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情收藏的文艺家(论文文献综述)
贺喜梅[1](2021)在《晚清民国时期梅州侨乡女性生活史探究》文中认为
陈凤琪[2](2021)在《鲁迅的书法: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文中认为
刘晓航[3](2021)在《图文互动视野中的画家散文研究 ——以吴冠中、木心、陈丹青为中心》文中认为画家散文是当代散文中别具特色的文学类型。画家在作画之余从事散文写作,往往使其作品沾染美术气息,从而影响到散文的主题内容、言说视角、语言风格等层面。在画家散文中,图像与叙事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从图文关系的视角出发,将画家散文置于绘画与文学互动的维度之内,考察图文两种媒介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呈现样貌,借此发抉画家散文美感的独异之处。本文选取吴冠中、木心、陈丹青作为对象,从三个不同的图文关系类型分析画家散文中存在的图文互动现象。吴冠中的画坛实践深刻影响了他散文创作时观摩、描绘景物的角度、空间以及修辞方式,他在记录自己绘画经历的散文中,将绘画中的艺术思维直转为写作手法,绘画的形式美进入散文语言之中,形成艺术上的出位之思。第一章第一节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二徐之争”,五十年代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八十年代对形式美的讨论三个时间截面追述吴冠中探寻形式美的艺术史语境。他对形式美的寻求是在艺术场与权力场压制下的反拨,这是吴冠中沉溺于形式美的重要背景;第二节解读吴冠中绘画形式美介入文本的面貌,并围绕“语图互仿”、诗画关系及空间叙事等理论探讨吴氏散文语图互仿的路径及相互影响的问题;第三节从形式美的能指直转、错觉与比喻、移情等方面分析吴氏散文如何借由“以画为文”的艺术“出位”产生文学美感。第二章主要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细察木心散文与绘画的类同之处。木心的散文与绘画在表达符号、空间展开、总体意境等层面表现出共性。第一节在木心生平与文画的介绍基础上,以分析围绕他的论争入手,阐述其创作的特点。第二节从“废墟”和“楼”“塔”两个层面出发分析其绘画与散文中共有的风格属性。“废墟”和“楼”“塔”是由局部意象进入木心作品整体风格阐释的象征通道。散文的“废墟”感集中体现在作者对战争、政治运动、华人离散等历史伤痛的记录,其中回顾式表述和悼亡类散文是“废墟”感的叙事表征;绘画的“废墟”感则主要体现在战争主题、不合时宜的绘画技术、慕古旨趣、黑色表现、自我模糊性等方面。“楼”与“塔”标明了木心的“疏离”感。其中,散文的“疏离”既呈现在“高楼”俯看的空间展开所呈露的旁观心态,又见于情感焦点与叙事焦点错位及以超脱情感淡化创伤故事的两种主要叙事法;绘画的“疏离”则主要体现在“塔中之塔”的绘画命名、归隐旨趣、贵族化观念及整体的幽寂意境等层面。“废墟”与“楼”“塔”既是木心生命个体独特遭遇的标识,也是现代知识分子普遍经验的隐喻。陈丹青的散文透露出他的观看之道。于陈丹青而言,“观看”不仅是一种绘画积习与思维惯性,也成为他理解外物的逻辑方式。陈丹青在风景铺陈中,对空间、光线、色彩、肖像的细描,显露其独具的绘画眼光。此外,肖像、衣着更在陈丹青的解读下与摄影、建筑等一道形成一种“看”的政治;陈丹青的绘画经验,使他更青睐“表面”,他理解外界的方式是“撇开本质看现象”,这使其散文在叙事时形成了描写凸显,议论、抒情消退的客观性特点,显露出戏剧般的场景感;他品画时从局部入手,是在看取历史的细部,这与其“退步”宣言类似,是对整体与进步的消解。与之相关,他在作文时,则爱写“多余”的细节。局部与细节,不但是陈丹青的观看之法,也可以借此理解其精神生成的理路。最后,第四章从图文互动之于画家散文的意义出发进行总结。以文写画、以画为文、文画互补分别使画家散文产生了别具一格的主题、风格和蕴意。画家的美术生涯构成了散文写作的主要内容,绘画习惯带来的审美经验留存于散文之中,形成语言、叙事上的独异风格,图像与文字的互证互补,使文字与图像的表达得以深化,提升了单一媒介的意蕴空间。而画家散文也在此之中焕发出独特价值:画家散文沟通了“图”“文”两种艺术媒介,融合了“看”“读”两种思维方式,为文学提供一种新质素,为批评提供一种新场域。绘画领域的语汇、思维进入文学后,更生了散文语言,也缔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同时,绘画艺术的介入也转化了文字的刚硬气质,使散文内容中的批评得以柔化,理性思辨更富于诗性。
和谷[4](2021)在《寻找雷锋的蕉萍》文中研究说明这是着名作家和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一次艰难的寻找。一位普通的战士雷锋,从一本《新民歌300首》的诗集中读到了蕉萍的诗作《唱支山歌给党听》,摘抄在了日记中,在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代热潮中,被践耳作曲、才旦卓玛演唱,作为电影《雷锋》的插曲,广为流传,响彻全国,长久不衰。从蕉萍的诗作署名开始被忽略到确认,到隐姓埋名的真实姓名姚筱舟的被发现,一位下放劳动的普通煤矿职工,写作这首诗的经过,和作者从朝鲜战场写的一份入党申请书到50年后加入党组织的传奇故事,才渐渐浮出水面。他坚持最初的梦想,虽经历生活的坎坷,入党的愿望始终强烈,终于梦想成真,令人感佩。作品真实反映这首经典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深刻展现了主人公平凡而高尚的精神情操,从百年中国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诠释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的情感共鸣和时代心声。故事扑朔迷离,文笔简洁优美,弥漫着流水般动人的音乐气韵。
吴思燃[5](2021)在《试论金农行书的风格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金农,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是一位诗、书、画、印兼工的艺术家。金农的行书风格独特鲜明、朴拙生动、兼容碑学之风,为清代“碑行”之先驱。他的行书与其隶书有很大关联。其行书多为小字,笔法带有隶意,最突出的表现是借用其隶书中的“倒薤法”。另外其行书在民间无名碑刻中汲取营养,这在当时都是史无前例且极具创新精神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将以金农所处时代环境为背景,结合金农的生平经历和书学观,梳理其行书的发展脉络,对金农各个时期的行书作品风格进行梳理、分析,并概括出分期特征。金农的书法以漆书、隶书闻名,而行书自出现至今,了解、关注它的人不是很多,且对于它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笔者在此文中引用不同时期的书论,结合书法中审美原则尝试评析金农行书的艺术价值,以求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金农行书,也可为之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积极影响。在影响方面,首先从书法史学的角度论述金农“碑行”的意义。之后笔者从书法展览入手调查,论述金农行书对当下书法创作的影响。这一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数幅国展中以金农行书风格为主的创作进行分析,论述当今书法创作在展览体制的背景下对于金农行书的继承与变革,可为当下书法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最后记叙了笔者在金农行书的学习中得到的启发,附上笔者的毕业创作作品,并较为详尽地阐释了创作理念。
蓝博洲[6](2020)在《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文中提出序曲:发现与寻访吕赫若与郭琇琮、许强及吴思汉是我们那一代台湾青年公认的四大才子。郭琇琮三人同时于马场町刑场牺牲。吕赫若的生死下落却是传奇一般的"谜"。——林书扬一九七六年夏天,十五岁的我,在《夏潮》杂志第一卷第五期,第一次读到谢敏译的吕赫若日语小说《牛车》,也看到"作者简介"写道:吕赫若本名吕石堆,一九一四年生于丰原潭子。台中师范毕业,后赴东京学音乐,成为出名的男中音歌手。返台后,当教员、声乐家和编辑,此外参与"厚生演剧研究会",也是台湾文化界的风流人物。战后参与台湾省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业。死年不详。
张若凡[7](2020)在《公共艺术创作中非物质化倾向研究》文中认为“非物质”这一概念,在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非物质》一文中,更多地倾向于科技对人类的思想、认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正如物质是控制物质的主体为了达到自身的特殊目的而需要的补充一样,“非物质”也不例外,其矛盾的概念而言,“非物质”对一个规划来说意指一种不再是实物的物质(不管“野蛮”与否);对“人”来说,它揭示了一种可与自身的分解相比较的分解。当然,非物质与物质的对立性是不言而喻的。以物质化存在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直到后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的出现,开始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呈现方式的固有概念。与后现代艺术同时代的现代公共艺术,在经历了以壁画、雕塑、装置等物质性呈现的初始阶段后,大量以影像、互动、音效、灯光的“非物质化”形式呈现的公共艺术品,逐渐拓展了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而对公共艺术中“非物质化”趋势的研究,则试图从全新的视角来剖析公共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相互关系以及创作方法。
黄佳琦[8](2020)在《观今鉴古写春秋 ——葛昌楹印藏研究》文中认为
丛鑫[9](2020)在《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文中提出谱牒,自周代诞生起就一直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几经兴衰,但纂修谱牒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建国初期遭受过沉重打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文化自信逐渐恢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觉醒,谱牒编撰文化重新得到认可。此外,海内外同胞的寻根活动、学术研究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谱牒编撰与出版的重新兴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谱牒的编撰与出版亦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无论是所记内容、所用体例还是表现形式、实际用途、技术手段都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在推进家庭教育,弘扬家族文化;提供翔实资料,推进学术研究;开发文创旅游,推动地方发展;促进资源整合,满足大众需求;发扬乡邦文化,促进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中存在的资料使用缺乏考实、纂修流程不够规范、发行使用层面狭窄、技术使用程度不佳等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将不利于谱牒编撰出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谱牒价值的实现,不利于谱牒的长远发展。从出版的角度对现时我国谱牒的编撰与出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探究我国谱牒编撰与出版重新兴起的原因,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创新之处,深入挖掘其社会意义,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当下以及未来谱牒编撰与出版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促进谱牒编撰出版水平的提高,最终推动谱牒健康、蓬勃发展。
康倩[10](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二、钟情收藏的文艺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情收藏的文艺家(论文提纲范文)
(3)图文互动视野中的画家散文研究 ——以吴冠中、木心、陈丹青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从“语图关系”说起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吴冠中散文的出位之思 |
第一节 追寻形式的历史语境 |
第二节 形式美:从图像到语言 |
第三节 出位之思及其美感生成 |
第二章 木心的文画共生 |
第一节 木心的文画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废墟”与“楼”“塔” |
第三章 陈丹青散文中的观看之道 |
第一节 风景与肖像 |
第二节 表面与戏剧 |
第三节 局部与细节 |
第四章 图文互动与画家散文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图文互动的三重意义 |
第二节 画家散文的独特价值 |
附录一 木心与二十世纪中国画 |
附录二 陈丹青的言说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寻找雷锋的蕉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支山歌 |
二、焦坪与蕉萍 |
三、请给我以火 |
四、雷锋与蕉萍 |
五、蕉萍与践耳 |
六、才旦卓玛与任桂珍 |
七、雨打芭蕉风卷萍 |
八、重放的鲜花 |
九、多情白发春无悔 |
十、回归泥土 |
(5)试论金农行书的风格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金农生平及其书学观 |
1.1 生平简述 |
1.2 笃信金石,重视传统 |
1.3 主观审美,尚新求意 |
2 金农的行书风格 |
2.1 金农行书的各时期风格 |
2.1.1 积累时期:摆脱二王,笔意似顔 |
2.1.2 形成时期:取法碑学,古拙雅致 |
2.1.3 发展时期:率意纯熟,漆书笔意 |
2.2 试析金农行书风格的艺术价值 |
2.2.1 试析金农行书的“倒薤法” |
2.2.2 风格“奇”的两面性 |
3 金农行书的影响 |
3.1 金农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影响 |
3.2 金农行书对当下展览中作品的影响 |
4 金农行书在临创转换中的思考 |
4.1 临摹金农行书的启发 |
4.2 笔者创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论文提纲范文)
序曲:发现与寻访 |
一、建成堂 |
二、“左倾”的师范生 |
三、激越的青春 |
一、处女作《暴风雨的故事》 |
二、成名作《牛车》 |
三、笔名 |
四、旧又新的事物 |
一、台湾文艺联盟的两种空气 |
二、旧又新的事物 |
五、转轨 |
一、台湾新文学的暗夜 |
二、《台湾新民报》艺文版的新阵地 |
六、寂寞的东京歌手与创作 |
一、热闹而寂寞的舞台生活与文学期待 |
二、从事文学艰苦奋斗的第九年 |
七、归乡 |
八、在琐碎杂乱的生活中重新创作 |
九、谋职与北迁 |
十、不值一提的“国民皆唱运动” |
十一、以剧作家立身的未遂志愿 |
一、筹组新剧团的挫败 |
二、从双叶会到厚生演剧研究会 |
十二、台湾文学的旗手 |
一、参与《台湾文学》第五号编务 |
二、台湾文艺家协会大会 |
三、现实与虚构纠缠的《风水》 |
四、《邻居》、翻译和未完成的《谷间》 |
五、《月夜》与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六、《台湾文学》的压力与《合家平安》 |
七、“粪写实主义论战”与弃笔《双喜》 |
八、拥护“粪写实主义”的《柘榴》 |
十三、决战时期的苦斗 |
一、《台湾文学》的暗礁 |
二、走向决战的台湾文学会议 |
三、《台湾文学》废刊 |
四、以出版开辟新战场的《清秋》 |
五、在《台湾文艺》的创作与发言 |
六、被派遣的增产文学《风头水尾》 |
七、任职《旬刊台新》编辑部 |
八、《顺德医院》与未亮的《星星》 |
九、空袭下的《百姓》与疏开 |
十四、从青天白日到冬夜 |
一、记者 |
二、文字转换与历史清理 |
三、一九四七年二月的《冬夜》 |
十五、蛇吻 |
一、“二·二八”前后的音乐活动 |
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五人小组 |
三、大安印刷厂及其牵连 |
四、脱险传奇及其牵连 |
五、鹿窟山村 |
六、蛇吻 |
尾声:爱情像满天的流星雨 |
(7)公共艺术创作中非物质化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确立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美国——制度优先 |
2.2 法国——历久弥新 |
2.3 德国——不拘一格 |
2.4 日本——别具特色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
1.1 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 |
1.1.2 “非物质化”的界定 |
1.2 “非物质”作为问题的由来与产生 |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化 |
1.2.2 “非物质化”的特点 |
1.2.2.1 精神创造的受动性 |
1.2.2.2 精神创造的实践性 |
1.2.2.3 精神创造的人文性 |
1.2.3 “非物质”在当下的社会泛化 |
1.3 物质的“非物质化” |
1.3.1 城市中的非物质化 |
1.3.2 从非物质到“气态” |
1.3.3 “贫穷”的艺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艺术创作中的“非物质化”趋势 |
2.1 视频——从图像叙事到影像叙事 |
2.1.1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影像艺术 |
2.1.2 皮皮洛蒂·瑞斯特的影像与多媒体艺术 |
2.1.3 数字假象与感官真实——team Lab的美学野 |
2.2 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2.2.1 包豪斯之舞——奥斯卡·施莱默 |
2.2.2 超越舞台的行为艺术——快闪《夜巡》 |
2.2.3 逃离当下——谢德庆的《做一年》系列 |
2.2.4 诗意包裹现实——弗朗西斯·埃利斯 |
2.2.5 伊夫·克莱因——非物质绘画 |
2.3 烟火——将爆破玩成艺术 |
2.3.1 玛格达莲娜·耶特洛娃的红色烟幕 |
2.3.2 蔡国强的烟火艺术 |
2.4 灯光——艺术点亮城市 |
2.4.1 欧洲的城市灯光节与自贡灯会 |
2.4.2 玛格达莲娜·耶特洛娃的光束 |
2.4.3 用科技探索自然光影的无穷可能——拉里·贝尔 |
2.4.4 点亮泰晤士河——里奥·维拉瑞尔 |
2.5 地景——超越日常的尺度 |
2.5.1 克里斯托夫妇的包裹艺术 |
2.5.2 以自然为材的天然“雕塑” |
2.5.3 一方一处——理查德·朗 |
2.6 空间——红色的卡普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非物质化”形式拓展的公共艺术 |
3.1 艺术设计的“非物质化”转变 |
3.2 “非物质化”的公共艺术 |
3.2.1 “非物质化”公共艺术的创造规划原则与要求 |
3.2.2 “非物质化”公共艺术创造的空间分析方法 |
3.2.3 “非物质化”公共艺术的创造布局与控制 |
3.3 非物质化与现代创造 |
3.3.1 艺术的非物质化 |
3.3.2 创造与生活的融合 |
3.3.3 模糊公共与私人概念的界限 |
3.3.4 时间的“抽屉” |
3.4 “非物质化”在艺术创作中的哲学思辨 |
3.4.1 “非物质化”——以非传统媒介探索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
3.4.2 “非物质化”——瞬时,日常,与荒谬 |
3.4.3 “非物质化”——逐光绘影 |
3.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悠久的谱牒编撰历史 |
1.1.2 新中国谱牒编撰传统的中断与恢复 |
1.1.3 现时谱牒学研究的兴起 |
1.1.4 谱牒编撰与出版的现实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应用价值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2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兴起及原因分析 |
2.1 我国谱牒编撰历史概述 |
2.1.1 我国谱牒编撰的起源 |
2.1.2 我国谱牒编撰的历史发展 |
2.2 新时期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兴起历程 |
2.3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兴起的表现 |
2.3.1 谱牒类图书数量增多 |
2.3.2 各类谱牒编撰编委会的成立 |
2.3.3 专业修谱公司的兴起 |
2.3.4 谱牒编撰相关论坛、网站、公众号的活跃 |
2.4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兴起的原因分析 |
2.4.1 经济发展后文化自信的恢复 |
2.4.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 |
2.4.3 海内外同胞的寻根意识与寻根活动 |
2.4.4 学术研究的需求 |
3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工作的实施 |
3.1 谱牒编撰出版的筹备工作 |
3.1.1 人员及组织的筹备 |
3.1.2 资金的筹措 |
3.2 信息的搜集、考实与统计 |
3.2.1 传统手段的继承 |
3.2.2 新技术手段的采用 |
3.3 体例的确定 |
3.4 途径的选择 |
3.5 序言的编写 |
3.6 谱牒的印制与出版 |
3.6.1 印刷的方式 |
3.6.2 样式的选择 |
3.6.3 纸张的选择 |
3.6.4 牌记的印刷 |
3.6.5 数量的确定 |
4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变革与创新 |
4.1 内容创新 |
4.1.1 女性情况入谱 |
4.1.2 高等教育情况入谱 |
4.1.3 家规、家训的修正 |
4.2 体例创新 |
4.2.1 版权页的出现 |
4.2.2 版式的变化 |
4.3 技术创新 |
4.3.1 彩色照片、图片的使用 |
4.3.2 谱牒数字化 |
4.4 方法创新 |
4.4.1 委托修谱公司 |
4.4.2 借助网络修谱 |
4.5 典藏创新 |
4.5.1 网络共享 |
4.5.2 机构收藏 |
5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社会意义 |
5.1 促进资源整合,满足大众需求 |
5.2 推进家庭教育,弘扬家族文化 |
5.3 发扬乡邦文化,促进农村建设 |
5.4 开发文创旅游,推动地方发展 |
5.5 提供翔实资料,推进学术研究 |
6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6.1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存在的问题 |
6.1.1 资料使用缺乏考实 |
6.1.2 纂修流程不够规范 |
6.1.3 现代技术使用不足 |
6.1.4 发行使用层面狭窄 |
6.2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改进措施 |
6.2.1 去伪存真,注意资料考实 |
6.2.2 严格标准,规范编制流程 |
6.2.3 广泛学习,采用先进手段 |
6.2.4 推广使用,服务社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
二、画院的建立 |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
五、雅集与唱和 |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
七、文人画(墨戏画) |
八、宋代的画论 |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
三、诗画本一律 |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
四、遥“远”的桃花源 |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
二、骨与肉,肥与瘦 |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
第一节 观与应 |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
第二节 似与非似 |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钟情收藏的文艺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梅州侨乡女性生活史探究[D]. 贺喜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鲁迅的书法:民国文人生活中的书法世界[D]. 陈凤琪.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图文互动视野中的画家散文研究 ——以吴冠中、木心、陈丹青为中心[D]. 刘晓航. 山东大学, 2021
- [4]寻找雷锋的蕉萍[J]. 和谷. 延河, 2021(05)
- [5]试论金农行书的风格及其影响[D]. 吴思燃. 成都大学, 2021(07)
- [6]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J]. 蓝博洲. 芳草, 2020(06)
- [7]公共艺术创作中非物质化倾向研究[D]. 张若凡.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观今鉴古写春秋 ——葛昌楹印藏研究[D]. 黄佳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9]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D]. 丛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