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级档案馆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张博[2](2021)在《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文中认为近年来,公共建筑火灾引发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持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预防建筑火灾并降低火灾危害、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公共建筑往往具有内部结构复杂、人员构成多样、人员密度高且出口固定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优化以提升其疏散性能。在设计阶段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人员疏散仿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展示火灾发展过程及人员紧急疏散过程,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优化建筑物防火设计。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开展火灾仿真,但BIM平台与火灾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还有待提高。BIM语义丰富有助于提升BIM平台与其他应用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本文集成BIM语义丰富、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和Agent(智能体)构建了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框架,包括基于FDS的火灾动态仿真、基于智能体的疏散仿真、设计优化三个模块。该框架有助于提高火灾模型的构建效率及所收集的火灾状况数据的真实性,从而更加准确、细致地定义疏散场景。此外,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该框架下的火灾仿真结果和人员疏散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原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设计优化以提高建筑物的疏散性能。在证明了BIM语义丰富会对火灾仿真结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某档案馆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框架的有效性。将BIM语义丰富融入到火灾动态仿真中,并在火灾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疏散仿真环境,通过疏散仿真实验研究了火源位置、人员分布、疏散策略及疏散人数对疏散运动时间的影响,评价了原设计方案的疏散性能,从抑制火势蔓延和缩短疏散运动时间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设计优化措施,并对优化后方案的疏散性能进行再评价以验证优化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为面向火灾仿真需求的BIM语义丰富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为设计阶段的公共建筑疏散性能评估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建筑内部布局改造提供了依据。
花智敏[3](2021)在《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文中认为社区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而社区档案建设是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区档案的建设质量对于社区和谐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基于城乡平衡发展战略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记录基层群体生活的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提出优化策略。通过调研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发现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在管理人员方面、管理规范方面、档案资源方面以及档案信息服务方面均存在问题和不足。借鉴学习国内外社区档案建设经验,综合社会学、档案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探索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以期扩大社会群体对于社区档案的认识,增加社区档案在居民中的积极影响力,展示县级市社区档案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加速县级市的综合发展。
陈斯亮[4](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邹玉珂[5](2020)在《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人类社会新的记录形态,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情报参考价值。在大数据时代中,如何在管理和使用档案数据过程中有效地整合和共享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档案部门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湖南省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与“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方向不谋而合,也是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种新尝试。本文采用系统研究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进行专门研究,在概述该中心建设进展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执行不到位,档案数据移交、接收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档案数据利用与共享效率不高,软件平台建设不完善,档案安全缺乏保障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健全等。以此为基础,笔者系统提出加强湖南省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对策:在改革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应实现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在优化档案数据移交流程方面,应规范档案数据接收标准,提高档案数据质量;在抓好档案数据整合与保密方面,应整合区域内分散的档案数据资源,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档案数据安全;在加强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面,需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加强洞庭湖区域内统一平台的使用;在强化档案数据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改革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竞争体系。
杨子燕[6](2020)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全球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新引擎,数据逐渐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媒体融合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数据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对象,数据信息泄露问题时有发生,伴随着媒体融合而引发的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融合对档案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大量产生,数字档案这一保管形式应运而生。由于数字资源本身极其脆弱,对于信息泛滥、信息失衡、信息泄露等现状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数据保护,提高用户信任度,才能保证数字档案信息能够被合理收集、利用。本文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系统探讨。首先,阐述了媒体融合、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内涵,并分析了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结合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从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信息利用三个层面分析了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现状;再次,针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当前存在的风险从国家层面、档案部门、用户层面分析了具体原因;最后从国家、档案部门、用户三重维度提出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措施。
孙延青[7](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黄娜[8](2021)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实记录和原始记忆,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和历史发展源泉。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不仅是档案的收藏机构,更是档案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窗口。而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解决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中对档案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的要求之间的基本矛盾。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引导。本文首先对档案馆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工作内容、模式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根据档案管理的特性,对国内外学者的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做一阐述。从而提出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以新疆兵团A市三所综合档案馆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从档案利用者、社会大众和档案工作者角度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下,A市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点明本地区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资源建设不均衡、开发利用薄弱、宣传力度匮乏、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分析档案管理水平先进的青岛市智慧档案馆和台州市档案馆,总结其档案事业高速发展的原因及优势。从而结合国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多层次地提出实用的对策建议,从夯实档案制度保障、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增强社会意识等方面改进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馆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更好更快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提供助力、保驾护航。
蒋纯纯[9](2019)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但由于受环境、理念、技术和管理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导致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面临威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理论,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开展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对于有效解决数字档案信息管理面临的风险及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渐完善、标准体系初具雏形、管理方式日益多样。然而,通过对数字档案信息管理实践的审视,由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后、机制不顺畅、制度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管理方式落后等种种原因,常常导致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出现数字档案信息流失和缺失、泄密和泄漏、失真和失效、管理权责不清等诸多问题,给档案安全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此,文章基于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在数字档案信息管理方面十分重视顶层设计、法律建设、技术创新和建立标准等,这对我国做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最后,文章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结合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实践需要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可从三个方面优化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策略:一是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全局化、协同化、法治化的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环节,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是完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包括设计科学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完善和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法制体系、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制定可靠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技术体系等。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工作,将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纳入总体国家安全建设的范畴,并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政策建议,对于建立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视角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框架具有创新价值。
陆尘香[10](2019)在《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研究》文中指出档案业务外包是国家档案馆解决自身业务繁重与社会档案利用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矛盾的重要方式。但并非所有档案业务均适宜外包,有必要界定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的边界,明确何种情况下可外包,何种情况下不可外包,实现档案业务外包效益最大化。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要素包括安全边界、成本边界与法律边界三个方面,在研究档案业务外包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后,对安全边界、成本边界与法律边界的内容、必要性以及界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安全边界的内容包括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两方面,以档案实体与内容情况、外包公司安全服务水平、外包工作人员与外包场所情况为界定标准;成本边界的内容包括时间成本与经费成本,以档案馆的业务量、档案业务规定完成时间、档案业务完成所需时间以及档案业务完成所需经费为界定标准;法律边界的内容包括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档案法规条例和档案工作标准规范,以档案业务外包行为合法性、外包公司资质资历合法性和档案业务外包程序合法性为界定标准。最后根据三个边界要素的界定标准阐述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界定方法,分别从安全、成本、法律三方面进行分别评估后,再综合评估三个边界,以确定最终的外包实施方案。
二、县级档案馆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级档案馆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BIM的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
1.2.2 基于FDS的火灾演化仿真 |
1.2.3 基于Agent的火灾疏散仿真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BIM语义丰富 |
2.1.1 BIM语义丰富的定义 |
2.1.2 BIM语义丰富的内容 |
2.1.3 BIM语义丰富的方法 |
2.2 火灾理论基础 |
2.2.1 火灾发展过程 |
2.2.2 火灾荷载 |
2.2.3 火灾隐患分析 |
2.3 火灾危害对疏散的影响 |
2.3.1 对疏散环境的影响 |
2.3.2 对疏散人员的影响 |
2.4 建筑火灾人员疏散评估 |
2.4.1 疏散评估流程 |
2.4.2 ASET计算 |
2.4.3 RSET计算 |
2.4.4 疏散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框架 |
3.1 公共建筑火灾疏散特点 |
3.2 总体框架设计 |
3.3 功能模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火灾仿真需求的BIM语义丰富 |
4.1 火灾仿真的信息输入需求 |
4.2 面向火灾仿真的BIM语义丰富内容 |
4.2.1 建筑楼层信息 |
4.2.2 消防设施信息 |
4.2.3 材料信息 |
4.2.4 门窗开启状态信息 |
4.3 面向火灾仿真的BIM语义丰富方法 |
4.3.1 信息收集 |
4.3.2 信息预处理 |
4.3.3 信息丰富 |
4.4 本章小结 |
5 火灾仿真及疏散仿真模型设计 |
5.1 评价体系设计 |
5.1.1 多层公共建筑的ASET确定方法 |
5.1.2 净疏散时间 |
5.1.3 建筑物疏散性能判断依据 |
5.2 基于FDS的火灾动态仿真设计 |
5.2.1 火灾仿真平台选取 |
5.2.2 结合语义丰富的火灾仿真过程设计 |
5.2.3 火灾模型选取 |
5.2.4 火灾增长类型 |
5.2.5 最大热释放速率 |
5.2.6 火源位置设计 |
5.2.7 FDS仿真输出设计 |
5.3 基于智能体的人员疏散设计 |
5.3.1 疏散仿真需求分析 |
5.3.2 ABM疏散场景设计 |
5.3.3 仿真流程设计 |
5.3.4 疏散策略设计 |
5.3.5 仿真输出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验证 |
6.1 案例选取 |
6.1.1 工程概况 |
6.1.2 防火分区划分 |
6.1.3 功能分区划分 |
6.1.4 火灾场景设定 |
6.2 BIM语义丰富对火灾仿真结果的影响验证 |
6.2.1 实验方案设计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火灾仿真 |
6.3.1 网格定义 |
6.3.2 语义丰富过程 |
6.3.3 火灾仿真设置 |
6.3.4 火灾仿真结果分析 |
6.4 人员疏散仿真 |
6.4.1 Any Logic中疏散环境设置 |
6.4.2 疏散人员构成及差异 |
6.4.3 人员容量及分布 |
6.4.4 具体实验方案 |
6.4.5 人员行为逻辑模型构建 |
6.4.6 疏散仿真结果分析 |
6.5 原设计方案疏散性能评价 |
6.6 设计优化 |
6.6.1 优化措施 |
6.6.2 优化后的火灾动态仿真 |
6.6.3 优化后的人员疏散仿真 |
6.6.4 优化后的疏散性能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课题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一)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背景 |
一、县级市发展现状 |
二、城市规划的考量 |
三、社区档案的内涵 |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价值 |
一、文化价值 |
二、经济价值 |
三、社会价值 |
第三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一、档案建设信息化 |
二、档案建设协同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方法 |
三、调研内容 |
第二节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现状调研结果说明 |
一、调研结果分析 |
二、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县级市社区档案制度建设 |
一、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制度建设 |
二、社区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建设 |
三、社区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四、社区档案利用制度建设 |
第二节 丰富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建设 |
一、拓宽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征集渠道 |
二、挖掘县级市社区档案资源特色 |
第三节 优化县级市社区档案服务建设 |
一、明确服务方向 |
二、完善服务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5)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认知 |
2.1 区域档案数据中心的内涵 |
2.2 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则要求 |
2.2.1 统筹规划 |
2.2.2 统一标准 |
2.2.3 资源整合 |
2.2.4 技术驱动 |
2.3 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有利于区域档案数据的高效整合 |
2.3.2 有利于实现区域档案数据最大限度的共享 |
2.3.3 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
第3章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的概况 |
3.1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的概况 |
3.1.1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的构成 |
3.1.2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运作流程 |
3.2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概况 |
3.2.1 数据资源建设基本情况 |
3.2.2 系统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
3.2.3 管理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
3.3 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存在的不足之处 |
3.3.1 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 |
3.3.2 数据移交过程中的问题 |
3.3.3 数据利用与共享中的问题 |
3.3.4 平台建设中的问题 |
3.3.5 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
第4章 加强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对策 |
4.1 建立健全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管理体制机制 |
4.1.1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4.1.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
4.1.3 合理安排人员岗位职责 |
4.2 优化档案数据移交流程 |
4.2.1 统一数据接收格式 |
4.2.2 提高数据质量 |
4.2.3 确保档案原件安全 |
4.3 抓好档案数据整合与保密 |
4.3.1 整合数据中心数据资源 |
4.3.2 加强档案数据的安全保密 |
4.4 加强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
4.4.1 完善档案数据管理系统平台 |
4.4.2 做好平台的推广使用工作 |
4.4.3 加强馆室一体化系统建设 |
4.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5.1 改革人才引进机制 |
4.5.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4.5.3 建立科学的人员考核体系 |
第5章 结论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关于做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专题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有关通知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认知 |
2.1 媒体融合与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内涵 |
2.1.1 媒体融合内涵 |
2.1.2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内涵 |
2.2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
2.2.1 信息传播的高效联动需要协同保障信息安全 |
2.2.2 多层级的集群传播需要加强风险防控 |
2.3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的可行性 |
2.3.1 融合式理念丰富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 |
2.3.2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治理的发展支撑 |
第3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风险 |
3.1 信息获取存在的风险 |
3.1.1 信息造假所引发的信息失真 |
3.1.2 信息生产者归档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信息不全 |
3.2 信息管理存在的风险 |
3.2.1 网站攻击风险 |
3.2.2 人员风险 |
3.3 信息利用存在的风险 |
3.3.1 用户隐私权问题 |
3.3.2 突发事件风险 |
第4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
4.1 国家层面 |
4.1.1 专门精准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4.1.2 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长期存在 |
4.2 档案部门 |
4.2.1 管理档案的平台技术需要优化 |
4.2.2 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仍需提高 |
4.3 用户层面 |
4.3.1 信息素养意识不足 |
4.3.2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
第5章 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路径 |
5.1 国家角度:健全法律法规,强化风险防控 |
5.1.1 借鉴西方法规,促进内生机制 |
5.1.2 建立分层级的应急联动机制 |
5.1.3 加强行业监管 |
5.2 档案部门角度:优化信息技术,注重人才培育 |
5.2.1 优化信息安全技术 |
5.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 用户角度:提高信息素养,强化信息保护 |
5.3.1 提高信息素养 |
5.3.2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第3章 A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3.2 A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
第4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分析 |
4.1 调查的目的、原则及方法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成因分析 |
第6章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分析 |
6.1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
6.2 国内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6.3 经验借鉴 |
第7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加强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
7.1 夯实档案制度保障,加大宣传执行力度 |
7.2 全面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
7.3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专业人才储备 |
7.4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巩固社会群众基础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及内容 |
2.1.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 |
2.1.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与特点 |
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2.2.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内容与环节 |
2.3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逻辑关联 |
2.3.1 信息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
2.4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加强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
2.4.1 确保国家信息资产得以安全保护 |
2.4.2 确保数字档案资源得以长期保存 |
2.4.3 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内容真实完整 |
第3章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 |
3.1.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逐渐完善 |
3.1.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初具雏形 |
3.1.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方式日益多样 |
3.2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数字档案信息流失和缺失 |
3.2.2 数字档案信息泄密和泄漏 |
3.2.3 数字档案信息失真和失效 |
3.2.4 数字档案信息管理权责不清 |
3.3 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
3.3.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机制不顺畅 |
3.3.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
3.3.4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技术不成熟 |
3.3.5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
第4章 国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 |
4.1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1.1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1.2 美国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2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2.1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2.2 加拿大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3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及其特点 |
4.3.1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典型经验 |
4.3.2 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特点 |
4.4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 |
4.4.1 重视顶层设计 |
4.4.2 树立安全理念 |
4.4.3 完善合作机制 |
4.4.4 优化法规体系 |
4.4.5 建立标准体系 |
4.4.6 推进项目实践 |
第5章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策略 |
5.1 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理念 |
5.1.1 树立全局化风险管理理念 |
5.1.2 树立协同化风险管理理念 |
5.1.3 树立法治化风险管理理念 |
5.2 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环节 |
5.2.1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识别 |
5.2.2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评估 |
5.2.3 数字档案信息风险应对 |
5.3 完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保障体系 |
5.3.1 设计科学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战略规划 |
5.3.2 完善和优化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机制 |
5.3.3 建立健全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的法制体系 |
5.3.4 构建统一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标准体系 |
5.3.5 制定可靠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技术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二章 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国家档案馆 |
二、档案业务外包 |
三、档案业务外包边界 |
第二节 档案业务外包的动因分析 |
一、档案馆人力物力有限 |
二、档案部门业务量庞大 |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界定的意义 |
一、实现档案业务外包前端控制 |
二、指导档案业务外包实践工作 |
第三章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要素与基础 |
第一节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要素组成 |
一、安全边界 |
二、成本边界 |
三、法律边界 |
第二节 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界定的理论基础 |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二、档案价值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第三节 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界定的实践基础 |
一、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 |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 |
三、档案中介机构蓬勃发展 |
第四章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的安全边界 |
第一节 档案业务外包安全边界的内容 |
一、档案物理实体安全 |
二、档案信息安全 |
第二节 界定档案业务外包安全边界的必要性 |
一、档案安全体系构建的要求 |
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要求 |
第三节 档案业务外包安全边界的界定标准 |
一、档案实体与内容情况 |
二、外包公司安全服务水平 |
三、外包工作人员 |
四、外包场所情况 |
第五章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的成本边界 |
第一节 档案业务外包成本边界的内容 |
一、时间成本 |
二、经费成本 |
第二节 以成本作为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必要性 |
一、政府行政改革的要求 |
二、档案馆性质的转变 |
三、社会公众信息权的觉醒 |
第三节 档案业务外包成本边界的界定标准 |
一、档案馆的业务量 |
二、档案业务规定完成时间 |
三、档案业务完成所需时间 |
四、档案业务完成所需经费 |
第六章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的法律边界 |
第一节 档案业务外包法律边界的内容 |
一、档案工作相关法律 |
二、档案法规条例 |
三、档案工作标准规范 |
第二节 以法律作为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必要性 |
一、规范档案业务外包工作 |
二、保障档案馆合法权益 |
三、约束档案外包公司行为 |
第三节 档案业务外包法律边界的界定标准 |
一、档案业务外包行为 |
二、外包公司资质资历 |
三、档案业务外包程序 |
第七章 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界定方法 |
第一节 档案业务外包安全边界的界定方法 |
一、成立档案业务外包专项管理小组 |
二、评估档案业务外包安全风险 |
三、确定安全风险程度大小 |
第二节 档案业务外包成本边界的界定方法 |
一、评估档案馆业务量规模 |
二、评估时间成本 |
三、评估经费成本 |
第三节 档案业务外包法律边界的界定方法 |
一、掌握档案业务外包相关法律法规 |
二、评估档案业务外包工作合法性 |
三、完善档案业务外包法规标准 |
第四节 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的综合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县级档案馆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D].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我国县级市社区档案建设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D]. 花智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洞庭湖区域档案数据中心建设研究[D]. 邹玉珂. 湘潭大学, 2020(02)
- [6]媒体融合视域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研究[D]. 杨子燕. 南昌大学,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调查研究 ——以A市为例[D]. 黄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3)
- [9]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管理研究[D]. 蒋纯纯. 湘潭大学, 2019(02)
- [10]国家档案馆档案业务外包边界研究[D]. 陆尘香.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