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对小檗碱的包结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姬文博[1](2014)在《β-环糊精荧光增敏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环糊精作为超分子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近年来被研究得越来越多。环糊精中β-环糊精因外亲水、内疏水的结构,能选择性包结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改变客体分子物化性质,如光谱性质、水溶性、稳定性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依据超分子化学理论基础,研究了β-环糊精荧光增敏法在化学分析测定中的应用,用以提高分析测定的检测限、灵敏度和准确度。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对β-环糊精荧光增敏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分子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建立了荧光增敏亚甲基蓝测定安氯地平的新方法。在0.20mol·L-1硫酸溶液中,安氯地平对β-环糊精增敏高锰酸钾氧化亚甲基蓝体系的荧光具有增强作用,通过测定亚甲基蓝的荧光强度间接测定安氯地平的含量。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660nm,最大发射波长λem678nm,线性范围0.05~3.8mg·L-1,检出限0.005mg·L-1,相对标准偏差1.8%。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该方法同样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安氯地平的测定。2、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葡萄糖与亚甲基蓝直接反应,使亚甲基蓝荧光猝灭。若换用β-环糊精—亚甲基蓝荧光探针,则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测定灵敏度。据此,建立了以β-环糊精—亚甲基蓝为荧光探针直接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660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678nm,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在0.02~26mg·L-1与其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02mg·L-1。本方法可直接用于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回收率在97.4%~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3%。3、合成了β-环糊精作为主体,亚甲基蓝作为客体的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和亚甲基蓝的包和作用,确定了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考察了β-环糊精浓度,溶液pH,有机溶剂,离子强度及温度对包合物包合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对此包合物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和包和方式。4、合成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茜素紫为客体的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和茜素紫的包合作用,确定了茜素紫在pH10、11、12的缓冲溶液中分别以H2R2-,H2R2-和HR3-, HR3-的形式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考察了包合主体β-环糊精的浓度、有机溶剂及离子强度对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法分析了体系的温度和包合物包合常数的关系,得到包合过程中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并通过分子模拟对包合物的包合形式进行分析,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乔江鹏[2](2014)在《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10种常见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探讨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建立了测定中药黄连中巴马汀、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的薄层荧光扫描法。论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研究了9种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发现此类化合物内源荧光很弱,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环糊精、有机溶剂(甲醇)可使荧光增强,pH变化对荧光影响不大。在0.01mol/L SDS介质中,硫酸氢小檗碱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最大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50nm和530nm,量子产率为0.00663;鞣酸小檗碱的λex/λem=350/530nm,量子产率为0.00511;盐酸巴马汀的λex/λem=345/530nm,量子产率为0.00292;脱氢紫堇碱的λex/λem=340/515nm,量子产率为0.00377;盐酸黄连碱的λex/λem=360/545nm,量子产率为0.0156;甲基黄连碱的λex/λem=350/528nm,量子产率为0.0135;表小檗碱的λex/λem=360/545nm,量子产率为0.0182;小檗红碱和去亚甲基小檗碱没有荧光。2、研究了二氢小檗碱的荧光性质,发现在酸性水溶液中二氢小檗碱具有稳定的荧光,λex/λem=360/450nm,荧光量子产率为0.018;在pH>4.0时,二氢小檗碱易被氧化成小檗碱而导致荧光猝灭。在二氢小檗碱水溶液中加入甲醇导致荧光减弱。3、巴马汀、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在硅胶板上荧光较强,性质稳定,据此建立了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中药黄连中这3种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分别为1.55%,2.46%和1.28%。
龙俊,段雷雨,王兴明,杨欢[3](2013)在《β-环糊精-4-苄氧基苯酚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文中认为以溴化乙锭(EB)为分子探针,生理pH=7.4环境下,分别采用荧光光谱法、化学热力学法和黏度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4-苄氧基苯酚(β-CD-PBP)包合物与鲱鱼精DNA(hsDNA)的相互作用。利用摩尔比法测定β-环糊精(β-CD)与4-苄氧基苯酚(PBP)的包合比nβ-CD∶n PBP=1∶1,其包合常数K f=7.39×103L·mol-1。β-CD-PBP包合物与hsDNA的结合比n DNA∶nβ-CD-PBP=1∶9,结合常数为K300.15K=2.86×103L/mol,K310.15K=2.69×104L/mol。热力学函数Δr H mθ=1.44×105J/mol,Δr G mθ300.15K=-1.97×104J/mol,Δr S mθ=549.32 J/(mol·K),结果表明β-CD-PBP包合物与DNA作用是熵驱动,β-CD-PBP与hsDNA的作用方式为静电和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
常银霞[4](2013)在《某些超分子主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及色谱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糊精、葫芦脲作为第二代和第四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由于它们对客体分子的良好包合性能,使其在催化、生化、医药、分离材料和污水处理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葫芦脲对药物分子的包合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成为某些药物新分析方法建立的重要有效手段。建立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和可重复的药物分析方法,是控制药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一直是药物分析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环糊精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作为药物分离材料特别是手性分离材料也有较广的应用。近20年来深入研究的桥联环糊精,在分子识别和分子自组装中表现了良好的特性,但作为手性分离材料的应用较少。鉴于这些主要特性,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综述了葫芦脲在分子识别、分子组装、分子器件和主要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和桥联环糊精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成果做了简要概括,提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有效的测定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和西咪替丁的荧光测定法。该方法是基于某些药物和巴马汀探针对葫芦[7]脲空腔的竞争反应。葫芦[7]脲能与巴马汀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包合物而使溶液的荧光显着增强。然而,当加入被测药物时溶液的荧光剧烈淬灭。考察了不同实验因素对荧光猝灭的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以343nm为激发波长,在495nm发射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荧光猝灭值(ΔF)和药物浓度在0.04-1.9μg·mL-1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3-0.030μg·mL-1。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用于原料药、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的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比一般的光谱法高两个数量级。第三部分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可以同时测定巴马汀和小檗碱。该方法是基于在葫芦[7]脲的存在下,巴马汀和小檗碱水溶液的荧光显着增强。色谱条件是:在商品C18柱上,以葫芦[7]脲为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以(50/50,v/v)的甲醇/0.05%醋酸三乙胺缓冲溶液水(pH4.1)为流动相,并在缓冲溶液中加入1.25×10-4mo1·L-1葫芦[7]脲。以343nm为激发波长,在495nm发射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巴马汀和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230ng-mL-1和2-220ng.mL-,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594248+7.56×104X(R=0.9993)和Y=811028+6.32×104X(R=0.9995)。巴马汀和小檗碱的检测限分别为1.0ng·mL-1和0.7ng-mL-。本方法的灵敏度几乎与液质联用方法的灵敏度相当。同时可用于中药金鸡胶囊和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的测定。该HPLC-FLD法方便快捷、灵敏、重现性好。第四部分制备了一种新型羟基葫芦[7]脲键合固定相,并用作液相色谱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上对一些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如:黄连碱、小檗碱、药根碱)和鸦片生物碱(如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单乙酰吗啡)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对分离的影响,如乙腈含量、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等。结果表明:羟基葫芦[7]脲固定相相比羟基葫芦[6]脲固定相,对这些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具有更好的选择性,这些鸦片类生物碱在两种色谱固定相上均能得到基线分离。相比C18柱,此固定相对这些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在等度洗脱下进行分离,无需梯度洗脱,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的优点。第五部分合成了三种芳香二胺桥联-β-环糊精,它们分别是:3-氨甲基-苄胺-桥联(6-氨基-6-脱氧-β-环糊精)(1),4,4’-二胺二苯基-亚甲基-桥联(6-氨基-6-脱氧-β-环糊精)(2),1,2-双(4-氨苯基)-乙基-桥联(6-氨基-6-脱氧-β-环糊精)(3)。将这三种芳香二胺桥联-β-环糊精分别键合到色谱硅胶上制成手性色谱固定相(CSPs),并用于液相色谱拆分手性化合物。用甲醇和醋酸三乙基胺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对11种手性化合物进行了拆分。结果显示:三种手性色谱固定相相比β-环糊精固定相,对测定的这些手性化合物有更强的拆分能力。可以看出两个环糊精单元之间桥基的长度对对映体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桥基的增长手性识别能力下降,具有最短桥基的CSP1分离能力最强。这和文献报道的分子识别规律是一致的。第六部分将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衍生化制成液相色谱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上对多种多环芳烃和结构类似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壁碳纳米管羟丙基-β=环糊精固定相上,以水/甲醇(5:5,v/v)为流动相,八种多环芳烃能够分离;以(3:7,v/v)甲醇/醋酸三乙基胺缓冲液为流动相,其中醋酸三乙基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1%且pH为4.1,结构相似的六种地平类药物能得到分离。与羟丙基-β-环糊精固定相相比,此单壁碳纳米管固定相对这些多环芳烃和地平类药物显示出更强的分离能力。此方法可以用来提高环糊精固定相的分离效率。本论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1.葫芦[7]脲运用于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和西咪替丁三种H2组胺受体药物的测定,实现了三种H2组胺受体无荧光药物的荧光测定,该荧光测定法比一般的光谱方法灵敏度高,灵敏的测定方法可以用于生物体液中药物的测定。2.葫芦[7]脲用作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实现了两种结构非常相似的异喹啉药物巴马汀和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该方法与已报道的液相色谱法相比具有高灵敏度,其检测限可与价格昂贵的液质联用法相媲美。该方法简单易行,也可以用于其他生物样品的测定。3.合成了几种新的色谱固定相,并对其各自的分离特性进行了评价。羟基葫芦[7]脲键合固定相对分离生物碱类药物有一定的优势;桥基短的芳香二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比普通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好很多;单壁碳纳米管单独用于固定相分离效果较差,但如与羟丙基-β-环糊精结合制作色谱固定相,其协同作用显示了对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和结构相似物良好的分离能力,单壁碳纳米管在改善环糊精固定相分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邱燕子[5](2012)在《羟丙基-β-环糊精与五种酶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环糊精是一种无毒的环状低聚糖,由6至8个D-葡萄糖单元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具有腔外亲水、腔内疏水的特殊空腔结构,使其易与适当大小、形状的疏水性分子非共价结合形成包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易制取,成本低,可以做为一种新的酶的修饰剂进行开发研究。根据酶蛋白各自的酶促反应特点,采用紫外-可见分析法或荧光分析法研究酶蛋白修饰前后酶活力的变化;荧光分析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羟丙基-β-环糊精对酶蛋白内在荧光的影响;另外,利用已知的酶蛋白分子结构与优化的HP-β-CD进行分子对接试验,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与生物大分子之间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的位点与主要作用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羟丙基-β-环糊精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比较了修饰前后SOD对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修饰后的SOD复合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抑制作用增强;SOD的酶活性提高了大约27%。荧光光谱法研究HP-β-CD对SOD的荧光增敏作用,发现SOD与HP-β-CD包合比为1:1,包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自发进行。此外,同步荧光结果显示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分别在280nm和340nm左右出现发射峰,SOD复合物的同步荧光强度均增强。分子对接实验结果发现:参与氢键形成的氨基酸残基有B肽链上的LYS9、ASP11、GLN15和ASN51;G肽链上的LYS9、ASP11、GLN15和GLY54;O肽链上的LYS9和THR34。2.羟丙基-β-环糊精与青霉素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比较修饰前后青霉素酶对青霉素钠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修饰后的青霉素酶复合物使青霉素钠分解速率提高约2.12倍。荧光光谱研究发现:HP-β-CD对酶蛋白荧光有增敏作用,HP-β-CD与青霉素酶包合比为1:1,其包合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同步荧光结果显示:青霉素酶复合物的同步荧光均比青霉素酶强;酶蛋白荧光主要源于酪氨酸(Tyr)。分子对接实验结果发现:HP-β-CD与青霉素酶之间共形成了3组氢键,VAL39、ASN180和ASP183参与了氢键形成。3.羟丙基-β-环糊精与L-乳酸脱氢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比较修饰前后L-乳酸脱氢酶酶促反应速率,结果发现:修饰后L-乳酸脱氢的酶促反应速率约为原来的2.48倍。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HP-β-CD对L-乳酸脱氢酶荧光有增敏作用,形成L-乳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温度为293K时,包合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此外,L-乳酸脱氢酶的荧光主要源于酪氨酸(Tyr),HP-β-CD对氨基酸残基荧光的影响并不明显。分子对接实验结果发现:只有SER232和ARG336两个氨基酸残基参与了氢键形成,且各自与HP-β-CD分别形成了2组氢键。4.羟丙基-β-环糊精与碱性磷酸酶的相互作用结果用荧光法研究了修饰前后碱性磷酸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HP-β-CD对酶促反应速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荧光光谱分析发现:HP-β-CD对碱性磷酸酶的荧光有增敏作用;HP-β-CD与碱性磷酸酶的包结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包合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同步荧光分析显示:HP-β-CD对碱性磷酸酶进行包合后,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残基的同步荧光明显增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P-β-CD作用于酶蛋白边缘区域,与GLU15、THR50、ARG53、PRO65和PHE74形成氢键;HP-β-CD与碱性磷酸酶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包括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5.羟丙基-β-环糊精与弹性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荧光光谱法研究发现:HP-β-CD对弹性蛋白酶的荧光有增敏作用;弹性蛋白酶与HP-β-CD包合比为1:1,包合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同步荧光结果发现:弹性蛋白酶荧光主要源于酪氨酸(Tyr),且发射峰出现蓝移现象。分子对接研究发现:HP-β-CD位于酶蛋白边缘区域;弹性蛋白酶ARG61、GLN192、HIS57和SER195与HP-β-CD形成了氢键。总的来说,HP-β-CD与弹性蛋白酶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其中氢键作用力为主。
魏静娟[6](2012)在《β-环糊精与有机染料分子的超分子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子如果是一个房间,那么超分子就可以看做是一栋楼或者一个小区。原子靠共价键组成分子,分子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形成超分子。这样的几十个原子、分子或成千个原子、分子借助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组合"在一起时,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的性质,就是超分子。环糊精做为超分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在依据超分子化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β-环糊精与不同有机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热力学参数对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包合机理进行探讨,同时引入分子模拟,对包合物的包合形式进行进一步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弱碱性环境中,建立了β-环糊精和中性红(NR)形成包合物,使NR增敏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盐与中性红直接反应,生成不发荧光的亚硝胺物质,导致中性红荧光猝灭,但质子态的NR不与β-CD形成包合物,因此加入适量的NaOH和β-CD,使中性态中性红在提供的碱性环境中与β-CD发生包络作用,使中性红荧光强度增强,据此提出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451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576nm,线性范围为4~160μg/L,检出限是1.5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2%。2、在pH=4.0的条件下,建立了β-环糊精(β-CD)和亚甲基蓝(M B)形成包合物,增敏亚甲基蓝荧光猝灭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酸性条件下,抗坏血酸与亚甲基蓝形成不发荧光的离子缔合物,在适量β-CD的存在下,β-CD/MB使体系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导致荧光猝灭值ΔF随抗坏血酸的加入而提高,从而提出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λex=660nm,最大发射波长为λem=678nm,线性范围为0.05~24mg/L,检出限为0.09688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9%。3、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内酯型荧光黄与β-环糊精形成1:1包合物,其紫外-可见和荧光强度均下降。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及有机溶剂对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法分析了温度和包合常数的关系,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通过分子模拟和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的包合形式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4、在pH=10/11/12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确定了茜素紫与β-CD形成1:1包合物。同时,研究了不同pH值,环糊精浓度,离子强度及有机溶剂对茜素紫和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法分析了pH10和12时温度和包合常数的关系,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利用分子模拟对包合物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
何小英[7](2011)在《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在色谱及其相关应用中的研究》文中指出分子识别是超分子体系的核心,也是超分子结构形成的基础。它指主体客体之间通过空间匹配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选择性地相互结合并产生特定功能的过程。由于分子识别在分离材料、药物载体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分析化学家、药物化学家和环境化学家的高度重视。葫芦脲(cucurbit[n]uril,CB[n],n=5~8)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的第四代新型超分子化合物,它具有独特的空腔结构,同时端口环绕着众多羰基。实验证实葫芦脲对许多有机阳离子和中性分子客体表现出较强的分子识别能力。本学位论文利用葫芦[7]脲做配体,首次制备了葫芦[7]脲气相色谱固定相,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固定相的色谱性能。以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为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葫芦[7]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嘌呤、染料的相互作用,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较全面地综述了葫芦脲家族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重点概括了葫芦脲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以此作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实验设计的出发点。2、目前,有关葫芦脲的合成与分离纯化研究较少。本论文在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多聚甲醛代替40%甲醛溶液及先水分后酸分的方法来简化制备分离过程,提高葫芦[7]脲产量,同时降低盐酸用量,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为制备葫芦脲气相固定相以及研究葫芦脲的分子识别作用提供原材料。3、首次制备葫芦[7]脲气相色谱填充柱(3.2 mm×2.1m),采用不同溶质探针,评价了新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并探讨了其色谱分离机理。结果表明:CB[7]固定相对芳香烃、卤代烃、醇类、酮类、酯类、硅氧烷等广泛的分离对象显示较高的分离选择性,例如对难分离的醇类位置异构体也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尤其在高柱温下能快速分离高沸点的酯类和硅氧烷类化合物(<7min),当升温速率高达到150℃min-1仍能保持平稳的基线。这归因葫芦脲结构高度的稳定性和多种超分子作用,包括对气态溶质的包结作用。因此,CB[7]固定相更适用于分离高沸点的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4、葫芦[7]脲除做分离材料外,也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较好的CB[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实验发现,在人体生理pH 7.4时,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随着CB[7]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荧光峰发生一定的红移,且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分别采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相关热力学参数。在298K时,测得CB[7]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2.3367×105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078。基于热力学参数判定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两者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协同作用力。疏水作用来自于葫芦脲疏水空腔对BSA氨基酸残基的部分包结作用,与静电作用一起维系CB[7]-BSA的稳定性。同步荧光技术研究发现CB[7]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为葫芦脲在药物载体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用的信息。5、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B[7]对巯嘌呤(6-MP)和腺嘌呤(ADP)的包结作用,考察了时间、pH以及温度对荧光强度和包结作用的影响,利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分别计算出巯嘌呤和腺嘌呤与CB[7]的包结常数。实验表明:酸度对体系的包结有明显的影响。巯嘌呤在pH=8.0和腺嘌呤在pH=2.0左右时,分别具有稳定和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随着CB[7]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都有明显增强,包结作用迅速(小于5min)。实验得出CB[7]与巯嘌呤和腺喋呤的包结比均为1:1,在298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3.6797×102Lmol-1和2.2033×102 Lmol-1。通过热力学参数的变化,探讨了维系包结物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CB[7]是葫芦脲家族中水溶性最强的主体分子,作为一种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极具潜力。6、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CB[7]分别与直接大红、直接桃红、直接耐酸性枣红等三种常用的水溶性直接染料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随着CB[7]浓度的增大三种染料的吸光度显着降低,均出现等吸点,并考察了主体分子的浓度、缓冲液的pH、温度、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光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B[7]能分别与三种染料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这类配合物的形成与其对染料结构基团的部分包结作用相关。运用等摩尔比法和Job法确定它们均形成1:1型的包结配合物。同时,通过测得的包结反应热力学参数可知:它们的包结反应均为放热过程,这可能是主客体分子间存在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等的缘故。
刘宇飞[8](2011)在《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药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研究药物的疗效、分布、代谢、毒副作用对于评价药物、新药研发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巴氯芬是γ-氨基丁酸的脂溶性衍生物,属于神经递质类药物。主要用于骨骼肌松驰,解痉挛及外伤等。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用于治疗咳嗽和肺部过敏等症状。研究两者药效的文章非常多,但是对于两者在体内的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和毒副作用的文章非常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这两种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谱等其他方法研究它们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更微观层面研究两种药物与不同蛋白质的作用,对于更深入的了解药物的功效提供了一些数据。具体工作如下:1、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与核磁共振法研究β-环糊精对巴氯芬的包结行为。用摩尔比法和直线拟合法确定了包结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计算了主客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常数K,从而得到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数据ΔH,ΔS。结果表明包结过程是自发的运动,主要驱动力为疏水作用力。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巴氯芬与包结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巴氯芬及包结物对BSA会产生静态猝灭。其中巴氯芬与BSA的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而包结物对BSA的主要作用为静电作用,这是由于β-环糊精将巴氯芬的疏水部分包结的结果。2、研究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及金属离子的影响。γ-氨基丁酸能够改变牛血清白蛋白π→π*跃迁的电子能级差,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光谱发生蓝移。两者在32s左右就能较为稳定的结合。通过红外光谱法表征可得,巴氯芬和γ-氨基丁酸都能够改变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表明: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结合不属于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探讨了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的金属离子浓度是保证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必要条件。3、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巴氯芬与胃蛋白酶的结合。观测到巴氯芬使胃蛋白酶的最大紫外吸收峰蓝移。由Stern-Volmer方程求得其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求出结合常数,由热力学参数判断其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胃蛋白酶与巴氯芬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从而使胃蛋白酶发生了荧光猝灭。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氯芬改变了胃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利用胃蛋白酶的催化性质研究巴氯芬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氯芬抑制了胃蛋白酶46.50%的活性。4、研究了巴氯芬与细胞色素C间的结合。巴氯芬能够使细胞色素C发生增色效应。同步荧光法结果表明,巴氯芬会使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升高,这种升高主要是由于与酪氨酸的结合,巴氯芬与色氨酸的作用不明显。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的二级结构产生了影响,而使细胞色素C的结构松散。用紫外光谱法研究结合药物后细胞色素C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药物都会对细胞色素C的活性产生抑制,服用后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9](2011)在《《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总目次》文中提出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10](2011)在《《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分类索引》文中认为
二、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对小檗碱的包结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对小檗碱的包结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β-环糊精荧光增敏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1.1 超分子简介 |
1.1.2 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
1.2 β-环糊精概述 |
1.2.1 环糊精简介 |
1.2.2 β-环糊精的化学结构 |
1.2.3 β-环糊精的物化性质 |
1.2.4 β-环糊精的生化性质 |
1.2.5 β-环糊精的应用 |
1.3 β-环糊精荧光增敏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1.3.1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反应类型 |
1.3.2 β-环糊精荧光增敏的现象与机理 |
1.3.3 β-环糊精荧光增敏的影响因素 |
1.4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1.4.1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1.4.2 β-环糊精包合物的检测方法 |
1.4.3 β-环糊精包合比测定方法 |
1.5 分子模拟在β-环糊精荧光增敏中的作用 |
1.5.1 分子模拟中常用力场及自由能计算 |
1.5.2 分子模拟的理论计算 |
1.5.3 能量最小化方法和周期边界性条件 |
1.5.4 分子模拟在环糊精包合物方面的应用实例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β-环糊精增敏增敏亚甲基蓝测定安氯地平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 |
2.2.2 反应机理推断 |
2.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2.4 共存组分的干扰 |
2.2.5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2.2.6 样品的处理及测定 |
2.3 结论 |
第三章 β-环糊精增敏亚甲基蓝测定葡萄糖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 |
3.2.2 实验过程及条件的优化 |
3.2.3 干扰实验 |
3.2.4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3.2.5 分析应用 |
3.3 结论 |
第四章 β-环糊精和亚甲基蓝的包合作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H 值的影响 |
4.2.2 MB 在不同浓度β-CD 中荧光光谱 |
4.2.3 MB 在不同浓度β-CD 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2.4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2.5 有机溶液极性的影响 |
4.2.6 温度的影响 |
4.2.7 包合比和包合常数的确定 |
4.2.8 分子模拟 |
4.2.9 红外研究 |
4.3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 PH 对β-环糊精和茜素紫的包合作用影响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H=10、11、12 下β-CD 浓度对 AV 吸收光谱实验 |
5.2.2 包合比和包合常数的确定 |
5.2.3 有机溶液极性实验 |
5.2.4 离子强度实验 |
5.2.5 温度实验 |
5.2.6 分子模拟实验 |
5.2.7 红外光谱实验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
1.1 硫酸氢小檗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2 鞣酸小檗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3 盐酸巴马汀的荧光光谱研究 |
1.4 去氢紫堇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5 盐酸黄连碱的荧光光谱性质 |
1.6 甲基黄连碱的荧光光谱性质 |
1.7 表小檗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8 小檗红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9 去亚甲基小檗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1.10 本章小结 |
2 二氢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
2.1 二氢小檗碱的荧光光谱研究 |
2.2 本章小结 |
3 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中药黄连中的巴马汀、黄连碱和表小檗碱的含量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致谢) |
(3)β-环糊精-4-苄氧基苯酚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荧光光谱法 |
1.2.2 黏度法 |
1.2.3 包合物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与PBP的包和作用 |
2.2 荧光光谱法研究β-CD-PBP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2.3 β-CD-PBP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间的热力学研究 |
2.4 EB探针法研究PBP包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
2.5 磷酸盐与PBP包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 寡聚核苷酸与PBP包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2.7 β-CD-PBP包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黏度法研究 |
2.8 Scatchard法分析研究 |
3 结论 |
(4)某些超分子主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及色谱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分子概述 |
1.2 葫芦脲的研究进展 |
1.3 环糊精手性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1.4 桥联环糊精的研究概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巴马汀荧光探针法测定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和西咪替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3 葫芦[7]脲流动相添加剂法测定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4 羟基葫芦[7]脲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5 芳香二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6 单壁碳纳米管对环糊精固定相分离能力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羟丙基-β-环糊精与五种酶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糊精简介 |
1.2 羟丙基-β-环糊精 |
1.3 环糊精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4 环糊精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5 主要实验分析方法 |
1.5.1 荧光分析法 |
1.5.2 常规荧光分析法 |
1.5.3 同步荧光分析法 |
1.5.4 分子对接试验 |
1.5.5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1.6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羟丙基-β-环糊精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1.1 超氧物歧化酶主要类型 |
2.1.2 CuZn-SOD 的分子结构 |
2.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 |
2.2 实验方法 |
2.2.1 SOD 的酶活性测定 |
2.2.2 荧光光谱分析 |
2.2.3 分子对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的酶活性结果 |
2.3.2 HP-β-CD 对 SOD 总体荧光的影响 |
2.3.3 HP-β-CD 对 SOD 蛋白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的影响 |
2.3.4 HP-β-CD 与 SOD 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羟丙基-β-环糊精与青霉素酶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酶活性的测定 |
3.2.2 荧光光谱分析 |
3.2.3 分子对接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羟丙基-β-环糊精对青霉素与青霉素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2 HP-β-CD 对青霉素酶酶蛋白总体荧光的影响 |
3.3.3 HP-β-CD 对青霉素酶酶蛋白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的影响 |
3.3.4 HP-β-CD 与青霉素酶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羟丙基-β-环糊精与 L-乳酸脱氢酶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L-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4.2.2 荧光光谱分析 |
4.2.3 分子对接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羟丙基-β-环糊精对 L-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2 HP-β-CD 对 L-乳酸脱氢酶酶蛋白总体荧光的影响 |
4.3.3 HP-β-CD 对 L-乳酸脱氢酶酶蛋白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的影响 |
4.3.4 HP-β-CD 与 L-乳酸脱氢酶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羟丙基-β-环糊精与碱性磷酸酶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5.2.2 荧光光谱分析 |
5.2.3 分子对接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羟丙基-β-环糊精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2 HP-β-CD 对碱性磷酸酶酶蛋白总体荧光的影响 |
5.3.3 HP-β-CD 对碱性磷酸酶酶蛋白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的影响 |
5.3.4 HP-β-CD 与碱性磷酸酶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羟丙基-β-环糊精与弹性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荧光光谱分析 |
6.2.2 分子对接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P-β-CD 对弹性蛋白酶酶蛋白总体荧光的影响 |
6.3.2 HP-β-CD 对弹性蛋白酶酶蛋白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的影响 |
6.3.3 HP-β-CD 与弹性蛋白酶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6)β-环糊精与有机染料分子的超分子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2 环糊精构型及其基本性质 |
1.3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的研究现状 |
1.3.1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反应类型 |
1.3.2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形成包合物的影响因素 |
1.3.3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形成包合物的研究手段 |
1.3.4 β-环糊精与有机试剂包合比测定方法 |
1.4 分子模拟在环糊精包合研究中的作用 |
1.4.1 分子模拟的理论计算 |
1.4.2 分子模拟中常用力场 |
1.5 本实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Β-环糊精增敏中性红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激发与发射光谱 |
2.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2.3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2.2.4 共存离子的干扰试验 |
2.3 样品分析 |
第三章 Β-环糊精增敏亚甲基蓝测定抗坏血酸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 |
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3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3.2.4 共存物质的干扰 |
3.3 样品分析应用 |
第四章 内酯型荧光黄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H 值的影响 |
4.2.2 FY 在不同浓度β-CD 中荧光光谱 |
4.2.3 FY 在不同浓度β-CD 中紫外吸收光谱 |
4.2.4 包结比和包合常数的确定 |
4.2.5 有机溶液极性的影响 |
4.2.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2.7 温度的影响 |
4.2.8 分子模拟 |
4.2.9 红外研究 |
第五章 茜素紫和Β-环糊精包合作用及光谱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分子模拟理论研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H 值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
5.2.2 pH=10/ 11/12 下β-CD/AV 包合物的吸收光谱 |
5.2.3 包合常数的计算 |
5.2.4 热力学法研究包和作用 |
5.2.5 溶剂极性对包合体系影响 |
5.2.6 离子强度对包合体系影响 |
5.2.7 分子模拟 |
5.3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在色谱及其相关应用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葫芦脲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葫芦脲及衍生物的合成、分离及基本性质 |
1.2.1 葫芦脲同系物的合成 |
1.2.2 葫芦脲衍生物的合成 |
1.2.3 葫芦脲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性质 |
1.3 葫芦脲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3.1 葫芦脲的分子识别作用 |
1.3.2 葫芦脲的自组装 |
1.3.3 葫芦脲在生物体及药物运载方面的应用 |
1.3.4 环境污染治理 |
1.3.5 分子催化反应 |
1.3.6 分离材料 |
1.4 总结与展望 |
1.5 论文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葫芦[7]脲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葫芦[n]脲的合成 |
2.2.3 葫芦[7]脲的分离纯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葫芦[7]脲合成的影响条件 |
2.3.2 葫芦[7]脲的结构表征 |
2.4 结论 |
第3章 葫芦[7]脲气相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分离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玻璃柱的清洗 |
3.2.3 葫芦[7]脲填充柱的制备和老化 |
3.2.4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葫芦[7]脲固定相色谱柱性能评价 |
3.3.2 葫芦[7]脲色谱柱分离性能考察 |
3.4 结论 |
第4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B[7]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 |
4.3.2 荧光猝灭作用的描述和猝灭作用性质及能量转移 |
4.3.3 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
4.3.4 不同pH值CB[7]-B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作用力的确定 |
4.3.5 BSA构象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腺嘌呤和巯嘌呤的包结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及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B[7]分别与巯嘌呤和腺嘌呤的相互作用 |
5.3.2 CB[7]与巯嘌呤、腺嘌呤相互作用pH值的选择 |
5.3.3 CB[7]与巯嘌呤、腺嘌呤相互作用时间的选择 |
5.3.4 包结比和包结常数 |
5.3.5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5.3.6 包结机理推测 |
5.4 结论 |
第6章 葫芦[7]脲与直接染料相互作用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溶液的配置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直接染料与CB[7]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6.3.2 摩尔比法和Job法确定包结比 |
6.3.3 包结稳定常数Ka的测定 |
6.3.4 包结过程的热力焓变和熵变 |
6.3.5 因素对直接染料与CB[7]作用的影响 |
6.3.6 包结机理推测 |
6.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论文 |
(8)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意义 |
1.1.1 在药物动力学方面的意义 |
1.1.2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意义 |
1.1.3 在药物分子设计上的意义 |
1.1.4 在蛋白质分离上的意义 |
1.2 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主要方法及进展 |
1.2.1 光谱法 |
1.2.2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
1.2.3 平衡透析法 |
1.2.4 电化学法 |
1.2.5 质谱法 |
1.2.6 核磁共振法 |
1.2.7 其他方法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巴氯芬及β-环糊精的包结物与BS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包结物的表征 |
2.3.2 巴氯芬与β-环糊精的包结比 |
2.3.3 包结常数的测定 |
2.3.4 巴氯芬及包结物对BSA 的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BSA 作用的光谱研究及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BSA作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γ-氨基丁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光谱 |
3.3.2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红外光谱 |
3.3.3 巴氯芬同牛血清白蛋白间的能量转移 |
3.3.4 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巴氯芬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紫外光谱 |
4.3.2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荧光光谱 |
4.3.3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3.4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红外光谱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细胞色素C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巴氯芬对细胞色素C 的紫外可见光谱 |
5.3.2 巴氯芬对细胞色素C 的同步荧光 |
5.3.3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 的红外光谱 |
5.3.4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 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对小檗碱的包结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β-环糊精荧光增敏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D]. 姬文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2]小檗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 乔江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3]β-环糊精-4-苄氧基苯酚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J]. 龙俊,段雷雨,王兴明,杨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4]某些超分子主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及色谱行为研究[D]. 常银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3(08)
- [5]羟丙基-β-环糊精与五种酶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邱燕子.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6]β-环糊精与有机染料分子的超分子作用研究[D]. 魏静娟. 河南师范大学, 2012(12)
- [7]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在色谱及其相关应用中的研究[D]. 何小英. 南昌大学, 2011(04)
- [8]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D]. 刘宇飞.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9]《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1(01)
- [10]《光谱实验室》2010年第27卷分类索引[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1(01)
标签:荧光光谱论文; 小檗碱论文; 环糊精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