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贷款收回率的几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娅飞[1](2019)在《基于“双控”的山东省煤炭企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资源禀赋特征和产业政策的影响,山东省煤炭工业在山东省区域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目前各大煤炭企业纷纷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资源属地所有性问题,山东省在省外开办企业受到许多限制。因此,山东省煤炭企业必须在“双控”的背景下寻找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即在“控产能、控生态”的背景下,为山东省煤炭企业的发展找出一条新的出路,从而实现山东省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山东省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 SWOT分析;其次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适合山东省煤炭企业的3种发展模式,即建设智慧型矿山,发展现代煤化工、发展煤炭工程技术一体化模式、由开采型向技术装备研发型转变,建设新技术试验场模式;再次结合煤炭企业和一般企业的特点找出了影响煤炭企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识别出了人力资源、企业目标、企业成本、科技成果产出和企业能力5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山东省煤炭企业发展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并以枣庄矿业集团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颜媛媛[2](2019)在《农业银行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经济新常态,从趋势来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的发展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息息相关,因此,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也迎来了宝贵机遇和大好契机。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金融环境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受外部环境影响,信贷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盈利增速持续下滑,经营压力日趋增大。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市场化和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提速、外部监管与内部审计的日趋严格,也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商业银行相比,在资产规模、客户资源、结算网络、社会信誉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国有商业银行在政策指导下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受到了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限制,同时还背负了一定的历史包袱,存在不良贷款数量多等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有大型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经营管理水平滞后、金融创新手段单一,资本规模和经营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在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压力叠加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对公信贷业务持续发展的压力尤为突出。论文研究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问题,具体来说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及发展现状,从营销渠道、营销方式、营销架构等多个方面总结出适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特点的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论文的大致思路是以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为目标,结合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相关理论,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农业银行A分行为例,根据其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现状及发展状况,总结出其对公信贷业务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总结出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的具体策略。该选题思路与论文角度有一定的新意,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对国有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黄佩红[3](2019)在《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机理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但是,农地细碎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需通过流转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要实现农地有效、顺畅流转的前提是明晰产权,降低交易成本。2013年,中国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简称“确权”)。然而,确权后农户并不一定进行农地流转。那么,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效果如何?其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的哪些行为?确权影响农地流转的作用机制怎样?本文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以及农地流转市场具有情感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特征,根据集成行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农地确权→心理认知+交易成本→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心理认知机制主要借鉴集成行为理论中关于关键事件通过行为态度、社会规范、认知控制三个机制影响主体行为的分析框架。然后,利用广东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农地转出和转入两个角度,对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一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农地流转态度、社会规范、认知控制和交易成本的测量项目计算公共因子值;二是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效果;三是运用中介检验模型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为充分发挥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构建有序、高效的农地流转市场,提出合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流转收益、生存保障与家庭发展是构成农户农地流转态度的主要因素;从流转社会规范看,受村里人、村集体影响的权重比较大,农户农地流转存在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和村集体导向现象;决策自由度、流转机会是构成农户农地流转认知控制的重要因素;流转时间、流转难易程度是构成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第二,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从农地转出角度分析,确权对农户农地是否转出、转出面积、转出租金率、转出合约形式、转出期限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但确权对农户农地转出对象的选择没有显着影响,主要是因为农村是“熟人社会”以及与亲朋近邻交易的成本较低。从农地转入角度分析,确权对转入面积、转入对象、转入租金率、转入合约形式、转入期限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但确权对农地是否转入没有显着影响,主要是因为确权后,不具有农地生产比较优势或农业生产风险规避的农户,一般仍然不会转入农地,同时农地转入呈现农户集中化、户均面积扩大的特点。第三,确权通过心理认知和交易成本机制对农户农地流转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确权通过流转态度、流转社会规范、流转控制认知三个心理认知机制对农地是否流转和流转规模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通过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是否转出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但未对农地是否转入产生显着影响,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经营收益率低、农地转入集中化等。在四个中间机制中,流转态度的中介效应最大,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最小。可见,确权主要通过影响流转态度对农户农地流转产生正向作用。第四,确权通过心理认知机制和交易成本机制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心理认知和交易成本具有交互效应。确权后,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提高农户农地转出态度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规范的影响力、加强农户农地转出的认知控制,从而促进农户农地转出。第五,确权使农户农地流转态度更加积极,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很大,这种中介效应甚至大于综合效应;确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地流转社会氛围,农户存在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有利于政府、村集体因势利导,促进农户比较优势与农地优化配置,对农地流转起到积极影响;确权有效提高农户农地流转的机会和能力,从而提高流转认知控制水平,对农地流转产生正向作用;确权明晰产权,使流转供求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减少流转时间、降低流转难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地流转。
陆宏广[4](2017)在《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不再仅仅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物资产而存在,更多地表现出了虚拟资产的特性,这就使得房地产成为经济中重要的投资产品。此外,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改善就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标准以及推动社会宏观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货币资本在向高资本回报率行业的流动更加快捷有效。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扩大了社会上的投机心理需求,投资者过度的投机行为很容易造成整个房地产经济系统泡沫的形成。尽管现阶段社会各界尚还没有达成房地产泡沫会带来金融风险的共识,但是对于潜在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议题一直都是被各界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它与金融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房地产的供需都依赖于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并且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过度单一地依赖于银行信贷的突出特点,其他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十分小;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对于金融业而言意味着能够获取较高的信贷资本回报率,因而也就更加热衷于将大量的存于银行的社会闲置资金以信贷的方式发放给房地产行业,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程度非常之高。而金融业在房地产业信贷发放过度集中必会直接不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国家整体的金融体系受到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影响程度必然也会不断积累提升,直至将银行或金融系统暴露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和泡沫崩裂的风险当中。因此,系统地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成因与金融风险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寻求和探索防范和适当化解由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措施,以维护并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推动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深入剖析房地产价格的各个影响因素及泡沫的形成机制,以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国际比较,在对房地产泡沫以及相关的金融风险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作出重点分析之后,本文尝试着设计在房地产泡沫背景下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并于文章最后结合其他国家因房地产泡沫所产生的金融危机的一系列经验启示,提出我国当前如何更好地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以便能够在泡沫出现前和出现的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加以适当的控制,从而缓解或消除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负面影响。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框架、内容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对房地产泡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分析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并从宏观经济、银行信贷、投资者行为、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四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地成因分析研究。第三章是有关房地产泡沫的实证部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情况和2014年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业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测度分析。第四章为金融风险现状分析,对金融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概述,通过对比境外房地产融资体系,分析我国存在的金融问题,找出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不足。第五章是基于泡沫背景下,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金融风险预警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概述,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第六章是结合境外案例,对泡沫背景下,房地产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建议进行总结,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相关内容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通过对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泡沫产生的原因,证实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诱因,市场经济制度是房地产泡沫的孕育基础,各种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二,影响房地产业泡沫程度的因素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的资金信贷、投资、交易和价格四个方面。其中,投资和价格两方面的因素对泡沫程度的影响较大。通过从这四个方面构造泡沫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泡沫程度及2014年度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整体泡沫水平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后五年的泡沫程度远高于前五年,泡沫程度在2013年达到最高。在2014年,除少数几个城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房地产市场上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第三,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收入比、商品房均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房地产企业速动比率和房地产贷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七个指标,构建了房地产金融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近五年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指数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五年中我国金融风险指数均在70以上,房地产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普遍不高。但在五年的数据中,2013年的金融风险指数最小,表明房地产业在该年面临较大的风险。2014年的金融风险指数同样偏低,仅高于2013年,说明该年度也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第四,在分析房地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房地产业价格泡沫及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比较分析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防范金融危机的成功案例,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防止过度的金融自由化;②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政策;③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扭转民众不合理预期;④适当简政放权,完善土地税制;⑤有效管理并解决严重地过剩需求;⑥加强房地产贷款质量的管理,重视房地产贷款风险;⑦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水平;⑧完善个人征信体制,防范信用风险。
黄泽海[5](2016)在《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有效解决建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贷款是金融机构创造收入的最大来源,但是一旦逾期形成不良贷款,也是制约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拦路虎"。那么要如何才能降低不良贷款呢?文章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做了详细的分析。
李佼姣[6](2016)在《L-M两地区煤制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剧烈变化,国内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内低碳减排政策的规定,使得我国从传统油气战略开始向新型能源发展的转变,以页岩气、煤制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根据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目前发布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50亿立方米,而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仅能达到1438亿立方米左右,远不能满足国内发展的需求,其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的匮乏远远不能保障天然气运输量。同时,在“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我国天然气行业部署明确提出,必须持续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全国性互联网管道格局。因此,完善我国天然气管道网络,保证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能源战略当下最为迫切的事情。本文以国内外可行性研究现状与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L与M两地区能源的市场换环境情况,首先分析了L-M两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旨在推动两地区的能源、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两地资源最优配置。其次在该项目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运营环境,管道建设技术性、财务指标的可行性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综合的研究;项目的风险评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本次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并进行了模糊层次分析;同时对项目可行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为煤制天然气管道的项目是可行性的,风险程度一般。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的可能性提出综合性的论证。
韩卫兵[7](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文中认为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演变的历程,新型城镇化的新型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产业有支撑、就业有保障;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就地”城镇化,除了一部分农民进入大中城市落户外,相当一部分农民就地进入小城镇落户,实现“农民家门口”的城镇化。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和重要力量,而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小城镇居民的金融行为既有别于大中城市居民,也有别于纯农村居民,研究农村小城镇居民的金融行为正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为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论文将新型城镇化依照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进行解构,分别形成四个微观特征变量:其一,新型城镇化经济维度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性质)。其二,新型城镇化社会维度之农村集中居住。其三,新型城镇化社会维度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其四,新型城镇化文化维度之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是借用美国学者关于消费金融行为的相关定义提出的一个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消费金融行为概念,2011年美国学者Dew &Xiao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费金融行为量表,该量表将消费金融行为分解为现金管理行为、储蓄与投资行为、信贷行为和保险行为,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模型推演得到居民消费金融行为发生的频率,从而反映出某种金融行为的活跃程度。J.J.Xiao使用这一量表测定美国居民消费金融行为,研究结果比较成功地发现美国居民存在因金融工具过度使用而导致过度消费,并据此提出防止居民由于年轻时过度消费造成年老时无力养老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借鉴并修改Dew & Xiao (2011 )提出的消费金融行为量表,作为特定测量工具对中国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展开研究。本研究考虑到中0两国情境的差异,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相概念、内涵及量表进行“本土化”修正:一是美国居民的金融行为基本上是基于消费者的角色定位,而中国农村居民包括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将消费金融行为概念修正为金融行为,将Dew & Xiao (2011)的消费金融行为量表,在加入生产者行为测量后修正为金融行为量表。二是Dew & Xiao ( 2011)提出的消费金融行为,把保险行为作为消费者的内生行为来进行研究,因为美国居民的保险主要是商业保险,无论从理财角度还是从财富管理角度都把保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管理;而中国农村居民的保险主要是社会保障,且这种社会保障基本上是政府行为,而非自发行为,农村居民的商业保险量很少、不普及,因此,本研究把中国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内涵定义为现金管理行为、储蓄行为、借贷行为和投资行为,取消Dew & Xiao (2011)消费金融行为量表中的保险行为的测量。社会保障作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维度的微观特征变量,研究其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目前,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成果不多,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来看,囿于我国的金融制度背景,现有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研究分散于各个领域。如单独研究农村居民储蓄行为、或借贷行为、或投资行为等;且在研究中,往往重在行为结果的刻画,如研究借贷行为时用贷款数量这一结果来代替,并基于这一结果对行为进行直接推测。本研究重在行为本身的刻画,并且对农村居民现金管理行为、储蓄行为、借贷行为和投资行为进行综合性研究,尝试给出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全貌。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代表性地级市下属城镇。为保证样本推定的一致性,论文随机选取城镇并且按农户随机抽取其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研获得相关数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描述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文共分十章,为揭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变化程度和变化机理,论文先对居民收入、集中居住、社会保障以及金融知识普及提高等四个微观特征变量作用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单因素条件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运用跨层次模型,全面综合考虑了宏观因素新型城镇化,通过四个微观特征变量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综合影响。具体如下:研究内容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基于Dew & Xiao (2011)研究开发的消费金融量表,考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特有情境,开发出包括4个维度、18个题项本土化的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工具。研究内容二:新型城镇化经济维度---农村居民收入数量和结构(性质)对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三:新型城镇化社会维度…农村集中居住以及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四:新型城镇化文化维度…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对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五:新型城镇化宏观层面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综合影响。纵观全文,实证结果表明四个微观特征变量对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新型城镇化作为宏观层次因素具有强化四个微观变量对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正向影响的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存在显着改变。其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现金管理行为明显正向改变,储蓄行为适度正向改变,借贷行为明显正向改变,投资行为很少发生改变。具体政策建议:一是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这是优化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宏观背景;二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优化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首要前提;三是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是优化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基本环境;四是加强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知识,这是优化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的内在动力。
李政洋[8](2016)在《基于DEA模型的城商行经营效率研究 ——以山东省城商行为例》文中认为城商行自成立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已为城市的经济繁荣贡献了巨大能量。近几年来,城商行重新对自己的职能进行了定位,不再仅仅定位于为当地经济服务,一些运营较好的城商行再重组后走向了跨区域发展的道路。不过,在城商行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城商行必须不断提高经营效率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山东省城商行经营效率问题己经成为影响山东省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商行经营效率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增强城商行综合实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数据获取因素,本文选定了山东省13家城商行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首先,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效率的含义,并进一步对银行效率的分类、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测定效率的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选取了非参数分析法中的数据包络法(DEA)对山东省城商行经营效率进行测定。其次,对山东省城商行的经营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DEA模型,选定所有者权益、存款总额、总资产为投入指标,净利润和贷款总额为产出指标。随后运用DEA模型,测出山东省13家城商行2011年到2014年间的经营效率,并对测得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银行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经营管理、中间业务收入、资源配置、股权结构、人力资源水平这8个指标作为山东省城商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择测得的2011-2014年山东城商行技术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将8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逐步回归法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经营管理、资源配置以及人力资源水平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与山东省城商行的技术效率显着相关。最后,针对回归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水平、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等角度,给出了改进山东省城商行经营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林军[9](2015)在《基于保险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矿产资源型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多,在面对风险时,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型企业基本上是采用的“自我承担”和“依靠政府补助”的风险处理方式,一旦风险发生时,对企业造成压力,也给社会造成了负担。保险是作为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矿产资源型企业对于应用保险进行风险转移的方式不清楚也不明白。所以“基于保险对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这个课题的综合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价值。本人在广泛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大多数只是针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的特定风险或局部风险应用保险的研究,并未对矿产资源型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整体风险应用保险进行过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同时保险行业也缺乏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的综合研究,更缺乏能将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相结合的专业研究人才。所以本人认为先前对于“基于保险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研究”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足,所以本人对此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本文从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入手,阐明了保险、矿产资源型企业及风险转移的概念、特征、种类等基本理论。运用智暴法、德尔菲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和现场调查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调研和访谈,对于企业整体风险进行了专项识别与分类,总结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市场风险、勘查风险、开采风险、经营风险、资源枯竭风险等六大方面的I级风险和四十七个II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模式。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运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总结出企业的风险等级模式,并且运用风险加权评估法再次对结果进行科学论证,总结构建出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等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风险控制优先序列表。然后对矿产资源型企业各个风险逐项以传统精算条件标准和现代保险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保分析,并提出了风险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矿产资源型企业可保风险模式和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策略模式。在可保风险模式的基础上,对于矿产资源型企业可保风险逐项进行分析并得出对应风险的保险险种,由此构建矿产资源型企业综合保险模式。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矿产资源型企业应用保险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用事实来说明矿产资源型企业应用保险进行风险转移这种方式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国内关于矿产资源型企业应用保险进行风险转移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本文通过该研究为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转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后续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和意见。
王寅[10](2014)在《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业已经成为了发展的核心,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金融体系的动荡也会给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甚至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的冲击。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基础,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充分证明,银行危机先于金融危机产生,并且银行业的危机程度决定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维护银行稳健性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之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正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已全面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外资银行实力雄厚,服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较高,给我国本土银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式放缓,同时政府不断深化对银行业的改革,银行数量不断上升,本土竞争日趋激烈,给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内部压力。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金融稳定的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对银行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类型银行的稳健性、不同类型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差异以及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IMF(2006)颁布的《金融稳健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央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银行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银行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合成了我国银行稳健性指数BSI,以综合评价我国银行的稳健性水平。通过对我国三类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的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稳健性明显上升,并且均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然而,这种冲击对三类银行的影响略有不同,城市商业银行受到影响的时期相对滞后于其他两类银行。此外,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更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构建PVAR模型对宏观经济运行与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冲击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信贷增长率在短期内有利于银行稳健性,并且对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小;股票市场指数的增长对银行稳健性有正向影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影响更持久;经济τ增长在短期内对银行稳健性有正向影响,在长期对其影响为负;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对信贷规模几乎没有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对信贷规模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的提高却不利于信贷规模增长。同时,方差分解结果显示:股票市场指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小于其他两类银行,而信贷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对三类银行稳健性的贡献很小;从三类银行稳健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其他两类银行大;城市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增长的影响明显超过其他两类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不如其他两类银行。第三,本文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三类银行稳健性与汇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大型商业银行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两类银行,随着其自身稳健性的提高,影响程度逐渐变小;利率对三类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均为正,且对具有中等稳健性的城市商业银行作用更明显,随着银行稳健水平的提高,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此外,利率对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小于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通过信贷增长率对三类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可以看到信贷增长与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影响并不显着。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在其稳健性较差的情况下,信贷增长率不利于银行稳健性,在其稳健性较好的情况下,信贷增长率反而有助于提高稳健程度。第四,本文还通过建立CoVaR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度量了我国三类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在极端分位数条件下(τ=0.05)的风险溢出效应。通过研究金融风险的各种状态变量对银行机构极端风险的影响,得出股票市场收益率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会增加银行的极端风险,并且股票市场波动率对城市商业银行极端风险的影响最大;流动性价差会减小银行的极端风险,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效果更明显;期限利差也可以减小银行的极端风险,但对大多数商业银行影响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单个银行在0.05分位点下的VaRit、CoVaRit以及C oVaRsystem|it值,发现CoVaR可以更好地度量银行的风险及其对系统的溢出效应,大型商业银行的C oVaR值明显大于另外两类商业银行。通过对C oVaRsystem|it进行排序,发现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高的四个商业银行始终是大型商业银行,其他类型银行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的排序没有明显规律,但可以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大于其他两类银行。
二、影响贷款收回率的几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贷款收回率的几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控”的山东省煤炭企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
2.2 企业战略理论及其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双控”的山东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煤炭资源概况 |
3.2 山东煤炭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企业发展模式的提出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 |
4.1 发展模式制定的基本目标和目的 |
4.2 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4.3 基于“双控”的山东省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的提出 |
4.4 企业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的识别 |
4.5 DEMATEL方法及影响因影分析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发展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特点与方法 |
5.2 基于AHP-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 案例分析—以枣庄矿业集团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农业银行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 |
2.1.1 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概念 |
2.1.2 对公信贷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
2.1.3 对公业务的主要特点 |
2.2 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产品概况 |
2.2.1 对公信贷业务产品特征 |
2.2.2 对公信贷业务产品层次 |
2.3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 |
2.3.1 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
2.3.2 市场营销环境 |
2.3.3 市场细分 |
2.3.4 目标市场定位及策略 |
2.4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主要策略 |
2.4.1 产品营销策略 |
2.4.2 营销定价策略 |
2.4.3 营销渠道策略 |
2.4.4 营销促销策略 |
第三章 农业银行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
3.1 农业银行A分行机构概述 |
3.2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
3.2.1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变化情况 |
3.2.2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细分市场现状 |
3.2.3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特征 |
3.3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的SWOT分析 |
3.3.1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外部营销环境 |
3.3.2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外部机会 |
3.3.3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外部威胁 |
3.3.4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内部营销环境 |
3.3.5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内部优势 |
3.3.6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内部劣势 |
3.3.7 总结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银行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现状 |
4.1 A分行市场营销环境 |
4.2 A分行目标市场定位及策略 |
4.2.1 目标市场细分及定位 |
4.2.2 目标市场策略 |
4.3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流程 |
4.3.1 对公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流程 |
4.3.2 项目贷款营销流程——以PPP项目为例 |
4.4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
4.4.1 产品营销策略 |
4.4.2 营销定价策略 |
4.4.3 营销渠道策略 |
4.4.4 营销促销策略 |
第五章 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 |
5.1 做好市场细分,明确重点目标市场 |
5.1.1 重点目标客户 |
5.1.2 重点目标项目 |
5.2 丰富产品体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5.2.1 优化产品组合 |
5.2.2 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和运用 |
5.2.3 积极开展投贷联动和债贷结合 |
5.3 提升定价能力,有效发挥价格优势 |
5.3.1 科学进行利率定价测算 |
5.3.2 贴近市场发挥利率优势 |
5.4 丰富营销渠道,增强银行获客能力 |
5.4.1 加强源头合作 |
5.4.2 提升营销精准程度 |
5.5 提升营销水平,提高营销人员专业性 |
5.5.1 完善综合营销体系建设 |
5.5.2 强化营销团队建设 |
5.5.3 提升营销人员专业性 |
5.6 强化营销机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
5.6.1 强化经营激励机制 |
5.6.2 强化客户和产品研究机制 |
5.6.3 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机理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地 |
2.1.3 农地流转 |
2.1.4 农地确权 |
2.2 文献述评 |
2.2.1 农地确权相关研究 |
2.2.2 农地流转研究综述 |
2.2.3 确权对农地流转影响研究梳理 |
2.2.4 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
2.2.5 简要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假设:有限理性 |
3.1.1 有限理性理论 |
3.1.2 农地流转是农户基于有限理性做出的主观抉择 |
3.2 理论基础 |
3.2.1 集成行为模型 |
3.2.2 交易成本理论 |
3.3 理论分析框架 |
3.3.1 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效果 |
3.3.2 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 |
4 农地确权与农户农地流转概况 |
4.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研对象界定 |
4.1.3 样本选取说明 |
4.2 样本农户与村庄特征 |
4.2.1 户主个体特征 |
4.2.2 农户资源禀赋 |
4.2.3 土地特征 |
4.2.4 村庄特征 |
4.3 农地确权基本情况 |
4.4 农户农地流转概况 |
4.4.1 参与性与流转规模 |
4.4.2 流转对象选择 |
4.4.3 契约行为 |
4.5 农户农地流转心理认知 |
4.5.1 农地转出心理认知 |
4.5.2 农地转入心理认知 |
4.6 农户农地流转交易成本 |
4.6.1 变量测量方法 |
4.6.2 测量项目的信度分析 |
4.6.3 测量项目的统计描述 |
4.6.4 变量相关性检验 |
4.6.5 因子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Ⅰ: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效果 |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说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说 |
5.2 变量选取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3 模型构建 |
5.4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平衡性检验 |
5.4.2 稳健性检验 |
5.4.3 确权对农地转出的影响效果 |
5.4.4 确权对农地转入的影响效果 |
5.4.5 内生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分析Ⅱ: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 |
6.1 研究目的与假说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假说 |
6.2 变量设置 |
6.2.1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 |
6.2.2 中介变量 |
6.2.3 控制变量 |
6.3 模型构建 |
6.4 检验结果与分析 |
6.4.1 稳健性检验 |
6.4.2 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心理认知机制 |
6.4.3 确权影响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机制 |
6.4.4 心理认知机制与交易成本机制的交互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章中涉及的部分图表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附录 C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 我国房地产泡沫现状分析 |
2.1 房地产泡沫概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房地产泡沫的特征及表现 |
2.1.3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
2.2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 |
2.2.1 从房地产政策看我国房地产泡沫 |
2.2.2 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特征 |
2.3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
2.3.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
2.3.2 银行信贷方面的原因 |
2.3.3 投资者行为方面的原因 |
2.3.4 房地产自身特性和相关制度方面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研究 |
3.1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 |
3.1.1 指标法 |
3.1.2 理论价格法 |
3.1.3 统计检验法 |
3.2 房地产泡沫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2 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总体研究 |
3.3.1 原始数据的收集 |
3.3.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
3.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房地产总体泡沫测度研究 |
3.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 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的实证研究 |
3.4.1 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重新计算 |
3.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
4.1 金融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
4.1.1 金融风险的定义 |
4.1.2 金融风险的类型 |
4.1.3 金融风险的特征 |
4.2 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 |
4.2.1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以银行信贷为主 |
4.2.2 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规模大而其他融资规模小 |
4.2.3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金融风险持续扩大 |
4.2.4 房地产信托业务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
4.2.5 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表现得较为活跃 |
4.3 房地产融资体系的国际间比较 |
4.3.1 商业性融资方面 |
4.3.2 政策性融资方面 |
4.4 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分析 |
4.4.1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的指标 |
4.4.2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规定的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5.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概述 |
5.1.1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的含义 |
5.1.2 预警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
5.2 预警程序的划分 |
5.3 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选取 |
5.3.1 选取原则 |
5.3.2 预警指标的经济含义 |
5.4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和综合值的计算 |
5.4.1 预警指标功效系数的计算 |
5.4.2 预警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
5.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实证研究 |
5.5.1 预警指标选择与功效系数的计算 |
5.5.2 综合预警指数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与政策建议 |
6.1 房地产泡沫导致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
6.1.1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
6.1.2 日本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
6.1.3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 |
6.1.4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
6.1.5 香港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
6.1.6 香港房地产泡沫给我国的启示 |
6.2 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 |
6.2.1 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视角提出的对策 |
6.2.2 从保障性住房视角提出的对策 |
6.2.3 其他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有效解决建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客观分析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
1.1 经济转型和通货膨胀形成不良贷款 |
1.2 金融体制改革和转型留下不少不良贷款 |
1.3 制度不健全,员工意识不强形成不良贷款 |
2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带来的后果 |
2.1 不良贷款的存在不利于银行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2.2 不良贷款的存在会助长企业互相拖欠贷款,使社会信用恶化 |
2.3 不良贷款的存在使银行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 |
3 认真对待不良贷款形成的防控 |
3.1 改革营销机制,增加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投入 |
3.2 多措并举,盘活存量 |
3.3 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舆论“三驾马车”齐驱惩治不良行为 |
(6)L-M两地区煤制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可行性研究 |
2.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
2.3 综述 |
第3章 项目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输气管道线路工程 |
3.1.2 输气工艺方案 |
3.1.3 主要工程量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4章 市场可行性 |
4.1 L地区市场分析 |
4.1.1 L地区上游资源分析 |
4.1.2 L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 |
4.1.3 L地区天然气市场价格承受能力分析 |
4.2 M地区市场分析 |
4.2.1 M地区下游消费市场分析 |
4.2.2 M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分析 |
4.2.3 M地区天然气市场价格承受能力分析 |
第5章 技术可行性 |
5.1 管道线路工程 |
5.1.1 管线选择 |
5.1.2 管道敷设 |
5.2 公用工程 |
5.2.1 站场设计 |
5.2.2 工艺系统工程 |
5.2.3 给排水工程 |
5.3 管道防腐 |
5.3.1 线路管道外防腐层及内涂层的选择 |
5.3.2 直管段外防腐层的选择 |
5.3.3 阴极保护 |
5.4 配电工程 |
5.4.1 沿线电网情况 |
5.4.2 用电负荷 |
5.5 技术可行分析 |
第6章 财务评价分析 |
6.1 成本分析 |
6.2 项目获利能力分析 |
6.3 盈利能力分析 |
6.4 不确定性分析 |
6.4.1 盈亏平衡分析 |
6.4.2 敏感性分析 |
6.5 财务分析 |
第7章 项目的风险评估 |
7.1 项目风险 |
7.1.1 技术风险 |
7.1.2 市场风险 |
7.1.3 财务风险 |
7.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构建 |
7.2.1 权重的计算 |
7.2.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8章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分析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农民市民化理论 |
2.2 消费金融理论 |
2.3 社会资本理论 |
2.4 行为改变理论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解构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演进 |
3.1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解构 |
3.1.1 新型城镇化内涵 |
3.1.2 新型城镇化经济维度解构:农村居民收入 |
3.1.3 新型城镇化社会维度解构:集中居住 |
3.1.4 新型城镇化社会维度解构:社会保障 |
3.1.5 新型城镇化文化维度解构:金融教育与知识普及 |
3.2 我国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演进 |
3.2.1 农村居民借贷行为演进 |
3.2.2 农村居民投资行为演进 |
3.2.3 农村居民现金管理行为与储蓄行为演进 |
第四章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研究 |
4.1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研究评述 |
4.1.1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回顾 |
4.1.2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评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原则 |
4.2.2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重构:编码与题项设计 |
4.2.3 正式问卷与数据收集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样本1: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
4.3.2 样本2: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分析 |
4.3.3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分值测算 |
4.3.4 与现有文献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
5.1 文献回顾与假设的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5.2.2 模型选择 |
5.3 实证分析 |
5.3.1 实证结果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集中居住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
6.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测量 |
6.2.2 引起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变化的集中居住因素及模型 |
6.2.3 研究数据来源 |
6.3 描述性分析 |
6.3.1 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总体分析 |
6.3.2 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现金管理行为分析 |
6.3.3 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
6.3.4 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信贷行为分析 |
6.3.5 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投资行为分析 |
6.4 回归分析 |
6.4.1 模型估计结果 |
6.4.2 农村集中居住的回归结果分析 |
6.4.3 其他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 |
7.1 模型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7.2 量表设计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2.3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7.3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影响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1 违反估计和多变量正态性检验 |
7.3.2 模型检验结果 |
7.3.3 原因分析 |
7.3.4 基于人口统计特征的多群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教育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 |
8.1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8.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变量选择 |
8.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 计量模型的选择 |
8.4 实证检验 |
8.4.1 实证结果 |
8.4.2 实证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
9.1 理论与模型 |
9.2 研究方法 |
9.2.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9.2.2 变量测量 |
9.2.3 结果分析 |
9.3 研究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全文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DEA模型的城商行经营效率研究 ——以山东省城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现状的总体评价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效率的内涵 |
2.1.2 银行效率的内涵 |
2.1.3 银行效率的分类 |
2.2 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1 宏观因素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2.2.2 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2.3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及比较 |
2.3.1 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介绍 |
2.3.2 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比较 |
2.3.3 适合研究山东省城商行效率的方法 |
2.4 DEA模型的方法概述 |
2.4.1 Farrell效率的基本概念 |
2.4.2 规模不变模型(CRS) |
2.4.3 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 |
2.5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城商行发展现状及实证DEA模型的构建 |
3.1 国内及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
3.1.1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
3.1.2 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
3.2 山东省城商行的发展现状 |
3.2.1 山东省城商行经营状况 |
3.2.2 山东省城商行资本充足、拔备覆盖率现状 |
3.3 实证DEA模型的构建 |
3.3.1 DEA模型的选取 |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小结 |
第4章 城商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城商行样本数据及指标的选取 |
4.1.1 城商行样本数据的选取 |
4.1.2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 |
4.2 运用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
4.2.1 实证计算结果 |
4.2.2 山东省城商行的技术效率分析 |
4.2.3 山东省城商行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4.2.4 山东省城商行的规模效率分析 |
4.2.5 山东省城商行与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对比分析 |
4.2.6 山东省城商行与典型城商行经营效率对比分析 |
4.3 DEA结果稳健性检验 |
4.3.1 替代指标的选择 |
4.3.2 稳健性检验样本情况 |
4.3.3 稳健性检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城商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
5.1.1 指标的选取 |
5.1.2 模型的构建 |
5.2 多元回归实证分析及结论 |
5.2.1 多元回归实证分析 |
5.2.2 实证结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优化资源配置 |
6.2.2 提高人力资源水平 |
6.2.3 控制营业费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保险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2.1 研究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保险及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转移的基本理论 |
2.1 保险的基本理论 |
2.1.1 保险的要素、特征及分类 |
2.1.2 保险险种介绍 |
2.1.3 保险经营的组织形式 |
2.1.4 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2 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2.2.1 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概念 |
2.2.2 矿产资源型企业的特征 |
2.2.3 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种类 |
2.2.4 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地位与贡献 |
2.3 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转移 |
2.3.1 企业风险基本理论 |
2.3.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3.3 风险转移的基本理论 |
2.3.4 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必要性 |
第三章 矿产资源型企业的风险识别 |
3.1 矿产资源型企业I级风险识别及分类 |
3.2 矿产资源型企业II级风险的识别与整体风险模式的确立 |
3.3 矿产资源型企业宏观环境风险 |
3.4 矿产资源型企业行业市场风险 |
3.5 矿产资源型企业勘查方面的风险 |
3.6 矿产资源型企业开采方面的风险 |
3.7 矿产资源型企业经营方面的风险 |
3.8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方面的风险 |
第四章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
4.1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评价分析方法 |
4.1.1 风险红黄蓝分析法 |
4.1.2 加权评估法 |
4.2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1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宏观环境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2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行业市场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3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勘查方面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4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开采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5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经营方面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6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方面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2.7 使用风险红黄蓝分析法构建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等级模式 |
4.3 使用加权评估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
4.3.1 使用加权评估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发生频率进行分析与评价 |
4.3.2 使用加权评估法对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 |
4.3.3 使用加权评估法构建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等级模式 |
4.4 风险控制优先序列的确定 |
第五章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的可保模式构建及应对策略分析 |
5.1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方法 |
5.2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1 当前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分摊风险的方法 |
5.2.2 矿产资源型企业可保风险的构成条件 |
5.2.3 矿产资源型企业宏观环境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4 矿产资源型企业行业市场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5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勘查方面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6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开采方面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7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经营方面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2.8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方面风险的可保分析及应对策略 |
5.3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可保模式的构建 |
5.4 矿产资源型企业风险应对策略模式的构建 |
第六章 矿产资源型企业综合保险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
6.1 矿产资源型企业可保风险对应的保险选择的建议 |
6.1.1 矿产资源型企业宏观环境风险的保险 |
6.1.2 矿产资源型企业行业市场风险的保险 |
6.1.3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勘查方面的保险 |
6.1.4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开采方面的保险 |
6.1.5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经营方面的保险 |
6.1.6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方面的保险 |
6.2 矿产资源型企业综合保险模式构建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7.1 矿产资源型企业案例分析概述 |
7.2 矿产资源型企业外部环境风险因素案例分析 |
7.3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勘查方面的案例分析 |
7.4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开采方面的案例分析 |
7.5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经营方面的案例分析 |
7.6 矿产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方面的案例分析 |
7.7 企业借助互保组织互保案例分析 |
7.8 企业借助专业自保公司自保进行风险转移的案例 |
7.9 案例分析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对实践管理的启示 |
8.3 对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建议 |
8.4 本文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
(10)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稳健性研究文献综述 |
1.2.2 银行不稳定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文献综述 |
1.3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主要特征 |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银行稳健性相关理论 |
2.1 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银行不稳定性理论 |
2.1.1 信贷周期理论 |
2.1.2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
2.1.3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
2.1.4 货币主义的解释 |
2.2 基于微观经济视角的银行不稳定性理论 |
2.2.1 安全边界说 |
2.2.2 D-D 模型 |
2.2.3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
2.3 银行风险、银行稳健性与银行危机 |
2.3.1 银行风险评述 |
2.3.2 金融稳定与银行稳健性 |
2.3.3 银行危机 |
2.3.4 银行风险、银行稳健性与银行危机的关系 |
2.4 巴塞尔协议与 IMF 金融稳健性的监管框架 |
2.4.1 巴塞尔协议的金融风险监管 |
2.4.2 IMF 的金融稳健性监管框架 |
第三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我国不同类型银行稳健性的关联研究 |
3.1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的指标体系及其差异性分析 |
3.1.1 银行稳健性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2 银行稳健性指数 BSI 的合成 |
3.1.3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水平评价 |
3.2 宏观经济运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关联分析 |
3.2.1 面板数据模型方法 |
3.2.2 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均衡关系 |
3.2.3 我国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面板因果关系检验 |
3.3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路径研究 |
3.3.1 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分析 |
3.3.2 银行稳健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响应分析 |
3.3.3 宏观经济运行与不同类型银行稳健性的冲击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政策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分析 |
4.1 银行稳健性与货币政策 |
4.1.1 银行稳健性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
4.1.2 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分析 |
4.2 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差异性实证分析 |
4.2.1 面板分位数回归技术 |
4.2.2 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实证分析 |
4.2.3 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差异性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5.1 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5.1.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
5.1.2 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5.2 在险价值与条件在险价值 |
5.2.1 在险价值(VaR ) |
5.2.2 条件在险价值(CoVaR) |
5.2.3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 |
5.3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5.3.1 变量的选择与统计描述 |
5.3.2 单个银行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银行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 |
6.1 我国金融稳定的内涵 |
6.2 维护商业银行稳健的挑战 |
6.3 维护金融(银行)稳健性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贷款收回率的几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控”的山东省煤炭企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李娅飞.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2]农业银行A分行对公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颜媛媛. 东南大学, 2019(06)
- [3]确权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机理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黄佩红.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4]我国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研究[D]. 陆宏广.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1)
- [5]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有效解决建议的研究[J]. 黄泽海. 中国市场, 2016(50)
- [6]L-M两地区煤制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D]. 李佼姣.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D]. 韩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8]基于DEA模型的城商行经营效率研究 ——以山东省城商行为例[D]. 李政洋.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9]基于保险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综合研究[D]. 林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 [10]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差异性研究[D]. 王寅.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农村金融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房地产泡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