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ptimization of enrichment processes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from water samples(论文文献综述)
曲连艺[1](2019)在《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生态纺织品为研究基质,围绕目前纺织品相关法规中禁限用物质因超标而对人类健康以及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针对当前生态纺织品中致癌致敏染料和酚类化合物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了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的高分辨质谱谱库,以及致癌致敏染料和酚类化合物的快速高通量筛查和确证分析方法。目前,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质谱谱库的采集多使用气相色谱和低分辨质谱,同时,纺织品检测在高分辨质谱检测领域涉及较少,而导致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的高分辨质谱信息不足。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纺织品法规,以染料、酚类化合物、农药、紫外线稳定剂、阻燃剂、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等6大类禁限用化合物为主要对象,建立129种法规禁限用物质的筛查数据库和高分辨质谱谱库。其中,高分辨质谱谱库包含质谱图2622张,一级质谱图131张,二级质谱图2491张,并提供各化合物一级母离子和在HCD碰撞模式下得到的丰富的二级碎片,同时给出二级碎片离子所对应的最优Collision Energy(CE),为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在高分辨质谱检测领域的确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库的支持。本文基于HPLC-Quadrupole-Orbitrap建立了生态纺织品中47种有害化学染料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的方法,纺织品样品在95℃水浴条件下经吡啶:水(1:1,v:v)提取,上清液过微孔滤膜后,直接上机分析。采用C18色谱柱分离,分别在正、负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下进行Full MS/data dependence-MS2数据依赖性扫描分析,采用保留时间、母离子精确质量数、母离子同位素丰度比和子离子精确质量数等四个识别因子对染料化合物进行同时筛查及确证。47种染料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限范围为0.0110 mg/kg,在纯棉和涤纶两种代表性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62%120%,RSD<15%(n=6)。本研究基于HPLC-Q-Orbitrap建立了生态纺织品中27种酚类化合物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的方法,纺织品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加0.1 mL氢氧化钠溶液,40℃氮气吹干,并用甲醇-水(1:1,v/v)复溶过微孔滤膜后,直接上机分析。采用Thermo Accucore aQ色谱柱分离,在负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下进行Full MS/dd-MS2数据依赖性扫描分析,采用保留时间、母离子精确质量数、母离子同位素丰度比和子离子精确质量数等四个识别因子对染料化合物进行同时筛查及确证。27种酚类化合物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限范围为0.0025 mg/kg,在纯棉和涤纶两种代表性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61%117%,RSD<15%(n=6)。本研究的创新点:(1)国内外首次建立了纺织品检测领域中129种禁限用物质高分辨质谱筛查数据库和高分辨质谱谱库,解决了目前纺织品检测在高分辨质谱谱库领域数据缺失的问题,为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高通量筛查和确证提供了数据支持。(2)基于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了纺织品中47种有害化学染料的快速高通量筛查和确证分析方法以及27种酚类化合物的快速高通量筛查和确证方法,并通过裂解推断软件对禁限用物质的碎片离子组成及理论精确质量数进行推导,大大提高了化合物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大幅度提高检测通量,降低检测费用,缩短检测时间。
王佳慧[2](2016)在《纺织品中16种多环芳烃及16种含氯苯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年来纺织品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纺织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纺织品的对外贸易生产及销售。随着纺织品生产加工模式的不断改革,新工艺以及新的添加剂被应用于纺织品的加工制造过程,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和残留,原料、生产及运输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存在许多新的安全隐患。多环芳烃和含氯苯酚类化合物是纺织品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纺织品相关法律法规中有严格含量控制的两类残留污染物。这两类化合物不但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也可经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蓄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导致肿瘤和畸形的发生。为此,国内外对于纺织品中多环芳烃及含氯苯酚的限量有明确的规定,随着对纺织品中残留物质及其毒性的深入研究,标准也不断的更新和修订。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为提高纺织品中多环芳烃和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效率,分别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快捷,灵敏度更高,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为纺织品中多环芳烃及含氯苯酚类物质的日常安全质量控制及纺织品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从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相萃取柱的选择、洗脱液的选择和洗脱液体积选择等方面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纺织品中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应用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技术建立纺织品中含氯苯酚检测方法。并通过精密度和回收实验来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1.多环芳烃前处理方法:提取溶剂为正己烷-丙酮(1:1,体积比),最佳用量30 ml,超声提取30 min,再加入20 ml提取液清洗残渣,待测物的提取率均在80%以上;选用Pro Elut PSX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和富集,20 ml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2:5:3,体积比)作为淋洗剂对萃取柱的残余待测物进行洗脱;采用DB-5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能够有效地分离16种多环芳烃;16种多环芳烃在0.020.5 m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9.8%116.7%,RSD(n=6)在0.2%12.3%范围内,方法检出限在0.0020.02 mg/kg范围内;本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选用甲醇作为提取剂,30 ml甲醇超声提取25 min,再加入20 ml甲醇清洗残渣;采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水-乙腈作为洗脱体系梯度洗脱,16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得到有效分离;在0.021.0 mg/k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81。回收率在73%129%范围内,RSD(n=6)为0.7%9.6%,方法检出限为0.0010.02 mg/kg;本方法缩短了16种含氯苯酚的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纺织品中16种多环芳烃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和16种含氯苯酚的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均具有前处理方法安全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为纺织品中多环芳烃及含氯苯酚类物质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安全监测和监督工作以及保障纺织品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洁霞[3](2015)在《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文中研究说明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且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因此被认为是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之—。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化工行业,如塑料、增塑剂、树脂、颜料、杀虫剂、洗涤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爆炸物和药品制造业。长江是中国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南京化工园区则是江苏省最大的工业园区,且紧临长江。南京工业园区生产的化学品在运输、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挥发、渗漏和污水排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南京化工园区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研究,探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水质参数与废水毒性的相关性,并筛选典型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优化水体、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16种酚类化合物(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酚、4-硝基苯酚、2,4-二硝基酚、2,4-二甲基苯酚、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4-氯-3-甲基酚、对苯二酚、邻氯对苯二酚、双酚A、壬基酚、间甲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分析方法。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1.5%,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0.7%~12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方法检出限也能满足实际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要求。通过对南京化工园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中最主要的2种酚类污染物为4-硝基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去除率分别是69.7%~100%和72.3%~97.9%。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规定的酚类污染物浓度都符合标准控制浓度,说明该处理工艺对酚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滁河流域主要的酚类污染物是2,4-二甲基苯酚、邻氯对苯二酚、2,4-二硝基酚和4-硝基苯酚,浓度变化趋势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整体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南京长江段最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4-氯-3-甲基酚、2-氯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排江口下游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比上游高,且滁河流域紧挨化工园区点的酚类化合物总浓度明显上游点高,表明南京化工园区对周边河流(长江、滁河)的酚类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贡献。南京化工园区及其周边土壤中最主要的酚类污染物为苯酚、2,4-二硝基酚、4-硝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整体污染水平较低,环境风险较小,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按工业废水毒性等级划分为无毒,但混入高浓度含氯废水后,废水毒性显着增强。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样品,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酚类污染物浓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废水中的AOX的大小与废水的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AOX较高时,废水的毒性也较高,且废水的毒性随着TOC、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而降低。最后,根据酚类化合物对不同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环境水体中的实测浓度,筛选出了南京化工园区四种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主要为壬基酚,其次为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氯-3-甲基酚。
杨静[4](2014)在《纳米材料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和光催化降解》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直接测定环境有机污染物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由于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低、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因此发展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诸多分离富集技术中,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因分离能力强、富集倍数高、样品和溶剂消耗少、价格低廉且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有机污染物分析中主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而将不同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用作磁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MSPE)材料还具有比表面积大、磁性强、修饰方便、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和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光催化降解是目前关注度较高的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基于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光催化降解以反应条件温和、无选择性、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特点已得到普遍的认可,过渡金属掺杂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正越来越受到青睐。另外,磁载光催化剂集光催化和磁分离的特点于一身,能够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有望成为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中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催化剂。本论文结合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和光催化降解开展了以下工作:1、用水热法合成了碳包裹的四氧化三铁(Fe3O4/C)磁性纳米材料,结合各种谱学表征,系统研究了Fe3O4/C纳米粒子作为MSPE萃取剂对分析物的作用机理:一是通过比较Fe3O4/C和活性炭对多环芳烃(PAHs)的吸附-解吸现象,探讨两者的差异;二是把Fe3O4/C纳米粒子直接作为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其对典型分析物的保留行为;三是研究Fe3O4/C纳米粒子对具有不同疏水性、氢键作用力和极性的化合物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在Fe3O4/C纳米粒子和分析物之间存在着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或偶极-偶极相互作用。2、建立了Fe3O4/C纳米粒子M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环境样品中的溴代阻燃剂(BFRs)和五氯苯酚(PCP)的方法,优化了吸附剂用量、重复使用次数、溶液pH和富集因子等萃取条件,并探讨了Fe3O4/C的水热法合成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同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和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TG-MS)深入研究了Fe304表面包裹碳的化学组成,进一步证实Fe3O4/C与分析物之间不仅有疏水相互作用还有氢键或偶极-偶极作用。3、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石墨烯包裹的Fe3O4(Fe3O4/G)磁性纳米材料,建立了Fe3O4/G纳米粒子MSPE结合HPLC分析环境样品中BFRs的方法,优化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和重复使用次数等萃取条件。结合对Fe3O4/G的形貌和谱学表征,讨论了Fe3O4/G与BFR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主要存在π-π:堆积作用,还可能有疏水相互作用。4、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合成了钴掺杂的TiO2(TiO2/Co)纳米粒子,并用于氯酚(CP)和溴酚(BP)的降解,得到了10种氯酚和溴酚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通过比较CP和BP的降解动力学发现它们的光催化降解都符合假一级反应方程,且BP比CP更容易降解。进而,基于对降解产物的准确定量,研究了2,4,6-三氯酚(2,4,6-TCP)和2,4,6-三溴酚(2,4,6-TBP)的降解机理,发现两者都经历了脱卤路径,实验中还对Co的掺杂量进行了优化。5、用水热法制备了磁载光催化剂Fe3O4/C/TiO2,对其形貌和物相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对2,4,6-TCP的光降解性能,探讨了其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并用荧光光谱法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结合了光催化与可再生的优点,对2,4,6-TCP有较高的降解效率,降解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OH)生成。
彭熙[5](2014)在《血吸虫病疫区典型杀螺剂的检测方法与植物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室内分析实验对杀螺剂中氯代酚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实验和盆栽实验,研究了杀螺剂对高羊茅、百慕大和三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杀螺剂施用于土壤后,高羊茅、百慕大和三叶草植物体对土壤中杀螺剂的有效成分五氯酚的富集情况,为检测氯代酚类物质提供方法基础,同时为治理受五氯酚污染的土壤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建立了包括一氯苯酚、二氯苯酚、三氯苯酚、四氯苯酚和五氯苯酚在内的19种氯代酚的GC-MS检测方法,确定了BSTFA(含1%TMCS):进样量=1:1(体积比)为常温下的最佳衍生化条件,方法回收率(19种氯酚类)在72.61%-116.37%(50μ g/L)和80.81~108.70(200μ 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78%-19.24%(50μ g/L)和3.88%~18.73%(200μ g/L)之间,替代内标2,4,6-三溴苯酚回收率为106.23%~106.25%,仪器最低检测限5-40ng/L。该方法能够满足同时测定多种氯代酚类组分的要求。2.对常用杀螺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检出13种氯代酚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五氯酚,约占杀螺剂总量的1/5;其次为四氯酚,约占杀螺剂总量的1/10,其他氯代酚含量较低。3.研究不同暴露浓度杀螺剂对高羊茅、百慕大和三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螺剂浓度越高,对三种草类种子萌发的影响越大,在0.1g/m2和0.4g/m2处理组,高羊茅和三叶草4d发芽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降低,当杀螺剂浓度继续升高至1.6和6.4g/m2时,高羊茅和三叶草均受100%抑制。而在0.1g/m2浓度组,百慕大发芽势下降12.50%,在0.4、1.6和6.4g/m2浓度组,百慕大种子4d发芽势均为0;在0.1、0.4和1.6g/m2处理组,百慕大10d发芽率均有显着性降低,当杀螺剂浓度继续升高至6.4g/m2时,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均为0,百慕大的种子萌发受到100%抑制。4.通过施用不同施药量杀螺剂对高羊茅、百慕大和三叶草三种植物进行了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在施药前,五氯酚在植物和土壤中含量未检出,在施药1d后,各施药量处理组五氯酚在百慕大植株、高羊茅种植土和三叶草种植土中浓度达到最大;施药15d后,各施药量处理组五氯酚在三叶草植株、百慕大种植土和空白土壤中浓度达到最大;施药30d后,各施药量处理组五氯酚在高羊茅植株中浓度达到最大。五氯酚在三叶草植株各施药量处理组随时间变化不大。就富集系数而言,高羊茅富集系数在30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百慕大在15d达到最小,而后升高;三叶草在15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高羊茅和三叶草能在20g/m2的施药量下存活,而百慕大则全部死亡。
刘鼎[6](2014)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生物阴极的构建及其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难降解有机废水B/C(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低、生物毒性强,传统生化法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ES)中的生物阴极处理该类有机废水,以解决传统生化处理工艺的不足。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以活性蓝13(RB13)和五氯苯酚(PCP)为典型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电化学活性细菌(EAB)筛选与驯化方法,分别获得了高效降解RB13和PCP的EAB。利用该两种EAB启动BES,生物阴极挂膜时间大大缩短。在此基础上,考查了生物阴极对RB13和PCP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RB13经8h处理后,脱色率达到80.24±5.51%;PCP经100h处理后,去除率达到89.66±3.66%。重点研究了生物阴极上EAB生物膜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机制。结果发现生物阴极中电极到EAB存在直接电子传递途径。循环伏安法测试发现生物阴极表面生物膜在+0.2V左右有氧化还原峰,对应于细菌细胞膜上的C型细胞色素蛋白,为直接电子传递途径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EAB生物膜菌落组成进行了分析,454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 (45.51%)、Bacteroidetes (33.95%)、Firmicutes (15.92%)为脱氯生物阴极上三类优势菌种。对EAB生物膜在电极表面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论文建立了一套基于微电极的EAB生物膜厚度原位连续测试的方法。以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为模型微生物,通过铂探针微电极对S.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厚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利用该方法对S.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子进行考查,发现较负的电极电势以及较高浓度的乳酸钠、核黄素可加速S. oneidensis MR-1生物膜的生长。无氧条件下,S.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厚度增长的限值大约为100μm到110μm。利用Capdeville生物膜增长动力学模型对观察到的生物膜生长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拟合结果显示当乳酸钠浓度为20mM,电极电势为+100mV时,Soneidensis MR-1生物膜厚度的比增长速率为0.27h-1。构建了基于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栈,为生物阴极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设计指导。当外接电阻1000Ω时,含50mg/L RB13的模拟废水经反应器处理8h后,RB13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5.4±2.4%和33.44-3.4%。本论文以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开发为目标,系统整合了BES和生物阴极,阐明了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机制,揭示了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和调控手段,拓宽了BE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
盖鹏博[7](2013)在《基于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被发现以来,新型碳纳米材料就成了一个研究热点。这些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或者通过改性已有的碳材料,使其具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或者开发新的制备方法,近年来报道了多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并且被应用于各种领域。本文探索了新型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氧化剥离碳纳米管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纳米带(GNRs),基于GNRs良好的导电性、电催化性能和分散性等优点,和β-环糊精(CD)的主客体识别能力,制备了GNRs-CD/GC电极并用于电化学检测五氯苯酚(PCP)。由于GNRs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氧化五氯苯酚能力和β-环糊精对五氯苯酚的富集作用,GNRs-CD/GC电极具有较低的检测限,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自来水样中检测五氯苯酚。(2)通过直接碳化ZIF-8纳米多面体(ZIF-8NPs)的方法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N-PCNPs),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N-PCNPs拥有均一的形貌、高比表面积(2221m2/g)、很窄的孔径分布(集中在3.7nm)、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用于电化学同时检测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检测线性范围。(3)基于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N-PCNPs)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酸化碳纳米管(AO-CNT)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了N-PCNPs/AO-CNT复合物,考察了其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性能及在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N-PCNPs/AO-CNT对过氧化氢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能力;N-PCNPs/AO-CNT/GC电极采用安培法检测葡萄糖,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
姚敏[8](2012)在《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吸附去除染化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存在于染化废水中,如不得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并控制染化废水中POPs污染至关重要。本论文采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HPLC及GC/MS等技术,建立了染化废水中POPs的分离、分析方法;以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替代聚铝絮凝工艺,探讨了一体化工艺的可行性及其对染化废水中典型POPs的去除机制;最后考察了吸附饱和后膨润土热再生的可行性。论文取得了以下有价值的研究结果:(1)建立了染化废水中POPs的分离、分析方法,探明了废水中的POPs主要有类POPs染料、五氯苯酚、PAHs及PCBs等4大类,其浓度水平分别为50-95mg/L、15-50μg/L、800-1200ng/L和7-20ng/L。POPs染料以分散染料为主(>85%),低分子量PAHs和PCB-11是主要的PAHs和PCBs物种,并且多以吸附态存在。(2)将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应用于大规模的染化废水处理工程,与常规絮凝工艺,染化废水中典型POPs去除率显着提高,其中类POPs染料去除率为93.6%、五氯苯酚为98.7%,PAHs为90.4%,PCBs为61.4%;同时出水的生物可生化性(B/C)从0.24提高到0.48,为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稳定运行和废水达标排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3)探明了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对染化废水中典型POPs的去除机制。膨润土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吸附阳离子,同时自组装成有机膨润土,再以化学吸附作用去除阴离子型POPs,以分配作用去除非离子型POPs;表面活性剂与POPs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膨润土对其的吸附;自组装有机膨润土可以高效吸附非极性POPs。(4)考察了吸附饱和后膨润土的热再生。最佳再生条件是450℃加热1.5h,多次再生后样品对苯胺吸附量是原土的6倍,为解决膨润土二次污染提供参考。
朱红[9](2012)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的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Chlorophenols, CPs)是在杀虫剂、防腐剂和除草剂中普遍使用的化工原料,毒性大,难生物降解,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效应,是各国环保部门优先控制的污染物。目前,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GC)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由于样品基质复杂,测定前常需预分离富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及液相微萃取法等,但这些方法均需使用有机溶剂,易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建立简单、安全、高效、无毒的样品分离、富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建立了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气浮溶剂浮选体系,分离/富集了环境中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讨论了离子液体[Emim]DMP与不同盐的分相能力,测定了[Emim]DMP与盐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图数据。文中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氯酚还未见研究报道,是一种分相时间短、粘度低、安全无毒的“绿色”提取体系。并且首次提出离子液体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超痕量CPs残留分离/富集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富集倍数高,无乳化现象,选择性好,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主要结论如下:(1)实验考察了[Emim]DMP/盐双水相的形成机理及分相能力,得出不同盐的分相能力顺序为K3PO4> K2HPO4> K2CO3。(2)测定了[Emim]DMP+盐(K3PO4、K2HPO4和K2CO3)+H2O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双结点数据,并绘出相图,得出二相面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大,系线斜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利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痕量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得出最优化条件:当NaH2PO4的浓度为0.5g/mL,水相pH值为4,萃取时间为4min,离子液体加入量为2mL时,2,4-二氯酚,2,6-二氯酚,对氯苯酚的萃取效率最高,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湖水、工业废水中氯酚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2%,加标回收率为90.2%~107%。(4)利用离子液体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痕量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得出最优化条件:当水样溶液的适宜酸度为pH10.70,通入速率为35mL·min-1氮气浮选40min时,2,4-二氯酚,2,6-二氯酚,对氯苯酚的浮选效率最高,采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做回收试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5%~4.3%,回收率为90%~102%。
吴正勇[10](2012)在《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酚类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取湖南省典型血吸虫病疫区为研究对象,以三峡库区为对照研究区,针对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的81个表层水样和三峡库区的47个表层水样中的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建立和优化了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并对酚类化合物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确立了五氟苄基溴(PFBBr)衍生化,GC/MS联用测定水样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两研究区共128个表层水样依次进行SPE萃取,五氟苄基溴衍生化,GC/MS定性定量分析,并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酚类化合物迁移降解规律和环境化学、水文、地质、气候等学科知识,全面探讨污染物在研究区表层水中的分布特征和潜在风险,以期为该地区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五氟苄基溴衍生化、GC/MS联用测定表层水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确定了水浴温度为30℃,水浴时间25min,碳酸钾添加量0.2g时为最佳衍生化条件,本方法检出限(≤218.18pg·L-1)满足了低于1gg·L-1浓度级超痕量分析的要求。通过对7个高浓度和7个低浓度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重复性试验,得到低浓度时回收率为72%-123.7%,相对标准偏差为8.0%-27.6%。高浓度时回收率为72.3%-119%,相对标准偏差为7%-12.8%。此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五氟苄基溴衍生化,GC/MS联用同时测定水样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简便易行、试剂材料易获得、试验条件易控制,且回收率和试验重复性可接受,满足了同时检出环境水样中存在多种酚类组分的要求。(2)首次研究了我国最典型湖沼型疫区(洞庭湖区)及三峡库区的酚类化合物污染,并对表层水样中同时存在的多种酚类组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洞庭湖典型血吸虫病疫区中的沱江、藕池河下游、松澧洪道这3条河流平水期水样中酚类含量最高,总浓度为:1362.64-2436.53ng·L-1,同一河流不同水期表层水样中的∑酚类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T检验),同一水期不同河流之间∑酚类浓度差别不大(P>0.05,T检验),处于同一污染水平。苯酚、2.6-二氯酚、2-硝基酚、五氯酚在三个不同水期中被检出浓度均较高,浓度分别为ND-1783.89ng·L-1、0.01-362.72ng·L-1、0.02-11908.22ng·L-1、ND-6057.37ng·L-1,分别占总酚类的13.8%、1%、54.7%、26.9%,是该研究区在三个不同水期检出的主要酚类化合物。三峡库区干流和支流表层水样中酚类总浓度的几何均值分别为52.47和87.99ng·L-1。干流和支流中非氯酚类总浓度的几何均值均大于氯酚类,库区表层水以非氯代酚组分为主。苯酚、邻甲酚和2-硝基酚是库区干流水样中主要的酚类,分别占干流∑酚类的79.1%、3.7%和3.6%。苯酚、邻甲酚、2,6-二氯酚和2-硝基酚是库区支流水样中的优势污染物,分别占支流∑酚类的77.5%、5.4%、3.8%和2.2%。(3)分析了洞庭湖研究区酚类污染潜在风险。洞庭湖研究区表层水样中检出的苯酚、2.6-二氯酚、2-硝基酚、五氯酚浓度低于《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GB3838-2002和GB5749-2006中的标准限值,对当地水环境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较小。研究结果中三个不同水期PCP(五氯酚)的检出浓度与文献报导的国内其他血吸虫病疫区水样中的浓度相比,显示该研究区水样中PCP的浓度处于各疫区的中等污染水平,五氯酚及其降解产物的污染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潜在风险。三峡库区表层水中检出的苯酚和2-硝基酚的检出浓度与《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中的标准限值相比较,远低于可能导致生物毒性危害的标准限值,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中苯酚含量相比也处于较低污染水平,三峡库区表层水样中苯酚与2-硝基酚污染给研究区水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较小。
二、Optimization of enrichment processes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from water sampl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timization of enrichment processes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from water samples(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生态纺织品概述 |
1.2 纺织品禁用法规介绍 |
1.2.1 欧盟REACH法规 |
1.2.2 欧盟生态标签(EU Ecolabel) |
1.2.3 OEKO-TEX STANDARD 100 |
1.2.4 RSL:AAFA的RSL和AFIRM的RSL |
1.2.5 ZDHC MRSL零排放计划《生产限用物质清单》 |
1.2.6 《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T/CNTAC 8-2018 |
1.2.7 《消费品化学危害限制要求》(征求意见稿) |
1.3 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介绍 |
第二章 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筛查数据库及高分辨质谱谱库 |
2.1 引言 |
2.2 建库的标准操作程序 |
2.2.1 建库准备 |
2.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4 建库仪器条件 |
2.2.5 Orbitrap高分辨质谱谱库的建立 |
2.3 筛查数据库及筛查方法的建立 |
2.3.1 筛查方法的建立 |
2.3.2 筛查数据处理及结果 |
2.4 高分辨质谱谱库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纺织品中47种有害化学染料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研究 |
3.1 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染料的基本信息 |
3.1.1 染料的分类介绍 |
3.1.2 染料的用途 |
3.1.3 染料的毒性和危害 |
3.2 生态纺织品中染料法规限制情况 |
3.2.1 致癌致敏染料的基本信息 |
3.2.2 致癌致敏染料法规限制、禁限量及检测方法推荐 |
3.2.3 法规中染料的化合物信息的解读和讨论 |
3.2.4 ISO16373 中化合物信息出现的问题分析 |
3.3 生态纺织品中染料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 |
3.3.1 样品前处理 |
3.3.2 分析测定方法 |
3.4 生态纺织品中染料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 |
3.4.1 实验部分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纺织品中27种禁限用酚类化合物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研究 |
4.1 生态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
4.2 生态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法规限制情况 |
4.2.1 禁用酚类化合物基本信息 |
4.2.2 各法规限量值及检测方法推荐 |
4.2.3 法规中酚类化合物的化合物信息的解读和讨论 |
4.3 生态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分析测试方法 |
4.4 生态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3 方法学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纺织品中16种多环芳烃及16种含氯苯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概述 |
1.1.2 来源及分布 |
1.1.3 毒性与限量 |
1.1.4 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5 仪器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概述 |
1.2.2 来源及分布 |
1.2.3 毒性与限量 |
1.2.4 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5 仪器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纺织品中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的制备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的确定 |
2.2.4 提取条件的选择 |
2.2.5 固相萃取条件的选择 |
2.2.6 线性和方法检出限的确定 |
2.2.7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
2.2.8 待测样品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提取条件 |
2.3.2 固相萃取条件 |
2.3.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
2.3.4 线性及检出限 |
2.3.5 方法精密度 |
2.3.6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纺织品中含氯苯酚检测方法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的确定 |
3.2.4 提取条件的选择 |
3.2.5 线性和方法检出限的确定 |
3.2.6 方法精密度测定 |
3.2.7 待检样品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提取条件 |
3.3.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
3.3.3 线性及检出限 |
3.3.4 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检测结果 |
3.3.5 样品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南京化工园区背景 |
1.1.1 园区概况 |
1.1.2 园区酚类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 |
1.2 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背景 |
1.2.1 酚类化合物的简介 |
1.2.1.1 酚类化合物的种类 |
1.2.1.2 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2.1.3 酚类化合物的毒性 |
1.2.1.4 酚类化合物的相关规定 |
1.2.1.5 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现状 |
1.2.2 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
1.2.2.1 水体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2 土壤、底泥中的前处理技术 |
1.2.2.3 酚类化合物的衍生化方法 |
1.2.2.4 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1.3 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研究背景 |
1.3.1 水质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
1.3.2 废水的毒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
1.4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背景 |
1.4.1 环境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
1.4.2 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酚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水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固相萃取(SPE) |
2.1.2.2 衍生化 |
2.1.3 实验方法评价 |
2.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1.3.3 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1.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2 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加速溶剂萃取(ASE) |
2.2.2.2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 |
2.2.2.3 衍生化 |
2.2.3 实验方法评价 |
2.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2 定性、定量参数的确定 |
2.2.3.3 检测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3.4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3 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 |
2.4 结论 |
第三章 南京化工园区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域 |
3.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3.3 污水处理厂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排放特征 |
3.4 滁河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5 长江水体中酚类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6 南京化工园区3家企业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调查 |
3.7 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
3.8 结论 |
第四章 南京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生物 |
4.1.2 试验耗材 |
4.2 试验条件 |
4.2.1 试验用水 |
4.2.2 试验溶液 |
4.2.3 暴露条件 |
4.3 水样的采集、保存及处理 |
4.4 试验方法 |
4.4.1 试验鱼的驯养 |
4.4.2 预试验 |
4.4.3 正式试验 |
4.4.4 数据处理与评价 |
4.5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毒性数据分析 |
4.5.1 废水的理化指标 |
4.5.2 废水中溶解氧对斑马鱼的影响 |
4.5.3 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4.5.4 废水毒性及与水质的相关性研究 |
4.5.4.1 废水的毒性分级评价 |
4.5.4.2 废水毒性与AOX相关性分析 |
4.5.4.3 废水毒性与TOC相关性分析 |
4.5.4.4 废水毒性与COD相关性分析 |
4.5.4.5 废水毒性与其它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
4.5.4.6 废水毒性与酚类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南京化工园区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1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
5.1.1 毒性单位的确定 |
5.1.2 筛选方法的确定 |
5.2 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 |
5.2.1 基于ECOTOX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1.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1.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 基于EPA EPI预测数据的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筛选 |
5.2.2.1 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 |
5.2.2.2 滁河流域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2.2.3 南京长江段优先控制酚污染物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纳米材料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和光催化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简介 |
1.1.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1.3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2 有机污染物简介 |
1.3 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
1.4 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
1.4.1 液液萃取及液相微萃取 |
1.4.2 索氏提取 |
1.4.3 加速溶剂萃取 |
1.4.4 微波辅助萃取 |
1.4.5 超声波辅助萃取 |
1.4.6 超临界萃取 |
1.4.7 固相萃取及固相微萃取 |
1.4.8 分散固相萃取及QuEChERS方法 |
1.5 磁固相萃取 |
1.5.1 磁性材料的制备 |
1.5.1.1 共沉淀法 |
1.5.1.2 溶剂(水)热法 |
1.5.1.3 高温法 |
1.5.1.4 溶胶-凝胶法 |
1.5.2 磁性材料表面修饰 |
1.5.2.1 碳材料 |
1.5.2.2 氧化物 |
1.5.2.3 有机小分子 |
1.5.2.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
1.5.2.5 离子液体 |
1.5.2.6 有机高分子和生物高分子 |
1.5.3 磁性固相萃取材料在有机污染物分离富集方面的应用 |
1.5.3.1 酚类化合物 |
1.5.3.2 PAHs |
1.5.3.3 农药 |
1.5.3.4 药物 |
1.5.3.5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
1.5.3.6 邻苯二甲酸酯 |
1.5.3.7 多氯联苯 |
1.6 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1.7 有机污染物的TiO_2光催化降解 |
1.7.1 TiO_2光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
1.7.2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1.7.2.1 气相法 |
1.7.2.2 液相法 |
1.7.3 光催化剂TiO_2的改性 |
1.7.3.1 贵金属沉积 |
1.7.3.2 掺杂 |
1.7.3.3 表面光敏化 |
1.7.3.4 复合半导体 |
1.7.4 磁载TiO_2光催化剂 |
1.7.4.1 磁载体 |
1.7.4.2 磁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性能 |
1.7.4.3 磁载纳米TiO_2光催化剂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8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碳包裹Fe_3O_4纳米粒子对多环芳烃的磁固相萃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 |
2.2.3 Fe_3O_4/C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4 磁固相萃取实验 |
2.2.5 HPLC条件 |
2.2.6 活性炭对多环芳烃的富集 |
2.2.7 自制Fe_3O_4/C色谱柱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1.1 TEM |
2.3.1.2 EDX |
2.3.1.3 VSM |
2.3.1.4 FT-IR |
2.3.1.5 XRD |
2.3.2 磁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2.3.2.1 材料的用量 |
2.3.2.2 pH的影响 |
2.3.2.3 洗脱溶剂选择 |
2.3.2.4 吸附-洗脱时间 |
2.3.2.5 重复使用性 |
2.3.3 环境水样的分析 |
2.3.4 Fe_3O_4/C对分析物吸附-解吸机理研究 |
2.3.4.1 Fe_3O_4/C和活性炭的不同吸附机理 |
2.3.4.2 Fe_3O_4/C作为固定相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 |
2.3.4.3 Fe_3O_4/C和分析物相互作用机理的验证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碳包裹Fe_3O_4纳米粒子对溴代阻燃剂和五氯苯酚的磁固相萃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 |
3.2.3 Fe_3O_4/C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4 磁固相萃取实验 |
3.2.5 HPLC 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3.3.1.1 TEM |
3.3.1.2 VSM |
3.3.1.3 XRD |
3.3.1.4 FT-IR |
3.3.1.5 XPS |
3.3.1.6 TGA |
3.3.2 Fe_3O_4/C合成条件优化 |
3.3.3 磁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3.3.3.1 材料的用量 |
3.3.3.2 pH的影响 |
3.3.3.3 重复使用性 |
3.3.3.4 富集能力 |
3.3.4 不同类型分析物的磁固相萃取效果 |
3.3.5 环境水样的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石墨烯包裹Fe_3O_4纳米粒子对澳代阻燃剂的磁固相萃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 |
4.2.3 Fe_3O_4/G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4 磁固相萃取实验 |
4.2.5 HPLC 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1.1 TEM |
4.3.1.2 AFM |
4.3.1.3 XRD |
4.3.1.4 VSM |
4.3.1.5 Raman |
4.3.1.6 FT-IR |
4.3.1.7 XPS |
4.3.2 磁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4.3.2.1 材料的用量 |
4.3.2.2 pH的影响 |
4.3.2.3 重复使用性 |
4.3.3 环境水样的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钴掺杂纳米TiO_2对氯酚和溴酚的光催化脱卤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 |
5.2.3 催化剂的制备 |
5.2.4 氯酚和溴酚的光催化降解 |
5.2.5 TiO_2/Co催化剂中钴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iO_2和TiO_2/Co光催化剂的表征 |
5.3.1.1 XRD |
5.3.1.2 UV-vis |
5.3.1.3 TBM |
5.3.1.4 EDX |
5.3.1.5 FT-IR |
5.3.1.6 XPS |
5.3.2 氯酚和溴酚的光催化降解 |
5.3.2.1 降解产物的分析 |
5.3.2.2 氯酚和溴酚光降解动力学的比较 |
5.3.2.3 2,4,6-TCP和2,4,6-TBP的光降解路径 |
5.3.2.4 钴掺杂量对氯酚和溴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磁载光催化剂Fe_3O_4/TiO_2的制备及对三氯苯酚的降解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材料的制备 |
6.2.2.1 Fe_3O_4的制备 |
6.2.2.2 Fe_3O_4/C的制备 |
6.2.2.3 Fe_3O_4/C/TiO_2的制备 |
6.2.3 光催化降解反应实验 |
6.2.4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EM和EDX |
6.3.2 XRD |
6.3.3 VSM |
6.3.4 FT-IR |
6.3.5 光催化性能 |
6.3.6 反应机理研究 |
6.3.7 重复使用性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血吸虫病疫区典型杀螺剂的检测方法与植物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杀螺剂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杀螺剂植物修复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杀螺剂的研究进展 |
2.1.1 五氯酚及其钠盐的理化性质 |
2.1.2 五氯酚及其钠盐的毒性 |
2.1.3 五氯酚及其钠盐的环境行为 |
2.1.4 五氯酚及其钠盐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 植物修复相关研究 |
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氯代酚类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检测条件(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1.4 仪器方法 |
1.5 样品预处理 |
1.6 衍生化方法 |
1.7 氯代酚校正曲线的制作 |
1.8 加标回收率实验和仪器检测限(LODs)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相色谱-质谱的条件优化 |
2.2 洗脱条件的选择 |
2.3 离子分析及色谱图 |
2.4 校正曲线线性关系、检测限、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 |
3 小结 |
第三章 杀螺剂成分分析及种子萌发实验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杀螺剂中酚类含量测定 |
1.2.2 种子萌发实验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结果分析 |
2.1.1 杀螺剂中酚类含量 |
2.1.2 杀螺剂对三叶草、高羊茅、百慕大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讨论 |
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物对杀螺剂中五氯酚的富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GC-MS检测条件 |
1.4 实验方法 |
1.4.1 盆栽试验设计 |
1.4.2 样品提取与衍生化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高羊茅对杀螺剂中五氯酚修复的情况分析 |
2.1.1 高羊茅对杀螺剂中五氯酚的富集情况分析 |
2.1.2 种植高羊茅的土壤中五氯酚残留量分析 |
2.1.3 讨论 |
2.2 百慕大对杀螺剂中五氯酚修复的情况分析 |
2.2.1 百慕大对杀螺剂中五氯酚的富集情况分析 |
2.2.2 种植百慕大的土壤中五氯酚残留量分析 |
2.2.3 讨论 |
2.3 三叶草对杀螺剂中五氯酚修复的情况分析 |
2.3.1 三叶草对杀螺剂中五氯酚修复的情况分析 |
2.3.2 种植三叶草的土壤中五氯酚残留量分析 |
2.3.3 讨论 |
2.4 未种植植物的土壤中五氯酚残留量分析 |
2.5 五氯酚在植物体内富集和土壤中残留的差异性分析 |
2.6 三种植物对PCP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动态 |
2.6.1 高羊茅对PCP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动态 |
2.6.2 百慕大对PCP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动态 |
2.6.3 三叶草对PCP的生物富集因子变化动态 |
2.7 五氯酚在不同植物体内的BCF显着性差异分析 |
2.8 讨论 |
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1 总结 |
1.1 氯代酚类检测方法 |
1.2 杀螺剂成分分析及种子萌发实验 |
1.3 不同植物对杀螺剂中五氯酚的富集研究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生物阴极的构建及其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
1.2.1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3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应用 |
1.3 生物阴极 |
1.3.1 生物阴极概述 |
1.3.2 生物阴极中的电子传递途径 |
1.3.3 电化学活性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 |
1.4 生物阴极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
1.4.1 生物阴极处理无机污染物 |
1.4.2 生物阴极降解有机污染物 |
1.5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电化学活性细菌的筛选与驯化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及营养液组成 |
2.1.2 实验材料 |
2.1.3 亲氢气自养菌的筛选方法 |
2.1.4 电化学活性细菌的驯化方法 |
2.1.5 分析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亲氢气自养菌的筛选 |
2.2.2 电化学活性细菌的驯化 |
2.3 本章小结 |
3 生物阴极的构建与优化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及营养液组成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反应器结构 |
3.1.4 生物阴极构建方法 |
3.1.5 生物阴极优化实验 |
3.1.6 分析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生物阴极的构建 |
3.2.2 生物阴极对活性蓝13的去除 |
3.2.3 生物阴极对五氯苯酚的去除 |
3.3 本章小结 |
4 生物阴极电子传递机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及营养液组成 |
4.1.2 反应器结构及实验材料 |
4.1.3 生物阴极构建方法 |
4.1.4 电子传递机制的考查 |
4.1.5 分析测试方法 |
4.1.6 生物阴极菌落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电化学活性细菌对阴极电子转移的催化作用 |
4.2.2 电化学活性细菌对五氯苯酚电化学降解的催化作用 |
4.2.3 电化学活性细菌分泌物对阴极电子传递的影响 |
4.2.4 生物阴极菌落组成及其电子传递机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化学活性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与动力学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营养液组成 |
5.1.2 接种细菌及实验材料 |
5.1.3 反应器及测试装置 |
5.1.4 电化学活性细菌生物膜厚度原位测试方法 |
5.1.5 生物膜测试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5.1.6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 |
5.1.7 分析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电解液的渐近曲线 |
5.2.2 核黄素的电化学表征及扩散层的确定 |
5.2.3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验证生物膜厚度测试结果 |
5.2.4 氧气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5.2.5 电极电势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5.2.6 乳酸钠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5.2.7 核黄素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5.2.8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长动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物阴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栈在活性蓝13降解中的应用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试剂及营养液组成 |
6.1.2 实验材料 |
6.1.3 反应器结构 |
6.1.4 反应器启动方法 |
6.1.5 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栈降解活性蓝13实验设计 |
6.1.6 分析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栈的启动 |
6.2.2 微生物燃料电池堆栈运行条件优化 |
6.2.3 不同反应器对活性蓝13去除效果的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新型碳纳米材料 |
1.1.1 碳纳米管 |
1.1.2 石墨烯 |
1.1.3 介孔碳 |
1.2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1.2.1 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 |
1.2.2 电导/阻抗型电化学传感器 |
1.2.3 伏安/安培型电化学传感器 |
1.3 新型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
1.3.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
1.3.3 基于其他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
1.4 本课题选择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基于环糊精修饰石墨烯带的五氯苯酚电化学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NRs-CD 材料的制备 |
2.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NRs 的表征 |
2.3.2 对五氯苯酚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
2.3.3 电极修饰量对 PCP 检测的影响 |
2.3.4 溶液 pH 值的影响 |
2.3.5 富集时间对 PCP 检测的影响 |
2.3.6 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 PCP |
2.3.7 抗干扰能力的测试 |
2.3.8 GNRs-CD/GC 电极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测试 |
2.3.9 GNRs-CD/GC 电极在自来水样中检测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的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电化学同时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所需溶液 |
3.2.4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3.2.5 工作电极的制备 |
3.2.6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电化学性质 |
3.3.3 电催化氧化 AA、DA 和 UA |
3.3.4 同时检测 AA、DA 和 UA |
3.3.5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酸化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所需溶液 |
4.2.4 材料的制备 |
4.2.5 工作电极的制备 |
4.2.6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N-PCNPs/AO-CNTs 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4.3.3 电位对 GOD/N-PCNPs/AO-CNTs 修饰电极的影响 |
4.3.4 基于 GOD/N-PCNPs/AO-CNTs 电极的葡萄糖安培法分析 |
4.3.5 GOD/N-PCNPs/AO-CNTs/GC 电极的抗干扰能力、重现性和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吸附去除染化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 |
1.3 染化废水特点及其中POPs治理技术 |
1.3.1 染化废水特点 |
1.3.2 废水中POPs治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有机膨润土及其在POPs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膨润土 |
1.4.2 有机膨润土 |
1.4.3 有机膨润土在POPs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5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染化废水中的典型POPs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染化废水来源及样品采集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3 样品预处理及POPs定量分析 |
2.1.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染化废水中的典型POPs及其浓度水平 |
2.2.2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典型POPs及其浓度分布 |
2.2.3 污水处理系统中典型POPs的相分布规律 |
2.2.4 污水处理厂中的典型POPs的去除及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处理染化废水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样品采集及废水水质 |
3.1.3 吸附实验 |
3.1.4 样品预处理及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参数优化 |
3.2.2 一体化工艺对染化废水中典型POPs的去除 |
3.2.3 一体化工艺与常规物化工艺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阴离子型POPs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吸附实验 |
4.1.3 分析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膨润土及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活性蓝13去除效率影响 |
4.2.2 溶液初始pH对活性蓝13去除效率的影响 |
4.2.3 吸附等温线 |
4.2.4 活性蓝13的动力学去除机制 |
4.2.5 与传统工艺有机膨润土的结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非离子型POPs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吸附实验 |
5.1.3 分析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工艺膨润土用量对非离子型POPs去除效率的影响 |
5.2.2 溶液初始pH对非离子型POPs去除效率的影响 |
5.2.3 吸附等温线 |
5.2.4 吸附动力学 |
5.3 本章小结 |
6 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对复杂废水中典型POPs的去除性能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6.1.2 吸附实验 |
6.1.3 分析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单溶质体系吸附 |
6.2.2 多元溶质体系吸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体化工艺处理染化废水后有机膨润土污泥的热再生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1.2 一体化工艺制备饱和吸附POPs的有机膨润土 |
7.1.3 饱和吸附膨润土的热再生实验 |
7.1.4 分析测试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工艺条件对饱和吸附膨润土再生效果的影响 |
7.2.2 热再生对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 |
7.2.3 膨润土吸附剂的多次再生-吸附实验 |
7.2.4 热再生产物(尾气)分析 |
7.2.5 再生膨润土的XRD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的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
1.1.1 离子液体简介 |
1.1.2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
1.2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双水相萃取简介 |
1.2.2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简介 |
1.3.2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
1.4 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分离分析研究进展 |
1.4.1 氯酚的来源、理化性质及危害 |
1.4.2 氯酚的分离/富集方法 |
1.4.3 氯酚的测定方法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Emim]DMP/盐双水相的形成机理和分相能力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 |
2.1.2 仪器及实验过程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双结点数据和相关性 |
2.2.2 温度对双结点曲线的影响 |
2.2.3 盐对双结点曲线的影响 |
2.2.4 LLE 数据和温度对系线的影响 |
2.2.5 LLE 数据的相关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mim]BF_4-NaH_2PO_4双水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aH2PO4浓度的影响 |
3.2.2 pH 值的影响 |
3.2.3 萃取时间的影响 |
3.2.4 离子液体加入量的影响 |
3.2.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2.6 色谱分析 |
3.2.7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3.2.8 样品测定 |
3.3 萃取机理红外光谱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离子液体[Bmim]BF_4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2,4-二氯酚,2,6-二氯酚,对氯苯酚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色谱条件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水样的预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盐对体系成相的影响 |
4.2.2 浮选剂粘度和密度对浮选效率的影响 |
4.2.3 溶液酸度的影响 |
4.2.4 气体流速的影响 |
4.2.5 浮选时间的影响 |
4.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2.7 浮选效果 |
4.2.8 方法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
4.2.9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
4.2.10 样品测定 |
4.3 浮选机理红外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酚类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氯代酚的理化性质 |
1.2 氯代酚的来源及危害 |
1.2.1 环境中氯代酚主要来源 |
1.2.2 氯代酚的危害 |
1.3 氯代酚污染现状研究 |
1.3.1 国内氯代酚污染现状研究 |
1.3.2 国外氯代酚污染现状研究 |
1.4 氯代酚迁移转化研究 |
1.4.1 氯代酚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 |
1.4.2 氯代酚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
1.4.3 生物降解机理 |
1.4.4 微生物降解在有机污染治理中的运用 |
1.5 氯代酚痕量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 |
1.6 氯代酚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
1.6.1 健康风险评价的定义及分析方法 |
1.6.2 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
1.7 氯代酚环境污染研究展望 |
1.8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意义 |
1.8.1 课题来源 |
1.8.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洞庭湖典型血吸虫病疫区概况 |
2.1.2 对照研究区(三峡库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材料 |
2.2.2 加标水样制备与处理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3 衍生化方法 |
2.3.4 GC/MS检测方法 |
2.3.5 质量保证与控制 |
2.4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3 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3.1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
3.3 五氟苄基溴衍生化条件选择 |
3.4 GC/MS测定方法的建立 |
3.5 小结 |
4 洞庭湖研究区不同水期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4.1 洞庭湖研究区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
4.2 洞庭湖研究区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评价 |
4.3 小结 |
5 对照区酚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
5.1 三峡库区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
5.2 三峡库区表层水体酚类组分污染现状评价 |
5.3 三峡库区与洞庭湖研究区酚类污染水平对比 |
5.4 小结 |
6 健康风险分析 |
7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Optimization of enrichment processes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from water samples(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纺织品中禁限用物质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研究[D]. 曲连艺. 青岛大学, 2019(02)
- [2]纺织品中16种多环芳烃及16种含氯苯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D]. 王佳慧. 吉林大学, 2016(09)
- [3]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环境中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甄别[D]. 陈洁霞. 南京大学, 2015(05)
- [4]纳米材料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磁固相萃取和光催化降解[D]. 杨静. 南京大学, 2014(03)
- [5]血吸虫病疫区典型杀螺剂的检测方法与植物修复研究[D]. 彭熙.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6]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生物阴极的构建及其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 刘鼎. 浙江大学, 2014(12)
- [7]基于新型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 盖鹏博. 湖南大学, 2013(05)
- [8]膨润土/表面活性剂一体化工艺吸附去除染化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 姚敏. 浙江大学, 2012(06)
- [9]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中的氯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D]. 朱红. 吉林师范大学, 2012(03)
- [10]洞庭湖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酚类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D]. 吴正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