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钟山[1](2016)在《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机器设备对润滑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社会对环保的要求也不断增强。润滑油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高性能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油方向。聚α-烯烃合成油是所有合成油类别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α-烯烃经聚合生成的PAO具有特殊而齐整的分子结构,较矿物油在粘度指数、高温性能等具有显着的优势。这些性质主要取决于PAO的聚合工艺。而抗氧化性能和光安定性取决于加氢工艺,加氢工艺对PAO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厂聚α-烯烃合成油(PAO)装置是国内主要的PAO生产装置,其产品主要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现有产品外观微黄,光安定性差,光照容易变色。旋转氧弹及溴价分析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本研究重点针对PAO加氢工艺,从加氢催化剂选择,加氢工艺条件考察等方面,对兰州润滑油厂PAO4和PAO40进行加氢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SD-2加氢精制催化剂是兰州PAO装置加氢系统的理想选择。并分别得到了PAO4、PAO40使用SD-2加氢精制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在这些工艺条件下制得的PAO产品,在旋转氧弹、溴价及光照实验方面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雪小峰[2](2014)在《茂金属催化体系用于1-癸烯聚合制超高粘度PAO的研究》文中指出超高粘度聚a烯烃(PAO)能被应用于高负荷、强剪切等条件苛刻的润滑场合。茂金属催化体系因其具有超高活性和单一活性中心,催化α-烯烃聚合所得的产物拥有梳状结构,各项性能非常优异,是a-烯烃聚合制备超高粘度PAO的理想催化剂。本文分别以有机硼化物和MAO两种助催化体系活化不同的茂金属来催化1-癸烯聚合;提出了不同催化体系的聚合反应机理;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催化体系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的产物性能。以Rac-Et(1-Ind)2ZrCl2/MAO催化体系为催化剂,在Zr/1-癸烯摩尔比为8×10-、Al/Zr摩尔比为10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min时,1-癸烯的转化率为91.62%。聚合产物的整体性能较为优异,运动粘度(100℃)为393.93mm2/s,粘度指数为271,数均分子量为9x103,分子量分布为1.69。以Ph2C(Cp-9-Flu)ZrCl2/MAO催化体系为催化剂,在Zr/1-癸烯摩尔比为9x10-5、Al/Zr摩尔比为12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mmin时,1-癸烯的转化率为92.1%。聚合产物的整体性能较为优异,运动粘度(100℃)为2325.75mm2/s,粘度指数为349,数均分子量为2.2x104,分子量分布为1.72。以Ph2C(Cp-9-Flu)ZrCl2/C6H5NH(CH3)2B(C6H5)4/Al(iBu)3催化体系为催化剂,在Zr/1-癸烯摩尔比为1×10-4、A1/Zr摩尔比为100、B/Zr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时,1-癸烯的转化率为93.6%。聚合产物的整体性能较为优异,运动粘度(100℃)为3684.59mm2/s,粘度指数为367,数均分子量为2.9X104,分子量分布为1.85。
杨晓莹,高宇新,曹婷婷,魏军凤,韩云光,韩雪梅[3](2012)在《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国内外聚α-烯烃合成油(PAO)生产工艺及生产状况。介绍了国外PAO主要生产商的工艺。对我国聚α-烯烃合成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磊[4](2012)在《煤蜡蒸汽裂解制α-烯烃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因为α-烯烃巨大的应用市场,a-烯烃的生产工艺研究日益受到各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的重视,进一步优化石蜡裂解制α-烯烃的工艺研究成为我国α-烯烃生产市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与此同时,煤液化技术的研究发展及初步工业化试验,使得煤液化的副产物煤蜡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试验室小试裂解装置上分别考察了54#半精炼蜡和煤蜡的裂解性能及产物分布。本论文首先选用54#半精炼蜡为原料,通过石蜡蒸汽裂解小试实验,考察了温度、停留时间和水蜡比等工艺条件对石蜡裂解产物收率和组成分布的影响,确定了试验的优化工艺条件。同时将小试装置与工业石蜡裂解的典型操作条件和产物分布数据对比,确定了裂解实验装置的可靠性。对54#半精炼蜡确定了蒸汽裂解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预热室温度530℃,裂解室温度670℃,停留时间为2.5s,水蜡比为16%,此时,54#半精炼蜡裂解的α-烯烃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8.6%和62.3%。在54#半精炼蜡裂解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三种煤蜡的工艺条件对裂解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影响,简要分析了1#煤蜡、2#煤蜡与54#半精炼蜡的裂解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与54#半精炼蜡相比,煤蜡的液烯收率较高,但是液烯的组成中α-烯烃含量较低,而二烯烃和烷烃的含量较高。在各自优化的工艺条件下,1#和2#煤蜡裂解的α-烯烃的单程收率比54#半精炼蜡分别大约高了16个和10个百分点,α-烯烃选择性比54#半精炼蜡分别低了13个和17个百分点。通过对不同石蜡裂解和工业裂解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煤蜡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工业装置,可以通过脱油或精馏以及加氢精制的方法来改善煤蜡液烯产物的质量。最后,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优化条件选择的理论依据。石蜡裂解产物通过碳数分布的考察后,再由切割分离可以得到乙烯、丙烯和C4-18的α-烯烃,在聚乙烯、聚乙烯共聚单体、PAO和AOS等行业都广泛应用。
张利[5](2009)在《中海绥中36-1馏分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研究与工业化》文中提出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公司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提高绥中36-1原油馏分油的附加值,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沥公司)对常二线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的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常减压蒸馏装置改造为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分馏出常二线油、减二线油、减三线油,利用糠醛-液相脱氮、白土工艺生产特种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本文主要研究绥中36-1原油馏分油经过糠醛白土精制以及溶剂脱氮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可行性,考查了剂油比与温度对润滑油收率、品质的影响,并对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和糠醛精制+溶剂脱氮+白土补充精制两个工艺组合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原有装置进行改造,建设糠醛—白土精制装置,并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能耗低、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市场看好的润滑油基础油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借鉴国内外润滑油成功生产、设计经验,结合中沥公司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独特的环烷基原油资源,开发润滑油新产品,利用优化的工艺流程,通过物料衡算和设备计算确定设备选型,从而实现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目的。装置投运后达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达到目标产品要求,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整个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操作,降低了原料消耗和人力成本。该工程的成功设计建成和运行,不仅可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中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国内环烷基原油资源高效利用作出了示范作用,对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刘斌[6](2009)在《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研发及降凝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产品在当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开采石油的凝固点(Solidification Point/SP)越来越高,导致从石油中炼制的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越来越差,给使用、运输和贮藏带来不便。开发高效多功能的降凝剂变的日益紧迫。本文主要围绕新型润滑油基础油降凝剂(Pour Piont Depressent/PPD)的开发、合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对加剂后润滑油与添加剂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并做了试验室适当性放大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总结上述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合成了四种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聚合单体,通过对目前多种合成方法和酸醇摩尔比、时间、催化剂、温度、溶剂等条件的探讨,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经薄层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毛细管气相色谱等仪器测定,确定各单体结构,酯化产率可达到90%以上,纯度满足后续聚合的要求;第二阶段为降凝剂合成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专利、对当前合成方法的考察和考虑到低毒、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最终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并选择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等为基本原料,按不同配比合成了八个系列的聚合产物,产率几乎可达100%。该方法具有线路短、产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通过红外光谱(IR)、乌氏黏度、分子量等测试考察了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在实验室小试成功之后进行了试验室放大实验并取得成功;第三阶段为测试阶段。根据国标法测试加剂前后基础油的凝点。通过对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以大庆原油为原料生产的基础油测试,可使150SN基础油的凝点降低20-23℃,400SN基础油的凝点降低6-8℃。由测试结果推断和总结,得出降凝剂对基础油的降凝效果不仅与剂本身的结构组成有关,而且与基础油的型号、结构组成及加剂量多少有关。为了提高剂的降凝效果和对不型号基础油的感受性,我们选择了不同溶剂油、不同聚合物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开发了多种有效降凝剂。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徐玉芝,纪春怡[7](2004)在《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与溶剂精制基础油性能对比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对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与溶剂精制基础油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潘志壮,郝昭[8](2003)在《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文中提出通过比较国内外品质不同的合成油,介绍了利用蜡裂解提供的裂解烯烃原料来生产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的工艺探索。
贺产鸿[9](2000)在《中东原油制备中高档润滑油的工艺选择》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润滑油生产工艺 ,以寻求适合于茂名石化公司实际情况 ,用中东原油生产高档润滑油的最佳工艺。通过比较 ,作者认为选择加氢异构化工艺可以生产Ⅱ类Ⅲ类基础油 ,为生产高档润滑油提供保证。
姚国欣[10](1997)在《含硫原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和应考虑的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世界有关国家含硫原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和解决有关问题的技术措施。
二、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润滑油 |
1.2 合成油 |
1.3 PAO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PAO市场现状及趋势 |
1.3.2 我国PAO生产现状及趋势 |
1.3.3 聚α-烯烃合成油(PAO)产品简介 |
第二章 兰州润滑油厂PAO装置概况 |
2.1 装置简介 |
2.2 装置工艺技术特点 |
2.3 工艺原理 |
2.3.1 络合反应 |
2.3.2 聚合反应 |
2.3.3 中和反应 |
2.3.4 加氢精制 |
2.3.5 常减压蒸馏 |
2.3.6 精制反应 |
2.4 加氢工艺控制 |
2.4.1 主要控制条件 |
2.4.2 一段加氢控制 |
2.4.3 二段加氢控制 |
2.5 兰州PAO现状及装置运行数据实测 |
2.5.1 兰州PAO4、PAO40与国内外产品对比数据 |
2.5.2 兰州PAO装置实测运行工艺参数 |
2.6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6.1 研究内容 |
2.6.2 研究目标 |
第三章 试验原料、加氢设备及分析方法 |
3.1 试验原料 |
3.2 试验设备 |
3.3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加氢催化剂的选择 |
4.1 兰州PAO装置催化剂使用分析 |
4.2 评价催化剂效能方法 |
4.3 PHF-301贵金属催化剂评价 |
4.4 SD-2 非贵金属催化剂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AO4加氢工艺筛查 |
5.1 加氢前PAO4基础油性质 |
5.2 PAO4加氢工艺参数确定 |
5.2.1 加氢温度的影响 |
5.2.2 加氢压力的影响 |
5.2.3 氢油比的影响 |
5.2.4 空速的影响 |
5.3 PAO4新老加氢工艺及国外产品比较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PAO40加氢工艺筛查 |
6.1 加氢前PAO40基础油性质 |
6.2 PAO40加氢工艺参数确定 |
6.2.1 加氢温度的影响 |
6.2.2 加氢压力的影响 |
6.2.3 氢油比的影响 |
6.2.4 空速的影响 |
6.3 PAO40新老加氢工艺及国外产品比较 |
6.4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茂金属催化体系用于1-癸烯聚合制超高粘度PAO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润滑油基础油 |
1.1.1 概述 |
1.1.2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
1.2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
1.2.1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
1.2.2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和应用 |
1.3 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 |
1.3.1 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的性能特点和主要应用 |
1.3.2 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的聚合工艺 |
1.3.3 α-烯烃聚合的催化剂 |
1.4 茂金属催化体系 |
1.4.1 茂金属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
1.4.2 茂金属化合物的分类 |
1.4.3 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助催化剂 |
1.4.4 茂金属催化体系催化α-烯烃聚合的反应机理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原料及催化剂的性质 |
2.2.2 1-癸烯及甲苯的预处理 |
2.2.3 主、助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
2.2.4 聚合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分离 |
2.2.5 聚合产物的表征 |
第3章 Rac-Et(1-Ind)_2ZrCl_2/MAO催化体系 |
3.1 聚合反应机理 |
3.2 聚合工艺条件对合成基础油性能的影响 |
3.2.1 茂金属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
3.2.2 Al/Zr摩尔比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问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Ph_2C(Cp-9-Flu)ZrCl_2/MAO催化体系 |
4.1 聚合反应机理 |
4.2 聚合工艺条件对合成基础油性能的影响 |
4.2.1 茂金属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
4.2.2 Al/Zr摩尔比的影响 |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 两种催化体系催化聚合产物性能的对比 |
4.4 小结 |
第5章 Ph_2C(Cp-9-Flu)ZrCl_2/C_6H_5NH(CH_3)_2B(C_6H_5)_4/Al(~1Bu)_3催化体系 |
5.1 聚合反应机理 |
5.2 聚合工艺条件对合成基础油性能的影响 |
5.2.1 茂金属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
5.2.2 Al/Zr摩尔比的影响 |
5.2.3 B/Zr摩尔比的影响 |
5.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 两种催化体系催化聚合产物性能的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及研究现状 |
1.1 生产状况 |
(1) 燕山石化公司[2]。 |
(2) 抚顺石化公司。 |
(3) 兰州石化公司。 |
1.2 研究进展 |
2 国外聚α-烯烃合成油的生产技术 |
2.1 Indian Oil公司 [9] |
2.2 Neste公司[10] |
2.3 Chevron公司[11] |
2.4 BP公司[12] |
2.5 Uniroyal公司[13] |
2.6 Mobil公司[14] |
3 聚α-烯烃合成油的发展趋势 |
(4)煤蜡蒸汽裂解制α-烯烃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α-烯烃的应用 |
1.1.1 聚乙烯共聚单体 |
1.1.2 表面活性剂 |
1.1.3 增塑剂醇 |
1.1.4 聚α-烯烃(PAO) |
1.1.5 润滑油添加剂 |
1.1.6 油田化学品 |
1.1.7 其他用途 |
1.2 主要生产工艺 |
1.2.1 石蜡裂解法 |
1.2.2 齐格勒一步法 |
1.2.3 齐格勒二步法 |
1.2.4 SHOP法 |
1.2.5 Linde工艺 |
1.2.6 Phillips工艺 |
1.2.7 Alphaseleet工艺 |
1.2.8 α-Sabic工艺 |
1.2.9 其他工艺 |
1.3 国内外市场情况 |
1.3.1 国内外市场状况 |
1.3.2 我国石蜡裂解制α-烯烃装置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
1.3.3 石蜡裂解装置的发展 |
1.4 裂解过程简介 |
1.5 我国石油蜡和煤蜡的现状 |
1.5.1 石油蜡现状 |
1.5.2 煤液化过程和煤蜡简介 |
1.6 本论文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原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原料分析方法 |
2.1.3 原料蜡的基本性质和碳数分布 |
2.2 石蜡裂解小试装置工艺流程 |
2.3 实验仪器 |
2.4 裂解产物分析方法 |
2.4.1 气相产物分析 |
2.4.2 液相产物分析 |
2.5 收率和选择性的计算 |
第3章 54#半精炼蜡蒸汽裂解制α-烯烃工艺条件考察 |
3.1 裂解温度对54#半精炼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3.2 停留时间对54#半精炼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3.3 水蜡比对54#半精炼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3.4 54#半精炼蜡的小试裂解情况与工业数据对比 |
3.5 小结 |
第4章 煤蜡蒸汽裂解制α-烯烃工艺条件考察 |
4.1 裂解温度对煤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4.2 停留时间对煤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4.3 水蜡比对煤蜡裂解产物的影响 |
4.4 3#煤蜡裂解情况的考察 |
4.5 优化条件下54#半精炼蜡和煤蜡裂解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对比 |
4.6 小结 |
第5章 裂解动力学和裂解产物分布分析 |
5.1 裂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5.1.1 反应速率和裂解温度的关系 |
5.1.2 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关系 |
5.1.3 反应速率和水蜡比的关系 |
5.2 物料平衡 |
5.3 裂解产物分析 |
5.3.1 气相产物分析 |
5.3.2 液相产物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海绥中36-1馏分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研究与工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润滑油发展概述 |
1.2.1 润滑油(剂)及其构成 |
1.2.2 国外润滑油发展概述 |
1.2.3 国内润滑油发展概述 |
1.3 润滑油生产工艺现状分析 |
1.3.1 润滑油生产工艺概述 |
1.3.2 国外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概述 |
1.3.3 国内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概述 |
1.3.4 现代润滑油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
1.3.5 通用环烷基基础油工艺路线选择 |
1.3.6 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流程分析 |
1.4 润滑油市场现状概述 |
1.4.1 世界润滑油市场现状概述 |
1.4.2 国内环烷基润滑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
1.5 溶剂精制、液相脱氮-白土补充精制基本原理 |
1.5.1 溶剂精制原理 |
1.5.2 糠醛溶剂回收原理 |
1.5.3 液相脱氮精制原理 |
1.5.4 白土精制原理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试验及试验结果讨论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原料制备 |
2.3 试验装置 |
2.4 试验方法和条件 |
2.5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5.1 280~350℃馏分精制试验及结果 |
2.5.2 350~400℃馏分精制试验及结果 |
2.5.3 400~450℃馏分精制试验结果 |
2.6 试验小结及建议 |
第三章 常减压装置改造方案及设备选型 |
3.1 工程设计依据 |
3.2 设计原则 |
3.3 工艺技术路线及改造内容 |
3.4 工艺流程简述 |
3.5 物料平衡计算 |
3.5.1 常减压装置原料、产品性质 |
3.5.2 常减压装置产品技术规格 |
3.5.3 物料平衡 |
3.6 装置能耗及能耗分析 |
3.6.1 装置能耗 |
3.6.2 装置节能分析 |
3.7 设备计算与选型 |
3.8 主要工艺操作参数 |
第四章 糠醛精制和脱氮白土精制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 |
4.1 工程设计依据 |
4.2 设计原则 |
4.3 工艺技术特点 |
4.3.1 糠醛精制工艺技术特点 |
4.3.2 脱氮白土精制工艺技术特点 |
4.4 工艺流程简述 |
4.4.1 抽提部分 |
4.4.2 精油液回收系统 |
5.4.3 抽出液回收系统 |
4.4.4 水溶液回收系统 |
4.4.5 发汽系统 |
4.4.6 脱氮白土精制 |
4.5 物料平衡计算 |
4.5.1 糠醛精制物料平衡 |
4.5.2 脱氮白土精制物料平衡 |
4.6 装置能耗及能耗分析 |
4.6.1 装置能耗构成分析 |
4.6.2 装置节能分析 |
4.6.3 装置能耗水平 |
4.7 设备计算与选型 |
4.7.1 糠醛精制装置非定型设备选型和选材原则 |
4.7.2 糠醛精制装置非定型设备选材与选型 |
4.7.3 抽提塔设备选材与选型 |
4.7.4 液相脱氮白土精制非定型设备选型和选材 |
4.7.5 电精制沉降罐计算与选型 |
4.8 主要工艺操作参数 |
第五章 自动化控制 |
5.1 自动化控制概述 |
5.2 设计原则 |
5.3 工艺装置自动控制水平 |
5.4 自控设备选型 |
5.5 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
5.5.1 集散控制系统 |
5.5.2 主要控制方案 |
5.5.3 联锁说明 |
第六章 装置运行情况 |
6.1 装置运行情况概述 |
6.1.1 糠醛白土精制装置原料性质、产品质量 |
6.1.2 产品收率 |
6.1.3 装置能源消耗 |
6.1.4 辅助物料消耗 |
6.1.5 装置运行标定小结 |
6.2 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改进措施 |
6.2.1 增加原料脱酸处理预处理设施,进一步提高精制油收率 |
6.2.2 增上一台电精制罐,减少过渡油 |
6.2.3 改造供风系统,减少滤机吹扫对其他装置的影响 |
6.2.4 加强管理,降低燃料等能源消耗 |
6.2.5 完善白土加装设施,减少跑损和粉尘污染 |
6.3 经济技术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研发及降凝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1.1 背景意义 |
1.2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
1.3 几种润滑油添加剂 |
1.3.1 清净剂 |
1.3.2 分散剂 |
1.3.3 粘度指数改进剂 |
1.3.4 抗氧剂 |
1.4 降凝剂历史概况 |
1.4.1 二十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
1.4.2 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
1.4.3 二十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
1.4.4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 |
1.5 润滑油降凝剂的主要种类 |
1.5.1 VA类降凝剂及其改性物 |
1.5.1.1 乙烯-不饱和羧酸酯聚合物 |
1.5.1.2 乙烯-饱和羧酸乙烯酯聚合物 |
1.5.2 梳妆聚合物 |
1.5.2.1 (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
1.5.2.2 富马酸酯(马来酸酯)类聚合物 |
1.5.2.3 α-烯烃类聚合物 |
1.5.2.4 极性含氮化合物 |
1.5.2.5 烷基萘聚合物降凝剂 |
1.6 降凝机理 |
1.6.1 成核理论 |
1.6.2 共晶理论 |
1.6.3 吸附理论 |
1.6.4 改善蜡的溶解性理论 |
1.6.5 吸附-共晶理论 |
2 本论文研究概况 |
2.1 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研究开发依据 |
2.2 研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
2.2.1 主要原料单体的合成阶段 |
2.2.2 单体的聚合 |
2.2.3 相关组分复配阶段 |
2.2.4 影响润滑油降凝降凝效果及降凝机理的探讨 |
第二章 α-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 |
1 序言 |
2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反应原料 |
3 实验内容 |
3.1 实验装置图 |
3.2 实验原理 |
3.3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的制备 |
3.4 实验最佳条件 |
3.4.1 酸醇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3 阻聚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不同高碳醇酯化反应的影响 |
4 酯化产物的表征 |
4.1 薄层色谱分析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4.3 核磁谱图分析 |
4.4 气相色谱分析 |
4.4.1 分析条件 |
4.4.2 各物质的出峰时间 |
5 结论 |
第三章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1 序言 |
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药品 |
3 实验内容 |
3.1 反应原理 |
3.1.1 甲基丙烯酸高碳酯自聚 |
3.1.2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马来酸酐聚合物 |
3.1.3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聚合物 |
3.1.4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 |
3.1.5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 |
3.1.6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聚合物 |
3.1.7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 |
3.1.8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聚合物 |
3.1.9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马来酸酐聚合物的胺解 |
3.2 聚合方法的选择 |
3.3 实验装置图 |
3.4 聚合物的制备 |
4 结果与讨论 |
4.1 聚合条件的选择 |
4.1.1 引发剂的影响 |
4.1.2 溶剂的影响 |
4.1.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 聚合物红外光谱(涂膜法)分析 |
4.2.1 聚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Am)的红外谱图 |
4.2.2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马来酸酐聚合物(AmM)的红外谱图分析 |
4.2.3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AmS)的红外谱图 |
4.2.4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醋酸乙烯酯(AmV)的红外谱图分析 |
4.2.5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AmVM)的红外谱图分析 |
4.2.6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AmSV)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7 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AmSVM)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 黏度 |
4.3.1 测试步骤 |
4.3.1.1 聚合物溶液的配制 |
4.3.1.2 纯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 |
4.3.1.3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
4.3.2 特性粘度[η]的计算 |
4.3.3 各种类型聚合物的粘度 |
4.3.3.1 Am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2 AmM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3 AmS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4 AmV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5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苯乙烯-马来酸酐的黏度 |
4.3.3.6 AmVM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7 AmSV型聚合物的黏度 |
4.3.3.8 AmSVM型聚合物的黏度 |
4.4 分子量的测定 |
4.4.1 测定方法 |
4.4.1.1 测定原理 |
4.4.1.2 试验方法 |
4.4.2 各种类型聚合物的分子量 |
4.4.2.1 AmM型聚合物的分子量 |
4.4.2.2 AmSM型聚合物的分子量 |
4.4.2.3 AmVM型聚合物的分子量 |
4.4.2.4 AmSVM型聚合物的分子量 |
4.4.3 几种效果显着的降凝剂的黏度及分子量 |
4.5 影响聚合物粘度与分子量的主要因素 |
5 结论 |
第四章 润滑油降凝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及降凝机理探讨 |
1 序言 |
2 主要设备及药品 |
2.1 设备 |
2.2 药品 |
3 实验部分 |
3.1 润滑油凝固点及倾点的测试 |
3.1.1 凝固点及倾点的定义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单剂对150SN的感受性 |
4.1.1 Am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1.1 不同长链烷基酯自聚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1.2 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含量不同对润滑油基础油感受性的影响 |
4.1.2 AmS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3 AmV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4 AmM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5 AmSV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6 AmMS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1.7 AmMV型剂对基础油的感受性 |
4.2 各种复配剂对150SN基础油的感受性 |
4.2.1 溶剂油的选择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的润滑油降凝剂对基础油凝点的影响 |
4.2.3 按不同比例复配的润滑油降凝剂对润滑油基础油凝固点的影响 |
4.3 不同种类的基础油对于同类型的剂的感受性 |
4.3.1 不同型号基础油对Am型剂的感受性 |
4.3.2 不同型号基础油对AmM型剂的感受性 |
5 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及降凝机理探讨 |
5.1 基础油的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5.1.1 正构烷烃含量和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5.1.2 沥青质和胶质的影响 |
5.2 降凝剂的结构性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5.2.1 极性基团含量和极性大小的影响 |
5.2.2 支化度的影响 |
5.2.3 长链烷基长度及碳数分布的影响 |
5.2.4 分子量的影响 |
5.2.5 改进剂在基础油中形态的影响 |
5.2.6 浓度的影响 |
5.2.7 协同效应 |
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药品理化性质及防护措施 |
致谢 |
四、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α-烯烃合成油加氢工艺研究[D]. 钟山. 兰州大学, 2016(11)
- [2]茂金属催化体系用于1-癸烯聚合制超高粘度PAO的研究[D]. 雪小峰.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3]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进展[J]. 杨晓莹,高宇新,曹婷婷,魏军凤,韩云光,韩雪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2(03)
- [4]煤蜡蒸汽裂解制α-烯烃工艺技术研究[D]. 刘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5]中海绥中36-1馏分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研究与工业化[D]. 张利.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6]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研发及降凝机理研究[D]. 刘斌. 辽宁师范大学, 2009(S1)
- [7]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与溶剂精制基础油性能对比考察[J]. 徐玉芝,纪春怡. 炼油与化工, 2004(02)
- [8]水白色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探讨[J]. 潘志壮,郝昭. 湖北化工, 2003(S1)
- [9]中东原油制备中高档润滑油的工艺选择[J]. 贺产鸿. 润滑油, 2000(02)
- [10]含硫原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和应考虑的问题[J]. 姚国欣. 石油化工动态, 1997(04)