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贾春平[2](2019)在《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三所高校的案例解析》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与生存压力,大学自身也在不断变革,越来越突出教学、科研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创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并掀起一股研究热潮。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所以,加快创业型大学建设,提高大学竞争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任重而道远。本课题通过研究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有关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依托“三螺旋”理论、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总结创业型大学的现实基础上,综合考虑创业动因、创业教育和成果转化等各种因素,最终将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划分为三种:原生创业型大学模式、市场推动型创业大学模式、融合发展型创业大学模式。研究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明了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最后总结出不同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对我国大学转型与发展的启示,即:大学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时,要客观分析创业条件,合理开展创业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加速成果转化,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模式。
丁贝贝[3](2019)在《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全球军事变革,使武器装备朝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民营企业相比军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一些高新技术的引领者;民用高新技术在诸多领域已经超过军事技术,且与军用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民技军用已成为世界大国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所谓“民技军用”,是将相对成熟的民营企业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涉及到民营企业、军方、政府等多个主体。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民技军用,以实现武器装备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装备升级换代。现实中通过运用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活动面临着组织协同困境与问题,如何解决好组织间协同问题成为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关键。江苏既是军工大省,具有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也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颇丰,民技军用成绩优异。本文将以江苏省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以江苏省三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民营企业为例,从民技军用视角出发,运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民营企业参与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组织协同困境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江苏省政府解决组织协同困境,促进民技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汤薪玉[4](2018)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合理配置军地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涉及军地多元创新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各创新主体间存在的分割、孤立等现象以及创新体系涉及的利益分配、长效激励和补偿机制等问题是制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效率与合作稳定性的主要难题。破解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的补偿激励问题,不仅有助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更能促进生产力与战斗力相互转化。本文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以激励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为目标,综合运用国防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厘清和界定文章主要研究的问题,为文章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奠定基础;之后借鉴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分析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接着针对现阶段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军转民”、“民参军”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三种不同军民融合方式中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技术转移的不同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围绕补偿激励原则、补偿激励主体、补偿激励对象以及补偿激励类型,构建军转民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民参军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并分别利用数学模型得出补偿激励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最后基于全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围绕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平台、形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果价值效益评定体系,提出完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杨培宇[5](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薛元昊[6](2014)在《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高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和引导高技术创业,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从而带动产业整体上的转型升级,就成为了我国应对国际挑战、抓住战略发展机遇的关键途径。然而,高技术的发展本身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加之来自国际上的技术、市场、资本、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高技术创业的失败率居高不下。因此,对我国的高技术创业企业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推进成长、应对挑战、实现创业成功,就成为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研究选题的缘起。本文在系统回顾高技术创业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组织变革和行动理论为基础,借鉴并行分布式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和组织两栖性(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视角,力图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解决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开发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概念构思,并对其进行验证。第二,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识别出影响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情境特征和动力因素,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高技术创业行动是如何影响创业绩效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结果、作用模式以及其中的边界条件进行探究。为了解答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研究一,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构思开发研究。基于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视角和组织两栖性理论,构建了由“探索-开发”和“组织内-组织间”两个维度、四个象限所构成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四家典型的高技术创业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直接观察和二手数据等多种方法,获取了样本企业在高技术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行为事件。通过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比较,总结出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四个维度,分别是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网络互惠。研究二,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构思验证研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文献回顾和深度访谈获得了由25个题目组成的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初始测量量表。通过第一轮大样本问卷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包含19个题目且因子负荷相对较好的测量量表。之后,进行了第二轮大样本问卷调研,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聚合效度、辨别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验证了测量量表的有效性,从而获得了由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四个维度构成的高技术创业行动概念构思。研究三,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研究。借鉴情境嵌入视角和组织变革动力理论,对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提出企业所处的具体创业情境(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环境动力因素(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政策支持)和组织动力因素(共享愿景和行动领先)是产生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变革动力机制。大样本问卷研究的结果表明,首先,在由创业领域和发展模式所构成的不同创业情境中,高技术创业行动整体及其自主探寻和整合优化两个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与既有领域中的企业相比,处于新兴领域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整合优化行动,而处于新兴领域或者采取了突跃式发展模式的企业,会更倾向于采取自主探寻行动。其次,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创业政策支持是促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关键环境动力因素,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即当企业处于高不确定性和高政策支持的环境时,更倾向于采取高技术创业行动;反之,当企业处于两类因素都低的环境时,则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第三,企业内部的共享愿景和行动领先是促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关键组织动力因素,两者之间也存在交互效应,即当企业内部存在高共享愿景和高行动领先时,更倾向于采取高技术创业行动;反之,当企业内部两类因素都低时,则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研究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机制。基于行动理论、并行分布式加工、调节聚焦等理论,构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在子研究一中,利用二手数据分析方法和多层线性建模技术,检验了高技术创业行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自主探寻、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三个维度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环境动态性会正向调节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行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在子研究二中,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行动模式,即企业并行、均衡地开展自主探寻、整合优化、合作吸收和网络互惠四个方面的行动,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进一步的,组织内部创新聚焦的战略导向能够加强高技术创业行动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拓展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理论内涵,并开发了由四个维度构成的概念构思和相应的测量工具。第二,探究了创业情境特征、环境动力因素和组织动力因素对于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影响,从而揭示了产生创业行动的多源驱动机制。第三,理论提出并实证检验了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行动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第四,发现了环境动态性和创新聚焦对于高技术创业行动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了行动-绩效关系的调节聚焦机制。这些结论一方面拓展了行动视角下的高技术创业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技术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付永刚[7](2012)在《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复杂产品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核心,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制造会对国民经济诸多行业和产业产生辐射和深远的影响。以团队形式开展技术研发也成为国内外复杂产品系统研发的主流形式。由于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任务具有多技术系统、多层次集成的特点,所以其研发团队的有效性也具有不同于常规“简单”产品研发团队的特点。但是,现有复杂产品系统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集中在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等领域。而团队有效性的研究也聚集在组织行为学、应用心理学等领域。这就造成以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为主题的研究相对空白。因此,针对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填补空白的理论价值和提升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绩效的现实意义。本文属于局部探索性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形成了如下的研究逻辑:首先基于文献研究明确了研究切入点,并结合实际调研提出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假设(包括组织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其次,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假设和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预设模型、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预设模型进行检验,并提炼形成包含具体变量的理论模型。再次,分别采用多案例检验和问卷调查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的方法,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和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理论模型予以假设检验和修正。最后,整合形成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模型,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启示和建议。在这样的研究逻辑和框架下,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提出并检验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概念假设。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案例调研发现,由于复杂产品系统具有多层级、多技术系统的属性,因此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也具有多层级的技术协同和设计集成特征。所以,本文扩展了现有团队有效性的概念外延,将组织有效性纳入到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范畴中。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4个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机构(或公司)及其8个研发团队为案例样本,对其研发团队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过程进行了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对比分析。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绩效分别与研发团队组织形式(层级、类型)、研发团队特征存在对应关系。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假设: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包括组织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两个部分。其次,构建并检验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模型。本研究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组织形式具有不同于常规研发团队的多层级、多类型组合的特点,并通过要素提炼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理论模型。然后采用基于个案的多案例检验方法,对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假设进行了逐一检验和对比,从而建立了以复杂产品系统研发特征与研发团队组织形式(多层级的研发团队类型)之间匹配关系为逻辑的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模型。该模型表明,技术复杂程度、研制一体化程度、客户/市场类型、产品交付周期这4个研发特征因素决定着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的组织形式。同时,为了增强该模型的应用价值,构建了具有明确匹配关系、可以度量的“复杂产品系统的多层级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匹配模型”从而为中国的复杂产品系统研发机构(或集成商)选择合适的研发团队组织形式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参考和可应用的匹配工具。再次,基于IPO逻辑构建并检验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模型。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并构建了符合IPO逻辑的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复杂性和互依性是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的关键输入因素,共享心智模型和交互记忆系统这两个认知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研发团队绩效,而且可以通过影响团队互动这个行为变量进一步影响团队绩效。同时,在任务复杂性、互依性与团队绩效之间,共享心智模型、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互动也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本文分别对专业研发团队和项目研发团队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之间的共享心智模型和交互记忆系统对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与两种类型研发团队的运行机制有很大关系。从而揭示出项目研发团队更需要通过团队建设促进成员之间形成共享心智模型和交互记忆系统,从而提升项目研发团队的绩效。最后,本文在检验修正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模型和运行有效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了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整合模型。该模型表明,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特征决定着相应的多层级研发团队组织类型,不同的研发团队类型又决定了不同状态的任务复杂性、任务互依性和成员专业异质性;这些因素又作为关键输入影响团队互动过程和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心智模型、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最终共同作用于团队绩效。这个逻辑过程涵盖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从组织到运行,再到产出的整个过程。
胡承波[8](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郑初桂[9](2010)在《基于能力差距理论的军工企业预研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战争形态已出现从技术型向知识型转变迹象,武器装备已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情况下,预先研究在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国防军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完成预研工作从以往的模仿跟踪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战略的转变,从而构建自身的预研创新体系和机制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能力差距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国防军工企业主要创新能力差距及影响国内国防军工企业预研创新能力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某国防军工企业预研创新机制的建立及成效分析,提出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和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任务对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形势下,国防军工企业应构建基于缩小主要创新能力差距的预研创新体系,建立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预研创新配套机制,从预研创新的投资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技术联盟机制、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研发能力、预研管理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以增强国防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国防军工企业构建预研创新体系,在新军事变革时期更好地发挥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建设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张伟[10](2009)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从交易成本和知识耦合的角度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关键所在,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和行动博弈分析,详细深入的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各方行为模式以及强调合作才是创新的关键;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产权和利益机制、协同机制;结合本人在南阳的工作经验,实证剖析了南阳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构成,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微观运行,进而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尝试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1)在方法上本研究结合演化博弈和行动博弈,从博弈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选择行为以及合作模式,更重要的,本研究给出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一个广义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拓展;(2)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从交易成本和知识耦合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丰富了现阶段该研究的内容;(3)本研究论证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并指出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关键所在,且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产权和利益机制以及协同机制,这就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给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整体分析范式,并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结合指出了分析路径。(4)本研究结合南阳的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剖析了南阳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构成,说明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相对于大多数的描述性的研究,本研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证研究。
二、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三所高校的案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与创新 |
二、创业型大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三螺旋”理论 |
二、学术资本主义理论 |
三、资源依赖理论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构建 |
第三章 原生创业型大学模式 |
第一节 以创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
一、以创业为发展定位 |
二、强大的科研转化能力 |
第二节 依托优势学科的创业课程 |
一、通识创业课程 |
二、专业创业课程 |
第三节 依靠自身组织的成果转化 |
一、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 |
二、企业孵化与资助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推动型创业大学模式 |
第一节 市场强力推动的创业定位 |
一、市场需求的带动 |
二、企业资金的扶持 |
第二节 立足市场需求的创业课程 |
一、创业理论课程 |
二、创业实践课程 |
第三节 依托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转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发展型创业大学模式 |
第一节 多元共融的创业动因 |
一、大学的创业意愿 |
二、市场力量的推动 |
三、政府政策的引导 |
第二节 结合多元需求的创业课程 |
一、依托优势学科的创业课程 |
二、结合市场需要的创业课程 |
三、服务于政府需求的创业课程 |
第三节 多方参与的成果转化 |
一、产学研平台 |
二、科技园、孵化园与产业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的启示 |
一、客观分析创业条件,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 |
二、合理实施创业教育,满足不同的需求 |
三、利用各种形式,加速实现成果转化 |
参考文献 |
(3)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内涵 |
2.1.1 民技军用 |
2.1.2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 |
2.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2.1 技术转移理论 |
2.2.2 管理协同论 |
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分析 |
3.1 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强 |
3.1.2 政府助力民企“参军” |
3.1.3 民企积极“进军”,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频出 |
3.2 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案例分析 |
3.2.1 调研情况简述 |
3.2.2 调研基地概况 |
3.2.3 问卷设计情况 |
3.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及原因分析 |
3.3.1 军民思想解放不够,认识有“误区” |
3.3.2 军民产权纠纷频出,政府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3.3.3 军民竞争力悬殊,缺乏良好竞争环境 |
3.3.4 军民待遇不同,政策不平等 |
3.3.5 技术创新成本过高,民企资金短缺 |
4 国外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归纳与借鉴 |
4.1 英国全员参与型融合模式 |
4.1.1 政府制定国防战略规划 |
4.1.2 加强与工业界联系 |
4.1.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
4.1.4 军方积极推动改革 |
4.2 美国军民一体化融合模式 |
4.2.1 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 |
4.2.2 军方积极配合推动融合 |
4.3 日本“全民皆兵”型融合模式 |
4.3.1 全面打造“寓军于民”型国防工业生产体系 |
4.3.2 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
4.4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总结 |
4.4.1 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
4.4.2 军方高度配合推动军民融合 |
4.4.3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 |
4.4.4 民营企业完善管理体制,积极回应国家战略 |
5 促进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对策 |
5.1 思想上增强大局意识 |
5.1.1 政府引导军民树立正确思维 |
5.1.2 军政协作加强政策解读 |
5.2 机构上强化组织管理 |
5.2.1 加强军政统筹协调 |
5.2.2 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 |
5.3 制度上疏通民企“进军”渠道 |
5.3.1 政府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5.3.2 政府优化市场准入制度 |
5.3.3 军方推动竞争性采购制度 |
5.4 技术上推动军民技术融合 |
5.4.1 军方积极改革军用标准 |
5.4.2 政府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
5.5 政策上消除民企资金困扰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实践现状 |
1.2.1 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与演进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评述 |
1.2.6 实践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安排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内涵与概念界定 |
2.1.1 协同创新 |
2.1.2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
2.1.3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博弈论 |
2.2.4 机制设计理论 |
2.3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三种适用情况 |
2.3.1 军转民 |
2.3.2 民参军 |
2.3.3 军民两用技术 |
2.3.4 三种适用情况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章 军转民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 |
3.1 军转民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概述 |
3.1.1 军转民协同创新的特征 |
3.1.2 军转民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 |
3.2 军转民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
3.2.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3.2.2 无补偿情况的纳什非合作博弈 |
3.2.3 有补偿情况下的斯坦伯格主从博弈 |
3.2.4 结果分析 |
3.3 军转民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
3.3.1 补偿激励原则 |
3.3.2 补偿激励主体 |
3.3.3 补偿激励对象 |
3.3.4 补偿激励类型 |
3.4 案例分析——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军转民协同创新产业化 |
3.4.1 案例情况简介 |
3.4.2 补偿激励机制运用分析 |
第四章 民参军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 |
4.1 民参军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概述 |
4.1.1 民参军协同创新的特征 |
4.1.2 民参军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 |
4.2 民参军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模型假设 |
4.2.3 模型求解与结论分析 |
4.3 民参军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
4.3.1 补偿激励原则 |
4.3.2 补偿激励主体 |
4.3.3 补偿激励对象 |
4.3.4 补偿激励类型 |
4.4 案例分析——山河智能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无人平台 |
4.4.1 案例情况简介 |
4.4.2 补偿激励机制运用分析 |
第五章 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 |
5.1 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概述 |
5.1.1 军民两用协同创新的特征 |
5.1.2 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 |
5.2 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
5.2.1 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研发策略市场失灵 |
5.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下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引入技术策略市场失灵 |
5.2.3 政府引导和补偿下各创新主体的研发策略 |
5.3 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
5.3.1 补偿激励原则 |
5.3.2 补偿激励主体 |
5.3.3 补偿激励对象 |
5.3.4 补偿激励类型 |
5.4 案例分析——“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 |
5.4.1 案例情况简介 |
5.4.2 补偿激励机制运用分析 |
第六章 完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措施建议 |
6.1 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平台 |
6.2 形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制度保障 |
6.3 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社会中介机构作用 |
6.4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果价值效益评定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
2.2.1 战略性 |
2.2.2 全局性 |
2.2.3 前沿性 |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
2.3.1 维护国家意志 |
2.3.2 形成战略威慑 |
2.3.3 促进经济发展 |
2.3.4 培育社会文化 |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
(6)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实践背景 |
1.1.1 从创业到高技术创业 |
1.1.2 转型升级与高技术创业 |
1.2 理论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1 相关研究趋势 |
1.2.2 关键研究问题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组织变革理论综述 |
2.1.1 组织变革的内涵与分类 |
2.1.2 组织变革的过程、系统和动力模型 |
2.1.3 高技术创业变革 |
2.1.4 小结 |
2.2 创业理论综述 |
2.2.1 创业研究的焦点变迁 |
2.2.2 公司创业的内涵与理论模型 |
2.2.3 高技术创业的内涵、研究进展与测量 |
2.2.4 小结 |
2.3 行动理论综述 |
2.3.1 行动的序列、调节和启发式 |
2.3.2 组织行动理论 |
2.3.3 小结 |
2.4 并行分布式加工与组织两栖理论综述 |
2.4.1 并行分布式加工理论 |
2.4.2 组织两栖性理论 |
2.4.3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内涵拓展 |
2.4.4 小结 |
2.5 组织效能与创业绩效理论综述 |
2.5.1 组织效能理论与模型 |
2.5.2 创业绩效测量理论 |
2.5.3 小结 |
3 本研究的理论构建与总体设计 |
3.1 以往研究的总结 |
3.1.1 以往研究取得的理论进展 |
3.1.2 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3.2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
3.3 本研究的框架与设计 |
3.3.1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概念构思 |
3.3.2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 |
3.3.3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机制 |
3.3.4 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
4 研究一:高技术创业行动构思开发的多案例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分析单元 |
4.2.3 样本选择 |
4.2.4 数据收集 |
4.2.5 分析方法 |
4.4 案例内分析 |
4.4.1 HY公司 |
4.4.2 ZK公司 |
4.4.3 LK公司 |
4.4.4 WX公司 |
4.5 跨案例分析 |
4.5.1 组织内探索——自主探寻行动 |
4.5.2 组织内开发——整合优化行动 |
4.5.3 组织间探索——合作吸收行动 |
4.5.4 组织间开发——网络互惠行动 |
4.6 结果讨论 |
4.6.1 与经典创业定义的比较 |
4.6.2 与公司创业的比较 |
4.6.3 与现有技术创业构思的比较 |
4.7 研究小结 |
5 研究二: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构思验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量表题目开发 |
5.4 高技术创业行动构思的探索性分析 |
5.4.1 样本与测量 |
5.4.2 研究结果 |
5.5 高技术创业行动构思的验证性分析 |
5.5.1 样本与测量 |
5.5.2 研究结果 |
5.5.3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信度、效度检验 |
5.6 研究小结 |
6 研究三: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样本 |
6.2.2 研究测量 |
6.3 研究结果 |
6.3.1 测量工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6.3.2 数据聚合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3 统计描述与方差分析 |
6.3.4 创业情境因素的影响 |
6.3.5 环境动力因素的影响 |
6.3.6 组织动力因素的影响 |
6.4 研究小结 |
7 研究四: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机制研究 |
7.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 |
7.2 子研究一:基于纵向二手数据的研究 |
7.2.1 研究方法 |
7.2.2 研究结果 |
7.2.3 子研究一小结 |
7.3 子研究二:基于大样本问卷的研究 |
7.3.1 研究方法 |
7.3.2 研究结果 |
7.3.3 子研究二小结 |
7.4 研究小结 |
8 总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多维构思 |
8.1.2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形成机制:多源驱动机制 |
8.1.3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模式:并行分布式加工模式 |
8.1.4 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效能机制:调节聚焦机制 |
8.2 研究的理论贡献 |
8.2.1 构建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四维度构思 |
8.2.2 开发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测量量表 |
8.2.3 揭示了产生高技术创业行动的多源驱动机制 |
8.2.4 揭示了高技术创业行动的作用模式和效能机制 |
8.3 研究的实践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调研问卷1 |
附录3:调研问卷2 |
附录4:调研问卷3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1.2.1 提出研究问题 |
1.2.2 明确研究对象 |
1.2.3 界定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 |
1.3 研究内容、逻辑架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章节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复杂产品系统的研究综述 |
2.1.1 复杂产品系统的范畴及特征 |
2.1.2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结构 |
2.1.3 复杂产品系统的组织形式 |
2.1.4 复杂产品系统的其他研究 |
2.2 团队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2.2.1 团队与团队有效性 |
2.2.2 团队有效性的模型研究 |
2.2.3 团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3 团队中的交互与共享研究综述 |
2.3.1 共享心智模型 |
2.3.2 交互记忆系统 |
2.3.3 共享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 |
2.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概念假设与预设模型 |
3.1.1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的概念假设 |
3.1.2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的预设模型 |
3.1.3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的预设模型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流程 |
3.2.3 研究样本 |
3.2.4 数据收集 |
3.2.5 研究思路 |
3.3 案例1:SF飞机设计研究所 |
3.3.1 案例描述 |
3.3.2 案例分析与讨论 |
3.4 案例2:DH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3.4.1 案例描述 |
3.4.2 案例分析与讨论 |
3.5 案例3:DL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3.5.1 案例描述 |
3.5.2 案例分析与讨论 |
3.6 案例4:ZG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3.6.1 案例描述 |
3.6.2 案例分析与讨论 |
3.7 跨案例对比分析 |
3.7.1 复杂产品系统中的研发团队类型 |
3.7.2 概念假设验证:研发团队有效性 |
3.7.3 预设模型检验: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 |
3.7.4 预设模型检验: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 |
3.8 本章小结 |
4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多案例检验 |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1 组织有效性理论模型 |
4.1.2 提出研究假设 |
4.1.3 界定复杂产品系统研发特征的变量 |
4.1.4 界定研发团队组织形式的变量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样本 |
4.2.3 数据收集 |
4.3 多案例检验 |
4.3.1 案例检验1:ER航天技术研究院 |
4.3.2 案例检验2:MS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4.3.3 案例检验3:HW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4.3.4 案例检验4:BC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
4.3.5 案例检验5:SH飞机设计研究院 |
4.4 检验结果与模型修正 |
4.4.1 多案例假设检验汇总与分析 |
4.4.2 研发团队组织有效性模型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实施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预试与小样本检验 |
5.2.3 大样本数据收集 |
5.3 效度与信度检验 |
5.3.1 效度检验 |
5.3.2 信度检验 |
5.4 假设检验与模型验证 |
5.4.1 团队层面的数据加总验证 |
5.4.2 相关分析 |
5.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1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5.5.2 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模型的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有效性整合模型 |
6.2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2.1 主要研究结论 |
6.2.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性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复杂产品系统研发团队运行有效性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
1.2.5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
2.5.1 绩效的概念 |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
4.3.1 企业战略 |
4.3.2 技术创新战略 |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
4.5 企业家精神 |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
4.6 创新文化建设 |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
4.7 组织模式创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
6.1.2 政策环境分析 |
6.1.3 市场环境分析 |
6.1.4 法律环境分析 |
6.1.5 金融环境分析 |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9)基于能力差距理论的军工企业预研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预先研究综述 |
1.2.1 预先研究的概念及内涵 |
1.2.2 预先研究的特征 |
1.2.3 预研管理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能力差距理论与军工预研创新能力分析 |
2.1 能力差距理论与分析方法 |
2.1.1 科技能力差距分析理论与方法 |
2.1.2 预研能力差距分析理论与方法选择 |
2.2 军工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
2.2.1 投入能力 |
2.2.2 创新倾向 |
2.2.3 技术研究开发能力 |
2.2.4 创新管理能力 |
2.2.5 制造能力 |
2.2.6 营销能力 |
2.3 影响军工企业预研创新能力要素分析 |
2.3.1 研发要素 |
2.3.2 预研管理要素 |
2.3.3 成果转化要素 |
2.3.4 方法要素 |
2.3.5 流程要素 |
2.3.6 组织结构设计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军工企业预研创新现状分析 |
3.1 军工企业预先研究概况 |
3.1.1 宏观形势 |
3.1.2 国防预研管理体制 |
3.1.3 国防预研创新存在问题 |
3.2 国防预研工作的启示 |
3.2.1 坚持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结合,科学统筹 |
3.2.2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局部跃升带动整体 |
3.2.3 坚持自主创新,依靠自身力量作为发展国防高科技的基点 |
3.2.4 坚持发挥专家咨询把关作用,不断增强管理决策科学性 |
3.2.5 坚持以改革发展为动力,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3.2.6 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预先 |
3.3 某军工研究院预研创新案例 |
3.3.1 研究背景 |
3.3.2 某军工研究院预研创新问题分析 |
3.3.3 预研创新体系构建 |
3.3.4 预研管理创新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工企业预研创新系统构建 |
4.1 基于能力差距理论的预研创新体系设计 |
4.1.1 预研创新体系的环境要素分析 |
4.1.2 预研创新体系模型 |
4.2 预研创新战略 |
4.2.1 领先型战略 |
4.2.2 跟随型战略 |
4.2.3 模仿型战略 |
4.3 预研创新途径 |
4.3.1 模仿创新 |
4.3.2 自主创新 |
4.3.3 合作创新 |
4.4 体系框架下的预研创新机制建立 |
4.4.1 预研创新的投入机制 |
4.4.2 预研创新的风险控制机制 |
4.4.3 预研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 |
4.4.4 预研创新的技术联盟机制 |
4.4.5 预研创新的评价机制 |
4.4.6 预研创新的成果转化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学研合作的种类模式和绩效评价研究 |
1.2.2 三螺旋结构研究 |
1.2.3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研究 |
1.2.4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
1.2.5 学研合作的制度创新、激励问题 |
1.2.6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问题 |
1.2.7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 |
1.2.8 简要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
2.1.1 交易成本的引入 |
2.1.2 交易费用 |
2.1.3 基于交易成本的动力机制分析 |
2.2 基于知识耦合的视角 |
2.2.1 引言 |
2.2.2 异质性的产学知识系统的耦合机制 |
2.2.3 产学知识系统耦合的动力模型 |
2.3 新经济学视角分析 |
2.3.1 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 |
2.3.2 产权经济学理论 |
2.3.3 产业集群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3.1 区域创新体系的含义和特征 |
3.2 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和功能 |
3.2.1 激活中小企业 |
3.2.2 改造传统产业 |
3.2.3 产品创新与成果转化 |
3.2.4 制度与机制创新 |
3.2.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3.3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 |
3.3.1 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 |
3.3.2 区域创新体系中要素的相互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 |
4.1 “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博弈基础 |
4.1.1 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各方的博弈平台 |
4.1.2 合作博弈是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运作基点 |
4.2 基于非零和合作博弈的创新联盟运作模式 |
4.2.1 以企业主导共建研发创新实体模式 |
4.2.2 以项目为纽带的合作开发模式 |
4.2.3 大学科技园升级模式 |
4.2.4 联合开发、生产、经营模式 |
4.3 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进化博弈 |
4.3.1 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进化博弈模型 |
4.3.2 进化模型的参数分析与控制 |
4.4 一个具体的行动博弈分析 |
4.4.1 行动博弈模型 |
4.4.2 合作创新方式选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利益机制 |
5.1 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 |
5.1.1 创办大学科技园区 |
5.1.2 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器 |
5.1.3 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
5.2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 |
5.2.1 产学研合作各主体的利益 |
5.2.2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
5.2.3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保障措施 |
5.3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和收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机制 |
6.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基础 |
6.1.1 信息沟通的作用 |
6.1.2 产学研合作中信息沟通的主要内容 |
6.1.3 产学研合作中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 |
6.2 产学研合作协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
6.2.1 产学研合作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 |
6.2.2 产学研合作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 |
6.2.3 产学研合作学习型组织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证研究 |
7.1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
7.1.1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社会经济环境 |
7.1.2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构成 |
7.1.3 南阳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7.2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微观运行 |
7.2.1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方式 |
7.2.2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成效 |
7.2.3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 |
7.3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绩效评估 |
7.3.1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势 |
7.3.2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
7.3.3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区分析 |
7.4 南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
7.4.1 提高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念 |
7.4.2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
7.4.3 不断探索合作领域,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
7.4.4 切实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投融资机制 |
7.4.5 重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培育自主创新人才的力度 |
7.4.6 高度重视中介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
7.4.7 实施开放战略,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专着和论文目录 |
附录 2 攻读博士期间参研课题目录 |
四、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三所高校的案例解析[D]. 贾春平. 东南大学, 2019(06)
- [3]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丁贝贝.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研究[D]. 汤薪玉.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术创业行动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并行分布式加工的视角[D]. 薛元昊. 浙江大学, 2014(03)
- [7]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团队有效性研究[D]. 付永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8]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9]基于能力差距理论的军工企业预研创新体系研究[D]. 郑初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10]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D]. 张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