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lope disasters under gravity(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娅[1](2020)在《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及风险评价 ——以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的稳定问题一直影响着该矿山的安全生产。为此,本文以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岩体的化学元素及成分进行分析,并开展了边坡相关岩土体浸水耐崩解、单轴压缩、室内直剪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边坡数值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边坡失稳风险评价体系,对引起边坡失稳的重要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边坡失稳风险评价。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X-射线衍射对岩样化学成份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岩样中含有大量氧化物,氧化物提供的Ca2+、Mg2+等阳离子有很高的活性及亲水性。因此,岩体遇水易软化,且岩体中富含绿泥石、伊利石、蒙脱石等易崩解膨胀的黏土矿物;通过浸水耐崩解试验发现水介质对岩体力学性质影响极大,浸水6小时后岩石几乎完全崩解,岩石耐崩解性差。(2)通过不同浸水时间下边坡岩样单轴压缩试验发现:随着浸水时间的增长,抗压强度峰值有所降低,且岩样强度达到峰值应力后迅速跌落,岩样表现出明显脆性特征;边坡岩样应力-应变曲线压密阶段明显增长,弹性阶段及屈服阶段明显缩短,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后本应迅速跌落;随着浸水时间延长,应力-应变曲线峰后下降缓慢并出现多级跌落平台;不同浸水时间岩样加载破坏形态各异,以“Y”型和单斜面剪切破坏为主;边坡岩样弹性模量E呈指数函数递减。(3)边坡岩样室内直剪试验表明:不同浸水时间下岩样抗剪强度达到峰值应力后迅速跌落,随浸水时间增长,内摩擦角φ、内聚力c均呈非线性指数函数递减规律。(4)通过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强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历时的渗流场、应力场和速度场进行分析。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边坡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降雨历时16小时孔隙水压力趋于稳定;边坡位移场位移量不断增大,竖向位移由边坡后缘逐渐扩大并在坑底产生底鼓,水平方向位移从边坡中间位置向坡底扩展;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变形速度在前16小时表现出强烈的波动性,此阶段边坡岩土体极易发生变形失稳;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降雨16小时后边坡的安全系数稳定于1.03左右,此后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边坡具有较高的失稳风险。(5)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边坡失稳风险进行评价,建立边坡失稳风险评价体系,得到引起边坡失稳风险的各指标权重,获知影响边坡失稳的因素中降雨历时所占权重最大,其他影响边坡失稳指标权重占比排序依次为:降雨历时>日降雨量>内聚力>渗透系数>内摩擦角>坡面形态>边坡角度>岩土风化程度>岩土类型>边坡高度;将层次分析法中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中得到边坡失稳风险模糊等级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长坡露天矿边坡的综合风险度为0.408,为高风险边坡,即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大。
周志宇[2](2019)在《山火灾害下电网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负荷增长和电网发展,我国电网的不断扩张,特别是特高压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大容量、长距离的跨区域输电线路不断投入应用,线路走廊逐渐延伸至山火多发地区,山火灾害引发的问题愈发突出。每年的山火多发季节或多或少都将出现山火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事故,并且大多数情况下重合闸失败。山火灾害具有蔓延区域广、爆发时间密集等特点,能够造成域内多条线路连锁式跳闸故障,其对电网的冲击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电网结构失衡,降低供电可靠性,甚至导致大范围线路输电中断,造成大面积地区突然出现停电事故,威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可以说,山火灾害已成为输电线路跳闸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山火灾害下电网故障的风险,提高山火灾害防治的效率和针对性,及时有效地指定电网故障应急处置策略,本文以火点动态亮温阈值值判识技术、三重嵌套气象数值计算模式和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方法为基础,以山火条件下输电线路跳闸的概率计算和电网线路关键性分析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由山火灾害下电网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方法及应对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多种电网典型自然灾害的灾害故障机理、灾害模型及防治措施,分析了各种灾害的致灾因子及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电网灾害风险评估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如何定义和表述风险,如何针对灾害特点进行电网故障风险管理等;最后,介绍了电网灾害预警技术和灾害障应对与防治措施,作为突发性自然灾害引起的电网故障应急处理指导依据。电网自然灾害险及预防基础理论研究有利于理解自然灾害与电网故障风险之间的联系,是电气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义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后续山火灾害下电网的故障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凭借真型大容量输电线路山火跳闸试验场的良好试验条件与测量优势,对输电线路山火跳闸现场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论述了温度、颗粒以及电子离子浓度对间隙击穿的影响,并考虑上述影响条件对火焰燃烧时电网线路间隙击穿机理进行了研究,由此构建了输电线路间隙击穿模型通过大量历史统计数据,总结了山火的时间与空间(地理)分布规律,并以人为致火因素为分析重点,闸述了山火高发期与人类生产、祭祀等活动的关联性;基于山火网格密度预报酸法,提出了输电线路山火预警方法,实现了线路走廊山火的定量预测。(3)针对现有的山火监测方法无法广域实时监测火点和获取线路所处微地形区域的小尺度气象数据,难以准确实时地分析山火条件下线路跳闸概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山火灾害的输电线路跳闸概率实时分析方法。基于同步卫星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附近山火的实时监测,提出了多重嵌套的中小尺度气象预报模式以解决气象数值预测精确度与时效性的矛盾,并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了综合考虑降水、植被、风场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线路跳闸概率实时计算模型。以某省历史山火高发期的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分析输电线路山火跳闸概率,为大范围山火灾害下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应急处置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4)针对现有关键路辨识方法评估角度单一,且指标权重选取多依靠主观经验的问题,提出了电网输电线路关键性评估方法,从线路的运行特征与跳闸后果两个角度总结和建立了线路关键性评价标集;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多角度的关键线路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某省历史山火高发期为案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辨识出大范围灾害下电网中的关键线路,为大范围山火灾害下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辅助决策指导。(5)通过统筹分析输电线路山火跳闸概率及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提出了大规模山火灾害下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论原理,以故障风险作为支付函数,求解了电网山火故障应对策略,以此提供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的对策。在该策略的指导下,从应急处置和主动防范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火点动态阈值判识的山火应急处置方法和基于需求侧响应的负荷转移策略。算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量化火点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优化人员、物资、装备的分布和调用;改善电网负荷曲线,从根本上降低电网山火事故的风险,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高阳[3](2019)在《散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植被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后带来的工程问题也比较复杂。并且其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如何处理和加固泥石流类的散体边坡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另外铁矿渣堆形成的散体边坡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其稳定性也影响周围人、田的安全。本文以河北省红峪村边坡、南湾和吴家沟铁矿边坡为具体研究对象,开展了散体边坡的稳定研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本文在调研和总结了散体边坡的特点和加固手段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首先对红峪村边坡、南湾和吴家沟铁矿边坡进行全面的勘察,对边坡的物质形态、分布范围、物理参数进行相应的试验测定。其结果显示,红峪村边坡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需要对其稳定性和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对红峪村边坡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主要计算指标包括:冲击力,充起高度,过弯超高等。其处理方式主要需要通过后期修筑挡墙来拦截和降低泥石流对下山农田和房屋的影响。而南湾和吴家沟铁矿边坡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建议在边坡上种植植被美化边坡并加固,同时需要验证植被对边坡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红峪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在分析中采用强度折减法,实现过程中创新的采用了温度场赋值,通过改变温度场来改变强度参数变化,在后处理中直接把温度值当做折减系数。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直观的效果。边坡剖面P5和P7的安全系数分别为2.6和2.9,两个剖面的破坏都是以界面摩擦失效引起的滑移。但是后期治理需要考虑场地影响,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案。如P5剖面需要可以采用挡墙或者锚固的方式来加固;P7剖面需要采用挡墙或者其他不破坏路基的方式来加固。最后文章研究了植被加固边坡的机理,针对南湾铁矿渣堆P2剖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植被对边坡加固是有效果的。但是南湾铁矿渣堆P2剖面的失效位置主要是在深部界面,植物根系很难深入,其加固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南湾铁矿渣堆都是人工堆积的散体,其坡体并不完全稳定,顶部种植树木会加重顶部荷载,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黄楚枫[4](2019)在《G318国道藏东南段碎屑坡发育规律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现场实际出发,分析了研究区域碎屑坡物质结构特征,并按照碎屑坡的性质、活动性和级配对碎屑坡进行了分类。并通过研究碎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物质成分特征以及演化规律并控制碎屑坡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其稳定性,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预测碎屑坡的工程危险性。对保障G318国道藏东南段的合理施工及运营阶段的持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出如下结论:(1)综合研究区碎屑坡的性质、活动性强弱和级配等因素,将研究区的碎屑坡进行分类,可分为有粘粒碎屑坡、无粘粒碎屑坡;强活动型碎屑坡、中活动型碎屑坡、弱活动型碎屑坡、稳定型碎屑坡;块石型碎屑坡、砾石型碎屑坡、砂砾型碎屑坡;(2)沿线调查结果显示,G318国道沿线碎屑坡主要集中发育在邦达地区和八宿-然乌-波密地带,只有少数碎屑坡分布于昌都地区,从地貌上来说主要分布于高山峡谷区,北部邦达草原地区分布极少。从微地形特征来看主要发生在凹型坡上和沿山坡走向的低洼处,为散粒体边坡的形成提供了堆积的空间。(3)根据岩性以及灾害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G318国道沿线散粒体危险性可以分为4个区段。Ⅰ区(昌都地区)本区在地貌上属于藏东高山峡谷区,该调查区域发育了1处散粒体边坡,危险性判定为较小,推测对G318国道沿线的影响相对较小。Ⅱ区(邦达地区)本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东高山峡谷区,在高程、坡度以及气候风向的影响下,该调查区域发育了3处散粒体边坡,危险性判定为中等,对沿线影响较小。Ⅲ区(八宿地区)本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东高山峡谷区,该区共发育6处散粒体边坡,危险性判定为大,对铁路沿线隧道影响大,应进行妥善处理。Ⅳ区(然乌及波密地区)本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东高山峡谷区该区域发育碎屑坡6处,危险性较大,对沿线有较大影响。
管新邦[5](2018)在《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滑坡灾害是极具危害性地质事件,滑坡的发生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也给环境、生态带来巨大的破坏,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滑坡灾害发生的比例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居于首位,占比74%,因此采取必要有效的滑坡灾害评价研究,对滑坡灾害进行有效预测,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经过几十年的的科学探索,我国在滑坡灾害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对区域地质灾害的自组织临界性、频率空间相依性等的定量化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中的评价因子选择、危险性评价与易发性分析界限等也需要继续探索研究。云南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频发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发育,灾害点分布面积广,这为滑坡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在省级大的区域尺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整个区域作为研究区,对该区域滑坡灾害特征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价,围绕着该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了多模型的评价分区,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定量揭示了云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分析调查了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规模与物质组成,云南省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泥石流次之,灾害主要发生在5月-10月,具有较强的季节特性。空间分布上,滑坡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域,既有分散性又有聚集性。定量分析云南省灾害发育规模与强度,并探索了研究区内滑坡的物质组成。定量分析了云南省滑坡频率和规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滑坡等灾害的自组织临界性。揭示了云南省地质灾害的分形和变维分形特征,计算了滑坡空间分布与高程、坡度、断裂等的空间关系,依此揭示了变维分形特征。分析了滑坡地质灾害频率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制图单元选择上,主要将制图单元划分为地域单元、网格单元、地形单元、斜坡单元以及均一条件单元这5种类别,本研究以网格单元为基础来进行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建立了较完善的滑坡在大区域尺度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定量分析评价方法系统阐述了滑坡灾害与各评价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了逻辑回归模型、信息量模型、证据可信度函数模型、证据权模型等基于统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易发性评价方法实现了云南省滑坡易发性评价,将云南省的滑坡灾害易发区划分为无危险区、轻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5个等级。系统比较分析了各个易发性分析评价模型在云南省滑坡易发性分析上的优劣性,提出了易发性评价结果比较方法,采用ROC曲线、KAPPA系数等成熟的精度评价方法得出各个模型的在云南省滑坡灾害评价的有效性,比较结果表明:各个模型均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支持向量机和证据权模型的分析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有效、合理。在危险性分析中,探索了云南省滑坡灾害的概率和频率分布,利用泊松分布模型计算了云南省5年、10年的不同面积、体积上的超越概率。通过过去滑坡的活动程度来间接反映滑坡的频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易发性评价结果,以及地震、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采用乘积法,将云南省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三个等级,并根据危险性分区结果,结合其他要素提出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和建议,降低滑坡引起的财产损失。
余平[6](2017)在《南江县毛地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毛地坡崩塌位于四川省南江县境内,该地区是四川省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发育程度较高、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和反复性等特点,频发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开展区内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南江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提供基础依据,对区内地质灾害研究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江县毛地坡崩塌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毛地坡崩塌地质环境背景、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研究工作,分析了崩塌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地层与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及水文地质条件特征是崩塌形成的内在条件;降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诱发因素,毛地坡崩塌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毛地坡崩塌倾倒式、滑移式、坠落式三种崩塌类型,并对该崩塌区危岩体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其稳定性,根据稳定性分析成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宋涛[7](2017)在《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边坡坡角变化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散体沙堆积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散体颗粒堆积形成的堤坝、岸滩、边滩、心滩等。这类堆积体往往全部或部分处于运动水流环境中,在水流作用下,堆积体会发生变形、坍塌,最终形成稳定的形态。水流作用不同,泥沙粒径不同,散体沙堆积体稳定的形态也不相同。研究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稳定形态特点,特别是弄清侧向稳定形态,侧向稳定坡角的变化规律,对于研究散体颗粒堆积形成的堤坝、岸坡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土力学、泥沙运动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数模计算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侧向稳定坡角的形成机制与变化规律,包括散体沙堆积体周边的流场结构、侧向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的坡面形态变化特点以及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来流流速越大,迎流面、背流面、侧流面以及顶部的垂线流速越大,各坡面垂线平均流速上升幅度越发明显。相同水流条件下,散体沙堆积体各坡面的水流流速从高到低依次是堆积体顶部、侧流面、迎流面、背流面。(2)流经散体沙堆积体的水流具有显着的三维性、不均匀性,水流对于散体沙堆积体不同部位泥沙颗粒的作用也不相同。迎流面上,来流流速越大,水流对于坡面的作用强度越大,且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水流对坡面的作用强度也越大。侧流面上,来流流速越大,水流对于坡面的作用强度也越大,但变幅较迎流面更为均匀;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水流对坡面的作用强度也越大,但变化幅度较迎流面也更平缓。背流面为水流对坡面作用强度极弱的掩蔽区,该区域尺度随水流流速的增大的减小。(3)在水流作用下,由于散体沙堆积体不同部位泥沙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堆积体各部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其中背流面最为稳定、侧流面次之、迎流面最弱。迎流面在水流作用下整体冲刷下切向后延伸、坡角逐渐变缓;侧流面在水流作用下整体上部冲刷、底部堆积拓展,迎流面来沙的堆积以及水流对坡底掏蚀的综合作用最终将使得侧流面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稳定坡角;背流面坡面形态十分稳定,其稳定坡角接近于静水休止角。(4)流速与粒径是影响散体颗粒堆积体边坡稳定坡角大小的主要因素。相同粒径条件下水流流速越大,稳定坡角越小,且稳定坡角对于流速变化的敏感度更高;相同水流条件下散体沙颗粒粒径越大,稳定坡角越大,且稳定坡角对于流速变化的敏感度越低。从堆积体稳定边坡上颗粒的受力分析出发,引入相对近底流速反映泥沙起动动力条件,建立了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及其简化形式。
杨志强[8](2017)在《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重要政策的逐步实施,西部各省的交通、经济等方面也跟随者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飞速发展,而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得以提高必须仰仗良好的交通条件。但我国是一个多山且受寒冻影响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西部发展不可避免要修建山区路道,而公路沿线的崩塌、散粒体斜坡、泥石流等成为了危害公路交通、车辆、行人的主要地质灾害,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交通瘫痪、人员伤亡数不胜数。据此,本文以天山公路(G217)“独山子——库车”段及中巴公路(G314)“奥依塔克镇——布伦口乡”段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针对G217及G314公路沿线的散粒体链式灾害具有发育数量多、分布集中、爆发频率高、规模大、危害性大等特点以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查明寒冻山区散粒体斜链式灾害中危害性较大的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两类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其基本发育特点及地质环境条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起散粒体斜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模型;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典型散粒体斜坡进行多次扫描,通过扫描数据对其产屑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大型野外泥石流堵溃物理试验对沟谷型泥石流堵溃效应进行研究;最后对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对研究区散粒体斜坡及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的研究得出:天山公路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主要分布于天山公路北段(k610~k655居多),其中散粒体斜坡共有32处,分布线密度为0.71个/km,影响公路长约9.15km,发育泥石流53处,分布线密度为,1.18处/km,影响公路长约40.7km。中巴公路(奥依塔克-布伦口段)发育散粒体斜坡35处,分布线密度为0.50处/km,发育泥石流共计125处,其中威胁较大的泥石流沟有11条。(2)对研究区散粒体斜坡及泥石流的形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散粒体斜坡主要发育于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脆性岩类中,在结构面发育的千枚岩、变质砂岩中也有分布,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或极碎裂结构为主;泥石流粘粒含量大,在融雪量很少情况下也会诱发泥石流,且具有典型的泥石流堵溃现象。(3)主要利用Polyworks 8.0及Sufer Demo 11.0软件对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的6期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共5处典型散粒体斜坡的年平均产屑率分别为:k618+850:0.0122m3/(am2)、k624+500:0.0253m3/(a m2)、k639+290:0.0364m3/(a m2)、k1583+600:0.0143m3/(a m2)、k1605+200:0.0219m3/(a m2)。(4)利用数学微积分基本原理、体积相等原理以挡墙的“残余库容体积”相及相关的“挡墙高度”、“年平均产屑率”为基本指标建立了溜砂坡监测预警模型——“T-(ω、H)”模型:T=ηH2+λH+ξ/ωS×D;利用数学微积分基本原理及力学基本原理以孔隙水压力等为基本参数指标建立泥石流监测模型并通过大型野外溃坝试验进行了检验和修正(?)式中η=0.9,并利用散粒体斜坡和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分别对研究区5处典型散粒体斜坡及天山公路K630泥石流进行监测并得到了较好的监测效果。(5)利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雨量计、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为主要监测仪器,“北斗卫星发射器”为主要数据传输手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为主要数据处理及预警信息发布的平台建立了一套寒冻山区散粒体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姚令侃,黄艺丹[9](2016)在《山地系统灾变行为自组织临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山地系统宏观动力学的整体规律,基于戴维斯地貌发育理论,提出处于地貌发育阶段幼年晚期的河谷及壮年期的山地具有自组织临界性(self organized criticality,SOC)的内禀属性,并建立了基于斯特拉勒积分的大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判别方法.以地震触发崩塌滑坡为切入点,通过震区实震资料分析、元胞自动机模拟、振动台沙堆模型实验,提出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的演化规律:在Ⅶ度、Ⅷ度、Ⅸ度区,崩塌滑坡规模与出现频率之间存在良好的负幂律关系,在Ⅹ度区,幂律关系弱化,在Ⅺ度区,这一关系转为对数正态分布.通过3个案例介绍了SOC理论在岩土体地震扰动深度评估、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径流量极值计算、基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在地应力评估中的应用.
裴钻[10](2016)在《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灾变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散粒体斜坡主要以同量级、近均匀的岩石颗粒形成的集合体所堆积的坡体,其物质组成具有结构松散、高压缩、强透水、低粘结力等独特的物理力学特征。其自稳性差、复发性强、突发性高的成灾特点,对高寒山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全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地段起到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散粒体斜坡主要分布于高寒峡谷地带及易发高烈度地震活动区,其分布范围广阔、复发频率高、连锁反应多样,特别是易于转化成一系列灾害链的效应,从而可长期危害人类的工程活动,同时,它还为我国建立绿色通道理念带来了不少的生态环保问题。可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推进,研究作为高寒山区地质灾害之一的散粒体斜坡演化及灾变问题,不仅为山区公路等工程设施的防灾治理提出实践指导,也丰富了地质灾害理论研究。本文选取了天山公路、中巴公路作为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研究案例,以现场调查勘察及地质环境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等工作为基础,查明了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散粒体斜坡分布规律及结构特征,基于高寒山区冻融循环、冰劈作用等特殊外动力效应,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了循环冻融及冰劈作用对散粒体形成的微观改造、宏观裂化机制,利用现场定点重复三维激光扫描,实测并计算了裸露基岩产屑率;综合分析了散粒体失稳的诱发因素,采取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验证了散粒体斜坡在降雨融雪、滚石冲击作用下的启动失稳模式、灾变机理及其堆积特征,分析了其散粒体链式反应的灾害链效应,总结了泥石流典型特征参数计算公式。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以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所代表的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的研究,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散粒体斜坡的演化过程、灾变效应,对该类特殊形式的斜坡工程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灾变模式及典型设计参数。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散粒体斜坡的分布地质背景出发,对公路沿线散粒体斜坡进行详尽的调查,获取了空间展布规律和线密度特征;并根据散粒体斜坡特征结合资料查阅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增加了无粘粒散粒体和含粘粒散粒体两类斜坡,揭示了无粘粒散粒体斜坡的如下典型特征:颗粒粒度差别较大,重力分选性明显,颗粒组成以碎石、角砾为主,次为粗砂、中砂,几乎不含粘粒,松散无粘聚力等性质;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崩积层存在“二元结构”,坡面堆积层结构由表砾层与底粒层两层组成,上层表砾层由岩砾组成无粘聚力,底层有一定粘聚力。无粘粒散粒体斜坡形成过程可归纳为高位剥离、堆积运移、溜动;而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形成可归纳为高位剥离、堆积运移、岩块冻融分解、淋溶固结、蠕滑等一系列过程。(2)通过对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微裂隙扩展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三种工况(天然、常温饱水、高温饱水)三类岩石(花岗岩、千枚岩、砂岩)其早期强度迅速提高、后期强度逐渐降低的规律,冻融前期岩石内部少量矿物组分迁移矿物进入并封闭了部分微裂隙空间来提高岩石的强度,冻融后期岩石闭合的微裂隙在多次循环后微裂隙局部贯通,降低后期强度。(3)基于高寒山区岩体结构面劣化特征,采取岩块自制裂缝的冰劈试验,揭示岩体形变可归纳为冻缩、冻胀及融缩三阶段过程。发现了冻融过程中岩块裂缝顶部及底部的微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岩样顶部的微应变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为底部的微应变的10倍左右的规律,建立了相同裂缝深度顶部裂缝微应变与冻融循环次数y=5.2288x2-160.9x+2484.1的定量关系。(4)基于散粒体斜坡形成速率的分析,对天山公路及中巴公路花岗岩、砂板岩、千枚岩及河谷堆积物等4种岩土体斜坡采取现场定点重复三维激光扫描,并对产屑率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河谷堆积物散粒体斜坡年产屑率0.0601(m3/㎡·a)、千枚岩年产屑率0.0448(m3/㎡·a)、砂板岩年产屑率0.0361(m3/㎡·a)、花岗岩年产屑率0.0146(m3/㎡·a),并揭示其夏秋两季产屑率低于冬春两季产屑率的规律。(5)基于降雨融雪作用下散粒体启动机理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和物理模拟试验,提出了波动S型、S脉冲型及脉冲型等3种启动模式,建立了冲刷深度y与雨强x所呈现的y=-6×10-5x2+0.0072x定量关系及流砂率与雨强间y=-3×10-7x3+3×10-5x2-0.0004x的幂次关系,总结了无粘粒散粒体斜坡以浅表层渐进前进式破坏模式,含粘粒散粒体斜坡以浅表层渐进前进式、中-深层溃决式破坏模式。(6)针对滚石冲击引起散粒体斜坡失稳机理问题,采取物理、数值模拟等手段,模拟了滚石能量与冲击频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散粒失稳质量与滚石质量2次幂函数定量关系;得到了冲击频率由5s增加到3s失稳质量增加约16.4%;频率从3s增加到1s失稳质量急剧增加至74.5%的现象,提出了高频率连续性冲击效应。(7)针对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转化为泥石流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孕育、灾变、发育、循环等四阶段灾害演化过程,揭示了含沙水流→稀性泥石流→粘性阵性流→粘性连续流→粘性阵性流→稀性泥石流→含沙水流等阶段运动过程,分析了阵流有“头”大、“身”平且短、“尾”细且长等特征,并建立了适宜于天山、中巴公路地区泥石流典型参数计算公式。
二、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lope disasters under grav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lope disasters under gravity(论文提纲范文)
(1)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及风险评价 ——以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岩研究现状 |
1.2.2 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
1.2.3 边坡失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4 边坡稳定性研究中数值模拟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矿区地层概况 |
2.2.3 西帮边坡地层概况 |
2.2.4 矿区地质构造 |
2.3 边坡地质分区 |
2.4 气象水文地质概况 |
2.4.1 矿区气象概况 |
2.4.2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
2.5 矿业活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坡露天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边坡岩石力学性质影响因素研究 |
3.2.1 边坡岩石物质成分及影响 |
3.2.2 浸水耐崩解试验 |
3.3 试样取样、加工、制备及初选 |
3.3.1 试样取样,加工,制备 |
3.3.2 试样初选 |
3.4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
3.4.1 试验仪器 |
3.4.2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岩石直剪试验 |
3.5.1 试验仪器 |
3.5.2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3.6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FLAC3D软件介绍 |
4.2.1 FLAC3D软件简介 |
4.2.2 FLAC3D理论介绍 |
4.2.3 FLAC3D流固耦合分析 |
4.3 边坡三维模型的建立 |
4.3.1 三维模型建立 |
4.3.2 边坡降雨历时计算方案 |
4.3.3 三维模型监测点布置情况 |
4.4 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1 降雨条件下边坡孔隙水压变化分析 |
4.4.2 降雨条件下边坡位移场分析 |
4.4.3 降雨条件下边坡速度场分析 |
4.4.4 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失稳风险评价 |
5.1 概述 |
5.2 层次分析法 |
5.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5.2.2 长坡露天矿边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5.2.3 长坡露天矿边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 模糊综合评价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3.2 长坡露天矿边坡风险等级标准确定 |
5.3.3 长坡露天矿边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2)山火灾害下电网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电线路火跳闸机理 |
1.2.2 线路走廊山火监测与模拟 |
1.2.3 电网连锁跳闸故障机理 |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网自然灾害风险及预防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电网典型自然灾害 |
2.2.1 覆冰灾害 |
2.2.2 雷电灾害 |
2.2.3 地震灾害 |
2.2.4 台风灾害 |
2.2.5 其他灾害 |
2.3 电网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
2.4 电网自然灾害故障预警与防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火条件下线路跳闸机理与规律 |
3.1 引言 |
3.2 跳闸机理研究 |
3.3 山火分布规律 |
3.4 输电线路走廊山火预警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电线路山火跳闸概率实时分析 |
4.1 引言 |
4.2 火点动态亮温阈值判识技术 |
4.3 三重嵌套微地形精细化气象因子计算模式 |
4.4 线路跳闸概率模型 |
4.4.1 降水因子 |
4.4.2 地表植被因子 |
4.4.3 山火蔓延因子 |
4.4.4 线路闪络跳闸因子 |
4.5 综合分析流程 |
4.6 算例分析 |
4.6.1 某220kV输电线路山火跳闸分析 |
4.6.2 某500kV输电线路山火跳闸分析 |
4.6.3 湖南省春节期间山火跳闸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火灾害下电网输电线路关键性评估 |
5.1 引言 |
5.2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5.2.1 数据包络分析 |
5.2.2 SEDEA模型的基本原理 |
5.3 关键线路评估指标 |
5.3.1 线路静态运行指标 |
5.3.2 电网影响指标 |
5.4 线路关键性评价方法 |
5.5 算例分析 |
5.5.1 算例1分析 |
5.5.2 算例2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火灾害下电网故障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
6.1 引言 |
6.2 基于博弈思想的电网山火故障应对策略 |
6.3 基于火点动态阈值判识的山火应急处置方法 |
6.3.1 模型介绍 |
6.3.2 算例分析 |
6.4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负荷转移策略 |
6.4.1 负荷最优转移模型 |
6.4.2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
6.4.3 基于ARIMA模型的负荷转移策略 |
6.4.4 算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散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植被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泥石流堆积体特点 |
1.3 边坡加固 |
1.3.1 植被加固边坡 |
1.3.2 松散边坡治理 |
1.4 边坡数值模拟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灾害调查 |
2.1 引言 |
2.2 红峪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 |
2.2.1 自然地理 |
2.2.2 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 |
2.3 南湾铁矿地质调查 |
2.3.1 自然地理 |
2.3.2 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 |
2.4 吴家沟村铁矿地质调查 |
2.4.1 自然地理 |
2.4.2 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散体堆积理论计算及处理方案 |
3.1 引言 |
3.2 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
3.2.1 泥石流规模 |
3.2.2 泥石流的破坏规模 |
3.3 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计算 |
3.3.1 泥石流流速 |
3.3.2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 |
3.3.3 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 |
3.3.4 泥石流整体冲压力 |
3.3.5 泥石流爬高和最大冲起高度 |
3.3.6 泥石流弯道超高 |
3.3.7 泥石流整体冲击力 |
3.3.8 泥石流大石冲击压力 |
3.4 散体矿渣处理 |
3.4.1 南湾铁矿治理方案 |
3.4.2 吴家沟铁矿治理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原理 |
4.2 边坡模型几何和物理参数的选取 |
4.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红峪边坡剖面P5 模拟结果 |
4.3.2 红峪边坡剖面P7 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林木植被加固 |
5.1 植被表层加固力学原理 |
5.2 植被深层锚固力学原理 |
5.3 林木植被加固有限元模型 |
5.4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G318国道藏东南段碎屑坡发育规律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目标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选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2.4 水文气象 |
2.5 不良地质现象 |
第三章 碎屑坡的地质特征研究 |
3.1 沿线碎屑坡野外调查统计 |
3.2 碎屑坡的物质成分特征 |
3.2.1 碎屑坡粒径统计 |
3.2.2 碎屑坡粒径级配分析 |
3.2.3 碎屑坡堆积分层特性 |
3.3 碎屑坡的发育演化特征 |
3.3.1 颗粒物质汇聚阶段 |
3.3.2 锥形坡体活动阶段 |
3.3.3 固结压实稳定阶段 |
3.3.4 碎屑坡的坡体组成划分 |
3.4 碎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3.4.1 气候分布特征 |
3.4.2 岩性特征分析 |
3.4.3 碎屑坡高程分布特征 |
3.4.4 碎屑坡坡体高度分析 |
3.4.5 碎屑坡坡向分布特征 |
3.4.6 碎屑坡规模方量统计分析 |
3.4.7 碎屑坡坡度与休止角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碎屑坡的分类及稳定性分析 |
4.1 性质分类 |
4.1.1 有粘粒碎屑坡 |
4.1.2 无粘粒碎屑坡 |
4.1.3 稳定性对比 |
4.2 级配分类 |
4.2.1 块石型碎屑坡 |
4.2.2 砾石型碎屑坡 |
4.2.3 砂砾型碎屑坡 |
4.2.4 稳定性对比 |
4.3 碎屑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4.3.1 引言 |
4.3.2 碎屑坡模型建立及参数说明 |
4.3.3 模拟工况 |
第五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危险性综合评判 |
5.1 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危险性评价因子的取值和分级 |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
5.4 评估方法 |
5.5 危险性综合评估 |
5.6 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评价 |
5.6.1 建立模糊集合 |
5.6.2 确定隶属函数 |
5.6.3 构造模糊矩阵 |
5.6.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值 |
5.6.5 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 |
5.6.6 评价结果分析 |
5.6.7 危险性分区评价 |
5.7 小结 |
5.7.1 强活动型碎屑坡 |
5.7.2 中活动型碎屑坡 |
5.7.3 弱活动型碎屑坡及稳定型碎屑坡 |
5.7.4 稳定性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气候气象条件 |
2.2.2 地形地貌特点 |
2.2.3 河流特点 |
2.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2.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分布规律 |
2.3.2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规模 |
2.3.3 滑坡的物质组成 |
2.3.4 滑坡灾害的自组织临界性 |
2.4 小结 |
3 滑坡灾害致灾因子的选择及数据库的建立 |
3.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2 致灾因子量化 |
3.3 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
3.3.1 地质灾害现状评价因子 |
3.3.2 人类工程活动 |
3.3.3 降水影响因子 |
3.3.4 地质环境条件 |
3.4 滑坡影响因子与空间分布变维分形特征 |
3.5 小结 |
4 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
4.1 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 |
4.1.1 滑坡灾害的聚散性 |
4.1.2 滑坡灾害面积和体积趋势性分析 |
4.2 制图单元的选择 |
4.3 易发区评价模型和方法 |
4.3.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3.2 证据权模型 |
4.3.3 证据可信度函数模型 |
4.3.4 信息量模型 |
4.3.5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4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5.1 ROC曲线 |
4.5.2 Kappa检验 |
4.5.3 SrideviJadi精度评估方法 |
4.5.4 方法结果评价对比 |
4.6 分形特征分析 |
4.7 小结 |
5 云南省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灾措施建议 |
5.1 滑坡灾害概率分析 |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规模属性分析 |
5.2.1 滑坡灾害规模-频率对数正态分布 |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自然属性分析 |
5.3.1 滑坡灾害活动程度 |
5.3.2 降水 |
5.3.3 地震 |
5.4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5.5 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 |
5.6 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
5.7 小结 |
6 结论及讨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南江县毛地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崩塌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2 崩塌防治理论及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人类工程活动 |
3 崩塌危岩体及堆积体的基本特征 |
3.1 危岩体的基本特征及破坏方式 |
3.1.1 危岩体分布及特征 |
3.1.2 危岩体的破坏方式 |
3.2 崩塌堆积体的基本特征 |
3.2.1 地貌形态 |
3.2.2 崩塌堆积体物质组成 |
3.2.3 崩塌堆积体的危害 |
4 危岩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
4.1 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层岩性 |
4.1.3 岩体结构 |
4.1.4 地震、降雨、风化等外动力因素 |
4.2 危岩体形成机理分析 |
4.2.1 倾倒式危岩体形成机理 |
4.2.2 滑移式危岩体形成机理 |
4.2.3 坠落式危岩体形成机理 |
5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5.1 危岩体变形现状 |
5.2 定性分析评价 |
5.3 定量计算及评价 |
5.3.1 岩土物节理力学参数分析与评价 |
5.3.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
5.3.3 综合稳定性分析评价 |
5.4 危岩体破坏后的运动计算 |
5.4.1 运动形式 |
5.4.2 运动计算 |
5.5 危岩体危害性评价 |
6 崩塌防治措施及防治效益评估 |
6.1 崩塌的预防对策 |
6.2 崩塌的防治措施 |
6.2.1 防治措施布置原则 |
6.2.2 建议崩塌防治工程 |
6.3 危岩体治理分项工程措施 |
6.4 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 |
7 结论 |
7.1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边坡坡角变化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散体颗粒的力学特性 |
1.2.2 散体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2.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1.1 试验设备 |
2.1.2 试验仪器及其它材料 |
2.2 堆积体的设计与布置 |
2.3 试验工况及观测内容 |
第三章 水流流场特点分析 |
3.1 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 |
3.1.1 湍流模型的发展 |
3.1.2 自由表面的模拟 |
3.1.3 数值求解方法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2.1 计算区域 |
3.2.2 边界条件 |
3.2.3 模型验证 |
3.3 水流平面结构特点 |
3.4 水流纵剖面变化特点 |
3.5 水流横剖面变化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结果总结 |
4.1 试验现象初步分析 |
4.2 堆积体不同坡面流速变化特点 |
4.3 堆积体坡面形态随时间变化特点 |
4.3.1 迎流面坡面形态变化特点 |
4.3.2 侧流面坡面形态变化特点 |
4.3.3 背流面坡面形态变化特点 |
4.4 堆积体稳定坡面形态的影响因素 |
4.4.1 流速对稳定坡面形态的影响 |
4.4.2 粒径对稳定坡面形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侧向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动水休止角变化规律分析 |
5.1 动水休止角综合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推导及参数率定 |
5.3 动水休止角计算公式分析 |
5.3.1 内摩擦系数对动水休止角的影响 |
5.3.2 上举系数与拖曳力系数之比对动水休止角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散粒体斜坡变形失稳机制及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临界启动及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的基本特征 |
2.1 天山公路地质环境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地质构造 |
2.2 中巴公路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气象水文 |
2.2.5 地质构造 |
2.3 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发育分布特征 |
2.3.1 天山公路散粒体灾害链发育分布概况 |
2.3.2 中巴公路散粒体灾害链发育分布概况 |
2.4 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形成特征 |
2.4.1 散粒体斜坡灾害链形成的基本条件 |
2.4.2 散粒体斜坡灾害链诱发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研究 |
3.1 典型散粒体斜坡稳定性评价 |
3.1.1 散粒体斜坡稳定性判别依据 |
3.1.2 典型散粒体斜坡稳定性评价统计结果 |
3.2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散粒体斜坡产屑率研究 |
3.2.1 三维扫描仪工作原理 |
3.2.2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产屑率研究 |
3.3 散粒体斜坡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的选取 |
3.4 典型泥石流稳定性评价 |
3.4.1 泥石流稳定性判别依据 |
3.4.2 典型泥石流活动性评价 |
3.5 泥石流监测预警关键参数指标的选取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1 基于产屑率的散粒体斜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4.1.1 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1.2 散粒体斜坡依托工程实例 |
4.2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4.2.1 泥石流堵溃试验 |
4.2.2 泥石流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
4.2.3 泥石流监测实例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典型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1 监测预警的目的和意义 |
5.1.1 监测的目的 |
5.1.2 监测的意义 |
5.2 监测预警方法的设计原则和依据及监测说明 |
5.2.1 监测预警方法的设计原则及依据 |
5.2.2 监测预警方法说明 |
5.3 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3.1 散粒体斜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3.2 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山地系统灾变行为自组织临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地系统具备SOC性质的条件 |
1.1 SOC系统的必要条件 |
1.2 基于戴维斯地貌发育理论的山地系统临界状态思辨 |
1.3 基于斯特拉勒积分的山地系统发育阶段判别方法 |
2 不同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 |
2.1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实震资料分析 |
2.2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元胞自动机模拟 |
2.3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振动台沙堆模型实验 |
3 应用案例 |
3.1 岩土体地震扰动深度评估 |
3.2 泥石流径流量的极值计算 |
3.3 基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地应力评估模型 |
3.3.1 b值与地应力的关系 |
3.3.2 基于b值的川藏交通廊道地应力评估模型 |
4 结束语 |
(10)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灾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体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散粒体斜坡研究现状 |
1.2.3 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三维激光扫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关键技术问题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发育特征研究 |
2.1 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发育概况 |
2.1.1 天山公路散粒体斜坡发育概况 |
2.1.2 中巴公路散粒体斜坡发育概况 |
2.2 散粒体斜坡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1 斜坡类型 |
2.2.2 斜坡分布特征 |
2.3 散粒体斜坡基本特征 |
2.3.1 无粘粒散粒体特点 |
2.3.2 含粘粒散粒体的主要特点 |
2.3.3 无粘粒、含粘粒散粒体特点异同 |
2.4 散粒体斜坡的形成机制 |
2.4.1 无粘粒散粒体形成机制 |
2.4.2 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形成机制 |
2.4.3 无粘粒、含粘粒散粒体斜坡的差异 |
2.5 小结 |
第3章 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机理与过程研究 |
3.1 冻融条件岩石微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
3.1.1 试验内容及方案 |
3.1.2 试验成果分析 |
3.1.3 特殊实验现象讨论 |
3.2 冰劈作用岩体结构面扩展特征研究 |
3.2.1 试验内容及方案 |
3.2.2 循环冰劈作用下岩体裂隙扩展规律分析 |
3.3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产屑率研究 |
3.3.1 斜坡产屑率综述 |
3.3.2 砂板岩斜坡产屑率研究 |
3.3.3 花岗岩产屑率研究 |
3.3.4 千枚岩斜坡产屑率研究 |
3.3.5 河流堆积物斜坡产屑率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灾变机理研究 |
4.1 融雪、降雨作用下散粒体启动机理研究 |
4.1.1 实验内容及方案 |
4.1.2 无粘粒散粒体斜坡启动机理研究 |
4.1.3 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启动机理研究 |
4.1.4 小结 |
4.2 滚石冲击散粒体启动机理研究 |
4.2.1 滚石冲击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4.2.2 滚石冲击PFC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
4.2.3 小结 |
第5章 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转为泥石流的过程与特征分析 |
5.1 散粒体斜坡转化为泥石流过程分析 |
5.2 高寒地区散粒体斜坡转化为泥石流特征分析 |
5.2.1 高寒山区泥石流形成特征 |
5.2.2 高寒山区泥石流运动特征 |
5.3 高寒地区散粒体转化为泥石流典型参数公式研究* |
5.3.1 一般地区暴雨型泥石流流量 |
5.3.2 冰川融雪型泥石流流量 |
5.3.3 暴雨~冰川融雪型泥石流流量 |
5.3.4 高寒地区泥石流流量简化公式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lope disasters under gravity(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研究及风险评价 ——以长坡露天矿西帮边坡为例[D]. 张雪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山火灾害下电网输电线路跳闸风险评估研究[D]. 周志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3]散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植被加固技术研究[D]. 高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G318国道藏东南段碎屑坡发育规律及稳定性研究[D]. 黄楚枫.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云南省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管新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6]南江县毛地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D]. 余平. 西南科技大学, 2017(01)
- [7]水流作用下散体沙堆积体边坡坡角变化的试验研究[D]. 宋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8]寒冻山区散粒体斜坡链式灾害特征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 杨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9]山地系统灾变行为自组织临界性研究[J]. 姚令侃,黄艺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02)
- [10]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灾变机理研究[D]. 裴钻.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