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9例手指急性损伤修复方式与功能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佑[1](2021)在《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新加坡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特征,总结其中医证素特点,为新加坡医师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01例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四诊资料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同时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式,分析其中医证素特点,总结该病在新加坡的临床特征分布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不同年龄组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20岁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为(8.00?1.56)小时,20~29岁为(9.45?2.02)小时,30~39岁为(8.38?2.42)小时,40~49岁为(7.91?2.41)小时,50~59岁为(6.61?2.56)小时,60~69岁为(5.36?3.04)小时,≥70岁为(3.00?1.00)小时。2.临床特征常见的症状为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100%),颈肩背部疼痛(98.02%)和头痛(86.14%);常见的压痛点为肩胛提肌(82.18%),斜方肌(70.30%),头最长肌(36.63%),胸锁乳突肌(29.70%)。3.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特点根据病位证素分布,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位频数证素依次有:经络(85.15%)>肝(79.21%)>筋骨(75.25%)>肾(40.59%)>脾(20.79%)。肝、筋骨、经络、肾在本病中为主要病位,其次为脾。根据病性证素分布,本病所涉及到的病性频数证素有:实证:湿(96.04%)、血瘀(74.26%)、气滞(72.28%)、寒(63.37%)、痰浊(35.64%);虚证:阳虚(76.24%)、阴虚(68.32%)、气虚(59.41%)、血虚(54.46%)。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在本病中为主要病性,其次为寒、血虚。根据虚实病性分布,虚实夹杂者91例,实证4例,虚证6例。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发病影响因素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新加坡华人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70例。79.20%的患者中有颈部受凉史,86.10%的患者长时间坐着。患者中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床铺是否过软、体力劳力强度、参加活动积极度也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结论:1.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颈肩背部疼痛,头痛。肩胛提肌及斜方肌为较常见的疼痛部位;2.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病位为经络,肝,筋骨与肾;本病中经络病位的证素积分虽低于肝的证素积分,但其频数较大,其作用不可轻视;本病主要病性为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其次为寒、血虚。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3.本病的发病与颈部受凉史、长时间低头、长时间坐着、居住环境潮湿、体力劳力的强度、参加活动的积极度相关。患者对病情的了解较少,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推拿。4.因此,对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可以针对病性病位,制定中药内治外治的规范,以及形成手法、功法、牵引、针灸等的方案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宋洁[2](2021)在《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毛泰之提出并推崇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以“轻推慢移”为特征的东方柔性手法。本人导师曹锐教授也将柔性手法用在临床,并发现其治疗伤科疾病优势突出且疗效显着。目前,推拿从业者们于无形之中已经对手法的刚、柔应用较多。但是手法的刚柔属性界定不明、分类不清、作用原理不详。故本论文根据毛氏理念和导师曹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以筋膜为靶点实施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观念,对推拿手法进行刚、柔属性的定义及分类,探索古代文献中柔性手法相关运用;“筋”包含筋膜,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剪切增稠液体与筋膜在力学方面有极高的相似性三方面进行论述,层层递进推导,对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进行推断。最后,得出结论并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方法。运用《中华医典》和中医典海为搜索工具,整理柔性手法在古书中运用的记载。整理筛选出的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描述及应用。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有关“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等内容,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根据毛氏理念定义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将教科书中的六大类手法通过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的定义和手法特点进行归纳、分类。将划归于柔性的手法通过现今的教材及中国知网搜集其在古代时的别称。第三部分,以确定过的柔性手法古代别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的描述及应用。第四部分,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探寻柔性手法疗愈疾病时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第五部分,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总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静止的或缓慢的、柔和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柔性手法的有揉法、摩法、推法(静态)、抹法、按法、压法、点法、捏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静态)。根据“动态的、快速的、有力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刚性手法的有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法、擦法、拿法、搓法、拨法、拍法、击法、弹法、抖法、振法、摇法、扳法、背法。2.查阅文献确定以下九种柔性手法名称及古代别称(抹法为近现代衍生出来的手法,故不参与此部分研究)。揉法(揉、挼);摩法(拊、付、靡、摹、摩);推法(推);按法、压法(安、按、擪、抑、捺)和点法(点);捏法(捏、拈)、拔伸法(举、引、伸、拔伸、牵、牵引、提、提拔、扯、拽伸、揣搦、上掇);屈伸法(屈伸、拽屈拽直、拽屈拽伸、拽(伸)推(屈))。3.以筋骨辨证为指导,柔性手法从“筋”的特性入手辨证施治。“筋”的实质研究,目前未有定论。但研究发现,筋膜与“筋”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筋膜与“筋”在特性上高度相似,故我们可以从筋膜入手治疗伤科疾病,认为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在柔性手法对筋膜的作用原理研究中,发现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的力学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一,两者都是粘弹性材料,具有流体与固体的双重属性。第二,筋膜喜温恶寒,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降低筋膜粘滞性,提高流动性。温度升高会使剪切增稠液体中“粒子簇”的形成造成影响,迫使剪切增稠效应减弱。第三,在受力表现方面,筋膜在突然受到异常的应力刺激后,筋膜中的无定形基质的粘滞性会显着增大,流动性减小,导致筋膜流动性减小,筋膜呈现粘连、挛缩等硬化状态;以轻且慢的力刺激时,粘滞性异常增大的筋膜中无定形基质发生液化,纤维会重新排列,筋膜重构,恢复流动性。剪切增稠液体在不受力或轻微受力时呈现为拥有优良流动性的流体状态,突然施加超过临界值的作用力时则变得异常粘稠甚则呈现出类固体状态,而随着外力的撤除又重新恢复流体状态。故初步推断筋膜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的相似性,便是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起效的原因。4.柔性手法分为柔性理筋手法和柔性正骨手法。柔性理筋手法可分为动态柔性理筋手法和静态柔性理筋手法,动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浅筋膜的粘连,包括揉法、摩法、抹法。静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深筋膜的挛缩,包括点法、按法、压法、静态捏法。柔性正骨手法主要针对骨位异常引起的筋膜褶皱,包括静态推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依据以上叙述绘制并补足细化手法分类,构建出完整的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李永杰[3](2021)在《武医流派点按法的力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武医推拿手法是传统中医推拿手法中的独特一支,其推拿手法的力度以太极功夫为基础,具有势大力沉、四两拨千斤的特点。武医手法不仅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有显着的效果,还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疗效迅速的特点,常常在数秒内可解除病痛。然而目前对武医推拿手法侧重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的探索,而对该手法的力学参数量化研究尚不完善。如果对该手法的力学参数进行量化,这将有效的促进手法的操作、交流与传播。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以点按法为例,使用Finger TPS手指触觉压力系统测量武医手法专家的力学参数,并通过文献查阅法收集其他流派点按法研究的力学参数与其进行比较,揭示武医推拿手法的力学特征,丰富武医手法的内涵。另外,比较武医手法专家和男性初学者点按法的力学参数特征差异,为武医推拿手法的传承、教学、推广、临床应用提供量化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运用Finger TPS手指触觉压力测量系统,实时测量记录3位武医手法专家拇指点按法的动态图形和力学数据(波峰、波谷、周期、主做功期、发力角),再根据数学方法进而得到手法频率、主做功期的冲量、力度和周期均匀性。根据个人临床实践中的用力大小分为轻、中、重三种力度,分别在健康受试者腰部竖脊肌实施点按法,每种力量手法连续测试30 s,各采集3次。然后通过文献查阅法检索知网、Pub Med等数据库,收集汇总其他流派点按法研究的力学参数,并与武医手法专家的力学参数进行对比。(2)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力学参数在研究方法(1)中完成了测量,故不再进行重复测量。运用Finger TPS手指触觉压力测量系统,实时测量记录30位男性初学者点按法的动态图形和力学参数,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与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测试保持一致。研究结果:(1)(1)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波峰的参数范围是38.90~102.66N,波谷是17.99~49.94N,频率是108.95~117.43次/min,主做功期的冲量是6.27~22.59N·s。武医手法专家自身不同手法力度下的波峰、波谷、发力角、主做功期的冲量、力度均匀性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武医手法专家手法的波峰、波谷和主做功期的冲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经文献查阅,纳入文献主要涉及点按法力度(波峰值)、手法频率和持续时间三个指标。在波峰值方面,从32篇文献总体上可得,其他流派点按法的波峰值多集中于0~60N,仅有一篇文献的波峰值在91~102之间。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波峰值为38.90~102.66N,总体高于其他流派点按法的波峰值。在频率方面,从15篇文献总体上可得,其他流派多数文献点按法的频率集中于0~50次/min,2篇文献的频率超过120次/min。而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频率是108.95~117.43次/min,总体上快于其他流派点按法的频率。另外,4篇文献报告了持续时间,其范围是6~60s。而武医手法专家的手法持续时间是30s,与其他流派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受纳入文献数量的影响,持续时间的比较结果仍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论证。(2)(1)男性初学者自身不同手法力度下的波峰、波谷、周期、主做功期、发力角度、主做功期的冲量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不同力度下,武医手法专家手法的波峰、波谷、周期、主做功期、发力角、频率与男性初学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医手法专家重度点按法的力度均匀性低于男性初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与其他流派点按法的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发现,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波峰值总体更高,频率较快且稳定,这也进一步提示武医推拿手法势大力沉,具有明显的力学效能和手法速度优势。(2)本研究以点按法为例,通过Finger TPS手指触觉压力测量系统对武医推拿手法的力学参数进行了测量。与初学者相比,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波峰、波谷、冲量更高,手法发力角更大,手法周期和主做功期时间更短,力度和周期均匀性更优,体现了“力量大、爆发力强、发力迅速、手法速度快、连贯稳定”的手法力学特点。
陆康[4](2021)在《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仿生制备及其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运动健身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不正确的运动姿势,肌腱损伤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常见的肌腱损伤包括肌腱病、肌腱撕裂/断裂伤等。肌腱损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轻度损伤且效果有限,手术治疗包括残端清理缝合、自体或异体腱移植替代等,取得了广泛的疗效。由于肌腱的特殊生物学性能及愈合机制,损伤肌腱的愈合结果通常为瘢痕组织形成。不同于肌腱的原生基质结构,瘢痕组织基质内的胶原纤维呈无序排列,生物学功能较差且易发生二次损伤。组织工程是新兴的组织修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生物材料促进组织原生结构的有效修复,研究内容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支架-细胞复合体构建三个方面。肌腱修复中,来自内源性修复细胞的肌腱干/祖细胞(TSPCs),在肌腱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是肌腱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的制备是组织工程需着重考虑的因素。多种生物材料被用于肌腱修复研究,主要可分为天然材料及人工材料,天然材料生物毒性较小但其力学强度低,可加工性较差;人工材料虽易于制备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其生物相容性较差,在体内存在潜在毒性。近年研究发现,丝素蛋白薄膜生物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及可控的力学强度,被应用于角膜、神经等组织修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是软组织修复中优良的组织工程材料,在肌腱修复中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但还未得到深入研究。将丝素蛋白薄膜用于肌腱修复,需要使丝素蛋白薄膜具有与原生肌腱相似的微环境,才可有效提升其生物学功能最终促进肌腱修复。早期研究多以生物支架交联大分子活性基团(如生长因子)作为主要方法,但存在易失活、不稳定的缺点。近年组织工程研究指出,当生物支架具有与组织相似的物理性质(力学、硬度等)和微结构时,可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在丝素蛋白薄膜支架表面制备仿生物理微结构,是提升其生物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且具有高稳定性和精准性的优点。以原生肌腱物理性质及微结构为参考,仿生制备具有生物功能的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肌腱修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肌腱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点作为丝素蛋白薄膜生物支架的参考依据;然后仿生制备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并观察其在体内对损伤肌腱的修复作用;最后在体外实验中探究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TSPCs的生物学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通路,综合评估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为肌腱修复提供新的思路。1.肌腱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1.1方法1.1.1通过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腱组织微结构,并对胶原纤维宽度进行分析对比。1.1.2测试肌腱的生物力学特点。1.2结果1.2.1肌腱外观呈亮白色,触之质地紧实,韧性强,静息状态下呈蜷屈状,受到力后会随之伸展拉长,外观相对静息时更为细长且去除拉伸力后可恢复原有形态。1.2.2通过SEM观察肌腱,低倍放大时(50X)可见肌腱表面的结构致密,胶原纤维束在肌腱表面呈现褶皱样形态;放大100-500倍可见胶原纤维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放大倍数2000X-10000X可见胶原纤维由纳米级纤维丝构成。1.2.3 HE染色可见胶原纤维呈均为长条索状,粗细不一的胶原纤维在肌腱中呈平行排列;肌腱固有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及排列特点。1.2.4胶原纤维的宽度主要分布在5-10μm,部分胶原纤维宽度小于5μm或大于15μm。1.2.5随着拉伸应力不断增加,肌腱中纤维丝、胶原纤维及纤维束被拉伸到极限载荷;随着进一步被动拉伸肌腱组织会分离断裂,应力数值归于初始值。1.3结论1.3.1肌腱由纳米级纤维丝排列形成的胶原纤维束,狭长的固有细胞夹杂在其中,纤维束直径主要分布于5-20μm之间且5-10μm区间占比最多。1.3.2肌腱样本的力学性能与其形变呈正相关。1.3.3肌腱纤维的形态及力学数据,作为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材料制备的参考依据。2.仿生丝素蛋白薄膜支架的制备、改性与表征2.1方法2.1.1提取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参考1.3.3小节结果仿生制备具有不同微结构的丝素蛋白薄膜,水退火处理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2.1.2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检测丝素蛋白薄膜材料内的蛋白构象变化。2.1.3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丝素溶液及丝素蛋白薄膜的物理特性。2.1.4扫描电镜(SEM)观察丝素蛋白薄膜表面微结构形态。2.1.5拉伸测试检测改性后不同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力学特性。2.2结果2.2.1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53±3.4%,AFM显示丝素蛋白溶液内丝素纤维丝平行致密排列。2.2.2制备了不同表面结构的丝素蛋白薄膜,结构完整无皱缩及气泡,改性后薄膜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生显着改变。2.2.3水退火处理后丝素蛋白薄膜内部β片层蛋白构象显着升高。2.2.4 AFM发现丝素蛋白薄膜支架经水退火改性后表面会出现纳米级粗糙结构。2.2.5 SEM观察到丝素蛋白薄膜表面微结构形态清晰且符合仿生设计尺寸。2.2.6无微结构与5μm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力学性能较低,10、15和20μm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最大抗拉强度与原生肌腱相似,但在拉伸过程中会提前达到最大载荷。2.3小结2.3.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性质稳定,以之为原料制备的丝素蛋白薄膜形态完整,水退火改性后支架的物理性质显着提升。2.3.2改性后丝素蛋白薄膜内部β-片层蛋白构象显着增加,材料表面会出现纳米级粗糙结构。2.3.3微结构为10、15、20μm的丝素蛋白薄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3.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在体内对损伤肌腱的修复作用3.1实验方法3.1.1建立大鼠跟腱损伤模型:正常组(N)、缺损组(D)、异体腱替代组(R)、无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组(S)、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组(G)。3.1.2应用MRI、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在体内对损伤肌腱的修复作用。3.2实验结果3.2.1 D组跟腱组织的宽度及厚度明显高于其它组,S组与R组样本宽度及厚度低于D组,G组样本的宽度及厚度最低。3.2.2 MRI脂肪抑制像示:术后第4周R组、D组和S组均以炎性高信号为主,R组中可见异体腱低信号,G组可见少量不连续低信号;8周后D组仍以炎性高信号为主,R组异体腱两端呈炎性高信号,S组和G组均可见连续低信号,但S组信号连续性低于G组。3.2.3组织学染色示:D组纤维形态紊乱且再生相关标志物的表达量较低;R组移植腱的纤维结构与原生纤维不连续,肌腱分化标志物表达量较低;S组胶原纤维形态相比D组中相对有序,修复区两端两端纤维与原生纤维少量连续,肌腱蛋白C(TNC)和腱调蛋白(TNMD)表达轻度升高,但与R组无明显差别;G组胶原纤维排列最为有序且肌腱修复标志物TNC、TNMD和一型胶原蛋白(COLIA1)显着高于其它组。3.2.4组织学综合评分:G组显着高于其它组,S组与R组无明显差别,D组评分最低。3.3小结3.3.1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可以减轻肌腱修复中的瘢痕增生,促进胶原纤维的有序形成及肌腱标志物的表达。4.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TSP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及分子机制4.1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TSP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4.1.1实验方法4.1.1.1提取原代TSPCs,通过免疫荧光及诱导分化染色鉴定其干/祖细胞特性。4.1.1.2将TSPCs与支架材料共培养后,活死细胞荧光共染观察丝素蛋白薄膜的细胞相容性,CCK-8监测细胞的增殖活性。4.1.1.3细胞骨架及细胞核双荧光染色观察TSPCs的细胞形态及空间排列。4.1.1.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TSPCs在不同材料组中肌腱分化标志物表达量差异。4.1.2结果4.1.2.1 TSPCs表面标志物CD3及CD34阴性,CD44和CD90呈阳性;经过分化诱导培养后,TSPCs分别向脂肪系、骨系和软骨系分化。4.1.2.2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表面的TSPCs生存能力良好,不同组间内TSPCs的增殖能力无显着差异。4.1.2.3 5μm及10μm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表面TSPCs呈现与原生肌腱中相似的细窄形态及空间排列,肌腱标志物基因表达也显着升高,当微结构为10μm时更为显着。4.1.3小结4.1.3.1丝素蛋白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微结构的加入不会影响TSPCs的细胞活性。4.1.3.2 10μm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可显着改变TSPCs细胞形态和空间排列,并通过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促进TSPCs朝向肌腱系分化。4.2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调控TSPCs的内在分子机制4.2.1实验方法4.2.1.1 m RNA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高通量测序,分析TSPCs内差异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4.2.1.2 WB对比分析关键通路分子的蛋白表达量。4.2.2实验结果4.2.2.1聚类分析提示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在功能及定位上具有协同性。4.2.2.2 GO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及蛋白本体功能差异性主要包括:(1)细胞生理功能(Biological Process,BP):迁移、粘附及表面蛋白定位;(2)基因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结合肌动蛋白丝和肌动蛋白;(3)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CC):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丝、应力纤维丝。4.2.2.3 KEEG富集分析提示差异变化集中在FAK-Actin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4.2.2.4微结构10μm的丝素蛋白薄膜支架可促进TSPCs肌腱标志物SCX、TNC、TNMD及COLIA1的表达,黏着斑激酶(FAK)的磷酸化激活具有关键作用;TSPCs中整合素分子α2β1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磷酸化PI3K和AKT(308/473)与肌腱标志物TNC和TNMD显着升高;在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后,TNC和TNMD的表达会同时被抑制。4.2.3小结4.2.3.1整合素α2β1作为TSPCs的膜下微环境感受器,负责感知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支架中的物理信号并传递到细胞内。4.2.3.2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通过FAK-Actin及FAK-PI3K-AKT分子途径协同调控TSPCs细胞骨架蛋白的重塑。4.2.3.3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通过FAK-PI3K-AKT分子信号通路诱导TSPCs成肌腱分化。
孙永生[5](2021)在《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健身房出现以来,其训练理念与方法已逐渐推广应用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为提升普通人群与特殊岗位人群的身体运动功能之需提供了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与具体实践活动指导。然而,综观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可知,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的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加强。因此,本研究以构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为重点,并希望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立足于通过对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实践应用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以此理清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与分类等找到实践依据;二是立足于近10年来直接参与到多支(体操、跳水、摔跤、飞碟等)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科技服务工作过程中的亲身实践经历,并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所思与所析,为总结与提炼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与原则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三是立足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所面临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特别是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土化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等现实问题,以期初步构建起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基于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知识图谱分析法、德尔菲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厘清相关概念,对本研究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了释义,掌握身体运动功能理论基础,分析提炼身体运动功能分类、特点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以竞技体育领域为例构建了身体运动功能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并在国家飞碟射击队进行实践方面的应用探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起了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和内容范畴的界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基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与特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以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2.本研究首次从人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进行了阐述,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指运动是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身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岗位之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筛查与评估而专门制定和实施的固强、增弱和康损的针对性干预方案和实施的具体活动。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定义对象为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范畴。二是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岗位对运动功能之需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的。其中固身体运动功能之强、增身体运动功能之弱、康身体运动功能之损是直接目的,而筛查与评估是基础。三是专业人士和特定岗位及人群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活动的主体;专业人士是筛查与评估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固强、增弱和康损干预方案的制定者和指导者;特定人群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具体的干预活动之中。3.以生命周期等视角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炼与归纳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包括:生命周期特征、明确的指向性与针对性、解决问题手段的综合性、系统的开放性、多平面与多角度性、多环节运动链的训练、强调核心柱的稳定性等12个方面。其原则包括:需求分析原则、筛查与评估先行原则、无痛训练原则、质量先于数量原则、训练与再生相结合原则等6个方面。4.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方面,本研究以竞技体育这一特定领域为例,构建起了由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4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系数的确定;以此为据,通过在国家飞碟射击队训练方法(实践训练)层面的验证效果显示,比赛成绩提升,并获得了教练员和运动员认可。
樊军利[6](2020)在《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从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综合评估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的远期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针灸科及骨伤科门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每周1疗程,以3个疗程为治疗周期,以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及CSR总体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以视觉模拟量表、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调查问卷、颈椎检查试验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各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治疗后30天进行电话随访。本研究通过与传统针刺法对照,分疗程、多时点测评,比较其与传统针刺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特点。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72例受试者完成试验,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中除治疗组第1疗程后和第2疗程后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相邻疗程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两种针刺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治疗作用。3.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的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及第3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4.59%,以显效为主,占45.95%,愈显率占72.98%,传统针刺法的总有效率为88.57%,以有效为主,占71.43%,愈显率占17.15%,经等级资料非参数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VAS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第2疗程及第3疗程后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镇痛作用起效更迅速。6.NPQ积分结果表明,各疗程及随访时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颈椎试验评分结果显示,第1、2疗程后两组总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第1疗程后两组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两组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解结导气针刺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且起效更快;2.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快,在治疗后1周即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功能障碍及颈椎试验的各项阳性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3.解结导气针法治疗后30日,NPQ积分回升幅度显着小于传统针刺法,说明解结导气针刺法疗效更持久。
丘春炜[7](2020)在《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此研究探讨两者相结合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为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符合课题研究纳入标准的80例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传统腕管切开松解术后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即在传统腕管切开松解术后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周期为8周。对比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8周腕正中神经肌电图的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并比较手术前和术后第8周Tinel征、Phalen试验阳性率和正中神经功能评分改变,治疗后第8周以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Tinel征、Phalen试验、腕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功能评分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Tinel征:治疗8周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Tinel征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Tinel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halen试验:治疗8周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Phalen试验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Phalen试验阳性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腕正中神经肌电图:治疗前两组患者腕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4周、8周后,肌电图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4周、8周,试验组肌电图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正中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8周后试验组正中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所纳入研究的病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Z=2.821,P=0.00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着,相比腕管减压术后单独使用神经营养剂更具优势;能加速腕正中神经电生理的恢复,促进大鱼际肌萎缩程度的恢复,有助于拇对掌功能改善,缩短康复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劳动能力,值得推广。
徐雄[8](2020)在《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2019年11月我们对24例手指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了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662岁,平均34.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小时35天,平均9天,新鲜损伤(<2周)19例,陈旧损伤(>2周)5例。所有患者均为累及关节面的撕脱骨折。其中侧副韧带止点撕脱骨折9例,掌板撕脱骨折10例,中央束止点撕脱骨折5例。拇指5例,示指4例,中指3例,环指6例,小指6例;掌指关节损伤8例,指间关节损伤16例。右手10例,左手14例。闭合伤23例,开放伤1例。临床表现及检查表现为:损伤关节的肿胀及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明显。另外,侧副韧带撕脱的患者,表现为侧方应力试验较健侧大于50%,X线片提示相应关节的指骨基底侧方骨折累及关节面,骨折块伴有移位及不同程度旋转;掌板撕脱骨折患者表现损伤关节伴有不同程度的背侧半脱位,X线片提示骨折块为指骨基底掌侧骨折,累及关节面,骨折块移位明显。中央束止点撕脱患者X线表现为中节指骨基底背侧缘撕脱骨折,骨折块移位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明显钮扣畸形。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3个月-20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最后一次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的时间4-8周,平均5.8周。所有关节稳定,活动协调,没有出现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手指麻木,及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在2月内返回原工作岗位。随访过程中发现5例中央束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都未再发展成钮扣畸形,有一例患者有近指间关节出现30°的伸直受限。2名掌板撕脱骨折较健侧有约25°屈曲受限,后来我院取出钢板,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有部分粘连,予以松解。24例患者中现总共19人再次取出钢板,取出率为79.17%。最后一次随访采用Saetta标准及TAM(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手指功能。Saetta评定手指功能为:优16例,良7例,可1例。优良占比为95.8%。TAM功能评分为: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占比为95.8%。结论:钩钢板是一个简单的装置,利用现有的材料很容易制作,对累及关节面的小的撕脱骨折治疗方面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它有明显的生物力学等方面优势。并可以在累及关节面的手指多种类型撕脱骨折固定中发挥好的效果。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郭乐乐[9](2020)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弥可保片对肘管综合征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神经电生理数据、肘管综合征功能评价等多角度的情况变化,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弥可保片对肘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为肘管综合征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课题所纳入病例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手与显微外科,均为肘管综合征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共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6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左右患肢、病情轻中重度情况等相关因素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于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后行常规治疗,加用弥可保片+芪参还五胶囊口服,弥可保片每次0.5mg,每日3次,芪参还五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于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后行常规治疗,加用弥可保片,弥可保片每次0.5mg,每日3次。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上述药物均口服3个月。两组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记录神经功能恢复、神经电生理数据、肘管综合征功能评价等情况,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观察指标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右患肢、病情轻中重程度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2、(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6个月组间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电生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组间比较神经电生理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肘管综合征功能评价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组间比较肘管综合征功能评价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弥可保片在促进肘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尺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其疗效肯定、较为安全,可在临床中作为促进尺神经功能恢复用药推广应用。图0幅;表10个;参93篇。
高宇琪[10](2020)在《功能位外固定对兔跟腱损伤术后NF-κB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兔跟腱急性损伤修复术后功能位石膏固定模型,探讨功能位外固定对兔跟腱损伤术后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下肢实施“跟腱急性断裂造模+跟腱断裂修复手术”,跟腱断裂修复后进行功能位石膏外固定(A组)和踝关节伸直位石膏外固定(B组)的处理,同时设立仅切开皮肤不进行跟腱损伤的假手术组(C组)。跟腱断裂修复术后1、3、5、7、14、28天(days,d)取跟腱组织以及外周血;并根据粘附评分标准对动物跟腱粘连程度进行分级,统计各分级内的动物数目;RT-PCR法检测肌腱组织中NF-κB抑制因子(IκB)的磷酸化激酶α(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 alpha,IKKα)和NF-κB P65 m RNA,以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为内参基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NF-κB水平。采用SPSS13.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组内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百分比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新西兰大耳白兔从手术后到整个实验结束均未出现死亡情况;伤口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且所有动物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实验所用的石膏坚韧且牢固,未出现异常。A组中1级跟腱粘连的动物数占10%,2级占80%,3级占5%,4级占5%,而5级为0%;B组中1级跟腱粘连的动物数占0%,2级占20%,3级占50%,4级占30%,而5级为0%;与B组比,A组的粘连等级明显低于B组。RT-PCR结果:从1 d到28 d,A组和B组跟腱组织内的IKKα(P=0.042,P=0.020)与NF-κB P65 m RNA(P=0.039,P=0.018)均随时间增加而增高。从3 d起至28 d,与B组比,A组IKKα与NF-κB P65m RNA的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ELISA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从1 d到28 d,A组和B组血清内NF-κB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高(P=0.033,P=0.014)。从3 d起至28 d,与B组比,A组NF-κB的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A组在28 d时NF-κB的水平恢复至C组水平。结论(1)实验兔跟腱急性损伤修复术后血清中的NF-κB随着修复手术时间降低;(2)NF-κB P65和IKKα的转录水平随着修复手术时间逐渐下调;(3)石膏功能位外固定对兔的跟腱损伤修复后跟腱粘连程度低于传统伸直位外固定;(4)石膏功能位外固定组跟腱组织NF-κB P65和IKKα的转录水平和血清NF-κB水平低于传统伸直位外固定组。
二、39例手指急性损伤修复方式与功能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9例手指急性损伤修复方式与功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
1.1.1 颈椎病的概念 |
1.1.2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 |
1.1.3 颈椎病的分类 |
1.1.4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5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的认识 |
1.1.6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理论 |
1.2.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2.2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理论研究 |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征的影响 |
2.1.1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
2.1.2 新加坡的社会环境 |
2.2 运用中医证素辨证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
2.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
2.2.2 证素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2.2.3 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
2.2.4 传统辨证论治系统与证素辨证的比较 |
2.2.5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相关研究 |
2.2.6 证素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收集 |
1.1 病例收集 |
1.2 病例选择 |
1.2.1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
1.2.2 病例纳入标准 |
1.2.3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病例采集方法 |
2.2 证素辨证的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流程图 |
第三部分 统计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年龄 |
1.2 年龄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 |
2 临床特征 |
2.1 症状 |
2.2 压痛部位 |
3 中医证素特点 |
3.1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及积分比较 |
3.2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性证素分布情况及积分比较 |
3.3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虚实病性分布情况 |
4 发病影响因素 |
4.1 性别 |
4.2 颈部受凉史 |
4.3 久坐 |
4.4 生活因素 |
5 治疗现状 |
5.1 对病情了解的程度 |
5.2 常用治疗方法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临床特征分析 |
2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
2.1 病位证素特点 |
2.1.1 经络 |
2.1.2 肝 |
2.1.3 筋骨 |
2.1.4 肾 |
2.1.5 脾 |
2.2 病性证素特点 |
2.2.1 湿、寒 |
2.2.2 血瘀、气滞 |
2.2.3 阳虚、阴虚、气虚、血虚 |
2.2.4 虚实夹杂 |
3 发病影响因素 |
3.1 年龄因素 |
3.2 性别因素 |
3.3 生活环境因素 |
4 治疗现状分析 |
4.1 对于疾病了解程度的相关分析 |
4.2 常用治疗方法 |
5 临床指导意义 |
6 创新与不足 |
6.1 创新之处 |
6.2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明确刚、柔性手法定义、分类及柔性手法古代别称 |
3 探索柔性手法在古文献中的描述及应用 |
4 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 |
5 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国近20年文献中柔性手法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武医流派点按法的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武医推拿手法研究现状 |
2.1.1 武医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况 |
2.1.2 武医推拿手法的相关应用 |
2.2 点按法的研究现状 |
2.2.1 点按法的来源、操作方法及要领 |
2.2.2 点按法的临床应用 |
2.2.2.1 肩周炎 |
2.2.2.2 脑卒中 |
2.2.2.3 肱骨外上髁炎 |
2.2.2.4 膝骨关节炎 |
2.2.2.5 颈椎病 |
2.2.2.6 梨状肌综合征 |
2.2.2.7 腰椎间盘突出 |
2.3 推拿手法力学测试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 力学参数的研究进展 |
2.4.1 作用力 |
2.4.2 频率 |
2.4.3 爆发力 |
2.4.4 均匀性 |
2.4.5 发力速度 |
3 研究方法 |
3.1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力学参数与其他流派的比较 |
3.1.1 研究对象 |
3.1.1.1 施术者的选择 |
3.1.1.2 受试者的选择 |
3.1.2 使用仪器 |
3.1.2.1 手指触觉压力测量系统 |
3.1.2.2 屏幕量角器 |
3.1.3 点按法的操作方法 |
3.1.4 测试步骤 |
3.1.5 主要观察指标 |
3.1.5.1 基于手法曲线图的指标分析 |
3.1.5.2 频率 |
3.1.5.3 主做功期的冲量 |
3.1.5.4 力度均匀性和周期均匀性 |
3.1.6 文献查阅法 |
3.1.7 统计学方法 |
3.2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力学参数与初学者的比较 |
3.2.1 研究对象 |
3.2.1.1 施术者的选择 |
3.2.1.2 受试者的选择 |
3.2.2 使用仪器 |
3.2.3 点按法的操作方法 |
3.2.4 测试步骤 |
3.2.5 主要观察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图形和力学参数特征 |
4.1.1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时间-力曲线图 |
4.1.2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力学参数结果 |
4.1.3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2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力学参数与其他流派的对比结果 |
4.2.1 点按法的力度(波峰值) |
4.2.2 点按法的频率 |
4.2.3 点按法的持续时间 |
4.3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图形和力学参数与男性初学者的对比结果 |
4.3.1 时间-力曲线图的对比 |
4.3.2 男性初学者的力学参数结果 |
4.3.3 武医手法专家和男性初学者的力学参数比较 |
4.3.3.1 轻度点按法的力学参数比较 |
4.3.3.2 中度点按法的力学参数比较 |
4.3.3.3 重度点按法的力学参数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武医手法专家点按法的图形和力学参数分析 |
5.2 武医手法专家和其他流派的力学参数比较 |
5.2.1 手法力度(波峰值) |
5.2.2 手法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
5.3 武医手法专家和男性初学者的力学参数比较 |
5.3.1 手法力量 |
5.3.2 手法的爆发力 |
5.3.3 手法的发力速度 |
5.3.4 手法的均匀性 |
5.3.5 手法速度 |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仿生制备及其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肌腱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仿生丝素蛋白薄膜的制备、改性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在体内对损伤肌腱的修复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TSP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及分子机制 |
5.1 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对TSP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 |
5.1.1 引言 |
5.1.2 材料与方法 |
5.1.3 结果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调控TSPCs的内在分子机制 |
5.2.1 引言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肌腱损伤及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的现状 |
2.1.1 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认识的研究 |
2.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应用研究 |
2.1.3 国内研究综述小结 |
2.2 国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的现状 |
2.2.1 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认识的研究 |
2.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应用研究 |
2.2.3 国外研究综述小结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知识图谱分析法 |
3.2.4 德尔菲法 |
3.2.5 测试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3.3.1 研究的创新点 |
3.3.2 研究的难点 |
3.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3.4.1 研究的内容 |
3.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理论研究 |
4.1.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的指导理论 |
4.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逻辑起点 |
4.1.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体系的主体构成 |
4.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
4.2.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产生的背景 |
4.2.2 国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
4.2.3 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
4.3 相关概念解析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 |
4.3.1 相关概念解析 |
4.3.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 |
4.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
4.4.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人体发育学基础 |
4.4.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心理学基础 |
4.4.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解剖学基础 |
4.4.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人体生理学基础 |
4.4.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生物力学基础 |
4.4.6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基础 |
4.4.7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医学基础 |
4.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与特点 |
4.5.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 |
4.5.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 |
4.6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
4.6.1 需求分析原则 |
4.6.2 筛查与评估先行原则 |
4.6.3 无痛训练原则 |
4.6.4 运动表现优先原则 |
4.6.5 质量优于数量原则 |
4.6.6 训练与再生结合原则 |
4.7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 |
4.7.1 构建原则 |
4.7.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7.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的建立 |
4.7.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 |
4.8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体系的实践探析 |
4.8.1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筛查与评估 |
4.8.2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计划制定与调整 |
4.8.3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评定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统计方法分析说明 |
附件3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一轮) |
附件4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二轮) |
附件5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三轮) |
附件6 信息采集说明、伤病风险诊断和身体素质的具体测试方案 |
飞碟运动员伤病风险诊断和身体素质测试期间资料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情况 |
博士期间获表彰情况 |
(6)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随机方法 |
2.3 对照方法 |
2.4 盲法设计 |
2.5 治疗方案 |
2.6 不良反应的处理 |
2.7 随访 |
3 结局指标 |
3.1 主要结局指标 |
3.2 次要结局指标 |
3.3 评定时间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 |
5.2 基线资料分析 |
5.3 疗效评定分析 |
5.4 不良反应记录 |
讨论 |
1 解结导气针刺法 |
2 结局指标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1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CSR的治疗概况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型标准及手术指征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
1.7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Tinel征 |
3.2 Phalen试验 |
3.3 腕正中神经肌电图 |
3.4 正中神经功能评分 |
3.5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3.6 安全性检测 |
4 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纳入情况 |
2 一般情况分析 |
3 Tinel征(叩击试验) |
4 Phalen试验(屈腕试验) |
5 腕正中神经肌电图 |
6 正中神经功能评分 |
7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认识 |
1.1 腕管的解剖生理结构 |
1.2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 |
2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3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4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
5 腕管综合征的分型 |
6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
6.1 保守治疗 |
6.2 手术治疗 |
6.3 正中神经返支松解的必要性 |
7 传统医学对腕管综合征的认识 |
8 中医对补阳还五汤的认识 |
9 补阳还五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10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1 结果分析 |
11.1 Tinel征、Phalen试验 |
11.2 腕正中神经肌电图 |
11.3 正中神经功能评分 |
11.4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12 安全性分析 |
1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手指关节的特点 |
2.1.1 手指关节解剖特点 |
2.1.2 手指关节损伤后表现 |
2.2 手指撕脱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
2.2.1 侧副韧带撕脱骨折 |
2.2.2 掌板撕脱骨折 |
2.2.3 伸肌腱撕脱骨折 |
2.2.4 钩钢板治疗手指撕脱骨折的特点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2 方法 |
3.2.1 手术方法 |
3.2.2 术后处理 |
3.2.3 术后随访及功能测定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手指撕脱骨折的特点 |
5.2 传统的治疗方法 |
5.3 钩钢板固定手指撕脱骨折的优缺点 |
5.3.1 优点 |
5.3.2 缺点 |
5.4 手术体会及注意事项、适应症 |
第6章 结论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弥可保片对肘管综合征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 1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入院一般情况比较 |
1.2.2 两组患者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1.2.3 安全性指标 |
1.3 讨论 |
1.3.1 传统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1.3.2 现代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1.3.3 研究结果 |
1.3.4 课题设计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
2.1 现代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2.1.1 肘管的解剖 |
2.1.2 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2.1.3 肘管综合征的病因 |
2.1.4 诊断肘管综合征的辅助检查 |
2.1.5 肘管综合征的分型 |
2.1.6 肘管综合征治疗的相关研究 |
2.2 传统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2.2.1 病因病机 |
2.2.2 辩证分型 |
2.2.3 中医治疗的相关研究 |
2.3 芪参还五胶囊的相关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功能位外固定对兔跟腱损伤术后NF-κB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肌腱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39例手指急性损伤修复方式与功能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D]. 陈俊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D]. 宋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武医流派点按法的力学特征研究[D]. 李永杰.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4]微结构丝素蛋白薄膜的仿生制备及其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D]. 陆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D]. 孙永生.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6]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军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术治疗中重度脉络瘀阻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丘春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D]. 徐雄. 吉林大学, 2020(08)
- [9]芪参还五胶囊联合弥可保片对肘管综合征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D]. 郭乐乐.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功能位外固定对兔跟腱损伤术后NF-κB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高宇琪.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