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白话诗”到“新诗”(论文文献综述)
冯跃华[1](2021)在《杜甫书写与新诗的诗学规范——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胡适的杜甫书写与新诗言说,在白话、现实与"打油"三个层面存在难以厘清、欲说还休的复杂关联。新诗运动初期,新诗与外国诗的关系并非论争的核心,新诗同古典诗学规范的龃龉构成了冲突的重心。因此,"白话杜甫"为新诗提供了历史合法性。而从语言变革到对现实性的推重,新诗不得不时时向古代诗歌"借势","现实杜甫"成为新诗的借鉴与模仿对象。而胡适对打油诗的暧昧、游移,在在显示了白话新诗的历史局限,新诗运动的现实性与游戏性、私人性与公共性,甚至是本体意义上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在社会现实的重压下衍化为结构性分裂,从而昭示出新诗运动初期复杂的历史语境。
郭欣然[2](2021)在《早期新诗传播研究(1917-1923)》文中研究指明“传播”是影响新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诗而言,从晚清到五四的媒介变革与受众变革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介,促进了新诗的流布,构成了这一文体成立的媒介基础。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改革则为新诗培养了读者群体,以新式学生为主的受众群构成了新诗成立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传播中,《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均为早期新诗提供了传播的平台。依托于这一开放的传播场域,新诗的理论探索、创作实践渐趋完善,具有相同理念的杂志也构成了刊际互动的关系,营造了新诗传播-接受的社会氛围。相较于刊物而言,新诗集的编撰、发行能使读者更全面地感受到新诗创作的整体风貌,也为新诗的阅读、保存提供了便利。经由诗集的编撰,新诗逐步进入了“经典化”的进程。而新诗集序的言说、新诗选本的阐释,则提升了公众对新诗的接受度,并为读者提供了阅读新诗的门径。新诗的传播与流布,离不开传播主体的策略化运作。当新诗结集、出版时,作品也获得了商品属性。报业、出版业、书局等外部商业体系均参与到了新诗传播的进程中,一系列与“销售”相适应的出版、运营策略也随之推出,较为常见的商业传播策略便是“新诗广告”的刊登。新诗广告的宣传、推广,蕴含着独特的商业运作逻辑。新诗出版商往往选择为多种新诗产品设置广告合集,将同类作品“打包出售”;在广告语的设计上,也注重将新诗的文本内容与商品价值相融汇。通过新诗广告的推广,文学与商业呈现出了良性的互动关系。此外,早期新诗的创作也具有“传播”层面的考量。体现在内容上,便是浅明的义理与具体的图景;在形式上则为易于吟诵、便于传播的歌谣体形式。这种独特的文本内容与形式,既与新诗人的文化理想、文体探索相关,也与传播策略的运作相联。传播不仅发表了新诗,也“发明”了新诗。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中,新诗产生了不同于古典诗歌的品格。一方面,现代传播媒介改变了新诗的功能,使其由用于酬和的应用之文转向自律性的美术之文;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使新诗面向公众言说,创作主体在诗歌中得到了彰显。新诗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中,生成了新的文体功能与表意方式,“传播”也扩张了新诗的影响力,使其参与到了社会文化的构建中。除此之外,传播带来的大众化、传媒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新诗带来了负面影响。
李向阳[3](2021)在《清末民初译诗与新诗的诗体建构——以《新青年》译诗的诗体演进为视角》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在中国诗歌自新的内在诉求中,作诗与译诗的中外合力,共同促成了新诗诗体的最终确立。作为五四诗国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译诗由接续晚清到完成白话自由体转换的诗体演进,及其在各阶段与作诗的关联互动,清晰地勾勒出新诗诗体建构的步骤和历程。在新诗运动的理论倡导下,作诗率先突破旧体束缚,由尝试白话到试验自由体,分两步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受理论与作诗的影响,五四译诗因其建立起的新诗格局,后来居上地引领与示范新诗的创作。对五四译诗的自觉参照,使现代新诗同时具备包括中西诗学传统在内的双重精神特质。
高健[4](2020)在《破“旧”立“新”:论胡适的新诗对称形式实验》文中认为胡适的《尝试集》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诗集之一,其中的对称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新旧过渡痕迹,反映了胡适在新诗初创期的一系列对称形式实验。在尝试之初,胡适无意识地沿用了古典汉诗以整齐一律为主导的对称形式,影响及延滞了新诗的现代性建构。在此情况下,胡适以破坏为建设之前提,大胆破除了传统诗歌对称形式的束缚,推动了新诗对称观念与审美倾向的转变。与此同时,胡适也有意借鉴西方诗歌中自由多样的对称形式,并主动吸纳以双声叠韵为代表的传统诗歌对称形式。胡适一系列破"旧"立"新"的对称形式实验,为新诗对称艺术的自由探索开辟了道路。
陈龙[5](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研究指明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张承志[6](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樊嘉亮[7](2020)在《论新诗的传统》文中指出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场有关新诗有无传统的大讨论之中,虽然争论双方并未达成有效的共识,但同时都意识到了新诗自身传统的建构总结对于新诗自身定位和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新诗自身传统的问题也被学界日益重视起来。实际上根据传统自身的发展变迁规律,新诗发展到如今的阶段,其文本的经典化以及其形成自身的传统都是新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那么此时,究竟什么是新诗的传统,如何认识新诗的传统,新诗已形成的传统究竟对于新诗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就成为了新的问题。文章通过辨析传统的内涵和意义,从传统发展的规律出发认识新诗的传统,并通过梳理新诗发展的历程总结新诗在发展到现今阶段所形成的传统。通过新诗自身所形成的的传统把握新诗的定位,发现新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指明新诗未来的发展方向。绪论部分整理了前人对于新诗传统的研究,指明了文章的结构。并着重辨析了传统的涵义,指出了传统三个基本特征,即代代相传的事物;相传事物的同一性;传统的持续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新诗自身传统的探究。文章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新诗发展的过程,着重论述了新诗产生之时语言基础的变化,形式上的发展以及在审美上的交融变迁。从梳理之中找到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性。第二章从语言基础,形式和审美三个方面总结出了新诗在发展之中所形成的传统,即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形式的自由以及审美的包容性这三点。第三章通过对于影响新诗以上传统成因的实验主义精神和现代时间观念这两个思想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出了新诗在精神层面存在一种求“新”的传统,而这种精神上的传统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新诗的发展,新诗想要完成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由求新转向求美。结语部分总结了对于传统的认知问题同时指出了正确认知新诗传统的三项要点。进一步阐述了新诗想要求发展就要转变思路从求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走上求美的道路。同时新诗自身的发展依然需要时间的淘洗和磨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新诗也能随其一步步向前发展。
乔军豫[8](2020)在《作诗难度的创设——“新月诗派”的诗学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话诗运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作诗的难度,也就降低了新诗的艺术品质。"新月诗派"倡导格律诗创作,给当时过于自由散漫的新诗以反拨,设置了作诗的难度,重建了诗体,使新诗走向规范化的道路,留下不可忽略的诗学启示。
晏亮,贺婧[9](2019)在《《新青年》语境中的《初期白话诗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半农在中国新诗发展开创期,搜集李大钊等8位初期白话诗人的26首诗,编为《初期白话诗稿》。这26首诗歌绝大部分都曾发表在1918——1919年的《新青年》上。作为五四文学精神最鲜明的"物化"形式,《新青年》为以刘半农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诗歌实验平台。因此,以刘半农在新诗发展开创期的诗歌创作为依托,将《初期白话诗稿》研究置于宏大且复杂的《新青年》话语体系之中,就具有了不可忽略的文学史价值。
王泽龙,任旭岚[10](2019)在《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文中认为现代白话诗语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突出的元素,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诗歌的形式建构。回顾新中国70年来现代白话与中国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研究的进程与现状,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语言变革与现代诗歌的发生。诗歌的现代变革承载着实现语言变革与新文学变革的双重使命,语言变革不仅影响了诗歌语言由文言到现代白话的转换,还引发了诗学知识谱系的转型与重构。第二,现代白话对古典诗歌语言传统的继承。自"五四"白话诗开始,现代白话诗语与古代丰富的白话诗语资源处于一种复杂的交织与变革关系中,古典诗语资源在为现代白话诗语提供母乳时,也给现代诗语的建构提出了新问题。第三,现代白话对外来诗歌语言资源的借鉴。经过翻译而引进的西方诗学资源,不仅直接影响了汉语革新,促成了现代白话诗歌新诗体的诞生,还全面影响到中国思想文化以及文学的革故鼎新。第四,现代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研究。诗歌语言的现代转型,关涉词汇、语义、节奏、格律、诗体等构成诗歌形式诸要素的对应变化与发展。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未竟使命,将是一个不断探索现代白话如何实现与现代诗歌形式要素有机融合的艰难历史嬗变过程。
二、从“白话诗”到“新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白话诗”到“新诗”(论文提纲范文)
(1)杜甫书写与新诗的诗学规范——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早期新诗传播研究(1917-192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写作思路 |
第二章 早期新诗的传播空间 |
2.1 诗歌传播方式的嬗变 |
2.2 教育改革与新诗的接受群体 |
第三章 刊物中的新诗传播 |
3.1 《新青年》对新诗的传播 |
3.1.1 由论争打开传播空间 |
3.1.2 创作尝试与理论倡导并举 |
3.2 《新潮》与《少年中国》对新诗的传播 |
3.2.1 《新潮》的新诗传播 |
3.2.2 《少年中国》的新诗传播 |
第四章 诗集中的新诗传播 |
4.1 《尝试集》序言对新诗的运作 |
4.2 《新诗年选》对新诗的传播 |
4.2.1 《新诗年选》与新诗的经典化 |
4.2.2 《新诗年选》与新诗的阅读指引 |
第五章 早期新诗传播的策略 |
5.1 新诗传播的商业化策略 |
5.1.1 频繁推广与“打包”出售 |
5.1.2 新诗广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构建 |
5.1.3 “名人效应”与“符号价值”强化 |
5.1.4 “新诗集”与“新书局”的互动 |
5.2 新诗文本中的传播策略 |
5.2.1 传播策略与新诗内容 |
5.2.2 传播策略与新诗形式 |
第六章 早期新诗传播的影响 |
6.1 现代传播对新诗创作的影响 |
6.2 新诗传播对读者的影响 |
6.3 传播与新诗创作、阅读的浮泛化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清末民初译诗与新诗的诗体建构——以《新青年》译诗的诗体演进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接续晚清 |
二从白话诗到自由诗 |
(一)白话作诗之后:译诗语言的白话化 |
(二)“诗体大解放” |
(三)自由体作诗之后:译诗诗体的自由化 |
三后来居上 |
五结语 |
(4)破“旧”立“新”:论胡适的新诗对称形式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尝试之初:古典汉诗对称形式的无意识沿用 |
二、以破坏为建设之前提:古典汉诗对称形式的大胆革新 |
(一)“诗体的大解放”与古典诗形对称的解构 |
(二)“自然的音节”与古典节奏对称方式的破除 |
(三)“不讲对仗”与古典诗意对称方式的突破 |
三、新的对称实验:中西诗歌对称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
(一)对西方诗歌对称形式的有意借鉴 |
(二)对传统诗歌对称形式的改造 |
(5)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
一、民族诗坛考述 |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论新诗的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 |
二、新诗传统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结构 |
第一章 文学史的足迹:新诗的发展 |
第一节 崭新的起点:从文言到白话 |
第二节 形式的演变:自由与格律的交替发展 |
第三节 审美的交融:三大文艺思潮的共同推进 |
第二章 外在的华羽:新诗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传统 |
第一节 语言的传统: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 |
第二节 形式的传统:自由多变的形式 |
第三节 审美的传统:兼顾中外的包容性 |
第三章 背后的迷雾:影响新诗传统形成的“新”精神 |
第一节 “新”的试验:实验主义的推动 |
第二节 “新”的演变:现代时间观念的影响 |
第三节 “新”的反思:走出传统的误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作诗难度的创设——“新月诗派”的诗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话诗运动“破格”与流弊 |
二、“新月诗派”纠偏和反拨 |
三、“创格”效应与必要性 |
(9)《新青年》语境中的《初期白话诗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变革与现代诗歌的发生 |
二、现代白话与古典诗歌传统 |
三、现代白话与外来诗歌资源 |
四、现代白话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 |
五、结语 |
四、从“白话诗”到“新诗”(论文参考文献)
- [1]杜甫书写与新诗的诗学规范——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J]. 冯跃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早期新诗传播研究(1917-1923)[D]. 郭欣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3]清末民初译诗与新诗的诗体建构——以《新青年》译诗的诗体演进为视角[J]. 李向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3)
- [4]破“旧”立“新”:论胡适的新诗对称形式实验[J]. 高健. 东岳论丛, 2020(09)
- [5]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7]论新诗的传统[D]. 樊嘉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作诗难度的创设——“新月诗派”的诗学启示[J]. 乔军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9]《新青年》语境中的《初期白话诗稿》研究[J]. 晏亮,贺婧.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0]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J]. 王泽龙,任旭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