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及再生研究

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及再生研究

一、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毕生雷,沈宏伟,张成明,金洪波,吴娟,鲁龙,乔建援,刘钺[1](2015)在《金属膜在圆红冬孢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产油微生物细胞采收难度大,能耗高的问题,采用金属超滤膜系统对圆红冬孢酵母发酵液进行浓缩和膜污染后通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滤时间2h、过滤温度35℃、p H 6.3、膜面流速5m/s、系统压力0.4MPa时,圆红冬孢酵母分离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进行过滤,平均膜通量达120L/m2·h,与之前相比提高了20-37%。膜污染后先使用添加1%Na OH和0.5%EDTA的碱溶液清洗,然后使用清水洗至中性,再使用添加0.5%HNO3的酸溶液清洗,能够使金属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9%以上。以上结果表明,金属膜可以应用于圆红冬孢酵母发酵液的浓缩,能够简化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秦超[2](2015)在《发酵液中克拉维酸的萃取和结晶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 CA)是一种p-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青霉素等p-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可提高对产β-内酰胺酶菌体的抗菌活性。其生产过程主要为微生物发酵,所得发酵液菌体密度高、蛋白含量高,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复杂。例如膜过滤除菌、去蛋白耗时耗能,有机溶剂萃取产生大量酸废水,胺盐中间体的两步结晶工艺繁杂等,导致生产过程成本较高、收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CA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样,稳定性差,分离过程中极易降解。本论文通过研究盐析萃取直接从发酵液中提取CA,并用一步结晶法制备克拉维酸钾,给出了克拉维酸碱金属盐制备的新工艺路线,并探究了克拉维酸在盐析萃取有机相和乙酸乙酯脱色液中的稳定性。首先,考察了两种缓冲盐与不同有机溶剂组成的盐析萃取体系对CA的分配,选择乙醇-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萃取CA的盐析萃取体系。探究了盐和乙醇的组分以及产物浓度对产物分配的影响,利用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乙醇(20%)-K2HPO4(15%)& KH2PO4(10%)(w/w))进行发酵液中CA的直接提取,经过低速离心,分相完全,且CA收率达到96%以上,菌体与蛋白去除率分别为99.6%、64.7%。其次,对CA在盐析萃取相(乙醇相)、乙酸乙酯脱色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究,其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温度、含水量、杂质均为影响CA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从拟合得到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可以看出,盐析萃取体系乙醇含量越高的上相中CA的降解越少,而含水量越低的乙酸乙酯脱色液中CA越稳定。同时,推断在理想状态下、完全没有杂质的CA的降解为非自发的反应,且该过程吸热、熵减。最后,研究了一步结晶法制备克拉维酸钾结晶。通过考察反应策略、助溶剂种类、助溶剂含水量对结晶收率和杂质的影响,选择了无水甲醇作为助溶剂,并将异辛酸钾的无水甲醇溶液逐滴加入到乙酸乙酯脱色液中进行反应结晶。考察了无水甲醇与异辛酸钾用量对CA结晶的影响,最优体系的克拉维酸钾结晶收率达到66.57%,杂质含量符合药典标准。综上所述,从发酵液中直接盐析萃取CA,或一步法结晶制备CA钾盐均是具有研究潜力的工艺路线,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发。

赵芳[3](2012)在《膜分离技术处理泡菜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眉山泡菜产业是眉山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市的东坡区为文明全国的“中国泡菜之乡”。近年来,该市通过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强龙头企业,抓规模化发展,创立品牌,使泡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四川泡菜年产量达100万吨,其中眉山泡菜占70%。据估计眉山地区每年在泡菜加工过程中至少产生700万吨废水,具有超高盐、高氮及高有机物浓度的特点,尤其是泡菜废水里含有的氮、磷营养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化合物。泡菜废水含盐量在2%-15%之间,直接排放污染会严重污染当地的土壤。为此,本试验拟采用膜分离技术对眉山泡菜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由于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等物质,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截留泡菜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微滤则可以有效除菌以达到超滤过程的预处理,超滤膜可以截留大分子有机物、蛋白质、胶体等。反渗透则可以截留盐分以达到对废弃物的回用目的,其截留的盐分浓缩液保留以期回用于泡菜的制作。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试验条件对聚合氯化铝铁(polymerc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PAFC)、聚合硫酸铝(polymercaluminum sulfate, PAS)、聚合氯化铝(polymercaluminum chloride, PAC)、FeCl3、AL2(SO4)3进行混凝效果的比较,其中PAFC对泡菜废水处理效果较为显着,对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 NH3-N)和总磷(totalphosphorous, 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7%、47.3%、88%,因此,本试验选取PAFC作为处理泡菜废水的最佳絮凝剂。2.以pH、温度、PAFC添加量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 PAM)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COD、NH3-N和TP的去除率为衡量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絮凝剂处理泡菜综合排放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9,温度为35℃,PAFC的投放量为120mg/L, PAM投放量为90mg/L,对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9%、47%和92.5%。絮凝剂处理泡菜盐渍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AFC的投放量为600mg/L, pH为9,PAM投放量为90mg/L,温度为40℃,对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1%、33.3%和95.1%。3.本试验选用膜面积为0.24m2的微滤(microfiltration, MF)膜,对不同孔径的陶瓷膜进行对比试验,并对操作压力、pH、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微滤膜处理泡菜综合排放废水的工艺:微滤膜孔径为200nm,操作压力为0.15MPa,pH为8,膜面流速为1.6m/s,通过微滤处理后,泡菜综合排放废水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微滤膜处理泡菜盐渍废水的膜孔径为200nm,操作压力为0.21MPa,pH为8,膜面流速为2.5m/s,对泡菜盐渍排放废水中COD. NH3-N.NTU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6.7%、48.5%、83%和75%。4.本试验选用膜面积为1.77m2的超滤膜(ultrafiltration,UF),对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对比试验,并对操作压力、pH、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为2000Da1的超滤膜处理效果优于截留分子量为8000Da1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Da1的超滤膜对泡菜盐渍废水中COD. NH3-N、浊度(turbitidy,NTU).蛋白质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7.2%、69.2%、97.8%、91%和85%,其中对泡菜盐渍废水中蛋白质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尤为显着。5.本试验选用膜面积为1.77m2的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RO),此反渗透膜适用于处理工业料液。对不同反渗透膜压差下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压差达到2.4MPa时,膜通量为0.100m3/m2.h,且运行较为稳定。反渗透膜对泡菜盐渍废水中COD.NH3-N.盐度、蛋白质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93.2%、97.5%、100%和100%,其中对泡菜盐渍废水中蛋白质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尤为显着,经反渗透膜处理的废水可以回用于泡菜的生产。

谢雄[4](2010)在《用金属分离膜处理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的过程开发设计》文中认为传统的分离膜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无机陶瓷等材料制成,因制备材料及结构的原因,这些传统分离膜在处理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体系时往往受到制约,而金属分离膜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限制,拓宽了膜技术的工业应用领域。本文调研了金属分离膜的制备表征、组件特点,论述了金属膜系统及其操作条件、处理物料性质,和应用领域。从工程角度出发,以处理红霉素发酵液为例,本文诠释了金属分离膜工业化系统的流程开发、工程设计的程序。通过当前市场上的主流金属膜产品,本文开展了用以处理红霉素发酵液、废润滑油、PTA废水母液这三种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的过程开发设计。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采用金属膜的新工艺能起到简化生产流程、增加有用资源回收率、减少环保处理负荷的作用,从而为相关企业创造出显着的经济及环境效益。金属膜在这三个方面的设计都建成了工程实施项目,工业应用的结果也表明:金属分离膜在处理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的工业过程中具有收率高、运行平稳、设备可靠性好的突出优点。采用金属膜的生产工艺使相关厂家全面优化改善了原有流程,产生出了实际效益。

陆虹菊[5](2010)在《农村分散式污水陶瓷膜深度处理工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在线混凝/吸附与陶瓷膜进行结合的工艺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做深度处理。主要考察了影响陶瓷膜通量的各因素(跨膜压差、错流速度、运行时间、过滤液浓度以及过滤液颗粒粒径等)对膜通量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因素影响大小进行分析;采用在线混凝与陶瓷膜相结合的工艺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实验,考察其出水是否符合生活杂用水回用标准;建立适当的污染机理物理模型,研究实验过程中污染机理,并指导陶瓷膜的清洗工作。首先,通过对影响膜通量和COD去除率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别探讨了单因素的影响,并在实验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揭示主要影响因素对膜通量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最终通过关联数值大小对比确立主要影响因素,为陶瓷膜运行实验和实际应用做指导,省去很多寻找最佳操作条件的探索性试验时间。结果显示,对膜通量的衰减影响最小的因素是错流速度,最大的是跨膜压差;对COD去除率影响最为显着的也是跨膜压差,其次是过滤液浓度,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明显。针对过滤液粒径2.09μm,流速1.0 m/s,时间20min,跨膜压差不同的情况,进行跨膜压差和过滤液浓度的实验,确定了最佳操作压力0.15Mpa,最佳过滤液浓度0.7g/L。在线混凝与陶瓷膜工艺结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结果表明,投加不同混凝剂膜通量的下降变化趋势几乎相同;处理效果以氧化钙的最佳;运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在实验进行30min时处理效果最佳;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比较大,综合考虑选择0.2Mpa为最佳操作压差;混凝剂的用量对膜通量的影响比较小,操作过程中结合处理效果和成本采用0.8/L-1.0g/L为最佳投药量范围。对陶瓷膜过滤出水水质指标检测,水质指标均达到了生活杂用水回用用水水质指标,因此出水完全可用于厕所便器冲洗、浇灌花草、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也可回用于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具有十分显着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是关于陶瓷膜污染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Field的修正模型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模型模拟。Field的修正模型分析得到,不同浓度CaO溶液主要是由“完全孔堵塞”机理控制,浓度变化对污染机理的影响并不大;跨膜压差对膜污染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有“完全孔堵塞”机理和“标准孔堵塞”机理控制;错流速度对膜污染机理的影响较大,随着错流速度的增大,膜污染由“完全孔堵塞”主导控制转变为“标准孔堵塞”主导控制;过滤对象对膜污染机理也有一定影响,物理性质相似的料液污染机理相近。本次实验得出的污染机理主要为“完全孔堵塞”和“标准孔堵塞”机理,未出现“滤饼过滤”模型主导的过滤过程,可见膜孔孔径较大时大分子物质进入膜孔周围团聚而形成架桥,却不易在膜面附近形成滤饼层。在清洗方面,清水间隔反冲洗的方法比一般的单纯清洗的效果突出,当间隔冲洗的时间在2分钟的时候,清洗效果最佳,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能源和成本的消耗较为合理。无论是酸性清洗剂还是碱性清洗剂,对于膜通量的恢复都是大大优越于清水直接反冲的。在使用这类清洗剂清洗污染物时,清洗时间可以大幅缩短,长时间的反冲洗非但对清洗效果没有多大的提高,反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成本。

张晓云,顾香玉[6](2007)在《食品工业中膜污染与膜清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技术由于其优异的分离性能,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膜分离过程中存在着膜污染现象,使膜的渗透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发生改变,使用寿命缩短,极大地限制了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引起膜污染的机理,分析了影响膜污染的因素,并对防止膜污染的措施及其新进展进行了探讨。

邓志科[7](2006)在《膜分离技术在河豚毒素纯化及浓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二十年来,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而在目前化学方法分离纯化河豚毒素过程中,河豚毒素分离纯化工艺复杂,回收率低,费时费力。正迫切需求高新的下游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本论文就河豚毒素的超滤、纳滤、反渗透过程进行了平板膜小试和卷式膜小试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我们对河豚毒素膜分离前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合适的前处理条件:平板膜小试为醋酸水浸提、加热除蛋白、滤纸过滤、G5过滤。卷式膜小试过程为醋酸水浸提,滤纸过滤,1μm滤袋过滤。平板膜小试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超滤过程选择0.22MPa作为操作压力。2万超滤过程后杂质除去率为23.5%,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5.2%。1千超滤过程杂质除去率为21.5% ,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6.7%。纳滤过程选择1.2MPa作为操作压力。在1.2MPa压力条件下,聚酰胺-90纳滤过程通量为1.44 L·m-2·h-1。杂质除去率为30.5%,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41.59%。醋酸纤维纳滤过程在1.2MPa压力条件下通量为0.92 L·m-2·h-1。杂质除去率为43.9%,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73.16%。在河豚毒素纯化及浓缩过程后期起到较好的浓缩作用。平板膜小试过程总杂质除去率为76.58%,河豚毒素总回收率为37.8%。卷式膜小试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E超滤过程采用12bar作为操作压力。GE超滤过程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9.5%。杂质除去率为54.25%。DL纳滤过程采用12bar作为操作压力。DL纳滤过程河豚毒素溶质截留率为11.8%,杂质除去率可达41.92%。过滤后使用酸性清洗剂LC-07清洗之后,无离子水通量为87.9 L·m-2·h-1,与过滤前93.75 L·m-2·h-1通量相比。通量恢复情况良好。SG反渗透过程选用14bar作为过程操作压力。14bar条件下SG反渗透过程通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SG反渗透过程杂质除去率可达11.48%。

徐辉[8](2005)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使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同时通过对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传统能耗少和出水水质好、占地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工程化潜力。本论文研究了通过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填料,在保持良好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悬浮污泥浓度,从而减轻膜表面的污泥沉积,减轻膜污染,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中,膜表面泥饼层阻力在总阻力中的比例下降到10%,而膜孔吸附阻力中由溶解性有机物所造成的阻力占到83.3%,这表明由于膜表面的污泥沉积降低,膜组件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增加,因而应当选择合适的污泥浓度以得到最佳的综合效果。本论文还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艺参数和聚醚砜超滤膜工艺参数的优化,找到了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的操作条件,通过对聚醚砜超滤膜的污染特点的分析找到有效清洗方法。

苏学素[9](2005)在《膜技术在血橙汁加工和手性蛋氨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血橙汁、猕猴桃汁、胡萝卜汁为原料,利用现代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膜蒸馏、渗透蒸馏)对上述果蔬汁进行了澄清和浓缩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探讨了膜清洗再生方法,并考察了不同膜过程对果蔬汁营养成分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膜基提取(membrane-based extraction)方法为基础,首次采用手性冠醚为手性选择剂,对蛋氨酸外消旋体混合物进行拆分,主要结果如下: (1)聚偏氟乙烯膜(PVDF)对血橙汁澄清效果良好,对糖、酸截留较低,吸光率小于4%,管式组件抗污染能力强,适用于固形物含量高、粘度大的柑桔汁种类;按照总循环模式对跨膜压力、轴向流速和温度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透过速率随跨膜压力或轴向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在进料流速一定时,透过速率开始随跨膜压力增大而增加到85kPa到一个极限值临界压力TMPlim,在固定跨膜压力的情况下,透过速率随进料流速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凝胶层的形成,透过速率随时间的延长,体积浓缩比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条件下PVDF膜澄清胡萝卜汁的渗透速率大于血橙汁和猕猴桃汁。以批次浓缩方式澄清血橙汁的最佳操作参数为压强=85kPa,温度=20℃,进料速率=800 L/h。澄清胡萝卜汁最佳操作参数为压强=85kPa,温度=25℃,进料速率=800 L/h。澄清猕猴桃汁最佳操作参数为压强=85kPa,温度=25℃,进料速率=800 L/h。超滤膜在保留血橙汁抗氧化成分方面,对维生素C和花青素类成分的保存率约为85%左右,对几种酚酸及类黄酮组分(除槲皮素外)的保存率均在90%以上。同未杀菌的血橙原汁相比,巴氏杀菌汁的TAA损失率为23%,而超滤澄清汁仅为10%左右,主要与维生素C和花青素损失有关。 (2)反渗透浓缩血橙澄清汁的适宜条件为T=20°C,TMP=3.5MPa,血橙澄清汁从12.4°Brix浓缩到浓度为21.4°Brix后,平均渗透通量为5.0L/m2.h。反渗透浓缩胡萝卜澄清汁的适宜条件为T=20°C;TMP=2.5MPa。胡萝卜澄清汁从6.3°Brix浓缩到浓度为13.6°Brix,平均渗透通量为8.0L/m2.h后,其浓缩果汁色泽和风味均保持良好,因此可用反渗透法预浓缩果汁,先除去大部份水,然后再用膜蒸馏或渗透蒸馏法进一步浓缩到60°Brix以上。污染膜经自来水冲洗30min,再在40℃和跨膜压力0.5 MPa的条件下,用0.1%NaOH循环清洗60min,清水冲洗后膜通量基本得到恢复。 (3)采用平板疏水性PVDF微孔膜,对膜蒸馏法浓缩甜橙汁的可行性及工艺过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浓缩橙汁是可行的,尤其在浓缩倍数高的情况下,膜通量透速率显着高于反渗透过程。从过程机理来看,膜通量随膜两侧温度差的增大呈指数规律上升;在温度差相同的情况下,膜通量随热侧温度的升高呈线性规律上升。此外,提高热侧果汁和冷水侧的进料速率,可提高物料剪切力,使传质系数增大,增大膜通量;而随着果汁浓缩度的提高,膜通量下降。导致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果汁粘度增大和蒸汽压下降。超滤处理果汁能增大膜蒸馏通量,这可能是超滤降低或除去了果胶等物质,因而降低果汁粘度(原汁相对粘度为1.92,

陈晓燕[10](2005)在《陶瓷膜处理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在膜分离过程中伴随出现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等现象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它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对污染后膜清洗再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使用陶瓷微滤膜过滤发酵液后的膜化学清洗再生进行了一些探索,以确定一系列较佳的化学清洗方案。研究表明:清洗剂的种类及其浓度、清洗压力、清洗温度、清洗时间以及清洗方式等因素都影响着清洗后膜通量的恢复率M。 在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中,采用了三种清洗方式:单步清洗、连续两步清洗及连续三步清洗。根据巴西酸发酵液中可能会对陶瓷膜产生污染的物质以及各种清洗剂的清洗机理,选择了6种化学清洗剂对污染后的陶瓷膜进行化学清洗。实验结果表明:1)在单步清洗中,使用单种清洗剂0.5%NaOH在56℃,0.15MPa压力下清洗10min,可使膜通量的恢复率M达到92.34%。2)连续两步清洗中较为有效的清洗方式:0.25%Na5P3O10(第一步)+0.5%NaOH(第二步)在28℃,0.15MPa压力下每步分别清洗10min,可使膜通量的恢复率M达到86.48%。3)连续三步清洗较为有效的清洗方式是:0.75%NaClO(第一步)+0.5%NaOH(第二步)+0.25%Na5P3O10(第三步)在28℃,0.15MPa压力下每步分别清洗10min,膜通量的恢复率M达到94.34%。考虑到生产中的经济性及操作的简便性,实际生产中采用第1种清洗方法。 在陶瓷膜处理乳酸菌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中,通过实验确定了一个较为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案:采用单种清洗剂0.25%NaOH在0.15MPa,16℃的情况下清洗10分钟,可使膜通量恢复率M达到95.14%。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HNO3溶液清洗被L—苯丙氨酸污染的陶瓷膜的膜清洗过程,并对清洗过程中的操作参数进行预测。通过实验所得的一定数量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来“训练”所采用的神经网络,以得到输入与输出数据间的联系规律,然后用另外一些实测数据来测试所得的规律。本实验采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2个输入结点(清洗压力,清洗剂浓度),1个隐层,5个隐层神经元数,1个输出结点(清洗后的膜通量)。结果证明模拟效果较好,即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符合。并且由3D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确定一个较佳的实验操

二、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膜在圆红冬孢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仪器
    1.2实验方法
        1.2.1膜过滤方法
        1.2.1.1 p H调节方法
        1.2.1.2温度调节方法
        1.2.1.3系统压力调节方法
        1.2.1.4膜面流速调节方法
        1.2.1.5过滤时间调节方法
        1.2.1.6浓缩倍数调节方法
        1.2.2清洗方法
    1.3计算方法
        1.3.1膜通量J(L/m2·h)的测定
        1.3.2膜面流速u(m/s)测定
        1.3.3膜能量恢复率L(%)的测定
        1.3.4浓缩倍数S(%)的测定
    1.4数据分析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2.1.1膜通量随过滤时间变化关系
        2.1.2膜通量随过滤温度变化关系
        2.1.3膜通量随p H变化关系
        2.1.4膜通量随系统压力变化关系
        2.1.5膜通量随膜面流速变化关系
        2.1.6重复试验
    2.2膜再生效果
3结论

(2)发酵液中克拉维酸的萃取和结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克拉维酸概述
    1.2 克拉维酸的作用机制
    1.3 克拉维酸的合成方法
        1.3.1 化学合成克拉维酸
        1.3.2 生物合成克拉维酸
    1.4 克拉维酸的分离纯化技术
        1.4.1 膜技术
        1.4.2 萃取技术
        1.4.3 吸附技术
        1.4.4 成盐结晶
    1.5 克拉维酸的稳定性
    1.6 盐析萃取
        1.6.1 盐析萃取概述
        1.6.2 盐析萃取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7.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2 本课题研究意义
2 发酵液中克拉维酸的盐析萃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盐析萃取体系的筛选
        2.3.2 磷酸盐缓冲组分对萃取的影响
        2.3.3 乙醇组分对萃取的影响
        2.3.4 不同浓度CA对萃取的影响
        2.3.5 乙醇/磷酸混盐体系萃取真实发酵液
        2.3.6 盐析萃取有机相直接结晶的初探
    2.4 小结
3 克拉维酸在不同萃取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乙醇-磷酸盐缓冲体系上相有机相中克拉维酸的降解动力学
        3.3.2 乙醇-磷酸盐缓冲体系上相有机相中克拉维酸的降解热力学
        3.3.3 乙酸乙酯脱色液中克拉维酸的降解动力学
        3.3.4 乙酸乙酯脱色液中克拉维酸的降解热力学
        3.3.5 克拉维酸在不同体系中降解情况的比较
    3.4 小结
4 克拉维酸的一步结晶法探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策略对结晶的影响
        4.3.2 助溶剂种类对结晶的影响
        4.3.3 助溶剂中水含量对结晶的影响
        4.3.4 助溶剂无水甲醇量对结晶的影响
        4.3.5 不同异辛酸钾当量对结晶的影响
        4.3.6 克拉维酸钾晶体的稳定性
    4.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膜分离技术处理泡菜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泡菜概述
        1.1.1 泡菜简介
        1.1.2 泡菜产业及其研究的发展现状
    1.2 絮凝沉淀法
    1.3 膜分离技术
        1.3.1 膜技术简介
        1.3.2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废水中的研究进展
    1.4 膜的污染与清洗
    1.5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试验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主要药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泡菜废水的粗滤
        2.2.2 混凝处理泡菜废水
    2.3 膜法处理泡菜废水试验
        2.3.1 微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2.3.2 超滤工艺参数的确定
        2.3.3 反渗透工艺参数的确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凝试验
        3.1.1 絮凝剂的筛选
        3.1.2 混凝处理泡菜废水试验-综合排放废水
        3.1.3 混凝处理泡菜废水试验-盐渍废水
        3.1.4 小结与讨论
    3.2 微滤处理泡菜废水试验
        3.2.1 微滤膜处理泡菜综合排放废水试验-孔径800nm
        3.2.2 微滤膜处理泡菜综合排放废水试验-孔径500nm
        3.2.3 微滤膜处理泡菜综合排放废水试验-孔径200nm
        3.2.4 不同陶瓷膜孔径出水水质的比较
        3.2.5 微滤膜处理泡菜盐渍废水试验-孔径200nm
        3.2.6 小结与讨论
    3.3 超滤处理泡菜盐渍废水试验
        3.3.1 超滤膜处理泡菜盐渍废水试验-截留分子量-8000Dal
        3.3.2 超滤膜处理泡菜盐渍废水试验-截留分子量-2000Dal
        3.3.3 小结与讨论
    3.4 反渗透膜处理泡菜盐渍废水试验
        3.4.1 反渗透膜不同压差下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
        3.4.2 反渗透前后泡菜盐渍废水水质变化
        3.4.3 小结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用金属分离膜处理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的过程开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多孔金属分离膜技术与本论文的工作背景
    2.1 制备及表征
        2.1.1 制备
        2.1.2 表征
    2.2 组件及特点
        2.2.1 组件
        2.2.2 特点
    2.3 金属膜系统及其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和应用领域
        2.3.1 金属膜系统
        2.3.2 操作条件
        2.3.3 物料性质
        2.3.4 应用领域
    2.4 本论文的工作背景
第三章 金属分离膜系统设计开发的程序与内容
    3.1 过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3.2 工艺设计的常规流程
    3.3 主要设备的选型
        3.3.1 材质选择的常规要求
        3.3.2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
        3.3.3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选型
    3.4 膜清洗方法
    3.5 工程设计方案举例
        3.5.1 设计基础资料
        3.5.2 工艺设备选型
        3.5.3 工艺过程、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设计
        3.5.4 操作程序与控制原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膜过程的开发设计案例
    4.1 金属膜在红霉素大生产上的过程开发及应用结果
        4.1.1 红霉素发酵液传统过滤工艺
        4.1.2 金属膜处理工艺的开发研究
        4.1.3 金属膜处理工艺的大生产应用结果
    4.2 金属膜在废润滑油回收上的研究及应用
        4.2.1 废润滑油回收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2.2 金属膜回收废润滑油技术的工业应用
    4.3 金属膜在PTA 废水母液处理上的研究及应用
        4.3.1 PTA 废水母液的水质特点及其相关处理技术现状
        4.3.2 以金属膜为核心处理PTA 废水母液的集成处理工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5)农村分散式污水陶瓷膜深度处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实验装置、原理及测定方法
    1.1 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
    1.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1.2.1 悬浮物去除技术
        1.2.2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技术
        1.2.3 溶解性无机盐去除技术
        1.2.4 污水的消毒
        1.2.5 脱氮与除磷技术
        1.2.6 混凝剂与吸附剂作用原理
    1.3 陶瓷膜
        1.3.1 陶瓷膜发展
        1.3.2 陶瓷膜的特点及其应用
        1.3.3 灰色关联分析法发展
        1.3.4 陶瓷膜污染机理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2 实验装置、原理及测定方法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2.2 实验中涉及物理量的计算方法
        2.2.1 截留率的计算
        2.2.2 膜通量的测定
        2.2.3 料液浓度的计算
        2.2.4 错流速度的计算
        2.2.5 跨膜压差的计算
    2.3 实验测试方法的确立
        2.3.1 污水中总磷(TP)的测定
        2.3.2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2.4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及药品
        2.4.1 主要实验设备
        2.4.2 主要实验仪器
        2.4.3 主要实验药品
3 影响陶瓷膜性能的因素分析
    3.1 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3.1.1 投加药剂种类对膜通量的影响
        3.1.2 药剂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3.1.3 错流速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3.1.4 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3.1.5 不同药剂处理效果比较
        3.1.6 不同运行时间的处理效果
        3.1.7 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3.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陶瓷膜中的应用
        3.2.1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陶瓷膜运行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污染机理研究及清洗方法
    4.1 引言
    4.2 污染机理模型建立
        4.2.1 理论分析
    4.3 Field污染机理模型模拟与预测
        4.3.1 Field修正模型建立
        4.3.2 用Field修正模型判断污染机理
    4.4 清洗方法研究
        4.4.1 物理清洗方法
        4.4.2 化学清洗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膜分离技术在河豚毒素纯化及浓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膜分离技术基础
        1.1 前言
        1.2 膜分离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1.3 膜分离过程的应用领域
        1.4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和优势
        1.5 膜分离过程的分离原理
        1.6 膜分离过程设计
        1.7 膜分离过程操作方式
        1.8 膜分离过程技术参数
        1.9 膜污染与清洗
    第二节 河豚毒素的性质和提纯工艺
        2.1 河豚毒素的性质
        2.2 河豚毒素的分离纯化工艺
        2.3 膜分离技术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平板膜小试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试验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装置
        1.4 实验流程
        1.5 检测方法
        1.6 数据处理
    第二节 平板膜小试操作过程
        2.1 超滤前处理
        2.2 超滤过程
        2.3 纳滤过程
        2.4 平板膜清洗工艺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3.1 超滤膜过程
        3.1.1 超滤膜片的筛选
        3.1.2 2万超滤膜过程
        3.1.3 1千超滤膜过程
        3.2 纳滤膜过程
        3.2.1 聚酰胺-90 纳滤膜过程
        3.2.2 醋酸纤维纳滤膜过程
        3.3 膜工艺化流程效果计算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卷式膜小试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试验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装置
        1.3 实验流程
        1.4 检验方法
        1.5 数据处理
    第二节 卷式膜小试操作过程
        2.1 超滤前处理
        2.2 超滤纳滤反渗透过程
        2.3 卷式膜清洗工艺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单支膜过程条件、效果考察
        3.1.1 GE 超滤膜过程
        3.1.1.1 GE 超滤膜过程条件考察
        3.1.1.2 GE 超滤膜过程效果分析
        3.1.2 DL 纳滤膜过程
        3.1.2.1 DL 纳滤膜过程条件考察
        3.1.2.2 DL 纳滤膜过程效果分析
        3.1.3 SG 反渗透过程
        3.1.3.1 SG 反渗透过程条件考察
        3.1.3.2 SG 反渗透过程效果分析
        3.2 联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纯化及浓缩河豚毒素结果分析
        3.2.1 膜过程数据纪录
        3.2.2 卷式膜全过滤通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3.2.2.1 GE 卷式超滤澄清
        3.2.2.2 DL 卷式纳滤纯化
        3.2.2.3 SG 卷式反渗透浓缩
        3.2.3 卷式膜全过滤效果计算
    第四节 讨论
附录 1:小鼠生物量法定量检测河豚毒素
附录 2:专用名词
参考文献
致 谢

(8)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和特点
    1.2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1.2.1 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1.2.2 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1.3 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 膜及膜污染和膜清洗
    2.1 运行过程膜理论
        2.1.1 膜的性质
        2.1.2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分离机理
        2.1.3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结构
        2.1.4 中空纤维膜反应器
    2.2 膜污染
        2.2.1 膜污染的形成机理
        2.2.2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2.2.3 膜污染的数学模型
        2.2.4 降低膜污染的措施
    2.3 膜清洗的方法
第三章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运行效果的研究
    3.1 试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3.1.1 试验装置和流程
        3.1.2 膜组件的选择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3.1.3 试验用水
        3.1.4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3.2 系统长期运行的效果
        3.2.1 系统对COD 的去除效果
        3.2.2 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3.2.3 系统对总磷和总氮的去除情况
        3.2.4 反应器内NO_2~-N 和NO_3~-N 的生成情况
    3.3 控制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3.3.1 有机负荷的改变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DO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pH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与清洗的研究
    4.1 膜污染与清洗的试验研究
        4.1.1 运行初期的研究
        4.1.2 冲击负荷影响段的研究
        4.1.3 膜通量的后期考察与清洗
    4.2 膜污染程度的度量
        4.2.1 膜阻力分析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膜技术在血橙汁加工和手性蛋氨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膜技术在果汁浓缩和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1.1 膜分离技术原理及特点
    1.2 膜技术在果汁浓缩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膜技术分离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超滤澄清血橙汁、猕猴桃汁和胡萝卜汁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反渗透浓缩血橙汁等果蔬汁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膜蒸馏浓缩橙汁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渗透蒸馏法和集合膜工艺浓缩血橙汁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结果与讨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膜技术在手性蛋氨酸分离中的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1 本研究主要研究成果
    7.2 后续研究设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陶瓷膜处理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机陶瓷膜发展概况
    1.2 无机陶瓷膜的特点
    1.3 无机膜的分类
    1.4 过滤方式
    1.5 膜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1.6 造成膜污染的原因
    1.7 影响膜污染的因素
    1.8 提高膜通量的途径
    1.9 膜污染的清洗方法
    1.10 膜污染的数学模型
    1.11 神经网络在膜技术中的应用
第二章 陶瓷微滤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与装置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巴西酸发酵液的过滤情况
        2.2.2 各种清洗剂的单步化学清洗
        2.2.3 各种清洗剂的连续多步化学清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陶瓷微滤膜处理乳酸菌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装置及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酸菌的过滤情况
        3.2.2 膜污染后的化学清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ATLAB下BP网络在陶瓷膜清洗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4.3 神经网络模型在陶瓷膜化学清洗过程设计中的应用
        4.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的建立
        4.3.2 样本的选择,输入、输出参数的处理
        4.3.3 训练
        4.3.4 仿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BP神经网络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4.4.2 用STATISTICA软件作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致谢

四、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再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膜在圆红冬孢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中的应用[J]. 毕生雷,沈宏伟,张成明,金洪波,吴娟,鲁龙,乔建援,刘钺.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05)
  • [2]发酵液中克拉维酸的萃取和结晶工艺研究[D]. 秦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3]膜分离技术处理泡菜废水的试验研究[D]. 赵芳.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4]用金属分离膜处理高黏度、高固含量料液的过程开发设计[D]. 谢雄.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 [5]农村分散式污水陶瓷膜深度处理工艺[D]. 陆虹菊. 东华大学, 2010(08)
  • [6]食品工业中膜污染与膜清洗研究[J]. 张晓云,顾香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06)
  • [7]膜分离技术在河豚毒素纯化及浓缩中的应用研究[D]. 邓志科.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8]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D]. 徐辉. 吉林大学, 2005(06)
  • [9]膜技术在血橙汁加工和手性蛋氨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 苏学素.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10]陶瓷膜处理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研究[D]. 陈晓燕.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陶瓷膜处理巴西酸发酵液的膜化学清洗及再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