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苏彦霏[1](2021)在《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褚尧[2](2021)在《短视频的文化叙事分析 ——以李子柒系列短视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曹锐[3](2020)在《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网络评论大量增长,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以往只对评论整体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粗粒度情感分析越来越不能满足分析人员的需求,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用户在某个产品、服务、话题事件上的相关评论信息进行挖掘,更细致地了解评论用户的真实看法和情感表达,细粒度的情感分析成为了提供解决方法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用户评论所指向的对象完成情感倾向性分析,并给予更多可视化展示信息的可能性。网络舆情是可能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因此是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应用领域。网络舆情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大量的用户评论,这些大量评论蕴含的信息不论对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有极具价值,细粒度情感分析正是可以较好挖掘网络舆情中大量用户评论价值的最佳方式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有两个主要任务:主题提取和情感倾向性分析。主题提取采用基于LDA算法的语料先验改进策略。原始LDA算法进行主题提取时会出现部分与主题无关的高频词被提取,部分有关的低频词被丢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入先验知识,修改语料库分布的改进策略。情感倾向性分析采用先人工标注训练集,再对预训练模型Bert-wwm进行微调的方法实现情感分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语料库的先验改进策略的主题提取明显改善了不能实现较好的主题划分和被划分的主题关键词不能较好表达语义的问题。(2)情感倾向性分析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 85.6%的准确率,可以合格地完成整体舆情评论数据集的预测任务。在网络舆情事件应用方面,本文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采取常用舆情分析手段结合细粒度情感分析实验结果的方式,生成了多种可视化的舆情分析图作为分析成果,其中,舆情评论情感强度时序图符合舆情评论分析人员的实际需求,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较全面而准确的整体和细节信息,有助于其进行舆情事件总结,并为相应的负责机构提供合理的应对建议。
王美君[4](2019)在《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1215年《大宪章》号称英国“宪政之母”,而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兰顿(Stephen Langton,1150-1228年)有着《大宪章》之父的说法。在西方学界,对这一说法的考证和研究已成为一个饶有兴致的议题,而这点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本文系国内首篇对兰顿大主教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系统研究。兰顿的政治思想并未超脱出中古西欧政治思想发展的总体特点,仍是在其神学思想的基本理路中,构建其充满“限权”色彩的政治理念,并通过其后教俗两界的实践活动,影响13世纪英格兰政治的发展进程。13世纪初期英格兰教俗政治发生两大重要事件:一是英格兰教会法的发展和完善;二是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及其重颁。经过考察,这两大事件与斯蒂芬·兰顿皆存在密切关联。兰顿的思想形成构成本文的第一章内容。兰顿的神学着述是他在巴黎大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写就的,主要包括《教义问答》、《布道词》、《圣经》注释以及其它“散落着述”,这些材料可集中反映兰顿的神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同时,兰顿受到来自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思想启发,这为其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直接的养分。第二章的内容是探讨兰顿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这是本文开展下一步研究的重要基础。“权力的有限性”是兰顿政治思想的内核。“教会说”、“王权说”、“法律说”是权力有限说的中心内容。首先,教会的头是基督,并非教皇;教会所指并非“教皇为首的高级神职人员的教会”,而是包含平信徒在内的信仰集体的教会。其次,兰顿将其“教会说”投射至世俗社会中,形成“有限王权说”。兰顿对“国王产生”、“王的本质”认识统摄于他的神学思想之下:上帝在愤怒中立王,国王统治要尊“神法契约”;国王在本质上是属恶的;在诸多恶行中,国王对赋税或金钱的贪婪是典型表现,兰顿倡导以“需要原则”限制国王征税。以摩西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神法在权力面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王权和教皇权皆在神法下。最后,与众多中古西欧思想家一样,兰顿提出别具特色的“双剑论”,认为代表着“统治权力”的两把剑皆是教会从上帝手中接过,并由代表教会“集体”利益的高级神职人员交到世俗国王手中,背后隐含着罗马法中的“涉及众人之事由众人决断”原则。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是二元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兰顿的“双剑论”丰富了中古教会学者们引发的关于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论争。本文从第三章开始聚焦兰顿由思想家转向政治家的过程,即兰顿当选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王与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之间的权力角逐,是整个中古盛期教权与王权之争的典型,争夺焦点是兰顿大主教的授职权问题。结果,教皇成功将兰顿推到英格兰教会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当选大主教,为兰顿影响13世纪初期英格兰政治发展进程拉开序幕。入主坎特伯雷,兰顿便着手开始英格兰教会的领导工作。对此问题的分析构成本文第四章。厘定英格兰成文教会法是兰顿的重要贡献。兰顿拟定的教会法既继承了中古英格兰早期教会法的主要特点,又具有因政治状况和教俗关系变化带来的特殊性。这些都具体表现在1213/1214年《坎特伯雷教区宪章》以及1222年《奥斯内教会法》之中,并为之后英格兰教会改革事业奠定基础。在分析这两份《教会法》内容的基础上,可帮助我们认识中古西欧教会法的形成、发展和独立过程以及兰顿与1215年《大宪章》之间的关系,学界在这个问题的分析上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第五章论及兰顿大主教与121 5年《大宪章》的关系,这既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既有研究,观点各异。结合前述相关章节的分析,本章从兰顿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史实入手,发现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体现在行为和思想上:兰顿既是国王与贵族间的调停者、平衡者、和平制造者,又是《大宪章》基本精神(教会选举特权、法律审判原则、王国集体意识)的注入者。即便《大宪章》遭教皇废黜后,兰顿仍坚持维护其基本精神,最终促成1225年《大宪章》重颁。最后在第六章,本文认为兰顿是中世纪西欧众多思想家中思与行结合的典范,这是他个人的特殊标记。究其一生,他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中的地位可归结为三句话:“经院神学”的阐释者、英格兰教会独立事业的改革者、“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王宏晨[5](2019)在《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文中认为克拉维乌斯(Christoph Clavius,1537/1538-1612)编注的《欧几里得原本》1574年本前六卷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成汉语并以《几何原本》为题在1607年出版,是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开端,同时也是明清之际西学典籍传入中国的开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克拉维乌斯《原本》的汉译是一项非常艰难的文本转化:从语言差异角度来看,拉丁语和古汉语分属不同语系,构词、语法均各成系统;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侧重演绎推理、抽象证明的欧氏几何学与侧重算法、崇尚实用的中国传统数学也是取向各异。这部西方数学典籍怎样跨越语言障碍得以翻译?西方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否由古汉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数学乃至传统文化在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西学原典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要回答上述问题,首要之事是要开展克氏《原本》与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克拉维乌斯《原本》”是克拉维乌斯编辑注释的欧几里得《原本》的简称,缀以“克拉维乌斯”这一修饰语,意在凸显该版本在卷数、正文、注释乃至性质方面均不同于欧几里得原作,而受编注者的影响甚深。由于克拉维乌斯《原本》之中包含有大量拉丁语版《原本》已有成果,因此在实际讨论中,本论文从现存首部拉丁语版《原本》阿德拉特本开始,对12-16世纪的重要拉丁语版《原本》展开梳理,将克拉维乌斯《原本》置于12-16世纪拉丁语版《原本》流变这一历史脉络之中予以观照,揭示克本与之前版本的异同。本论文还将克拉维乌斯《原本》与利徐汉译《几何原本》进行全面比勘,分别从正文与专论两个层面,探讨古汉语译本与拉丁语底本之间的传承、删减、增补、改易等复杂关系。具体来说,第一章为“绪论”,概述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要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文化定位与文本形态两个方面对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本的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情形展开研究,期间包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两个阶段。文化定位方面,中世纪编者并不重视《原本》的希腊文化属性,《原本》在中世纪以普通数学教材的面貌出现,编者并未公开提及此书与希腊文明的关联。文艺复兴时期则不然,我们分析了其中赞伯蒂、康曼迪诺和克拉维乌斯三个版本的长篇序言,指出其共同结构模仿了5世纪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的数学导言,首先论证数学为希腊学术的正统学科、再论证几何学为希腊数学的正统学科、最后指明欧几里得为“几何学家”、《原本》是一部传授几何学原理的着作,以此树立起《原本》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文本形态方面,公设公理、命题与专论的大量增加,使得《原本》的注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本》逐渐形成以理论几何学为主的正文与几何-算术-代数的注释之《原本》复合体。克拉维乌斯《原本》在思想倾向、体例结构、论证程式、命题数量与专论内容这五个方面都顺应了拉丁语版《原本》的发展趋势,是注释型《原本》的集大成之作。第三章总结克氏《原本》与欧几里得《原本》有三点不同:一、定位不同。欧几里得《原本》是理论性质的着作,并无多少实用成分,而克氏《原本》则加入了相当数量的实用几何学与实用算术内容。二、卷数不同。欧氏《原本》最初由十三卷构成,公元6世纪以来形成了通行十五卷本,克拉维乌斯将此十五卷统称为“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又续补一卷,形成克本十六卷本。三、正文不同。克氏《原本》在公设、公理、界说、命题四个层面均较欧氏《原本》有所增补,这些均表明克本在全面继承欧几里得《原本》论证结构的同时,大大扩充了欧氏《原本》的注释性内容。第四章重点考察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分析《几何原本》中“几何”一词的由来,指出该词既有诸如线、面、体等几何量(magnitudo)之意,又有兼包度与数的一般量(quantitas)之意。相关概念“几何之学”乃至“《几何原本》”后面都有Geometria(拉丁语几何学)的影子,确定了“几何”译名与Geometry之间存在的关联。通过考察“几何”译名,将其上升为对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几何之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认识。随后分别考察底本与译本在界说、命题以及证明结构方面的异同:界说的翻译总体上与底本原文差别较大:全部4个定义联项esse,dicitur,appellatur,vocatur中,只有esse的主要译词合乎底本原意。全部83个被定义项中,合乎底本原意的低于一半。全部80条界说释义部分中,只有28条完全忠于底本原意。利徐有意识地改造底本原文,使之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显示出会通中西的实绩。句法是界说翻译中最与底本原文贴近的部分。命题的译文最贴合底本原文,密合程度最高。47条求作命题之中,有32条简单句采用的是保持原文句型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多条复杂句也是如此,占据绝大多数。五类求证命题中,除简单句之外,其余四类句型命题利徐均基本上选用恰当的古汉语虚词,尽量保持底本拉丁语命题的固有句型,条件句与结论句在译文中清晰可辨。证明结构的翻译受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最大。利徐援用中国传统数学语汇,借以构造译本证明结构的提示词,如“解曰”“法曰”,这些都为克本原文所无。克本原文的证明结构承袭自普罗克洛六分法,而利徐则将其改作“解曰”-“论曰”-“法曰”-“注曰”四分法,几乎全部删去原文结论部分,已非底本原貌。利徐又将大量设问句、反问句应用于驳论命题的论证,这些独立于拉丁语原文的辞句,与中国传统典籍中的驳论有相通之处。以上种种都使得译本的证明结构呈现出中西会通的独特形态。第五章比对了克氏《原本》所载四篇专论,即置于正文之前的《数学学科导言》、第三卷界说16注释中关于切边角的专论、第五卷界说3注释中关于比例分类的专论、以及第六卷界说5注释中关于复合比的专论。通过分析其与译本相应专论之间的异同,结果发现前三组专论的立意、侧重皆不相同,并非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克本《数学学科导言》采用了柏拉图哲学的先验说,利徐本相应专论则采用了儒学的“格物穷理”说。与克本切边角专论相比,利徐本切边角专论的重构有两大特点:一、角概念定义内容大为淡化,与中国传统数学不重视角概念相一致;二、援引《庄子》“尺棰之义”强调切边角可以无限细分。克本比例专论中诸如主谓互换、种加属差这些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内容,利徐均加以改易删削,重点保留了原文的计数法则。前三组专论的对勘表明:《几何原本》专论的具体数学材料取自拉丁文的西学文本,但是以中国传统的方式加以解读。本章第四组专论的对勘则在韩跋本与克氏1574年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中所含专论、以及初函本与克氏1589年之后所出各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与第六卷第二十三题“后注曰”中的专论之间展开。所得结论为韩跋本系《几何原本》初刻本、因此在年代上早于初函本的论断提供了内容上的支持。第六章是结语。本篇论文所探讨的年代范围上起阿德拉特本诞生的12世纪,下至《几何原本》初函本出版的1629年。跨越六个世纪的宏阔历史背景,贯穿中西两大文明,涉及拉丁语、古汉语等多个重要《原本》版本,综合运用科学史、语言学与翻译史的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欧几里得《原本》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原本》,再从克拉维乌斯《原本》到利玛窦、徐光启汉译《几何原本》的流变过程。本论文从拉丁语底本比勘利徐译本,对克本前六卷全部80条界说、182条命题及其论证展开全面比对梳理。本论文注重以案例分析辨析历史疑难,如通过“几何”译名翻译再考,阐明“几何”一词并不排斥Geometria的背景;又如以《几何原本》第六卷界说五笺注来源分析,确认韩跋本为1607年初刻本。本论文还通过思想探源的方法,分析了汉译《几何原本》中具体体现的中西会通案例,从而为徐光启的“翻译会通”伟大思想提供了具体例证。这是汉译《几何原本》带给中国最有价值的学术思想,更是“几何之学”感动中国之真谛所在。
王诗[6](2018)在《整船级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纸介质是传统的设备状态信息存储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的不断更新,纸质资料不易携带、查阅不便、存储成本高、易破损、易丢失等缺点越发明显。在此情形下,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式来改变现状。在此背景下对整船级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进行了软件设计,从用户比较关心的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并由单个设备延伸至整船级设备,主要解决纸质资料不易携带、查阅不便、存储成本高、易破损、易丢失等问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了交互性设计,大幅提高资料可视性、易查阅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的是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管理和IETM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对整船级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管理进行了规划和介绍,并利用Pro.E建模技术对设备零部件模型进行建立。然后研究了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管理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管理系统的编码体系方案,对影响系统交互性以及互操作性的数据模块和设备可视化维修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制作完成的软件进行操作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整船级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设备的技术状态查看、学习、培训,同时也对设备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维修指导作用。因此实验结果基本满足设计目标。
李雅丽[7](2018)在《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数据模型构建与转换生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建模方式是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与现象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特征要素,并且以图层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但这种静态分层的建模方式表达的是人们对地图的认知,而非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难以支持多个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描述、同一空间实体不同尺度数据的互动以及多元数据一体化组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尝试改变以地图为模板的间接建模的方式,直接面向空间实体进行建模与数据组织,研究了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数据模型构建与转换生成方法。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型相比,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更加注重动态世界的表达以及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表达。为验证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数据模型的可行性,本文以政区对象数据为例,设计开发了政区多粒度时空对象展示系统从多方面对政区对象数据进行展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描述框架,研究了多粒度时空对象六元组表达模型以及模型的组成结构,并基于XML细化了多粒度时空对象六元组所包含的特征项。(2)通过对原始数据解析、对象类模板设计、转换规则等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设计了矢量地图数据到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的转换流程,基于转换方法与流程设计开发了多粒度时空对象转换生成工具,实现了Shapefile格式的矢量数据到XML格式的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的转换。(3)以转换生成后的行政区数据为源数据,设计开发了具备可视化、查询定位以及多元数据显示等功能的政区多粒度时空对象展示系统,验证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和转换生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陶冉,尚军梅[8](2017)在《瞄准“两商”战略 提高发展质量》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在稳步推进去产能、煤市理性回归的背景下,作为中央企业,中煤集团如何看待当前的煤炭形势,如何处置“僵尸企业“、分流安置职工,如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中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延江日前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李延江黑龙江
邓健安[9](2016)在《REST架构风格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所以企业内部中各种各样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建设时间是不同的,往往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相互之间不存在数据的交互。另外由于系统应用的不断切分,不同系统之间难免存在冗余的数据和复用的功能模块,各个系统之间在通信和利用资源上就会比较困难,从而导致信息孤岛的现象,企业应对时代变化的随机性降低,成本提高和效率低下。近年来智能设备终端也不断出现,企业也因为系统主要功能的不同,将开发转移到不同的移动设备。这样,同一个系统因为所依赖的设备不同,最终造成了异构系统。通航云信息化服务产品中,包括了主机终端的塔台监视系统、浏览器端的航服务与移动端的低空雷达(IOS,Android)。其中主机终端的塔台监视系统与浏览器端的航服务因数据所依赖的系统不同构成了异构系统,PC端的塔台监视系统与移动端的低空雷达构成了异构移动端。随着通航云信息化服务产品的不断推进,新的系统将会与现有的系统构成异构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Web Services的发展历程,并介绍Web Services中涉及的基本概念,随后介绍了RPC架构风格的Web Services的基本概念,并给出其优缺点。本文在深入理解REST架构风格的基础上,推导了REST架构风格的Web Services,给出REST架构风格的Web Services中涉及的相关技术,其中包括URI、Protocol buffers、超文本传输协议等,并对REST架构风格和RPC架构风格两种Web Services进行了对比,体现出REST架构风格的优势。随后给出REST架构风格的Web Services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最后按照给出的步骤给通航云信息化服务产品中待集成的系统做了数据集规划、系统资源确定与命名、定义系统操作资源接口与系统客户端展示,同时基于Go语言的beego框架进行编码工作,最终实现了异构系统的集成并给出实例展示。
才静滢[10](2014)在《大航海时代的中西算学交流-《同文算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是传统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成为当前科学史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徐光启、李之藻等柱石人物参与译介的数学着作尤为受人瞩目。《同文算指》即是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同文算指》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利玛窦等欧洲耶稣会士带来的西算,另一方面得益于明末知识分子对传统数学知识的关注。如稍早时期常州学派唐顺之的人生轨迹,与李之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复兴古算乃是晚明儒者们的共同意志,而学术志趣的转变为欧洲天算知识的引进提供了内在动力。《同文算指》的编撰是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欧洲的大航海活动组织起全球性的商业网络,海外贸易的繁荣导致算术教育需求的增加,如《算法统宗》等来源于实践的算术着作应运而生。此类作品综合运用歌诀、图画等方式,更加贴近民生,因而在海内外得以广泛传播。而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传统算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官方算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同文算指》的产生即是针对这些情况,为知识分子提供一种符合士人身份的算术手段,用以实现对国家事务的有效运作。《同文算指》在流传过程中多有变化,因而现存各个版本区别较大。如《四库全书》文渊阁与文津阁两种版本的《同文算指》在一些细节部分存在不同之处。台湾收藏的多部《天学初函》中的《同文算指》之间也有许多差异。本文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对《同文算指》诸版本做一总结。艾儒略所作《西学凡》是《天学初函》中的开篇,它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欧洲学术的分类构成。通过其中对学科分类的描述,可以发现,《同文算指》是《天学初函》中仅有的一部算术书,《同文算指》的引进保持了《天学初函》学术结构的完整性。引进欧洲笔算是《同文算指》最具影响的一项成果。笔算经由梅文鼎等算家改进,逐渐成为中国算术的主要运算方式。但是明代中国算书中的笔算并非始于欧洲传教士。在《九章算术比类大全》等中国算书中已经出现与阿拉伯土盘算法形式相近的写算。从整体来看,笔算在中国经过阿拉伯写算形式-欧洲笔算形式-中国本土化形式,而最终得到确立。《同文算指》中的盈不足术等中算内容,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本文比照《实用算术概要》(Epitome Arithmaticae Practicae,1583,拉丁文底本),发掘出《测圆海镜分类释术》等前人尚未涉及的算题来源,理清《同文算指》与中外算书相似算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书中术语的翻译、等比、等差数列以及盈不足术等问题。发现西算虽然比中算有所进步,但李之藻引进欧洲算书的原因不仅在于西算在数学方面的优势,还在于他对西学逻辑性的推崇。《同文算指》并非当时引进欧洲算术的唯一中文书籍,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也曾经撰写过《太西算要》。并在等差、等比数列等许多问题中都加入自己独立的思考,虽然他的观点存在错误,但也反映出中国传统算术的特殊影响。《同文算指·别编》是一部“传说”中的图书,直到李俨发现巴黎国家图书馆抄本之后,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它首次引入欧洲三角函数知识,其中的三角函数表残片很可能来自克拉维乌斯的着作。通过对比与《西洋新法算书》中相关内容的异同,反映出西算引入编译过程中,从中国士人主导向西人主导的转变。总之,《同文算指》是中国算术从传统的筹算向西方笔算转化过程的一环,也是明末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作者李之藻秉承着经国济世的儒家精神,在编撰过程中,主动综合中西算术,在接受算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西方学术体系的整体引进。为明清之际,中国算学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3)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情感分析研究背景 |
1.1.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情感分析研究现状 |
1.2.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主要工作 |
2.1.1 方面提取 |
2.1.2 观点内容挖掘 |
2.1.3 情感倾向性分析 |
2.2 网络舆情分析的主要工作 |
2.2.1 常用分析方法 |
2.2.2 分析成果的常用表示形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题提取方法研究 |
3.1 LDA简介 |
3.1.1 LDA模型 |
3.1.2 Gibbs采样法 |
3.1.3 LDA模型训练 |
3.1.4 LDA主题推断 |
3.2 基于词性的主题提取改进方法 |
3.3 实验准备 |
3.3.1 数据集 |
3.3.2 文本预处理 |
3.3.3 测试集主题划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评价指标 |
3.4.2 标准LDA的主题提取实验结果 |
3.4.3 主题准确率计算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主题的情感分析研究 |
4.1 基于主题的观点句挖掘 |
4.1.1 多主题评论文档的主题拆分 |
4.1.2 单主题评论文档的观点句挖掘 |
4.2 情感分析模型简介 |
4.2.1 BERT模型 |
4.2.2 BERT-wwm模型 |
4.3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情感倾向性分析 |
4.3.1 样本人工标记 |
4.3.2 文本预处理 |
4.3.3 训练参数设置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情感分类实验结果 |
4.4.2 整体数据集预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架构设计 |
5.1.2 系统实现环境 |
5.2 数据采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模块概要设计 |
5.2.2 模块详细设计 |
5.2.3 模块实现 |
5.3 舆情分析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评论关键词词云模块 |
5.3.2 评论热度分析模块 |
5.3.3 评论情感强度分析模块 |
5.4 界面展示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关键新闻时间轴页面展示 |
5.4.2 绘图型页面展示 |
5.4.3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生成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基本简写表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 |
三、论文思路 |
四、史料基础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兰顿早期及思想形成 |
第一节 早期经历 |
第二节 思想继承 |
一、教父思想 |
二、“巴黎学派” |
三、法学基因 |
第二章 思想内核 |
第一节 论教会 |
一、教皇权 |
二、教会观 |
三、双剑论 |
第二节 论王权 |
一、国王的产生 |
二、王权即“罪恶” |
三、需要原则 |
第三节 论法律 |
一、神法即自然法 |
二、神法即摩西律法 |
三、王权与神法的关系 |
第三章 当选坎特伯雷大主教 |
第一节 12-13世纪的法律、政治背景 |
一、英格兰的古老习俗和法律 |
二、王权、贵族与教会的博弈 |
第二节 当选大主教之路 |
一、教皇任命 |
二、国王认可 |
第四章 兰顿对英格兰教会的立法 |
第一节 13世纪前的英格兰教会法 |
第二节 兰顿的教会立法活动 |
一、《坎特伯雷教区宪章》(1213/1214年) |
二、《奥斯内教会法》(1222年) |
第三节 兰顿教会立法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 |
第一节 兰顿与《大宪章》关系的学术争论 |
第二节 行为影响 |
一、舆论宣传 |
二、调停之路 |
第三节 思想影响 |
一、教会独立 |
二、王在法下 |
三、王国集体 |
第四节 持续践行 |
一、“法律审判”与拒交罗彻斯特城堡 |
二、“教会特权”与对抗教宗使节 |
三、1225年《大宪章》重颁 |
第六章 评价 |
第一节 经院神学的阐释者 |
第二节 教会独立的改革者 |
第三节 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斯蒂芬·兰顿大事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文献、研究思路与相关术语的界定 |
第2章 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从阿德拉特到克拉维乌斯 |
2.1 拉丁语版《原本》版本流传概况 |
2.1.1 古代阶段:一些早期尝试 |
2.1.2 中世纪时期 |
2.1.3 文艺复兴时期 |
2.2 《原本》文化定位的回归:赞伯蒂、康曼迪诺与克拉维乌斯三本序言之对照研究 |
2.2.1 三篇序言的内容分析 |
2.2.2 三篇序言的文化意义 |
2.3 《原本》文本形态的深刻变化 |
2.3.1 体例结构与证明程式的变化 |
2.3.2 命题与专论的内容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克拉维乌斯《原本》介绍 |
3.1 克拉维乌斯及其六版《原本》概述 |
3.1.1 克拉维乌斯的生平及其学术 |
3.1.2 克版《原本》的沿革 |
3.2 克版《原本》正文之增补 |
3.2.1 增补,而非更换——以首卷公理11 的处理为例 |
3.2.2 克本公理、公设之增补 |
3.2.3 克本界说、命题之增补 |
3.3 克本注释内容分析:以第一卷为例 |
3.3.1 克本注释的分类及其特点 |
3.3.2 克氏注释对利、徐译本正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几何原本》翻译研究 |
4.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与意义分析 |
4.1.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 |
4.1.2 “几何”译名含义续考 |
4.1.3 “几何家”“几何之学”与“几何原本” |
4.1.4 沟通数、形、量:“几何”多义性的文艺复兴溯源 |
4.2 《几何原本》界说翻译 |
4.2.1 定义联项的翻译 |
4.2.2 被定义项术语的翻译 |
4.2.3 释义部分的翻译 |
4.3 《几何原本》命题翻译 |
4.3.1 求作命题的翻译方法 |
4.3.2 求证命题的翻译模式 |
4.4 《几何原本》证明结构的改造 |
4.4.1 证明提示词的创造性使用 |
4.4.2 命题正论的翻译 |
4.4.3 命题驳论的翻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 |
5.1 利玛窦数学观探源 |
5.1.1 克拉维乌斯《导言》中的希腊印记与近代特质 |
5.1.3 “几何之理”的演变与“易佛补儒”西学观 |
5.1.4 “几何之用”的东方色彩 |
5.2 佩尔捷与克拉维乌斯切边角之争的重构 |
5.2.1 底本中的切边角之争 |
5.2.2 译本切边角之争侧重的偏移 |
5.2.3 利徐重构的中国色彩 |
5.2.4 利徐对平面角概念的简化处理 |
5.3 两篇比例专论的比较研究 |
5.3.1 译本因循底本“De proportionibus”之处 |
5.3.2 简明致用:译本删减原则探究 |
5.3.3 译本改易段落分析 |
5.4 《几何原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来源探讨 |
5.4.1 韩应陛跋文提出的问题 |
5.4.2 韩跋本笺注来源考 |
5.4.3 初函本笺注增补内容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阿本-克本-《几何原本》:《原本》的时代与文明历程 |
6.2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的成果与意义 |
6.3 克本汉译与徐光启的会通思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之学术成果 |
(6)整船级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欧美发展现状 |
1.2.2 亚洲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3 IETM发展趋势 |
第2章 研究方案及关键技术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IETM关键技术 |
2.3.1 虚拟现实三维仿真技术 |
2.3.2 C#编程语言技术 |
2.3.3 XML数据存储技术 |
2.3.4 CSDB数据库技术 |
2.3.5 多媒体动画制作技术 |
2.3.6 .Net框架 |
2.3.7 C/S模式 |
2.4 研究方法 |
2.5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
第3章 软件设计 |
3.1 实验方法 |
3.2 设计方案 |
3.2.1 系统总体架构 |
3.2.2 整船系统编码设计 |
3.2.3 数据模块组成设计 |
3.2.4 数据模块功能与结构设计 |
3.2.5 数据模型信息设计 |
3.2.6 软件关键功能代码实现 |
3.2.7 模型制作的基本实现方法 |
第4章 软件应用操作 |
4.1 软件功能应用操作 |
4.2 实验初步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软件关键功能代码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数据模型构建与转换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的转换生成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2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
2.1 空间认知理论 |
2.1.1 空间认知的概念 |
2.1.2 地理空间认知过程 |
2.1.3 空间认知模型 |
2.2 粒度理论 |
2.2.1 粒度的认知过程 |
2.2.2 粒度在地理空间中的体现 |
2.2.3 粒度的作用 |
2.3 面向对象思想 |
2.3.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2.3.2 面向对象的抽象方法 |
2.4 多粒度时空对象 |
2.4.1 时空对象的概念 |
2.4.2 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3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设计 |
3.1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定义 |
3.2 多粒度时空对象描述框架 |
3.3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组织结构 |
3.4 基于XML多粒度时空对象公共结构模板 |
3.4.1 XML概述 |
3.4.2 公共数据结构模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转换生成方法研究 |
4.1 时空对象转换流程设计 |
4.2 矢量数据处理解析 |
4.2.1 OGR(简单要素库) |
4.2.2 基于OGR解析矢量数据 |
4.3 数据转换 |
4.3.1 时空对象类模板设计 |
4.3.2 转换规则 |
4.3.3 重组生成 |
4.4 政区对象数据转换生成的实现 |
4.4.1 实验数据 |
4.4.2 转换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政区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展示系统 |
5.1 展示系统需求 |
5.2 展示系统功能 |
5.3 展示系统运行实例 |
5.3.1 政区空间位置展示 |
5.3.2 政区隶属关系查询 |
5.3.3 政区多元数据展示 |
5.3.4 政区时态数据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瞄准“两商”战略 提高发展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煤炭行业向好态势来之不易 |
坚决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
2"'>央企煤炭资产重组"1+1>2" |
党建与企业发展"三融合" |
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商和能源综合服务商 |
(9)REST架构风格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选题背景 |
1.3 REST架构风格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传统的Web Services |
2.1 基于分布式对象的架构 |
2.1.1 CORBA和DCOM的时代 |
2.1.2 基于J2EE的EJB时代 |
2.2 传统Web Services的架构 |
2.2.1 传统Web服务协议栈 |
2.2.2 XML |
2.2.3 SOAP |
2.2.4 WSDL |
2.2.5 UDDI |
2.3 基于RPC架构风格Web Service架构 |
2.3.1 RPC架构风格的基本概念 |
2.3.2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REST及其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
3.1 REST架构风格推导 |
3.1.1 客户端-服务器约束 |
3.1.2 无状态性约束 |
3.1.3 缓存约束 |
3.1.4 统一接口约束 |
3.1.5 分层系统约束 |
3.1.6 按需代码约束 |
3.2 RESTful 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 |
3.2.1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
3.2.2 Protocol buffers |
3.2.3 超文本转移协议(HTTP) |
3.2.4 WADL |
3.2.5 HTTPS |
3.3 REST的安全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
3.3.1 REST安全问题分析 |
3.3.2 安全对策研究 |
3.4 REST与RPC风格的比较 |
3.4.1 核心技术的对比 |
3.4.2 服务特性的对比 |
3.5 REST及其在异构系统集成中应用的原则与设计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航云异构系统设计 |
4.1 异构系统描述 |
4.2 系统数据集规划 |
4.2.1 飞行器数据集 |
4.2.2 机场数据集 |
4.2.3 气象站数据集 |
4.3 系统资源确定与命名 |
4.4 系统操作资源接口 |
4.5 系统客户端表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航云异构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展示 |
5.2.1 航服务系统展示 |
5.2.2 塔台监视系统展示 |
5.2.3 低空雷达APP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航海时代的中西算学交流-《同文算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要点与思路 |
第2章 《同文算指》的编撰的历史背景 |
2.1 大航海背景下的明代中国 |
2.1.1 《同文算指》中的西域货物 |
2.1.2 明代中国海外贸易 |
2.2 明代中国传统数学状态 |
2.2.1 官方算学的衰落 |
2.2.2 民间商业数学的需求 |
2.3 实学的兴起与算学复兴 |
第3章 《同文算指》的编撰 |
3.1 与明末西学的传入 |
3.1.1 利玛窦与欧洲数学在中国的传播 |
3.1.2 克拉维乌斯及其着作 |
3.2 李之藻与《同文算指》的编撰 |
3.3 从《天学初函》看《同文算指》的意义 |
第4章 《同文算指》版本及内容 |
4.1 《同文算指》版本说明 |
4.1.1 《四库全书》版《同文算指》 |
4.1.2 《天学初函》版《同文算指》 |
4.1.3 其它版本 |
4.2 《同文算指》内容构成及算题来源 |
4.2.1 《同文算指》的西算来源 |
4.2.2 《同文算指》中算习题来源 |
4.2.3 《同文算指》承习《测量法义》的算题 |
第5章 从《同文算指》看中西会通 |
5.1 《同文算指》中的翻译 |
5.2 笔算与写算 |
5.2.1 明代算书中的写算 |
5.2.2 明代算学中的传统乘除运算 |
5.2.3 《同文算指》的笔算乘除法 |
5.2.4 小结:写算未能流行的原因 |
5.3 《同文算指》分数及相关理论 |
5.3.1 《同文算指》中的分数 |
5.3.2 《同文算指》中的约分 |
5.4 递加法与倍加法 |
5.4.1 《同文算指》中的递加法与倍加法 |
5.4.2 《太西算要》中的平差计与倍加计 |
5.4.3 对《同文算指》数列问题的评价 |
5.5 《同文算指·叠借互征》探析 |
5.5.1 《同文算指·叠借互征》的西算来源 |
5.5.2 流失的细节 |
5.5.3 关于“数典忘祖”的回应 |
5.6 《同文算指》中的开方术 |
5.6.1 《同文算指》开方术来源 |
5.6.2 《太西算要》中的开方术 |
5.7 《同文算指》中的杂和较乘法 |
第六章 《同文算指·别编》研究 |
6.1 《别编》内容概述 |
6.2 《别编》中的弦表 |
6.2.1 弦表探源 |
6.2.2 《别编》与《新法算书》中的三角函数 |
6.3 《别编》术语考察 |
6.3.1 倒弦与矢 |
6.3.2 《别编》中的星宫名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要点 |
7.2 《同文算指》的再认识 |
7.2.1 《同文算指》的西算 |
7.2.2 《同文算指》的中算 |
7.3 从“同文算指”看明末西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四、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D]. 苏彦霏. 延边大学, 2021
- [2]短视频的文化叙事分析 ——以李子柒系列短视频为例[D]. 褚尧.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D]. 曹锐. 扬州大学, 2020(04)
- [4]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美君. 山东大学, 2019(02)
- [5]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D]. 王宏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整船级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软件设计[D]. 王诗.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7]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数据模型构建与转换生成方法研究[D]. 李雅丽.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瞄准“两商”战略 提高发展质量[N]. 陶冉,尚军梅. 中国煤炭报, 2017
- [9]REST架构风格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研究与实现[D]. 邓健安.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10]大航海时代的中西算学交流-《同文算指》研究[D]. 才静滢.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