25±0.44)%,与对照组(94.62±1.22)%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10,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83.58%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P<0.05)。结论小儿哮喘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缓解了患儿反复哮喘等症状,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对于缩短治疗病程,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郭翠翠,李茜梅,王瑞[3](2020)在《全程护理在雾化治疗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雾化治疗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接受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95%(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有效提升接受雾化治疗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哮喘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儿康复进程,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刘伟[4](2020)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细支气管炎多发于小儿群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氧疗、呼吸支持疾病监测及维持充分水化等支持治疗,并结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效果较为满意,雾化药物可直达病灶,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受到医师和患儿家属认可。因此,本文就药物选择、雾化方式及雾化吸入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
徐丽丽,任淑君[5](2020)在《氧驱动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对小儿哮喘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8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驱动雾化吸入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咳嗽消失的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发作停止时间;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血氧饱和度;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氧驱动雾化吸入组疗效、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血氧饱和度、咳嗽消失的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发作停止时间相较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组更好,P <0.05。氧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哮喘者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改善肺功能和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缓解呼吸困难。
王彩燕[6](2020)在《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受雾化治疗哮喘患儿80例的护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患儿纳入对照组(n=35),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层级链式护理患儿纳入观察组(n=4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延长治疗依从性不变,而对照组治疗时间延后治疗依从性差,且两组患儿第2个月时间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第3~6个月时间依从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住院环境、护理方法、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护理态度和责任心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使用层级链式护理法可显着提高治疗效果、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曹兴[7](2020)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呼吸力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尘肺患者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assive whole lung lavage,WLL)中因气道反应性增高出现支气管痉挛等呼吸力学指标异常情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治疗气道慢性炎症疗效显着,本研究是通过改良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装置,在WLL术中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观察其对煤工尘肺患者灌洗侧肺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讨WLL术中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实用性、科学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2013年至2014期间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医院接受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煤工尘肺患者中选择180例研究对象,其中尘肺病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各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术中灌洗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术中灌洗后只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收集研究对象的试验数据,包括:雾化前及雾化后即刻、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气道峰压、呼气阻力、肺顺应性、呼吸功。结果1.两组患者的气道峰压、呼气阻力、呼吸功、肺顺应性指标在组间主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气道峰压、呼气阻力、呼吸功、肺顺应性指标在时间主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气道峰压变化比较:干预组雾化后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气道峰压分别为(38.12±6.82)cmH2O、(35.94±6.30)cmH2O、(34.25±5.97)cmH2O、(33.97±5.80)cmH2O,逐渐降低趋势明显,与对照组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雾化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与其雾化前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呼气阻力变化比较:干预组雾化后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呼气阻力分别为(34.12±6.74)cmH2O/L/S、(32.18±7.56)cmH2O/L/S、(30.56±8.75)cmH2O/L/S、(29.14±7.81)cmH2O/L/S,逐渐降低趋势明显,与对照组30 min、45 min、60 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雾化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与其雾化前呼气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呼吸功变化比较:干预组雾化后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呼吸功分别为(2.61±0.57)J、(2.52±0.43)J、(2.40±0.42)J、(2.36±0.52)J,逐渐降低趋势明显,与对照组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雾化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与其雾化前呼气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变化比较:干预组雾化后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肺顺应性分别为(26.85±6.39)ml/cmH2O、(28.38±7.12)ml/cmH2O、(29.87±7.37)ml/cmH2O、(31.86±7.58)ml/cmH2O,逐渐降低趋势明显,与对照组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雾化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与其雾化前呼气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用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煤工尘肺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气道峰压、呼吸功、呼吸阻力,同时促进肺顺应性恢复,提高WLL的安全性。图6幅;表6个;参65篇。
王芳,石云[8](2020)在《优质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2组患儿均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随访2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P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92.31%vs 69.2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8%vs 80.00%)及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率(93.85%vs 81.5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2.41±0.7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4.25±0.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减少哮喘急性发作。
覃晓英[9](2019)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田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哮喘患者以回顾性分析开展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取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参照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两组均治疗5 d。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参照组的79.49%(P <0.05);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参照组的20.51%(P <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吸量(PEF)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支气管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刘银平,任雅芳[10](2019)在《全程系统化护理在喘息型肺炎患儿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在喘息型肺炎患儿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喘息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则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中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着,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痰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和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危害及雾化治疗作用机制 |
2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简介 |
3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
3.1 雾化吸入前护理 |
3.1.1 心理护理 |
3.1.2 健康教育 |
3.1.3 雾化准备护理 |
3.1.4 体位指导护理 |
3.2 雾化吸入中护理 |
3.3 雾化吸入后护理 |
4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4.1能改善患儿改善肺功能 |
4.2 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
4.3 能缩短患儿预后周期 |
4.4 能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
4.5 能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4.6 能提高患儿治疗治疗依从性 |
5 结语 |
(2)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与住院时间对比 |
2.2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对比 |
2.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
3 讨论 |
(3)全程护理在雾化治疗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
2.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
2.4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雾化药物 |
1.1 糖皮质激素 |
1.2 支气管扩张剂 |
1.3 高渗盐水 |
2 雾化方式选择 |
2.1 空气压缩雾化吸入 |
2.2 超声雾化吸入 |
2.3 氧驱动雾化吸入 |
3 雾化吸入过程中护理措施 |
3.1 雾化吸入护理 |
3.2 心理护理 |
3.3 健康教育 |
4 小结 |
(5)氧驱动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对小儿哮喘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分析 |
2.2 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血氧饱和度分析 |
2.3 两组咳嗽消失的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发作停止时间分析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3 讨论 |
(6)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2.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
1.2.2.2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价标准 |
1.4.1 治疗效果 |
1.4.2 治疗依从性 |
1.4.3 护理满意度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7)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呼吸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3 临床干预方案 |
1.2.4 手术及雾化吸入方法 |
1.2.5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1.4.1 研究设计及基线调查阶段 |
1.4.2 临床试验阶段 |
1.4.3 资料录入、整理和分析阶段 |
1.5 结果 |
1.5.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5.2 指标比较 |
1.6 讨论 |
1.6.1 气管反应性增高及气道炎症以及支气管痉挛影响肺灌洗手术安全和效果 |
1.6.2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变化是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痉挛。 |
1.6.3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推荐措施 |
1.6.4 目前针对WLL术中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以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措施不甚理想 |
1.6.5 临床实践中全麻手术中改良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有一定的初步应用,其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
1.6.6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对尘肺患者WLL术呼吸力学的影响 |
1.6.7 研究过程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
1.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布地奈德治疗肺部疾病的新进展 |
2.1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简介 |
2.2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 |
2.3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2.4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 |
2.5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 |
2.6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尘肺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优质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
1.3.2 肺功能变化情况: |
1.3.3 治疗依从性: |
1.3.4 护理质量评分: |
1.3.5 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
1.4 疗效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
2.3 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比较 |
2.6 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
3 讨论 |
(9)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
2.2 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 |
2.3 对比两组患儿血清生化指标 |
2.4 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
3 讨论 |
(10)全程系统化护理在喘息型肺炎患儿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痰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
3 讨论 |
四、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和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焦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3)
- [2]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J]. 韩爱萍. 系统医学, 2021(09)
- [3]全程护理在雾化治疗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郭翠翠,李茜梅,王瑞. 中国民康医学, 2020(20)
- [4]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研究[J]. 刘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9)
- [5]氧驱动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对小儿哮喘的效果[J]. 徐丽丽,任淑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7)
- [6]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J]. 王彩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6)
- [7]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呼吸力学的影响[D]. 曹兴.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优质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 王芳,石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01)
- [9]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肺功能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J]. 覃晓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20)
- [10]全程系统化护理在喘息型肺炎患儿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刘银平,任雅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